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92/144379 (79%)
Visitors : 51217799      Online Users : 8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552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20


    Title: 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
    Authors: 張清文
    Contributors: 陳芳明
    張清文
    Keywords: 鍾理和
    魯迅
    國民性
    現代性
    寫實主義
    鄉土小說
    台灣文學
    Zhong Li-he
    Lu Xun
    national character
    modernity
    realism
    local novel
    Taiwan literature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8 15:13:53 (UTC+8)
    Abstract: 摘 要
    根據鍾理和寫給文友廖清秀的信函中,指出他約在一九三○年左右,接觸了大量的中國新文學作家的作品,引起他強烈的閱讀興趣,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而其中影響最大且最深的要算是魯迅,因為不論在他的日記或與文友的通信中,最常提及的中國作家就是魯迅。
    魯迅是中國新文學運動中最重要的作家,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不僅在中國,甚至對鄰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不僅是中國文學上的巨人,也是躋身世界文學之林的大文豪,日據時期的台灣文壇就是站在世界文學的角度上,開始閱讀並接受魯迅,鍾理和也就是在這樣的文學背景下接觸魯迅。因此,我們在看待魯迅對鍾理和的影響之時,並不把他當作是個獨特現象,而是把他放置在「台灣魯迅學」的範疇中,視為魯迅在台灣傳播的眾多面向之一。所以,本論文首先簡單探討魯迅文學在台灣的傳播情形,再透過對兩人文本的細讀與比較,尋繹魯迅對鍾理和文學的影響。
    要進行不同作家文學的傳承或影響的研究,並不能只強調兩者的接觸關係,還必須在諸如主題、表現方式、文字技巧、創作風格等等的層面上進行考察,才能得到較為完整、正確的結果。因此,我們嘗試在鍾理和的作品中,尋找若干對魯迅文學的繼承或轉化的情形,尤其在顯而易見的國民性批判議題與寫實精神的發揚上,除了探討文字上所具體呈現的影響外,也注意在精神或思想上的可能關連。透過這些全面而深入的討論,我們看到鍾理和之所以接受魯迅文學,無疑地主要是著眼在「現代性」這部分上。同樣源自對傳統封建思想的不滿,企求對所處社會進行改革,在國民性的議題上,在對鄉土的寫實與批判上,無一不是站在「現代性」的立場,吸收、學習魯迅相關的文學與思想,但鍾理和的文學並不完全等於魯迅,他一直有著自我獨特的風格,始終立足於台灣的觀點,恰如其份地展現他的主體性。
    此外,我們也明確的看到鍾理和是在文學上認識、接受並詮釋魯迅的,有別於被中共神化或國民黨貶抑的扭曲形象,在這裡我們重新看到魯迅作為文學家的真實形象。而鍾理和借鑑魯迅文學的事實,也說明魯迅或中國文學確曾對台灣文學的發展產生作用,並客觀證成台灣文學開放性的特色。
    Abstract
    Zhong Li-he pointed out in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his literary friend Liao Qing-xiu that sometime around 1930 he began to be in touch with a lot of literary works written by Chinese new-vernacular literary writers, which aroused his intense reading interest to the extent that he couldn’t eat and sleep without finishing reading them. Lu Xun was the Chinese writer who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Zhong Li-he because his name was most often mentioned in either his diaries or his correspondence with his literary friends.
    Lu Xun, whose achievement in literature exerted profound influence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on neighboring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 in the Chinese 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movement. Not only was he a literary giant in Chinese literature, but he was also an eminent writer in world literature. In fact, the literary arena of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started to read and accept the works of Lu Xu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it was against this literary background that Zhong Li-he began his contact with the literary works of Lu Xun. Therefore, we do not treat Lu Xun’s influence on Zhong Li-he as a unique phenomenon; in contrast, we place it in the field of “Lu Xun Studies in Taiwan,” and regard it as one of the many facets of how the literary works of Lu Xun were disseminated in Taiwan.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discusses how Lu Xun literature was disseminated in Taiwan. It then inquires into the influence Lu Xun exerted on Zhong Li-he literature by comparing their literary texts.
    When carrying out a research into the inheritance or influence of the literary works of different writers, we cannot emphasize simply on the way they contact with one another; on the contrary, we must also examine other facets such as the literary subjects, the ways they are expressed, the writing skills, the creative writing styles etc. so as to arrive at a more complete and correct conclusion. Therefore, we attempt to find out how Lu Xun literature was inherited or transformed through the reading of Zhong Li-he’s literary works. For instance, when dealing with the issues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criticism and the promotion of realistic writing, we not only discuss the influence they embodied in written language, but also take notice of the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in terms of spirits or thoughts. 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discussion, we find out that Zhong Li-he’s acceptance of Lu Xun literature was undoubtedly because of his focus on the aspect of “modernity”. Similarly, on the issue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on the realism and criticism of “hometown”, Zhong Li-he’s position was anchored in “modernity”, expressing his discontentment with traditional feudalistic thinking and his great eagerness for social reforms. Even though Zhong Li-he learned and soaked up Lu Xun-related literature and thoughts, Zhong Li-he literature is not equivalent to Lu Xun literature because Zhong always had his own unique style. He grounded his po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iwan, which reflected his subjectivity.
