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77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205/145239 (79%)
造訪人次 : 52294831      線上人數 : 6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79


    題名: 中共「新安全觀」下的朝鮮半島外交政策:以「六方會談」為例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Foreign Policy in Korean Peninsula: The Case of Six-Party Talks
    作者: 楊名豪
    Yang, Ming Hao
    貢獻者: 李明
    Lee, Ming
    楊名豪
    Yang, Ming Hao
    關鍵詞: 中共
    六方會談
    北韓核武危機
    朝鮮半島
    新安全觀
    China
    Korean Peninsula
    New Security Concept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Six-Party Talks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9-17 18:07:01 (UTC+8)
    摘要: 在2002年朝核危機引發後,中共居中折衝尊俎,舉辦「三方會談」及數輪「六方會談」,使朝核危機相關諸國得以齊聚北京協商處理朝核問題,揭開朝鮮半島歷史之新頁。中共雖非當事國,然涉入與影響之程度均較前次危機為深,其政策及角色皆有研究之必要。「新安全觀」提出迄今已近十年,做為中共國際關係的「理論」,直接指導其外交政策,其意涵著重於與冷戰思維的差異,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及對「非傳統安全」的關照為其理論核心,在實踐上則以多邊安全合作為最要,而近歲於朝鮮半島發展之多邊安全合作正為「六方會談」。是故,本論文冀望能從「新安全觀」意涵在「六方會談」的實踐與挑戰,探析中共朝鮮半島政策之走向。主要的研究目的包括:(一)詮釋中共「新安全觀」的動機與意涵;(二)具體呈現中共與各國在朝核問題的立場及互動作為;(三)評估「新安全觀」在「六方會談」中的實踐與挑戰,並分析其朝鮮半島政策取向。<br>「新安全觀」在「六方會談」中體現於以下幾項作為:(一)穿梭籌辦歷輪會談;(二)戮力於會談制度化;(三)保障參與各方權益。然而,「新安全觀」同時也面臨許多挑戰,最值得關切者有冷戰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軍事同盟、朝核危機當事兩國的立場分歧、「中國威脅論」的陰影等。大體上,中共對於朝核問題的政策立場有三:(一)朝鮮半島非核化;(二)區域的和平與穩定;(三)以外交談判解決。此外,還強調在解決朝核問題的同時,必須照顧到北韓的生存利益,而為因應諸多挑戰,中共的朝鮮半島政策可能將朝以下方向發展:(一)擴大多邊安全合作;(二)鞏固大國共同利益;(三)強化南韓合作關係;(四)引導北韓經濟改革。因此,就現階段政策取向而言,中共應會並用多邊與雙邊外交途徑,在朝鮮半島持續勸和促談,扮演多重建設性角色,而「新安全觀」若要被徹底落實,將取決於中共的國家利益能否持續與「新安全觀」所訴諸的理念相結合。
    This study anticipates exploring the trend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Policy of China by understand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hallenge of New Security Concept (NSC) in the Six-Party Talks. The main research goal includes: to interpret the motivation and meaning of NSC, to present China’s position and behavior with other nations in terms of 2002 North Korea nuclear issue, and to evaluate the practice and challenge of NSC in Six-Party Talks. In the past rounds, NSC has been embodied in holding meetings, endeavoring to institutionalize, and ensuring the right and interest of all participants. Even so, NSC has been confronted some challenge in the meantime; embracing the military alliances remained from the cold war era, the gap between North Korea and United States, and so-called “China Threat.”<br>Briefly speaking, China has three positions in 2002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Denuclearization,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solutions through the negotiation in Korean Peninsula. China also emphasizes that every decision dealing with the crisis should be given consideration to North Korea’s interest. It is highly likely to blossom into what follows for the sake of replying these challenges: To extend multilateral corporation, to consolidate the common interest with other powers,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 with South Korea, and to guide North Korea to reform its economy. Therefore, China might use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approach simultaneously; continue to mediate and to play a multip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ve way.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NSC depends on the extent of combining with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 and the ideal of NSC.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官方文書
    〈中國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2年7月31日。<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yhy/1136/1138/t4549.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3年5月28日。<http://www.mfa.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06/1707/t24245. htm>
    〈第二輪六方會談主席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4年2月28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delbjlfht01/t69589.htm>
    〈關於六方會談工作組的概念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4年6月26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delbjlfht01/t140662.htm>
