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55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107193      在线人数 : 9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55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53


    题名: 陳丹燕上海書寫之研究
    作者: 呂依嬙
    贡献者: 鄭文惠
    呂依嬙
    关键词: 陳丹燕
    上海
    移民
    身分認同
    女性
    文化記憶
    童話
    日期: 2006
    上传时间: 2009-09-18 15:18:57 (UTC+8)
    摘要: 上海自開埠以來,華洋雜處、古老與摩登、傳統與現代等多元文化相融的城市風貌,造就了上海多層次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城市性格。上海女作家陳丹燕帶著相當個人化的視角來闡釋她的城市經驗,其作品時代跨度涵蓋了中國文革前後至九十年代。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以寫作兒童文學背景出身的陳丹燕,大多是以溫情的眼光來觀照上海的人事物,時常在文本書寫中注入醒目的童話色彩。綜觀陳丹燕一系列的上海書寫作品,可看到上海移民的身分印記、童年的文革經歷、以及遊歷歐洲的域外經驗等,皆牽動著她觀看上海的角度。她藉由文學創作來逐漸消解自身對上海人身分認同的不確定性,因此書寫上海是其尋找和建構個人文化身分認同的過程,同時在紀實與虛構的小說文本創作裡,也試圖建構出上海在中國歷史上那定位不明的城市身世。
    陳丹燕將上海女性的生命故事和城市文化發展連結起來,以有別於宏大敘事觀點的小歷史寫作視角來書寫女性傳記,女性故事與近代上海歷史交相輝映的書寫意蘊,即突顯出她對於上海歷史的獨特觀感。此外,陳丹燕如何「閱讀」上海這座城市的人文風貌,實展現出她對上海文化記憶的選擇,上海這座世人眼中的華麗之城,在她筆下總是敷染了一層揮之不去的惆悵沉鬱敘述色彩,尤其她將寫作視角聚焦於成長於新式里弄或生活在舊租界時代西洋樓房的上海人,特別關注這一群從舊時代過渡至新社會生活的上海知識階層。這群老上海人通常擺盪於東西方的價值觀中,並常陷於對自身文化根源被迫割裂的泥濘裡,在他們半新不舊和徬徨猶疑的文化身份上,著實映現了上海身世無法被明確定位的窘境。陳丹燕以思索追憶的細膩筆觸,精彩地演繹這座具有半殖民地色彩的城市故事,呈現出與時下上海懷舊書寫不一樣的特殊文本聲音。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按照出版年代排列)
    【一】陳丹燕作品集
    (一)散文
    1. 陳丹燕:《美麗信紙上的青春》(台北:幼獅文化,1994)。
    2. 陳丹燕:《約會在聖母廣場噴泉邊》(台北:幼獅文化,1994)。
    3. 陳丹燕:《紐約假日》(上海:上海文藝,1996)。
    4. 陳丹燕:《年輕人的旅店》(台北:業強,1997)。
    5. 陳丹燕:《女人的肖像》(台北:業強,1997)。
    6. 陳丹燕:《上海的風花雪月》(台北:爾雅,1999)。
    7. 陳丹燕:《咖啡苦不苦》(台北:天培,2001)。
    8. 陳丹燕:《今晚去哪裡》(台北:天培,2001)。
    9. 陳丹燕:《唯美主義者的舞蹈》(上海:文匯,2001)。
    10. 陳丹燕:《上海Salad》(台北:時報,2002)。
    11. 陳丹燕:《與桑妮在一起的紐約之夏》(台北:民生報,2002)。
    12. 陳丹燕:《偶遇》(上海:文匯,2002)。
    13. 陳丹燕:《柴可夫斯基不在家:陳丹燕看歐洲藝術》(台北:天培,2003)。
    14. 陳丹燕:《流連歐洲咖啡館》(台北:天培,2005)。
    15. 陳丹燕:《夜宿歐洲星光下》(台北:天培,2005)。
    16. 陳丹燕:《起舞》(台北:作家,2006)。
    (二)小說
    1. 陳丹燕:《女中學生三部曲》(天津:百花文藝,1988)。
    2. 陳丹燕:《女中學生之死》(台北:業強,1993)。
    3. 陳丹燕:《玻璃做的夏天》(台北:業強,1994)。
    4. 陳丹燕:《心動如水》(台北:業強,1995)。
    5. 陳丹燕:《晾著女孩裙子的公寓》(台北:業強,1995)。
    6. 陳丹燕:《一個女孩》(台北:民生報,1999)。
    7. 陳丹燕:《我的媽媽是精靈》(台北:國語日報,2001)。
    8. 陳丹燕:《百合深淵》(台北:探索,2002)。
    9. 陳丹燕:《魚和牠的自行車》(台北:印刻,2002)。
    10.陳丹燕:《天使肚子痛》(上海:上海文藝,2003)。
    11.陳丹燕:《慢船去中國:簡妮》(台北:印刻,2004)。
    12.陳丹燕:《慢船去中國:范妮》(台北:印刻,2004)。
    (三)人物傳記
    1. 陳丹燕:《上海的金枝玉葉》(台北:爾雅,1999)。
    2. 陳丹燕:《上海的紅顏遺事》(台北:爾雅,2000)。
    【二】中文專著:
    (一)上海研究:
    1. 吳圳義:《上海租界問題》(台北:中正,1970)。
    2. 吳圳義:《清末上海租界社會》(台北:文史哲,1978)。
    3. 劉惠吾編:《上海近代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5)。
    4. 堂振常、沈桓春主編:《上海史研究(二編)》(上海:學林,1988)。
    5. 夏林根:《舊上海三百六十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9)。
    6. 上海研究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編:《上海700年》(上海:上海人民,1991)。