    Finally, we clearly find out that Zhong Li-he came to know, accept and interpret Lu Xun literaril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distorted image conjured up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deification or Kuomintang’s disparagement of him.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we see the real image of Lu Xun as a literary m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fact that Zhong Li-he drew lessons from Lu Xun literature explained that Lu Xun or the Chinese literature did exercis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of Taiwan, which objectively testified to the fact that openness was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terature of Taiwan.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作品全集
    鍾理和著、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1〜8)》,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11月再版
    鍾理和全集卷一:夾竹桃
    鍾理和全集卷二:原鄉人
    鍾理和全集卷三:雨
    鍾理和全集卷四:做田
    鍾理和全集卷五:笠山農場
    鍾理和全集卷六:鍾理和日記
    鍾理和全集卷七:鍾理和書簡
    鍾理和全集卷八:鍾理和殘集
    鍾理和著、鍾鐵民編《鍾理和全集(1〜6)》,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初版
    集一:收入十七篇短篇小說。以他的家庭、成長經驗、婚姻,療病見聞為背景寫成的作品,合計約十六萬字。
    集二:收入十一篇小說及〈大武山登山記〉,本集小說多以旅居奉天、北京之見聞、人物為背景,包括一九四五年在北京馬德增出版的《夾竹桃》裡的四篇作品,合計約十六萬五千字。
    集三:收入有短篇小說、散文及未完成稿計三十二篇。小說以戰後初期的北京台灣人經驗、回台經過、台灣農村見聞為背景。合計約十三萬字。
    集四:為長篇小說《笠山農場》,約十八萬字。
    集五:為日記,收入最早的是一九四五年九月,記於北京,最晚的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合計約十九萬字。
    集六:為書簡、雜記。書簡亦較舊版略有增補,日期錯誤者,亦予以更正。
    魯 迅《魯迅全集》,台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12月台一版
    第一卷:墳、熱風、吶喊
    第二卷:徬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編
    第三卷: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已集
    第四卷: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
    第五卷:偽自由書、準風月譚、花邊文學
    第六卷: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
    第七卷: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第八卷:集外集拾遺補編
    第九卷: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
    第十卷:古籍序跋集、譯文序跋集
    第十一卷:兩地書、書信
    第十二卷:書信
    第十三卷:書信
    第十四卷:日記
    第十五卷:日記
    第十六卷(附集):魯迅著譯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註釋索引
    二、一般論著
    (一) 文學史專著
    公仲、汪義生,《台灣新文學史初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王晉民《台灣當代文學史》 桂林:廣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2月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出版者、出版年月不詳
    白少帆等編《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87年12月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編譯 《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9年9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997年8月
    黃修己《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12月
    楊 義《楊義文存第二卷—中國現代小說史(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1998年4月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8月
    劉登翰等編《台灣文學史(上)》,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1年6月
    劉登翰等編《台灣文學史(下)》,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3年1月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二)關於鍾理和
    彭瑞金《鍾理和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6月
    應鳳凰編著《鍾理和論述1960~2000》,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4月
    簡炯仁編纂《鍾理和逝世32週年紀念暨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政府,1992年11月
    錢鴻鈞編,鍾理和、鍾肇政著《台灣文學兩鍾書》,台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2月
    (三) 關於魯迅
    上海教育出版社編《回憶魯迅資料輯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7月
    子 通主編《魯迅評說八十年》,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5年1月
    中島利郎編《魯迅與台灣新文學》 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0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編《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1~6),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5~1990年
    王士菁編《魯迅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7月
    王友琴《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化震動》,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年月不詳
    王富仁《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
    史沫特萊等著《海外回響—國際友人憶魯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李何林主編《魯迅年譜(增訂本)1~4》,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9月
    李宗英、張夢陽編《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9月
    李歐梵著、尹慧珉譯《鐵屋中的吶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汪暉、錢理群等著《魯迅研究的歷史批判—論魯迅(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周建人口述,周曄編寫《魯迅故家的敗落》,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
    周海嬰《魯迅與我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7月