    〈第三輪六方會談主席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外交部,2004年6月26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dslbjlfht/t140646.htm>
    〈中俄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5年7月3日。<http://www.mfa.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06/1707/t237638.htm>
    〈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5年9月19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t212681.htm>
    〈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主席聲明》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5年11月11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t221070. htm>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二)學術專著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1-2002)》。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王逸舟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傳劍,《雙重規制:冷戰後美國的朝鮮半島政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曲星,《中國外交50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松柏編,《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
    ───,《新世紀的中國大陸情勢與東亞》。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朱鋒,《彈道導彈防禦計畫與國家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年。
    余炳輝編,《社會研究的方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2002年。
    門洪華編,《中國:大國崛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俞正粱,《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英、俄、日、歐(盟)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胡春惠等編,《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臺北:正中書局,2003年。
    烏托葛夫(Victor A. Uthoff),林宜瑄、邱明瀚譯,《浮現中的核武危機:核武擴散、美國利益與世界秩序》(The Coming Crisis: Nuclear Proliferation, U.S. Interests, and World Order)。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袁易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張虎等編,《中共十六大後之走向》。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
    張啟雄編,《戰後東北亞國際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2002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戚文海編,《東北亞經貿合作全方位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郭力,《俄羅斯東北亞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陳峰君等,《亞太大國與朝鮮半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資中筠編,《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裴堅章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趙傳君編,《東北亞三大關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劉小彪,《唱衰中國的背後:從「威脅論」到「崩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劉山等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蔡瑋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閻學通,《中共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閻學通等,《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叢鵬編,《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蘇浩,《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合作安全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蘭曼(Todd Lanman),周志傑譯,《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台北:韋伯,2003年。
    顧關福等編,《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三)期刊論文
    于有慧,〈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共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2001年,頁54-75。
    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第29卷,第8期,1995年,頁67-75。
    仇友華,〈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作用及其受侷限的原因分析〉。《東北亞論壇》,第14卷,第2期,2005年,頁23-27。
    王存剛,〈江澤民的新安全觀及其成功的實踐〉。《理論與現代化》,第1期,2004年,頁19-23。
    王俊奇,〈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應當有所作為〉。《黨史文苑》,第2期,2004年,頁100-101。
    王逸舟,〈論綜合安全〉。《世界經濟政治》,第4期,1998年,頁23-26。
    王發臣,〈東亞安全:特色及根源、危機與策論〉。《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2期,2004年,頁89-93。
    王慶宇等,〈美國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在朝核危機中的映射〉。《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第6卷,第2期,2004年,頁45-48。
    巴殿君,〈論朝鮮半島多邊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42-46。
    巴殿君等,〈日朝關係與朝核問題〉。《東北亞論壇》,第14卷,第2期,2005年,頁41-43。
    水野聖紹,〈美伊戰爭後之北韓核武問題〉。《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9期,2003年,頁86-105。
    石斌,〈從強制外交到多邊協調:析美國對朝核問題的政策〉。《國際觀察》,第2期,2004年,頁38-45。
    甘鋒等,〈新一輪朝鮮核危機與日、韓、美三國協調機制〉。《東北亞論壇》,第3期,2003年,頁65-69。
    江西元,〈朝核問題與東北亞安全合作框架前景〉。《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3期,2004年,頁44-48。