    7. 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編:《上海革命史研究資料》(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1)。
    8.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1993)。
    9. 唐振常:《近代上海繁華錄》(台北:商務,1993)。
    10. 柯兆銀、莊振祥:《上海灘野史》(江蘇:江蘇文藝,1993)。
    11. 馬光仁:《上海新聞史1850-1949》(上海:復旦大學,1996)。
    12. 楊東平:《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台北:捷幼,1996)。
    13. 史林主編:《洋場百年》(北京:中國言實,1998)。
    14. 上海通社編:《舊上海史料匯編》(北京:北京圖書館,1998)。
    15. 汪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1998)。
    16. 周武、吳桂龍:《上海通史第5卷‧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1999)。
    17. 熊月之、張敏:《上海通史第6卷‧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1999)。
    18. 羅蘇文、宋鉆友:《上海通史第9卷:民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1999)。
    19. 許敏:《上海通史第10卷:民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1999)。
    20. 朱國棟、王國章主編:《上海商業史》(上海:上海財經大學,1999)。
    21. 朱華等著:《上海一百年》(上海:人民,1999)。
    22. 鄭祖安:《百年上海城》(上海:學林,1999)。
    23.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大上海百年風華》(台北:史博館,2001)。
    24. 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等著:《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三聯,2001)。
    25. 葉文心等合著:《上海百年風華》(台北:耀升文化,2001)。
    26. 陳伯海主編:《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藝,2001)。
    27. 包亞明編:《上海酒吧:空間、消費與想像》(上海:上海教育,2002)。
    28. 馬長林主編:《租界裡的上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29. 上海證大研究所編:《新上海人》(香港:三聯,2003)。
    30. 王中英、葉中強編:《城市語境與大眾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間分析》(上海:上海人民,2004)。
    31. 王謙:《女人中的女人─上海女人》(台北:笛藤,2004)。
    (二)文學 / 文化文本:
    1. 伍聯德:《良友畫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2. 馬國亮:《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新店:正中,1992)。
    3. 登琨艷:《台北心,上海情》(台北:九歌,1993)。
    4. 益斌、柳又明、甘振虎編:《老上海廣告》(上海:上海畫報,1995)。
    5. 顧炳權編:《上海洋場竹枝詞》(上海:上海書店,1996)。
    6. 黃文英、曹智偉:《海上繁華錄─海上花的影像美感》(台北:遠流,1998)。
    7. 吳亮:《老上海已逝的時光》(南京:江蘇美術,1998)。
    8. 倪墨炎選編:《名人筆下的老上海》(北京:北京,1999)。
    9. 李歐梵編選:《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台北:允晨文化,2001)。
    10. 張奇明主編、吳有如等繪:《點石齋畫報(大可堂版)》(上海:上海畫報,2001)。
    11. 參見陳平原、夏曉虹編著:《圖像晚清》(天津:百花文藝,2001)。
    12. 顧炳權:《上海歷代竹枝詞》(上海:上海書店,2001)。
    13. 宋路霞:《上海的豪門舊夢》(台北:聯經,2001)。
    14. 劉雅農:《上海閒話》(台北:世界書局,2001)。
    15. 李俊明:《驚艷上海》(台北:天下遠見,2001)。
    16. 張耀:《東京.雨.十三度/上海77層樓》(台北:馬可孛羅,2001)。
    17. 胡根喜:《四馬路》(上海:學林,2001)。
    18. 唐穎:《無愛的上海》(台北:九歌,2002)。
    19.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大學,2002)。
    20. 王安憶:《尋找上海》(台北:印刻,2002)。
    21. 林禹銘:《停下來,看那花樣年華:林禹銘的人文漫步》(台北:聯合文學,2002)。
    22. 鍾文音:《奢華的時光:我的上海華麗與蒼涼紀行》(台北:玉山社,2002)。
    23. 張耀:《上海辰光》(台北:秋雨文化,2002)。
    24. 魏可風:《張愛玲的廣告世界》(台北:聯合文學,2002)。
    25. 樓嘉軍、黛墨:《上海》(台北:閣林國際,2002)。
    26. 李照興:《上海101:尋找上海的101個理由》(香港:寰宇,2002)。
    27.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台北:一方,2002)。
