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23591      Online Users : 88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821


    Title: 中日馬關條約談判之研究
    Authors: 林乾隆
    Contributors: 姜家雄
    林乾隆
    Keywords: 談判
    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
    不對稱談判
    中國
    日本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7 18:13:22 (UTC+8)
    Abstract: 日本在1894年藉由朝鮮「東學黨事件」發動中日甲午戰爭,並於1895年與中國簽訂「馬關條約」,迫使中國割地賠款。本文即在從「國際談判」之角度探討馬關條約談判。
    本文以哈比等五位學者對於國際談判之相關論點為基礎,經由歷史研究途徑,採用文獻分析研究方法,分由馬關條約談判之談判背景、談判結構、談判過程等方面分析此兩國間之戰爭媾和談判。
    在談判背景上,中國在軍事上節節敗退之下,希望列強出面調停,但日本為確保在談判中達到其最大目的,故遲至1895年3月,在中國願意派遣有割讓土地畫押之全權大臣後,才在美國居間協調下,接受中國的談判要求。在談判結構上,中國在談判前的靜態資源中,可藉以在馬關條約談判中增加談判權力的就是廣土眾民的商業利益與第三國干預,但仍須依靠有效的戰術運用,方能於談判中增加談判權力。
    在談判過程中,中國放棄堅持之議題選項,故極力爭取第三國之幫助,而日本也努力於排除第三國干預介入談判中,雖然有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日本仍成功地將其與馬關條約談判切割處理,不使其產生議題聯繫,而列強在各自利益考量下,最終無法及時提供中國談判權力,迫使中國不得不接受日本之談判條件。
    中國在馬關條約談判中最在意之割讓領土次議題,實乃十九世紀中外戰爭媾和之慣例,然中國政府決策人士昧於國際知識,一再於此次議題上討論爭辯,喪失較佳之談判時機。而中國於1900年之辛丑條約談判中仍重蹈覆轍,接受各國談判條件。日本則於1905年與俄國之樸茲茅斯條約談判中,面對不同於中國的戰敗國,俄國採用堅持選項之戰術,迫使日本於談判中只能達到分文未取之「絕對必要條件」。
    本文運用哈比等學者之談判論點,綜合為本文之研究架構,可供研究國際上戰爭媾和之不對稱權力談判之分析架構。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三軍大學中國歷代戰爭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史(第七編)》。台北:三軍大學,民61。
    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海關與中日戰爭》。北京:中華,1983。
    中華文化復興推動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一編》。臺北:臺灣商務,民75。
    中華文化復興推動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四編》。臺北:臺灣商務,民75。
    日本參謀本部編纂。《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東京:東京印刷株式會社,1998。
    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二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三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四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王彥威、王亮編。《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民52。
    王曾才。《西洋近代史》。台北:正中,民59。
    王曾才。《中英外交史論集》。台北:聯經,民80。
    王樹槐。《庚子賠款》。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63。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17世紀中葉~1945年》。北京:法律,2002。
    石泉。《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1997。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台北:臺灣商務,民81。
    伊藤博文編。《機密日清戰爭》。東京:原書房,2004。
    朱壽朋纂修。《十二朝東華錄》。台北:文海,民52。
    吳汝綸。《李文忠公奏稿》。台北:文海,民51
    吳汝綸。《李文忠公電稿》。台北:文海,民51。
    吳汝綸。《李文忠公譯署函稿》。台北:文海,民51。
    吳秀光。《政府談判之博奕理論分析》。台北:時英,2001。
    呂理州。《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福澤諭吉傳」》。台北:遠流,1993。
    李守孔。《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民86。
    李則芬。《中日關係史》。台北:臺灣中華,民59。
    李國祁。〈馬關條約之檢討〉,收錄《馬關條約與台灣地位》,馬起華主編,頁1-10。台北:中華會,民84。
    沈雲龍主編。《光緒條約》。台北:文海,民52。
    沈雲龍主編。《甲午中日戰輯》。台北:文海,民55。
    周惠民。《德國對華政策研究》。台北:三民,民84。
    林子侯。〈乙未中日馬關條約之再檢視〉,收錄《第三屆近百年中日關係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頁73-11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85。
    林子候。《甲午戰爭前日本之內政與備戰》。嘉義:大人物,2001。
    林淑娟。《馬關議和之伊李問答》。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民84。
    林樂知、蔡爾康。《中東戰紀本末》。台北市:廣文,民61。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冊)》,天津社會科學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信夫清三郎。《日本近代政治史(三)》,呂萬和等譯。台北:桂冠,1990。
    軍機處(清)。《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上冊)》。台北:文海,民52。
    軍機處(清)。《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下冊)》。台北:文海,民52。
    高蘭。《雙面影人:日本對中國外交的思想與實踐》。上海:學林,2003。
    張雲樵。《伍廷芳與清末政治改革》。台北:聯經,民74。
    戚其章。《甲午戰爭國際關係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民59。
    陳光復。〈有清一代之中俄關係〉,收錄《民國叢書第二編》,姜亮夫主編,頁1-464。
    陳志奇。《中國近代外交史》。台北:南天,民82。
    陳義杰。《翁同龢日記(第五冊)》。北京:中華,1997。
    陸奧宗光。《甲午戰爭外交祕錄》,陳鵬仁譯。台北:海峽學術,2005。
