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78529      Online Users : 18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81


    Title: 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同盟的評估:和平崛起論的困境
    Authors: 張書瑋
    Contributors: 邱坤玄
    張書瑋
    Keywords: 美日同盟
    美日安保條約
    國家利益
    911事件
    和平崛起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7 18:07:16 (UTC+8)
    Abstract: 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同盟的評估:和平崛起論的困境

    中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由於冷戰時期的美日同盟關係主導東北亞安全戰略情勢的發展,但美日同盟關係在冷戰後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藉由其之後條約的強化分別來達到美日兩國的國家利益,而面對東北亞的另一新興強權-中共,美日兩國的同盟及戰略部署帶給中共的戰略意涵是什麼?至於中共對美日安全同盟的認知,其新興的外交思維「和平崛起」又怎樣與美日關係競爭與合作,以及其後續發展情況會如何?而我們有以下的問題重點:
    (一)美日安保在各個階段的實施情況為何,以及它所代表的內涵及對美日兩國有何影響?
    (二)冷戰前後的國際世界格局有何改變,並且對東北亞有何影響?我們可以從中歸結出什麼樣的總體性指標?並且在另經國際性的變動,如911事件、朝鮮半島核武危機及台海安全問題等等,中共對美日安保的認知有何轉變,並且在經由認知之後產生什樣的行為與政策。
    (三)如果將中共如何認知美日安保的問題,納入在東北亞的區域國際關係體系中,並且加入探討影響到美日中三角關係的議題,如朝鮮半島問題、台灣問題等等,會有何不同面向的評價與觀點?
    (四)如果從外交政策面向出發,探討冷戰後中共提出新型外交概念的目的,並且著重在胡溫體制下「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那它與美日安保同盟體系有何關係與影響?並試圖觀察彙整出中共對外行為的原則、方法與手段。
    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中文專書:
    K.J. Holsti著,譚溯澄、李偉成譯,國際政治分析架構。台北:幼獅出版社,2000。
    Kenneth N. Waltz著,胡祖慶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台北:五南出版社,1997。
    John Naisbitt著,林蔭庭譯,亞洲大趨勢。臺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
    大前研一著,張新琦譯,力用中國。台北:天下雜誌社,2003。
    大前研一著,許曉平譯,中國出租中。台北:天下雜誌社,2002。
    日本外交青書(平成16年)。東京:外務省,2004。
    王如生,「東協組織發展之研究:從整合理論觀點」(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所碩士論文,2000)。
    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編,新中國外交風雲(第三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 。
    白禮博、孟儒,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台北:立緒文化,1998。
    世界銀行編,世界發展報告-1993年。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3。
    田中明彥,日中關係1945-1990。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1。
    任曉、胡泳浩,中美日三邊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曲星,中國外交50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江西元、夏立平,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何思慎,戰後日本對華政策之研究(1945-1997)。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98。
    何思慎,擺盪在兩岸之間:戰後日本對華政策1945-1997。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99。
    李世暉,日美安保體制變遷之中共因素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98。
    李而炳,21世紀前期中共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
    李英明,張亞中著,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0。
    李登科等著,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憬藝出版社,1997。
    李義虎,破滅的神話-世界的裂變與彌合。湖南:湖南出版社,1992。
    卲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1。
    卲宗海,當代大陸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3。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
    林金莖,戰後中日關係之實証研究。台北:中日關係研究會,1984。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
    金德碁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東北亞海軍戰略。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
    吳學文等著,當代中日關係(1945-1994)。北京:時事出版社,1995。
    門洪華,中國:大國崛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哈里.哈丁(Harry Harding)著,袁瑾、徐荻洲、湯國維、王海良、鄭志偉譯,脆弱的關係-1972年以來的美國和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3。
    洪停杓、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新論。香港:勵志出版社,2004。
    宮力,毛澤東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翁昇耀,冷戰後中共因應美日安保同盟之對策。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3。
    唐世平,塑造中國的理想安全環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出版社,2004。
    陳峰,衝破圍堵的中國。台北:人間出版社,1998。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陳有為,天安門事件後中共與美國外交內幕。台北:正中書局,1999。
