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58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43041      Online Users : 6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84


    Title: 論清朝前期的滿洲文化復興運動
    Authors: 蔡偉傑
    Tsai, Wei-chieh
    Contributors: 莊吉發
    藍美華

    Chuang, Chi-fa
    Lan, Mei-hua

    蔡偉傑
    Tsai, Wei-chieh
    Keywords: 清朝
    滿洲
    復興運動
    文化
    歷史人類學
    Q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Manchu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cultur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8 10:39:42 (UTC+8)
    Abstract: 在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中,清朝皇帝曾經復興入關前的滿洲傳統文化。在本文中將這些措施整體稱之為滿洲文化復興運動(Manchu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大致上來說可以分為三個方面:1. 提倡國語振興騎射;2. 整理滿洲歷史與傳統;3. 維持八旗制度運作。康雍乾三朝所推行一系列的復興滿洲文化的措施,表現了清朝皇帝對於滿洲文化的重視。學界過去對於此一現象的詮釋,認為清朝皇帝的作法是擔心滿洲人被漢人所同化而失去統治的特權。然而更基本的問題是:為何政經特權的維持,需要透過文化的復興運動來達成?國語騎射、滿洲源流與八旗制度等代表滿洲文化的符號,對於清朝皇帝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而本文試圖從清朝入關前與入關後的滿漢關係,以及相關的滿洲身分與文化變遷過程來討論前述的問題。
    首先,清朝以少數民族的征服王朝之姿,建立了廣土眾民的多民族帝國。為了爭取漢人以及滿洲人支持清朝的統治,清朝皇帝一方面透過宣示滿漢一體,尊崇儒家思想與傳統中國的官僚制度來建立其統治漢人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出於對漢人反滿意識的防備,又必須崇滿抑漢,以維持本民族的優勢地位。因此,如何在首崇滿洲的原則下,又不至於激起漢人對清朝統治的反感,是清朝皇帝在統治上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然而,推行崇滿抑漢政策的前提在於區分滿漢。在清朝發展的歷史中,滿漢接觸的經驗形塑了滿洲與漢人的文化意義。而清朝皇帝對於滿漢的區分也受到這種文化意義的影響。而這種文化意義也隨著歷史事件的介入而有所改變。
    在滿漢接觸的歷史中,滿漢之分主要是建立在身分與文化上的差異。入關前的滿洲文化對於清朝皇帝而言,是征服民族優勢的象徵。清朝皇帝透過復興滿語、騎射與八旗制度等滿洲文化符號,以及排斥漢習的做法,來重申(或重塑)滿洲性(Manchuness),藉此重新鞏固滿漢對立的二元意義結構,以及相應的滿洲統治地位。
    滿洲文化復興運動的推行,必須透過在傳統中國文化與當時清朝的政治制度中所賦予皇帝的至高獨裁權力,才有可能達成。但由於官僚體制與基層旗人的不配合,而使得當時此一運動的成效不彰。在這個歷史事件中,可以看到在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時,如何透過文化與身分的界定來團結本民族,並維護自身的統治與優勢地位。因此,此一事件同時具有身分、文化與統治上的意義。而歷史人類學與族群理論兩者之間,在這個課題上也出現了對話的空間。
    Reference: 徵引書目
    檔案資料
    《史館檔•食貨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檔案系編。《清代的旗地》。冊上、中、下,清史資料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9。
    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滿族歷史檔案資料選輯》。北京:中國科學院,196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註。《滿文老檔》。冊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回贖民典旗地史料(下)〉。《歷史檔案》期3(1991):頁24-32。
    ________。〈乾隆朝回贖民典旗地史料(上)〉。《歷史檔案》期2(1991):頁5,17-23。
    ________。《乾隆帝起居注》。冊1-42。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劉厚生。《清代宮廷薩滿祭祀研究》。長白叢書研究系列之14,李澍田主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劉家駒。《儒家思想與康熙大帝》。臺北:學生書局,2002。
    滕紹箴。《清代八旗子弟》。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
    稻葉君山。《清朝全史》。但燾譯。臺北:中華書局,1970。
    蔣兆成、王日根。《康熙傳》。臺北:商務印書館,2001。
    鄭天挺。《清史探微》。北大名家名著文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鄭天挺等編。《清史》。中國史研究叢書7。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8。
    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史學叢書系列34。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蕭一山。《清代通史》。冊1-5。臺北:商務印書館,1962。
    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故宮博物院,1982。
    鄂爾泰等編。《八旗通志初集》。冊1-40。臺北:學生書局,1968。
    閻崇年。《努爾哈赤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戴逸。《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導言卷》。戴逸主編。瀋陽:遼海出版社,1999。
    ________。《乾隆帝及其時代》。人文叢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戴逸編。《簡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謝國楨。《清開國史料考》。冊141。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15,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7。
    謝貴安。《明實錄研究》。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87。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Bonnell, Victoria E. and Lynn Hunt, 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Braudel, Fernand。《菲力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與地中海世界》。唐嘉龍、曾培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________。《論歷史》。劉北成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
    Burke, Peter。《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江政寬譯。臺北:麥田出版,1997。
    鄂爾泰等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冊455-456,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________。《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故宮博物院,1977。
    Comaroff, John and Jean Comaroff. 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2.