    周遐壽《魯迅小說裡的人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周遐壽《魯迅的故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孟廣來、韓日新編《《故事新編》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年1月
    林 辰《魯迅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
    孫伏園、許欽文等著《魯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憶魯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袁良駿主編《空前的民族英雄——紀念魯迅110週年誕辰學術討論會論文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馬蹄疾編著《魯迅和他的同時代人》(上下卷),瀋陽:春風出版社,1985年7月
    張夢陽《悟性與奴性:魯迅與中國知識份子的“國民性”》,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
    張學軍《魯迅的諷刺藝術》,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
    許壽裳著、馬會芹編《摯友的懷念—許壽裳憶魯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陳漱渝主編《魯迅論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馮雪峰《馮雪峰憶魯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楊 義《楊義文存第五卷—魯迅作品綜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
    楊 澤編《魯迅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店,2003年4月
    楊 澤編《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2004年9月
    聚 仁《魯迅評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參考資料,出版年月不詳
    臺靜農編《關於魯迅及其著作》,北京:未名社,1926年7月
    蔡輝振《魯迅小說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9月
    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魯迅研究月刊》選編《魯迅回憶錄》(專著)(上中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
    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魯迅研究月刊》選編《魯迅回憶錄》(散篇)(上中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
    錢理群《走進當代的魯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
    錢理群《心靈的探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錢理群《魯迅作品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鮑 晶編《魯迅「國民性思想」討論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
    譚德晶《魯迅小說與國民性問題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四) 戰後初期出版的中日對照本
    楊逵著、胡風譯《送報伕》,台北:東華書局,1947年10月
    魯迅著、楊逵譯《阿Q正傳》,台北:東華書局,1947年1月
    魯迅著、王禹農譯《狂人日記》,台北:標準國語通信會,1947年1月
    魯迅著、藍青譯《故鄉》,台北:現代文學研究會,1947年8月
    魯迅著、王禹農譯《孔乙己‧頭髮的故事》,台北:東方出版社,1948年1月
    魯迅著、王禹農譯《藥》,台北:東方出版社,1948年1月
    (五)國外譯著
    John D. Jump主編《西洋文學術語叢刊(上)》,顏元叔主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2月
    下村作次郎《從文學讀台灣》,邱振瑞譯,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2月
    布萊克(C‧E‧Black)《現代化的動力》,段小光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亞瑟‧亨‧史密斯(Authur H. Smith)《中國人氣質》,張夢陽、王麗娟譯,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6年7月
    岡崎郁子《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葉笛、鄭清文、凃翠花譯,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1月
    林毓生《中國意識的危機》,穆善培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
    阿倫•布洛克(Alan Bullock)《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董樂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3月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6月
    斯特恩(Stern, J.P.)《寫實主義論》,單德興譯,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4月
    黃英哲編《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涂翠花譯,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Said)《東方主義》,王志弘等譯,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9年9月
    葛蘭特(Grant Damian)《寫實主義》,蔡娜娜譯,台北:黎明出版社,1973年
    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北京編譯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4月
    福澤諭吉,《勸學篇》,群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6月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宋偉杰等譯,北京:三聯書局,2002年6月
    橫地剛《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陸平舟譯,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2月
    賽義德(Said,E.W.)《賽義德自選集》,謝少波、韓剛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疾病的隱喻》,刁筱華譯,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11月
    (六)其他
    中國文藝協會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5月
    尹康莊《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王向鋒《現實主義的美學思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12月
    王詩琅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11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6月
    王震亞《台灣小說二十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
    王曉明編《批評空間的開創—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
    台灣省雜誌事業協會雜誌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雜誌年鑑》,台北:台灣省雜誌事業協會,1954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代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6月