    陳志奇,戰後美國對華政策之蛻變。台北:帕米爾書局,1981。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文化出版社,1999。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譯,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2001。
    從進,曲折發展的歲月2。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章家敦著,侯思譯嘉,中國即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出版社,2002。
    張暄,當代中日關係四十年。北京:時事關係出版社,1993。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出版社,1996。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出版社,2000。
    張薀嶺,夥伴還是對手-調整中的中美日俄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張蘊嶺著,轉變中的中美日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森本敏,有事法制。東京:PHP研究所,2003。
    飯田建一編,胡台生譯,1996-1997東亞戰略概觀。台北:國防部軍務局,1996。
    黃朝茂、宋一之譯,日本防衛廳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楊紫函等譯,美日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臧士俊,戰後日中台三角關係。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趙建中,美國與中共關係。台北:黎明文化,1976。
    劉建飛,敵人、朋友還是夥伴-中美日戰略關係演變(1899-199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
    蔡政文、林嘉誠編著,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
    戰略問題研究學會,戰後世界軍事史1945-1969。東京:原書房,1970。
    戰略問題研究會,戰略世界軍事史1974-1980年。東京:原書房,1981。
    曉兵、青波編著,中國能否打贏下一場戰爭。臺北:周知文化出版社,1995。
    韓念龍,當代中國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關中,美國與中共:充滿變數和矛盾的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2。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蘇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台北:三民書局,1991。
    (二)中文期刊:
    Benjamin Self,「中國崛起與美日同盟在台灣安全上的角色」,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4 ),頁126。
    Tomoyuki Kojima,「中國崛起之省思:日本對未來東亞中國因素的認知」,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政大國關中心,2004 ),頁194-197。
    楊志恆,「美日安保之沿革及其對台海安全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2期(2000),頁1。
    丁詩傳、魏國洲,「冷戰後美國干涉台灣問題戰略策略評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 期(2000) ,頁39-40。
    于有惠,「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 卷第3 期(1999 年3 月),頁45-61。
    _______,「和平發展:胡溫體制外交初探」,蔡瑋、柯玉枝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頁56。
    _______,「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 卷第1 期(2004),頁111。
    _______,「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 卷第2 期(2001),頁57-59。
    小池隆一,「國會統制の後退と內閣總理大臣の權限集中」,法律時報(2002),頁7,104-106。
    元成章,「中國對外戰略的確立與調整」,劉山,薛君度主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頁40-44。
    王昆義、蔡裕明,「和平崛起:轉型中的中國國際戰略與對台戰略思考」,全球政治評論,第9期(2005),頁43-84
    王思粵,「美國與中共經貿關係的回顧與展望」,美歐月刊,第11卷第4期(1996),頁65。
    王桅,「和平崛起的三重內涵」,中國外交,第5期(2004 ),頁39。
    王高成,「從小布希東亞之行看美國亞太戰略」,遠景季刊,第3卷第3期(2002),頁75-102。
    仲一平,「中國和平崛起論出於新戰爭理念」,鏡報月刊(香港),第7 期(2004 年7月),頁49-51。
    朱松柏,「北韓核武發展與東亞區域安全」,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頁7
    _______,「美國與北韓簽訂核子協議及其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4 卷第1 期(1995),頁13-14。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新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 卷第6 期(2003),頁75-108。
    朱鋒,「周邊事態:矛盾與問題-對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和相關法案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1999),頁26。
    江澤民,「全球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月報,第12期(2002),頁23。
    余莓莓,「布希政府東亞戰略框架與內涵」,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 卷第3 期(2005),頁61
    宋以敏,「時代主題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國際問題研究,第3 期(2004 ),頁5-11。
    宋學文,「從美日新防衛合作指針與三不政策探討台灣對中共之安全策略」,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4期(1999),頁21-54
    宋鎮照,「美國霸權在亞太地區之挑戰」,美歐月刊,第11卷第3期(1996),頁23-39。
    沈有中,「中國解放軍戰略與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8期(2004),頁33-34。
    李明,「中國崛起與朝鮮半島安全」,中國崛起與全球安全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頁6。
