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97584      Online Users : 9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53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30


    Title: 東坡詩詞月意象研究
    Authors: 林聆慈
    Contributors: 羅宗濤
    林聆慈
    Keywords: 東坡

    意象
    呈現的內涵
    表現的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的承轉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8 15:15:29 (UTC+8)
    Abstract: 蘇軾是我國文壇巨擘。無論詩、詞、書、畫、文章都有非凡的成就,卻一生生活在逮捕、屈辱、貶謫中,明月往往是他心靈寄託的對象、內心寫照。本論文以蘇軾描寫月亮意象的詩詞為文本,結合作品主題內容與作者的經歷進行分析比對,藉此討論蘇東坡的內心世界,及其月意象藝術成就。
    第一章針對目前研究意象、月意象及東坡月意象的研究論文做一檢討,希望可做為深化論文的借鏡。並對「意象」一詞的來源、定義作一探討,作為以下論文論述的基礎。
    第二章針對東坡背景作一簡介:第一節介紹東坡當時的時代大環境,分文化思潮及政治變革與黨爭兩方面介紹;第二節則針對東坡生平及創作與思想轉變做一介紹。
    第三章以蘇軾描寫月亮意象的詩詞作品背景與內涵做交叉比對,分析歸納蘇軾詩詞作品的主要月意象,分為思鄉懷遠、人格表徵、賞心樂事、時間意識、生涯際遇與哲理思考幾個方面探討。
    第四章則討論蘇軾詩詞作品的表現方式:第一節就其表述的方式,分為意象的直接傳達、意象的間接傳達、意象的繼起傳達三種方式分析;第二節則分析蘇軾詩詞作品中月的型態與意象主題的感發關係;第三節分析蘇軾詩詞作品中月與其他意象的組構;第四節分析蘇軾詩詞作品中月意象「詩中有畫」的技巧運用;第五節分析蘇軾詩詞作品中月意象的「反常合道」設計。
    第五章將東坡對於傳統文化的承轉加以分析,分為四方面:陰陽文化、神話傳說、歷史情境、文學典故。希望藉此歸納出東坡詩詞月意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承轉關係。
    第六章為結論,將本論文在分析研究過程中的發現作一總結。
    Reference: 一、專著
    (一)古籍以下參考《四庫全書總目》編排方式
    《周易略例》 魏•王弼,《百部叢書集成——范氏二十一種奇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周易注疏•繫辭》 晉•韓康伯《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周易口義》 宋•胡瑗撰、倪天隱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毛詩注疏》 漢•毛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論語》,《四書集注》 南宋•朱熹,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2(1963)年1月7版,
    《孟子》,《四書集注》 南宋•朱熹,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2(1963)年1月7版。
    《史記》 漢•司馬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前漢書》 漢•班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南史》 唐•李延壽,《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宋史》 元•脫脫撰,《斷句本二十五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發行,民64年6月初版。
    《續資治通鑑長編附拾補》 宋•李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版。
    《淮南子》 漢•劉安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困學紀聞》 王應麟撰,《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儒家子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明萬曆癸卯(三十一年)吳獻,台重刊本。
    《東坡志林》 宋•蘇軾,《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民74年元月初版。
    《曲洧舊聞》 宋•朱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春渚紀聞》 宋•何□,《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梁谿漫志》 宋•費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仕學規範》 宋•張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酉陽雜俎》 唐•段成式,見《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民77年2月初版。
    《山海經校注•大荒西經》 袁珂,臺北:里仁書局,民71年8月,頁404。
    《壇經、金剛經、太上感應篇合集》 余力主編,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楞嚴經》,臺北:文殊出版社,民77年6月初版。
    《會真記》 唐•元稹,《唐代叢書》,臺北:正光書局,民58年4月初版,頁627。
    《莊子》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72年。
    《楚辭章句》 漢•王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楚辭補注》 宋•宏興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歐陽脩全集》 宋•歐陽脩著,陳逸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第一版。
    《蘇軾全集》宋•蘇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蘇軾文集》 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第一版。
    《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 舊題為王十朋纂集,《大本元式精印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6(1997)年11月台一版。
    《施注蘇詩》 宋•施元之,臺北:廣文書局,53(1964)年7月初版。
    《蘇文忠公詩合註》 清•桐鄉馮星實輯訂,京都: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1979年5月出版。