    任曉,〈六方會談與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的可能性〉。《國際問題研究》,第1期,2005年,頁38-41。
    成寧,〈論江澤民新安全觀與「上海五國」機制的發展〉。《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6期,2002年,頁59-61。
    朱松柏,〈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7期,1994年,頁1-10。
    ───,〈北韓的飛彈外交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2期,2000年,頁1-12。
    ───,〈美國與北韓簽訂核子協議及其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期,1995年,頁11-18。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新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2003年,頁75-108。
    朱鋒,〈布什的半島政策與朝鮮核危機〉。《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2003年,頁1-7。
    ───,〈伊拉克戰爭後布什的朝核政策:變化與調整〉。《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2003年,頁25-35。
    ───,〈六方會談後的朝核危機:問題與前景〉。《現代國際關係》,第9期,2003年,頁9-21。
    ───,〈六方會談:「朝核問題」還是「朝鮮問題」〉。《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2005年,頁28-38。
    ───,〈第三輪朝核六方會談與美國的策略變化〉。《現代國際關係》,第7期,2004年,頁1-7。
    ───,〈第四輪六方會談後的朝核問題:新前景、老問題〉。《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5年,頁29-35。
    朱遼野,〈促進合作、維護和平、實現雙贏:東北亞地區國際關係走勢分析〉。《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2期,2004年,頁35-38。
    李正男,〈中國多邊外交在東北亞和平構想中的地位及其侷限性〉。《當代亞太》,第6期,2005年,頁12-16。
    李永田,〈從朝核危機一角看中國的國際地位〉。《蘭州學刊》,第2期,2004年,頁36-38。
    李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組織(KEDO)之運作和限制〉。《國際關係學報》,第16期,2001年,頁95-105。
    ───,〈朝鮮半島四邊會談的功能與限制〉。《亞洲研究》,第40期,2001年,頁44-69。
    ───,〈北韓核武危機的意義與發展〉。《海峽評論》,第147期,2003年,頁6-9。
    ───,〈北韓核武危機與三邊會談〉。《海峽評論》,第150期,2003年,頁13-14。
    ───,〈六方會談與中共〉,《海峽評論》,第154期,2003年,頁10-12。
    李瑛,〈多極化時代的安全觀:從國家安全到世界安全〉。《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1998年,頁42-44。
    李錫遇,〈朝鮮核開發的重新啟動與朝美矛盾的加劇〉。《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2003年,頁36-43。
    李曉敏,〈中國的新安全觀〉。《和平與發展》,第2期,2002年,頁44-47。
    ───,〈上海五國機制與中國新安全觀〉。《和平與發展》,第4期,2000年,頁12-15。
    宋以敏,〈關於冷戰後世界力量劃分及組合問題探討〉。《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1996年,頁1-7。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亞洲研究》,第40期,頁90-109。
    ───,〈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2004年,頁1-32。
    邱丹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和平崛起的地緣經濟學思考〉。《當代亞太》,第1期,2005年,頁8-13。
    沈海濤,〈東北亞區域政治學研究體系的建構及其他〉。《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37-41。
    沈驥如,〈維護東北亞安全的當務之急:制止朝核問題上的危險博弈〉。《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2003年,頁53-58。
    沈驥如,〈多邊外交和多極世界〉。《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1年,頁20-24。
    金強一,〈美日東北亞區域戰略與朝鮮半島問題〉。《當代亞太》,第9期,2004年,頁20-24。
    周薇,〈影響朝鮮外交政策諸因素分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5年,頁5-6。
    門洪華,〈新安全觀・利害共同體・戰略通道:關於中國安全利益的一種解決〉。《教學與研究》,第8期,2004年,頁68-72。
    林秋山,〈盧武鉉執政後的南韓〉。《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1期,2003年,頁1-4。
    林立民,〈朝鮮核問題的三種解決前景與中國的政策選擇〉。《江南社會科學學報》,第6卷,第4期,2004年,頁11-18。
    金燦榮,〈休會意味著什麼:評第四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國報導》,第8期,2005年,頁16-17。
    祝政宏〈試論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中貫徹的「新安全觀」理論〉。《新疆社科論壇》,第2期,2005年,頁7-9。
    施子中,〈911事件後情勢發展對中共新安全觀之衝擊〉。《戰略與國際研究》,2002年,頁1-41。
    姚勤,〈朝核危機背後的全球核問題和地區安全〉。《世界經濟研究》,第11期,2003年,頁15-21。
    郭銳,〈朝鮮半島與中國大戰略〉。《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06年,頁114-117。
    郭樹永,〈北約在南暴行對國際關係發展的四大挑戰〉。《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1999年,頁15-18。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1999年,頁82-93。
    馬仲可,〈朝核六方會談:危機與機會〉。《東南亞研究》,第1期,2004年,頁45-48。
    高科,〈2003年東北亞政治安全環境的變化與特點〉。《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32-36。
    高恒,〈多極化世界需要樹立新安全觀〉。《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2000年,頁22-27。
    俞邃,〈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若干問題探討〉。《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1998年,頁38-44。
    時殷弘,〈北京六方會談與中國的外交作為〉。《教學與研究》,第10期,2003年,頁21-23。
    倪峰,〈美國的朝核政策及其困局〉。《中國審計》,第16期,2003年,頁92-94。
    倪峰,〈對多邊主義理論構成的一些探索〉。《國際論壇》,第6卷,第6期,2004年,頁11-16。
    陳揚,〈在利益與協調之間:朝核問題與中美關係〉。《國際觀察》,第1期,2005年,頁53-59。
    陳峰君,〈兩種不同的安全概念與安全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1997年,頁23-28。
    孫承,〈第二次朝鮮核危機〉。《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2003年,頁15-19。
