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220299      Online Users : 3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28


    Title: 中國大陸非營利組織發展之研究: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例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f Maimland China: A Case in 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uthors: 傅正良
    Fu, Cheng-Liang
    Contributors: 李英明
    Li, Ying-Ming
    傅正良
    Fu, Cheng-Liang
    Keywords: 第三部門
    市民社會
    非政府組織
    非營利組織
    基金會
    the third sector
    civil societ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oundation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7 17:59:21 (UTC+8)
    Abstract: 中國大陸自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伴隨著經濟繁榮與社會開放,使得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生活各方面都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同時也為中國大陸的非營利組織帶來發展的契機,之後非營利組織也如雨後春筍般地迅速發展,雖然目前其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其民間性正在不斷地強化;同時,非營利組織在社會福利、慈善救助、助學培訓、醫療保健、文化教育、生態環境等各方面的努力與社會影響,在中國大陸顯然地已成為一股重要的社會力量,而相關的研究與探討也在近幾年來大量地發表。

    本文在於探討中國大陸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產生背景、歷史發展、規模情形、法規制度、與市民社會發展的關係、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以及其未來發展的趨勢。並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個案分析,希望透過文獻的分析與實地的訪談,以更加瞭解目前中國大陸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情形。

    而在近年來非營利組織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到一些問題與瓶頸,包括:政社不分、經費不足、人才缺乏、法律不健全等問題。總之,目前中國大陸的非營利組織仍處於轉型之中,且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非營利組織發展雖然面臨到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於此同時,也面臨到諸多的問題與挑戰。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all aspects of mainland China, such as the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ffairs, were in an unprecedented state of shock. Meanwhile, the opportunity was give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PO) which were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ough the development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the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 NPOs is increasing gradually. NPO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with their growing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welfare, kindly supports, healthcare, cultural and education affair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 Much related research wa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The current study uses 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s an exampl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NPOs in mainland China. The study focuses on its background,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relevant regulation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ivil society,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NPOs in mainland China by methods of interviews and analyses.

    As NPOs develop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y are also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ir connections with politics, shortage of financial support and personnel, and insufficient regulation establishments. In general, the NPOs of mainland China are still in a period of trans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market, NPOs have had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ir development, but they are also experiencing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Reference: (一)書目
    1.NPO信息諮詢中心主編,NPO能力建設與國際經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2.丁元竹、江汛清,志願活動研究:類型、評價與管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3.王世剛主編,中國社團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
    4.王名主編,中國NGO研究—以個案為中心:2000(北京:聯合國區域發展中心、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2000年)。
    5.王名主編,中國NGO研究—以個案為中心:2001(北京:聯合國區域發展中心、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2001年)。
    6.王名,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7.王名、劉國翰、何建宇,中國NGO 500家(北京:聯合國區域發展中心、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2001年)。
