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中文期刊及書籍 1.子謹,「正義對邪惡的新較量─網路反恐」,收錄《當代海軍》,第一百零九期,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2.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北京:時事出版社,民國九十年九月。 3.內政部警政署編,「警政白皮書─九十一年版」,台北:警政署,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4.內政部警政署編,「警政白皮書─九十年版」,台北:警政署,民國九十年十一月。 5.孔令晟,「大戰略通論」,台北:好聯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十月。 6.王子翬,「從紐約九一一恐怖事件的戰略思想與美國反恐怖措施」,中山學報,民國九十年十二月,第二十二期。 7.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民國八十六年。 8.王立新,「全球化時代的恐怖主義:挑戰與回應」,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十卷第一期,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9.王任賢,〈我國現行生物災害防護與復原探討〉,生化災害防救學術研討會,化學兵學校主辦,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10.王庭東,「九一一事件與全球恐怖主義治理」,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期,民國九十一年。 11.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臺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三卷第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12.王崑義,「恐怖與危機--美、利衝突的戰略分析」,台北:漢斯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 13.王逸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 14.丘宏達編,「現代國際法基本文件」,台北:三民,民國八十年三月。 15.丘臺峰,「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16.古是三春著,宋一之譯,「自殺式恐怖活動分析報告」,收錄《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究論文專輯》,國防大學彙編,台北:史政編譯室,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17.弗蘭克.博爾茲,「恐怖主義及反恐對策」,收錄《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理論探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主編,北京:時事出版社,民國九十一年七月。 18.朱蓓蕾,「當前我國面對之非傳統性安全威脅與影響」,收錄《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國家安全局主編,台北:國家安全局,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19.李正屏,「美國執行反恐怖主義現況分析」,遠流學報,第十一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20.李明,「國際恐怖主義組織及其活動季刊」,第一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 21.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台北:時英,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22.李登科等合編,「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八十五年八月。 23.李禮仲,「2001年APEC上海年會:強調防堵恐怖份子利用金融體系」,國政研究報告,民九十一年七月九日. 24.汪毓瑋,「新安全威脅下之國家情報工作研究」,台北:遠景基金會,民國九十二年三月。 25.林正義,「美國因應九十一1事件的危機處理」,戰略與國際研究,,第四卷第一期,民國九十年一月。 26.林碧炤, 「論國際政治的持續與轉變」,台北:桂冠,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27.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民八十八年七月。 28.林維揚,「東南亞反恐與台灣的安全」,收錄《戰略安全論壇(IIR-NSSI)》,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29.邱吉鶴、卜正球、黃宏光,「反恐怖危機處理機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30.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 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十五年六月七日。 31.洪秀菊,「剖析雷根主義之理論基礎」,東吳政治學報,第四期,民國八十四年。 32.約翰.柯林斯(John M. Collins)著,鈕先鍾譯,「大戰略」,台北:黎明,民六十四年六月。 33.胡瑞舟,「九一一事件對戰爭研究的影響:主要意涵與思考」,國防大學國家戰略及國防事務研討會論文集,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六日。 34.范錦明,「九一一事件後國際經濟情勢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四卷第一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35.軍事參考譯著,「國際恐怖主義」,台北:三軍大學,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36.孫國祥,「恐怖主義對安全的威脅:持續的恐怖攻擊與反恐合作」,收錄《亞太綜合安全年報民國九十一-九十二》台北:遠景基金會,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37.徐冰川,「賓拉登頭號助手三顧台灣」,青年參考,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三十日,版24。 38.息曙光,「世界戰略大格局」,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九月。 39.特南克斯,「反恐怖戰(下)」,尖端科技,第一期,民國九十二年一月。 40.翁明賢,「美全球化下的軍事安全兼論空權與國家安全的關係」,民國一百年台防衛作戰空軍兵力規劃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九十年十月。 41.國防大學,「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究論文專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42.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重大議題」,台北:史編局,民國九十一年二月。 