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451/144438 (79%)
Visitors : 51269629      Online Users : 8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55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57


    Title: 由唐迄宋的迷樓研究──迂迴與幻象
    The Study of Milou: Detour and Fantasy
    Authors: 賀淑芳
    Ho Sok Fong
    Contributors: 鄭毓瑜
    Chen,Yu Yu
    賀淑芳
    Ho Sok Fong
    Keywords: 節制
    縱慾
    耗竭
    自然
    人工
    天工
    temperance
    indulgence of pleasure
    exhaustion
    nature
    factitious technique
    work of nature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8 15:19:47 (UTC+8)
    Abstract: 從「迷樓」的敘事研究可投射出「享樂」與「匠藝」的兩大圖像。本論文的論述分成兩個層次,一個層次從唐宋期間各種不同類型的文本和文體來探討「迷樓」典故中的欲望與當時的話語現象的關係,涵蓋唐宋時二元對立的一系列價值如節制/放縱、儉/奢、自然/人工。另一個層次則是以「迷樓」的欲望與技術,來比擬文學創作意識中的欲望與技巧的問題,後者觸及詩學中的自然風格與人工技術或「工巧」之間的辯證關係。
    迷樓不見於任何官方正史及私家撰述的史籍,它主要見於詩、詞、賦、小說逸史、方志和筆記或札記。根據方志,揚州被認為位於揚州,但在文學作品中,卻有迷樓位在揚州、長安、洛陽之說,本文認為,從唐宋詩詞的空間意象來看,迷樓其實更近於一種散佈於汴淮流域的想像空間,顯見「迷樓」有傳聞異辭的性質。雖然這篇論文有探究方志與文學文本中迷樓地點所在的問題,然而目的並非志在斷定迷樓「實體」存在與否、或存在於何處,而是在提供一種背景來理解唐宋時期人們對迷樓所在的認同差異與相關的空間敘述。
    根據小說《迷樓記》的敘述,迷樓是煬帝所建的一座結構宛若迷宮的宮殿,它也是一個承載「極樂」想像的空間。「極樂」在宋代的養身論與主張節制的話語之中是需被抑制的一種禁忌。故此,有關「迷樓」中的「極樂」敘述是在尋回如同拉康所言的某種早已被排除出去的「愛欲」或原初已經失落的「歡爽」,人們對這種「極樂」的境界充滿想像,對於「極樂」的渴求威脅著主體賴以生存的經濟制度與權力體制乃至耗竭個人的身體。在此也參考巴塔耶的色情史理論,來說明主體也會渴求某種迷失自我的欲望。本文也將隋煬帝在迷樓內「浪費的技術」(即同時耗損自身精氣、浪費「發明」的技能、揮霍國家的財富)也延伸到詩學裡詩歌藝術裡一種創作技術上的魅力,來回扣宇文所安《迷樓:詩與欲望的迷宮》中以迷樓作為論述結構的「比擬」。本文也試圖以「迷樓」來「比擬」唐宋期間勾連自然與技巧的文學觀念,詩人為此心搖神馳,對文學技巧追求完美的「欲望」,使得欲望從現實空間「逃遁」到文學空間裡來,追求天工般技巧所造的詩境。
    中國人傾向於將政權興亡與自然現象互比相連,使得興、亡循環成為必然發生且無可避免的現象,這種對於興亡循環有其必然性的觀念反而削弱了諷喻文學規勸帝王的實質功能。這正是迷樓作為諷喻的典故所盤結的重重矛盾與衝突之所在。意識到「諷喻」在啟悟他人功能上的侷限,詩歌作為高度創作與獨立自足的藝術性質更受重視,如唐宋詩學中有頗多詩話與詩評大量闡述詩歌創作的理想,崇尚以不鑿痕跡的技巧,來達到完美「自然」的詩境。
    在唐宋兩代,可以發現在歷史處境的衝擊下,迷樓典故亦有所衍異,並被詩人加以部署以訴說個人的生命情境。唐宋兩代旅人在揚州岸外的長江與運河水道上曲曲折折的移動經驗,這種移動經驗也賦予迷樓遺址特殊的意象,無論是在遠離或接近揚州,蜀岡上的迷樓遺址都被包裹在迂回曲折的路線地圖裡,從迂迴到昇華,迷樓成為想像中登高地點的所在。在有意託諷之下,迷樓的敘事並不純粹只是過往歷史的回顧,同時也是當代歷史的指涉。
    除了作為社會性敘事的諷喻功能之外,本論文最後也在兩個層次上回扣宇文所安以迷樓作為文學論述與詩學上的「比擬」:一、迷樓作為個體欲望縷織下與群體相隔離的藝術空間;二、傳聞中迷樓是一座在技術上巧奪天工的宮殿,在詩歌中「迷樓」經常被強調作為一種人工成果,與自然對立。通過這種自然──天工對比的論述,本文也嘗試指出迷樓足可比擬文學裡透過崇尚自然風格征服人工鑿痕的觀念。
    Through the variety of texts and genres from Tang to Sung, the narration of “Milou” had projected the figure of pleasure and exquisite craftwork. The inquisitions of this essay consist of two layers. First, to addresses the relation of the desire and the discursive phenomena at the time of Tang to Sung, especially on the binary aspect of temperance and pleasure, frugality and luxury, nature and craftsmanship. Secondly, to mate the dazzling craftwork of Milou correspondent with the desire and pleasure of the attentive craftwork in literary world, in which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and craftsmanship was deeply concerned.
    Neither the official nor the private historical texts have any record on Milou. However, the allusion and narration of Milou was found in variety of texts including poets, rhapsodies, lyrics, novels, geographical documents and notes. According to the novel “The Tales of Milou”(Milou Ji, 迷樓記), Milou was a labyrinthine palace built by Shui Yang Ti, a space loaded with the imagination of “utmost enjoyment”(Ji Le, 極樂). The utmost enjoyment had been known as a forbidden state in the discourse on regimen, it was also considered as a dangerous force which threatening to the nation. The inquisition of “utmost enjoyment” has been linked to the “technique of waste”, which provoke the exhaustion of the King’s body, and also the waste of accumulative wealth of the kingdom, and brought huge chaos and doom to the dynasty. My argument of the “technique of waste” has extended to the discussion of creative technique involved in literary writing, which had been gaining a lot of attention in late-Tang and Sung, poets were aware of the poor efficacy of “critical allegory” (feng yu諷喻) due to the paradox of flourish and fading which had been seen as nature mechanism, as has been pointed out by Stephen Owen. Poetry had gained its own sovereignty; poetic commentators had discussed the technique of creation enthusiastically and pursued for the perfect poetic scene(境).
    There are two layers of discussion which closely inte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1. Milou was a symbol of pleasure and crafty achievement, and thus contradictory to the Nature. 2. This essay has further elaborated the relation of the crafty image of Milou with the “clever technique” (巧工) in the poetic notion from Tang to Sung. However, to achieve perfect work for poetry that look like the work of nature(天工), it definitely had to be created through superb technique that can smooth away any crafty traces.
