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54687      Online Users : 9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77


    Title: 中共「三個代表」與統治合法性的變遷:意識型態再詮釋的政治經濟基礎
    The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Legitimacy Transition of The CCP:Political economic base re-interpreted by Ideology
    Authors: 林祈昱
    Contributors: 寇健文
    林祈昱
    Keywords: 統治合法性
    意識型態
    三個代表
    歷史制度論
    私營經濟
    比較研究
    comparative metho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deology
    legitimacy
    private enterprises
    three represents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7 18:06:33 (UTC+8)
    Abstract: 馬列主義揭示無產階級政黨必然會帶領群眾走向共產天堂,這樣的「目的論」賦予了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統治上的合法性。1978年以來,中共為了發展經濟改革而多次進行意識型態的修正,2000年以前中共所修正的意識型態都謹守在社會主義框架中,自我定位為工農階級政黨,但「三個代表」允許資本家入黨,卻將合法性基礎轉向了其他社會階層。
    為什麼中共要提出「三個代表」,以及為何提出的時間點會在2000年?本文認為要從經濟結構和領導互動兩個變數來解釋。市場化的改革造成中國大陸經濟和社會的變動,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公有制經濟的優勢地位受到挑戰、紅色資本家人數上升,這些變化使理想與現實嚴重脫節。由於延續市場化路線在1990年代後已成為領導人的既定政策,加上前蘇聯因為脫離群眾而崩潰的經驗,使中共面對經濟社會變動時,選擇調整意識型態以符合現實需求。
    1998年以後,經濟社會的變動更形劇烈,私營經濟負擔稅收、產值與就業的功能顯著提升,學界發表大量調研報告,加重了領導人的壓力,調整意識型態已經勢在必行。合法性基礎轉變以後,中共必需以政績尋求支持,並解決民眾需求。然而當「由下而上」的民意日趨重要時,勢必在未來衝擊「由上而下」的一黨專政體制。
    Marxism-Leninism theory claims that proletariat party will inevitability lead the people to arrive the paradise of communism. Such the “teleology” gives the legitimacy on as proletariat vanguard for Communist Party. Since 1978, the CCP revised ideology for many times to develop the economic reform. Ideology revised by CCP before 2000 was kept in the frame of socialism; the CCP positioned oneself as the class parties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However the “Three Represents” allows capitalists to join the party, and turns the foundation to other social strata.
    Why did the CCP propose the “Three Represents” in 2000? I think there are two factors: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enior level. The market-based reform causes the economical and social change; lik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the challenge in the advantage of public economy, and the red capitalist`s number rises. Which changes make ideal and reality disconnect seriously. The leaders extend the market-based policy,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viet Union collapse, make the CCP in the face of the change of economy and society, choose to adjust ideology in order to accord with the current demand.
    After 1998, the violent change in the economic society appears even more violently, became that tax from private economy, the functions of the growth of output value, employment improve apparently,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ports were delivered by educational circles, has been imperative for the leader`s to adjust ideology. After the transition of the legitimacy foundation, the CCP has to seek the support from the people by achievement in politics, and needs the demands of people. From top-to-bottom dictatorship system of one party will certainly be assaulted, when the “bottom-to-top” opinions of people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Reference: 壹、 官方文件與領導人講話
    丁關根,「以新世紀為起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2001年3月20日,人民日報,第五版。
    丁關根,「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將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上來」,2001年7月3日,人民日報,第四版。
    丁關根吳邦國吳官正羅幹賈慶林錢其琛黃菊吳儀,「十六大報告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2001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第四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新時期黨的建設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註釋本(修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理論學習中心組,「學好學深學透『七一』重要講話,把思想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2001年7月29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會,「全面正確深刻領會『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開創上海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新局面」,2001年7月29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田紀雲李長春李鐵映姜春雲溫家寶曾慶紅司馬義.愛買提胡啟立,「江澤民同志的報告是新時期新階段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新突破」,2002年11月11日,人民日報,第四版。