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57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03/144284 (79%)
造访人次 : 50847677      在线人数 : 5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70


    题名: 員林的福佬客
    作者: 賴閔聰
    贡献者: 林修澈
    賴閔聰
    关键词: 福佬客
    南靖客
    饒平客
    平和客
    詔安客
    閩西客
    汀州客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09-09-18 10:37:21 (UTC+8)
    摘要: 最早注意到「福佬客」現象並提出「福佬客」此一名稱者,為前文獻委員林衡道先生。他透過祖籍、習俗、語言等方面觀察,發現了彰化平原員林一帶的許多居民,應為客家後裔,然而已經福佬化,故稱之為「福佬客」。

    本文主要透過開發史與民族關係、祖籍調查與民族成分分析、家族史、信仰、語言以及民族意識等研究面向對員林的福佬客民族團體進行全面的剖析。首先透過文獻方志以及本地的古蹟碑文、耆老口述以及古文書等史料,探究員林地區早期的族群分布與關係,以及員林的開發史。

    再者為民族成分的分析:彰化平原是臺灣福佬客分布最多的地區,歷來研究皆稱其為潮州客屬,尤以饒平客居多。員林福佬客的民族身分的分析與釐清為本文的研究要項,本文透過員林主要姓氏進行全面的族譜調查,以釐清其祖籍與客屬身分。在實際的田野調查的方法上,除了蒐集、解析族譜,以釐清族源;並以員林的古墓區作墓碑的祖籍調查,進而與族譜作分析、比對。研究發現,除了饒平客屬,更揭開覆蓋於漳州福佬身份下的漳州客屬,包括南靖客、詔安客、平和客以及少數閩西客(汀州永定)。

    關於員林福佬客的信仰研究上,除了傳統三山國王信仰、媽祖信仰等研究面向之外,進而發現五顯大帝信仰與詔安客的連結關係。綜觀之,部分張姓、黃姓家族的信仰型態突顯出具有民族屬性的鄉土神信仰與「家族神」(前者為三山國王、後者為五顯大帝)的意義。

    在客語遺留方面,本文透過各姓聚落語言的採錄與比對,分析員林福佬客語言的類型與轉變,並推估語言轉換的年代,以及未來是否有復振的可能,並提出評估與實例。

    至於民族邊界的維繫與消長,首先將列舉員林福佬客的特性與客家文化遺留。再者,對於近年來若干姓氏返鄉尋根的現象,作為民族身分溯源的一項重要指標。另將以本文前四章為研究基礎,進而推論員林客家人福佬化的基礎,並釐清「原鄉福佬化」或「在地福佬化」的爭議。最後再探討「朽客」的污名由來,以及「新福佬客運動」的意義,及其未來的展望。
    參考文獻: 一、專書:
    C.E.S著,周憲文譯
    1956,〈被遺誤之台灣〉,收於《台灣經濟史三集》。
    大衛•克里斯托著,周蔚譯
    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應出版社。
    心田賴氏淵源志編委會
    1994,《心田賴氏淵源志》。
    中華民國宗親譜系學會(編)
    1985,《譜系與宗族組織》。
    王明珂
    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2001,《蠻子、漢人與羌族》,台北:三民書局。
    王育德(著)(1964),黃國彥譯
    1999,《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王甫昌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
    丑澤邑(主修)
    1975,《彰化縣志稿》卷三《居民志》,彰化:彰化縣政府民政局。
    尹章義
    1984,〈族譜群效用與族譜之史料價值〉,《第一屆亞洲族譜學學術研討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史 明
    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蓬島文化公司。
    朱有治(抄寫)
    1915,《沛國朱氏族譜二房分》,日治大正四年,朱正安藏於本鎮黎明巷五號。
    朱明道(抄錄)
    1923,《沛國堂掌房祖簿》,日治大正十二年,朱錦戊藏於本鎮惠來街36號。
    江世凱總編輯,江蓮耦執行編輯。
    1991,《江九合公族譜》,江九合公族譜編輯委員會出版。
    江輝煌總編輯,江聰祥、江聰火、江福深、江銀木編輯
    1996,《江東興公族譜》,祭祀公業江東興出版。
    江查某(編)
    1937,《濟陽堂(汀州府永定縣)江氏族譜》,本鎮光明路三號江查某藏。
    江憲本(編)
    1949,《江九合公族譜》,本鎮三條巷二號江家收藏。
    江查某(編)《涵和公派江氏族譜》
    1977,藏於本鎮光明街三十九號。
    江元泼、江登甲(編)
    1926,日昭和元年,《員林江氏族譜》(手抄本),江元泼藏於本鎮員東路三十
    四號。
    李林昌(編)
    1993,《九九峰起伏漳浦史》,鷺江出版社。
    李新魁
    1994,《廣東的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筱峰, 劉峰松合著
    1996,《臺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李鴻儒
    1977,《世界李氏宗譜》第一輯,台北: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宗譜纂修委員會。
    吳金璋(編)
    1993,〈吳氏宗親渡臺拓墾〉,《台灣吳氏族譜》,彰化吳姓宗親會發行。
    吳漢彬、黃世祺(主修)
    1990,《彰化縣志人民志宗教篇》,彰化縣政府。
    吳昆倫、林猷穆
    1971,《台灣姓氏源流》,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何兆欽(主編)
    1981,《盧江何氏族譜》,台北:何氏宗親會。
    邱秀強(編)
    1973,《河南堂邱氏源流誌略》,台北:河南堂文獻社。
    1990,《廣東省饒平縣邱氏來臺祖作立公派下家譜》,台北:作立公派下宗親
    會。
    邱彥貴
    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應出版社。
    林美容
    1992,〈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人類學與台灣》,稻鄉出版社。
    1993,〈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台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2000,《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原出版社。