    Reference: 以下書目按朝代、中文筆畫或羅馬字母的次序排列。
    (一) 古籍
    (漢)
    司馬遷,《史記(附札記)》(臺北:鼎文,1979.11),論文中將簡稱為《史記》。
    伶玄,《趙飛燕外傳》,收入(元)陶宗儀,《說郛》(上海:商務,1927),明鈔本涵芬樓版本。
    伶玄,《趙飛燕別傳》,收入(元)陶宗儀,《說郛》(臺北:臺灣商務,1972),明鈔本涵芬樓版本。
    伶玄,《趙飛燕外傳》,收入(明)吳琯校,《古今逸史》(上海:商務,1937)第12冊,宋元明善本叢書十種,明刊本影印。
    班固,《漢書》(臺北:明倫,1972.03)。
    劉向,《古列女傳》,收入於《文選樓叢書》(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7)。
    劉安著,(漢)高誘註,《淮南子》(臺北:世界,1962)。
    劉歆撰,(晉)葛洪輯,《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1974)。
    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1985.12)。
    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1985.12)。
    (三國吳)韋昭註,《國語》(臺北:臺灣商務,1956.04)。
    (三國魏)
    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周易》(臺北:藝文,1985.12)。
    王肅,《孔子家語》(北京:紫禁城,1998.10)。
    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論語》(臺北:藝文,1985.12)。
    (晉)
    王嘉,《拾遺記》(臺北:新文豐,1984)。
    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貫雅,1991)。
    陶淵明,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臺北:里仁,1980.09)。
    葛洪,何淑貞校注,《新編抱樸子》(臺北:編譯館,2002)。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臺北:鼎文,1981.04)。
    (北魏)楊衒之著,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校箋》(臺北:正文,1982.09)。
    (梁)
    沈約,《宋書》(上海:漢語大詞典,2004.01)。
    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1991)。
    蕭統編,(唐)李善注,周啟成、崔富章、朱宏達、張金泉、水渭松、伍方南等人譯注,《新譯昭明文選》(臺北:三民,1997)。
    (隋)
    李播撰,(唐)苗為註,《天文大象賦》(臺北:廣文書局,1995.06)。
    (唐)
    于鄴,《揚州夢記》,收錄於《龍威秘書》(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8)。
    不著撰人,《海山記》,《說郛》(臺北:新興,1953.12)。
    不著撰人,《迷樓記》,收入《五朝小說大觀‧唐人百家‧偏錄家》(上海:掃葉山房,1926,石印本)第23帙,明心遠堂刊本。
    不著撰人,《迷樓記》,《筆記小說大觀》(臺北市:新興書局,1985)第38編第2冊之(明)桃源居士輯本《五朝小說大觀‧唐人小說‧偏錄家》第23帙,據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影印。
    不著撰人,《迷樓記》,(明)桃源居士,《唐人小說》(上海:上海文藝,中國筆記小說文庫,1992),第23帙。
    牛僧孺,《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陽山顧氏文房》(臺北:藝文,1971)第二函。
    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黃帝内經素問》,收入《醫統正脈全書(一)》(臺北市︰新文豐,1975)。
    白居易,(宋)孔傳注,《白孔六帖》(臺北:新興,1969),據國防研究院藏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影印。
    白居易,《白居易集》(臺北:里仁,1980)。
    司空圖著,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圖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2002.10)。
    吳兢,《貞觀政要》(臺北:河洛圖書,1975.12)。
    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8冊,1983)
    李延夀,《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04)。
    李肇,《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62.02)。
    李翱,《來南錄》,收入《唐代叢書》(臺北:正光,1969.04)第三集。
    杜牧,(清)馮集梧注,《樊川詩集注》(臺北:漢京,1983)。
    杜寶,《大業雜記》,收入《歷代小史》(臺北:臺灣商務,1969)。
    姚思廉,《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
    姚思亷,《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
    段安節,《樂府雜錄》(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8)。
    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1996.03)。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35冊,1983)。
    徐堅,《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1972)。
    許嵩,《建康實録》(北京:中華,1984年),據北京圖書館藏北宋刻本原大影印。
    陸廣微,《吳地記》,收入王雲五編、(明)吳琯校,《古今逸史》(上海:商務,宋元明善本叢書明刊本,1937)第7冊。
    温大雅,《唐創業起居注》(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03冊,1983)。
    馮贄,《南部煙花記》(選錄),收入《五朝小說大觀‧唐人百家‧偏錄家》(上海:掃葉山房,1926,石印本)第51帙,明心遠堂刊本。
    馮贄,《南部煙花記》(選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市:新興書局,1985)第38編第2冊,《五朝小說大觀‧唐人小說‧偏錄家》第51帙,據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影印。
    馮贄,《南部煙花記》(選錄),收入(明)桃源居士,《唐人小說》(上海:上海文藝,中國筆記小說文庫,1992),第51帙。
    馮贄,《南部煙花記》(選錄),收入(清)山陰陳蓮塘,《唐人說薈》一百六十四種(又名《唐代叢書》),第6集,卷8,清同治甲子三年(1864)緯文堂刊本。
    馮贄,《南部煙花記》(選錄),收入(清)山陰陳蓮塘,《唐代叢書》第五集,第47帙,清宣統辛亥三年(1911)上海天寶書局石印本,國學扶輪社代發行。
    馮贄,《南部煙花記》(選錄),收入蓮塘居士纂,《唐人說薈》(上海:掃葉山房,1925)第七集。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臺北:文海,1976.10)。
    賈島,《長江集》(臺北:中華,四部備要版,1966)。
    賈島,《賈長江集》(臺北:中華,1970),據明刻本校刊。
    歐陽詢,《藝文類聚附索引》(臺北:木鐸,1974.08)。
    韓偓,《迷樓記》,收入(清)山陰陳蓮塘,《唐人說薈》一百六十四種(又名《唐代叢書》),第6集,卷8,清同治甲子三年(1864)緯文堂刊本。
    韓偓,《迷樓記》,收入(清)山陰陳蓮塘,《唐人說薈》一百六十四種(又名《唐代叢書》),第6集,卷8,清同治元年至十三年(1862-1874)北京琉璃廠刊本。
    韓偓,《迷樓記》,收入(清)山陰陳蓮塘,《唐代叢書》第五集,第43帙,清宣統辛亥三年(1911)上海天寶書局石印本,國學扶輪社代發行。
    韓偓,《迷樓記》,收入(清)陳蓮塘,《唐代叢書》(臺北:新興,1968),第三集,第43帙,據清嘉慶十一年弁山樓原刻本影印。
    闕名,《迷樓記》,收入《香豔叢書》(上海:國學扶輪,清宣統二年,1910)第6集,卷3。
    闕名,《迷樓記》,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1987)第五編第三冊。
    闕名,《迷樓記》,收入《歷代筆記小說集成》(石家莊:河北教育,1994)第3集,《唐代筆記小說》第二冊,據筆記小說大觀本影印。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宋)左圭輯,《百川學海》(臺北:藝文,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1967),宋咸淳九年左圭輯刊本。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宋)左圭輯,《百川學海》(臺北:新文豐,叢書集成新編,1985)第83冊,乙集第一篇,宋咸淳九年左圭輯刊本。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宋)左圭輯,《百川學海》(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5)第7函,民16年武進陶氏覆宋咸淳左圭原刻本影印。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第1783冊,民16年武進陶氏覆宋咸淳左圭原刻本影印。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宋)左圭輯,《百川學海》(上海:博古齋,1921)乙集,據明弘氏治華氏本影印。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元)陶宗儀,《說郛》(上海:商務,1927),卷78,明鈔涵芬樓藏板本影印。
    顏師古,《大業拾遺記》,收入(元)陶宗儀,《說郛》(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2冊,1983),卷110。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明)李栻輯,《歷代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第2冊,明刻本影印。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明)李栻輯,《歷代小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第2冊(元明善本叢書十種),據民國29年(1940)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刻本影印)。