    8.王名、劉國翰、何建宇,中國社團改革—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9.王紹光,多元與統一:第三部門國際比較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王穎、折曉葉、孫炳耀,社會中間層:改革與中國的社團組織(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3年)。
    11.中國人民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司編,中國(全國性)基金會指南(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7年)。
    12.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基金會發展研究委員會編,中國第三部門研究年鑒(2000年):處於十字路口的中國社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非營利組織研究委員會編,中國第三部門研究年鑒(2001年):擴展中的公共空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希望工程效益評估課題組,捐款是怎樣花的:希望工程效益評估報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毛壽龍、李梅,有限政府的經濟分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
    16.石之瑜,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五南圖書,1994年)。
    17.丘昌泰,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台北:元照出版,2000年)。
    18.甘陽、崔之元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19.司徒達賢,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出版,1997年)。
    20.司徒達賢,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1999年)。
    21.江明修,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1994年)。
    22.江明修,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1997年)。
    23.江明修,非營利組織論叢:非營利組織管理之道(台北:編者著,1998年)。
    24.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1999年)。
    25.江明修主編,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文化,2002年)。
    26.江明修主編,志工管理(台北:智勝文化,2003年)。
    27.汝信、陸學藝、李培林主編,2003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法行政法室、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學習輔導讀本(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
    29.李凡,靜悄悄的革命:中國當代市民社會(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
    30.李文良,公共部門與人力資源管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1.李英明,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台北:生智文化,2003年)。
    32.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2003年)。
    33.杜正春主編,非政府論壇在北京(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年)。
    34.呂風太主編,社會中介組織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35.吳英明、林德昌,非政府組織(台北:商鼎文化,2001年)。
    36.吳忠澤、陳金羅,社團管理工作(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年)。
    37.吳錦良,政府改革與第三部門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38.何增科,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39.官有垣編著,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年)。
    40.邵金榮,非營利組織與免稅:民辦教育等社會服務機構的免稅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41.范麗珠主編,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2.洪大用、康曉光,NGO扶貧行為研究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年)。
    43.俞可平,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44.俞可平主編,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45.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46.胡耀蘇、陸學藝主編,中國經濟開放與社會結構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47.孫本初,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2002年)。
    48.孫立平、晉軍、何江穗、畢向陽,動員與參與:第三部門募捐機制個案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49.馬伊里、楊團主編,公司與社會公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50.涂肇慶、林益民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評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51.郭于華、楊宜音、應星,事業共同體:第三部門激勵機制個案探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52.郭國慶,現代非營利組織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53.陳金羅,社會立法和社團管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
    54.陳振明主編,公共管理學:一種不同於傳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55.陳曉春,市場經濟與非營利組織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頁47。
    56.張世賢、陳恆鈞,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的觀點(台北:商鼎文化,1997年)。
    57.張成福、黨秀雲,公共管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58.張夢中、馬克․霍哲(Marc Holzer)主編,探索中的中國公共管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
    59.張靜主編,國家與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60.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主編,中國非營利組織管理幹部培訓研討班報告集(北京: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1999年)。