    28. 曾士芳:《上海魂縈夢事》(台北:新雨,2003)。
    29. 劉沙:《上海酒吧:濃縮看一座城市的浪漫和悲情》(台北:麥田,2003)。
    30. 宋路霞:《上海洋樓滄桑》(新店:立緒文化,2003)。
    31. 鄧明:《上海情懷》(台北:台灣東華,2003)。
    32. 蕭佳佳:《上海左右看:阿拉就是這個樣》(台北:藝術家,2003)。
    33. 張耀工作室:《上海女人》(台北:馬可孛羅,2003)。
    34. 黃中俊:《一個人的城市》(台北:三民,2003)。
    35. 李岩煒:《張愛玲的上海舞台》(台北:未來書城,2003)。
    36. 黃百箬:《對面-台北‧上海‧面對面》(台北:大塊文化,2003)。
    37. 王謙:《這就是上海人!?》(台北:笛藤,2003)。
    38. 朱全弟:《懷舊蘇州河》(台北:京中玉國際,2003)。
    39. 張耀工作室:《上海七上八下風情路》(台北:馬可孛羅文化,2004)。
    40. 李慶瑞點校、燕華君評說:《上海舊聞》(蘇州:古吳軒,2004)。
    41. 王安憶:《王安憶的上海》(香港:三聯,2004)。
    42. 張路亞:《千萬別來上海》(台北:高談,2004)。
    43. 虹影:《上海王》(台北:九歌,2004)。
    44. 程乃珊:《上海探戈》(中和:印刻,2005)。
    45. 三閑編:《上海紅顏往事》(台北:德威國際文化,2005)。
    46. 虹影:《上海之死》(台北:九歌,2005)。
    47. 李桐豪:《綁架張愛玲:手繪上海文學地圖》(台北:胡桃木文化,2006)。
    (三)理論研究:
    1. 黃天麟:《東方與西方》(台北:桂冠,1992)。
    2.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唐山,1993)。
    3.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1993)。
    4.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1994)。
    5. 單德興、何文敬主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4)。
    6.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1995)。
    7.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1995)。
    8.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1995)。
    9. 周華山:《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1995)。
    10. 陳坤宏:《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詹氏,1995)。
    11. 廖炳惠主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麥田,1995)。
    12.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1996)。
    13.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1996)。
    14.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6)。
    15. 張小虹:《自戀女人》(台北:聯合文學,1996)。
    16.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1996)。
    17. 何文敬、單德興主編:《再現政治與華裔美國文學》(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6)。
    18. 吳潛誠編:《文化與社會》(新店:立緒,1997)。
    19.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台北:聯合文學,1998)。
    20. 陳學明:《班傑明》(台北:生智,1998)。
    21.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8)。
    22. 王德勝:《文化的嬉戲與承諾》(河南:河南人民,1998)。
    23. 王寧、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1998)。
    24. 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25. 張小虹:《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
    26.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9)。
    27. 楊澤主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1999)。
    28. 葉漢明:《主體的追尋:中國婦女史研究析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1999)。
    29.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0. 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八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評點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32. 張岩冰:《女權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2001)。
