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75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60742      在线人数 : 8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52


    题名: 魯迅肉體生命意識之研究
    Study on Luxun`s Awareness of Corporeality
    作者: 劉祖光
    Liu, Tsu-Kuang
    贡献者: 唐翼明
    李英明

    Tang, Yi-Ming
    Lee, Ying-Ming

    劉祖光
    Liu, Tsu-Kuang
    关键词: 魯迅研究
    魯迅思想
    肉體生命
    女性觀
    死亡觀
    魂有
    study on Luxun
    Luxun`s thought
    corporeality
    feminism
    thanatology
    hauntology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09-09-17 18:03:00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魯迅思想中言語道斷的、前語言的(pre-discursive)「肉體」(corporeal)成份,其表現方式,及其發展。從知覺現象學角度看,「肉體」生命意指在世存有與生活世界間不依賴語言的本真互動,魯迅所以認為中國人有被世界淘汰的危機,就是因為中國人日漸喪失這一在世存有的本真能力。本文第一章通過魯迅的女性觀來探討肉體生命的社會層次,女性是魯迅反瞻男性乃至人類處境的鏡子,他看到不僅女性被男性宰制為必然,女性對男性的宰制亦不可避免。二章藉魯迅的死亡觀來檢討肉體生命的自然層次,死亡的終極否定力量對魯迅有本體論、認識論乃至方法論的意義,使他產生跨越生死的責任感,具備察見不詳的認識力,以至追求正義的復仇行動力。第三章探討魯迅表現人與生活世界間本真互動的書寫策略,魯迅企圖通過解剖與挖底的書寫、吃與被吃的書寫、綻出式的還原書寫,即描寫與「自性」不可須臾離的肉體的本來面貌,去自我批判,去對抗語言、意識形態的堡壘,以保存生命原始純真的最後陣地。第四章討論形成魯迅肉體生命意識在其生命歷程中的發展,即通過「幻燈片事件」的死亡體驗與中國傳統決裂,通過靈肉合一的愛情與啟蒙陣營決裂,與通過永遠的反抗與左翼文人決裂,終於回歸孑然孤獨的肉身。魯迅的國民性批判的動力來自於他永遠選擇以自我批判開放自己的生命,選擇在既成的僵化體制之間找出路,以死為生,像死神那樣永不止息。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corporeal, ie., pre-discursive element in Luxun’s thought, its present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orporeality means authentic, extra-lingual interaction between being-in-the-world and life-world itself. For Luxun, Chinese’ gradual deviation from and inability to appreciate this authentic interaction are their true crisis of extinction in modern world. The 1st chapter discusses social level of corporeality through Luxun’s perception of women. Women are a mirror for Luxun with which to reflect upon men’s even human’s condition. Through women he discovers not only the inevitability of men’s domination over women, but also that of women over men. The 2nd chapter examines natural level of corporeality through Luxun’s appreciation of death. The ultimate negating power of death empowers Luxun ontologically, epistemologically, and methodologically. From death he derives a transcendent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cross life and death, develops an ability to penetrate pleasing appearance to uncover inconvenient truth, and a determination to pursue justice through endless revenge. The 3rd chapter shows Luxun’s tactics of presentation of corporeality. He seeks to preserve authenticity of life, a liberation from linguistic and ideological shackle through self-criticism by means of writing on the subject of anatomy and excavation, cannibalism, and self-manifestation, ie., writing on corporeal body that is indispensable with selfhood. The 4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Luxun’s awareness of corporeality through various stages or series of contradictions in his life. At the end of his life, Luxun returns to his lonesome corporeal body after his breakup with Confucius tradition in 1906, with intellectual enlightening camp in 1920s, and finally with left-wing writers in 1930s. Luxun’s strength of criticism on weaknes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es from his relentless self-criticism and therefore open-mindedness, his persistence to search for a way out of lethargic institutions, in other words, his emulation of death.