    顏師古,《隋遺錄》,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編委會,《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第3冊(先秦─清末),據《歷代小史》景印元明善本叢書十種影印。
    顏師古,《大業拾遺記》,收入《香豔叢書》(上海:國學扶輪社,1910)第三集。
    顏師古,《大業拾遺記》,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香豔叢書》排印版。
    顏師古,《大業拾遺記》,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五編(臺北:新興,1987)。
    顏師古,《大業拾遺記》,收入《歷代筆記小說集成》(石家莊:河北教育,1994)第2集,《唐代筆記小說》第一冊,據筆記小說大觀本影印。
    魏徵,《魏鄭公集》(臺北:臺灣商務,1966)。
    魏徵等撰,《隋書》(臺北:洪氏,1974)。
    羅隱,《讒書》,收入《書經補遺》(上海:江蘇古籍,1988)。
    蘇鶚,《杜陽雜編》(臺北:臺灣商務,1979)。
    (五代)
    (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收入《陽山顧氏文房》(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71)。
    (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臺北:正光,百川學海,1971)。
    (後晉)劉昫,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2000.12)。文中簡稱《舊唐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臺北:臺灣商務,百部叢書集成,1965)。
    (十國)
    (後蜀)何光遠撰,《鑒誡録》,收入《學津討原》第二十三涵(台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5)。
    (宋)
    不著撰人,《海山記》,收入劉斧,《青瑣高議》(西安:三秦,2004.05),後集卷5。
    不著撰人,《靖康要錄》(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九集,1979)。
    不題撰人,《梅妃傳》,收入《陽山顧氏文房》(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71)。
    孔武仲,《清江三孔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五集,1974)。
    尤袤撰,《遂初堂書目》(上海:商務,1935.12)。
    文彦博,《潞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六集,1976)。
    方岳,《秋崖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三集,1972)。
    王令,《廣陵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七集,1977)。
    王明清,《揮麈餘話》(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8冊,1983)。
    王堯臣,《崇文總目》(臺北:臺灣商務,1978)。
    王象之,《輿地紀勝》(臺北:文海,1992)。
    王象之,《輿地碑記》(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2冊,1983)。
    王貺,《全生指迷方》(臺北︰臺灣商務,1975,四庫全書珍本別輯)。
    王溥,楊家駱主編,《唐會要》(臺北:世界書局,1960)。
    司馬光撰,李宗侗、夏德儀等校註,《資治通鑑今註》(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09)。文中簡稱為《資治通鑑》。
    司馬光,楊家駱主編,《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1970.12)。
    田况撰,《儒林公議》,收入《全宋筆記──錦里耆舊傳》第一編.五(鄭州:大象,2003)。
    朱長文,《吳郡圗經續記》,收入《琳鋃秘室叢書》(臺北:藝文,1967)。
    朱勝非,《紺珠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2冊,1983)。
    朱熹編,《二程遺書》(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8冊,1983)。
    吳文英撰,楊鐵夫箋釋,《改正夢窗詞選箋釋》(臺北:廣文書局,1971)。
    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臺北:廣文,史料續編,1968)。
    宋敏求,《唐大詔令集》(臺北:臺灣華文書局,1968)。
    李昉,《文苑英華》(北京:中華,1990)。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1987)。
    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收入(明)吳琯校《古今逸史》(上海:商務,宋元明善本叢書明刊本,1937)第7冊。
    李新,《跨鰲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初集,1970)。
    李綱,《李綱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04.05)
    李龔,《唐僧弘秀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1981年),宋寶祐六年臨安府陳解元宅書籍鋪刊本。
    沈括,《長興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7冊,1983年)。
    沈括,《夢溪筆談》,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編,《全宋筆記》第二編.三(鄭州:大象,2006.01)。
    阮閲,《詩話總龜》(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8冊,1983)。
    周光培編,《宋代筆記小說》(石家莊:河北敎育,1995)。
    周南,《山房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9冊,1983)。
    周密,《武林舊事序》,收錄於《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古亭書屋,1975.08)。
    周密,《齊東野語》(北京:中華,1983.11)。
    周密編,《絶妙好詞箋》(臺北:中華,四部備要,1966)。
    周煇,《清波別志》(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9冊,1983)。
    周煇,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09)。
    周應合,《景定建康志》(臺北:成文,1983),據清嘉慶6年刊本影印。
    孟元老,《東京夢華録》收錄於《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古亭書屋,1975.08)。
    邵浩編,《坡門酬唱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6冊,1983)。
    姚寬,《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2次印刷)。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世界書局,1961.10)。
    胡瑗,《周易口義》(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三集,1972)。
    計有功,《唐詩紀事》(上海:商務,1929),明嘉靖間錢塘洪氏刊本。
    孫紹逺,《聲畫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八集,1978)。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海:古籍,1987)。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1978.01)。
    晁説之,《景迂生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8冊,1983)。
    祝穆,《方輿勝覽》(北京:中華,2003)。
    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前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5冊,1983)。
    祝穆,《古今事文類聚續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27冊,1983)。
    秦觀,《淮海集》(臺北:中華書局,1966)。
    馬純,《陶朱新錄》,收入《珠叢別錄》(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6)。
    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1963.10)。
    張表臣,《珊瑚鉤詩話》,收入《百川學海》(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5)。
    張鷟《朝野僉載》、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10)。
    曹勛,《松隱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七集,1977)。
    莊綽,《雞肋篇》(北京:中華書局,1997.12)。
    郭知逹編,《九家集注杜詩》(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四集,1973)。
    陳思編,元陳世隆補,《兩宋名賢小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六集,1976)。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1978)。
    陳景沂,《全芳備祖前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935冊,1983)。
