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23253      Online Users : 4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21


    Title: 論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後殖民與民族主義的觀點
    Authors: 黃寬裕
    Huang, Kuan Yu
    Contributors: 李英明
    黃寬裕
    Huang, Kuan Yu
    Keywords: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教育
    後殖民主義
    民族主義
    東方主義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7 17:58:20 (UTC+8)
    Abstract: 壹 研究目的
    本文以「後殖民與民族主義: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理論之構成」為題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五:一、探討「後殖民主義」理論及其與中國大陸教育的關係內涵,特別是其對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反思與批判,期能藉此以進一步擴充教育學方法論的研究領域;二、分析在後殖民批判向度下民族主義的不同類型,並探討中國大陸以國家中心為主的民族認同教育的特性及其歷史文化背景;三、審視並反思在「後殖民論述的概念架構下,不同形式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性質、任務與內涵;四、闡述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意涵、特性,並說明這種與資訊化、全球化時代相配合的愛國主義教育,其實質乃是公民教育的真諦;五、歸納研究發現,並重構合理的愛國主義教育理論:一方面先建立現代意義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再朝轉化成全球化時代的公民教育方向努力,以作為今後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轉型或實踐工作的參考,而這種合宜的公民教育亦有助於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

    貳 研究架構
    本文以後殖民論述途徑為主要架構,兼採歷史詮釋分析途徑、全球化論述途徑和意識型態批判途徑,冀能超越中共把民族主義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困境。本文的論述內容,除了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外,主體結構大致上分成下列三部份:
    其一,理論與背景部份:第二章,適用於中國大陸教育研究的後殖民理論。第一節則從後殖民主義與建構當代中國的公民國家教育的關係作為分析起點,承續上一章的一般性愛國主義教育理論文獻之探討,試圖超越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兩種對立的愛國主義教育,且能在全球化時代建構現代中國具有後殖民思維的公民教育;第二節則探討後殖民主義論述及其與中共建政五十多年教育發展間的關係內涵,特別是在第三節中將其對愛國主義教育理論進行批判與反思,期能藉此以進一步擴充中國大陸教育方法論的研究領域。第三章,民族主義類型論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背景。分析在後殖民批判向度下中國與西方民族主義的兩大類型,並探討現代中國民族認同的建構基礎與其歷史合理性,以及中國大陸從毛澤東時期、鄧小平時期到鄧後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文化背景。
    其二,理論的印證部份:第四章,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基礎的民族主義,包括第一節以階級民族主義為主軸的愛國主義教育,第二節以國家民族主義為依托的愛國主義教育,與第三節以文化民族主義為憑藉的愛國主義教育。這就是說,我們從中共官方文件、出版刊物與相關專書中,考察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內容,可分三大塊,即階級民族主義、國家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同時,筆者審視、反思在後殖民主義論述的概念架構下,並輔以意識型態批判途徑與全球化論述途徑,探討中國大陸階級民族主義、國家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等三種不同型態的愛國主義教育理論之意涵、性質與任務。基本上,中共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一方面不斷深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之中,被資本主義全球化所納編,但另一方面又強調要防止來自西方的「資產階級自由化」與「和平演變」。而其用來作為抵擋西方文化價值觀滲透的基礎乃是國家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已較甚少標榜階級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了。
    其三,展望與結論部份:第五章,筆者歸納研究發現,提出現今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難題與反思,並至盼中共當局能順符中國大陸社會變革與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以及適應全球化時代的潮流,用公民教育的概念來代替愛國主義教育的概念。最後,面對全球化應有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思維和作為;亦即,筆者嘗試提出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理念與精神,作為中國大陸欲與世界接軌時必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論轉型之參考。

    參 研究發現
    一、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特點
    ※ 階級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
    (一)愛國主義教育即為堅持以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意識型態教育。
    (二)愛國主義教育即為強調階級鬥爭和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
    (三)愛國主義教育即為加強國際反帝、反霸和反「和平演變」的教育。
    ※ 國家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五)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 文化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
    (六)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七)愛國主義教育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歷史與傳統文化。
    (八)愛國主義教育要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旗幟。
    二、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難題
    (一)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擺脫階級民族主義的束縛。
    (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正視國家民族主義的侷限。
    (三)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迎向後民族主義的挑戰。