43.張中勇,「台灣海峽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評估」,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三卷第四期,民國九十年十月。 44.張中勇,「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作為對台灣安全的啟示」,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研討會,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十日。 45.張中勇,「美國反制國際恐怖主義的決策運作」,美國月刊,第四卷第八期,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46.張中勇,「美國對恐怖主義的對決策」,美國月刊,第八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二年二月。 47.張中勇,「國際恐怖主義的演變與發展」,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四卷第一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48.張中勇,「從當前恐怖主義發展看現階段生化災害潛在威脅及因應」,生化災害防救學術研討會,化學兵學校主辦,民國九十一年十月,頁70。 49.張中勇,「論各國反恐怖主義活動之對策與經瞼對我國國境安全維護的啟示」,警學叢刊,第二十三卷第四期,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50.張文廣、李照德,「憲兵對「反恐」之認知與角色扮演」,國家安全與憲兵任務學術研討會,憲兵學校主辦,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51.曹雄源,「就警備面向探討憲兵特勤隊運用與國家安全之關係」,憲兵任務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憲兵學校主辦,民國八十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52.陳必照,「建立反恐機制,制約中國霸權」,台灣智庫通訊,第六期。 53.陳偉華,「主權與戰爭:兩岸關係的轉捩點」,遠景季刊,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第二卷第三期,民國九十年七月。 54.曾章瑞等,「軍方在非傳統安全威脅扮演之角色」,收錄《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國家安全局主編,台北:國家安全局,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55.曾章瑞等,「從美國九一一事件的啟示探討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下國軍因應作為」,收錄《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究論文專輯》,國防大學彙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56.童光復,「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生化戰劑反恐精進作為及對我啟示」,收錄《國防軍事戰略視窗(九十一年3、4月彙編)》,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編印,台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民國九十一年五月。 57.黃忠範,「對恐怖份子生、化攻擊防制作為之研究」,台北:國防部編印,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 58.黃富源、侯友宜,「談判與危機處理」,台北:元照出版,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59.傳田教授,「從伊斯蘭與阿拉伯世界看九一一事件」,國防大學演講,民國九十年九月十二日。 60.楊士隆、詹德恩、程敬閏,「國際恐怖主義威脅」,收錄《非傳統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第二輯)》,國家安全局主編,台北:國家安全局,民國九十一年二月。 61.楊順利,「國家安全之預警情報研究:從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談起」,國防雜誌,第十七卷第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62.楊潔勉等著,「國際恐怖主義與當代國際關係─九一一事件的衝擊和影響」,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63.萬仞,「國家安全新論─再檢討與新思維」,國防雜誌,第十卷第九期。 64.詹姆士•史密斯(James M. Smith)、威廉•湯姆斯(William C. Thomas)合編,「恐怖主義威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The Terrorism Threat and U.S. Government Response:Oper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謝豐安、吳福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九十一年五月。 65.廖元豪,「美國反恐怖主義相關法律措施之簡介與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期,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66.劉濟春,「由恐怖攻擊事件談化學戰防護」,核生化防護季刊,第七十三期,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67.薛博仁,「現階段生物災害潛在威脅」,生化災害防救學術研討會,陸軍化學兵學校主辦,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三十日。 68.蘇進強,「全球化下的台海安全」,台北:揚智文化,九十二年九月。 69.蘇進強,「國家安全與危機管制機制」,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十日。 70.蘇進強主編,「九一一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文新聞,民國九十一年九月,頁20。 中文報章、新聞 1.《台灣新聞報》,民國90 年9 月16 日,版6。 2.《聯合報》,民國90年9月22日,版11。 3.《中國時報》,民國89年7月14日,版14。 4.《中國時報》,民國90年7月20日,版11。 5.《中國時報》,「奧薩瑪賓拉登/其人其事」,(第三版),民國90年9月12日。 6.《中國時報》,民國90年9月27日,版9。 7.《中國時報》,民國91年12月30日,版8。 8.《中國時報》,民國92年3月20日,版6。 9.《中國時報》,民國92年9月23日,版A4。 10.《中國時報》,民國92年11月11日,版A11。 11.《中國時報》,民國92年11月11日,頁32。 12.《中國時報》,民國92年12月31日,版A12。 13.《蘋果日報》,民國92年12月24日,版A12。 14.中央社國際新聞,「賓拉登首次承認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為蓋達所為」,民國90 年11 月11 日。 15.