    陸游,《家世舊聞》、姚寬,《西溪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3.12)。
    陸遊撰,錢仲聯校注,《劍南詩槁校注》(上海:上海古籍,2005)。
    惠洪,《冷齋夜話》,收入《全宋筆記》第二編.九(鄭州:大象,2006)。
    曾慥,《類說》(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3冊,1983)。
    楊士瀛撰,(明)朱崇正附遺,《仁齋直指》(臺北︰臺灣商務,1974,四庫全書珍本五集)。
    楊仲良,《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新華書店經銷,2003)。
    葉夢得,《石林詩話》,收入吳文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市:鳳凰,1998)第3冊。
    趙公豫,《燕堂詩稿》,(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1983)。
    趙湘,《南陽集》(臺北:藝文,1969)。
    趙徳麟,《侯鯖録》(鄭州:大象,全宋筆記第二編六,2006)。
    劉一止,《苕溪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二集,1971)。
    劉一止,《苕溪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2冊,1983)。
    劉斧,《青瑣高議》(西安:三秦,2004.05)。
    劉弇撰,《龍雲集》(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1982)。
    樂史,《太平寰宇記》(臺北:文海,1963)。
    樂史,《楊太真外傳》,收入《陽山顧氏文房》(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71)。
    歐陽忞,《輿地廣記》(臺北:文海,1962)。
    歐陽修,《文忠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3冊,1983)。
    歐陽修、宋祁,楊家駱主編,全書名為《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8)。此書在文內簡稱為《新唐書》。
    鄭樵,《六經奥論》(臺北:世界書局,景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第78冊,1986-1988)。
    鄭樵撰,《通志》(臺北:新興,1963.10)。
    鄭興裔撰,《鄭忠肅奏議遺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0冊,1983)。
    鄧肅,《栟櫚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3冊,1983)。
    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新華,1983)。
    嚴羽撰,(清)胡鑑注,任世熙校,《滄浪詩話注》(臺北:廣文,1972)。
    蘇轍,《欒城集》,收入《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元)
    王士撰,《禁扁》(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四庫全書第468冊。
    托克托,《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94.06)。
    辛文房撰,《唐才子傳》(臺北:世界書局,1960.11)。
    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1963.10)。
    張鉉,《至大金陵新志》(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92冊,1983)。
    陶宗儀,《說郛》(上海:商務,據明抄本涵芬樓藏板本影印,1919)。
    趙汸,《春秋師說》(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64冊,1983)。
    闕名撰,(清)徐松輯,《河南志》,《隋唐文明(第23卷)──隋唐地志輯録》(蘇州︰古吳軒,2004)。
    (日)
    遍照金剛撰,盧盛江校考,《文鏡秘府論彙校彙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
    朱懷幹修、盛儀纂,《嘉靖惟揚志》,收錄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年不詳),嘉靖二十一年刻本。
    吳琯校,王雲五主編,《古今逸史》(上海:商務,1937)第12冊,宋元明善本叢書十種,明刊本影印。
    李賢,《大明一統志》(西安:三秦,1990)。
    前代騷人編,《如意君撰》(臺北:雙笛,1994),中國歷代禁毀小說海內外珍藏秘本集粹。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6冊,1983)。
    徐勃,《徐氏筆精》(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6冊,1983)。
    高儒,《百川書志》(長沙:光緖乙卯仲冬月觀古堂刊本,出版年不詳)。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正光,1969.04)。
    曹學詮,《石倉歷代詩集》(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93冊,1983)。
    梅鼎祚,《古樂苑》(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八集,1977)。
    陸時雍,《古詩鏡》(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六集,1976)。
    陸楫編《古今說海》(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6冊,1983年)。
    馮惟訥,《古詩紀》(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80冊,1983)。
    馮琦、沈越、陳邦瞻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1978.03)。
    馮夢龍,《醒世恆言》,收入《古本小說叢刊》第30輯(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4冊,崇禎年間人瑞堂刊本影印版。
    黃貫曾編,《唐詩二十六家》,明嘉靖甲寅33年江夏黃氏浮玉山房刊本。
    楊士奇等撰,《歴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4)。
    楊洵、陸君弼,(萬曆)《揚州府志》(北京:書目文獻,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5冊,1988年)。
    楊慎撰,《丹鉛續録》,收入《丹鉛餘録》(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四集,1973)。
    董斯張,《廣博物志》(臺北:新興,1972)。
    齊東野人編演,《隋煬帝艷史》(臺北:雙笛國際事務,1994.11)。
    顧炎武,譚其驤、王文楚等點校,《肇域志》(上海:上海古籍,2004.04)。
    顧起元,《玉芝堂談薈》(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十集,1981)。
    (清)
    尹會一、程夢星等纂修,(江蘇省)清雍正《揚州府志》(臺北:成文,1975年),清雍正十一年刊本。
    王毓賢,《繪事備考》(臺北:臺灣商務,四庫全書珍本二集,1971)。
    永瑢,《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冊,1983)。
    永瑢,《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冊─第3冊,1983)。
    余懷,《板橋雜記》(上海:中央書店印行,1946.11)。
    沈自南,《藝林彚考》(台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9冊,1983)。
    沈翼機,《浙江通志》(臺北:臺灣華文,1967),清乾隆元年重修本。
    和坤,《大清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5冊,1983)。
    周中俘,《鄭堂讀書記》(臺北:世界,1960)。
    岳濬、杜誥,《山東通志》(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版第540冊,1983)。
    阿克當阿等修,姚文田等纂,(江蘇省)清嘉慶《揚州府志》(臺北:成文,1974年),嘉慶十五年刊本影印。
    洪汝奎等修,徐成敟等纂,(江蘇省)《增修甘泉縣志》(臺北:成文,1983年),光緒7年刊本。
    乾隆,《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崔華、張萬燾繼修,王方岐續纂,康熙24年刻印本,《揚州府志四十卷》(臺南:莊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15冊,1996.08)。
    曹庭棟,《宋百家詩存》(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7冊,1983)。
    陳夢雷主纂,蔣廷錫等纂,《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1977)。
    陳蓮塘輯,《唐代叢書》第一冊(唐人說薈)(清同治(三)年緯文堂刊本甲子冬鐫)。
    焦循,《揚州圖經》(南京:江蘇古籍,1998.12)。
    黃之雋,《江南通志》(台灣:華文書局,1967.08),據清乾隆2年重修本影印。
    黃廷桂監修,張晉生等編纂,《四川通志》(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60冊,1983)。
    葉德輝,《雙楳景闇叢書》(京都:中文,1986),據清光宣統間長沙葉氏郋園刋本影印。
    雷應元纂修,《揚州府志》(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3冊,1992.12),康熙三年刻本。
    劉於義、沈青崖等,《陝西通志》(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55冊,1983)。
    蓮塘居士纂,《唐人說薈》(上海:掃葉山房,1925)。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臺北:老古文化,1981.08)。
    (民國)
    錢祥保等修,《甘泉縣續志》(臺北:成文, 1975年),民國十年刊本。
    徐謙芳,《揚州風土記略》(臺北:余忠獻,1992)。
    ●不著朝代、撰人