    李毓清,「從布希政府的中國政策看美中戰略競爭」,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 卷第3 期(2005),頁43。
    杜映譯,「中共海權崛起」,國防譯粹,第32 卷3 期(2005 年3 月),頁98。
    周煦,「美國柯林頓政府的亞太安全政策」,美歐月刊,第11卷第3期(1996),頁5-15。
    吳心伯,「試論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共識」,太平洋學報,第2期(2000),頁26。
    林文程,「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及做法」,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頁95
    林正義,「中華民國參與區域安全機制與軍事合作關係之展望」,亞太情勢發展學術研討會(2002),頁9。
    _______,「東協區域論壇與南海信心建立措施」,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1),頁21-42。
    林祖嘉,「東亞經濟整合趨勢與我國因應之道」,國家政策論壇季刊,第2 卷第1 期(2001)。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關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2004),頁4。
    _______,「多邊主義與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外交戰略」,全球化與中國大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頁1-10
    _______,「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第4 期(2001),頁90-102。
    _______,「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頁23-38
    _______,「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頁1-14。
    施子中,「911事件後國際情勢發展對中共『新安全觀』之衝擊」,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3期(2002),頁1-41。
    施子中,「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頁21。
    施燕華,「淺談中美建交公報的翻譯」,中國翻譯,第25卷第1期(2004),頁60-61。
    胡九龍,「試論冷戰後東盟與美國在亞太安全事務中的新關係」,東南亞研究,第3期(2000),頁31。
    范佐驊,「中共和平崛起論及我因應策略之研究」,國防雜誌,第20卷第11期(2005),頁68。
    唐世平,「再論中國的大戰略」,戰略與管理(中國),第4期(2001),頁29-32。
    孫哲,「結構性導航:中國『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方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80 期(2003),頁58。
    孫紹正,「中共和平崛起論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9期(2004),頁46-57。
    徐明宜,「戒急用忍鬆綁有助根留台灣」,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2期(2001),頁31。
    徐堅,「和平崛起是中國的戰略抉擇」,中國外交,第5 期(2004 ),頁24-25。
    徐澤榮,「中國在朝鮮戰爭中的角色」,當代中國研究,第2期(2000)。
    高孔廉、鄧岱賢,「區域經濟整合給台灣經濟發展的啟示」,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春季號(2004)
    高國鼎,「和平崛起與新思維」,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第68期(2005),頁8-9。
    涂象鈞,「後冷戰時期的東北亞戰略格局」,世界經濟與政治 (1995),頁57-60。
    張小明,「冷戰時期新中國的四次對外戰略抉擇」,劉山,薛君度主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頁1-17。
    張亞中,「全球化的台灣安全:大戰略的思維」,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002),頁62。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主導下的亞太和平(Pax Americana)」,李英明主編,亞太安全綜合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6月),頁103。
    張執中,「兩岸對政治談判的評估及因應策略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1 卷第1 期(2002),頁31。
    張隆義,「冷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7期(1996),頁1-15。
    張隆義,「從安保觀點看冷戰後日本對中共的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1期(1999),頁1-15
    張雅君,「中日關係的安全困境:國際體系與雙邊利益層面分析」,遠景季刊,第6卷第4期(2005),頁140。
    _______,「世紀之交中共的軍事政策與亞太安全:防禦取向的模糊性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頁25-43
    許志嘉,「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之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 (2003),頁79- 99
    _______,「中共睦鄰外交政策:意涵、策略與運作」,全球化與中國大陸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頁1-11。
    郭建平,「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台政策的新調整」,學海(2000),頁139。
    陳一新,「布希政府亞太戰略的構想與部署」,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2001),頁1-28。
    _______,「後冷戰時期美、日、中共關係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6期( 1995),頁1-25
    陳永康、翟文中「中共海軍現代化對亞太安全之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7期(1999),頁1-20
    陳偉華,「從戰略嚇阻論台灣國防戰略發展的兩難」,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4期(2000),頁85-86。
    陳德民,「和平崛起:中國探索新的世界強國模式」,中國評論(香港)(2004) ,頁18-22。
    陳純如,「中共的和平發展與人權問題初探」,蔡瑋、柯玉枝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頁214。