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江澤民,「在廣東考察工作強調緊密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加強黨的建設,始終帶領全國人民促進生產力的發展」,2000年2月26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朱鎔基,「全國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會議在京召開」,2001年4月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朱鎔基,「認真學習和貫徹江澤民同志『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適應新情況新形勢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2001年7月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李嵐清,「切實加強黨政監督,進一步做好老齡工作」,2001年3月1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李瑞環,「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江總書記『七一』講話重要講話」,2001年7月3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李鵬,「發展經濟要以實際出發」,2001年3月8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李鵬,「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人大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2001年7月4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李鐵映「社科院舉行紀念建黨80週年、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討會」,2001年5月26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吳邦國,「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2001年4月18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吳儀,「弘揚井岡山精神,解放思想加速發展」,2001年5月24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吳儀,「學習『七一』重要講話,加快西部地區發展」,2001年7月29日,人民日報,第四版。
    胡錦濤,「共產黨員要堅定自覺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3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胡錦濤「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2001年4月2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胡錦濤,「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切實做好黨史工作」,2001年7月1日,第一版。
    胡錦濤,「深刻認識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人民日報,2005年2月20日,第一版。
    姜春雲,「做好立法工作,實現『十五』宏偉目標」,2001年3月8日,人民日報,第三版。
    姜春雲,「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依法防沙治沙任務抓緊抓好」,2001年9月18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尉健行,「深刻認識黨的執政地位極其影響,進一步增強反腐敗的政治責任感」,2001年3月1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尉健行,「深入學習貫徹江澤民同志重要講話,以黨風建設實際成果取信於民」,2001年7月10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國務院黨組,「認真學習和貫徹『講話』精神,努力把國務院工作提高到新水平」,2001年7月6日,人民日報,第一版。
    張萬年,「深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推進部隊全面建設發展」,2001年8月26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曾慶紅,「加強監督務求實效,把農村『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引向深入」,2001年3月17日,人民日報,第四版。
    溫家寶,「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高金融系統隊伍素質」,2001年6月7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遲浩田,「軍隊要積極參加和支援西部大開發」,2001年3月24日,人民日報,第二版。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1978年年12月22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3/5205/20010428/454803.html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84年10月20日通過,「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104/5198/20010429/467457.html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1992年10月18日通過,「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6/20010430/456682.html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2002年11月14日通過,「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6/20021118/868961.html
    江澤民,「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1998年12月18日,「央視國際網絡」:http://www.cctv.com/special/756/1/50309.html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12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6/5278/20010430/456648.html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97 年9月12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093/20010430/456849.html
    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093/20010430/456848.html
    江澤民,「出席廣東茂名高州市領導幹部『三講』教育會議發表重要講話進行動員」,2000年2月20日,「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0-02/20/content_939311.htm
    江澤民,「在慶祝建黨八十週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年7月1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0702/501591.html
    胡錦濤,「以學習活動為新起點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2002年6月24日,「新華網」:http://www.zj.xinhua.org/special/three_delegate/meeting/meeting2002062402.htm
    胡錦濤,「在西柏坡講話全文」,2002年12月6日,「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02/content_731349.htm
    胡錦濤,「在『三個代表』研討會上的重要講話」,2003年7月1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1946147.html
    胡耀邦,「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1982年9月1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4/5276/20010429/455569.html
    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4/5276/20010429/455565.html
    華國鋒,「十一大上的政治報告」,1977年8月12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3/20010428/455023.html