    不著朝代,不著撰人,《迷樓記》,收入(元)陶宗儀,《說郛》(上海:商務,1927),卷32,頁11-14,據明鈔涵芬樓藏板本影印。
    不著朝代與撰人,《迷樓記》,收入王雲五主編,(明)吳琯校,《古今逸史》(上海:商務,1937)第12冊,宋元明善本叢書十種,明刊本影印。
    不著朝代與撰人,《迷樓記》,收入(明)吳琯校,《古今逸史》(臺北:藝文,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1966)第三函,據明吳琯校刊本影印。
    不著朝代與撰人,《迷樓記》,收入(明)吳琯校,《古今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第35紀,據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刻本。
    不著朝代與撰人,《迷樓記》,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委會,《中國野史集成續編》(成都:巴蜀書社,2000)第2冊。
    不著朝代與撰人,《迷樓記》,收入王雲五主編,(明)李栻《歷代小史》(臺北:臺灣商務,1969),第8卷,宋元明善本叢書十種,據民國29年(1940)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刻本。
    不著朝代與撰人,《煬帝迷樓記》,收入(明)陸楫,《古今説海》(臺北:藝文,百部叢書集成,1966)。
    不著朝代與撰人,《煬帝迷樓記》,收入(明)陸楫,《古今說海》(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縮影資料),說纂五、逸事五,據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雲間陸氏儼山書院刊本攝。
    不著朝代與撰人,《帝迷樓記》,收入(明)陸楫,《古今説海》(臺北:臺灣商務,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6冊,1983)。
    不著朝代、撰人,《唐五十家詩集》(上海:上海古籍,據明銅活字排印本影印,1981)。
    ●近人所編古典文獻
    王重民,孫望,童養年輯錄:《全唐詩外編》(臺北:木鐸,1983.06)。
    朱德才、楊燕等編,《增訂注釋全宋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1997)。
    吳文治,《宋詩話全編》(南京市:鳳凰,1998)。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2000.12)。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洪氏,1981.04)。
    郭紹虞校輯,《宋詩話輯佚》(臺北:華正,1981.12)。
    傅璇琮等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1991)。
    (二)期刊/論文(西文)
    Louis Althusser,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Julie Rivkin and Michael Ryan (edit), Literary Theory: An Anthology,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p.294-304.
    Paul Allen Miller, “The Minotaur Within: Fire, the Labyrinth, and 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in Aeneid 5 and 6”, Classical Philology, Vol. 90, No. 3 (Jul., 1995), p. 225-240.
    Pauline Yu, “China and Inner Asia—Mi Lou”,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90, Feb.) 49, 1:129 - 130.
    Roman Jacobson, “The Metaphoric and Metonymic Poles”, David Lodge (edit), Modern Critism and Theory: A Reader, Harlow, U.K.; New York: Longman, 2000, p.56-60.
    Stephen Greenblatt, “Culture”,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225-232.
    Stephen Owen, “Meaning the Words: The Genuine as a Value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Song Lyric”, Pauline Yu (edit), Voices of the Song Lyric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p.30-69.
    Stephen Owen, “The Everlasting Sorrow”, Calliope, Peterborough (Nov 2003), Vol.14, Iss. 3; p. 28-31.
    (三)期刊/論文(中文)
    ●碩博士論文
    張霖,《宋詩創作之自然觀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張福政,《唐代妓女的類別與性質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06)。
    簡恩民,《晚唐詩中書寫「女性及男女情愛」主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莊佳珣,《隱喻的意義探析》(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12)。
    ●期刊論文
    久保卓哉,王枝忠譯,〈《大業拾遺記》的校勘及其他〉,《廈門教育學院學報》(廈門:廈門教育學院,2004年3月)第6卷第1期,頁14-17。
    戶崎哲彥,〈許渾與李珏〉,《唐文學研究(第九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2.04),頁702-718。
    王雪玲,〈唐代的奢侈之風〉,《唐都學刊》(陝西:西安文理學院,1995)第11卷第5期總第45期,頁20-24。
    王雪玲,〈試論唐人身居陋室的心理及其原因〉,《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2001.03)第30卷第1期,頁131-136。
    王雪玲,〈試論唐人身居陋室的心理及其原因〉,《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2001.03)第30卷第1期,頁131-136。
    王煦檉,王庭槐,〈略論揚州歷史地理〉,《南京博物院集刊》(南京:南京博物院,1981)第3期,頁53-66。
    伏俊璉,〈敦煌賦及其作者、寫本諸問題〉,《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江蘇: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2003.06)第2期,頁166-175。
    江曉原,〈「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發微〉,《漢學研究》(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1.06)第9卷第1期,頁273-283。
    亨德森,無譯者姓名,〈古代中國的自然觀念與宇宙論〉,《二十一世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2004.08)總第84期,頁103-112。
    吳宏岐,〈隋唐帝王行宮的地域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陝西省:陝西師範大學,1994年)第2期,頁71-85。
    李永平,〈司空圖《詩品》篇天人合一思維模式的原型追溯〉,《西安石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西安:西安石油學院,2003.02)第12卷第1期,頁87-92。
    李伯先,〈唐代揚州的城市建設〉,《南京博物院集刊》(南京:南京博物院,1981)第3期,頁45-52。
    李勇先,〈試論《輿地紀勝》與《方輿勝覽》的關係〉,《宋代文化研究(第五輯)》(成都:四川大學,1995),頁315-328。
    李軍,〈逸士韻人通吏——元代詩人宋無考略〉,《中國典籍與文化》(北京: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2005)第3期,頁23-27。
    汪春泓,〈從精氣養生說角度對毛詩序的疏證〉,《曲靖師範學院學報》(雲南:曲靖師範學院,2002.09)第21卷第5期,頁55-61。
    辛德勇譯,菊地利夫著,〈歷史地理的絕對空間敘述形式──《歷史地理學導論》選載之九〉,《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西安:中囯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1989)第3期,頁159-185。
    昌彼得,〈說郛考〉,《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畫委員會年報》(臺北:中國東亞學術研究計畫委員會,1962.05)第1期,頁1-276。
    林承坤,〈長江和大運河的演變與揚州港的興衰〉,《海交史研究》(泉州:海交史研究編輯部,1986)第1期,頁71-76。
    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2001.06)第72期第2卷,頁233-300。
    武仙卿,〈隋唐時代揚州的輪廓〉,《食貨半月刊》(上海:新生命書局,1937年)第5卷第1期,頁7-25。
    郇亭,〈養生、情色與房中術︰中國早期房中術之探索〉,《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09)第38期,頁18-23。
    徐麗霞,〈莊子自然主義的文學理論〉,《哲學與文化》(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78.09)第5卷第9期,頁25-36。
    高秋鳳,〈鵩鳥賦與鸚鵡賦之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5.05)第18卷第9期,頁36-41。
    高輝陽譯,小尾郊一著,〈魏晉文學所表現的自然及自然觀〉,《藝術學報》(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988.06)第42期,頁77-135。