    吳雁南、馮祖貽、蘇中立、郭漢民主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1840-1949)》,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台灣連翹—台灣的歷史見證》,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9月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
    李瑞騰編《抗戰文學概說》,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月
    李鎮洲《火燒島第一期新生—一個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回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4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4月
    周夢江、王思翔著,葉芸芸編《台灣舊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4月
    尚 丁《黃炎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台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6月
    林海音《藝窗夜讀》,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2年4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年5月
    邵伯周《人道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年12月
    施懿琳《跨語、漂泊、釘根》,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洪炎秋《又來廢話》,台中:中央書局,1966年8月
    洪炎秋《洪炎秋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月
    洪炎秋《老人老話》,台中:中央書局,1977年8月
    范家進《現代鄉土小說三家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02年6月
    郎保東《現實主義美學論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倪墨炎、陳九英編《許壽裳文集》上下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5月
    孫玉石等編《王瑤文集第六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5年12月
    秦賢次編著《抗戰時期文學史料》,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
    翁佳音譯註《台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2月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3月
    尉天驄編著《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編著者自行出版,1978年4月
    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張秀哲《「勿忘台灣」落花夢》,台北:東方出版社,1947年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9月
    張良澤《台灣文學・語文論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7月
    梁實秋《文學因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12月
    梁實秋《偏見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12月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南天出版社,1997年10月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9月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11月
    陳西瀅《西瀅閒話》,台北:大林書店,1969年11月
    陳芳明編《楊逵的文學生涯》,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2月
    陳芳明《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灣文學研究論文精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8月
    陳芳明《二二八事件學術討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11月
    陳芳明《鞭傷之島》,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年2月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2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4月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6月
    陳映真《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遠景出版社,1984年9月
    陳映真、曾健民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9月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年3月
    陳琰玉、胡慧玲編《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九一)》,台北: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1992年2月
    陳萬益編《閒話與常談——洪炎秋文選》,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7月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
    彭小妍主編《張我軍逝世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漂泊與鄉土》,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6月
    彭小妍主編《認同、情慾與語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6月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0月
    彭瑞金《瞄準臺灣作家》,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6月
    黃恆秋編《客家台灣文學論》,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12月
    黃重添《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3月
    黃朝琴《我的回憶》,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6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3月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出版社,1985年6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年1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8月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7月
    廖炳蕙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2月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
    劉心皇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社,1981年8月
    歐陽山《歐陽山文集》第十卷,廣東:花城出版社,1988年10月
    潘乃穆、潘乃和編《潘光旦文集第三卷》(民族特性與民族衛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鄭清文《臺灣文學的基點》,臺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鄭學稼《魯迅正傳》,香港:亞洲出版社,1954年11月
    鄭學稼《魯迅正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8月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一)(二)》,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4月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5月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5月