    林修澈
    1998,《廟全紀錄:台灣省廟呈現出來的文化資產與生活意義》,南投:省政府文化處。
    1999,《原住民身分認定的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倫倫
    1996,《廣東閩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林添福(編)
    1990,書山《蕭氏族譜》,蕭氏宗親會。
    林衡道
    1984,《台灣史蹟源流》,行政院文建會。
    周長楫、林寶卿
    1992,《永安方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周 凱
    1959版,〈記台灣張丙之亂〉,《治台必告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鐘瑄
    1962,《諸羅縣志》,台灣銀行。
    周 璽
    1969(復印),《彰化縣志》,彰化:彰化文獻委員會印行,道光十六年(1836版)。
    1983(復印),《彰化縣誌》,台北:成文出版社。道光十六年(1836版)。
    花松村
    1986,《台灣人從哪裡來》,台北:中一出版社。
    范文芳
    2003,〈行自家個路─談臺灣客家認同問題〉,《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
    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
    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添福
    1999,《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1987,《同宗同鄉關係與台灣人口之祖籍及姓氏分布的研究》。
    郁永河
    1697,《裨海紀遊》,康熙36年(1697)。
    洪英聖
    1995,《彰化八堡圳傳奇─史料圖輯》,彰化:彰化縣政府編印。
    洪惟仁
    1992,《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敏麟
    1959,《嘉義管內採訪冊》,文叢58種,台北:臺灣銀行。
    1980,《台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平埔族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1984,《台灣之舊地名沿革第二冊》(下),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南靖縣志編委會
    1998,《南靖縣志方言志》,福建:南靖縣人民政府。
    施正鋒
    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前衛出版社。
    徐正光
    1991,《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 : 客家社會與文化》,台北:正中出版公司。
    1994,與彭欽清、羅肇錦合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9a,與林美容合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 : 經驗研究篇》,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999b,與黃應貴合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 回顧與展望篇》,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2000,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高永康提供,《渤海高氏族譜》,藏於林厝里。
    高拱乾
    1696,《台灣府志》,康熙35年(1696)。
    班納迪克著,吳叡人譯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張甲二
    1986,〈員林鎮的史蹟源流〉,《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75年會友會論文集》,
    台北:台灣史蹟源流研討會。
    張永勳編
    1976,《清河堂馬岡派族譜》,渡臺祖保直公派下。張永勳提供,藏於本鎮惠來里中山路八之二四號。
    張光宇
    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出版社。
    張廷芳,《克寧公派下系譜》,張廷芳藏於本鎮民生路一五六號。
    張振興
    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維安
    2000a,《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訪談紀錄》,收錄於臺灣客家族群史史料彙編第2輯,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0b,《臺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收錄於臺灣客家族群史史料彙編第2輯,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嘉政
    1984,《康濱族譜》,廣東省饒平縣張姓祖居手抄本,十九世裔孫張嘉政翻印(返鄉尋根蒐集而來)。
    《張姓世系表》(手抄本),年代不詳,張嘉政先生提供。
    張義清
    1990,《員林鎮志》,彰化縣員林鎮公所。
    張瑞和
    1995,《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彰化:永靖鄉公所發行。
    張鴻章
    1894,光緒二十年版,《永思堂張氏族譜》,渡臺祖保直公派下,。張永勳提供,藏於本鎮惠來里中山路八之二四號。
    張德麟(主編)
    2003,《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前衛出版社。
    陳支平
    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台北:臺原出版社。
    陳亦榮
    1991,《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陳孔立
    1988,〈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的特點─以《問俗錄》為中心的研究〉,收錄於《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台灣史研究會出版。