    參考文獻: 一、魯迅著作原典
    《魯迅全集》(全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魯迅全集》(全十三卷),台北:唐山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劉運峰編,《魯迅佚文全集》上卷,北京:群言出版社,二○○一年。
    二、中外古典原典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一九七六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校勘,《論語注疏》(上冊),台北:子峰文教基金會編,出版年不詳。
    (宋)朱熹集註,《論語》,台北:萬象圖書公司,一九九七年。
    (清)續法,《金剛直解》,台北:新文豐,一九七八年。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新修大正大藏經》第十卷,日本東京:大藏經刊行會,一九九八年。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二○○○年。
    黃錦鋐注譯,《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一九一四年初版。
    (梁)傅大士註,《金剛經五十三家集註》中,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一九八四年再版。
    《新約全書》(《希伯來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中華民國聖經公會,一九九八年。
    三、中文專書
    (一)中文著作
    一土編,《二十一世紀:魯迅和我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二○○一年。
    王友琴,《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化震動》,台北:水牛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王杏慶(南方朔),《語言是我們的居所》,台北:大田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王得后,《《兩地書》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王東華,《發現母親》,下冊,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王景山,《魯迅仍然活著》,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王富仁,《歷史的沉思: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學論》,陜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王乾坤,《由中間尋找無限:魯迅的文化價值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王乾坤,《魯迅的生命哲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七月。
    王乾坤,《回到你自己:關於魯迅的對話》,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二○○一年。
    王錫榮,《魯迅生平疑案》,上海辭書出版社,二○○二年。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二年。
    王曉明,《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台北:業強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雷菘生譯,台北:台灣中華書局,二○○一年。
    史沫特萊等,《海外回響:國際友人憶魯迅》,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竹內實,《魯迅遠景》,奔永彬譯,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書局,一九八五年。
    Ricoeur, Paul,(呂格爾),《詮釋的衝突》,林宏濤譯,台北:使者出版社,一九九○年。
    周行之,《魯迅與左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周作人,《知堂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三年。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上),台北:龍文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周作人,《年少滄桑:兄弟憶魯迅(一)》,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周作人、周建人著,《書裡人生-兄弟憶魯迅(二)》,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周質平,《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九八年。
    易嚴,《毛澤東與魯迅》,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呂正惠編,《文學的後設性思考》,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九二年。
    金耀基,《從傳統到社會》,台北:時報文化,一九八五年。
    林非,《魯迅和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二○○○年。
    林賢治,《人間魯迅》上、下冊,廣州:花城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李明,《魯迅自我小說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二○○二年。
    李何林主編,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一至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二○○○年增訂版。
    李新宇,《魯迅的選擇》,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二○○三年。
    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響》,台北:遠景,一九八七年。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台北:風雲時代,一九九五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漢京文化,一九八七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元山書局,一九八四年。
    李繼凱,《魯迅與茅盾》,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二○○三年。
    胡尹強,《破毀鐵屋子的希望》,人民文學出版社,二○○一年。
    胡尹強,《魯迅:為愛情作證-破解《野草》世紀之謎》,北京:東方出版社,二○○四年。