    Crossley, Pamela K.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Dikö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2.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Elman, Benjamin A.。《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趙剛譯。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Harkin, Michael E., ed., Reassessing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Perspectives from North America and the Pacific Islands. Lincol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4.
    Hobsbawm, Eric and T.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Huang, Pei 黃培. Autocracy at Work: A Study of the Yung-cheng Period, 1723-1735.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4.
    Hunt, Lynn編。《新文化史》。江政寬譯。歷史與文化叢書17,盧建榮編。臺北:麥田出版,2002。
    黃道周。《博物典彙》。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Kessler, Lawerence D. K’ang-hsi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Ch’ing Rule, 1661-1684.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________。《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故宮博物院,1979。
    Kuhn, Philip A.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________.。《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陳兼、劉昶譯。上海:三聯書店,1999。
    Lévi-Strauss, Claude。《野性的思維》。李幼蒸譯。臺北:聯經出版,1989。
    Michael, Franz. The Origin of Manchu Rule in China: Frontier and Bureaucracy as Interacting Forces in the Chinese Empir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42; reprint,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72.
    Oxnam, Robert B. Ruling from Horseback: Manchu Politics in the Oboi Regency, 1661-1669.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Rawski, Evelyn S. 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Rhoads, Edward K. M. Manchu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Roseberry, William. Anthropology and Histories: Essays in Culture, Histo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9.
    楊士奇等編。《明太宗實錄》。冊9-14,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Sahlins, Marshall. 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________. 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 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81.
    ________。《舊滿洲檔》。冊1-10。臺北:故宮博物院,1969。
    ________. Islands of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Shirokogoroff, S. M.。《滿族的社會組織──滿族氏族組織研究》。高丙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Spence, Jonathan D.。《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溫洽溢、吳家恆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2。
    Stalin, Joseph V.。《斯大林全集》。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Staunton, D.。《英使謁見乾隆紀實》。葉篤義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Wakeman, Frederic Jr.。《洪業──清朝開國史》。陳蘇鎮、薄小瑩等譯。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劉東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Wittfogel, Karl A. and Chia-shĕng Fĕng 馮家昇.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 907-1125.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49.
    楊士奇等編。《明宣宗實錄》。冊16-21,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Worsley, Peter. The Trumpet Shall Sound: A Study of ‘Cargo’ Cults in Melanesia, 2d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68.