中華讀書報,「明天我們安全嗎?」,民國90年9月27日。 中文網站 1.「現代恐怖主義之意義與反恐怖主義的國際實踐」,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R-091-034.htm [2003/11/20] 2.〈鮑爾,抓住機會-全球反恐總動員〉《中央日報》,民國90年11月7日,版9。 3.〈2001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 美國國務院, http:// usinfo . state . gov. 4.〈北約八措施,反恐與美同步〉,《中央日報》,民國90年10月6日,版9。 5.〈歐盟決全力挺美〉,《中國時報》,民國90年9月23日,版2。 6.〈轟炸阿國回教國家反應分歧〉,《中國時報》, 民國90年10月9日, 版8. 7.APEC領袖會議發表反恐聲明. http://tw.news.yahoo.com/2001/10/21/international/ctnews/2626452.html. 8〈陳總統對三芝會議歸納十點具體結論: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中央通訊社》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ch910908.htm [2003/5/17] 9.〈恐怖勢力跨入亞洲,威脅台灣〉,《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oct/21/today-p3.htm [2002/10/21] 10.〈暗藏恐怖份子台灣安全堪慮〉,《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s.yam.com/tdn/focus/news/200309/A020908144.html [2003/9/8] 11.〈總統府限航區交部建議擴大〉,《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3/6/28/n334952.htm [2003/10/12] 12.〈國內將實施核生化防護演習〉,《中國時報》,民國90 ¦~10 月9 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special/america2/c/d1100901.htm[2003/10/5] 13.〈推動毒災防救現況〉,《環保署網站》http://www.epa.gov.tw/j/toxic/jacc-now.htm#4 [2003/9/20] 14.〈資通會報首«×秘密攻防演½m九成七單位過關〉,《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s.yam.com/cna/fn/news/200304/200304280169.html[2003/11/2] 15.〈中國網軍入侵,多個國防機密外洩〉,《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oct/7/today-p2.htm [2003/11/2] 16.胡湘玲,〈下一個輪到誰?在恐怖攻擊活動風險下的核能電廠〉http://www.gcaa.org.tw/article/nuke/nonuke011213.htm [2003/11/13] 17.〈軍事專家指軍隊正逐漸成為全球「反恐」的主角〉,《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6-21/26/316260.html [2003/11/13] 18.湯耀明:反恐應由警政單位負責〉,《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sep/12/today911-10.htm [2003/10/12] 19.〈台灣國防部:反恐需¸¨實全民國防〉,《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2/11/17/n246506.htm [2003/10/12] 20.〈高雄印勞攜爆裂物炸傷四人〉,《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s.yam.com/pts/focus/news/200310/6024090020031010.html [2003/10/20] 英文部分 1.Brian Jenkins , “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 New Mode of Conflict” ,(Los Angeles:Crescent ,1975, p p.4-7. 2.Bush Signs Into Law Legislation Creating New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Washington File, November 25, 2002,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 3.Chales D. Smith , “ Palestine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88 , p.133. 4.Charles T. Eppright,“Counterrorism and Conventional Military For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Effect and Utility”Studies in Conflict and Terrorism, 1997, p. 334. 5.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The USA Patriot Act:A Legal Analysis”, 15 April 2002, see《http://fpc.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10092.pdf》[2003, May 14]。 6.GAO, “Impact of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GAO-02-700R, 29 May 2002。 7.George W. Bush, “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 D.C.:The White House , September 17, 2002 . 8.James M. Poland, Understanding Terrorism: Group, Strategies and Response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1988). 9.James M. Smith and William C. Thomas,“The Real Threat from Oklahoma City:Tactical and Strategic”,The Terrorism Threat and U.S. Government Response, (台北: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民國91 年5 月。 10.James M..Poland, “Understanding Terrorism:Group,Strategies,and Responses”(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Hall,1988),. 11.John Pvnchon Holms , “Terrorism”New York;pinnacle books , 2ed ,1995 ,. 12.Jonathan Stevenson,“Pragmatic Counter-terrorism,”Survival, Vol. 43, No. 4, Winter 2001-02. 