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威仕曼 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義祥,2006,《當代中國社會變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小強,1996,《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甘德安,2002,《中國家族企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力,《中國民工潮》,2002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朱三平、周小毛,1994,〈民工潮-農民走向市場的必然產物〉,《學習導報》,第05期,頁15-17。 朱力、陳如主編,2003,《城市新移民—南京市流動人口研究報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朱方明、姚樹榮、鄒曦、胡世發,1998,《私有經濟在中國—私有經濟嬗變的現實、困惑與趨勢》,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李培林編,2003,《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強,2002,《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分層結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李強,2004,《農民工與中國社會分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文志,2000,《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私營經濟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夢,2006,〈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合作經濟與科技》,第19期,頁71。 李亞主編,2004,《民營企業創業管理》,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李亞主編,《民營企業發展戰略》,2004,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曲晶晶,2002,〈重視解決民營企業家族式管理問題〉,《山東經濟戰略研究》,第09期,頁46-47。 余紅、丁騁騁,2004,《中國農民工考察》,北京:昆侖出版社。 托馬斯‧K‧麥格勞著,趙文書、肖鎖章譯,1999,《現代資本主義三次工業革命中的成功者》,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成新華,《制度變遷與農業私營企業成長》,2006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大鳴、劉朝暉,2006,〈制度性歧視與社會公正—以廈門農民工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第11期,頁5-14。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2000,《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林慧,2007,〈關愛農民工,社會更和諧-廈門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調查報告〉,《中國統計》,第06期,頁32-33。 吳敬璉,2005,《當代中國經濟改革》,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柯志明,1993,《台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陸益龍,2003,《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北京:商務印書館。 陸學藝,1997,《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陸學藝,2003,〈農民工問題要從根本上治理〉,《特區理論與實踐》,第7期,頁31-36。 陸永明、周潔,2007,〈試析家族企業與家族式管理—兼論家族企業管理模式〉,《企業管理》,第03期,頁48-49。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孫立平,2004,《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孫月平主編,2004,《勞動經濟問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丹,2007,〈談中小企業融資支持與信用制度體系建設〉,《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第06期,頁75-76。 張暎碩,2004,《當代中國勞動制度變化與工會功能的轉變》,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張一青、孫春曉,2006,《民營企業文化與競爭力》,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張厚義、明立志、梁傳運編,2002,《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英忠,1995,《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樹民,1994,《林村的故事—1949後的中國農村變革》,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費孝通著,戴可景譯,2001,《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思遠,2005,《中國農民工的政治經濟學考察》,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楊雲善、時明德,2005,《中國農民工問題分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楊慧敏,2004,《業務外包下企業勞資關係和人力資源管理運用之探討—以承攬企業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昉、林毅夫,2003,《中國經濟:透析全球最大經濟體,掌握大陸市場經營契機》,台北: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管鴻禧,2007,《我國中小企業競爭力研究—評論體系、實證比較與提升對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曾仕強,2002,《中國人的管理行為》,台北:百順資訊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趙麗江,2006,《中國私營企業家的政治參與》,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樊和平,1995,《中國人文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駱子程,1988,《農業經濟改革與農業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鄭怡雯,2001,《中國大陸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的形成》,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緒論》,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戴圓晨主編,2005,《中國經濟的奇蹟:民營經濟的崛起》,北京:人民出版 社。 劉嘉林、毛鳳華等,1988,《中國勞動制度改革》,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劉衛邦,1992,《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問題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懷廉,2005,《中國農民工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巨欽等,2006,《中國家族企業治理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應煥紅,2005,《家族企業制度創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聶正安、谷漢文、李陳華、徐殊,2006,《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的中國路徑》,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羅平漢,2003,《農村人民公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Cromie, S., B. Stephenson, and D. Monteith, 1995, “The Management of Family Firm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Vol.13, pp.11-34. Hicks, G. L. and R. S. Gordon, 1982, Cul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he Philippines: the Chinese Puzzle In: Essay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in Honor of Harry T. Oshima. Manila: Philippine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 Lee, E. S., 1996, “A theory of migration ,” Demography Vol.3, No.1, pp.145-188. Lofland, J. and L. Lofland , 1995 ,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Belmont, CA: Wadsworth. McCraw, T. K., 1997, Creating Modern Capitalism: How Entrepreneurs, Companies, and Countries Triumphed in Thre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venstein, E. G., 1985, “The laws of migration ,”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Vol.48, No.2, pp.167-227. Whyte, M. K., 1996, “The Chinese Famil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stacle or Eng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amd Cultural Change, Vol.45, pp.1-30. Zhao, Y., 1999,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 Differences: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47, No.4, pp.767-7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