    《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清•王文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56年5月初版。
    《蘇軾詩集》 清•王文誥,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月第一版。
    《蘇軾詩集合注》 清•馮應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紀昀評點東坡編年詩》 清•紀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9月。
    《參寥子詩集》 宋•道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欒城集》 宋•蘇轍,《三蘇全集》,京都:中文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
    《欒城集》 宋•蘇轍,臺灣中華書局,民60年二月臺二版。
    《斜川集》 宋•蘇過,上海:商務,民國25-28年,初版。
    《昭明文選》 梁•蕭統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樂府詩選》 朱建新編註,胡倫清校訂,臺北:正中書局,民49年11月三版。
    《花間集校》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無出版年月日。
    《宋詞三百首箋注》 清•朱祖謀選輯,唐圭璋箋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69(1980)年9月初版。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三輯,歷代詩文總集,第二冊,臺北:世界書局,67(1978)年10月三版
    《全唐詩》 清聖祖御製,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民71(1982)年9月1日再版。
    《全宋詞》 唐圭璋編,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民74(1985)年10月30日再版。
    《文心雕龍》 梁•鍾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詩品》 司圖空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宋詩鈔》 清•呂留良、吳之振、吳爾堯編,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三輯,歷代詩文總集,第二期書第八冊,臺北:世界書局,民58年4月再版。
    《石林詩話》宋•葉夢得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宋•胡仔,《叢書集成新編》,民74年元月初版。
    《苕溪漁隱叢話》 宋•胡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誠齋詩話》 宋•揚萬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5(1986)年3月初版。
    《後村詩話》《古今詩話叢編》 宋•劉克莊撰,臺北:廣文書局印行,民69年9(1980)月初版。
    《鶴林玉露》 宋•羅大經,臺北:正中書局85(1986)年十二月臺初版。
    《筱園詩話》 清•朱庭珍,《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民78年7月臺一版。
    《詞林紀事》 清•張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4年3月臺景印出版。
    《藝概》 清•劉熙載,《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歷代詩話》 清•何文煥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四月初版。
    《清詩話》 丁福保編訂,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12月初版。
    《歷代詩話續編》 丁保福編,臺北:木鐸出版社,72(1983)年9月初版。
    《甌北詩話》 趙翼,《清詩話續編》,郭紹虞編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0年3月出版。
    《昭昧詹言》 方東樹著,臺北:廣文書局,民51年8月初版。
    《白雨齋詞話》 陳廷焯著,《詞話叢編》,唐圭璋編,臺北:廣文書局印行,民59(1970)年元月再版。
    (二)近人著作以下依姓氏筆劃順序
    孔凡禮《蘇軾年譜》 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第一版。
    毛正夫《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6(1997)年。
    王水照《蘇軾選集》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82(1993)年初版。
    王水照《蘇軾論稿》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83(1994)年12月初版。
    王水照《宋代文學史通論》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 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3(1994)年出版。
    王易《詞曲史》 臺北:廣文書局,民49( 1960)年4月初版,
    王易《詞曲史》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王宗稷《東坡年譜》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7(1978)年。
    王長俊《詩歌意象學》 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王保珍《增補東坡年譜會證》 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民58(1969)年8月初版。
    王國維《人間詞話》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國維1998年12月第一版。
    王國櫻《中國山水詩研究》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85(1996)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 臺北:藝文印書館發行,1991年8月,四版。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蘇軾資料彙編》 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4月第一版。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66年4月初版
    朱光潛《詩論》 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9月第二版。