    章一平,〈冷戰後世界的新安全觀〉。《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1997年,頁22、38-40。
    莫大華,〈論析美國「防止擴散安全提議」的發展與展望〉。《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3期,2004年,頁27-98。
    湯紹成,〈朝鮮半島的危機與轉機〉。《海峽評論》,第150期,2003年,頁15-16。
    曹雲華,〈遠親不如近鄰: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意義〉。《世界知識》,第20期,2003年,頁28-29。
    張宏偉,〈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的典範〉。《學術論壇》,第2期,2002年,頁21-24。
    張業亮,〈布什對朝政策與朝核危機〉。《美國研究》,第1期,2004年,頁33-54。
    張瀾濤,〈關於「和平崛起」與新安全觀的理論思考〉。《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78期,2004年,頁6-9。
    張廖年仲,〈中共與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3期,2004年,頁36-50。
    許志新,〈俄羅斯的亞太政策〉。《當代亞太》,第2期,2005年,頁11-18。
    ───,〈普京時期俄羅斯對外戰略解析〉。《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第3期,2004年,頁50-57。
    楚樹龍,〈冷戰後中國戰略思想的發展〉。《世紀經濟與政治》,第9期,1999年,頁11-15。
    ───,〈多邊主義:範疇、背景及中國的應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1年,頁42-44。
    ───,〈冷戰後中美雙邊和地區戰略與安全關係〉。《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2000年,頁7-14。
    楊士忠,〈中國外交機遇:朝核問題政治解決前景〉。《同濟大學學報》,第15卷,第5期,2004年,頁23-28。
    楊紅梅,〈朝核危機與中國在東北亞地區安全中的作用〉。《世界經濟研究》,第2期,2004年,頁38-43。
    ───,〈核危機下的朝韓交流與合作〉。《社會觀察》,第1期,2004年,頁23。
    黃仁偉,〈新安全觀與東亞地區合作機制〉。《世界經濟研究》,增刊,2002年,頁24-29。
    黃鴻博,〈中共與「北韓核武危機」〉。《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2期,1996年,頁36-38。
    黃慶華等,〈影響美國對朝政策的因素分析〉。《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2004年,頁11-45。
    潘光,〈新安全觀與中國的反恐戰略〉。《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第4期,2004年,頁3-8。
    樊吉社,〈美朝框架協議評析:兼論美對朝鮮的不擴散政策〉。《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2003年,頁15-24。
    劉清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朝鮮半島政策與朝核立場〉。《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28-31。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1999年,頁21-37。
    劉德海,〈兩千年兩韓高峰會對東北亞與兩岸關係的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2期,2001年,頁77-87。
    廖文義,〈析論新世紀中共安全戰略之建構〉。《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2期,2003年,頁52-68。
    錢文榮,〈關於多邊主義、多邊外交的幾點理論和政策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3年,頁14-19。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1997年,頁28-32。
    ───,〈冷戰後中國的對外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1995年,頁23-28。
    魏玲,〈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建設:以朝鮮半島六方會談為例〉。《外交評論》,第1期,2006年,頁44-50。
    韓彩真,〈東北亞合作機制的微觀解釋:從博弈論的角度〉。《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14-18。
    (四)研討會論文
    李明,〈中國崛起與朝鮮半島安全〉。發表於「中國崛起與全球安全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國際衝突與危機管理研究室主辦,2005年,6月10日。
    邱坤玄,〈多邊主義與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戰略〉。發表於「全球化與中國大陸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2005年12月25日。
    連弘宜,〈世紀之交的俄羅斯東亞政策:析論俄中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運作現況〉。發表於「第三屆國防戰略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主辦,2005年11月4日。
    陳世民,〈東亞核武擴散危機與台海安全〉。發表於「第三屆國防戰略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主辦,2005年11月4日。
    (五)網路專文
    〈透視美國、北韓、中共三方會談〉。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2003年5月19日。〈http://www.kmt.org.tw/Content/HTML/Periodical/MainLand/〉
    朱鋒,〈中國朝核政策的變化與發展〉。中國事務,2004年8月13日。<http://www.chinaaffairs.org/gb/detail.asp?id=46411>
    李明,〈朝鮮半島局勢發展與台海安全〉,《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國防大學軍事學院。<http://www.ndu.edu.tw/new/armed_forces_college/>
    潘光,〈全球反恐形勢與中國的反恐國際合作〉。遠景基金會,2003年11月3日。<http://www.future-china.org.tw/csipf/activity/2003PF-vol/>
    (六)新聞媒體
    《21 世紀經濟報導》
    《人民日報》
    《中國青年報》
    《文匯報》
    《東方早報》
    《青年參考》
    《國際先驅導報》
    《新華每日電訊》
    《環球時報》
    (七)網路資料
    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東亞日報。<http://china.donga.com/>
    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zhuanti/negotiation/>
    國防大學軍事學院。<http://www.ndu.edu.tw/>
    國際在線。<http://gb.chinabroadcast.cn/>
    朝鮮日報。<http://chinese.chosun.com/>
    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遠景基金會。<http://www.future-china.org.tw/>
    二 英文文獻
    (一)官方文書與報告
