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79286      Online Users : 92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491


    Title: 立法院召集委員議程設定之研究—以政黨為核心之分析
    Authors: 鄭勝元
    Cheng,S. Y.
    Contributors: 楊婉瑩
    鄭勝元
    Cheng,S. Y.
    Keywords: 立法院
    召集委員
    委員會
    議程設定
    政黨
    legislative yuan
    chairman
    committee
    agenda setting
    party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9 15:34:45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之對象為立法院委員會的召集委員,利用文獻分析法、深入訪談法及內容分析法,深入探討召集委員設定委員會議程的過程及其挑戰與限制。同時分析影響召集委員議程設定之因素為何?
    研究結果發現制度因素、政黨因素、委員會因素、選區因素和個人因素皆會影響召集委員設定委員會議程的偏好,其中政黨因素更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透過統計模型檢證後可知執政黨召集委員較傾向設定立法議程,反之在野黨召集委員則傾向設定監督議程。此外,不論任何政黨的召集委員都傾向設定本身政黨的立法議程。執政黨和在野黨召集委員設定監督議程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同時召集委員的議程設定存在著政黨聯盟的可能性,以藍綠為分野的政黨聯盟較個別政黨更具解釋力。
    而且召集委員也會因為所處的委員會性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議程設定偏好。如在法案供給量較高的委員會,召集委員會較傾向設定立法議程特別是的本黨立法議程和定期性業務報告此類的監督議程。
    在選區因素上,相較於區域召集委員,不分區召集委員較傾向設定立法議程,同時也會因個人理念與其他同聯盟的召集委員進行合作,而非純粹從政黨標籤去考量。但是執政黨的不分區召集委員仍然較傾向設定所屬政黨或聯盟的立法議程。而在監督議程上則較偏好業務報告和專題報告。
    在個人因素上,相對於女性,男性召集委員較傾向設定監督議程,對於本身政黨的立法議程較不忠誠。而新任召集委員為求提升知名度對於引起媒體注意的監督議程如業務報告和專題報告較為熱衷。最後相對於低教育程度召集委員,高教育程度召集委員不僅較傾向設定立法議程,還會與其他同聯盟的召集委員進行合作。
    Reference: 壹、 報紙
    中央日報,四版,九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聯合報,四版,九十一年四月十六日。
    貳、 中文部分
    王業立
    2001 〈國會中的政黨與黨團協商:民主政治的基石還是障礙?〉,《當代》,171:78-85。
    2002 〈國會中的政黨角色與黨團運作〉,《月旦法學》,86:82-96。
    古登美、沈中元、周萬來
    1998 《立法理論與實務》,台北:空大。
    朱志宏
    1978 〈議會委員會制度之研究〉,《政治學報》,7:25-45。
    1998 《立法論》,台北:五南。
    余元傑、陳蓉怡
    2004 〈我國立法院長制度與角色職權之研究〉,「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政治學會。
    何景榮譯
    2003 《新制度主義政治學》,台北:韋伯。
    吳乃德
    1990 〈民意代表與政治領袖:現階段兩黨立委的政治角色與政治功能〉,新時代基金會增額立委問政表現評估小組,《立法院擂臺》:77-83,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吳宗敏
    1977 〈我國立法院委員會之功能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蓁
    2001 〈國會中政黨的立法聯合─第三屆立法院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忠吉
    1990 〈為誰發言之分析〉,新時代基金會增額立委問政表現評估小組,《立法院擂臺》:49-62,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吳昌錫
    1995 〈立法院常設委員會功能之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東野
    1999 〈我國立法院全國不分區委員制度之研究〉,《選舉研究》,6(1):143-174。
    李怡達
    2003 〈議程拒絕與法案審議─以第四屆立法院運作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妍慧
    1999 〈熱門財委會—從一支籤看國會金權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萬來
    1998 《議案審議─立法院運作實況》,台北:五南。
    林祐聖
    2001 〈地方派系利益與立法運作:以農發條例修正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雯
    2003 〈立法院委員會與黨團協商制度之研究(1999-200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仁輝
    1999 〈制度變遷與美國預算改革〉,《東吳大學經濟商學學報》,24:89-113。
    翁興利
    1996 〈立院新結構與議題設定〉,《中國行政評論》,5(2):73-88。
    盛杏湲
    1997a〈國會議員的代表行為:研究方法的探討〉,《問題與研究》,36(9):37-58。
    1997b〈立法委員的立法參與:概念、本質與測量〉,《問題與研究》,36(3):1-25。
    2000a 〈政黨或選區?立法委員的代表取向與行為〉,《選舉研究》,7(2):37-73。
    2000b〈立法委員為什麼遊走在不同的委員會?〉,林繼文編,《政治制度》:361-399,台北,中央研究院。
    2001a〈立法委員正式與非正式立法參與之研究:以第三屆立法院為例〉,《問題與研究》,40(5):81-104。
    2001b〈我國政黨主導立法的困境與解決之道〉,蘇永欽主編,《國會改革:台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165-185,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
    2003 〈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在立法過程中的影響力〉,《台灣政治學刊》,7(2):51-105。
    莊文忠
    2003 〈制度研究:「新制度論」觀點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16(4):15-44。