    Wright, Mary C.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期刊論文
    ________。《舊滿洲檔譯註•清太宗朝》。冊1-2。臺北:故宮博物院,1977-1980。
    三田村泰助。〈初期滿洲八旗的形成過程〉。刊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卷6,劉俊文主編,欒成顯、南炳文譯,頁384-419。北京:中華書局,1993。
    王永一。〈建州女真的形成時期(1403~1467)〉。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1997。
    王松齡、衣保中。〈清代設立八項旗租地考略〉。《清史研究通訊》期1(1989):頁1-6。
    王鍾翰。〈“國語騎射”與滿族的發展〉。刊於《滿族史研究集》,王鍾翰主編,頁195-20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________。〈關於滿族形成中的幾個問題〉。刊於《滿族史研究集》,王鍾翰主編,頁1-1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白洪希。〈清宮堂子祭祀研究〉。《民族研究》期4(1996):頁78-83。
    楊鍾義。《八旗文經》。臺北:華文書局,1969。
    江橋。〈御製四五體《清文鑑》編纂考〉。《歷史檔案》期1(2000):頁96-98。
    何冠彪。〈乾隆朝重修遼、金、元三史剖析〉。《蒙古學信息》期1(1997):頁26-34。
    吳志鏗。〈清初法令與滿洲本位政策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五大政令為中心〉。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3。
    吳秀良。〈南書房之建置及其前期之發展〉。《思與言》卷5,期6(1968):頁6-12。
    張虹、程大鯤譯編。〈乾隆朝“欽定新清語”(一)〉。《滿語研究》期2(1993):頁79-84。
    佟永功、關嘉祿。〈乾隆朝“欽定新清語”探析〉。《滿族研究》期2(1995):頁66-76。
    佟佳江。〈清代八旗制度消亡時間新議〉。《民族研究》期5(1994):頁101-108。
    和希格。〈《五體清文鑑》及其編纂紕繆〉。《滿語研究》期2(1993):頁38, 85-91。
    孟昭信。〈八旗奴僕分檔開戶問題〉。《清史研究通訊》期2(1984):頁3-7。
    定宜莊、胡鴻保。〈從族譜編纂看滿族的民族認同〉。《民族研究》期6(2001):頁58-65。
    董倫等編。《明太祖實錄》。冊1-8,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屈六生。〈試論清代的翻譯科考試〉。刊於《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頁229-238。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林開世。〈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對話?一點反省與建議〉。《臺大文史哲學報》期59(2003):頁11-30。
    松村潤。〈滿洲始祖傳說研究〉。《故宮文獻》卷3,期1(1971):頁51-57。
    邵東方。〈清世宗《大義覺迷錄》重要觀念之探討〉。《漢學研究》卷17,期2(1999):頁61-89。
    姚念慈。〈略論八旗蒙古與八旗漢軍的建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期6(1995):頁26-31。
    ________。〈乾隆朝“欽定新清語”(九)〉。《滿語研究》期1(2003):頁33-40。
    徐秉愉。〈金世宗時期女真民族的危機──金世宗女真政策的背景〉。《漢學研究》卷19,期2(2001):頁249-279。
    神田信夫。〈滿洲國號考〉。刊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卷6,劉俊文主編,欒成顯、南炳文譯,頁371-383。北京:中華書局,1993。
    高慶仁。〈1616年上尊號後努爾哈赤政權名稱考辨〉。《滿族研究》期1(1997):頁30-40。
    ________。〈論後金天命紀元之不存在〉。《滿族研究》期2(1997):頁23-31。
    圖海、勒德洪等編,《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冊2,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崔蘊華。〈子弟書中的“八旗子弟”形象論〉。《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0,期5(2005):頁33-36。
    張振陽。〈「天命靡常」與「夷夏之防」─談清初支配正當性的建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民族學系,2001。
    張睿娟。〈清代滿人的漢化問題──以清代滿文滿語的使用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95。
    莊吉發。〈《清文全藏經》與滿文研究〉。刊於《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頁223-228。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郭成康。〈康乾盛世的成就與隱患〉。刊於《康乾盛世歷史報告》,郭成康等著,頁1-90。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2。
    陳文石。〈清代滿人政治參與〉。刊於《明清政治社會史論》,冊下,頁651-754。臺北:學生書局,1991。
    張偉仁主編。《明清檔案》。冊1-161。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陳捷先。〈從清初中央建制看滿洲漢化〉。刊於《清史論集》,頁41-64。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________。〈說「滿洲」〉。刊於《滿洲叢考》,文史叢刊之1,臺灣大學文學院主編,頁1-24。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63。
    喬治忠。〈清朝“敬天法祖”的政治原則〉。刊於《清史論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編,頁74-85。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
    福格。《聽雨叢談》,汪北平點校。清代史料筆記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4。
    華立。〈從旗人編查保甲看清王朝“旗民分治”政策的變化〉。《民族研究》期5(1988):頁97-106。
