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420/145447 (79%)
Visitors : 53280440      Online Users : 7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442


    Title: 工作時間基準除外之適用-論我國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
    Authors: 劉夢蕾
    Contributors: 張昌吉
    劉夢蕾
    Keywords: 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
    工作時間
    工時基準除外適用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8 10:17:07 (UTC+8)
    Abstract: 我國勞動基準法自民國73年公佈施行後,於民國85年通過第一次修正,其中對於工作時間規制作了相當的調整,而其中最具突破性者應屬該法第84條之1,該法係針對工時基準除外適用的規定,即可不受相關工作時間規制之限,得排除同法第30條、第32條、第36條、第37條及第49條規定之限制,將契約約定之工時內容交由勞資雙方議定,而內容之核備准否則由當地主管機關權責。
    該法第84條之1施行於今,隨著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及多元化,歷經10餘年的考驗後,期間所核定之工作者已達60餘類,就其所核定者予以分析可知多屬從事服務業之工作者,然就其核定原則、如何約定、核備標準等,應如何拿捏其分際,卻無法從該條文或相關官方文獻中探知。
    企業為因應競爭環境的需求,傳統的工時制度的確已不符現實的需要,致使該項條文於今越趨受重視。然該條文是否能切實符合各行業內具特殊性質工作之需求,以達「彈性」之效,為檢視並檢討該制之成效,故筆者先藉由國際勞工組織、歐洲聯盟、德國、日本及美國等深具指標性的組織及法制先進之國就「工時基準除外適用」之制,作為其比較、分類之依據,再就我國於該制中的各程序步驟、適用原則、效力及影響逐一深入解析,並提出檢討及建議。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書籍】
    1.羅傳賢,2002.7,立法程序與技術,台北:五南,第3版第1刷。
    2.劉志鵬,2000,論工作時間等規制之除外適用,收錄於勞動法裁判選輯(三)。
    3.董泰琪 主編,1991,歐洲六國之勞動基準,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4.楊欣龍,2006.6,竹科人,台北:大塊文化。
    5.黃守高 等,1989.6,我國現行法制用字用語及格式之研究,台北市:法務通訊 雜誌社。
    6.黃越欽,2000,勞動法新論,台北市:翰蘆。
    7.黃程貫 主編,2006.4,勞動法,台北:新學林,第1版。
    8.陳正良,1997.6.5,行政院勞工委員會79年度專題研究報告-台灣地區正常工時例外情形之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9.內政部,1995,國際勞工組織公約暨建議書(上)(中)(下),台北市:內政部。
    10.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編譯,1990.6,工業化國家之工作時間,台北:行政院勞委會。
    1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5,工資與工作時間,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編著,1995,轉變中的工時制度-美國篇,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5.5,日本勞動時間休息休假的法律實務(上)(下),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5.5,運用勞動時間的實際型態-歐美各國的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5.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編著,2002.12,各國勞工參與法規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6.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主編,2003,各國勞動契約法規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7.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編著,2006,勞動基準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勞委會員工消費合作社。
    18.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編著,2005,各國長途客運駕駛工時管理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19.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編著,2005,責任制人員生理疲勞及工作負荷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編著,2006.1,「過勞問題」相關文獻回顧,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1.王泰銓,1997.6,歐洲共同體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
    22.Blanpain, Roger著,劉黃麗娟譯,1999,「歐洲勞動法與勞資關係(European 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台北: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
    【期刊】
    1.鄭津津,1999.5,特殊行業因應勞動基準法之工時規劃-以保險業與房屋仲介業為例,政大勞動學報,第8期。
    2.焦興鎧,2001.3,論歐洲聯盟勞工及勞資關係法制之建構,政大法學評論第65期。
    3.陳正良,1999.5,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8期。
    4.郭玲惠,1999.5,勞動基準法工時制度修正芻議,勞動學報,第8期。
    5.林振賢,2001.9,談日本勞基法的裁量勞動制,中國勞工,1020卷。
    6.Victor-Yves Ghebali 著,葉曉蘭譯,1994.9,「從慈善事業到組織的成立-國際勞工組織的起源」,勞資關係月刊13卷5期。
    【論文】
    1.魏俊明,2004,台灣與德國工作時間制度之比較—以工時彈性化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盧永盛,1995,勞動基準法上工作時間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鄭永安,民國90年,民航駕駛員工作壓力模式之研究─以中華航空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廖健宏,2006,人身保險業納入勞基法後外勤人員角色定位與勞動條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5.施懿修,2003,電傳勞動工作形態對勞動條件影響之研究─對工作時間影響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6.李玉春,2000,我國工時法制之問題點與未來展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文獻