    1991,〈清代台灣社會發展的模式問題─評「土著化」和「內地化」的爭論〉,《台灣研究十年》,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陳其南
    199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叢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公司。
    陳紹馨
    1956,與傅瑞德(合著),〈台灣人口之姓氏分布:社會變遷的基本指標〉,台大法學院。
    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運棟
    1978,《客家人》,台北:東門出版社。
    陳夢林
    1724,《諸羅縣志》。
    黃成助
    1983,《彰化縣志稿》,台北:成文出版社。
    黃叔璥
    1959,《台海使槎錄》,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宣範
    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黃榮洛
    1991,《渡臺悲歌─台灣開拓與抗爭史話》,協和台灣叢刊七,台北:臺原出版社。
    莊英章(主編)
    1997,《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篇、姓氏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游氏族譜編輯委員會
    1988,《台灣游氏族譜》,台中:台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
    許雪姬、賴志彰(合編)
    1994,《彰化民居》,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曹容敬
    年代不詳,《曹氏族譜》,目前藏於本鎮東山三塊厝牛埔頭曹黃河家中。
    曾喜城
    1999,《臺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出版。
    曾慶國
    1996,《彰化縣三山國王廟之調查與研究》,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彭桂芳
    1981,《台灣姓氏之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楊素晴(編)
    1995,《彰縣口述歷史》,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楊國鑫
    1993,《台灣客家》,唐山出版社。
    詹玉柱、詹仁道(主編)
    1993,《詹氏族譜》,彰化:彰化縣詹氏宗親會發行。
    詹伯慧
    1991a,《現代漢語方言》,台北:新學識出版社。
    1991b,《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楊緒賢
    1980,《台灣區姓氏堂號考》,台灣新生報社。
    楊篤恭(編)
    年代不詳,《溪湖 楊敦素公大族譜》,楊氏宗親會出版。
    董忠司
    1991,〈台灣地區的閩南方言概述〉,《現代漢語方言》。台北:新學識出版社。
    潘 英
    1996,《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書局。
    2000,《台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台北:南天書局。
    劉永富
    1962,《劉氏宗譜》,作者自印。
    劉枝萬
    1954,《台中彰化史話》,台北:著者印行。
    劉還月(主編)
    2001a,《台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b,《台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慶六
    2003,《族譜文獻學》,台北:南天書局。
    鄧孔昭
    1991,〈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台灣研究十年》,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蔣毓英
    1688,《台灣府志》。
    賴志彰
    1994,與許雪姬合編《彰化民居》,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1997,《彰化八卦山山腳路的民居生活》,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賴 和
    1979重編,《賴和先生全集》,台北:明潭出版社。
    賴國民
    1966,台灣《賴氏大族譜》。
    賴熾昌
    1960,《彰化縣志稿卷一沿革志》,彰化縣文獻會。
    戴炎煇
    1979,《清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藍鼎元
    1723,《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重印)。
    1724a,《平臺記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室(1958重印)。
    1724b,〈喻閩粵人〉,《治台必告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羅香林
    1973,《客家源流考》,世界客屬第二次懇親大會籌備委員會。
    1992(影印本),《客家研究導論》,中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羅肇錦
    1988,《客語語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0,《台灣的客家話》,台北:臺原出版社。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論文與期刊
    (一)碩論
    林偉盛
    1988,《清代台灣分類械鬥之研究》,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中杰
    1999,《台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英從
    1991,《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台北:文化大學史學所。
    (二)期刊
    王世慶