    61.康曉光,希望工程調查報告(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62.康曉光,創造希望: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研究(南寧:灕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63.康曉光,NGO扶貧行為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
    64.康曉光,權力的轉移:轉型時期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65.景天魁主編,基礎整合的社會保障體系(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66.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67.黃浩明主編,國際民間組織合作實務和管理(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年)。
    68.曾慶豹,哈伯馬斯(台北:生智文化,1998年)。
    69.楊冠瓊,政府治理體系創新(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
    70.楊團主編,非營利機構評估:上海羅山市民會館個案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71.齊炳文主編,民間組織:管理、建設、發展(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
    72.趙黎青,非營利組織與可持續發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73.趙黎青主編,非營利部門與中國發展(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74.鄧正來,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75.鄧正來,市民社會(台北:揚智文化,2001年)。
    76.鄧正來、J.C.亞歷山大編,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77.鄧國勝,非營利組織評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78.劉創楚、楊慶堃,中國社會:從不變到巨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79.Carnoy, Martin;杜麗燕、李少軍譯,國家與政治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5年)。
    80.Dahl, Robert A.;張明貴譯,多元政治:參與和反對(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81.Dirlik, Arifr原著,鄧正來譯,研究與反思:中國社會科學自主性的思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82.Drucker,Peter F.;余佩珊譯,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遠流出版,1994年)。
    83.Fisher, Julie;鄧國勝、趙秀梅譯,NGO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84.Habermas, Jurgen;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85.Held, David;燕繼榮等譯,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86.Herzlinger, Regina E.等著;張茂芸譯,非營利組織(台北:天下遠見,2000年)。
    87.Herzlinger,R.E. 等著,北京新華信商業風險管理責任公司譯校,非營利組織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88.Heywood, Andrew;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最新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2002年)。
    89.Hudock, Ann C.原著;江明修審訂,非政府組織(台北:智勝文化,2003年)。
    90.Hughes, Owen E.;林鐘沂、林文斌譯,公共管理新論(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
    91.Nutt Paul C. and Backoff Robert W.;陳振明等譯校,公共和第三部門組織的戰略管理:領導手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92.Oster Sharon M.;孫碧霞、廖秋芬、董國光譯,非營利組織策略管理(台北:紅葉文化,2001年)。
    93.Pynes, Joan E.著;王孫禺、達飛譯,公共和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94.Salamon, Lester M.著;賈西津、魏玉等譯,全球公民社會:非營利部門視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95.Silk, Thomas 著;中國科學基金研究會主譯,亞洲公益事業及其法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96.Turner, Mark and Hulmer, David;倪達仁、席代麟、王怡文譯,政府再造與發展行政(台北:韋伯文化,2001年)。
    97.Anheier, Helmut K. and Seibel, Wolfgang edited. The Third Sector: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90)。
    98.Brook, Timothy. Auto-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in Brook, T. & Frolic, B. M. edited. Civil Society in China(New York:M.E.Sharpe,1997)。
    99.Cohen, Jean L. and Arato, Andrew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92)。
    100.Evans, S. M. & Boyte , H. C. Free Spaces: The Sources of Democratic Changes in America(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01.Hodgkinson, Virginia Ann & Lyman, Richard W. 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 challenges, change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1989)。
    102.Kim, S. edited. China and the World: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Boulder:Westview,1989)。
    103.Kramer, Ralph M.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104.Moore, L.F. edited. Motivating volunteers(Vancouver : Vancouver Volunteers Center,1985)。
    105.Powell, W. W. edit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106.Salamon, Lester M.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1992)。