13.Judith Miller, Benjamin Weiser and Ralph Blumenthal,“Holy Warriors Escalate an Old War on a New Front,”The New York Times, 16 Septemb er 2001. 14.Martha Crenshaw , 〞Is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Prinmarily State Sposored ?〞,in Charles W .Kegley ,Jr .edite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Characteristics ,Causes ,Controls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 15.Martha Crenshaw ,“ The Cause of Terrorism” , Camparative Politics .13 ,(July 1981). 16.Norman J. Padelford and George A. Lincol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Press, 1954. 17.Paul Wilkinson, “Political Terrorism”(London:MacMillan,1976). 18.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June 2002, see《http://www.whi tehouse.gov/deptofhomeland/book.pdf》[2003, May 04]。 19.RAND, 「After 9/11Stress and Coping Across America」, 10 June 2002, see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 CT/CT198/CT198.pdf》〔2003, May 06〕。 20.RAND`s Research onTerrorism, Santa Monica, Califomia: RAND Coiporation,1982. 21.Response Capabilities for Terrorism Involv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First Annual Report: Assessing the Threat, Washington, DC: RAND, December 15,1999. 22.Robert A Friedlander, Terrorism and the Law, Gaithersburg, MD: IACP,1981. 23.Subcommittee on Terrorism and Homeland Security, “Counter terrorism Intelligence Cap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Prior to 9-11”, July 2002, see《http://news.findlaw.com/hdocs/docs/terrorism/hsintl7170 2thsrpt.pdf》[2003, May 04]。 24.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Homeland Security:The White House Plan Explained and Examined”, 04 September 2002, see《http://www.brook.edu/dybdocroot/comm/events/20020904homeland.pdf》[2003, May 14]。 25.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ssessing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15 July 2002, Washing ton D.C., see《http://www.brook.edu/dybdocroot/fp/projects/ homeland/assessdhs.pdf》[2003, May 04]。 26.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Homeland Security”, see《http://www.whitehouse.go v/homeland/book/nat_strat_hls.pdf》[2003, May 04]。 27.Thomas Ching-Peng Peng, 「Governmental Core Functions and Reorganization—The Case of the Homeland Security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anges of US Government and Policy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Attacks”,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 Taipei, Taiwan, December 5-6, 2002)。 28.Tsai-Tsu Su,「The Impact of September 11 on the U.S. Budg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anges of US Government and Policy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Attacks”,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 Taipei, Taiwan, December 5-6, 2002)。 29.U.S. Department of State, “Patterns of Global Terrorism 2001”, see《http://www.state.gov/s/ct/rls/pgt rpt/2001/ html/》。 30.Zachary S. Davi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New Terrorist Threat?CRS Report to Congress 97-75 31.“For Whom the Liberty Bell Tolls,”The Economist, August 31, 2002. 32.Christopher Greenwood,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War Against Terrorism’,”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78 , No.2 2002. Greenwood 2002年9月18-19日. 33.http://www .whitehouse .gov/nsc/nss .htm 34.http://www .xinhuanet .com. 中文報章、新聞 1. 《台灣新聞報》,民國90 年9 月16 日,版6。 2. 《聯合報》,民國90年9月22日,版11。 3. 《中國時報》,民國89年7月14日,版14。 4. 《中國時報》,民國90年7月20日,版11。 5. 《中國時報》,「奧薩瑪賓拉登/其人其事」,(第三版),民國90年9月12日。 6. 《中國時報》,民國90年9月27日,版9。 7. 《中國時報》,民國91年12月30日,版8。 8. 《中國時報》,民國92年3月20日,版6。 9. 《中國時報》,民國92年9月23日,版A4。 10. 