    房向東,《魯迅與他「罵」過的人》,上海書店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鈴木大拙等(Erich Fromm, D. T. Suzuki, and Richard De Martina),《禪宗與精神分析》,王雷泉、馮川譯,貴州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吳俊,《魯迅個性心理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唐寶林,《中國托派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四年。
    范家進,《現代鄉土小說三家論》,上海三聯書店,二○○二年。
    伊騰虎丸,《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伊騰虎丸,《魯迅與日本人》,李冬木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一九八七年台二版。
    段德智,《死亡哲學》,台北:洪葉文化,一九九四年。
    段國超,《魯迅家世》,教育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柳澤桂子,《生死書》,呂美汝譯,台北:究竟出版社,二○○四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劉紹銘編譯,台北:傳記文學社,一九九二年再版。
    葛濤,谷紅梅編,《聚焦「魯迅事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收於《陳平原小說史論集》,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三冊,台北:藍燈文化,一九九一年。
    馮雪峰,《魯迅的文學道路論文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
    馮雪峰,《馮雪峰憶魯迅》(原《回憶魯迅》,一九五六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錢理群,《走進當代的魯迅》,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錢理群,《心靈的探索》,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錢理群,《周作人論》,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二○○○年。
    陳方競,《魯迅與浙東文化》,吉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陳漱瑜編,《魯迅論爭集》上、下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張杰、楊麗燕編,《魯迅其人》,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二年。
    張杰、楊燕麗選編,《魯迅其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二年。
    張放,《魯迅的青少年時期》,中國現代文史哲研究參考資料(一),出版項不詳,藏於政大國關中心。
    張釗貽,《尼采與魯迅思想發展》,香港:青文書屋,一九八七年。
    張學軍,《魯迅的諷刺藝術》,山東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一九八九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一九九六年。
    馬克思,《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伊海宇譯,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年。
    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陳信宏譯,台北:究竟出版社,二○○一年。
    《許廣平文集》,第一、二卷,江蘇文藝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徐麟,《魯迅:在言說與生存的邊緣》,山東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許壽裳,《摯友的懷念:許壽裳憶魯迅》,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一九九四年。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台北:文鶴出版社,二○○一年。
    岸本英夫,《凝視死亡之心》,闞正宗譯,台北:東大,一九九七年。
    郜元寶,《魯迅六講》,上海:三聯書店,二○○○年。
    孫郁、黃喬收主編,《魯迅研究的歷史批判-論魯迅(二)》,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孫郁,《魯迅與周作人》,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馮光廉等主編,《多維視野中的魯迅》,山東教育出版社,二○○二年。
    孫隆基,《未斷奶的民族》,台北:巨流圖書公司,一九九五年。
    馬蹄疾,《魯迅新傳》,台北:新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九六年。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姜志輝譯,北京市:商務印書館,二○○一年。
    梅洛-龐蒂,《符號》,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二○○三年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一九八七年。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一九九三年。
    顏健富,《論魯迅《吶喊》、《彷徨》之國民性建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二○○三年。
    鄭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編》詩學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蔡輝振,《魯迅小說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二○○一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爲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一九九七年。
    瞿秋白等,《紅色光環下的魯迅》,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廚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苦悶的象徵》,魯迅譯,台北:昭明出版社,二○○○年。
    廚川白村,《戀愛論》,譯者不詳,台北:水牛出版社,一九六六年。
    袁良駿,《分享魯迅》,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Erickson, Erik,(愛力克森),《青年路德》,康綠島譯,台北:遠流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項退結,《海德格》,台北:東大圖書,一九八九年。
    萬繩南,《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昭明出版社,二○○○年。
    閻晶明,《魯迅與陳西瀅》,河北人民出版社,二○○二年。
    劉玉凱,《魯迅錢鐘書平行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劉昌元,《尼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四年。