    筆鋒,「經濟全球化的動力」,亞洲週刊,2005年2月20日,頁5。
    進藤兵,「有事法制論のイソパクト」,法學セミナ(東京)(2003),頁50。
    鄉田豐,「有事法制にらの」問題點」,新國策(東京)(2004),頁4,20-24。
    馮玉軍,「2003 年中國外交」,現代國際關係,第12 期(2003),頁37。
    馮昭奎,「中國與亞洲:『和平崛起』與外交新思維」, 中國外交月刊,第5 期(2004),頁31-32。
    _______,「日美關係:從戰後到冷戰後」,美國研究,第3期(1996),頁7-20。
    黃奎博,「『東協加三』或『加三東協』?變動的東亞區域政經競合」,政治大學中山所學術論文研討會,2004 年6月7日。
    黃財官,「美、日、中共三角關係及對我影響之研析」,國防雜誌,第17卷第3期(2002),頁30。
    楊永明,「美日安保與亞太安全」,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1998),頁275-276。
    楊青,「中國和平崛起與中國東盟之間的關係」,中國外交,第5 期(2004 ),頁33-38。
    楊青,「中國和平崛起與中國東盟之間的關係」,中國外交,第5期(2004),頁33-38。
    楊達洲,「一超四強的多元格局」,世界知識,第24 期(1996),頁4。
    楊潔勉,「克林頓政府對台政策的調整」,美國研究,第4 期(1999),頁22。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中國外交(中國),第3 期(2000),頁8-11。
    葉金成、陳美惠、盧斯駿,「中共軍力發展過程之回顧與未來估測」,國防管理學報,第23卷第2期(2002),頁5。
    葉國興,「日本邁向日美同盟下的普通國家-評日美防衛合作指針相關法案的通過」,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頁43-73
    董立文,「全球化的衝擊下的兩岸關係」,國際事務季刊,第2 期(2002),頁55。
    董立文,「處於十字路口的東亞安全形勢」,中華歐亞基金會世界和平研究所編,世界次序與亞洲:台日論壇二○○三年東京會議論文集(台北:致良出版社,2004 ),頁367。
    廖文義,「析論新世紀中共安全戰略之建構」,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2期(2003),頁55-56。
    趙建民、何慎思,「日本外交中有關中國或美國優先之爭論-兼論日、中、台新安全架構」,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頁85。
    劉江永,「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何以令人憂慮」,現代國際關係,第11 期(1997),頁9-10。
    劉復國,「當前亞洲區域安全保障趨勢與臺灣安全」,中華歐亞基金會世界和平研究所編,世界新秩序與亞洲:台日論壇二○○三年東京會議論文集(台北:致良,2004 ),頁123-129。
    劉德海,「後冷戰時代北韓的戰略外交、外交戰略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2期(1999),頁71-92。
    劉藝、王曉玲,「對中國崛起的思考」,當代亞太(中國),第2期(2005),頁1-2。
    蔡宏明,「以戒急用忍提升台灣競爭力」,政策月刊,第41 期(1998),頁37-38。
    蔡裕明,「北韓核武變局東北亞安全」,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3期(2003),頁91。
    蔡瑋,「中共和平發展對兩岸關係的戰略意涵」,蔡瑋、柯玉枝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頁8-14。
    蔡瑋,「近期中共提反分裂法與美對我言論之研析」,陳一新主編,美中臺關係戰略評估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頁237。
    蔡增家,「美日2+2安保諮商的政治意涵及其影響」,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3期(2005),頁1-2。
    _______,「美日安保條約的政經意涵與制度的調適」,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9期(1998),頁1-18。
    _______,「擺盪在合作與衝突之間:中國崛起下中日衝突的結構分析」,中國崛起與全球安全學術研討會(2005),頁4。
    蔡學儀,「亞洲經貿區域化與臺灣因應之道」,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2003),頁47。
    鄭安國,「一年來陳水扁大陸政策之評析」,國家政策論壇(2001),頁146。
    曉光,「冷戰後日美安保體制的調整及其對亞太地區和中日關係的影響」,東亞季刊,第30卷第4期(1999),頁69-90
    蕭全政,「論中共的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2004),頁1-4。
    閻學通,「和平崛起的分歧、意義及策略」,中國外交(北京),2004年12月份,頁16。
    閻學通,「和平崛起與保障和平—簡論中國崛起的戰略與策略」,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2004),pp.12~13。
    戴德錚,「和平崛起的內涵與和平崛起的實現」,學習月刊(中國),第6 期(2004),頁10-11。
    謝台喜,「建立兩岸軍事交流之原則與做法」,中華戰略學刊(2000),頁95-97。
    藍天虹,「中共制訂反恩列國家法之研析」,陸軍月刊(2005),頁22-27。
    蘇浩,「美日安保關係的調整與亞太安全問題」,美國研究(1998),頁145。
    蘇浩,「美日安保關係的調整與亞太安全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美國研究(1998),頁147。
    顧立民,「新世紀中共地緣戰略思想」,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頁57-75。
    顧長永,「東協之發展及啟示」,東協發展與區域整合座談會,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2003年11月20日。
    (三)中文報刊
    《人民日報》(北京)
    《中央日報》(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亞洲週刊》(香港)
    《青年日報》(台北)
    《新華社》(北京)
    《財經時報》(台北)
    《聯合報》(台北)
    《環球時報》(香港)
    《解放軍報》(北京)
    (四)網站資料
    千龍網 http://www.qianlong.com
    中國國家統計局 http://www.stats.gov.cn/
    中央社http://www.cdn.com.tw
    中國網 http://www.china.org.cn
    日本防衛廳網站 http://www.jda.go.jp/
    世界銀行 http://www.worldbank.org
    南方網 http://www.southcn.com
    遠景基金會 http://www.future-china.org.tw
    華盛頓觀察 http://washingtonobserver.org
    貳、英文文獻
    (一) 英文專書
    Abramowitz, Morton. China-Japan-U.S. Relations: Meeting New Challenges . Washington :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2.