    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3/20010428/455022.html
    趙紫陽,「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1987年10月25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5/20010430/456409.html
    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105/20010430/456401.html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8年12月4日通過,「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980_8.htm
    貳、 中文文獻
    (一) 中文專書
    丁學良,共產主義後與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丁篤本著,蘇聯政體與官制史(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王長江、姜躍等著,現代政黨執政方式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長江,蘇共:一個大黨衰落的啟示(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尹慶耀,東歐集團研究(台北,幼獅,1994年)。
    江流、陳之樺主編,蘇聯演變的歷史思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朱光磊,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余陶生主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邢廣程,蘇聯高層決策七十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吳玉山,共產世界的變遷(台北:東大出版社,1998年)。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出版社,1996年)。
    吳安家,中共意識形態的變遷與持續(1949-2003)(台北:國史館,2004年)。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年)。
    李英明,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
    李英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年)。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李白虹,東歐民主化與群眾心理之研究—從共產化到民主化的社會心理分析(出版者不詳,1992年)。
    李惠斌主編,中國調查報告:社會經濟關係的新變化與執政黨的建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李邁先著,洪茂雄增定,東歐諸國史(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宋海慶,論「三個代表」的形成過程(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奎燮,文化霸權與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意識形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1月)。
    周尚文,葉書宗,王斯德,蘇聯興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胡鞍鋼,影響決策的國情報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姜新立,大轉變—後共產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洪茂雄,東歐變貌(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翁杰明等主編,與總書記談心(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年)。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
    陳一諮,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陳新明,蘇聯演變與社會主義改革(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
    陳雪薇主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大事件和決策調查(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
    陸南泉等主編,蘇聯興亡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陸學藝主編,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張曉山等著,中國鄉鎮企業產權改革備忘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張厚義、明立志主編,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1978-199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張厚義、明立志主編,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199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黃夢复主編,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No.1(200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景杉,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程映紅,卡斯特羅傳(香港:明鏡出版社,1999年)。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鄒讜,中國革命再闡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年)。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記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楊繼繩,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
    楊繼繩,中國改革年代的政治鬥爭(香港:Excellent Culture Press,2004年)。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
    劉培峰,私營企業主財富積累的軌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資訊,2000年)。
    鄭竹園,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鄭杭生主編,中國社會結構變化趨勢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鄭淑平等編,中共年報1993(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3年)。
    鄭學稼,南斯拉夫史(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錢俊瑞主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縱橫談(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3年)。
    曉冲編,十六大卡位戰(香港,夏菲爾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關銳捷主編,中國農村改革二十年(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蘇紹智,十年風雨:文革後的大陸理論界(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二) 中文期刊專篇
    中共成都市委黨校調研組,「成都市私營企業主入黨意願的調查和分析」,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第4期(2001年8月),頁6-8。
    任明,「金正日時代朝鮮政治經濟前景展望」,東北亞論壇,1998年第3期,頁30-34。
    江振昌,「論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東亞季刊,第22卷第4期(1991年4月),頁54-86。
    江振昌,「中國大陸腦體勞動者的收入差距問題」,東亞季刊,第23卷第3期(1992年1月),頁42-59。