    傅啟學。《中國外交史(上冊)》。台北:臺灣商務,民61。
    斯塔奇(Brigid Starkey)、波義爾(Mark A. Boyer)、維爾肯菲爾德(Jonathan Wilkenfeld)。《外交談判導論(Negotiating a Complex World: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陳志敏、陳玉聃、董曉同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彙編(第三冊)》。台北:鼎文,民62。
    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彙編(第四冊)》。台北:鼎文,民62。
    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彙編(第七冊)》。台北:鼎文,民62。
    楊家駱主編。《清光緒朝文獻彙編(第十一冊)》。台北:鼎文,民62。
    楊家駱主編。《義和團文獻彙編(第三冊)》。台北:鼎文,民62。
    葉龍彥。《西洋全史(十四)》。台北:燕京文化,民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季外交史料選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86。
    褚德新、粱德主編。《中外約章匯要》。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劉必榮。〈談判理論的發展趨勢〉,收錄《國際關係專門研究報告(下冊)》,國際關係研究會編,頁2207-2240。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會,民78。
    蔣廷黻。《中國近代外交史資料輯要中卷》。台北:臺灣商務,民57。
    蔡東杰。《西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2003。
    蔡東杰。《中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2004。
    鄧中堅、高永光、黃奎博。《政治溝通與談判技巧》。台北:國立空中大學,民93。
    蕭振寰。《談判的理論與實務-中美著作權系列談判個案分析》。台北:經濟部國貿局,民80。
    覺羅勒德洪。《大清德宗(光緒)皇帝實錄》。台北:台灣華文。
    二、期刊論文
    許介鱗。〈福澤諭吉的文明觀與脫亞論〉。《歷史》,2003年5月號,頁34-43。
    劉必榮。〈不對稱結構下的談判行為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2期。民82年3月,頁219-267。
    黃秀政。〈馬關議和的割臺交涉上〉。《近代中國》,55期。民75年10月,頁239-263。
    黃秀政。〈馬關議和的割臺交涉下〉。《近代中國》,56期。民75年12月,頁227-235。
    張國忠。〈談判權力的研究〉。《明新學報》,21期。民87年12月,頁69-75。
    張雄潮。〈光緒乙未廷臣疆吏諫阻割臺的幾種論調〉。《臺灣文獻》,18卷2期。民56年6月,頁130-155。
    韓寶華。〈清廷與聯軍議和過程中的幾項難題〉。《歷史》,149期。民89年6月,頁62-69。
    金振玄譯。〈二十世紀的第一聲雷-日俄戰後的魏特斡旋〉。《當代》,214期。民94年6月,頁44-57。
    三、碩士論文
    陳世榮。〈甲午戰爭後日本對清廷賠款用途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匡曉薇。〈馬關議和之談判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年。
    陳清雲。〈甲午戰爭與中日外交〉。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49年。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Brams, Steven J. Negotiation Game: Applying Game Theory To Bargaining And Arbitr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Habeeb, William Mark. Power and Tactics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8.
    Ikle, Fred C. How Nations Negotiate. New York: Harper & Row,1964.
    Pillar, Paul P. Negotiation Peace: War Termination as a Bargaining Proc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Raiffa, Howard. The Art and Science of Negoti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Zartman, I. William.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Beverly Hill, CA: Sage Publication, 1978.
    二、期刊論文
    Bercovitch, J. “Problem and Approaches in The Study of Bargaining and Negotiation. ”Political Science 36(December 1984): 125-144.
    Zartman, I. William. “Negotiation:Theory And Reali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9(Spring 1975): 69-78.
    Zartman, I. William.“Negotiation as a Joint Decision-Making Process.”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1(December 1977): 619-63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4922010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2201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1001.pdf78KbAdobe PDF21043View/Open
    201002.pdf58KbAdobe PDF21109View/Open
    201003.pdf74KbAdobe PDF21162View/Open
    201004.pdf59KbAdobe PDF21106View/Open
    201005.pdf171KbAdobe PDF22098View/Open
    201006.pdf224KbAdobe PDF24731View/Open
    201007.pdf256KbAdobe PDF21897View/Open
    201008.pdf303KbAdobe PDF24348View/Open
    201009.pdf239KbAdobe PDF23238View/Open
    201010.pdf126KbAdobe PDF21456View/Open
    201011.pdf166KbAdobe PDF21593View/Open
    201012.pdf108KbAdobe PDF218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