    “Agreed Framework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The Korean Peninsula Ener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October 21, 1994. <http://www.kedo.org/pdfs/AgreedFramework. pdf>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The Project on Defense Alternatives, September 30, 2001, p. 17. <http://www.comw.org/qdr/qdr2001.pdf>
    “National Security Presidential Directives-23.”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December 16, 2002. <http://www.fas.org/irp/offdocs/nspd/nspd-23.htm>
    “Address by President Roh Moo-Hyun at the 16th Inaugural Ceremony.” Cheong Wa Da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KOREA , February 25, 2003. <http:// english.president.go.kr>
    “China’s Industrial Rise: East Asia’s Challeng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ustralian Government, October, 29, 2003. <http://www.dfat.gov.au/ publications/chinas_rise/>
    “Dealing with the DPRK’s Nuclear Programs.” Statement to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July 15, 2004. <http://www.nautilus.org/DPRKBriefing Book/multilateralTalks/>
    Manyin, Mark E. “North Korea: A Chronology of Events, October 2002-December 2004.”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January 24, 2005.
    Nanto, Dick K. “The North Korean Economy: Background and Policy Analysi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Feburary 9, 2005.
    Niksch, Larry A. “North Korea’s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CRS Issue Brief for Congress, January 17, 2006.
    (二)學術專著
    Albright, David and Corey Hinderstein. Dismantling the DPRK’s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a Practicable, Verifiable Plan of Action.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2006.
    Armacost, Michael H. and Daniel I. Okimoto, eds. The Future of America’s Alliances in Northeast Asi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4.
    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London: Prentice-Hall, 1965.
    Evera, Stephen Van. Guide to Methods for Students of Political Science. Ithaca, N. Y.: CornellUniversity, 1997.
    Finkelstein, David M.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Alexandria, VA: Center for Naval Analysis Corporation, 1999.
    Kim, Suk Hi. North Korea:At a Crossroads.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acfarland & Company, Inc, 2003.
    Kugler, Jacek.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N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2000.
    Lampton, David M., eds.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Lister, James M., eds.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DPRK for the Alliance and the Region. Washington, DC: The Korea Economic Institute of America, 2005.
    Lovell, David, eds. Asia-Pacific Security: Policy Challenge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3.
    Nathan, Andrew and Robert S.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NY: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7.
    Oh, Kongdan and Ralph Hassig, eds. Korea Briefing. New York: M.E. Sharpe, 2002.
    Ruggie, John Gerard, eds.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The Theory and Praxis of an Institutional Form.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eds. Infrastructur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current status and tasks. Seoul: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2005.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eds. Implementing the Six-Party Joint Statement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Seoul: The 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2005.
    Yan, Xuetong, eds.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三)期刊論文
    Abramowitz, Morton and Stephen Bosworth. “Addusting to the New Asia.”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 4, 2003, pp. 119-131.
    Ahn, Yin-Hay. “North Korea in 2002: A Survival Game.” Asian Survey, vol. 43, no. 1, 2003, pp. 49-63.
    Beck, Peter M. and Meredith J. Sumpter. “Washington and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From Muddling Multilateralism to San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14, no. 1, 2005, pp. 31-54.