    宋國誠,「中共『八屆人大二次會議』後的發展情勢與對策」,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5期(1994年5月),頁5-19。
    林琳文,「評中共十六大的思想理論準備」,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0期(台北:2002年10月),頁25-35。
    岳山,「『三個代表』遭廣泛抵制」,爭鳴,2001年4月,頁15-16。
    武樹幟、陳吉江,「加強管理,興利抑弊」,中國國務院研究室個體、私營經濟調查組編,中國的個體和私營經濟(北京:改革出版社,1990年11月),頁1-20。
    祖光,「論江澤民的政權合法性」,東亞季刊,第28卷第3期(台北:1997年夏季),頁89-106。
    馬孆,「論越南革新的發軔」,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7年第3期,頁24-33。
    徐世澄,「卡斯特羅和古巴的社會主義實踐」,拉丁美洲研究,1996年第4期,頁31-36。
    徐斯儉,「中共十六大與政治改革」,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4期(台北:2003年7、8月),頁25-54。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第31期(台北:2001年12月),頁95-170。
    徐雲齋,「中共對私企業主等『六種人』的政治定位說明了什麼?」當代經濟,2003年第6期,頁18。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與質性分析」,台灣政治學刊,第9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53-279。
    康曉光,「中國:改革時代的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當代中國研究,總第78期(美國:普林斯敦,2002年第3期),頁29-59。
    梁楚,「越南共產黨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當代世界,1996年第8期,頁7-9。
    陳保中,郭艷,桂林,「孫志剛案件的處理與依法執政理念的貫徹」,領導科學,2004年11月,頁13-14。
    黃德北,「沒有資本家的資本主義社會?改革開放與中國資本家的產生」2005年中國政治學會暨學術研討會,2005年10月2日。
    皖河,「利益集團、改革路徑與政治合法性危機」,當代中國研究,2001年第4期(總第75期),頁65-78。
    張弘遠,「由專制統治到管理統治-毛鄧時期中國國家能力變化的歷史紋理」,東亞研究,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99-150。
    張訓常,「前越共總書記阮文靈的改革思想」,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10期,頁72-76。
    張國聖,「中共意識形態研究的文獻的初步分析」,東亞季刊,第29卷第2期(1998年春季),頁108-124。
    楊開煌,中共「文件」詮釋之方法學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1987年12月)。
    楊開煌,「對江澤民『十六大』政治報告之研析」中共研究,36卷12期(2002年12月),頁25-32。
    董明,「經濟人還是政治人—中國私營企業主政治心態剖析」,中外管理導報,1999年第5期,頁18-20。
    趙匯,「卡斯特羅與古巴的社會主義改革」,求實,2004年10月,頁79-81。
    戴建中,「中國私營企業主,開始發出聲音」,新聞週刊,2003年1月6日,頁70-71。
    蕭功秦,「從『社會主義初階論』看中國意識形態的轉型--兼論鄧後時期中國政治發展的可能性」,當代中國研究,總第63期(1998年第4期),頁4-28。
    蕭功秦,「後全能體制與21世紀中國的政治發展」,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6期(北京:2000年12月),頁1-8。
    羅冰,「喬石等砲轟江理論」,動向,2001年7月,頁10-13。
    羅冰,「胡啟立挑戰江澤民」,動向,2002年5月,頁6-8。
    羅冰,「江澤民曾與李瑞環激烈舌戰,『三個代表』入憲遭否決」,動向,2002年5月,頁8-9。
    蘇紹智等,「中國的公民社會的發展趨勢」,周雪光編,當代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桂冠,1992年),頁79-105。
    (三) 中文譯著
    Babbie, Earl著,邱泯科等譯,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2004年)。
    Carter, April著,范琪勇等譯,南斯拉夫的政治改革(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
    Coicaud, Jean-Marc著,佟心平、王遠飛譯,合法性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Crnobrnja, Mihailo著,許綬南譯,南斯拉夫分裂大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Holmes, Leslie著,宋鎮照、張保民譯,共黨政權之末路:反腐敗運動與合法化危機(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Huntington, Samuel P.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年)。
    Kotz, David and Fred Weir著,曹榮湘等譯,來自上層的革命(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Lipset, Soymour M.著,張明貴譯,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台北:桂冠圖書,1982年)。
    North, Douglass C.著,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Peters, B. Guy著,陳永方譯,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SarDesai著,蔡百銓譯,東南亞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Walder, Andrew(魏昂德)著,方慧容譯,「現代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從描述現狀到解釋變遷」,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評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頁57-71。
    Weber, Max著,康樂編譯,支配的類型(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白石昌也著,吳瑞雲、田川雅子譯,越南:革命與建設之間(台北:月旦出版社,1995年)。
    參、 英文文獻
    (一) 英文專書
    Beloff, Nora, Tito`s flawed legacy: Yugoslavia & the West since 1939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5).
    Brown, Archie, The Gorbachev Fact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Dickson, Bruce J.,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 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Friedrich, Carl J. and Zbigniew K. Brzezin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Gati, Charles, The Bloc That Failed: Soviet-East European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Golstein, Avery,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 –power Politics: Structure Constrain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1991).
    Halebsky, Sandor, Cuba in transition: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Westview Press, 1992).
    Hewett, Edward A., Reforming the Soviet economy: equality versus efficiency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8).