    朱建新《樂府詩選》 臺北:正中書局,民49( 1960)年11月三版。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艾治平《古典詩詞藝術探幽》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76(1987)年7月初版。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增訂本》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 臺北:聯經出版社,76(1987)年2月初版。
    李元洛《詩美學》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79(1990)年2月出版。
    李若鶯《唐宋詞鑑賞通論》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李湘《詩經名物意象》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88(1999)年7月初版。
    汪中《詩品注》 臺北:正中書局,民68(1979)年10月台七版。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研究》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 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2年5月。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7月初刷。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 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1月第一版。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91(2002)年。
    林湘華《禪宗與宋代詩學理論》 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民91年)。
    邵毅平《詩歌——智慧的水珠》 臺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3年初版。
    尚學鋒、過常玉、郭英德《中國古典文學接受史》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 臺北:學海出版社,民70(1981)年元月5版。
    苗春德《宋代教育》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 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袁珂《神話論文集》 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1982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徐小躍《禪與老莊》 臺北,揚智文化,1994年初版。
    唐圭璋《南唐二主詞彙箋》 臺北:正中書局印行,民59(1970)年5月臺初版。
    唐圭璋、潘君昭《唐宋詞學論集》 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2月一版。
    唐玲玲、石聲淮《東坡樂府編年箋注》 臺北:華正書局,民82(1993)年8月初版。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5(1996)年二月初版。
    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孫旗《藝術美學探索》 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1(1992)年3月初版。
    高楠《藝術心理學》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陳允鋒《唐詩美學意味——初盛唐詩學思想研究》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1月。
    陳如江《尋找古典之美-詩詞探藝錄》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一版。
    陳滿銘《蘇辛詞比較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民69(1980)年10月出版。
    陳滿銘《詞林散步——唐宋詞結構分析》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89(2000)年1月初版。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 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72(1983)年。
    陳慶輝《中國詩學》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3(1994)年12月初版。
    陶文鵬《蘇軾詩詞藝術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曹銘《東坡詞編年校注及其研究》 臺北:華正書局,民64(1975)年5月初版。
    曹樹銘《蘇東坡詞》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2(1983)年12月初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 臺北:巨流出版社,78(1989)年11月出版。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1997年4月初版。
    黃慶萱《修辭學》 臺北:三民書局,民64(1975)年1月初版。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學與詩學》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一版。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 臺北:水牛出版社,民87(1998)年初版。
    葉嘉瑩、繆鉞《零谿詞說》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民78(1989)年12月初版。
    喻守真《唐詩三百首詳析》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85(1996)年4月23版。
    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79(1990)年4月
    張春榮《詩學析論》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76(1987)年11月初版。
    張皓《中國美學範疇與傳統文化》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
    張夢機《鷗波詩話》 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民73(1984)年10月初版。