    黃美秀。〈清康雍乾三朝八旗生計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1994。
    黃興濤。〈清代前期的文化發展與文化政策之得失〉。刊於《康乾盛世歷史報告》,郭成康等著,頁263-342。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2。
    黃應貴。〈歷史與文化──對於「歷史人類學」之我見〉。《歷史人類學學刊》卷2,期2(2004):頁111-129。
    董萬崙。〈論滿族三仙女神話的形成與價值〉。《民族研究》期3(1992):頁32-39。
    鄒蘭欣。〈簡述乾隆時期滿語文的推廣、應用及發展〉。《滿族研究》期1(2001):頁83-87。
    趙志忠。〈從《清文啟蒙》看清代前期滿族人的双語使用〉。《滿語研究》期1(2000):頁26-31。
    滿文老檔研究會譯註。《滿文老檔》。冊1-7。東京:東洋文庫,1955-1963。
    趙阿平。〈拉林開發史略考〉。《黑龍江民族叢刊》期4(1988):頁42-45。
    劉小萌、定宜莊。〈臺尼堪考〉。刊於《滿族的社會與生活》,劉小萌著,頁200-210。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舞格壽平,《清文啟蒙》。京都:文盛堂藏板,[1730]。
    劉小萌。〈八旗戶籍中的旗下人諸名稱考釋〉。刊於《滿族的社會與生活》,劉小萌著,頁152-162。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________。〈關於清代八旗中“開戶人”的身分問題〉。刊於《滿族的社會與生活》,劉小萌著,頁163-174。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滕紹箴。〈“滿洲”名稱考述〉。《民族研究》期4(1996):頁70-77。
    蔡美彪。〈大清國建號前的國號、族名與紀年〉。《歷史研究》期3(1987):頁133-146。
    賴惠敏。〈論乾隆朝初期之滿黨與漢黨〉。刊於《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冊下,頁723-743。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閻崇年。〈滿洲貴族與薩滿文化〉。刊於《滿學論集》,頁65-87。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關克笑、王佩環。〈滿語文的興衰及歷史意義〉。刊於《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頁223-228。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關克笑。〈滿族莊園經濟探索〉。《滿族研究》期3(1996):頁23-40。
    廣祿、李學智譯註。《清太祖老滿文原檔》。冊1-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58。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
    Biersack, Alleta。〈地方性知識、地方史:紀爾茲與超越紀爾茲〉。刊於《新文化史》,江政寬譯,頁113-146。歷史與文化叢書17,盧建榮編。臺北:麥田出版,2002。
    ________。《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8。
    Braudel, Fernand。〈我與年鑑學派:布勞代爾的答覆〉。刊於《年鑑學派管窺》,冊上,賴建誠編譯,頁169-194。臺北:譯者自刊,麥田總經銷,1996。
    Burke, Peter. “Historians, Anthropologists, and Symbols.” in Culture through Time: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edited by Emiko Ohnuki-Tierney 大貫惠美子, 268-28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ssley, Pamela K. “Manzhou yuanliu kao and the Formalization of the Manchu Heritag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 no. 4 (November 1987): 761-790.
    Di Cosmo, Nicola. “Manchu Shamanic Ceremonies at the Qing Court.” In State and Court Ritual in China. ed. Joseph P. McDermott, 352-39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Dirks, Nicholas B. “Is Vice Versa? Historical Anthropologies and Anthropological Histories.” in The Historic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 ed. T. J. McDonald, 17-52.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Farquhar, David M. “Mongolian versus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Early Manchu State.” Ch’ing-shih wen-t’i 2, no.2 (1971): 11-23.
    Faubion, James D. “History in Anthropolog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2 (1993): 35-54.
    Ho, Ping-ti 何炳棣.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 no. 1 (Feb. 1998): 123-155.
    ________.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 no. 2 (Feb. 1967): 189-195.
    羅振玉編。《天聰朝臣工奏議》。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輯2,潘喆、孫芳明與李鴻彬編,頁1-11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趙爾巽等編。《清史稿》,冊1-48。北京:中華書局,1986。
    Krech, Shepard, III. “The State of Ethnohistor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0 (1991): 345-375.