    藍博洲《尋訪被凐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5月
    藍博洲《紅色客家人》,台北:晨星出版社,2005年3月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年8月
    嚴家炎《論中國現代文學及其他》,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89年4月
    蘇 新《未歸的台灣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7月
    蘇 新《永遠的望鄉—蘇新文集補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9月
    蘇雪林《我論魯迅》,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5月
    蘇雪林等著《抗戰時期文學回憶錄》,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年7月
    三、覆刻報刊雜誌
    《臺灣》,一九二二年創刊於東京,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本,1973年
    《臺灣民報》,一九二三年創刊於東京,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本,1973年
    《臺灣新民報》,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本,1973年
    《南音》,一九三二年創刊於臺北,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本,1981年
    《福爾摩沙》,一九三三年創刊於東京,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本,1981年
    《臺灣文藝》(臺灣文藝聯盟機關雜誌),一九三四年創刊於臺中,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本,1981年
    《臺灣新文學》,一九三五年創刊於臺中,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本,1981年
    《臺灣文化》,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新新》,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創作》,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文化交流》,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新知識》,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新臺灣》,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前鋒》,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政經報》,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臺灣評論》,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覆刻出版
    四、報紙期刊論文
    (一) 關於鍾理和
    方以直〈作品充滿著鄉土色彩的台灣作家〉,《文星》5卷2期,1959年12月
    方健祥〈〈笠山農場〉(鍾理和著)的新意義〉,《夏潮》2卷3期,1977年3月
    王麗華〈鶼鰈情深:夜訪鍾台妹女士〉,《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古秀如〈平妹印象〉,《台灣時報》22版,1994年12月15日。
    古添洪〈關懷小說:楊逵與鍾理和——愛本能與異化的積極揚棄〉,收入《認同情慾與語言》,2001年7月
    古繼堂〈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台灣愛國作家鍾理和〉,收入《靜聽那心底的旋律—台灣文學論》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1月
    史君美〈來喜愛鍾理和〉,《文季》第2期,1973年11月
    左爾泰〈原鄉之外的台灣人〉,《中國時報》39版,2002年7月21日
    安宜靜〈試論鍾理和小說之特點〉,《台灣文藝》35期,1972年4月
    江 玲〈鍾理和(一九一五—一九六○)〉,《作品》3卷9期,1962年9月
    朱西甯〈脈流著純純的中國文化血統:紀念理和〉,《書評書目》78期,1979年10月
    余昭玟〈〈笠山農場〉評析—兼談鍾理和的創作歷程〉,《中國文化月刊》238期,2000年1月
    余昭玟〈一部長篇小說的誕生—談鍾理和的〈笠山農場〉〉,《自由時報》39版,2000年9月10日
    吳 晟〈農民文學之美—讀鍾理和一些感想〉,《聯合文學》20卷12期,2004年10月
    吳幼萍〈鍾理和短篇小說「菸樓」之言語風格〉,《輔大中研所學刊》第7期,1997年6月
    吳叔樺〈鍾理和「草坡上」之藝術特色〉,《國文天地》19卷8期,2004年1月
    吳錦發〈原鄉人在美濃〉,《臺灣文藝》14卷57期,1980年6月
    吳錦發〈鍾理和小說中的客家女性塑像〉,《民眾日報》20版,1990年12月7日~9日
    呂正惠〈特立一代的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
    呂新昌〈訪鍾理和的長子—鍾鐵民同學〉,《國文天地》16卷11期,2001年4月
    呂新昌〈鍾理和的懊悔與信心—懊悔連累妻兒吃苦,堅信作品終必傳世〉,《國文天地》17卷6期,2001年11月
    李 喬〈理和文學不朽─從〈復活〉的救贖〉,《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
    李歐梵〈從「原鄉人」想鍾理和〉,《聯合報》8版,1980年8月19日。
    杜文靖〈臺灣e代誌、鍾理和、紀念館、鍾鐵民、文學步道〉,《幼獅文藝》5卷74期,2001年10月
    兩 峰〈鍾理和論〉,《台灣文藝》1卷5期,1964年10月
    兩 峰〈故鄉.故鄉〉,《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周麗蘭〈鍾理和的語言〉,《文心》第5期,1977年6月
    林 諍〈倒在血泊裏的筆耕者——鍾理和〉,《鄉城生活雜誌》,1996年8月
    林俊宏〈鍾理和先生年譜〉,《台灣文藝》第68期,1980年8月
    林海音〈關於《笠山農場》〉,《聯合報》6版,1961年8月20日
    林海音〈追憶中的欣慰:為「鍾理和全集」〉,《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林海音〈平妹,挺好的〉,《聯合報》8版,1980年8月2日
    林聆慈〈寬厚的心,樸實的筆—鍾理和作品的內容〉,《國文天地》16卷11期,2001年4月
    林毓生〈鍾理和、「原鄉人」與中國人文精神〉,《聯合報》8版,1980年8月3日
    林載爵〈臺灣文學的兩種精神--楊逵與鍾理和之比較〉,《中外文學》2卷7期,1973年12月
    林慧姃〈「文友通訊」研述〉,《淡水牛津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4期,2001年8月
    林燕玲〈原鄉情與故鄉愛—鍾理和戰前與戰後心境拼圖〉,《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6期,2005年6月
    林衡茂〈陌生者的哀念〉,《台灣文藝》1卷5期,1964年10月
    林雙不〈雙不齋談書--原鄉人〉,《書評書目》90期,1980年10月
    武治純〈紀念台灣鄉土文學作家鍾理和〉,《人民日報》,1980年8月6日
    武治純〈台灣作家鍾理和及其作品〉,《海峽》第3期,1982年9月
    花 村〈《鍾理和短篇小說集》讀後〉,《中華文藝》13卷1期,1977年3月
    花 村〈從鍾理和的一生到電影「原鄉人」〉,《台灣文藝》14卷57期,1980年6月
    邱秀春〈鍾理和在中國(上)〉,《台北文獻直字》149期,民國2004年9月
    邱秀春〈鍾理和在中國(下)〉,《台北文獻直字》150期,民國2004年12月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臺灣文學史的 敘述〉,《中外文學》29卷2期,2000年7月
    施懿琳〈鍾理和作品中所表現的人道主義精神〉,收入《跨語、漂泊、釘根》,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胥 棣〈鍾理和謳歌生命的文學人生〉,《中央日報》19版,1997年3月26日
    胡坤仲〈感人平實的「草坡上」〉,《中央日報》20版,1998年2月12日
    胡坤仲〈「草坡上」賞析〉,《中國語文》4卷88期,1998年2月
    韋體文〈鍾理和論〉,《台灣研究集刊》2期 1984年4月
    韋體文〈鍾理和作品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初探〉,收入《台灣香港文學論文選》(二),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5年9月
    唐淑貞〈從「不隔」之精神看“貧賤夫妻”與“復活”〉,《中國語文》505期,1999年7月