    曾棗莊《三蘇傳——理想與現實》 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初版。
    曾棗莊《蘇詩彙評》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曾棗莊《蘇詞彙評》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曾棗莊《蘇文彙評》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1月。
    張伯偉《中國詩學研究》 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張思齊《宋代詩學》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印行,民79(1990)年3月初版。
    張毅《宋代文學研究》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葛景春《李白與中國傳統文化》 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0(1991)年9月初版。
    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第一版。
    楊海明《唐宋詞美學》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潘知常《生命的詩境——禪宗美學的現代詮釋》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蔡英俊《意象的流變》 臺北:聯經出版社,71(1982)年初版。
    歐麗捐《杜詩意象論》 臺北:里仁書局,86(1997)年初版。
    鄭向□《東坡樂府校訂箋註》 臺北:學藝出版社,66(1977)年8月3日新增一版。
    鄭華達《唐代宮怨詩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鄭國光、曲奉先《中國歷代詠月詩詞全集》 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劉揚忠《詩與酒》 臺北:文津出版社,83(1994)年1月。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劉慶雲《詞話十論》 臺北:祺齡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
    霍然《中國美學主潮——唐代美學思潮》 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 臺北:學生書局,民國79(1990)年5月。
    鍾美玲《北宋四大家理趣詩研究》 文津出版社(英彥叢刊) 民85初版。
    龍榆生《東坡樂府校箋》 臺北:華正書局,民72(1983)年8月初版。
    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蕭瑞峰《多情自古傷離別——古典文學別離主題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5(1996)年初版。
    饒學剛《蘇東坡在黃州》 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嚴云受、劉鋒杰《文學象徵論》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嚴云受《詩詞意象的魅力》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二、學位論文依著作年月日編排
    《蘇軾之生平及其文學》 江正誠,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61(1972)年碩士論文。
    《蘇軾和陶詩之比較研究》 宋丘龍,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64(1975)年碩士論文。
    《李義山詩意象之研究-以天文為探討對象》 朴柱邦,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65(1976)年碩士論文。
    《蘇東坡文學之研究》 洪瑀欽,文化大學中研所,民國66(1977)年博士論文。
    《唐人詠花詩研究──以全唐詩為範圍》 陳聖萌,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71(1982)年碩士論文。
    《蘇軾與莊子:東坡文學作品中的莊子思想》 劉智濬,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 民國75(1986)年碩士論文。
    《東坡瓊州詩研究》 林採梅,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6(1987)年碩士論文。
    《烏台詩案研究》 江惜美,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6(1987)年碩士論文。
    《蘇軾黃州詩研究》 羅鳳珠,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77(1988)年碩士論文。
    《蘇軾的政治生涯與文學的關係》 陳英姬,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77(1988)年博士論文。
    《唐代詠月詩研究》 梁淑媛,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7(1988)年碩士論文。
    《唐詩中月神話運用之研究》 李艷梅,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7(1988)年碩士論文。
    《蘇東坡詞所表現的心路歷程研究》 柳明熙,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7(1988)年博士論文。
    《月宮故事研究》 鄭慧如,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8(1989)年碩士論文。
    《蘇軾嶺南詩論析》 劉昭明,臺灣師範大學,民國78(1989)年碩士論文。
    《東坡黃州經驗之探討》 蔡秀玲,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9(1990)年碩士論文。
    《杜甫詩之意象研究》 歐麗娟,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79(1990)年碩士論文。
    《蘇軾詩學理論及其實踐》 江惜美,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0(1991)年博士論文。
    《唐詩魚類意象研究》 吳瓊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80(1991)年碩士論文。
    《東坡謫黃研究》 吳淑華,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2(1993)年碩士論文。
    《三蘇散文研究》 李華,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2(1993)年碩士論文。