    Linton, Ralph. “Nativistic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5, no. 2 (Apr.-Jun. 1943): 230-240.
    Rawski, Evelyn 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5, no. 4 (Nov. 1996): 829-850.
    Redfield, Robert, Ralph Linton and Melville J. Herskovits.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 no. 1 (Jan.-Mar. 1936): 149-152.
    Roth, Gertraude. “The Manchu-Chinese Relationship, 1618-1636.” in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ed. Jonathan D. Spence and John E. Wills Jr., 1-38.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ahlins, Marshall. “The Return of the Event, Again.” in Culture in Practice. 293-351. New York: Zone Books, 2000.
    Stary, Giovanni。〈滿洲舊名新釋〉。李文瑾譯。《中央民族學院學報》期6(1988):頁18-19。
    Strathern, Marrilyn. “Artefacts of History: Even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Images.” in Culture and History in the Pacific, ed. Jukka Siikala, 25-44. Helsinki: The Finnish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1990.
    Wakeman, Frederic Jr. “Romantics, Stoics, and Martyrs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3, no.4 (Aug. 1984): 631-665.
    Wallace, Anthony F. C.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8, no. 2 (Apr. 1956): 264-281.
    趙翼。《簷曝雜記》。收入《竹葉亭雜記、簷曝雜記》。清代史料筆記叢刊,李解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
    關嘉祿編譯。《雍乾兩朝鑲紅旗檔》。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官書典籍
    《大清十朝聖訓》。冊1-20。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5。
    《仁祖實錄》。冊33-35,收入《朝鮮王朝實錄》,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漢城:朝鮮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1963。
    《太宗實錄》。冊1-2,收入《朝鮮王朝實錄》,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漢城:朝鮮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1963。
    《世宗實錄》。冊2-6,收入《朝鮮王朝實錄》,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漢城:朝鮮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1963。
    《世祖實錄》。冊7-8,收入《朝鮮王朝實錄》,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漢城:朝鮮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1963。
    《英宗實錄》。冊41-44。收入《朝鮮王朝實錄》,國史編纂委員會編。漢城:朝鮮國史編纂委員會,1955-1963。
    允祿、允祹等編。《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冊657,阿桂、于敏中等譯。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允祿等編。《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冊41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劉吉等編。《明憲宗實錄》。冊39-50,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允祿等編。《世宗憲皇帝上諭旗務議覆》。冊41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允祿等編。《世宗憲皇帝諭行旗務議覆》。冊413,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巴泰、圖海等編,《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冊3,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文慶等編,《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冊33-39,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方孔炤。《全邊略記》。冊3-8,史料6編。臺北:廣文書局,1974。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冊437。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河等編,《欽定盛京通志》。冊1-3,中國邊疆叢書,輯1。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6。
    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輯校。《清蒙古車王府藏子弟書》。冊上、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4。
    弘曆。《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冊1-1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弘曆敕纂。《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冊296,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劉健等編。《明孝宗實錄》。冊51-60,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永瑢、紀昀等編。《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冊2,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玄燁。《康熙帝御製文集》。冊1-4,中國史學叢書,吳相湘主編,輯41。臺北:學生書局,1966。
    申忠一。《建州紀程圖記》。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輯2,潘喆、孫芳明與李鴻彬編,頁427-44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伊桑阿編。《大清會典(康熙朝)》。冊1-20,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編3,輯72-73,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93。
    托津等編。《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冊631-640。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編3,輯64,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91。
    托津等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冊641-700。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編3,輯67-70,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91。
    吳振棫。《養吉齋叢錄》。冊220。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22,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8。
    宋濂等編。《元史》。冊34-36,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商務出版社,1967。
    希福、剛林等編。《大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收入《故宮圖書季刊》期1,頁59-135。臺北:故宮博物院,1970。