    107.Salamon, Lester M.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108.Salamon, Laser M. and Anheier, Helmut K. edited. The emerging nonprofit sector : An overview (Manchester, U.K. ;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109.Sargeant, Adrian. Marketing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10.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Confucianism and Taoism(N.Y. :The Free Press,1968)。
    111.Weisbrod, Burton A. The nonprofit economy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12.Wolf, Thomas.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1990)。
    113.Young, Dennis, Hollister, Robert M., Hodgkinson, Virginia A. and Associates edited. Governing, Leading, and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insight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3)。
    114.Zhao LiQing and Carolyn Lyoya Irving edit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Development(Hong Kong: Hong Kong Press for Social Sciences LTD,2001)。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
    1.于曉虹、李姿姿,「當代中國社團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區個私協會為個案」,開放時代(廣州),2001年第9期。
    2.王玉明,「第三部門及其社會管理功能」,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福州),2001年第7期。
    3.王名,「中國的民間組織」,第三屆國際民間組織合作研討會(北京: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等主辦,2000年10月)。
    4.王名,「中國的非政府公共部門(上)」,中國行政管理(北京),2001年第5期。
    5.王名,「中國的非政府公共部門(下)」,中國行政管理(北京),2001年第6期。
    6.王名,「NGO及其與政府、企業的合作關係」,清華大學NGO研究所三週年所慶學術報告集(北京:清華大學NGO研究所,2001年10月)。
    7.王名,「NGO及其在扶貧開發展的作用」,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2001年第1期。
    8.王名,「NGO與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兩岸非營利組織學術研究會—非營利組織之變革與發展(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7月31日)。
    9.王名、佟磊,「清華NGO的觀點與展望」,中國行政管理(北京),2003年第3期。
    10.王名、胡文安,「加強中國非政府公共部門教育培訓的探討」,清華大學教育研究(北京),2002年第2期。
    11.王名、賈西津,「中國NGO的發展分析」,管理世界(北京),2002年第8期。
    12.王名、賈西津,「基金會的產權結構與治理」,經濟界(北京),2003年第1期。
    13.王名、賈西津,「關於中國NGO法律政策的若干問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北京),2003年增1期。
    14.王敏、王樂夫,「公共事務的責任分擔與利益共享:公共事務管理體制改革與開放的思考」,學術研究(廣州),2001年第11期。
    15.王燕、潘慶月,「我國社會團體及其發展」,廣西社會科學(南寧),2003年第1期。
    16.江明修,「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關係」,非營利組織之發展與運作研討會(臺北:救國團、聯合報系,2001年3月25日)。
    17.江明修、鄭勝分,「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主辦,2003年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2003年3月28日)。
    18.任進,「中國非政府公共組織的若干法律問題」,國家行政學報(北京),2001年第5期。
    19.安蓉泉,「中國民間組織研究中的概念矛盾分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北京),2003年第2期。
    20.朱傳一,「第三部門及其作用」,中國社會報(北京),1999年5月18日,版4。
    21.吳志軍,「探討社會中介組織:中國行政改革的新思路」,理論探討(哈爾濱),2001年第4期。
    22.吳忠澤,「民間組織管理」,清華大學發展研究通訊,1999年第13期。
    23.吳錦良,「論政府機構改革與第三部門發展的互動關係」,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福州),2002年第1期。
    24.呂星,「淺析中國非營利機構的地位與作用」,雲南地理環境研究(昆明),第11卷增刊(1999年12月)。
    25.李先國,「論非營利組織的營銷管理」,北京財幹院學報(北京),2002年第2期。
    26.李勇,「我國民間組織的立法實踐及與國外立法比較」,收錄於清華大學NGO研究中心主編,中國非營利組織管理幹部培訓研討班報告集。
    27.李揚,「社會轉型時期非營利組織的作用及健康發展的條件」,湖北社會科學(武漢),2003年第5期。
    28.巫勤、顧文,「第三部門在美國的發展及其對中國行政改革的啟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南京),第3卷第4期(2001年12月)。
    29.何增科,「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引論」,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北京),2000年第1期。
    30.何增科,「治理、善治與中國政治發展」,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福州),2002年第3期。
    31.周丹、葉美霞,「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模式的設想與探討」,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南京),2003年第5期。
    32.周耀虹,「略論發展中介組織與轉變政府職能」,上海行政學院學報(上海),2002年第3期。
    33.官有垣,「第三部門的研究:理論觀點與研究途徑的檢視」,收錄於國立政立大學學術研究與合作委員會主辦,全球化與台灣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2002年)。
    34.林敬山、李偉梁,「關於非營利組織的若干問題的探討」,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漢口),2001年第2期。
    35.林遇昌,「中國NPO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社會福利(北京),2003年第6期。
    36.林綺雲,「組織惰性與組織變遷-組織生態學理論」,國立台北護專學報(台北),第9期(1993年)。
    37.林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我國的對策」,國家行政學院學報(北京),2002年第1期。
    38.社會學研究編輯部,「九八社會學:研究進展狀況與熱點難點問題」,社會學研究(北京),1999年第1期。