    Cha, Chang Hoon. “China and Multilateral Security Institutions: Perspective, Process, and Progress.” Korea Observer, vol. 35, no. 2, 2004, pp. 319-322.
    Cha, Victor D. and David C. Kang. "The Debate over North Kore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19, no. 2, 2004, p. 229-255.
    Chang, Yihong and James Foley. “Pyongyang Goes for Broke.”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vol. 15, no. 3, 2003, p. 36-39.
    Dewitt, David. “Commom, Comprehensive, and Cooperative Security.” The Pacific Review, vol. 7, no. 1, 1994, p. 1-19.
    Fedorovskiy, Alexander.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and Rus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14, no. 1, 2005, pp. 71-96.
    Goldstein, Avery.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s Emerging Choice.”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7, 2001, pp. 846-847.
    Han, Suk-Hee.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the Future of the Six-Party Talks.”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29, no. 2, 2005, p. 234-248.
    Horowitz, Michael. "Who`s Behind That Curtain? Unveiling Potential Leverage over Pyongyang."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1, 2004, pp. 21-44.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2, 1999, p. 35-49.
    Izumi, Hajime. “The Second Bush Administration and 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14, no. 1, 2005, pp. 55-70.
    Kan, Paul Rexton. “The Perfect Storm: Explaining China’s Slow Reaction to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Korea Observer, vol. 35, no. 2, 2004, pp. 299-310.
    Katzenstein, Peter. “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 Collective Identity, Reg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6, no. 3, 2002, pp. 575-607.
    Katzenstein, Peter and Nobuo Okawara. “Japan’s National Security: Structures, Norms, an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7, no. 4, 1993, pp. 86-87.
    Kurata, Hideya. “North Korea’s Renewed Nuclear Challenge.” Jap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7, no. 2, 2003, pp. 86-104.
    Masao, Okonogi. “Dealing with the Threat of a Korean Crisis.” Jap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vol. 17, no. 2, 2003, p. 73-85.
    Medeiros, Evan S. and M. Taylor Fravel.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 6, 2003, pp. 22-35.
    Park, Jong-Chul. “North Korea Crisis and the Six-Party Talks: Issueand Porosp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13, no. 1, 2004, pp. 85-112.
    Savage, Timothy L. “China’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 vol. 20, no. 3, 2003, pp. 29-35.
    Scobell, Andrew. “China and North Korea: The Limits of Influence.” Current History, vol. 102, no. 665, 2003, pp. 274-278.
    Shambaugh, David. “China’s Military Views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4, no. 3, 1999, pp. 52-79.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6, no. 2, 2003, pp. 43-56.
    Snyder, Scott. “South Korea’s Squeeze Pla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4, 2005, pp. 93-106.
    Park, John S. “Inside Multilateralism: The Six-Party Talk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4, 2005, pp. 75-91.
    Rice, Condoleezza.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 79, no. 1, 2000, pp. 45-62.
    Roy, Denny. “China’s Reaction to American Predominance.” Survival, vol. 45, no.3, 2003, pp. 57-78.
    Rumsfeld, Donald H. “Transforming the Military.”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3, 2002, pp. 24-29.
    Toloraya, Georgy. “Overcoming the Korean Crisis: Short-and Long-Term Option and Inplication by Russia Persp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12, no. 2, 2003, pp. 15-39.
    Wang, Fei-Ling. “A Regional Play of the Global Game: China’s Korea Policy and the Sino-American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orean Unification Studies, vol. 14, no. 2, 2004, pp. 141-170.
    Wang, Yiwei. “China’s Role in Dealing with the 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 Korea Observer, vol. 36, no. 3, 2005, p. 465-488.
    Wu, Anne. "What China Whispers to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2, 2005, pp. 35-48.
    Yang, Seung-Ham. Woosang Kim and Yongho Kim, “Russo-North Korean Relationship in 2000s: Moscow`s Continuing Search for Regional Influence.” Asian Survey, vol. 44, no. 6, 2004, pp. 794-814.