    李民寏。《建州聞見錄》。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輯3,潘喆、孫芳明與李鴻彬編,頁470-47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劉錦藻等編。《清朝續文獻通考》。冊1-4。臺北:新興書局,1963。
    李東陽等編。《大明會典》。冊1-5。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4。
    李賢等編。《大明一統志》。冊1-10。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5。
    來保、李玉鳴等編。《欽定大清通禮》。冊655,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金德純。《旗軍志》。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長順等編。《吉林通志》。中國邊疆叢書,輯1。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6。
    阿桂、于敏中等編。《欽定滿洲源流考》。冊499,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阿桂、梁國治等編。《皇清開國方略》。冊341,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奕賡。《佳夢軒雜著》。冊521-522。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編1,輯53,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9。
    姚元之。《竹葉亭雜記》。收入《竹葉亭雜記、簷曝雜記》,李解民點校,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2。
    昭槤。《嘯亭雜錄》,何英方點校。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0。
    慶桂、董誥等編。《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冊9-27,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胤禛。《大義覺迷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36,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9]。
    茅瑞徵。《東夷考略》。冊23,玄覽堂叢書初集。臺北:中央圖書館,1981。
    計六奇。《明季南略》。冊1-3,臺灣文獻叢刊,種148。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馬齊、張廷玉等編。《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冊4-6,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高建勳等編。《通州志》。新修方志叢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勒德洪、明珠等編。《大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冊1,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勒德洪、明珠等編。《大清滿洲實錄》。冊1,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勒德洪等編。《平定三逆方略》。冊354,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崑岡等編,《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冊1-24。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崑岡等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冊1-24。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
    慶桂等編。《國朝宮史續編》。冊上、下。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張大昌編。《杭州八旗駐防營志略》。冊622。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63,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71。
    張伯英編。《黑龍江志稿》。中國邊疆叢書,輯3。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5。
    張溶等編。《明世宗實錄》。冊70-91,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曹振鏞、戴均元等編,《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冊28-32,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梅村野史。《鹿樵紀聞》。臺灣文獻叢刊,種12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清國史館編。《滿洲名臣傳》。冊42-47,收入《滿名臣傳》,清代傳記叢刊,周駿富編。臺北:明文書局,1985。
    脫脫編。《金史》。冊32-33。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臺北:商務出版社,1967。
    陳子龍等編。《明經世文編》。冊1-6。北京:中華書局,1997。
    陳文等編。《明英宗實錄》。冊22-38,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陳名夏、魏天賞等編。《大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初纂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蔣良驥、王先謙、潘頤福與朱壽朋編。《十二朝東華錄》。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3。
    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晉石點校。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
    陳循。《寰宇通志》。冊10-18,玄覽堂叢書續集。臺北:中央圖書館,1985。
    傅冠等編。《明神宗實錄》。冊96-122,收入《明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8。
    嵇璜等編。《清朝文獻通考》。冊1-3。臺北:新興書局,1963。
    嵇璜等編。《清朝通典》。臺北:新興書局,1963。
    琴川居士編。《皇清奏議》。冊1-10。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7。
    程開祐編。《籌遼碩畫》。冊1-44,北平圖書館善本叢書。北平:北平圖書館,n.d.。
    賀長齡編。《皇朝經世文編》。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鄂爾泰、張廷玉等編,《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冊7-8,收入《清實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
    鄂爾泰、張廷玉等編。《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蔡冠洛編。《清代七百名人傳》。冊623。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63,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6。
    談遷。《北游錄》,汪北平點校。清代史料筆記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0。
    ________。《康熙起居注》。冊1-3。北京:中華書局,1984。
    ________。《國榷》。收入《國榷附北游錄》。臺北:鼎文書局,1978。
    鄭曉。《皇明四夷考》。收入《皇明九邊考》,中華文史叢書,輯3。臺北:華文書局,1968。
    震鈞。《天咫偶聞》。冊219。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22,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68。
    蕭奭。《永憲錄》。冊704。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71,沈雲龍主編。臺北縣,永和:文海出版社,1971。
    瞿九思。《萬曆武功錄》。收入《清入關前史料選輯》,輯1,潘喆、孫芳明與李鴻彬編,頁7-4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
    魏煥。《皇明九邊考》。中華文史叢書,輯3。臺北:華文書局,1968。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冊36-37,中華文史叢書,輯3。臺北:華文書局,1969。
    鐵保等編。《欽定八旗通志》。冊1-60。臺北:學生書局,1970。
    權踶等編。《龍飛御天歌》。國語國文學資料叢書,韓國學文獻研究所編。漢城:亞細亞文化社,1973。
    專書著作