    39.侯小伏,「論社團的組織特徵及中國社團組織的發展趨勢」,山東社會科學(濟南),2002年第5期。
    40.帥學明,「我國公共組織的性質與功能論析」,學術探索(昆明),2003年第4期。
    41.徐永光,「中國第三部門的現實處境及我們的任務」,非營利組織發展和中國希望工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國計劃開發署主辦,1999年10月)。
    42.徐宛笑,「第三部門公共關係探析」,科技進步與對策(武漢),2002年第10期。
    43.唐卓,「非營利組織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寧夏黨校學報(銀川),第5卷第3期(2003年5月)。
    44.唐興霖、吳志軍、聶勇浩,「國家與社會之間:論社會中介組織對中國社會轉型的影響」,天津行政學院學報(天津),2002年第2期。
    45.孫炳耀:「中國社會團體官民二重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總第9期(1996年2月)。
    46.孫健,「我國第三部門發展現狀及對策」,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哈爾濱),2003年第4期。
    47.馬飛翔,「論市場經濟下中國志願服務的發展」,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濟南),總第97期(2002年5月)。
    48.馬飛翔,「入世與中國NPO的發展」,江西行政學院學報(南昌),第4卷第2期(2002年6月)。
    49.夏義坤,「論第三部門與我國政府行政關係」,湖北行政學院學報(武漢),2002年第2期
    50.郭于華、楊宜音、應星,「社會認同與事業共同體:中國青基會組織凝聚力研究」,非營利組織發展和中國希望工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國計劃開發署主辦,1999年10月)。
    51.張立榮、金紅磊,「非政府組織的勃興動因:基於三維視角的一種探討」,湖北行政學院學報(武漢),2003年第4期。
    52.張立榮、金紅磊,「非政府組織興起動因的四維視角透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武漢),第42卷第4期(2003年7月)。
    53.張莉、風笑天,「轉型時期我國第三部門的興起及其社會功能」,社會科學(上海),2000年第9期。
    54.張彪,「非營利組織發展面臨的財務困境及其對策」,湖湘論壇(長沙),2002年第6期。
    55.陳再福,「非營利組織發展與我國的對策研究」,經濟與社會發展(上海),第1卷第8期(2003年8月)。
    56.陳洪波、唐興霖,「論中國非營利組織合法性危機」,四川行政學院學報(成都),2003年第3期。
    57.郭國慶,「非營利組織的界定及其營銷特點」,首都財貿(北京),1998年第3期。
    58.郭國慶、劉彥平,「國外非營利機構的發展及管理趨勢」,北京行政學院學報(北京),2003第4期。
    59.康曉光,「轉型時期的中國社團」,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號。
    60.葛云松,「論社會團體的成立」,非營利組織發展和中國希望工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國計劃開發署主辦,1999年10月)。
    61.葛衛華、王方華,「淺談非營利組織」,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太原),2002年第2期。
    62.游清富,「我國非營利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長沙),第10卷第2期(2003年6月)。
    63.楊念群,「近代中國研究中的『市民社會』: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總32期(1995年)。
    64.楊團,「中國NPO的成長與時代影響」,大江東去:中日韓NPO座談會特輯(北京:NPO信息諮詢中心,2003年10月)。
    65.楊鋒華、倪春波,「構建政府權力運作方式的新模式:論第三部門 及其在政府改革中的實踐價值」,行政與法(長春),2003年第4期。
    66.曾維和,「探討非營利組織:我國區域文化建設新思路」,中山大學學報論叢(廣州),第23卷第6期(2003年)。
    67.趙黎青,「非政府組織的組織擴展」,中國社會工作(北京),1998年第6期。
    68.趙慧珠,「第三部門:現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黨政幹部論壇(北京),2002年第10期。
    69.熊躍根,「轉型經濟國家中的『第三部門』發展:對中國現實的解釋」,社會學研究(北京),2001年第1期。
    70.鄧正來,「中國發展研究的檢視:兼論中國市民社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8期(1994年8月)。
    71.鄧正來、景躍進,「建構中國的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2年創刊號。
    72.鄧國勝,「非營利部門的界定」,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報告(北京),2000年1月。
    73.鄧國勝,「誰來監督社會捐贈」,中國減災雜誌(北京),2001年第4期。
    74.鄧國勝,非營利組織評估體系研究,中國行政管理(北京),2001年第10期)。
    75.鄧國勝,「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模式」,社會科學研究(成都),2002年第2期。
    76.鄧國勝,「1995年以來大陸NGO的變化與發展趨勢」,兩岸非營利組織學術研討會:非營利組織之變革與發展(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7月31日)。
    77.鄧國勝,「構建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問責機制」,中國行政管理(北京),2003年第3期。
    78.鄭杭生、洪大用,「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主要內涵」,社會學研究(北京),1996年第1期。
    79.劉芳華,「我國非營利組織面臨的困境及對策分析」,行政與法(長春),2003年第10期。
    80.劉國翰,「非營利門的界定」,南京社會科學(南京),2001年第5期。
    81.劉靜侖,「第三部門的作用」,經濟論壇(北京),2002年第19期。
    82.謝泗薪、張金成、踪家峰,「西方非營利組織管理理論及其借鑒意義」,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天津),2002年第2期。
    83.謝岳,「後現代國家『第三部門』運動評析」,復旦大學社會科學版(上海),2000年第4期。
    84.韓克慶,「市民社會: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再檢視」,社會學(上海),2002年第9期。
    85.羅淩雲、風笑天,「論第三部門與我國社會保障社會化模式的發展」,社會月刊(上海),2001年第4期。
    86.嚴維佳,「從希望工看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陝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西安),1999年第4期。
    87.顧建光,「非政府組織的興起及其作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海),2003年第6期。
    88.龔常、高義強,「當代中國社團發展的問題與路徑探討」,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武漢),第42卷第4期(2003年7月)。
    89.Hungary, Mayrd著;謝蕾譯,非營利組織與公益地位,國家行政學院學報(北京),2003年第3期。
    90.Dekker, Paul and Broek, A. van den.“Civil Socie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volvement in Voluntary Associtations in North American and Western Europe,”VOLUNEAS, 9(1)(1999).