    《詩經鳥類意象及其原型研究》 林佳珍,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民國82(1993)年碩士論文。
    《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 鄧小軍著,臺北:文津出版社(大陸地區博士論文研究叢刊),民82(1993)初版。
    《蘇軾意內言外詞隅測》 劉昭明,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民國83(1994)年。
    《唐宋詞欣賞架構研究》 李若鶯,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83(1994)年博士論文。
    《全宋詞雨詞意象研究》 陳坤儀,私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4(1995)年碩士論文。
    《詞的審美特性》 孫立著,文津出版社,民國84(1995)年8月初版。(1992年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詩經天文地理意象研究》 周玉琴,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4(1995)年碩士論文。
    《唐代詠花詩研究》 張琪蒼,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5(1996)年碩士論文。
    《屈賦意象研究》 陳秋吟,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中文研究所,民國86(1996)年碩士論文。
    《五代詞中的「山」意象研究》 謝奇懿,高雄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6(1997)年碩士論文。
    《詩經草木意象》 陳靜俐,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民國86(1997)年碩士論文。
    《北宋士大夫的宦遊生活—蘇軾個案研究》吳雅婷,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民國86(1997)年碩士論文。
    《東坡詩文思想研究》 李慕如,臺灣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民國87(1998)年。
    《北宋士大夫的宦遊生活-蘇軾個案研究》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1998)年。
    《唐詩中「雲」意象之承襲與延展——以初唐盛唐為主》 彭壽綺,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7(1998)年碩士論文。
    《晚唐詩歌中黃昏意象研究》 黃大松,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7(1998)年碩士論文。
    《唐詩視覺意象的語言呈現——以顏色詞為分析對象》 邱靖雅,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民國87(1998)年碩士論文。
    《唐詩視覺意象的語言呈現——以顏色詞為分析對象》 邱靖雅,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民國87(1998)年碩士論文。
    《蘇軾的莊子學》 姜聲調,灣師範大學國研所,民國88(1999)年碩士論文。
    《蘇軾杭州詩研究》 楊珮琪,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民國88(1999)年碩士論文。
    《花間集的主題與感覺》 洪華穗,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88(1999)年。
    《蘇東坡和陶詩研究》 黃蕙心,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9(2000)年碩士論文。
    《杜詩意象類型研究》 林美清,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9(2000)年博士論文。
    《嫦娥奔月神話研究》 游佩娟,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9(2000)年碩士論文。
    《唐詩中「楊柳」意象之研究》 張雅慧 ,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民國89(2000)年碩士論文。
    《傳統吉祥圖案的意象研究》 王之敏,成功大學中研所],民89(2000)年碩士論文。
    《[關鍵意象]在小說結構中的地位研究--以〔三言〕為觀察文本的探討》 林漢彬,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民89(2000)年碩士論文。
    《唐詩中「楊柳」意象之研究》 張雅慧,東吳大學中研所,民89(2000)年碩士論文。
    《李白詩歌月意象研究》 沈木生,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民國90(2001)年碩士論文。
    《東坡詞用典研究》 陳秀娟,臺師大國研所,民90(2001)年碩士論文。
    《先秦典籍中頭髮文化及相關意象研究》 林曉琦,中興大學中研所,民90(2001)年碩士論文。
    《從詠懷詩意象探索阮籍的生命情調》 陳思穎,高師大國研所,民90(2001)年碩士論文。
    《南朝詩歌中柳意象研究》 蔡碧芳,彰師大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民90(2001)年碩士論文。
    《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 張雯華,臺師大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唐詩中桃源意象之研究》 吳賢妃,中正大學中研所,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詩經》與「水」相關意象之研究》 陳慈敏,逢甲大學中研所,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唐詩鶴意象研究》 黃喬玲,政大中研所,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賴和漢詩意象研究》 蘇娟巧,彰師大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唐詩三百首之星象意象研究》 邱永昌,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 黃惠暖,臺師大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東坡詞色彩意象析論》 張雯華,臺師大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蘇軾嶺南詩研究》 林淑惠,政大中研所,民91(2002)年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依著作年月日編排
    (一)臺灣地區