    Kornai, Janos,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Mawdsley, Evan, The Stalin years: The Soviet Union 1929-1953(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Ragin, Charles C., The Comparative Metho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Spring, Derek W., The Impact of Gorbachev: The First Phase, 1985-90 (London: Pinter, 1991).
    (二) 英文期刊專篇
    Baum, Richard, “The Road to Tiananmen: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1980’s,”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1949-198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340-471.
    Brown, Archie H. reviews, “Policy-Making in the Soviet Union,” Soviet Studies, vol.23, no.1 (July 1971), p.120-148.
    Burns, John, “China`s Governance: Political Reform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no.119 (September 1989), pp.481-518.
    Dittmer, Lowell, “Bases of Power in China: A Theory and Analysis of the fall of the ‘Gang of Four’,” World Politics, vol.31, no.1 (October, 1978), pp.26-60.
    Guo, Sujian, “The Totalitarian Model Revisited,”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31, no. 3 (1998), pp.271-285.
    Hall, Peter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no. 4 (Dec 1996), pp.936-957.
    Hopke, Wolfgang, “Party Monopoly and Political change: The league of communists since Tito’s death,” in Pedro Ramet, Yugoslavia in the 1980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pp.29-55.
    Immergut, Ellen M.,“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 Society, vol. 26, no.1 (Mar. 1998), pp.5-34.
    John, Ronald Bruce St.,” The Vietnamese Economy in Transition: trends and Prospects,” Asian Affairs, vol.24, issue 3 (Oct 1993), pp.304-314.
    Lowenthal, Richard, “The Post-Revolutionary in China and Russia,”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 vol.7, no.3 (Autumn 1983), pp.191-201.
    Mahoney, James,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vol.29 (2000), pp.507-548.
    Mahoney, James, “Path-Dependence Explanation of Regime Change: Central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36, no.1 (2001), pp.111-141
    Mullins, Willeud A., “On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6, no. 2 (June, 1972), pp.498-510.
    Nee, Victor and Paul Ingram, “Embeddedness and Beyond: Institutions, Exange,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Mary C. Brinton and Victor Nee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8), pp.19-45.
    Pierson, Paul,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4, no.2 (June, 2000) pp.251-267.
    Pike, Douglas, “Vietnam in 1991: the turning point,” Asian Survey, vol.32, no.1(January, 1992), pp74-81.
    Plattner, Marc, “The Democratic Moment,” in Larry Diamond and Marc Plattner eds., The Global Resurgence of Democrac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6-38.
    Rigby, Thomas H., “Introduction: Political Legitimacy, Weber and Communist Mono-organizational Systems,” in Rigby and Feher eds., Political Legitimation in Communist States(London: Macmillan, 1982), pp.1-26.
    Schellorm, Kai,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 in Vietnam”,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14, no. 3 (Dec 1992), pp.231~243.
    Thayer, Carlyle A., “Vietnam in 2001: the ninth party congress and after,” Asian Survey, vol.42, no.1 (January, 2002), pp.81-89.
    Thelen, Kathleen and Sven Steinmo,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1-32.
    Tsou, Tang,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 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 –power Politics or a Game to Win All?” The China Journal, no.34 (July 1995), pp.95-156.
    Womack, Brantly, “Vietnam in 1996: reform immoblilism,” Asian Survey, vol.37, no.1 (January 1997), pp.79-87.
    Wu, Guoguang “’Documentary Politics’: Hypotheses, Process, and Case Studies,” in Carol Lee Hamrin and Suisheng Zhao eds., Decision-Making in Deng’s China (New York: M. E. Sharpe, 1995), pp.24-38.
    Zagoria, David S., “China’s Quiet Revolution,” Foreign Affairs, vol. 62, no.4 (Spring 1984), pp.879-904.
    Zhao, Dingxin, “China’s Prolonged Stability and Political Future: Same Political System, Different Policie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0, no.28 (August 2001), pp.427-444.
    Zhao, Suishe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hip and the Direction of Political Reform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in Chu Yun-Han eds., The New Chinese Leadership: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fter the 16th Party Congre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33-68.