    91.Hansmann, H.B.“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Yale Law Journal, Vol. 89, No. 5(1980).
    92.He, Baogang.“The Ideas of Civil Societ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1986-1992,”Issues & Studies, Vol.31,No.6(June 1995).
    93.Pei, Minxin.“Chinese Civil Societies:An Empirical Analysis”,Modern China, Vol.24 No.3(July 1998).
    94.White, Gordon. “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in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29, January 1993.
    95.White, Gordon.“Civil Society,Democr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Democratization, No.3, Autumn 1994.
    (三)學位論文
    1.王宗安,我國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2年。
    2.王峰,我國民辦非企業發展的社會空間和制度環境:理論探討與個案分析,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月。
    3.田蓉,非營利組織在社區中的角色與功能:以蘇州三元、府前社區非營利組織爲個案,蘇州大學應用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蘇州),2001年。
    4.何建宇,中國社團變革的動力機制與模式研究,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碩士論文(北京),2001年。
    5.孟延春,中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的社會資本研究(北京:清華大學管理與工程研究所博士後出站報告,2000年)。
    6.夏義坤,第三部門與政府行政關係研究(武漢:武漢大學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7.陳秀玲,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國際化發展策略研究:以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8.傅麗英,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 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9.蔡佳雯,非營利組織中的女性志工:以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0.劉彥廷,由網際網路論對中國大陸市民社會的再認識(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1.劉國翰,從政府選擇到社會選擇:中國社團生成模式分析(北京:清華大學NGO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World Wide Web
    人民網。<http://www.peopledaily.com.cn>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網站。<http://www.sipa.sjtu.edu.cn/>
    中國NPO服務網網站。<http://www.npo.org.cn/>
    中國公益資訊網。<http://www.ngorc.net.cn/>
    中國民間組織網。<http://www.chinanpo.gov.cn/>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ttp://www.cydf.org/>
    中國青基會通訊。<http://www.cydf.org/>
    中國紅十字會網站。<http://www.chineseredcross.org.cn/about/jgzz.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http://www.mca.gov.cn/>
    北京大學網站。<http://www.pku.edu.cn/>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npo.org.tw/>
    台灣非營利組織研究網。<http://npo.pad.nccu.edu.tw/>
    多維新聞網。<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
    首都之窗。<http://hanweb.capnet.com.cn>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www.npf.org.tw/>
    基金會與非營利機構資訊網。<http://www.npo.org.cn/>
    康易健康網。<http://health.511511.com>
    清華大學NGO研究所<http://www.ngorc.net.cn/qinghuango/ngo.php/>
    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http://www.himalaya.org.tw/>
    當代中國研究季刊網頁。<http://www.chinayj.net/>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9260017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260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6001701.pdf42KbAdobe PDF21069View/Open
    26001702.pdf187KbAdobe PDF21526View/Open
    26001703.pdf123KbAdobe PDF21165View/Open
    26001704.pdf77KbAdobe PDF21146View/Open
    26001705.pdf349KbAdobe PDF21395View/Open
    26001706.pdf433KbAdobe PDF23908View/Open
    26001707.pdf670KbAdobe PDF28450View/Open
    26001708.pdf408KbAdobe PDF22163View/Open
    26001709.pdf476KbAdobe PDF23168View/Open
    26001710.pdf218KbAdobe PDF21327View/Open
    26001711.pdf234KbAdobe PDF22241View/Open
    26001712.pdf265KbAdobe PDF2116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