《中國時報》,民國92年11月11日,版A11。 11. 《中國時報》,民國92年11月11日,頁32。 12. 《中國時報》,民國92年12月31日,版A12。 13. 《蘋果日報》,民國92年12月24日,版A12。 14. 中央社國際新聞,「賓拉登首次承認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為蓋達所為」,民國90 年11 月11 日。 15. 中華讀書報,「明天我們安全嗎?」,民國90年9月27日。 中文網站 1. 「現代恐怖主義之意義與反恐怖主義的國際實踐」,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R-091-034.htm [2003/11/20] 2. 〈鮑爾,抓住機會-全球反恐總動員〉《中央日報》,民國90年11月7日,版9。 3. 〈2001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 美國國務院, http:// usinfo . state . gov. 4. 〈北約八措施,反恐與美同步〉,《中央日報》,民國90年10月6日,版9。 5. 〈歐盟決全力挺美〉,《中國時報》,民國90年9月23日,版2。 6. 〈轟炸阿國回教國家反應分歧〉,《中國時報》, 民國90年10月9日, 版8. 7. APEC領袖會議發表反恐聲明. http://tw.news.yahoo.com/2001/10/21/international/ctnews/2626452.html. 8. 〈陳總統對三芝會議歸納十點具體結論: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中央通訊社》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ch910908.htm [2003/5/17] 9. 〈恐怖勢力跨入亞洲,威脅台灣〉,《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oct/21/today-p3.htm [2002/10/21] 10. 〈暗藏恐怖份子台灣安全堪慮〉,《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s.yam.com/tdn/focus/news/200309/A020908144.html [2003/9/8] 11. 〈總統府限航區交部建議擴大〉,《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3/6/28/n334952.htm [2003/10/12] 12. 〈國內將實施核生化防護演習〉,《中國時報》,民國90 ¦~10 月9 日。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special/america2/c/d1100901.htm[2003/10/5] 13. 〈推動毒災防救現況〉,《環保署網站》http://www.epa.gov.tw/j/toxic/jacc-now.htm#4 [2003/9/20] 14. 〈資通會報首«×秘密攻防演½m九成七單位過關〉,《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s.yam.com/cna/fn/news/200304/200304280169.html[2003/11/2] 15. 〈中國網軍入侵,多個國防機密外洩〉,《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oct/7/today-p2.htm [2003/11/2] 16. 胡湘玲,〈下一個輪到誰?在恐怖攻擊活動風險下的核能電廠〉http://www.gcaa.org.tw/article/nuke/nonuke011213.htm [2003/11/13] 17. 〈軍事專家指軍隊正逐漸成為全球「反恐」的主角〉,《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6-21/26/316260.html [2003/11/13] 18. 湯耀明:反恐應由警政單位負責〉,《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sep/12/today911-10.htm [2003/10/12] 19. 〈台灣國防部:反恐需¸¨實全民國防〉,《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2/11/17/n246506.htm [2003/10/12] 20. 〈高雄印勞攜爆裂物炸傷四人〉,《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s.yam.com/pts/focus/news/200310/6024090020031010.html [2003/10/20] 英文部分 1. Brian Jenkins , “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 New Mode of Conflict” ,(Los Angeles:Crescent ,1975, p p.4-7. 2. Bush Signs Into Law Legislation Creating New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Washington File, November 25, 2002,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 3. Chales D. Smith , “ Palestine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88 , p.133. 4. Charles T. Eppright,“Counterrorism and Conventional Military For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Effect and Utility”Studies in Conflict and Terrorism, 1997, p. 334. 5.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The USA Patriot Act:A Legal Analysis”, 15 April 2002, see《http://fpc.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10092.pdf》[2003, May 14]。 6. GAO, “Impact of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GAO-02-700R, 29 May 2002。 7. George W. Bush, “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 D.C.:The White House , September 17, 2002 . 8. James M. Poland, Understanding Terrorism: Group, Strategies and Response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1988). 9. James M. Smith and William C. Thomas,“The Real Threat from Oklahoma City:Tactical and Strategic”,The Terrorism Threat and U.S. Government Response, (台北: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民國91 年5 月。 