    劉再復,《魯迅美學思想論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一九九四年初版三刷。
    蘇曉康,《離魂歷劫自敘》,台北:時報文化,一九九七年。
    霍必烈編,《蓋棺論定談魯迅》,台北:國際文化,一九八八年。
    董大中,《魯迅與高長虹》,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董大中,《魯迅與林語堂》,河北人民出版社,二○○三年。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莊子》,台北:立緒文化,二○○二年。
    蘇雪林,《屈原與九歌》,台北: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魯迅年譜》第一至四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二○○○年增訂版。
    《魯迅文獻圖傳》,鄭州:大象出社,一九九八年。
    譚德晶,《魯迅小說與國性題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四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一九九九年。
    盧今,《吶喊論》,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樂黛雲編,《國外魯迅研究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蕭春雷,《我們住在皮膚裡》,台北:三言出版社,二○○四年。
    蕭紅等,《我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女性筆下的魯迅》,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一年。
    Atwood, Margaret,(愛特伍),《與死者協商》, 嚴韻譯,台北:麥田出版社,二○○四年。
    Sokolowski, Robert,(索科羅斯基)《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二○○四年。
    嚴家炎,《論魯迅的複調小說》,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二○○二年。
    Barrett, William,(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存在哲學研究》,彭鏡禧譯,台北:立緒文化,二○○一年。
    (二)中譯外文著作
    Abrams, M. H.(艾布拉姆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朱金鵬、朱荔譯,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年。
    Anderson, Marston(安敏成),《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姜濤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二○○一年。
    Barthes, Roland,(巴特)《符號學要義》,洪顯勝譯,台北:南方,一九八九。
    Barthes, Roland,(巴特)《明室:攝影札記》,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季刊》,一九九五年。
    Bauman, Zigmunt(齊格蒙.包曼), 《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釋》,陳正國譯,台北:東大圖書,一九九七年。
    Brokeman, Jan M.(布洛克曼),《結構主義: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譯,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年。
    Fromm, Erich(弗洛姆),《說愛:一位精神分析學家的人生視角》,王建朗、胡曉春譯,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James, William(詹姆士),《宗教經驗之種種》,蔡怡佳、劉宏信譯,台北:立緒文化,二○○一年。
    Jung, Carl Gustav(榮格),《心理學與文學》,馮川、蘇克譯,北京:三聯書店,一九八七年。
    Kramer, Kenneth(克拉瑪), 《宗教的死亡藝術: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方薈玲譯,台北:東大,一九九七年。
    Kubler-Ross, Elizabeth(庫伯勒-羅斯),《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台北:天下文化,一九九八年。
    Martin, Wallace,(馬丁)《當代敘事學》,伍曉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年。
    Moi, Toril,《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陳潔詩譯,台北:駱駝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Salva, Jean-Jacques,(沙爾瓦),《順勢療法》,許龍寶譯,香港:三聯書店,二○○一年。
    托洛斯基,《被背叛的革命》,簡文宜譯,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四、中文論文
    木山英雄,〈《野草》的詩與哲學〉上、中,趙京華譯,《魯迅研究月刊》,一九九九年第九、十期。
    止庵,《編後記》,收於止庵編、周作人著《關於魯迅》,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Bernet, Rudolf(白內特),《梅洛龐蒂與拉康論注視、欲力與身體》,洪維信譯,《現象學與人文科學2004》,台北:邊城出版,二○○四年。
    Dufrenne, Mikel(杜夫潤),《文學批評與現象學》,岑溢成譯註,收於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八四年。
    Eco, Umberto(艾柯),〈詮釋與歷史〉,收於艾柯等著,《詮釋與過度詮釋》,王宇根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Foucault, Michel, 〈地理學問題〉,王志弘譯,收于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一九九四年。
    Freud, Sigmund(佛洛依德),〈超越唯樂原則〉,《弗洛依德後期著作選》,林塵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一九八六年。
    Merleau-Ponty, 《《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序言》,龔卓軍譯,收于龔卓軍主編,《台灣現象學:性.身體.現象學》,台北:梅洛龐帝讀書會,一九九七年。
    Tsuneki Maruo(丸尾常喜),《魯迅「人」與「鬼」的糾葛》,秦弓譯,部分收於陳漱瑜編,《說不盡的阿Q》,中國文聯出版公司,一九九七年。
    尼采,《看哪這人》,收於《權力意志》,張念東,凌素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一年。
