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603
|
Title: | 原住民經濟變遷與觀光資源的自主治理-以新光、鎮西堡民宿事業發展為例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y and Self-governing on Tourism Resources of Aboriginal Society - A Cas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B&B Business in Smangus and Cinsbu Tribe |
Authors: | 蕭喻文 Hsiao, Yu Wen |
Contributors: | 顏愛靜 張中復 蕭喻文 Hsiao, Yu Wen |
Keywords: | 新光 鎮西堡 中心∕邊陲 自主治理 民宿事業 |
Date: | 2006 |
Issue Date: | 2009-09-18 10:42:26 (UTC+8) |
Abstract: | 新光與鎮西堡部落早期以山田燒墾、狩獵漁獲為主要生產模式,資本主義經濟生產觀念和資源使用方式的形成,主要來自於政府政策影響下,部落居民先後投入經濟作物栽種與觀光旅遊的發展,然而,在生產活動變遷過程中,新光與鎮西堡部落居民內部的團結現象仍然顯著,人際與部落認同的傳統紐帶也依然明顯,並以泰雅傳統gaga中的共享觀念,建立部落共用資源自主治理的共同經營規則,規劃出一套觀光與民宿事業的自主治理模式,而這樣的文化模式隱含著以民族認同,維持集體行動與歸屬感的生存策略。 因此,本文以文獻分析法與田野調查之深度訪談、焦點團體訪談為主要研究方法,透過制度經濟學者E. Ostrom所提出之制度個人選擇與集體選擇變量分析架構,探討部落居民以傳統觀念作為凝聚共識,對於觀光與民宿事業自主治理制度的選擇與規則制定;並以「共用資源治理永續性之制度設計原則」,對於兩部落自主治理組織制度設計與運作的強健性,加以觀察檢視。以及,藉由兩部落自主治理組織的制度設計、功能、性質與各組織間的關係,分析新光與鎮西堡部落共用資源自主治理策略,和實際運作的情形。並透過中心∕邊陲觀觀察兩部落傳統社會經濟體系,與生產型態發展、變遷的歷史脈絡,和觀光與民宿事業對於部落社區文化延續的調適與衝擊。最後,綜合分析兩部落自主治理機制建立與持續運作的因素,以及所面臨的困境。 Compare with the primitive production mode in Smangus and Cinsbu tribe focus on slash-and-burn, hunting and fishing, the capitalistic production mod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mode is influenced by the governmental policy. Under the policy, the tribe residents start to cultivate the beneficial crop and to develop the tourist business successively. However, the residents of Smangus and Cinsbu Tribe still express the interior cohesiveness conspicuousl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on production activity, and still behave the highly connection on traditional relationship and tribe identity. The tribe residents follow the traditional communion idea “gaga” in Atayal to build mutual operation rules on self-governing of the tribe common-pool resources, and to map out a self-governing mode on tourist and B&B business. And this kind of cultural patterns implies the subsistence strategy of maintaining collective action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which is under the ethnic identity. Therefore, the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the field study which is include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s adop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approaches in this study. Otherwise,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choice, which is broached by E. Ostrom, an institutional economist, to discuss how the tribe residents make rules and choose the self-governing system on the B&B business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consensus of traditional idea, and to survey the reliability of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self-governing organizations in Smangus and Cinsbu trib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rinciples Illustrated by Long-enduring CPR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review the design principle, function, and character of self-governing organiz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ose organizations in Smangus and Cinsbu tribe to analyze the self-governing strategy of common-pool resource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s. Moreover, through the core-periphery concept, this study also observes the economy system of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change of historical sequence, and the impact and of B&B business on the continuation of tribal culture and how the tribe residents get with it. At the en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factors and difficulties, which influence the build-up of and operation of the self-governing in Smangus and Cinsbu tribe. |
Reference: | 一、中文 丁立偉、詹嫦慧 2005 〈天主教在部落五十年對臺灣原住民部落生活及文化保存復興的貢獻〉,收錄於《第九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25-431。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地理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5)著 1996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嵩山 2003 《聚落經濟、國家政策與歷史:一個臺灣中部原住民的例子》。臺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王嵩山 2005 〈原住民景觀知識的建構、價值與意義〉,收錄於《第九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1-278。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地理系。 王梅霞 2003 〈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第1卷,第1期,頁77-10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躍生 2000 《新制度主義》。臺北:揚智文化公司。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等譯, Neuman, W. Lawrence著 2002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進發、辜雯華 2005 〈原住民族部落生態旅遊產業之初探〉,收錄於《第九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9-293。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地理系。 丘延亮譯, Sahlins, M.(1998)著 1999 〈原初豐裕社會〉,收錄於《發展的迷思》,頁21-39。臺北: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邦‧撒沙勒 2000 〈尋找部落主權—文化商品化、智慧財產權與原住民傳統資源權力之探討〉。發表於《生物多樣性與臺灣原住民族發展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台邦‧撒沙勒 2004 《尋找失落的箭矢-部落主義的視野和行動》。