    【日文】
    1.菅野和夫,1995,勞動法,弘文堂,第4版。
    2.佐佐木 力,1999,すぐに役立つ勞動時間休日.休暇,東京:中央經濟社。
    3.青木宗也、片剛昇編,1994,勞動基準法І,【序說,第1條~第41條】,青林書院。
    4. 東京大學動法研究會,1990.9.10,注釋勞動時間法,有斐閣,初版第1刷。
    5.安西愈,1991.10.1,改正勞動時間法の法律實務,總和勞動研究所,第2版第1刷。
    6.有泉亨,1984.7.20,勞動基準法,有斐閣。
    【英文】
    1.Albert. Thomas,(1996)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 Its Origins , Development and Future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35 No.3-4 ,261,261-264。
    2.Hayashi T, Kobayashi Y, Yamaoka K, Yano E.,(1996).” Effect of overtime work on 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Japanese Occupation environment Med 38。
    3.Ignacio A. Donoso Rubio ,(1998), Economic Limits on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 : A Case Study of ILO Standard-Setting , 24 QUEEN’s L. J. 189,193-207。
    4.Lin Y, Tanaka H. ,(2002).” The Fukuoka Heart Study Group. Overtime work,insufficient sleep, and risk of non-fa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Japanese men”, Occupation environment Med 59。.
    5.Manfred Weiss,(1989),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6.Ronald Miller, J.D.,(2004),Lisa Milam-Perez, J.D.,White-Collar Exemption Revisions , CCH Employment Law Briefing。
    7.Uehata T,(1991),1Long working hours and occupational stress-related cardiovascular .attacks among middle-aged workers in Japan,J Hum Ergol (Tokyo)。
    8.Van der Hulst M.,(2003),Long workhours and health. 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
    三、報章雜誌
    1.2004.11.11,第A8版,蘋果日報。
    2.2005.1.7,第4版,工商日報。
    3.2006,2006年求職指南,Cheers,台北:天下。
    4.2006,第35期、第361期,Career,台北:就業情報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四、網路資料
    1.愛知県産業労働部労働福祉課労使関係グループ, http://www.pref.aichi.jp/rodofukushi/horei/20p.html。
    2.經濟部,http://www.moea.gov.tw/。
    3.國際勞工組織,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depts/fact.htm。
    4.勞動統計調查 http://statdb.cla.gov.tw/html/com/statinvest.htm。
    5.厚生労働省労働基準局監督課, http://www.mhlw.go.jp/general/seido/roudou/senmon/index.html。
    6.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7.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法令查詢系統,http://laws.cla.gov.tw/Chi/Default.asp。
    8.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安全衛生研究所,http://www.iosh.gov.tw/frame.htm。
    9.行政院體育委員會,http://www.ncpfs.gov.tw/。
    10.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mp.asp?mp=4。
    1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類別查詢系統,http://statdb.cla.gov.tw/psdn/query/PSDNQ01.aspx。
    1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類別薪資調查動態查詢, http://statdb.cla.gov.tw/psdn/query/PSDNQ01.aspx。
    13.內政部兒童局,http://www.cbi.gov.tw/welcome.jsp。
    14.U.S. Department of Labor,http://www.dol.gov/elaws/esa/flsa/screen75.asp。
    15.104人力銀行,http://www.104.com.tw/。
    五、統計資料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5年2月,勞動統計月報。
    2.行政院主計處94年人力運用調查。
    3.行政院衛生署93年衛生統計。
    4.行政院主計處93年度受雇員工動向調查報告統計表。
    5.行政院主計處93年及94年台灣地區事業人力雇用狀況統計結果摘要分析。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1262015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262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勞工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6201501.pdf40KbAdobe PDF21119View/Open
    26201502.pdf80KbAdobe PDF2956View/Open
    26201503.pdf113KbAdobe PDF21088View/Open
    26201504.pdf87KbAdobe PDF21600View/Open
    26201505.pdf221KbAdobe PDF21489View/Open
    26201506.pdf406KbAdobe PDF22852View/Open
    26201507.pdf292KbAdobe PDF24260View/Open
    26201508.pdf307KbAdobe PDF22643View/Open
    26201509.pdf241KbAdobe PDF21334View/Open
    26201510.pdf153KbAdobe PDF21261View/Open
    26201511.pdf143KbAdobe PDF21735View/Open
    26201512.pdf1574KbAdobe PDF2196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