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86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0984803      線上人數 : 8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866


    題名: 原住民部落經濟發展之探討:以阿里山鄉茶山村和山美村為例
    作者: 林大為
    貢獻者: 林其昂
    Lin, Chi-ang
    林大為
    關鍵詞: 部落經濟
    鄒族
    達娜伊谷
    珈雅瑪
    茶山涼亭節
    hufu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9 15:02:54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茶山村二村不同發展模式,探討原住民部落經濟發展,找出適合於原住民部落之發展模式,讓原鄉生活的原住民尋得一定的經濟來源,根本解決部落年青人流落在外及居高不下的失業問題的困境,也印證部落經濟發展時原生知識的發揮及以文化為根基多元發展的重要。
    本研究係以阿里山鄉茶山村及山美村作為研究對象,多次田野調查,分析茶山及山美二部落的概況、部落經濟環境、地理條件及各自發展之目標。茶山村以融合鄒族、布農族及漢人文化為基礎,以部落公園化為方向,發展獨特文化的民宿村,也成功爭取到不少的政府補助款,對於部落各方面的發展溢注甚多;山美村以其優勢的地理環境及鄒族傳統的封溪、護魚等理念為根基,結合媒體的宣傳包裝,成功打響了達娜伊谷自然生態保育公園的名號,並藉由推廣達娜伊谷園區的觀光過程中,進而使鄒族文化傳承得以延續,並促使部落更加的團結。
    本研究結論及建議:加強阿里山鄉茶山村及山美村並加入位其部落之間的新美村之合作,引導新美村發展部落特色,形成一個文化觀光線;適當評估財政狀況及需求彈性並依其環境評估可容納之適當的人數,不隨便降低價格使其超過環境可容範圍,也勿輕易調高價錢使觀光客止步;善加利用小社地位加入各族群之文化,創造屬於自己部落之特色,使部落經濟可更彈性發展;政府單位補助配合部落形態改變補助方式,跳脫以村里行政單位為補助對象,應以顧及當地傳統與文化,讓部落發展得到最佳之助力而非阻力;以永續發展為目標規劃發展之方向,若過度遷就觀光客的需求而忽略部落自身文化及傳統,將喪失部落之獨特性,部落要以多元發展為部落經濟發展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尹怡君
    2001 「我國民間從事原住民職業訓練或就業服務之機構與政策的互動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王俊秀
    1998 「全球變遷與原鄉資源:國內外原住民生態智慧的調查分析」,臺北市: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
    1999 《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環境社會學的視野》一版,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王嵩山
    1992 《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再版,台北:稻鄉出版社。
    2003 《過去就是現在》,台北市:稻鄉出版社。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
    2001 《鄒族史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
    2001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8)
    中國農村發展規劃學會
    1998 《八十七年度農村實質環境細部規劃檢討計畫-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汪明輝
    1997 「鄒:一個建構中的族群」,《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頁201-227。
    2004 「左岸小支流經濟經驗~達娜伊谷生態觀光產業的鄒族行動者、河川與國家」,《2003年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休閒旅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呂嘉泓
    1999 「社區營造在永續發展中之角色-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林忠雄
    2004 「原住民的教育與就業問題之探討-以烏來泰雅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助
    2005 「以環境可持續發展觀點檢視阿里山鄉茶山部落」,東海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林益仁
    2002 「原住民地區發展生態旅遊願景:一個批判性的觀點」,《原住民部落生態旅遊發展願景研討會專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梁炳琨
    2005 「原住民族地區觀光文化經濟與地方建構之研究--鄒族山美社區之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訊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明川
    2002 「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衝擊認知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山美村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陳竹上
    2002 「論我國原住民保留地之生態價值及其永續發展方向」,國立東華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帆
    2001 「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徏、就業與歧視問題」,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啟川
    2002 「地方居民對觀光影響的知覺與態度之研究-以山美社區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0 《建構山地鄉原住民社會工作體系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3 《九十一年臺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4 《九十二年臺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5 《九十三年臺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與政策研究-就業政策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浦忠成
    1995 「和沙Hosa」,《鄒族的生存空間》,山海文化雜誌社編,台北順
    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張玲玲
    2004 「原住民部落發展旅遊之探討-以可樂部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居正
    2006a 「無主物共同遺產與公有物-遺傳與生物資源公約中的財產意識」,《政大法學評論》,第九十四期。
    2006b 「對市民財產制度的再檢視:由司馬庫斯部落公約到自然資源的歸屬」,《台灣國際法季刊》,第三卷第一期。
    黃良全
    2004 「台灣原住民營建勞工失業原因探討及提升就業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湯淺浩史
    2000 《台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嘉義縣阿里山鄉
