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429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24/144300 (79%)
造訪人次 : 51117299      線上人數 : 7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294


    題名: 知識型企業發展階段研究-以兒童學習相關企業為例
    作者: 莊雅惠
    貢獻者: 吳思華
    莊雅惠
    關鍵詞: 知識型企業
    企業發展階段
    兒童學習相關企業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09-09-18 09:17:35 (UTC+8)
    摘要: 本研究者曾於創業競賽中完成一套企業計畫書。就企業計畫書本質而言,,正是用來表現創業者如何由一概念發想,並藉由適當的資源應用與網路關係建立並經營一企業。也因為參與競賽,發現其實台灣有許多的技術、知識,是還未受到重視及應用。基於以上理由,牽動了研究企業發展階段的動機,希望能夠試著找出一些企業發展之通則。也因此,本研究決定以規模較小的且應用大量知識為企業資源的公司,作為觀察的對象。

    本研究根據利用企業發展的四階段,即原創階段、商品化階段、企業化階段、產業化階段,將企業發展劃分為四個時段,並利用吳思華所提出的範疇、資源、網路等三項企業發展策略構面,嘗試解答知識型企業在不同階段是否符合企業發展階段之模式?知識型企業在各期發展階段之關鍵任務為何?知識型企業如何運用策略由前一發展階段步向下一發展階段?等問題。

    經由個案研究訪談,以及本研究之事後歸納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之重要發現:
    1.知識型企業發展的確符合本架構各階段進程
    2.知識型企業各期發展階段之重要關鍵任務
    ·原創階段為確定營運範疇及未來發展方向
    ·商品化階段為結合多元知識研發兼具專業及品質的產品或服務、建構商品的獨特性、佈建出一套商品的研發程序及相關配套設備措施
    ·企業化階段為建立品牌商譽與顧客互動關係、公司整體組織及員工制度、將不必要的生產相關工作外包
    ·產業化階段為以充裕的公司資源擴大市場範疇、與外界合作,並藉由合作以整合公司資源
    3.知識型企業邁向下一發展階段之重要策略考量
    ·原創階段前累積足夠的專業知識,並熟悉市場
    ·商品化階段前規劃合宜的架構(確立產品市場)、創辦人藉研發將知識從個人身上轉移到組織、制訂研發程序及累積公司無形資產
    ·企業化階段前專注企業核心資源建立(其餘向外尋求合作)、提供標準及足量的商品及建立與顧客接觸管道、內部程序標準化、以制度及價值活動深植無形資產與組織能耐
    ·產業化階段前則利用多餘的資源投入其他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產品及市場中,並利用對外合作活動整合企業資源
    4.整體而言,本研究以為知識型企業發展之有數項重要策略演變,在企業發展前期,公司是以有形資產及個人能力為主要企業資源,但隨產品研發之完成,公司制度之建立,則利用無形資產以及組織能力驅動企業持續發展,並創造出更多的有形資產及各專業能力,成為組織產生生生不息的成長來源。



    關鍵字:知識型企業、企業發展階段、幼教相關企業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小島敏彥,(2002) , 新產品開發管理,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2.王秉鈞,(1993), 個案研究法在企業管理上之應用與評議,定性研究研討。
    3.金誠等,(2003), 創新,天下文化哈佛商業評論精選。
    4.吳思華,(2000), 策略九說,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吳思華主編,(2001), 知識資本在台灣,遠流出版公司。
    6.吳思華,(2003), 創意文化產業經營與管理,未出版課堂講義。
    7.吳思華、黃宛華、賴鈺晶,(1999), 智慧資本衡量因素之研究— 以我國軟體業為例,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主辦。
    8.吳瓊雯,(1999), 網站經營業者發展階段關鍵資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9.拜德等,(2000), 創業,天下文化哈佛商業評論精選。
    10.陳美吟,(2000), 電子學習網站的經營類型與演進,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湯瑪斯•豪澤爾、亞瑟•貝爾, (2002), 知識管理: 理論、評估、應用,麥格羅希爾。
    12.賴彥豪,(2001), 智慧資本之評量與知識管理活動--兩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3.Gary Hamel,李田樹、李芳齡譯,(2000), 啟動革命,天下文化。
    14.Kaplan, Robert S. & David P. Norton,朱道凱譯,(1999), 平衡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臉譜文化。
    15.Leif Edvinsson & Michael S. Malone,(1999), 智慧資本:如何衡量資訊時代無形資產的價值,臉譜出版社。
    16.Leonard-Barton, D.,王美音譯,(1998), 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Stewart, Thomas A.,宋偉航譯,(1997), 智慧資本-- 資訊時代的企業利基,智庫。
    二、英文部分
    1.Adolf Knapp, Manfred Bornemann, Ursula Schneider, Karin Iris Sixl, 1999.“Holistic Measur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experience issues and prospects technical meeting.
    2.Bell, C. Gordon, & John E. McNamara, 1991. “High-Tech Ventures:The Guide for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New York.
    3.Brooking, A., 1996. “Intellectual Capital” Boston, Mass: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4.Dzinkowski, R., 1999. “Mining Intellectual Capital”Strategic Finance, Montvale: Vol. 81, Iss. 4, pp.42-46.
    5.Kazanjian, R. K. and Darzin, R., 1990. “A Stage-Contingent Model Of.Design And Growth For Technology Based New Ventur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 5, pp.137-150.
    6.Kuczmarski, T.D, 1992. ”Managing New Product: The Power of
    Innovation”,2nd, ed.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 J., pp.33-36.
    7.Pleschak, Franz, 1997.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edited by Knut Koschatzky, Physica-Verlag Heidelberg, N.W. Washington.
    7.Polanyi, M, 1967. ”The Tacit Dimension” New York: M.E. Sharp Inc.. Cowan, R., P. A. David & D. Foray, 1999. “The Explicit Economics of Knowledge Codification and Tacitness” DRUID summer conference paper.
    8.Quinn, J. B., Anderson, P., & Finkelstein, S. 1996. “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Making the Most of the Be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3), 71-80.
    9.Starbuck, W.H. 1992. “Learning by knowledge intensive firm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9: pp. 713-74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0359005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900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5900501.pdf16KbAdobe PDF2688檢視/開啟
    35900502.pdf20KbAdobe PDF2718檢視/開啟
    35900503.pdf21KbAdobe PDF2918檢視/開啟
    35900504.pdf14KbAdobe PDF2710檢視/開啟
    35900505.pdf408KbAdobe PDF21071檢視/開啟
    35900506.pdf65KbAdobe PDF2927檢視/開啟
    35900507.pdf741KbAdobe PDF24253檢視/開啟
    35900508.pdf78KbAdobe PDF2800檢視/開啟
    35900509.pdf47KbAdobe PDF2809檢視/開啟
    35900510.pdf23KbAdobe PDF2112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