    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詩學問題〉,《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白春仁,顧亞鈴譯,錢中文主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古添洪,〈論魯迅散文詩集《野草》的撒旦主義──兼述接受過程中的日本「中介」〉,《中外文學》,第廿五卷第三期,一九九六年八月。
    伊騰虎丸,〈魯迅的「生命」與「鬼」──魯迅之生命論與終末論〉,《文學評論》,二○○○年第一期。
    胡風,〈關於魯迅精神的二三基點〉,寫於一九三七年十月,收于何夢覺編,《魯迅檔案:人與神》,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二○○二年。
    林遠澤,〈人類花園的規則或查拉圖斯特拉的計畫〉,《當代》第一五五期,二○○○年七月。
    李長之,《魯迅之思想性格與環境.魯迅批判之一》,《天津益世報.文學副刊》,民國二十四年六月五日。
    周作人,《家之上下四旁》,《瓜豆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二○○三年。
    周國平,《尼采的透視主義》,收於金惠敏、薛曉源編,《評說「超人」:尼采在中國的百年解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一年。
    哈迎飛,〈以一身來擔人間苦-魯迅與佛教文化關係論之二〉,《魯迅研究月刊》,二○○一年第二期。
    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馬克思,〈路易.波拿巴霧月十八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馬克思,《雇傭勞動與資本》,《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二年。
    黃錦樹,〈魂在:論中國性的現代起源〉,《中外文學》,廿七卷第六期。
    葛紅兵,〈魯迅在「發音」、「言語」、「語言」、「文字」之間的選擇:論文字對言語、聲音的遺忘和壓抑〉,《聯合文學》,二○○二年二月。
    皇甫積慶,〈「死」之解讀〉,《魯迅研究月刊》,二○○○年二月。
    許慧琦,〈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橡的論述策略〉,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十期,二○○二年十二月。
    許綺玲,《魯迅寫攝影》,中研院「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六○○迄今(二)」研討會論文,二○○一年九月。
    Helene Cixous,〈美杜莎的笑聲〉,黃曉紅譯,收於張京媛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梁寒衣,《一個誓言,於我剝裂的骸骨》,《人生》月刊,二○○三年三月。
    張燦輝,《死之現象與死亡現象學》,《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胡塞爾《邏輯研究》發表一百週年國際會議特輯》,上海譯文出版社,二○○三年。
    蔡淑玲,〈聽,那萬流匯聚的「中界」──從克莉斯蒂娃的「宮籟」探主體的異化與論述的侷限〉,《中外文學》,二○○二年一月。
    彭定安,《二十一世紀的魯迅研究預想(下)》,《魯迅研究月刊》,一九九九年第十二期。
    劉勇,沈慶利,〈魯迅精神特質的宗教學闡釋〉,《多維視野中的魯迅》。
    劉挺生,《魯迅與佛學》,《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二年第一版。
    王衛平,〈接受學方法的魯迅解讀〉,《多維視野中的魯迅》。
    龔卓軍,〈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從尼采到梅洛龐蒂〉,《中外文學》,一九九八年四月。
    五、英文專書
    Blondel, Eric, Nietzsche: The Body and Culture, trans. Sean Han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Butler, Judith, Bodies that Matter, NY: Routeledge, 1993.
    Chou Tse-tsung(周策縱),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the 5th printing in 1980.
    de Botton, Alain, Essays in Love, Picador, 1994.
    Derrida, Jacques, Of Grammatology, Trans. Gayatri Spivak,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Derrida, Jacques, Aporias,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Derrida, Jacques, Specter Of Marx, tran., Peggy Kamuf, Routledge, 1994.
    Derrida, Jacque, The Gift of Death,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Fletcher, John and Benjamin, Andrew, ed., Abjection, Melancholia, and Love, Rouledge, 1990.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rans. Alan Sheridan, Vintage Books, 1979.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an. Joan Stambaugh.
    Holck, Frederick H., ed., Death and Eastern Thought: Understanding Death in Eastern Religions and Philosophies, Abingdon Press, 1974.
    Kristeva, Julia, Desire in Language, tran. Thomas Gora etc., ed. Leon Roudiez,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Kristeva, Julia,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 tran. Leon S. Roudiez,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
    Kristeva, Julia, Strangers to Ourselves, tran. Leon S. Roudiez,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Langer, Monica M.,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A Guide and Commentar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9.
    Lyell, William A. Jr., Lu Hsun’s Vision of Real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Magnus, Bernd, and Cullenberg, Stephen, ed., Whither Marxim? Routledge, 1995.
    McCarthy, James B., Death Anxiety, NY: Gardner Press, Inc., 1980.