    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第二十三卷第三期。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
    1994,〈荷蘭時代的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第四十四卷第一期。
    孔永松、張侃(合著)
    2001,〈關於閩西客家文化研究的幾點思考〉,《臺灣源流》第二十二期。
    尹章義
    1985,《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台北文獻》第十四期。
    王明珂
    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台北:當代雜誌社。
    王崧興
    1976,〈八堡圳與台灣中部的開發〉,《台灣文獻》第二十六卷第四期。
    宇 驥
    1970,〈從生產型態與聚落景觀看台灣史上的平埔族〉,《台灣文獻》第二十二卷第一期。
    石再添
    1977,〈濁大流域聚落分布與地形關係的研究〉,《台灣文獻》第二十八卷第二期。
    吳中杰
    2001,〈臺灣漳州客家分佈與文化特色(上)、(下)〉,《臺灣源流》第二十一、二十二期。
    李坤錦
    1998,〈詔安客家人在台灣的開墾與分佈〉,《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
    李棟明
    1970,〈台灣早期的人口成長與漢人移民之研究〉,《台北文獻》第十三、十四合刊本。
    1974,〈台灣人口特徵與姓量關係之研究〉,《台北文獻》第三十三期。
    1976,〈台灣人口姓氏分布之研究〉,《台灣文獻》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1977,〈台灣人口籍別與姓氏研究〉,《台北文獻》第三十九期。
    李祖基
    2001,〈對清初大陸移民渡臺政策若干問題的討論〉,《台灣源流》。
    林修澈
    1993,〈台灣是一個多民族的獨立國家〉,收錄於施正鋒主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6,〈中國的民族語言政策〉,收錄於施正鋒主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9,〈民族權與多民族國家〉,收錄於麗依京•尤瑪主編《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權與人權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林美容
    1987,〈從祭祀圈來看台灣信仰的社會面〉,《台灣風物》第三十七卷第四期。
    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張炎憲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89a,〈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期。
    1989b,〈我的「濁大計畫」〉,《中研院台灣史研究通訊》第十三期。
    林衡道
    1963a,〈員林張姓克寧公派下的系譜〉,《台灣風物》第十三卷第三期。
    1963b,〈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台灣文獻》第十四卷第一期。
    1971,《台灣開拓史話》,台灣文獻第二十二卷第四期。
    周宗賢
    1983,〈清代台灣民間的地緣組織〉,《台灣文獻》第三十四卷第二期。
    邱彥貴
    1993,〈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布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台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第三期。
    施志汶
    2000,〈台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台禁令為例〉,《臺灣史蹟》第三十六期。
    施振民
    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
    徐正光
    1994,〈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刊於《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客家人在台灣的拓墾:一些視角〉,《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奚 淞
    1990,〈粵東客家人的守護神─三山國王〉,《漢聲》24期。
    高怡萍
    2000,〈客家族群意識與歷史的文化建構─客家社區在原鄉與移民地之比較研究〉,《客家研究》第三期。
    翁佳音
    1984,〈平埔族漢化史考略〉,《臺灣風物》第卅四卷第一期。
    1986,〈臺灣的福佬客〉,《臺灣風物》第三十六卷第三期。
    許嘉明
    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期。
    連文希
    1971,〈客家入墾台灣地區考略〉,《台灣文獻》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黃永達
    2002,〈從「開基祖」稱謂及開台始祖派下「公號」與移墾地關係看台灣客家人的在地認同〉,《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光宇
    2002,〈客家話是大家共同的財富〉,《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開文
    2000,〈客家與閩西關係概述〉,《臺灣源流》第十九期。
    張振興
    1989,〈閩語的分布和人口〉,《方言》89-1。
    張耀錡
    1951,〈平埔社名對照表〉,《文獻專刊》第2卷1、2期。
    許毓良
    2000,〈一個對國家、族群、土地關係的再討論〉,《台灣史蹟》第三十六期。
    陳振順
    1955,〈台中縣行政區域之變遷〉,《中縣文獻》第一期。
    陳紹馨
    1958,〈姓氏、族譜、宗親會〉,《台灣文獻》第九卷第三期。
    陳漢光
    1954,〈彰化縣地名探源〉,《彰化文獻》第一期。
    1972,〈日據時代台灣漢族祖籍調查〉,《台灣文獻》第二十三卷第一期。
    陳棋炎
    1950,〈台中縣大村鄉的家族制度報告〉,《台灣文化》第六卷第一期。
    陳惠芬
    1982,〈清代台灣的移墾與民間結社的發展〉,《教學與研究》第四期。
    陳其南