    (四)網路專文
    “Enriched uranium.”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U>
    Huntley, Wade L. and Robert Brown. “Missile Defense and China.”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vol. 6, no. 3, 2001. <http://www.fpif.org/pdf/vol6/03iftaiwan.pdf>
    Kang, David C. and Victor D. Cha. “Thank Again: The Korea Crisis.” Foreign Policy, no. 136, 2003. <http://www.foreignpolicy.com/story/cms.php?story_id=19>
    Khalilzad, Zalmay. “Congage China.” RAND Corporation Issue Papers, 1999. <http://www.rand.org/pubs/issue_papers/IP187/IP187.html>
    Lampton, David M. “China and the Crisis in Korea.” The National Interest, July 30, 2003. <http://www.inthenationalinterest.com/Articles/Vol2Issue30/>
    Wang, Jianwei and Xinbo Wu. “Against Us or with Us?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of America`s Alliances with Japan and Korea.” Asia Pacific Research Center, May 1998. <http://www.ciaonet.org/wps/waj03/>
    Wolf, Charles, Jr. and Kamil Akramov. “North Korean Paradoxes: Circumstances, Costs, and Consequences of Korean Unification.” RAND Corporation Issue Papers, 2005.<http://www.rand.org/pubs/monographs/2005/RAND_MG333.pdf>
    (五)新聞媒體
    Guardian
    Jiji Press English News Service
    New York Times
    Reuters
    Wall Street Journal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Times
    (六)網路資料
    Chosun Ilbo. <http://english.chosun.com>
    Columb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Online. <http://www.ciaonet.org/>
    Commonwealth Institute. <http://www.comw.org/>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http://www.fpif.org/>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 <http://www.fas.org/>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http://www.inthenationalinterest.com/>
    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 <http://www.kcna.co.jp/>
    Korean Peninsula Ener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http://www.kedo.org/>
    Nautilus Institute. <http://www.nautilus.org/>
    RAND Corporation. <http://www.rand.org/>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
    三 日文文獻
    (一)官方文書
    〈周辺事態に際して我が国の平和及び安全を確保するための措置に関する法律〉。法令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2000年12月6日。<http://law.e-gov.go.jp/ htmldata/H11/H11HO060.html>
    〈第4回六者会合:佐々江大使による基調発言要旨〉。日本外務省,2005年7月27日。<http://www.mofa.go.jp/mofaj/area/n_korea/6kaigo/6kaigo4_kh.html>
    〈外国為替及び外国貿易法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日本衆議院,2004年2月16日。<http://www.shugiin.go.jp/itdb_housei.nsf/html/housei/15920040216001. htm>
    〈特定船舶の入港の禁止に関する特別措置法〉。日本衆議院,2004年6月18日。<http://www.shugiin.go.jp/itdb_housei.nsf/html/housei/15920040618125. htm>
    〈拡散に対する安全保障構想〉。日本外務省,2005年11月28日。 <http://www. mofa.go.jp/mofaj/gaiko/fukaku_j/psi/psi.html>
    〈日朝平壌宣言〉。日本外務省,2002年9月17日。<http://www.mofa.go.jp/mofaj/ kaidan/s_koi/n_korea_02/sengen.html>
    〈日本の軍縮・不拡散外交:平成18年〉。日本外務省,2006年3月。<http:// www.mofa.go.jp/mofaj/gaiko/gun_hakusho/2006/index.html>