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布興大立 2002 《從和解到自治 : 原住民族歷史重建》。臺北 : 前衛出版社。 宋秉明 2001 〈永續∕生態觀光的規劃模式-以賞鯨活動為例〉,收錄於《第一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與續經營研討會論文集》,頁111-122。高雄:高雄餐旅學院。 宋鎮照 2000 《發展政治經濟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宋龍生 1963 〈南澳泰雅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五期。 李亦園等 1982 《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李銘輝 1994 《觀光導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遜達、陳旭東譯,Ostrom, E.(1990)著 2000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聯書局。 呂嘉泓 1999 《社區營造在永續發展中之角色-以嘉義縣山美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台訓譯,Schech, S., Haggis, J.(2000)著 2003 《文化與發展:批判性導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治平 1996 《基督教與臺灣》。臺北:宇宙光出版社。 林俊強 1999 《開闢運輸道路影響原住民部落發展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為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薏伶 2006 《原住民族部落土地資源自主治理之研究 : 以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大偉 2002 《原住民保留地共有制施行基礎-公共資源自主治理模式的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個案為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官大偉、顏愛靜 2005 〈從馬里光流域人河關係的變遷談「自然」的再想像〉,收錄於《第九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頁434-443。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金耀基譯,Parsons, T.(1960)著 1976 《發展的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洪廣冀 2000 《森林經營之部落、社會與國家的互動-以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為個案》。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廣冀、林俊強 2004 〈觀光地景、部落與家-從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的觀光發展探討文化與共享資源的管理〉,《地理學報》,第三十七期,頁:51-97。 洪泉湖 1992 《臺灣地區山地保留地政策制定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紀駿傑 1998 〈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的觀光〉,收錄於《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45-60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高銛譯, Amin, S.(1973)著 1990 《不平等的發展》。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許寶強、汪暉 1999 《發展的迷思》,臺北:正港資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文德 1998 〈芮克里夫布朗-結構功能論大師〉,收錄於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頁:84-141。臺北:正中書局。 陳茂泰 1973 〈從旱田到果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期,頁:11-33。 陳其南 1998 〈文化產業與原住民部落振興〉,收錄於《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3-11臺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陳思仁等譯, Hobsbawm, E.(1983)等著 2002 《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孟莉 2003 《新光、鎮西堡部落泰雅族人的原住民身份的論述實踐與資源競爭》。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岱宜 1999 《生態旅遊 : 21世紀旅遊新主張》。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曹玉文 1996 《社會發展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中復 2000 〈論都市原住民的「邊緣化」問題及其探討〉,收錄於《都市原住民族群與住宅問題研討會論文集》,頁:115-126。臺北: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張恭啟、于嘉雲譯, Kessing, R.著(1976) 1999 《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恭啟、于嘉雲譯, Kessing, R.著(1981) 2001 《人類學與當代世界》。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賀志雄 1997 《人類學百年爭論》。雲南:雲南大學。 畢慶章 1958 《新竹新志》。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黃應貴 1973 〈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臺灣中部高山族聚落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期,頁:35-55。 黃應貴 1998 〈牟斯-關於交換與社會的象徵起源〉,收錄於《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頁:52-83。臺北:正中書局。 黃應貴 2006 《人類學的視野》。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黃智慧 1998 〈二十世紀人類學的啟動者-馬凌諾斯基〉,收錄於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頁:142-179。臺北:正中書局。 黃國超 2001 《「神聖」的瓦解與重建─鎮西堡泰雅人的宗教變遷》。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超 2003 〈原住民觀光與社區自主權-泰雅族鎮西堡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2003年秋季號,頁:27-44。臺東:國立臺東師院原住民教育中心。 葉春榮 1998 〈文化生態學的倡言人-史都華〉,收錄於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頁:180-215。臺北:正中書局。 黑帶巴彥 2002 《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楊承翰 2004 《以『社群組構理論』探討新竹縣新光(斯馬庫斯)部落的社區總體營造歷程》。花蓮: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賢 1999 《觀光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志堅 1996 《國家公園內原住民生態參與模式之建構—以玉山國家公園與東埔社布農族為例》。臺北: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守臣 1999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室。 廖秀梅 2001 〈生態旅遊與地方居民之關聯性-以臺南七股沿海地區為例〉,收錄於《第一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研討會論文集》,頁:133-140。高雄:高雄餐旅學院。 劉瑞華譯,North D. C.著 1994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臺北:時報文化。 謝世忠 1994 《山胞觀光》。臺北:自立晚報設文化出版部。 謝登隆 1997 《個體經濟的理論與應用》。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謝繼昌 1977 〈文化生態學-文化人類學中的生態研究〉,收錄於李亦園主編《文化人類學選讀》,頁:61-88,臺北:食貨出版社。 蕭新煌 1983 〈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收錄於李亦園等著《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顏愛靜譯, Furubotn, E. G.、Richter, R.著(2000) 2001 《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顏愛靜、城忠志、吳樹欉 2003 〈臺灣原住民保留地劃設保留區之初探—以高雄縣桃源鄉為例〉,《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四十卷,第四期。 