    “The Party Program as Adopted by the Congress-I,” The Current Digest of The Soviet Press, vol.13, no.45 (Nov. 6-12, 1961), pp.3-16.
    “The Party Program as Adopted by the Congress-II,” The Current Digest of The Soviet Press, vol.13, no.46 (Nov. 13-19, 1961), pp.3-21.
    “The Party Program as Adopted by the Congress,” The Current Digest of The Soviet Press, vol.13, no.47 (Nov. 20-26, 1961), pp.3-8.
    肆、 新聞資料
    周揚,「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人民日報,1983年3月16日,第四、五版。
    「城鄉個體從業人員減少361萬」,人民日報,1989年8月12日,第一版。
    「十六届三中全會10月11日召開 將審議修憲建議」,2003年9月29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9/29/content_1106819.htm
    于建嶸,「信訪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後果」,2004年12月15日,「鳳凰網」: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924030675451904/20041215/469144.shtml
    「中央明確『改革不動搖改革』成為『兩會』焦點」,2006年3月13日,「中國新聞網」: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3-13/8/702074.shtml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事(下)」,2005年1月18日,「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8/content_1995560.htm
    「中共中央通知興起學習『三個代表』思想新高潮」,2003年6月15日,「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6/22/content_931213.htm
    「中紀委、監察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新高潮」,2003年6月24日,「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6/24/content_933307.htm
    「中產階級在中國究竟是一個什麼概念?」,2005年9月2日,「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5-09/02/content_3431546.htm
    「中產多出自經理人員公務員及專業技術人員」,2005年9月2日,「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5-09/02/content_3431484.htm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81年」,「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33831/33835/2527619.html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87年」,「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33831/33835/2527645.html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91年)」,「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5/content_2093944_2.htm
    江迅,「皇甫平重返江湖的背後」,2006年2月11日,「多維網」: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Forums/BackStage/2006_2_11_9_1_0_147.html
    成思危,「中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2006年4月1日,「多維網」:http://www4.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2006_3_31_17_51_7_593.html
    吳敬璉,「改革存在四大缺陷 呼籲自由切實的討論」,2006年2月1,「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7/4097311.html
    秋石,「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2002年11月1日,「求是雜誌社」: http://www.qsjournal.com.cn/qs/20021101/GB/qs%5E346%5E0%5E1.htm
    夏林等,「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黨的十六大報告誕生記」,2002年11月20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20/content_634818.htm
    賀衛方,「在『中國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上的發言」,2006年3月4日,「多維博客」:http://blog.chinesenewsnet.com/?p=9724
    張敬武,「從代表構成看公民的政治參與」,人大研究,2005年第1期(總第157期):http://www.rdyj.com.cn/2005/rdqk-1-04.html
    張厚義,「2001年中國私營企業發展狀況」,2001年12月24日,「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chinese/society/89639.htm
    張厚義,「私營企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2003年1月25日,「WTO與法治論壇」:
    http://www.wtolaw.gov.cn/display/displayInfo.asp?IID=200301251651315898
    張厚義、劉平青,「私企參政」,經濟,2003年11月号,「中華企管網」:http://www.wiseman.com.cn/magazine/jj/0311/0301002.htm
    張厚義、劉平青,「私營企業主階層中的共產黨員」,2003年11月19日,「黨建研究」:http://www.wzdj.gov.cn/PartyBuild/fgpartyinfo.aspx?id=193
    熊雲,「解讀胡錦濤『七一』講話: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旗幟」,2003年7月8日,「中國網」:http://202.130.245.40/chinese/2003/Jul/361648.htm
    鄧力群,「江澤民『七一講話』是極其重大的政治錯誤事件」,2001年9月1日,「北京之春」,第49期:第100卷,頁 32-36。http://www.mac.gov.tw/big5/rpir/journal/mairc49.htm