    〈蘇東坡的性格與人格〉 陳宗敏,《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6卷第4期,民國62(1973)年4月。
    〈自月意象的嬗變論義山詩的月世界〉 陳器文,《中外文學》,第五卷第二期,民65(1976)年7月出版。
    〈略說意象在詩詞中的重要性〉楊德英 ,《鵝湖》,第一卷第九期,民65(1976)年3月。
    〈詩歌意象的表現〉 邱燮友,《幼獅文藝》47卷6期(294期),67(1978)年6月。
    〈詩歌意象的表現〉 邱燮友,《幼獅文藝》第47卷第6期,民69(1980)年6月。
    〈東坡詞中的感情表現〉 鄭向恆,《古典文學》第二期,民國69(1980)年12月。
    〈達自適的蘇東坡〉 朱榮智,《明道文藝》第18期,民國69(1980)年9月。
    〈形象與意象〉 趙滋蕃,《文訓月刊》第四期,民70(1981)年10月
    〈東坡詞記蘇軾的人生旨趣〉 李錦全,《國文天地》第四卷第十一期,民國78(1989)年4月。
    〈蘇東坡在御史台獄〉 劉昭明,《國文天地》第4卷第12期,民國78(1989)年5月。
    〈蘇辛話酒〉 連文萍,《東方雜誌》,第22卷地11期,78年5月。
    〈蘇東坡貶謫黃州的生活與心境〉 黃寬重,《故宮文物月刊》第8卷第1期,民國79(1990)年4月。
    〈從蘇詩名篇看蘇軾的一生〉 陳新雄,《孔孟月刊》第29卷第11期,民國80(1991)年7月。
    〈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 高友工,《中外文學》第一卷10—12期。
    〈一個意像在詩中純熟的程度〉(自七首詩看李白用「月」的變化) 翁文嫻,《藍星詩刊》28期、29期、30期,民80(1991)年7月、10月、81(1992)年1月。
    〈東坡酒量〉 黃啟方,臺北:《國文天地》1992年二月號。
    〈宋詩特色之自覺與形成〉 張高評,《漢學研究》第10卷第一期,民81(1992)年6月。
    〈蘇軾的文藝美學思想〉 王世德,《國文天地》第8卷第6期,1992年11月。
    〈東坡詩分期初探〉 江惜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24期,民82(1993)年,頁237至248。
    〈從前後「赤壁賦」談東坡的矛盾心境〉 黃美玲,《中國文化月刊》164期,民國82(1993)年6月。
    〈試論李白獨酌詩的時空場景〉 侯迺慧,《國立政治大學學報》,民國82(1993)年10月。
    〈蘇軾的人生哲學〉 程林輝,《中國文化月刊》第192期 , 民國84(1995)年10月。
    〈論宋代的三大詩案〉 曾棗莊,《故宮學術季刊》第14卷第2期,1996年。
    〈東坡詩文中道家道教思想之玄蘊〉 李慕如,《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民86(1997)年3月。
    〈蘇軾與莊子〉 簡光明,《古典文學》,第十四集,學生書局印行,1997年5月初版。
    〈論蘇東坡的人生觀〉 蔡秀玲,《台中商專學報》第29期,民國86(1997)年6月。
    〈「歸」與「不歸」——從「東坡樂府」看蘇軾的遊子心態〉 姜宇,《國文天地》第11卷第7期,民國84年12月。
    〈蘇東坡與道家道教〉 李慕如,《屏東師院學報》第10期,民國86(1997)年6月 。
    〈談東坡思想生活入禪之啟迪〉 李慕如,《屏東師院學報》第11期,1998年6月。
    〈蘇東坡禪詩形成〉 林碧珠,《中國文化月刊》,第224期,1998年11月出版。
    〈李白詩中月亮之考察〉 羅宗濤著,引自《唐代文學論叢》,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民87(1998)年。
    〈清景無限舞月光——「月」在古典詩詞中的意象〉 澔歆(林聆慈)著,臺北:《中央日報》,民87(1998)年10月3日26版。
    〈蘇東坡禪詩的形成〉 林碧珠,《中國文化月刊》第224期,1998年11月。
    〈析論蘇軾詩的源流〉 江惜美,《臺北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0期,1999年3月。
    〈蘇軾詩中的情感〉 江惜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31期,民國89(2000)年4月。
    「東坡逝世九百年紀念研討會」論文,輔仁大學中文學系主辦,89(2000)年11月。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5月初版。
    〈淺析東坡詞中的自我形象〉 段微觀,《雲夢學刊》,2000年。
    〈析論蘇軾詩中的想像〉 江惜美,《應用語文學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第2號,2000年6月。
    〈東坡寄託詩之表現手法及其主題淺探〉 黃志誠,《輔仁國文學報》,第16期,2000年7月。
    〈汲江煎茶〉 陳新雄,《國文天地》第16卷第3期(183期),民89(2000)年8月。
    〈談蘇東坡的幾首清峻詞〉 陳滿銘,《國文天地》,第16卷第4期(184期),民89(2000)年9月。
    〈屈原、宋玉與月亮〉 魯瑞菁著,《國文天地》,第16卷第4期(184期),民89(2000)年9月。
    〈析論蘇軾詩中的形相直覺〉 江惜美,《應用語文學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第3期,2001年6月。
    〈古典詩詞中的月意象〉 林聆慈,《國文天地》,第17卷第19期(202期),民91(2002)年3月。
    〈論韓愈蘇軾嶺表處窮及其人格精神〉 楊子怡,《中國文化月刊》,第267期,2002年6月。
    〈論唐詩中日、月意象之嬗變〉 歐麗娟,《第四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唐代詩學》,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
    〈無邊水月在赤壁〉 陳嘉英,(《龍騰國文教學通訊》第十期)
    (二)大陸地區
    〈酒趣•詩心──從蘇軾的飲酒看其文化性格〉 劉揚忠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年03期。
    〈佛禪的人生觀和蘇軾生命歷程的審美化〉 王樹海,《齊魯學刊》 1994年03期。
    〈論蘇軾曠達人生風格的基本內容〉 王蘭 ,《齊魯學刊》 1994年03期 。
    〈試論蘇軾的美學思想與道學的聯繫〉 張維,《社會科學研究》 1994年04期。
    〈蘇軾與酒〉 成鏡深 ,《川北教育學院學報》 1995年03期。
    〈簡論作為政治家的蘇軾〉 張海俐,《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年03期。
    〈試論月亮意象與古代詩藝的關係〉 劉竹,《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第二十七卷第四期,1995年8月
    〈論古典文學中「月亮」意象的審美內涵〉 張映光,《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一期
    〈古典詩詞中「月」意象探幽〉 楊芙蓉,《廣東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總第36期)
    〈千江有水千江月——論蘇軾詞中的「月」意象〉 陳迎輝著,《內蒙古社會科學》1997年4月。
    〈詩歌意象的跨文化比較〉 張德明,《中國比較文學》1997年2月。