    張茂桂
    1990 〈質詢內容的整體分析〉,新時代基金會增額立委問政表現評估小組,《立法院擂臺》:77-83,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張卿卿
    1999 〈女性候選人在選舉中的優劣勢─以八十六年台北縣縣長候選人周荃為例〉,《選舉研究》,6(1):111-136。
    陳淞山
    1994 《國會制度解讀》,台北:月旦。
    陳淑芳
    2002 〈國會改革五法實施之成效與檢討〉,《月旦法學》,85:26-41。
    陳翠蓮
    2002 〈第五屆立法院政治生態分析〉,《月旦法學》,86:62-72。
    許劍英
    2000 《立法審查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郭承天
    2000 〈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171-195,台北:中國政治學會。
    黃秀端
    1994 《選區服務:立法委員心目中連任之基礎》,台北:唐山。
    2000 〈立法院內不同類型委員會的運作方式〉,《東吳政治學報》,11:35-68。
    2003a〈少數政府在國會的困境〉,《台灣政治學刊》,7(2):3-47。
    2003b〈分立政府、議題設定與程序委員會〉,「世局變動中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政治學會。
    2003c〈立法院之改革與未來發展〉,楊日青編,《兩岸立法制度與立法運作》:383-408,台北:韋伯。
    2004 〈政黨輪替前後的立法院內投票結盟〉,《選舉研究》,11(1):1-32。
    曾濟群
    1976 《立法院常設委員會之研究》,台北:正中。
    2001 《國會立法與程序》,台北:台灣書店。
    曾濟群,王元廷
    2003 〈立法院常設委員會運作之評析〉,《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1-26。
    黃麗香
    1999 〈國會政黨的組織誘因與立法團結:以第二屆立法院為例的探討〉,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日青
    1992 《立法院常設委員會之結構與功能分析》,台北:民主基金會。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
    1999 《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楊婉瑩
    2001a〈由民主代議政治的理論與實踐檢視性別比例原則〉,《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3):305-344。
    2001b〈性別差異下的立法院〉,《政治科學論叢》,15:135-169。
    2002a〈立法院委員會的決策角色:以第三屆立法院為例〉,《問題與研究》,41(4):83-113。
    2002b〈英國國會委員會之地位與角色〉,陳建年、周育仁主編,《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329-353,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03 〈台灣與美國國會委員會:結構功能比較〉,楊日青主編,《兩岸立法政策與立法運作》:317-357,台北:韋伯。
    2004 〈黨團協商對立法行為影響分析〉,「民主化、全球化、議會角色」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市議會。
    楊婉瑩、陳采葳
    2004 〈國會改革風潮下黨團協商制度之轉變與評估〉,《東吳政治學報》,19:72-149。
    廖俊松、周俊妹、邱靜儀
    1999 〈立法決策機會因素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8(2):75-107。
    廖達琪
    2003 〈「橡皮圖章」如何轉變為「河東獅吼」─立法院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角色轉變之個案研究〉,「世局變動中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政治學會。
    劉有恆
    2002 〈美國國會委員會之地位與角色〉,陳建民、周育仁主編,《國會改革與憲政發展》:289-328。
    劉鳳珍
    1995 〈企業關係與立法委員對財經法案之問政〉,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德
    2001 〈論立法院黨團的法律意義與地位〉,《律師雜誌》,263:90-98。
    鄭莉萍
    1997 〈第二、三屆立法委員對兩性平權相關法案之問政分析〉,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勝元
    2004 〈執政與在野:第四、五屆立法院召集委員議程設定之研究〉,「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政治學會。
    蕭有鎮
    1995 〈立法委員為誰立法:台灣地區民選立委的權力結構分析〉,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怡靖
    2003 〈我國立法委員選擇常設委員會之研究─以第四屆立法委員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我國立法院常設委員會資深制度之探討─委員會游走及召集委員資深度之變遷〉,「關鍵年代與多元政治」學術研討會,高雄:台灣政治學會。
    賴錦珖
    1992 《民意代表質詢權之研究》,內政部民政司專題研究報告。
    羅清俊
    2002 〈立法院常設委員會審查功能之實證研究─委員會資深程度與不分區立委角色的影響〉,《月旦法學》,86:36-61。
    蕭新煌
    1990 〈質詢內容的整體分析〉,新時代基金會增額立委問政表現評估小組,《立法院擂臺》:31-48,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羅傳賢
    1996 《立法程序與技術》,台北:五南。
    2001 《立法程序與技術》,台北:五南。
    2004 《國會與立法技術》,台北:五南。
    參、 英文部分
    Aldrich, John H. and David W. Rohde
    2001 “The Logic of Conditional Party Government: Revisiting 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In Lawrence C. Dodd and Bruce I. Oppenheimer (eds.).Congress Reconsidered. 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Cobb, R. W. and M. H. Ross (eds.)