    張以仁,〈《花間集》中的非情詞(上)〉,《文史哲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06)第48期,頁57+59-93。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生命‧模式‧基礎的探討〉,《哲學與文化》(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社,1997.05)第24卷第5期,頁454-465。
    張海鷗,〈北宋「話」體詩學論辯〉,《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中山大學,2005)第3期第45卷,頁26-31+124。
    張淑香,〈男性情色的美典──溫庭筠詞的女性再現〉,《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09)第17期,頁69-135。
    張雷、李豔秋,〈尤袤《遂初堂書目》新探〉,《山東圖書季刊》(山東:山東圖書館學會,2002)第2期,頁84-87。
    陳音頤,〈共謀、抵抗或是幻想:快感和通俗浪漫小說〉,《中外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外文學月刊社,2004.05)第32卷第12期,頁159-174。
    陶慶梅,〈唐末詩歌觀念的新變〉,《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5.12)第11卷,頁205-232。
    曾守正,〈唐初史官文學思想及其形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4.06)第38號,頁833-986。
    曾賢熙,〈試論唐宣宗整飭宦官與吏治〉,《興大歷史學報》(臺中:中興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2007.06)第18期,頁225-248。
    程章燦,〈詩學的迷樓——讀宇文所安《迷樓:詩與欲望的迷宮》〉,《跨文化對話》(上海:上海文化,2004)第15期,頁191-201。
    黃宗慧,〈大敘事或小敘事?──重探李歐塔之後現代觀〉,《中外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外文學月刊社,1995.07)第24卷第2期,頁85-101。
    黃信二,〈論儒家道德的「自然選擇」與「人之個體性」於全文化思維中之意義〉,《文明探索》(臺北:書香文化,2005年1月)第40卷,頁51-92。
    黃俊傑,〈中國思想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03)第20期,頁541-564。
    黃宣範譯,高工友、梅祖麟,〈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下),《中外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外文學月刊社,1978.02)第4卷第9期,頁169。
    楊生民,〈中國里的長度演變考〉,《中國經濟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2005年)第1期,頁143-144。
    楊海明,〈略論晚唐五代詞對正統文化的背離和修補〉,《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07),頁209-226。
    楊朝立,〈由「雜史小說」到「歷史演藝」──試探歷史小說的分期與演變〉,《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曁研究所,2000.03)第5期, 頁211-222。
    葛紅兵,〈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史的斷代問題〉,《當代作家評論》(沈陽:遼寧省作家協會,2002)第6期,頁51-57。
    雷家冀,〈唐初修史著的基本觀念與意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臺北:師範大學,1989.06)第15期,頁27-62。
    劉化晶,〈《漢武故事》的作者與成書時代考〉,《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沈陽:沈陽師範學院,2006)第2期第30卷,頁64-66。
    劉文剛,〈論宋代的宮觀官制〉,《宋代文化研究》(第七輯)(成都:四川大學,1992),頁78-93。
    蔡淑惠,〈形式的魅影:談主體認同與異族想像〉,《哲學雜誌》(臺北:業強,1998.02)第23期,頁110-124。
    蔡淑惠,〈戀獄謎相的暗爽地緣II:妒忌、情殺與瘋狂〉,《哲學雜誌》(臺北:業強,1999.01)第27期,頁40-61。
    諸祖煜,〈唐代揚州坊市制度及其嬗變〉,《東南文化》(江蘇:南京博物院,1999年)第4期總第126期,頁77-80。
    鄭文惠,〈杜牧詠史詩之時空結構──以時間空間化為論述主軸〉,《政大中文學報》(臺北:政大中文,2004.06)第1期,頁149-191。
    鄭毓瑜,〈由話語建構權論宮體詩的寫作意圖與社會成因〉,《漢學研究》(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12)第13卷第2期,頁259-274。
    鄭毓瑜,〈直諫形式與知識分子──漢晉辭賦的擬騷、對問系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臺北:中央研究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03)第16期,頁151-212。
    顏崑陽,〈《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1994.06)第12期,頁31-55。
    顏崑陽,〈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東華人文學報》(花蓮: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1999.07)第1期,頁43-68。
    羅炳良,〈尤袤《遂初堂書目》序跋考辨〉,《廊坊師範學院學報》(河北省:廊坊師範學院,2007.08)第23卷第4期,頁28-30。
    ●論文集
    余棣元明,〈揚州城的歷史變遷〉,馮爾康編,《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臺北:陳捷先,1996),頁105-138。在文內此書亦簡稱為《揚州研究》。
    李孝聰,〈唐代城市的形態與地域結構──以市坊制的演變為線索〉,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2003.8),頁248-306。
    李豐楙,〈仙、妓與洞窟──從唐到北宋初的娼妓文學與道教〉,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1989),頁473-515。
    杜瑜弟,〈揚州歷史地理綜論〉,馮爾康編,《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臺北:陳捷先,1996),頁1-62。在文內此書亦簡稱為《揚州研究》。
    辛德勇譯,青山定雄著,〈唐宋汴河考〉,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新華,1993.10),頁683-730。
    徐明德,〈論唐代揚州國際大港的繁榮與歷史地位〉,馮爾康編,《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臺北:陳捷先,1996),頁139-177。在文內此書亦簡稱為《揚州研究》。
    陳永明,〈陶淵明的自然論〉,沈清松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臺北:桂冠,1993),頁59-75。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11),頁1-31。
    楊冬荃,〈揚州歷代地方志敘錄〉,馮爾康編,《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臺北:陳捷先,1996年),頁63-104。
    鄭毓瑜,〈從病體到個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一文,楊儒賓主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頁417-457。
    簡錦松,〈從一個新觀點試論北宋詩〉,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1989),頁389-419。
    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托喻觀念〉,《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1997),頁211-253。
    (三)專書(西文)
    Alfred Schutz, edited by A. Broderson, Collected papers V. 2.: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The Hague: M. Nijhoff, 1962-66.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Bruce Fink, Richard Feldstein, Maire Jaanus (edit), Reading Seminars I and II: Lacan’s Return to Freu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Frederick W. Mote, Imperial China 900-180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1999.
    Georges Bataille, Michael Richardson (edit), Georges Bataille: essential writing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1998 .
    Grace S. Fong, Wu Wenying and the Art of Southern Song Ci Poetr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I. A. Richards,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Louis Dumont, Essays on Individuali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Mircea Eliade (editor in chief),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vol.8,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Nathan Sivin, “Shen Kua”, Science in Ancient China: researches and reflections, Aldershot, Great Britain; Brookfield, Vt., USA: Variorum.