10. James M..Poland, “Understanding Terrorism:Group,Strategies,and Responses”(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Hall,1988),. 11. John Pvnchon Holms , “Terrorism”New York;pinnacle books , 2ed ,1995 ,. 12. Jonathan Stevenson,“Pragmatic Counter-terrorism,”Survival, Vol. 43, No. 4, Winter 2001-02. 13. Judith Miller, Benjamin Weiser and Ralph Blumenthal,“Holy Warriors Escalate an Old War on a New Front,”The New York Times, 16 Septemb er 2001. 14. Martha Crenshaw , 〞Is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Prinmarily State Sposored ?〞,in Charles W .Kegley ,Jr .edite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Characteristics ,Causes ,Controls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 15. Martha Crenshaw ,“ The Cause of Terrorism” , Camparative Politics .13 ,(July 1981). 16. Norman J. Padelford and George A. Lincol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Press, 1954. 17. Paul Wilkinson, “Political Terrorism”(London:MacMillan,1976). 18.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June 2002, see《http://www.whi tehouse.gov/deptofhomeland/book.pdf》[2003, May 04]。 19. RAND, 「After 9/11Stress and Coping Across America」, 10 June 2002, see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 CT/CT198/CT198.pdf》〔2003, May 06〕。 20. RAND`s Research onTerrorism, Santa Monica, Califomia: RAND Coiporation,1982. 21. Response Capabilities for Terrorism Involv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First Annual Report: Assessing the Threat, Washington, DC: RAND, December 15,1999. 22. Robert A Friedlander, Terrorism and the Law, Gaithersburg, MD: IACP,1981. 23. Subcommittee on Terrorism and Homeland Security, “Counter terrorism Intelligence Capabilities and Performance Prior to 9-11”, July 2002, see《http://news.findlaw.com/hdocs/docs/terrorism/hsintl7170 2thsrpt.pdf》[2003, May 04]。 24.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Homeland Security:The White House Plan Explained and Examined”, 04 September 2002, see《http://www.brook.edu/dybdocroot/comm/events/20020904homeland.pdf》[2003, May 14]。 25.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ssessing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15 July 2002, Washing ton D.C., see《http://www.brook.edu/dybdocroot/fp/projects/ homeland/assessdhs.pdf》[2003, May 04]。 26.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Homeland Security”, see《http://www.whitehouse.go v/homeland/book/nat_strat_hls.pdf》[2003, May 04]。 27. Thomas Ching-Peng Peng, 「Governmental Core Functions and Reorganization—The Case of the Homeland Security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anges of US Government and Policy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Attacks”,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 Taipei, Taiwan, December 5-6, 2002)。 28. Tsai-Tsu Su,「The Impact of September 11 on the U.S. Budg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anges of US Government and Policy after the September 11th Attacks”,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 Taipei, Taiwan, December 5-6, 2002)。 29. U.S. Department of State, “Patterns of Global Terrorism 2001”, see《http://www.state.gov/s/ct/rls/pgt rpt/2001/ html/》。 30. Zachary S. Davi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New Terrorist Threat?CRS Report to Congress 97-75 31. “For Whom the Liberty Bell Tolls,”The Economist, August 31, 2002. 32. Christopher Greenwood,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War Against Terrorism’,”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78 , No.2 2002. Greenwood 2002年9月18-19日. 33. http://www .whitehouse .gov/nsc/nss .htm 34. http://www .xinhuanet .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