    1997 Cultural Strategies of Agenda Denial. KA: The Univ. Press of Kansas.
    Cox, Gary W. and Mathew D. McCubbins
    1993 Legislative Leviathan: Party Government in the House. Be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rowe, Edward
    1986 “The Web of Authority: Party Loyalty and Social Control in the British House of Common”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11: 161-186.
    Davidson, Roger
    1981 “Subcommittee Government: New Channels for Policy.” in Thomas E. Ann and Norman J. Ornstein (eds.). The New Congres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Downs, A.
    1972 “Up and Down with Ecology: The Issue Attention Cycle.” Public Interest, 28:38-50.
    Evans, C. Lawrence
    1991 Leadership in Committe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Hobbes, Thomas
    1950 Leviathan. New York: Dutton.
    Hall, Richard L.
    1987 “Participation and purpose in Committee Decision Making.”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1:105-127..
    Groselose, Tim and David C. King
    2000 “Committee Theories Reconsidered.” In Lawrence C. Dodd and Bruce I. Oppenheimer (eds.). pp.269-292. Congress Reconsidered.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Jewell, Malcolm E. and Samuel C. Patterson
    1977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Kingdon, John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 and Public Policy. NY: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Koelble, T. A.
    199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 Comparative Politic, 27(2): 231-243.
    Lane, Jan-Erik and Svante, Ersson
    2000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Outcome and Consequences. London: Routledge.
    Mayhew, David
    1974 Congress: The Electoral Connec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McCombs, Maxwell E. and Donald Shaw
    1972 “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 176-197.
    Miller, Warren and Donald Stokes
    1963 “Constituency Influence in Congres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56: 43-56.
    North, Douglass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y Performanc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eszek, J. Walter
    1989 Congressional Procedure and The Policy process. 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Olson, Mancur
    1965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nebianco, Angelo
    1988. Political Party: Organization and Power.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Searing, Donald D.
    1991 “Roles, Rules, and Rationality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5):1239-1260.
    Shephsle, Kennrth A. and Barry R. Weingast
    1987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ommittee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1:85-104.
    Sinclair, Babara.
    1999 “Transformational Leader or Faithful Agent?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House Majority Party Leadership”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24(3): 421-449.
    Smith S. Steven and Christopher J. Deering
    1990 Committees in Congress Second edition. 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Smith, Steven and Gerald Gamm
    2000 “The Dynamics of Party Government in Congress.” In Lawrence C. Dodd and Bruce I. Oppenheimer (eds.). Congress Reconsidered. Seventh edition. pp.245-268. 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Strom, Karre
    1997 “Rules, Reasons and Routines: Legislative Roles i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In Wolfgang F. Muller and Thomas Saalfeld eds. Members of Parliament in Western Europe: Roles and behavior. London:Frank Cass
    Thelen, K. and, S. Steinmo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 Steinmo K. Thelen and F.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92252001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2252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政治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200101.pdf13KbAdobe PDF2721View/Open
    25200102.pdf70KbAdobe PDF2687View/Open
    25200103.pdf265KbAdobe PDF2807View/Open
    25200104.pdf143KbAdobe PDF2808View/Open
    25200105.pdf231KbAdobe PDF21541View/Open
    25200106.pdf281KbAdobe PDF2897View/Open
    25200107.pdf194KbAdobe PDF21399View/Open
    25200108.pdf175KbAdobe PDF2892View/Open
    25200109.pdf168KbAdobe PDF2781View/Open
    25200110.pdf150KbAdobe PDF2902View/Open
    25200111.pdf361KbAdobe PDF29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