    Caroline, Rose. Sino-Japanese Relations:Facing the Past, Looking to the Future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5.
    Ikenberry, John. And Inoguchi, Takashi. Reinventing the Alliance: U.S.-Japan Security Partnership in an Era of Chang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Kennedy, Paul.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Lampton, David. and Ewing, Richard Daniel. US-China Relations in Post-September 11th World.Washington, The Nixon Center, 2002.
    Lampton, M. David. 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Northeast Asia: Win-Win or Zero Game.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1.
    Mearsheimer, John.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2001.
    Modelski, George. Exploring Long Cycle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ing, 1987.
    Morgenthau, Hans. Politiu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8.
    Morton, 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Huntington& London, 1957.
    Munro, Ross H. The Coming Conflict of Chin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7.
    Ott, Marvin C.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SAIP .Policy Forum Series, Report No. 15, 2004.
    Reinhard, Drifte. Japan’s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China since 1989:from Balancing to Bandwagoning?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Sutter, Robert G. China’s Rise in Asia: Promises and Perils .Lanham Maryland: Rowman& Littlefield, 2005.
    Vogel, Ezra F. 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 York: W.W. Norton, 1997.
    (二)英文期刊
    Acharya, Amitav. “Will Asia’s Past Be Its Future?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8, No.3 (2003/2004), pp.149-164.
    Abramowitz, Morton and Bosworth, Stephen. “Adjusting to the New Asia,” Foreign Affairs, Vol.82,No.4 (2003),pp.119-131.
    Bachman, David. “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Edited by Samuel Kim,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Cole.: Westview Press ,1998), pp.34-54.
    Bernstein, Richard and Monro, Ross.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n,” Foreign Affairs, Vol.76,No.2 (1997), pp.18-32.
    Bill, Meldrum. and Cotton, James. “The U.S.-DPRK Agreed Framework, KEDO, and Four-Party Talks-The Vicissitudes of Engagement,” Issues&Studies , Vol.34, No.11/12 (1998), pp.121-143
    Brzezinski, Zbigniew. “Make Money, Not War,” Foreign policy,No.146 (2005),PP.46-47.
    Christensen, Thomas J. “China,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1999), pp. 49-80.
    Dittmer, Lowell. “The Strategic Triangle: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Vol. 33, No.4(1981), pp.485-516.
    Feske, Susanne. “The US-Japanese Security Alliance: Out of Date or Highly Fashionable?,”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 Affairs, Vol.6, No.2 (1997), pp.430-431.
    Foot, Rosemary. “Chinese Power and the Idea of a Responsible State,” The China Journal, No.45 (200l), pp.l-l9
    Friedberg, Aaron L. “11 September and the Future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 Survival, Vol. 44, No. 1 (2002), pp. 33-50.
    _______,“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3 (1993), pp.15-33.
    Fukuyama, Francis.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s, No.16 (l989), p.4.
    Garver, John W.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ill, 1993) ,p.251.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Goldon G. Chang. 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1).
    Green, Michael J. “Defense or Security? The U.S.-Japan Defense Guidelines and China,” Edited by Lampton, David. 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Northeast Asia (Tokyo: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2001), pp. 73-86.
    Green, Michael J., And Dalton, Tony F. Asian Reactions to U.S. Missile Defense. Seattle, Washington: NBR Analysis, Vol,11, No.3 (2000)
    Gries, Peter Hays. China’s New Nationalism: 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pp.5-10.
    Hickey, Dennis Van Vranken. “The Reversed US-Japan Security Guidelines: Implications for Beijing and Taipei,” Issues & studies, Vol. 34, No. 4, (1998), pp. 72-100.
    Hunt, Michael.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Harry Harding ,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pp.1-42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dvancing Toward a Mature Partnership,” INSS Special Report, October 11,2000.