    Nelson Goodman, Language of Art, Indianapolis, Indiana: Hackett Publishing, 1976.
    Northrop Frye, Anatomy of Crit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Richard Miller (translate), Roland Barthes,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5.
    Robert Hurley (translate), Georges Bataille, The accursed share: An Essay on General Economy, Volume II: The History of Erotism, New York: Zone Books, 1991.
    Robert Scholes, Robert Kellogg, The Nature of Narra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Slavoj Zizek (edit), Jacques Lacan: Critical Evaluation In Cultural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2003.
    Slavoj Zizek, Looking Awry: 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3, p.134.
    Slavoj Zizek, The Indivisible Remainder: an essay on Schelling and related matters, London: Verso, 1996.
    Slavoj Zizek, The Metastases of Enjoyment-Six Essays on Woman and Causality, London: Verso, 1994.
    Sophie Hawkee (translate), Francois Jullien, Detour and Access, New York: Zone Book, 2000.
    Stephen Owen, Mi-Lou: Poetry and the Labyrinth of Desi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Stephen Owen, Remembrance: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Stephen Owen,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reprinted by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1988.08.
    W.J.T. Mitchell,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Whales Martin,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1986.
    Yves Bonnefoy (edit), Mytholog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1991.
    (四)專書(中文)
    中國古都學會、新鄭古都學會編,《中國古都研究》(西安:三秦,2004.08)。
    內山知也,《隋唐小說研究》(東京:木耳社,1981)。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1992)。
    王拾遺,《白居易傳》(陝西:人民,1983.05)。
    王旋伯注,《李紳詩注》(上海:上海古籍,1985)。
    王隆升,《宋詞的登望意識與境界》(臺北:文津,1998)。
    王壽南,《唐代宦官得勢的原因及其對當時政局的影響之研究》(臺北: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九集抽印本,1972)。
    王毅,《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2004)。
    王鐸主編,《中國古代苑園與文化》(武漢:湖北教育,2002)。
    史仲文,《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2000.3)。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6)。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蘇:江蘇教育,1993.06)第6冊。
    朱瑞熙,《宋代社會研究》(臺北:弘文館,1986)。
    朱福烓、許鳳儀,《揚州史話》(江蘇:江蘇古籍,1985.07)。
    江國貞,《司空表聖研究》(臺北:文津,1985.07)。
    牟玉婷,《中國古典文獻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08)。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
    吳光明,《歷史與思考》(臺北:聯經,1991.09)。
    吳志達,《唐人傳奇》(臺北:木鐸,1983.09)。
    吳松弟,《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臺北:文津,1993)。
    吳建坤、趙立昌、王章濤著,朱正海主編,《揚州名宅》(揚州:廣陵書社,2005.01)。
    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7)。
    吳熊和,《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杭州大學,1999.05)。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臺北:文津,1987.02)。
    李立補,《許渾研究》(貴陽:貴州人民,1994年)。
    李廷先,《唐代揚州史考》(南京:江蘇古籍,1992)。
    李建崑校注,《賈島詩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2.12)。
    李春青,《在文本與歷史之間──中國古代詩學意義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學,2005.09)。
    李劍國,《古稗斗筲錄──李劍國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2004.10)。
    李劍國,《唐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1993)下冊。
    李濟淪譯,谷川道雄著,《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2004)。
    杜牧,《樊川文集》(臺北:文思,1979.06)。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1992)。
    杜維明,《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臺北:聯經,1990)。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1998.10)。
    汪辟疆編,《唐人傳奇》(臺北:金楓,1987)。
    佟培基,《全唐詩重出誤收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1996.08)。
    周祖,《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周錫韟,《杜牧詩選》(臺北:遠流,2000.06)。
    孟亞男,《中國園林史》(臺北:文津,1993)。
    林天蔚,《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1995)。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臺北:幼獅,1996)。
    林宜陵,《北宋詩歌論政研究》(臺北:文津,2003.03)。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2004)。
    金恩輝、胡述兆編,《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臺北:漢美,1996)。
    侯迺慧,《詩情與幽靜──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1991)。
    姚蓉、王兆鵬選注,《秦觀詞選》(北京:中華書局,2005)。
    姚瀛艇等編,《宋代文化史》(臺北:昭明出版,聯經總經銷,1999)。
    洪湛侯,《文獻學》(臺北:藝文,1996.03)。
    胡可先,《政治興變與唐詩演化》(北京:中國社會,2003.05)。
    胡可先選注,《杜牧詩選》(北京:中華,2005)。
    唐宋運河考察隊編,《運河訪古》(上海:人民,1986.10)。
    夏鑄九、王志宏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Reading in Social Theories and The Cultural Form or Space)(臺北:明文書局,1993.03)。
    袁行霈、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北京:北京大學,1981.11)。
    袁剛,《隋煬帝傳》(臺北:臺灣商務,2005.05)。
    馬正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濟南:山東教育,1998.01)。
    高獻紅編著,葉嘉瑩主編,《王沂孫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6.08)。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1996)。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臺北:五南,1997)。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2002.04)。
    張松輝注釋,《新譯杜牧詩文集》(臺北:三民,2002)。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臺北:文史哲,1990.03)。
    張淑瓊主編,《唐詩新賞(第12輯)──杜牧》(臺北:地球,1991)。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1989)。
    郭紹虞,《宋詩話考》(臺北:學海出版,1970.09)。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1969.05)。
    陳桐生,《史記與詩經》(北京:人民文學,2000.02)。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臺北:世界書局,1975.03)。
    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1994)。
    陳珏,《初唐傳奇文鈎沉》(上海:上海古籍,2005.04)。
    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11)。
    章實齋,《章氏遺書》(臺北:漢聲,1973.01)。
    章嶔,《中華歷史地理大辭典》(臺北:新文豐,1974)
    傅佩榮編著,《柏拉圖》(臺北:東大,1998)。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1977)。
    傅璇琮,《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初盛唐卷》(沈陽:遼海,1998.12)。
    傅璇琮、陶敏、李一飛,《唐五代文學編年史‧中唐卷》(沈陽:遼海,1998年)。
    傅璇琮、吳在慶,《唐五代文學編年史‧晚唐卷》(沈陽:遼海,1998年)。
    傅璇琮編,(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9.03)。
    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01)。
    喬勻、劉敘杰、傅熹年、郭黛姮、潘谷西、孫大章、夏南悉等合著,《中國古代建築》(臺北:木馬文化,2003年2月)。