    徐賜月〈論鍾理和的人生觀與文學觀〉,《台灣文藝》第44期,1974年7月
    秦賢次〈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奠基者張我軍〉,《傳記文學》第55卷第6期,1989年12月
    秦賢次〈魯迅與台灣青年〉,《國文天地》7卷4期,1991年9月
    袁良駿〈台港作家心目中的魯迅〉,《魯迅研究月刊》12期,1991年12月
    馬 各〈被宰了的雞:重讀「錢的故事」與「草坡上」並悼鍾理和先生〉,《聯合報》7版,1960年8月14日
    張戌誼〈暗戀鍾理和重返桃花源〉,《天下雜誌》164期,1995年1月1日
    張良澤〈從鍾理和的遺書說起:理和思想初探〉,《中外文學》2卷6期,1973年11月
    張良澤〈鍾理和的文學觀〉,《文季》第2期,1973年11月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論〉,《中華日報》9版,1973年12月13日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上)《書評書目》第9期 1974年1月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中)《書評書目》第10期 1974年2月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下),《書評書目》第11期,1974年3月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的日本經驗和祖國經驗〉,《中外文學》2卷11期,1974年4月
    張良澤〈關於「鍾理和全集」〉,《中華日報》5版,1976年11月29日
    張良澤〈鍾理和文學與魯迅--連遺書都相同之歷程〉,收入《台灣文學、語文論集》,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6月
    張良澤〈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鍾理和〉,《漢家雜誌》62期,1999年10月
    張彥勳〈輓歌—為悼念鍾理和先生而寫〉,《台灣文藝》1卷5期,1964年10月
    張恆豪〈〈祖國歸來〉的省思〉,《文學台灣》第5期,1993年1月
    曹永洋〈噢、原鄉人〉,《台灣文藝》14卷57期,1980年6月
    梁明雄〈鄉土文學的傳薪者—鍾理和〉,《南臺文化》第3期,2001年9月
    梁明雄〈作家、作品、紀念館――鍾理和文學述探〉,《文化生活》6卷2期,2003年4月
    梁明雄〈試論鍾理和小說中的人物〉,《台灣文學評論》2卷1期,2002年1月
    梅 遜〈我與鍾理和的一段友誼〉,《聯合報》18版,1980年1月23日
    莊 園〈鍾理和傳拍成電影「原鄉人」有感〉,《台灣文藝》14卷57期,1980年6月
    莊明萱〈『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收入《客家文學台灣論》,苗栗縣文化中心,1993年6月
    許俊雅〈生動的尖山農家耕作圖—賞讀鍾理和的「做田」〉,《國文天地》15卷4期,2000年9月
    許南村〈原鄉的失落--試評〈夾竹桃〉(鍾理和全集)〉,《現代文學》復刊第一期,1977年8月
    許素蘭〈鍾理和小論〉,《台灣文藝》44期,1974年7月
    許素蘭〈毀滅與新生:試析鍾理和的「故鄉」〉,《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許素蘭〈冷眼與熱腸——從〈夾竹桃〉、〈故鄉〉之比較看鍾理和的原鄉情與台灣愛〉,收入《鍾理和逝世卅二週年紀念暨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高雄縣政府,1992年11月
    許素蘭〈落雨的暗暝讀鍾理和〉,《自立晚報》23版,1995年3月30日
    陳丹橘〈鍾理和的文學觀及其作品中的農民世界〉,《台灣新文學》第4期,1996年4月
    陳火泉〈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台灣文藝》1卷5期,1964年10月
    陳火泉、施翠峰、廖清秀等〈竹頭庄〉評論,《文學界》5期,1983年1月
    陳火泉〈〈故鄉〉之二、三、四評論〉,《文學界》5期,1983年1月
    陳映真〈介紹第一部臺灣的鄉土文學作品集〉,《筆匯》2卷期,1960年12月
    陳祈伍〈鍾理和「原鄉人」的研究〉,《南榮學報》復刊第4期,2000年8月
    陳雀華〈鍾理和小論〉,《台灣文藝》35期,1972年4月
    陳漱渝〈坍塌的堤防—魯迅著作在台灣〉,《出版史料》20期,1990年4月
    陳雙景〈鍾理和作品的修辭技巧〉,《文藻學報》16期,2002年5月
    麥秀兒〈我看鍾理和的小說,鍾理和小說的境界〉,《民聲日報》,1978年3月20日
    壹闡提〈「原鄉人」出現的意義〉,《台灣文藝》14卷57期,1980年6月
    彭瑞金〈葉石濤――張良澤對談〉,《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彭瑞金〈試論鍾理和的社會參與〉,《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彭瑞金〈土地的歌,生活的詩――鍾理和的《笠山農場》〉,《台灣春秋》2卷1期,1989年10月
    彭瑞金〈鍾理和的農民文學〉,《民眾日報》20版,1990年12月12日~14日
    彭瑞金〈鍾理和小說「校長」〉,《台灣文藝(新生版)》第2期,1994年4月
    彭瑞金〈鍾理和的「原鄉」和「祖國」〉,《台灣時報》22版,1994年4月29~30日
    彭瑞金〈鍾理和文學的生活經驗與生命體驗〉,《民眾日報》24版,1994年7月16日
    彭瑞金〈我寫《鍾理和傳》〉,《台灣新聞報》14版,1994年8月15日
    彭瑞金〈艱困年代的文學見證人—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
    彭瑞金 〈日記裡的文學—寫在《鍾理和日記》新版之前〉,《民眾日報》27版,1996年7月15日
    彭瑞金〈鍾理和全集再出版〉,《民眾日報》27版,1997年8月25日
    彭瑞金〈山精和水靈〉,《台灣日報》31版,2000年6月18日
    彭瑞金〈心靈旱象〉,《自由時報》33版,2002年5月20日
    曾 寬〈父子作家:鍾理和、鍾鐵民〉,《台灣新聞報》,1990年10月27日
    曾貴海〈鍾理和對生與死的體驗〉,《民眾日報》20版,1990年12月12~14日
    游 喚〈鍾理和日記中的典故〉,《明道文藝》196期,1992年7月
    舒 坦〈鍾理和《原鄉人》、電影「原鄉人」〉《台灣時報》12版,1980年9月14~15日。
    黃 海〈追懷鍾理和感嘆文人境遇〉,《台灣時報》12版,1978年2月
    黃 娟〈從《笠山農場》說起〉,《台灣文藝》91期,1984年7月
    黃麗娟〈鍾理和的真情世界—夫妻心、針線情〉,《台灣文學評論》2卷4期,2002年10月
    楊 照〈「抱著愛與信念而枯萎的人」—記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
    葉石濤〈鍾理和評介〉,《自由青年》36卷5期,1966年8月
    葉石濤〈這一年來的省籍作家及其小說(上)〉,《台灣文藝》22期,1969年1月
    葉石濤〈府城之星,舊城之月〉,《台灣文藝》14卷57期,1980年6月
    葉石濤〈論鍾理和的「故鄉」連作〉,《民眾日報》20版,1990年12月8日
    葉石濤〈鍾理和日記裡的海內外作家〉,《中國時報》27版,1992年6月28日
    葉石濤〈新文學傳統的承繼者—鍾理和—《笠山農場》裡的社會矛盾〉,收入《鍾理和逝世卅二週年紀念暨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高雄縣政府,1992年11月
    葉石濤〈新文學傳統的承繼者—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
    廖清秀〈廖清秀致鍾理和書簡〉,《台灣文藝(新生版)》177期,2001年8月
    趙公正〈解讀鍾理和「做田」〉,《國文天地》16卷11期,2001年4月
    劉秀燕〈活過﹑愛過﹑寫過:鍾理和研究〉,《臺灣文藝》89期,1984年7月
    劉若君〈《鍾理和短篇小說》讀後〉,《文季》第2期,1973年11月
    潘翠菁〈台灣作家—鍾理和〉,《文學評論》第2期,1980年
    蔡明裕〈鍾理和的《笠山農場》〉,《大華晚報》,1983年4月18日
    鄭秀婷〈誰的原鄉?誰的失落?—評陳映真對鍾理和民族認同的曲解〉,《台灣文學評論》5卷2期,2005年4月
    鄭美玲〈鍾理和作品論〉,《文心》5期,1977年6月
    鄭清文〈讀《鍾理和短篇小說集》〉,《青溪》51期,1971年9月
    鄭清文〈重讀鍾理和的短篇小說〉,《台灣春秋》2卷1期,1989年10月
    澤井律之著、涂翠花譯〈臺灣作家鍾理和的民族意識〉,《臺灣文藝》128期,1991年12月
    澤井律之著、姚巧梅譯〈論在大陸時代的鍾理和〉,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年11月
    澤井律之著、涂翠花譯〈臺灣作家鍾理和的民族意識〉,收入《台灣新文學與魯迅》應鳳凰〈重新閱讀鍾理和—並探勘其文學發展史〉,《淡水牛津文藝》第2期,1999年1月
    應鳳凰〈鍾理和的「貧賤夫妻」〉,《明道文藝》298期,2001年1月
    謝松山〈嗅那泥土的芳香――我讀鍾理和作品〉,《台灣時報》12版,1977年5月8日
    謝嘉珍〈鍾理和短篇小說集〉,《書評書目》第9期,1974年1月
    鍾怡彥〈關於祖父鍾理和〉,《國文天地》16卷11期,2001年4月
    鍾怡彥〈鍾理和「故鄉四部」版本比較研究〉,「第七屆青年文學會議發表論文」,2003年11月28、29日