    Jianwei,Wang and Xinbo, Wu. “Against Us or with Us?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of America’s Alliance with Japan and Korea, ” in America’s Alliance with Japan and Korea in a Changing Northeast Asia Project Discussion Paper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May 1998), p.6.
    Johnston, Iain Alistair.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No.4 (2003), pp.5-55.
    Kang, David. “Getting Asia Wrong: The Need for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7, No.4 (2003), pp.57-85.
    Katzenstein, Peter. And Okawara, Nobuo. “Japan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 Suh, J. J., Katzenstein, Peter. And Carlson, Allen. Rethinking Security in East Asia: Identity, Power and Efficiency (Stanford, Cali.: Sasakawa Peace of Foundation, 2004),PP.99-101.
    Khalilzad, Zalmay., Bernstein, Mark., Hassell, Scott., Lempert, Robert J. and Godges, John. Rand Rewiew, Vol.23, No.3 (2000).
    Kissinger, Henry. “Reflection on Containment,”Foreign Affairs, Vol.73, No.3 (l994), p.118.
    Kristof. Nicholas D. “The Rise of China ,”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6 (1993), pp.59-74.
    Levine, Steven. “Perception and Ideolog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Edited by Thomas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p.36-46.
    Mearsheimer, John. “Better to Be Godzilla than Bambi,” Foreign Policy, No.146 (2005), pp.47-48.
    Medeiros, Evan S and Fravel, M. Taylor.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82, No.6 (2003), pp.2-35.
    Midford, Paul. “China Views the Revised US-Japan Defense Guidelines: Popping the Cork?”.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Asia Pacific, Vol. 4 (2004), pp.113-145.
    _______,“Japan’s Response to Terror: Dispatching the SDF to the Arabian Sea ,” Asian Survey, Vol.43, No.2 (2003), pp.329-351
    Miller H. Lyman and Xiaohong, Liu. “ The Foreign Policy Outlook of China’s Third Generation Elite,” Edited by David Lampton,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pp.123-150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62 (1992), pp.10-16.
    _______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62 (1992), pp.10-16.
    Murata, Koji. “Japan’s Military Cooperation and Allianc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Guildline for U.S-Japan Defense Cooperation, ” Paper pr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Asia-Pacific Security Forum, Taipei, Taiwan, 1997.
    Ng-Quinn, Michael. “International Systems Constrain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Edited by Samuel Kim,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Cole.: Westview Press ,1998),pp.93-105.
    Pyle, Kenneth. “Restructuring foreign and defence policy: Japan,” in McGrew, Anthony., and Christopher, Brook.Asia-Pacific In the New World Orde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125-127.
    Rice, Condoleezza Rice.“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Vol.79, No.1(2000),p.57.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3, No.4 (1999),pp.81-118.
    _______,“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 Coercion, Credibility, and the Use of For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2 (2000), pp.87-123.
    Roy, Denny. “Hegemon on the Horiz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 (1994), pp.149-168
    _______ “The Sources and Limits of Sino-Japan Tensions,” Survival, Vol.47, No.2 (2005), pp.191-207
    _______,“Stirring Samurai, Disapproving Dragon: Japan’s Growing Security Activity and Sino-Japan Relations,” Asian Affairs, Vol.31, No.2 (2004), pp.86-96.
    Segal,Gerald. “Does China Matter?,” Foreign Affairs,Vol.78, No.5 (l999), pp.24-36.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 No.3 (2004/05), pp.64-99
    Singh, Bhubhindar. “Japan`s Post-Cold War Security Policy: Bringing Back the Normal Stat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4, No. 1 (2002), pp.82-105.
    Suettinge, Robert. “The Rise and Descent of Peaceful Rise,” China Leadership Moniter, No. 12 (2004), pp.1-8.
    Yoshihide, Soeya. “The Japan-U.S. Alliance in a Changing Asi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10, No.4 (1996), pp.265-27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2260020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6002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20301.pdf42KbAdobe PDF21209View/Open
    60020302.pdf83KbAdobe PDF21154View/Open
    60020303.pdf92KbAdobe PDF21435View/Open
    60020304.pdf328KbAdobe PDF22141View/Open
    60020305.pdf319KbAdobe PDF26895View/Open
    60020306.pdf354KbAdobe PDF25602View/Open
    60020307.pdf305KbAdobe PDF24338View/Open
    60020308.pdf444KbAdobe PDF23557View/Open
    60020309.pdf293KbAdobe PDF26681View/Open
    60020310.pdf141KbAdobe PDF21493View/Open
    60020311.pdf198KbAdobe PDF2180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