    Merleau-Ponty, Maurice, Humanism and Terror, trans., John O’Neil, Beacon Press, 1969.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 C. Smith, Routledge & Kagan Paul Ltd, 1962.
    Merleau-Ponty, Maurice,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trans., Alphonso Ling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8 (7th paperback printing 2000).
    Merleau-Ponty, Maurice, The Incarnate Subject: Malebranche, Biran & Bergson on the Union of Body & Soul, Prometheus Books, Publishers, 2001.
    Nietzsche, F., Thus Spoke Zarathustra, trans. Walter Kaufmann, NY: The Modern Library Edition, 1995.
    Oliver, Kelly, Reading Kristev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ater, Walter, The Renaiss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ollard, David E., The True Story of Lu Xu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2.
    Ruthrof, Horst, The Body in Language, NY: Cassell, 2000.
    Scott, James C.,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 Yale University, 1990.
    Smith, Anne-Marie, Julia Kristeva,: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 Pluto Press, 1998.
    六、英文論文
    Alber, Charles J., “Wild Grass, Symmetry and Parallelism in Lu Hsun’s Prose Poems,” in William H. Nienhauser ed., Critical Essays o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6.
    Barthes, Roland ,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in Barthes, Image-Music-Text, tran., Stephen Heath, NY: The Noonday Press, 1977.
    Hoy, David Couzens , “Critical Resistance: Foucault and Bourdieu,” Gail Weiss & Honi Fern Haber, Perspective on Embodiment, NY: Routledge, 1999.
    Derrida, Jacques, “Afterword,” Limited Inc., trans., S. Webe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7.
    Derrida, Jacques, “Differance,” trans. David Allison, in Speech and Phenomena,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Dreyfus, Hubert and Stuart, “The Challenge of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in Gail Weiss & Honi Fern Haber ed., Perspective on Embodiment, NY: Routledge, 1999.
    Foucault, Michel , “Body/Power,” in Michel Foucault, Power/ 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s., Colin Gordon, NY: Radom House, 1980.
    Jonte-Pace, Diane, “Legitimation of Hatred or Inversion into Love: Religion in Kristeva’s Re-reading of Freud,”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ol. 10, Greer, Joanne Marie, & Moberg, David O., ed., JAI Press Inc., 1999.
    Midgley, Mary, “The Soul’s Successor: Philosophy and the Body,” Sara Coakley, ed., Religion and the Bo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七、網站論文
    Richardson, Ingrid, and Harper, Carly, “Corporeal Virtuality: The Impossibility of a Fleshness Ontology,” www.brunel.ac.uk/depts/pfa/bstjour, 2002/10/2.
    劉曉波,《魯迅的悲劇》,《大紀元》報,二○○一年三月四日,轉引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3/4/n54022.htm。
    楊孝文編譯,《發達國家的解剖課越來越少說明了什麼》,參考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4-09/1700346840.shtml。
    張榮攀,《人體解剖課程對醫學生的影響》,參考http://www.life-respect.tcu.edu.tw/course8/pro-1.htm。
    《《自題小像》看魯迅的婚姻》,作者不詳,引自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11203/200112030005.html。
    錢理群,《談周氏兄弟改造國民性思想──「食人」、「做夢」、「演戲」》,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q/03-qian_lq/008.htm。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7260505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726050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Theses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60505101.pdf43KbAdobe PDF2938检视/开启
    60505102.pdf89KbAdobe PDF21148检视/开启
    60505103.pdf103KbAdobe PDF2944检视/开启
    60505104.pdf16KbAdobe PDF2924检视/开启
    60505105.pdf114KbAdobe PDF21059检视/开启
    60505106.pdf639KbAdobe PDF22341检视/开启
    60505107.pdf679KbAdobe PDF23692检视/开启
    60505108.pdf710KbAdobe PDF23466检视/开启
    60505109.pdf977KbAdobe PDF24070检视/开启
    60505110.pdf739KbAdobe PDF22489检视/开启
    60505111.pdf240KbAdobe PDF21124检视/开启
    60505112.pdf250KbAdobe PDF21873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