    1998,〈社區營造與鄉土學習〉,收錄於東吳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
    莊吉發
    2000,〈清代台灣土地開發與族群衝突〉,《臺灣史蹟》第三十六期。
    莊英章
    1978,《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一卷第六期。
    1984,(與周靈芝合著)〈唐山到台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三民所。
    1998,〈客家研究的人類學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
    莊初升、巖修鴻
    1994,〈漳屬四縣閩南話語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黃雪貞
    1983,〈永定(下洋)方言詞彙〉,《方言》。
    1987,〈客家話的分布與內部異同〉,《方言》87-2。
    曾少聰
    1994,〈客家話語閩南話的接觸:以平和縣九峰客話為例〉,《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曾迺碩
    1954,〈彰化地名研考〉,《彰化文獻》第一卷第一期。
    曾慶國
    1996,〈七十二庄考〉,《台灣文獻》第四十七卷第一期。
    溫振華
    1980,〈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第一期 。
    詹伯慧
    1990,〈廣東境內三大方言的相互影響〉,《方言》4期。
    1993,〈廣東省饒平方言記略〉,《方言》。
    楊國鑫
    1990,〈彰化縣客家調查〉,《客家雜誌》第六期。
    劉松壽
    2000,〈閩南人在員林〉,《台灣源流》,第十六期。
    劉書彥
    1996,〈探究日本語教科書中殖民統治者對臺灣社會之觀點〉,《臺灣風物》第四六卷第三期。
    熊正輝
    1987,〈廣東方言的分區〉,《方言》87:3期。
    鄧曉華
    1988,〈閩西客話韻母的音韻特點及其演變〉,《語言研究》第一期。
    1998,〈論閩客族群的方言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華南農村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賴志彰
    1999,〈從二次移民看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發展〉,《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
    戴炎輝
    1950,〈台中縣大村鄉調查報告〉,《台灣文化》第六卷第一期。
    羅肇錦
    1998a,〈台灣漳州客家話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收錄於《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8b,〈漳汀客家調查記〉,《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
    1998c,〈「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初探〉,《台灣文獻》第四十九卷第四期。
    1999,〈台灣客家話失落的現象〉,《台灣源流》,第十四期,史蹟源流社出版。
    三、外文資料
    伊能嘉矩主編,吉田東著,1909,《臺灣地名辭書續篇第三:台灣》,東京:富山
    房。台北:南天重印。
    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
    員林郡伇所編,《員林郡概要》,昭和四年(1929)排印本。
    員林郡伇所編,《員林郡勢要覽》,昭和十年(1935)排印本。
    1992(重印),《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台灣風物雜誌社。
    Bartlett,F.C.1932,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liver ,P.H.1955,The Family Herds ,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Halbwachs, Maurice ,1952 ,On Collective Mermory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Hooks, Bell.1990 , Yearning: Race, Gender and Cultural Politics, Boston: South End Press.
    Yang,Paul Fu-mien.,1967,Elements of Hakka Dialectology. Taipei:Monumenta Serica,26.305-351.
    Yang,Ming-nuan.,1995,Language Shift among the Hakka in Janghua and Yuenlin.,收錄於《台灣客家語論文集》,台北:文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0259006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5900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5900601.pdf94KbAdobe PDF21545检视/开启
    25900602.pdf126KbAdobe PDF21402检视/开启
    25900603.pdf109KbAdobe PDF21326检视/开启
    25900604.pdf145KbAdobe PDF21704检视/开启
    25900605.pdf721KbAdobe PDF23745检视/开启
    25900606.pdf549KbAdobe PDF25600检视/开启
    25900607.pdf569KbAdobe PDF231536检视/开启
    25900608.pdf511KbAdobe PDF27805检视/开启
    25900609.pdf272KbAdobe PDF24962检视/开启
    25900610.pdf575KbAdobe PDF25747检视/开启
    25900611.pdf201KbAdobe PDF24338检视/开启
    25900612.pdf203KbAdobe PDF24276检视/开启
    25900613.pdf335KbAdobe PDF27243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