    33.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34. 單德興:《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台北:書林,2001)。
    35. 包亞明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2002)。
    36. 王寧編:《全球化與文化:西方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2002)。
    37. 謝名家:《文化產業的時代審視》(北京:人民,2002)。
    38.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2002)。
    39.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2002)。
    40. 游鑑明:《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左岸文化,2002)。
    41. 王寧:《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2003)。
    42. 陳曉明主編:《現代性與中國當代文學轉型》(昆明:雲南人民,2003)。
    43. 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2003)。
    44.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2003)。
    45.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2003)。
    46.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
    47. 周慧玲:《表演中國》(台北:麥田,2004)。
    48.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04)。
    49. 楊祥銀:《口述史學》(台北:揚智文化,2004)。
    50.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2005)。
    51. 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I:帝國─亞洲─主體性》(台北:麥田,2006)。
    【三】外文譯作:
    1. Roland Barthes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1991)。
    2.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1993)。
    3. 約翰‧伯杰(John Berger)著、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1993)。
    4.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1993)。
    5. 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Laughlin著、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1994)。
    6. 克麗絲‧維登著、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1994)。
    7. Robert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台北:巨流,1995)。
    8. 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板橋:駱駝,1995)。
    9. Roland Barthes著、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台北:桂冠,1997)。
    10.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1997)。
    11. 湯普遜(Paul Thompson)著、覃方明等譯:《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香港:牛津大學,1999)。
    12. Griselda Pollock著、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台北:遠流,2000)。
    13.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香港:牛津大學,2000)。
    14. Virginia Woolf著、宋偉航譯:《自己的房間》(台北:探索文化,2000)。
    15. 西蒙‧波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2000)。
    16. 理查德‧沃林著、張國清譯:《文化批評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17. 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2001)。
    18. 哈伯瑪斯著、曹東衛等合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2002)。