    〈平成17年度以降に係る防衛計画の大綱について〉。日本防衛庁,2003年12月10日。<http://www.jda.go.jp/j/defense/policy/17taikou/taikou.htm>。
    (二)學術專著
    小此木政夫編,《北東アジアの安全保障と日本》。東京: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2005年。
    添谷芳秀等編,《日本の東アジア構想》。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4年。
    (三)期刊論文
    アレクサンドル・ウォロンツォフ(Alexander Vorontsov),〈ロシアが促進する北朝鮮の改革・開放〉。《世界週報》,2004年11月2日,頁24-26。
    ───,〈核問題解決のキーマンはロシア:ソ連時代より良好な両国関係〉。《世界週報》,2004年11月4日,頁12-15。
    ワシーリー・ミヘーエフ(Vasily V. Mikheev),〈ロシアの北東アジア政策〉。《外交フォーラム》,第2期,2005年,頁34-39。
    小此木政夫,〈北朝鮮問題の新段階と日本外交-対米補完的連携を目指して〉。《国際問題》,第518期,2003年,頁2-13。
    川勝千可子,〈胡錦濤政権の外交政策〉。《防衛研究所紀要》,第7卷,第2、3期,頁53-73。
    文日鉉,〈北朝鮮に背を向ける中国〉。《世界週報》,2003年11月4日,頁6-11。
    文日鉉,〈北朝鮮の核で岐路に立つ中国外交〉。《世界週報》,2004年2月10日,頁22-26。
    中居良文,〈中国の北朝鮮政策:楊斌事件をめぐって〉。《国際政治》,第135期,2004年,頁78-95。
    木村汎,〈プーチン外交:その特質と適用〉。《国際問題》,第531期,2004年,頁31-46。
    木宮正史,〈ブッシュ政権の対北朝鮮政策:対北朝鮮強硬論と多国間枠組みの狭間で〉。《国際問題》,第526期,2004年,頁32-46。
    市村眞一,〈激変するアジア情勢と中国および日本の国家戦略〉。《東アジアへの視点》,第15卷,第4期,2004年,頁60-78。
    本田善彦,〈中朝韓を揺さぶる古代国家の幻影〉。《世界週報》,2004年11月9日,頁26-29。
    伊豆見元,〈北朝鮮への真の圧力は何か:国際的制裁の道を閉ざすな〉。《中央公論》,第2期,2005年,頁148-153。
    村井友秀,〈新・中国「脅威」〉。《諸君》,第22卷,第5期,1990年,頁186-197。
    岡本篤尚,〈自衛の論理と安全の暴走〉。《法学セミナー》,第47卷,第7期,2002年,頁68-72。
    服部健司,〈北朝鮮に厳しい目向ける中国〉。《世界週報》,2003年4月15日,頁26-29。
    阿部純一,〈中国が朝鮮半島統一を望まない理由〉。《世界週報》,2005年2月8日,頁54-55。
    武貞秀士,〈韓国・北朝鮮の政治・外交・国防の中期的展望と日本の防衛政策への示唆〉。《防衛研究所紀要》,第2巻,第1期,1999年,頁89-126。
    重村智計,〈日本の北朝鮮政策と六カ国協議〉。《問題と研究》,第33卷,第7期,2004年,頁70-80。
    高文雄,〈中国の外交戦略:イラク戦争、北朝鮮への対応〉。《問題と研究》,第32卷,第9期,2003年,頁71-77。
    高木誠一郎,〈中国の「新安全保障観」〉。《防衛研究所紀要》,第5卷,第2期,2003年,頁68-89。
    高原明生,〈中国の多角外交:新安全保障観の唱道と周辺外交の新展開〉。《国際問題》,第2期,2004 年,頁17-30。
    淺川公紀,〈ブッシュ政権の北朝鮮核問題:六カ国協議開催の道程〉。《問題と研究》,第32卷,第12期,2003年,頁70-91。
    斉藤元秀,〈ロシアの国際環境とプーチン外交〉。《外交フォーラム》,第2期,2005年,頁27-33。
    浅野亮,〈中国の安全保障政策に内在する論理と変化〉。《国際問題》,第1期,2003年,頁17-34。
    (四)網路專文
    〈「総合安全保障研究グループ」報告書〉。田中明彦研究室。<http://www.ioc.u- tokyo.ac.jp/~worldjpn/documents/>
    富田圭一郎,〈核開発問題をめぐる中国の北朝鮮政策〉。国立国会図書館,2006年1月31日。<http://www.ndl.go.jp/jp/data/publication/issue/0507.pdf>
    (五)新聞媒體
    《朝日新聞》
    (六)網路資料
    日本外務省。<http://www.mofa.go.jp/>
    法令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http://law.e-gov.go.jp/>
    国立国会図書館。<http://www.ndl.go.jp/>
    日本衆議院。<http://www.shugiin.go.jp>
    日本防衛庁。<http://www.jda.go.j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2260017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60017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60017201.pdf40KbAdobe PDF21216檢視/開啟
    60017202.pdf129KbAdobe PDF21599檢視/開啟
    60017203.pdf116KbAdobe PDF21187檢視/開啟
    60017204.pdf92KbAdobe PDF21139檢視/開啟
    60017205.pdf554KbAdobe PDF21712檢視/開啟
    60017206.pdf509KbAdobe PDF24960檢視/開啟
    60017207.pdf709KbAdobe PDF22217檢視/開啟
    60017208.pdf449KbAdobe PDF24155檢視/開啟
    60017209.pdf581KbAdobe PDF22838檢視/開啟
    60017210.pdf236KbAdobe PDF21346檢視/開啟
    60017211.pdf239KbAdobe PDF21254檢視/開啟
    60017212.pdf402KbAdobe PDF2222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