    「月入5000元 中產階層占就業人口近12%」2005年9月5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09/05/content_3445657.htm
    「江蘇:民營企業家中中共黨員高達四成」,2005年5月27日,「人民網」: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422072.html
    「法制辦信訪局負責人就新《信訪條例》答新華社記者問」,2005年1月18日,「國家信訪局網站」:http://www.gjxfj.gov.cn/2005-01/18/content_3582383.htm
    「京學者怒斥延緩《物權法》」,2006年2月26日,「新浪網」:http://news.sina.com.hk/cgi-bin/news/show_news.cgi?date=2006-02-26&type=china&ct=china&id=1788872
    「來稿﹕反思改革與反思文革」,2006年3月26日,「多維網」: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Opinion/2006_3_26_10_42_19_489.html
    「胡錦濤四點意見回應左派躁動」,2006年3月7日,「多維網」:http://www.chinatopnews.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2006_3_6_14_3_0_230.html
    「胡錦濤定調:更大決心推進改革」,2006年3月24,「多維網」: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2006_3_24_8_23_31_380.html
    「胡溫下令先解決移民後建電站」,2004年11月10。「多維新聞」: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
    「《信訪調例》:暢通有序開言路 務實高效解民憂」,2006年5月2日,「人民網」: http://legal.people.com.cn/GB/42735/4346571.html
    「特稿:中國智囊秘密會議『走光』」,2006年4月9日,「多維網」: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2006_4_8_16_58_48_208.html
    「深入學習貫徹江澤民『七一』講話宣講團開始在各地宣講」,2001年8月21日,「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10821/539895.html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將集中治理小報小刊」,2001年8月8日,「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3586/20010808/530716.html
    「第十二屆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直播」,2004年8月23日,「新華網」甘肅頻道: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gs.xinhuanet.com/zhibobd/2004-08/23/content_2733798.htm
    「勞模評選引發三大爭議:私營企業主首次入選」,2005年4月29日,「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44004/44006/3359147.html
    慶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建社20週年專題報道,「從『皮書出版』到『皮書事業』」,2002年8月30日,《新聞出版報》報導,「中國皮書網」:http://www.ssdph.com.cn:8080/20year/mt6.htm
    慶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建社20週年專題報道,「『來自社科文獻出版社的報告之一』——四年打造一個品牌(皮書篇)」,2002年6月28日《新聞出版報》報導,「中國皮書網」: http://www.ssdph.com.cn:8080/20year/mt1.htm
    「學習《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2002年9月12日,「新華網」: http://news3.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9/12/content_559705.htm
    「2月19日:鄧小平逝世」,「新華網」:http://www.gov.cn/lssdjt/content_203953.htm
    “Political Bureau Members in December 1986,” in Ronald J. Cima edited, Vietnam: a country study (Washington, D.C.: The Division, 1st ed, 1989). http://lcweb2.loc.gov/frd/cs/vietnam/vn_appnb.html
    “The Early Post-Tito Years,” in Glenn E. Curtis edited, Yugoslavia: a country study (Created: Washington, D.C.: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3rd ed, 1992). http://lcweb2.loc.gov/cgi-bin/query/r?frd/cstdy:@field(DOCID+yu0131)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Glenn E. Curtis edited, Yugoslavia: a country study (Created: Washington, D.C.: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3rd ed, 1992). http://lcweb2.loc.gov/cgi-bin/query/r?frd/cstdy:@field(DOCID+yu012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2260013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6001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13101.pdf61KbAdobe PDF21146View/Open
    60013102.pdf93KbAdobe PDF21216View/Open
    60013103.pdf88KbAdobe PDF21086View/Open
    60013104.pdf342KbAdobe PDF21735View/Open
    60013105.pdf333KbAdobe PDF22503View/Open
    60013106.pdf359KbAdobe PDF23276View/Open
    60013107.pdf321KbAdobe PDF21573View/Open
    60013108.pdf398KbAdobe PDF21587View/Open
    60013109.pdf162KbAdobe PDF21444View/Open
    60013110.pdf238KbAdobe PDF2233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