    鍾肇政〈笠山半日:與李行談電影『原鄉人』〉,《聯合報》8版,1980年6月1日
    鍾肇政〈鍾理和筆下的「校長」〉,《自由時報》41版,1998年11月30日
    鍾肇政〈為文學而生,為文學而死—紀念鍾理和八秩冥誕〉,《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
    鍾鐵民〈父親,我們〉,《台灣文藝》1卷5期,1964年10月
    鍾鐵民〈我看鍾理和小說中的人物〉,《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鍾鐵民〈原鄉人及其他〉,《台灣文藝》14卷57期,1980年6月
    鍾鐵民〈鍾理和文學中所展現的人性尊嚴〉,《民眾日報》,1990年12月9~11日
    鍾鐵民〈鍾理和文學中所展現的人性尊嚴〉,《台灣文藝》8卷128期,1991年12月
    鍾鐵民〈父親的堅持〉,《中國時報》22版,1992年9月12日
    鍾鐵民〈父親〉,《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
    鍾鐵民〈我的祖父與笠山農場〉,《中央日報》19版,1995年10月15日
    鍾鐵民〈鍾理和文學的原鄉〉,《拾穗》90期(552),1997年4月
    鍾鐵民〈文學深情化步道大愛〉,《交流》38期,1998年4月
    鍾鐵民〈鍾理和紀念館雕像揭幕感言〉,《客家》99期(122),1998年9月
    鍾鐵民〈編印「鍾理和全集」〉,《客家》110期(133),1999年8月
    鍾鐵民〈鍾理和的文學生活〉,《國文天地》16卷11期,2001年4月
    隱 地〈讀鍾理和的《雨》〉,《自由青年》33卷5期,1965年3月
    韓淑惠〈談鍾理和筆下的農民世界〉,《台灣文藝》1卷54期,1977年3月
    關志昌〈鍾理和(1915—1960)〉,《傳記文學》45卷6期(271),1984年12月
    蘇惠昭〈兩位最偉大的台灣人—楊逵、鍾理和〉,《台灣時報》12版,1992年9月23日
    (二)關於魯迅
    王景山〈魯迅和台灣新文學〉,《中國論壇》31卷12期(372),1991年9月
    王德威〈魯迅之後—五四小說傳統的繼承者〉,《當代》第13期,1987年5月
    周玉山〈魯迅與五四運動〉,《文星》107期,1987年5月
    周玉山〈魯迅的文路與心路〉,《中國論壇》31卷12期(372),1991年9月
    周蔥秀〈談許壽裳的魯迅研究〉,《魯迅研究月刊》8月號,1990年8月
    林淑芬記錄〈解嚴前後的魯迅〉,《國文天地》7卷4期,1991年9月
    林毓生著,杭之譯〈魯迅思想的特質〉,《當代》第8期,1986年12月
    林瑞明〈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魯迅與賴和〉,《國文天地》7卷4期,1991年9月
    孫 郁〈新思潮影響下的魯迅研究〉,《中國論壇》31卷12期(372),1991年9月
    馬 森〈魯迅的小說是啟蒙的文學〉,《中國論壇》31卷12期(372),1991年9月
    高遠東〈祝福:儒釋道「吃人」的寓言〉,《魯迅研究動態》,1989年第2期,1989年2月
    張恆豪〈蒼茫深邃的「時代之眼」——比較賴和〈歸家〉與魯迅〈故鄉〉〉,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年11月
    張夢陽〈魯迅與史密斯的《中國人氣質》〉,《魯迅研究年刊》1980年第2期,1980年2月
    陳芳明〈台灣魯迅學:一個東亞的思考〉,《文訊月刊》248期,2006年6月
    勞哲康〈「從噴泉裏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裏出來的都是血」—魯迅創作評論年表〉,《中國論壇》31卷12期,1991年9月
    馮驥才,〈魯迅的功與「過」〉,《收獲》2000年第2期,2000年2月
    黃英哲〈許壽裳與台灣(1946~1948)——兼論二二八前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收入《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1992年2月
    黃英哲〈許壽裳與戰後初期台灣的魯迅文學介紹〉,《國文天地》7卷5期,1991年10月
    黃英哲〈黃榮燦與戰後台灣的魯迅傳播(1945~1952)〉,《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2月
    黃榮燦〈魯迅像〉(木刻版畫),《文藝陣地》4卷3期,1939年12月
    黃榮燦〈弔魯迅先生——他是中國的第一位新思想家〉,《台灣文化》1卷2期,1945年11月
    黃榮燦〈魯迅逝世二週年紀念布畫〉(油畫),《台灣文化》1卷2期,1945年11月
    黃榮燦〈魯迅先生遺像〉(木刻版畫),《新生報》「新世紀」第68期,1946年10月19日
    黃榮燦〈中國木刻的保姆——魯迅〉,《和平日報》「每週畫刊」,1946年10月20日
    黃榮燦〈魯迅像〉(木刻版畫),《新生報》「新地」第94期,1946年11月4日
    楊 澤〈在台灣讀魯迅的國族文學〉《中外文學》23卷6期,1994年11月
    (三) 其他
    王宏仁〈戰後初期(1945-49)臺灣各階級之經濟活動〉,《臺灣風物》47卷1期,1997年3月
    何義麟〈「民報」--臺灣戰後初期最珍貴的史料〉,《臺灣風物》53卷3期,2003年9月
    吳 捗〈思想起…黃榮燦——一位被歷史遺忘的木刻版畫家〉,《雄獅美術》233期,1990年7月
    吳 捗〈思想起——黃榮燦(續編)〉,《雄獅美術》242期,1991年4月
    吳 捗〈思想起——黃榮燦(三編)〉,《雄獅美術》273期,1993年11月。
    李筱峰〈從「民報」看戰後初期臺灣的政經與社會〉,《臺灣史料研究》8期,1996年8月
    岡田英樹〈在淪陷期北京文壇的概況——關於台灣作家的三劍客〉,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994年11月
    翁聖峰〈論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之研究不宜偏廢〉,《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8期,1993年9月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21期,1953年1月
    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上),《現代美術》67期,1996年8月
    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中),《現代美術》68期,1996年10月。
    梅丁衍〈黃榮燦疑雲——台灣美術運動的禁區〉(下),《現代美術》69期,1996年12月
    梅 遜〈七年來文獎會得獎作家與作品〉,《文壇》特大號,1957年2月
    莊惠惇〈戰後初期臺灣的雜誌文化(1945.8.15-1947.2.28)〉,《臺灣風物》49卷1期,1999年3月
    許雪姬〈臺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史聯雜誌》19期,1991年12月
    許維育〈在光復之影下--戰後初期龍瑛宗的文學活動(一九四五、八、十五日本投降─一九四七、二、廿八「二二八」)(上)〉,《文學臺灣》33期,2000年1月
    許維育〈在光復之影下--戰後初期龍瑛宗的文學活動(一九四五、八、十五日本投降─一九四七、二、廿八「二二八」)(下)〉,《文學臺灣》34期,2000年4月
    陳明台〈戰前和戰後台灣國策文學之比較研究〉,《文學台灣》29期,1999年1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78期,1999年8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2)—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79期,1999年9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3)—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80期,1999年10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4)—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83期,2000年1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5)—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84期,2000年2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6)—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85期,2000年3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7)—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91期,2000年9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8)—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96期,2001年3月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9)—戰後初期文學的重建與頓挫〉,《聯合文學》197期,2001年3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0)—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98期,2001年4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11)—初期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99期,2001年5月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12)—五0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200期,2001年6月