    喬衍琯,《宋代書目考》(臺北:文史哲,1987.04),頁129。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2000)。
    程國賦編,《隋唐五代小說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2004年)。
    馮爾康編,《揚州研究──江都陳軼群先生百齡冥誕紀念論文集》(臺北:陳捷先,1996)。此書亦簡稱《揚州研究》。
    黃瑞祺,《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臺北:左岸文化,2003)。
    楊世明箋,《淮海詞箋注》(成都:四川人民,1984.09)。
    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1983)。
    楊隱,《中國音樂史》(臺北:學藝,1977)。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集》(臺北:正中,1990)。
    葉嘉瑩主編,《吳文英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
    葉維廉,《比較詩學》(臺北:東大,1983.02)。
    葉維廉,《道家美學與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學,2002)。
    遊國恩,《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1980.11)。
    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濟南:齊魯書社,1986)。
    趙效宣,《李綱年譜長編》(香港:新亞研究所,1968.01)。
    齊文榜校注,《賈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2001.11)。
    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上海:上海古籍,1995.12)。
    劉若愚,《中國詩學》(臺北:幼獅,1977)。
    劉崇德、龍建國,《姜夔與宋代詞樂》(南昌:江西高校,2005.12)。
    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劉馨珺,《南宋荊湖路的變亂研究》(臺北:臺大,1994)。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理仁,2000)。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1990)。
    魯迅編,《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北京:人民文學,1999)。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1999)。
    蕭默,《隋唐建築藝術》(西安:西北大學,1996)。
    賴玉樹,《晚唐五代詠史詩之美學意識》(臺北:秀威資訊,2005)。
    韓云波,《唐代小說觀念與小說興起研究》(成都:四川民族,2002.07)。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臺北:正中,1993)。
    顏崑陽,《論儒家先秦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臺北:行政院國科會資料中心,微縮卷,1995)。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1986.08)。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1993)。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1972)。
    譚其驤教授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隋唐五代十國時期)(臺北市:曉園,1991)。
    譚優學,《唐詩人行年考》(成都:巴蜀書社,1986.02)。
    譚優學編,《趙嘏詩注》(上海:上海古籍,1985)。
    蘇雪琳,《崑崙之謎》(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05)。
    龔道運,《先秦儒家美學論集》(臺北:文史哲,1993)。
    龔鵬程,《文化、文學與美學》(臺北:時報,1988.02)。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1995)。
    (五)專書(中譯)
    王德威譯,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知識的考掘》(L`archeologie du savoir)(臺北:麥田,1993)。
    王曉朝譯,Plato著,《柏拉圖全集》(臺北:左岸,2003)。
    加藤繁,譯者不詳,《中國經濟史考證》(臺北:華世,1976.06)。
    田曉菲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Borrowed Stone──Stephen Owen’s Selected Essays)(南京:江蘇,2006.07)。
    申丹譯,J.希利斯‧米勒(J. Hillis Miller)著,《解讀敘事》(Reading Narrative)(北京:北京大學,2002.05)。
    朱光潛譯,Plato著,《柏拉圖文藝對話集》(臺北:蒲公英,1986)。
    朱修春譯,梅爾清(Meyer-Fong, Tobie)著,《清初揚州文化》(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上海:復旦大學,2004)。
    李零、郭曉惠等譯,高羅佩(R.H. van Gulik),《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臺北:桂冠,1991)。
    李奭學譯,孫康宜著,《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1994)。
    杜小真譯,弗朗索瓦‧于連,《迂迴與進入》(北京:三聯,2003.09)。
    季廣茂譯,齊澤克(Slavoj Zizek)著,《實在界的面龐》(The Grimaces of the Real)(北京:中央編譯,2004.02)。
    尚衡譯,傅科(Michel Foucault),《性意識史》(臺北:桂冠圖書,1990.01)。
    林志明譯,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ct)(臺北:時報文化,1997)。
    洪維信譯,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外邊思維》(La pensée du dechors)(臺北:行人,2003.09)。
    胡雨譚、葉肖譯,齊澤克(Slavoj Zizek)著,《幻想的瘟疫》(The Plague of Fantasies)(南京:江蘇人民,2006)。
    姫旭升譯,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性史》(Sexual History)(西寧:青海人民,1999.01)。
    孫俍工譯,鹽谷溫著,《中國文學概論》(臺北:開明,1970.12)。
    馬彪譯,谷川道雄,《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4)。
    馬德程譯,謝和耐(Jacques Gernet),《南宋社會生活史》(Daily life i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Mongol Invasion, 1250-1276)(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譯者不詳,1996.06,《劍橋中國隋唐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張宏生譯,林順夫著,《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上海:上海古籍,2005.06)。
    張碧君譯,Diana E. H. Russell,《危險關係:色情、污衊女性與強暴》(Dangerous Relationship)(臺北:韋伯文化,2003.01)。
    梁在平、黃志炯譯,岸邊成雄著,《唐代音樂史的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10)。
    陳引馳、陳磊譯,田曉菲校,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中國「中世紀」的終結》(The End of the Chinese “Middle Ages”)(北京:三聯,2006.01)。
    陳芸芸譯,Nicholas Mirzoeff著,《視覺文化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rure)(臺北:韋伯文化,2004.01)。
    陳信宏譯,栗山茂久著,《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2005.06)。
    傅鏗、呂樂譯,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ls)著,《論傳統》(Tradition)(臺北:桂冠,1992)。
    斯波信義,譯者不詳,《宋代商業史研究》(臺北:稻禾,1997.08)。
    程章燦譯,宇文所安著,《迷樓:詩與慾望的迷宮》(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北京第二次印刷。)
    程鋼譯,本杰明‧史華玆著,《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2003.12)。
    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著,《馬可波羅行紀》(臺北:臺灣古籍,2003)。
    黃柏祺譯,路易‧杜蒙(Louis Dumont)著,《個人主義論集》(Essais sur l’ individualisme)(臺北:聯經,2003)。
    黃寤蘭譯,安貝托‧艾柯(Umberto Eco),《悠遊小說林》(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臺北:時報,2000)。
    劉大基等譯,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臺北:商鼎,1991.10)。
    曉河、賈澤林、張傑、樊錦鑫譯,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1998)。
    盧嵐蘭譯,舒茲(Alfred Schutz)著,《社會世界的現象學》(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臺北:久大;桂冠,199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029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02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102901.pdf45KbAdobe PDF2827View/Open
    15102906.pdf1089KbAdobe PDF21079View/Open
    15102907.pdf1822KbAdobe PDF2969View/Open
    15102908.pdf727KbAdobe PDF21894View/Open
    15102909.pdf2798KbAdobe PDF21081View/Open
    15102910.pdf2308KbAdobe PDF21042View/Open
    15102911.pdf986KbAdobe PDF2959View/Open
    15102912.pdf761KbAdobe PDF2969View/Open
    15102913.pdf650KbAdobe PDF21134View/Open
    1510292.pdf134KbAdobe PDF2783View/Open
    1510293.pdf110KbAdobe PDF2931View/Open
    1510294.pdf116KbAdobe PDF21886View/Open
    1510295.pdf136KbAdobe PDF296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