    2002 《嘉義縣阿里山鄉總預算》,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2003 《嘉義縣阿里山鄉總預算》,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2004 《嘉義縣阿里山鄉總預算》,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2005 《嘉義縣阿里山鄉總預算》,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2006 《嘉義縣阿里山鄉總預算》,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
    劉炯錫
    1999 「臺灣原住民民族生態學的研究-由臺東的研究經驗談起」,《原住民教育季刊》,第16期,臺東:臺東師院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
    戴永禔
    1999 「原住民生態智慧與自然保育」,《原住民教育季刊》,第16期,頁37-41。
    鴻義章
    2003 「原住民在山林守護中扮演的角色」,《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論文集》, 花蓮縣: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Berkes, Fikret
    1999 Sacred Ecology -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Philadelphia and London: Taylor& Francis.
    2004 “Rethinking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18(3): pp.621-630.
    Berkes, Fikret and Carl Folke
    1998 “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systems for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In: Berkes, F. and Folke, C. (eds.), 1998, 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Social Mechanisms for Building Resilienc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ly, H. E.
    1973 “The steady-state economy: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biophysical equilibrium and moral growth,” In H. E. Daly (ed.) Toward a Steady-State Economy,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77 Steady-State Economy: The Economics of Biophysical Equilibrium and Moral Growth,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5 Economics in a full world. Scientific, American (Special Issue) 293(3): pp.100-107.
    Fenge, Terry
    1997 “Ecological change in the Hudson Bay bioregion: a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06, from CARC web site: http://www.carc.org/pubs/v25no1/change.htm
    Lin, Brian Chi-ang
    2006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 o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 critique of Austrian and mainstream views,” Ecological Economics, 60(2006): pp.324-332.
    2007 “A new vision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1(3):pp. 553-584.
    Sillitoe, Pual, Peter Dixon and Julian Barr
    2005 Indigenous Knowledge Inquiries, Warwickshire: ITDG publishing.
    Semali, Ladislaus M., Joe L. Kincheloe
    1999 What Is Indigenous Knowledge? Voices from the Academy, New York and London: Falmer Press.
    Sefa Dei, George J., Budd L. Hall, and Dorothy Goldin Rosenberg
    2000 Indigenous Knowledges In Global Contexts: Multiple Readings of Our World,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ncorporated.
    Sallenave, John
    1994 “ Giving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ts rightful place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06, from CARC web site: http://www.carc.org/pubs/v22no1/know.htm
    Semali, Ladislaus M. and Joe L. Kincheloe
    1999 “Introduction: What is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why should we study it: Voices from the Academy,” What is indigenous know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Falmer Press.
    Sharpley, Richard
    2002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 Tourism Management.
    Norchi, Charles H.
    2002 “Indigenous knowledge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 Sciences 33(3-4): 387-39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4921026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2102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2601.pdf47KbAdobe PDF2883檢視/開啟
    102602.pdf100KbAdobe PDF21888檢視/開啟
    102603.pdf997KbAdobe PDF22542檢視/開啟
    102604.pdf107KbAdobe PDF21227檢視/開啟
    102605.pdf167KbAdobe PDF2137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