    19. 班雅明著、張旭東譯:《發達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2002)。
    20. 法約爾著、懷宇譯:《批評:方法與歷史》(天津:百花文藝,2002)。
    21. Agacinki Sylviane著、吳雲風譯:《時間的擺渡者─現代與懷舊》(北京:中信,2003)。
    22. Peter Brooker著、王志弘與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2003)。
    23. 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君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
    24. Crang Mile著、王志弘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25. 約翰‧史都瑞著、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2003)。
    26. Ken Howarth著、陳瑛譯:《口述歷史》(台北:播種者文化,2003)。
    27. 維吉妮亞‧吳爾夫著、劉炳善等譯:《普通讀者》(台北:遠流,2004)。
    28. 費瑟斯通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2004)。
    29. John Tomlinson著、鄭擎元、陳慧慈譯:《最新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2005)。
    30.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1999)。
    31. 安東尼‧紀登斯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2005)。
    【四】學位論文:
    1. 黃淑祺:《王安憶的小說及其敘事美學》(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論,2003年)。
    2. 李黛顰:《十里洋場的漫遊者─上海新感覺派的都市書寫》(輔仁大學中文所碩論,2003年)。
    3. 任靜:《海派女作家筆下的上海生活》(南京師範大學現當代文學碩論,2004年)。
    4. 崔冽:《十丈軟紅迷舊情—九十年代以來上海文學中的「懷舊熱」現象研究》(蘇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論,2004年)。
    【五】期刊論文與雜誌:
    1. Elaine Showalter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14卷第3期(1986年)。
    2. 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之圖說形式─點石齋畫報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1990年6月)。
    3.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
    4. 杜維明:〈全球化與上海價值〉《歷史月刊》第198期(1994年7月)。
    5. 王志弘:〈城市的身世〉《聯合文學》第10卷5期(1994年3月)。
    6. 雪誠:〈都市裡的懷舊消費潮〉《價格月刊》第11期(1995年)。
    7. 麥風:〈現代人情感世界中的懷舊風〉《旅遊》第6期(1995年)。
    8. 南妮:〈唐穎印象〉《上海文學》第11期(1996年)。
    9. 徐繼東:〈審美與懷舊〉《21世紀》第3期(1997年)。
    10. 嚴家炎:〈評五四、文革與傳統文化的論爭〉《二十一世紀》(1997年)。
    11. 張劍、陸文雪:〈上海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學術研討會綜述〉《學術月刊》第8期(1998年)。
    12. 彭瑞金:〈歷史傷痕的舔舐─陳丹燕的「一個女孩」是歷史傷痕文學〉《兒童文學家》第25期(1999年6月)。
    13. 李潼:〈那個喝狼奶長大的年代─讀陳丹燕的「一個女孩」〉《兒童文學家》第25期(1999年6月)。
    14. 沙秀珍:〈懷舊消費流行新時尚〉《計畫與市場探索》第2期(1999年)。
    15. 夏雨天:〈都市懷舊風流行新時尚〉《經貿世界》第1期(1999年)。
    16. 李歐梵:〈上海的世界主義〉《二十一世紀》第54期(1999年8月)。
    17. Sara Mills著、張惠慈譯:〈女性主義批評中的女遊書寫〉《中外文學》27卷第12期(1999年)。
    18. 王子今:〈清人上海竹枝詞透露的近代化氣息〉《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1期(2000年)。
    19. 張永剛:〈文學懷舊母題的價值構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
    20. 路文彬:〈後新歷史主義與懷舊:20世紀末小說的一種歷史消費時尚〉《福建論壇(文史哲版)》第1期(2000年)。
    21. 董莉:〈成長著的女作家—評陳丹燕的近期創作〉《唐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2000年)。
    22. 張敏:〈從蘇州文化到上海文化〉《檔案與史學》第2期(2001年)。
    23. 張英進:〈游離於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第10期(2001年3月)。
    24. 張小虹:〈兩種衣架子:上海時尚與張愛玲〉,《聯合文學》第204期(2001年10月)。
    25. 沈嘉祿:〈上海人懷舊的花樣〉《滬港經濟》第5期(2001年)。