顏愛靜、官大偉 2004 〈傳統制度與制度選擇—新竹縣尖石鄉兩個泰雅族部落共用資源自主治理案例分析〉,《臺大地理學報》,第三十七期。 顏愛靜、楊國柱 2004 《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顏愛靜譯,Anderies J. M., Janssen M. A., Ostrom E.(2004)著 2004 〈從制度觀點論社會-生態系統強健性的分析框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四十一卷,第四期,頁119-219。 顏愛靜 2006 《原住民地區共用資源保育與利用之分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部落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臺灣原住民族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Ι)》,整合型研究計畫之子計畫六。臺北:政治大學地政學系。NSC 94-2621-Z-004-001。 鐘龍治、廖學誠、陳宛君、劉瓊蓮、陳美惠 2005 〈羅東林區民眾參與社區林業計劃之評估與分析〉,《地理學報》,第四十一期,頁:83-100。 二、英文 Adger, W. N., K.Brown, and E. L. Tompkins (200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ross-Scale Networks in Resource Co-Management.” Ecology and Society. Vol.10 No.2 Issue 9. Agrawal, A. (2003), “Sustainable Governance of Common-Pool Resources:Context, Methods, and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32, pp.243-262. Allen, T. (1992), “Taking culture seriously.” In T. Allen and a Thomas (eds),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331-346. Anderies, J.M., Janssen M. A., Ostrom, E.(2004), “A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Robustness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From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Ecology and Society. Vol.9 No.1 Issue 18. [online] URL: http://www.ecologyandsociety.org/vol9/iss1/art18. Cowen, M. P. and Shenton, R. W. (1996), Dectrines of Development Dictionary. London: Routledge. Crang, M.(2003), “Qualitative methods: touchy, feely, look-se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27 Issue 4, p494-504. Crang, M.(2005), “Qualitative method: 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the text?”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Vol.29 Issue 2, pp.225-233. Escobar, A. (1995),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rdin, G. (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Vol.162, pp.1243-1248. Inglehart, R.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ibot, J. C., Peluso N. Lee(2003) “A Theory of Access.” Rural Sociology. Vol.68 Issue 2, pp.153-188. Marshall, B. (1994), Engendering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Nathalie, A. Steins, Niels G. Röling, Victoria M. Edwards (2000), “Re-‘designing’ the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perspective to CPR theory.” Paper for the 8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on Property. North, D.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son, M.,(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strom, E. (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et, R., Hartwick E. (1999),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New York:Adivision of Guilford Publication, Inc. Service, E. (1985), A Century of Controversy:Ethnological Issue from 1980 to 1960. Academic Press. Shiva, V.(1989), Staying Alive. Women, Ecology and Development. London: Zed Books. Shiva, V.(1997), “Economic globalisation, ecological femin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adian Womens Studies. Vol.17 Issue 2, pp.22-27. Schech S., Haggis J. (2000),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ers Urry, J.(2002),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三、動態媒體資料 《發現神木》,中國時報旅遊42版,87年12月18日。 《鎮西堡:日照充足之地》,智邦生活館-文化視窗,91年6月5日。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newtaiwan/1474.shtml 《新竹縣尖石鄉受海棠颱風影響遊客切勿冒險上山》,大臺灣旅遊網,94年7月18日。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17710 《大雪山神木連十年第一》,聯合報週日版A9版,94年8月28日。 《馬告的共管難題》,紀駿傑,中國時報91年9月4日論壇。 《一個小組的誕生-馬告小組》,臺灣社區新聞網,94年9月8日。 http://www.dfun.com.tw/bigthing/north.aspx?articale_id=957 《「斯馬庫斯、司馬庫斯」~新竹後山部落的二個美麗錯誤!》,大臺灣旅遊網,94年10月21日。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21554 《2005尖石巨木節系列報導之二》,大臺灣旅遊網,94年12月11日。 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23609 四、網站資料 新竹縣政府全球資訊網http://www1.hchg.gov.tw/xx/township/township13-jienshih.asp 尖石鄉資訊服務網 http://www.hccst.gov.tw/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 http://www.moi.gov.tw/stat/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灣社區通 http://sixstar.cca.gov.tw/index.php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http://www2.evta.gov.tw/evta/index.asp 新竹縣綜合發展計畫 http://www.hchg.gov.tw/intro/develop/index.htm 新竹縣社區總體營造 http://www.hchcc.gov.tw/culture/city/about-1.htm 行政院文建會臺灣社區通 http://sixstar.cca.gov.tw/index.php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清華大學「泰雅族世界觀導向之科學學習活動網站開發與研究」研究計畫- 飛鼠部落 http://www.yabit.org.tw/about/tayal/map/?link=jianshi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 耕莘文教基金會 http://www.tiencf.org.tw/ 鎮西堡人文生態網 http://abo.hchg.gov.tw/cinsbu/ 馬告產業小組http://www.meworks.net/meworksv2a/meworks/page1.aspx?no=3859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2259013 95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9013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