    陳芳明〈台灣現代文學與五○年代自由主義傳統的關係:以《文學雜誌》為中心〉,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民國2001年6月
    陳建忠〈徘徊於「祖國認同」與「臺灣認同」之間——戰後初期臺灣文化的重建與頓挫〉,《島語》第1期,2001年7月
    陳建忠〈發現臺灣:日據到戰後初期臺灣文學史建構的歷史語境〉,《臺灣文學評論》1卷1期,2001年7月
    陳恆嘉〈夜寒星光冷——五○至六○年代省籍小說家的出現〉,《臺灣現代小說史研討會》,1997年12月
    陳萬益〈龍瑛宗與《今日之中國》——記六○年代一段軼事〉,《文學台灣》33期,2000年5月
    彭瑞金〈杜思妥也夫斯基與托爾斯泰〉,《台灣新聞報》14版,1996年6月10日
    游勝冠〈戰後台灣的反殖民文學〉,《臺灣史料研究》第3期,1994年2月
    黃英哲〈一九五○年代台灣的「國語」運動〉(上),《文學臺灣》46期 2003年4月
    黃英哲〈一九五○年代台灣的「國語」運動〉(下),《文學臺灣》47期 2003年7月
    黃得時〈五四對台灣新文學之影響〉,《文訊月刊》11期,1984年5月
    黃榮燦〈給藝術家以真正的自由——響應廢止危害人民基本自由〉,《人民導報》「南虹」第29期,1946年1月31日
    黃榮燦〈怎樣利用假期〉,《人民導報》「南虹」第34期,1946年2月8日
    榮丁(黃榮燦)〈婦人要求民主〉,《人民導報》「南虹」第35期,1946年2月11日
    黃榮燦〈介紹人民版畫家KAETHE KOLLMITZ凱綏‧珂勒惠支(1867—1945)〉,《和平日報》「每週畫刊」第12期,1946年11月24日
    黃榮燦〈介紹人民版畫家KAETHE KOLLMITZ凱綏‧珂勒惠支(1867—1945)〉,《和平日報》「每週畫刊」第13期,1946年12月1日
    黃榮燦〈版畫家凱綏‧珂勒惠支(1867—1945)〉,《台灣文化》2卷1期,1947年1月1日
    黃榮燦〈凱綏‧珂勒惠支〉,《新生報》「橋」161期,1947年9月6日
    楊乃藩〈許壽裳與臺灣省編譯館〉,《傳記文學》55卷6期,1989年12月
    葉六仁〈四○年代的台灣文學〉,《文學界》第20集(1986年冬季號),1986年11月
    葉芸芸〈試論戰後初期的臺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1945—1949年),《文季》2卷5期,1985年6月
    廖清秀〈「《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史」一文讀後〉,《文學台灣》27期,1998年7月
    廖清秀〈「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質疑〉,《文學臺灣》29期,1999年1月
    鳳 兮〈戰鬥過來的日子〉,《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錢鴻鈞〈鍾肇政內心深處的文學魂〉,《文學臺灣》34期,2000年4月
    錢鴻鈞〈戰後臺灣文學的小窗——從鍾肇政書簡看兩大「台叢」〉,《國文天地》16卷5期,2000年10月
    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史〉,《文學台灣》26期,1998年4月
    鍾肇政〈也算足跡——『文友通訊』正式發表贅言〉,《文藝界》第5集,1983年1月
    鍾肇政〈艱困孤寂的足跡——簡述四十年代本省鄉土文學〉,《文訊月刊》第9期,1984年3月
    鍾肇政〈春夢了無痕——三談《文友通訊》〉,《台灣史料研究》第9期,1997年5月
    四、學位論文
    王慧芬《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台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余昭玟《戰後跨語一代小說家及其作品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
    吳幼萍《鍾理和笠山農場語言運用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吳雅蓉《超越悲劇的生命美學—論鍾理和及其文學》,嘉義:中正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
    林姿如《鍾理和文學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翁小芬《鍾理和笠山農場寫作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翁聖峰《日據時期台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7月
    張燕萍《人間的條件―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葉毅均《歐洲「民族性」觀念在近代中國》,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1月
    賴慧如《現實文學的糾纏—談鍾理和的貧與病》,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2004年7月
    鍾怡彥《鍾理和文學語言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
    羅尤莉《鍾理和文學中的原鄉與鄉土》,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7月
    五、日語著作
    今里禎〈「五四」文學運動對台灣文學的影響與鍾理和文學〉,《天理大學學報》第36卷第2號(144),1985年3月
    池田敏雄〈敗戰日記〉,《台灣近現代史研究》第4號,1982年10月
    張良澤〈台灣に生き殘つた日本語——「國語」教育より論ずる〉,《中國語研究》第二十二號,1983年6月
    張良澤〈鍾理和文學與魯迅(上)—到遺書的同一路程—〉,《共立國際文化》第二號,1992年3月
    張良澤〈台灣現代文學之父‧鍾理和與魯迅〉,《しにか》六月號,1992年6月
    張良澤〈向鍾理和文學愛好者道歉〉,《台灣文學研究會會報》第十七、八合併號,1992年6月
    黃英哲《台湾文化再構築1945~1947の光と影——魯迅思想受容の行方》,埼玉縣:創土社,1999年9月
    澤井律之〈關於鍾理和的「中國體驗」〉,《台灣文學研究會會報》八、九合併號,1984年12月
    澤井律之〈台灣作家,關於鍾理和的民族意識〉,《未名》第七號,1988年12月
    澤井律之〈在台灣戰後初期的鍾理和—在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中—〉,《未名》第十三號,1995年3月
    澤井律之〈北京時代的鍾理和〉,《甦醒的台灣文學》,日本:東方書局,1995年6月
    六、網路資料
    陳萬益、羅鳳珠(主持人),鍾怡彥校訂,《鍾理和紀念館(數位博物館)數位化建置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2004年2月29日第一版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網址:http://km.cca.gov.tw/zhonglihe/home.asp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86151501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1515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150101.pdf40KbAdobe PDF2972View/Open
    15150102.pdf105KbAdobe PDF2935View/Open
    15150103.pdf72KbAdobe PDF2968View/Open
    15150104.pdf282KbAdobe PDF21792View/Open
    15150105.pdf520KbAdobe PDF24538View/Open
    15150106.pdf540KbAdobe PDF23460View/Open
    15150107.pdf550KbAdobe PDF22516View/Open
    15150108.pdf655KbAdobe PDF24538View/Open
    15150109.pdf521KbAdobe PDF22457View/Open
    15150110.pdf198KbAdobe PDF21189View/Open
    15150111.pdf452KbAdobe PDF22310View/Open
    15150112.pdf188KbAdobe PDF2114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