    26. 陳丹燕、張賀琴:〈表達是一種交流的願望—陳丹燕訪談錄〉《語文教學與研究》第20期(2001年)。
    27. 梁瑞玉:〈不能摧毀的優雅與美麗—讀陳丹燕《上海的金枝玉葉》〉《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第1期(2001年)。
    28. 〈大眾‧文化‧消費〉專題,《中外文學》,2002年9月。
    29. 劉俊:〈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上海書寫〉《文學評論》第3期(2002年)。
    30. 劉紀蕙:〈文化研究的視覺系統〉,《中外文學》第12期(2002年5月)。
    31. 徐潔:〈幻想與現實熔鑄的獨特藝術品格—評陳丹燕《我的媽媽是精靈》〉《陰山學刊》第3期(2002年)。
    32. 吳俊:〈越過青春沼澤的期待─潘向黎小說蠡測〉《當代作家評論》第6期(2002年)。
    33. 李子雲:〈從潘向黎小說想起的〉《當代作家評論》第6期(2002年)。
    34. 孟念衍:〈憂鬱的行板—論陳丹燕的上海系列散文〉《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期(2003年)。
    35. 何絢:〈午夜的尖叫消逝於白日—解讀陳丹燕《魚和它的自行車》〉《當代文學》第5期(2003年)。
    36. 趙靜蓉:〈作為一個美學問題的現代懷舊〉《福建論壇(人為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3年)。
    37. 邱培成、魏捷:〈清末民初上海文化街的文化意識〉《社會科學家》第4期(2003年)。
    38. 李勁松:〈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中的懷舊情結〉《美與時代》第5期(2003年)。
    39. 沈永英:〈上海故事中的空間與懷舊:王安憶和程乃珊上海故事之比較〉《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2003年)。
    40. 郭守運:〈論懷舊情結與文學審美〉《嘉應學院學報》第5期(2003年)。
    41. 李琳:〈女性成長、女性敘事、女性立場─女性成長文本的意義〉《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3年)。
    42. 張瑞芬:〈上海的金枝玉葉─讀陳丹燕《慢船去中國:范妮》、《慢船去中國:簡妮》〉《文訊》第227期(2004年9月)。
    43. 張鈴:〈陳丹燕:吃了蘋果以後的夏娃〉《大學時代》第2期(2004年)。
    44. 羅崗:〈文化傳統與都市經驗─上海文化研究之反思〉《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4年1月)。
    45. 楊劍龍:〈懷舊想像與青春物語:近年來上海都市題材創作之文化透視〉《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
    46. 趙靜蓉:〈在傳統失落的世界裡重返家園:論現代視域下的懷舊情結〉《文藝理論與批評》第4期(2004年)。
    47. 郭守運:〈文學懷舊現象的哲學思索〉《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2004年)。
    48. 趙靜蓉:〈想像的文化記憶─論懷舊的審美心理〉《山西師大學報》第2期(2005年3月)。
    49. 趙靜蓉:〈懷舊文化事件的社會學分析〉《社會學研究》第3期(2005年)。
    50. 陳丹燕:〈城與人─陳丹燕自述〉《小說評論》第4期(2005年)。
    51. 周穎菁、陳丹燕:〈快樂漲滿心靈的時刻—陳丹燕訪談錄〉《小說評論》第4期(2005年)。
    52. 周穎菁:〈俗世與宗教情懷—陳丹燕創作論〉《小說評論》第4期(2005年)。
    53. 李政亮:〈台北、上海與中國小資〉《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新竹:交通大學,2005年1月8-9日)。
    54. 洪治綱:〈在隱秘的女性空間裡游走─潘向黎小說論〉《山花》第5期(2006年)。
    55. 肖芹:〈論虹影小說的創作主題〉《華文文學》第73期(2006年)。
    56. 謝怡、吳隱林:〈張愛玲與王安憶上海書寫比較研究〉《廣西社會科學》第3期(2007年)。
    57. 〈上海專號〉,《聯合文學》(2001年10月)。
    58. 〈我們的城市,我們的慾望〉,《誠品好讀》(2004年3月)。
    59. 〈安徒生特輯〉,《誠品好讀》(2005年4月)。
    60. 〈懷舊年代專輯〉,《聯合文學》(2006年3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008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00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5100801.pdf41KbAdobe PDF2784检视/开启
    15100802.pdf52KbAdobe PDF2765检视/开启
    15100803.pdf79KbAdobe PDF2814检视/开启
    15100804.pdf303KbAdobe PDF21642检视/开启
    15100805.pdf401KbAdobe PDF21705检视/开启
    15100806.pdf426KbAdobe PDF21335检视/开启
    15100807.pdf433KbAdobe PDF21324检视/开启
    15100808.pdf275KbAdobe PDF2958检视/开启
    15100809.pdf172KbAdobe PDF2946检视/开启
    15100810.pdf187KbAdobe PDF2134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