    ________。《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冊上、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內蒙古大學蒙古語文研究所編。《蒙漢辭典》。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
    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夏應元等編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遼寧省編輯委員會編。《滿族社會歷史調查》。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
    任桂淳。《清朝八旗駐防興衰史》。北京:三聯書店,1993。
    羽田亨。《滿和辭典》。臺北縣,深坑:學海出版社,1998。
    老舍。《正紅旗下》。收入《老舍全集》,卷8,小說集8。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葛劍雄譯。北京:三聯書店,2000。
    吳哲夫。《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故宮博物院,1990。
    宋和平、孟慧英。《滿族薩滿文本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________。《雍正朝起居注冊》。冊1-5。北京:中華書局,1993。
    李亦園。《文化與行為》,版2。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
    李燕光、關捷編。《滿族通史》。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
    孟昭信。《康熙大帝全傳》。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正續編》。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名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________。《明清史講義》。臺北:里仁書局,1982。
    ________。《滿洲開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定宜莊。《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
    林士鉉。《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史學叢書7。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1。
    金光平、金啟孮。《女真語言文字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芮逸夫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人類學》。冊10。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
    ________。《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匯編》,冊1-40。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1991。
    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松石寶串》。陳慶英等譯。西藏: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編。《清代內府刻書目錄解題》。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胡增益主編。《新滿漢大詞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韋慶遠。《明清史辨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孫文良、張杰、與鄭川水。《乾隆帝》。清帝列傳。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馬汝珩、馬大正編。《清代的邊疆政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叢書,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高宣揚。《結構主義》,版2。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7。
    高翔。《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張佳生主編。《滿族文化史》。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1999。
    張晉藩、郭成康。《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冊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張晉藩主編。《清朝法制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
    張德玉。《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故宮叢刊甲種29。臺北:故宮博物院,1983。
    ________。《清代史料論述(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________。《清代史料論述(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________。《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故宮叢刊甲種。臺北:故宮博物院,1982。
    ________。《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陳國強編。《文化人類學辭典》。臺北:恩楷公司,2002。
    陳捷先。《明清史》,版2。臺北:三民書局,2004。
    陶晉生。《邊疆史研究集─宋金時期》。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
    ________。《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冊上、下。北京:黃山書社,1998。
    喬治忠。《清朝官方史學研究》。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67。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富育光、孟慧英。《滿族薩滿教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彭建英。《中國古代羈縻政策的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馮爾康。《雍正傳》。上海:三聯書店,1999。
    黃光學、施聯朱主編。《中國的民族識別:56個民族的來歷》。版2。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清史研究叢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楊啟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版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當代中國民族工作編輯部編。《當代中國民族工作大事記:1949─1988》。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史學叢書系列51。臺北縣,板橋:稻鄉出版社,2002。
    滿族簡史編寫組。《滿族簡史》。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9。
    東洋文庫清代史研究室編。《舊滿洲檔•天聰九年》。神田信夫、松村潤與岡田英弘譯。東洋文庫叢刊18。東京:東洋文庫,1972。
    劉小萌。《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0259003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590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Ethnolog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9003101.pdf41KbAdobe PDF21091View/Open
    59003102.pdf56KbAdobe PDF2927View/Open
    59003103.pdf81KbAdobe PDF21016View/Open
    59003104.pdf91KbAdobe PDF2914View/Open
    59003105.pdf421KbAdobe PDF22927View/Open
    59003106.pdf580KbAdobe PDF22541View/Open
    59003107.pdf643KbAdobe PDF22252View/Open
    59003108.pdf644KbAdobe PDF22883View/Open
    59003109.pdf327KbAdobe PDF22573View/Open
    59003110.pdf240KbAdobe PDF21397View/Open
    59003111.pdf312KbAdobe PDF21398View/Open
    59003112.pdf732KbAdobe PDF2119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