    〈蘇軾與佛教人物的交往〉 彭印川、劉慶剛,《華夏文化》1998年02期。
    〈論蘇軾詞的意象組合〉 李琦、廖泓泉,《語文學刊》1997年2期
    〈「意象思維」的五大特性〉 鄒建軍,武漢,《中國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3月。
    〈蘇軾飲酒詩探微〉 張根雲,《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 1998年05期。
    〈人生交響曲中的雙重旋律—論蘇軾仁政愛民的政治思想和隨緣放曠的人生態度〉 文師華,《南昌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9卷第2期,1998年6月。
    〈論詩的意象空白〉 張孝評,《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1期,1999年2月。
    〈月:中國詩詞中的一種象徵意象〉 寇鵬程,(《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
    〈試論蘇軾詩歌創作超塵脫俗的風格特色〉 褚英惠,《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第13卷第4期,1999年12月。
    〈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論蘇軾詞中的“夢”〉 寧薇,《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01期
    〈蘇軾的幽默和生存藝術〉 譚玉良,《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3月。
    〈蘇軾飲酒詞人生思索淺析〉 馬丁良,《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0年04期。
    〈活用古代良規 融合現實新機—蘇軾對傳統的批判繼承和現實的拓新精神〉 湯岳輝,惠陽:《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0年9月。
    〈歷代蘇詩研究簡述〉 王友勝,黃岡:《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1年2月。
    〈太白之月意象〉 呂華明,《江西社會科學》 2001年03期。
    〈蘇軾與酒、茶文化〉 張進、張惠民,《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年04期
    〈佛家中道思想對蘇軾的影響〉 王渭清著,《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2001年6月。
    〈蘇軾超然思想探析〉 陳冬梅,《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1年6月。
    〈從蘇軾在海南島的詩文究其晚年的人生觀〉 陳麗,《瓊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1年9月。
    〈明月與大江——從兩首詩解讀蘇軾〉 宗韋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2001年11月。
    〈簡論蘇軾《中秋月》的母題及情境〉 劉凌,〈榆林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1期,2002年3月。
    〈月下的沉吟——論李白詩歌的月意象〉 喻世華,《華東船舶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03期,2002年4月。
    〈蘇軾月夜抒懷詞意向探析〉 虎維堯,《固原師專學報》2002年04期,2002年7月。
    〈古詩中“月”的意象淺析〉 花志紅,《雁北師範學院學報》 2002年04期,2002年8月。
    〈試論蘇軾的人生態度〉 楊小燕,《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8期。
    〈論蘇軾理趣詩的美學追求〉 張連舉 ,《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論蘇軾詩文中的月意象〉 傅異星,《雲夢學刊》 2003年1月。
    〈在江流月影里尋找靈魂——試論蘇軾筆下的水月形象〉 楊仲,《衡水師專學報》 2003年02期,2003年6月。
    〈從「水」「月」意象中看李白的主體創造心態〉 鄭曉,《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3年02期,2003年4月。
    〈試論古典詩詞中月的意象〉 范愛菊,《邢台學院學報》 2003年03期。
    〈蘇軾前後貶謫思想之異同〉 成杰,《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四、電子文獻
    〈網路展書讀〉 http://cls.admin.yzu.edu.tw/home.htm
    〈蘇軾網站〉 http://cls.admin.yzu.edu.tw/su_shih/home.asp
    〈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http://datas.ncl.edu.tw/theabs/1/
    〈中國期刊網〉http://cnki.csis.com.tw/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系統〉http://readopac3.ncl.edu.tw/cgi/ncl3/m_ncl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8912015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912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1201501.pdf9KbAdobe PDF21055View/Open
    91201502.pdf6KbAdobe PDF21060View/Open
    91201503.pdf12KbAdobe PDF21100View/Open
    91201504.pdf33KbAdobe PDF21322View/Open
    91201505.pdf266KbAdobe PDF23105View/Open
    91201506.pdf320KbAdobe PDF24213View/Open
    91201507.pdf187KbAdobe PDF27882View/Open
    91201508.pdf435KbAdobe PDF29765View/Open
    91201509.pdf239KbAdobe PDF26103View/Open
    91201510.pdf20KbAdobe PDF21844View/Open
    91201511.pdf47KbAdobe PDF21953View/Open
    91201512.pdf52KbAdobe PDF23973View/Open
    91201513.pdf51KbAdobe PDF21551View/Open
    91201514.pdf223KbAdobe PDF2578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