    肆 展望
    一、後殖民主義對中國大陸教育研究的啟示
    (一)後殖民主義教育即為重建主體性教育。
    (二)後殖民主義教育即為喚醒人文精神教育。
    (三)後殖民主義教育即為形塑公民社會教育。
    二、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轉型
    (一)全球化時代宜用公民教育來代替愛國主義教育。
    (二)建立制度化的民主公共領域讓傳統民族主義轉化為現代意義的民族主義。
    (三)面對全球化應有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思維和作為。
    Reference: 壹 中文部份
    1.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教育改革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丁望編(1971)。毛澤東選集補遺。香港:明報月刊社。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87)。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讀(下)。北京:人民出版社。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譯(1991)。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烏托邦主義。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5)。鄧小平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0)。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思想政治工作。北京:學習出版社。
    1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2)。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1.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1983)。「關於加強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意見」。人民日報(北京),1983年7月16日,第2版。
    12. 中共中央宣傳部(1994)。「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人民日報(北京),1994年9月6日,第3版。
    13. 中共中央宣傳部(1996)。「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人民日報(北京),1996年10月14日, 第1、2版。
    14. 中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紀: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15.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82)。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1996)。全國教育事業九五計畫和二○一○年發展規畫。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2004年,第5號(總第1114號)。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06)。教育部黨組關於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精神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通知,2006年,第3號(總第202號)。
    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07)。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全國普通高校普遍開設「中國近現代史」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的通知,2007年,第5號(總第215號)。
    20. 王章陵(民66)。中共教育制度。台北:正中書局。
    21. 王士菁(1983)。「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重要主題」。學習與思考,1983年,第10期。
    22. 王瑞琦(民78)。「四十年來中共普通高等教育政策的變革」。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2卷,第4期。
    23. 王茂林(1992)。「努力把高校建成堅持社會主義的堅強陣地」。中國高等教育,1992年,第3期。
    24. 王紹光(1992)。「破除對Civil Society的迷思」。引自周雪光主編(1992)。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25. 王寧、薛曉源主編(1998)。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6. 王曉明譯(1992)。「哈伯馬斯與李歐塔論後現代」。引自王岳川等主編(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王浦劬等譯(1992)。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28. 王中江(1997)。「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誤區」。中國研究,第3卷,第2期(總第26期),1997年5月號。
    29. 王鵬令(1997)。「中國民族主義的源流──兼論從革命的民族主義轉向建設的民族主義」。當代中國研究,1997年,第2期(總第57期)。
    30. 王岳川(2001)。中國鏡像──九○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31. 王嘯(2002)。全球化與中國教育。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32. 王學東等譯(2000)。「超越民族國家」。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33. 王憲明譯(2003)。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4. 王逸舟(2005)。探尋全球主義國際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5. 方永泉(民91)。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36. 毛澤東(1966a)。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7. 毛澤東(1966b)。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8. 毛澤東(1966c)。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9. 毛澤東(1966d)。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0. 毛澤東(1974)。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複製。
    41. 毛澤東(1977a)。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2. 毛澤東(1977b)。毛主席革命外交語錄。北京:人民出版社。
    43. 石之瑜(1995)。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書局。
    44. 石之瑜(民85)。「泛政治與中國人的公民模樣」。東亞季刊,第27卷,第5期。
    45. 石之瑜(民89)。「回應中國:『反國家』論述對『東方主義』的欲迎還拒──以周恩來為例」。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12期。
    46. 石之瑜(民91)。「中共對外關係」。引自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下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47. 石之瑜(2002)。「二十一世紀民族主義與全球化潮流的本土臨摹」。引自黃俊傑、何寄澎主編(2002)。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48. 北京師大歷史教學法教研室編(1988)。中學歷史教學法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49. 田麗虹(民91)。「中共『三個代表』理論的提出背景與其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2期(民國91年2月)。
    50. 巨克毅(民94)。民主與憲政。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51. 朱新民(民79)。「八○年代中共高校政治社會化之研究」。訓育研究(季刊),第29卷,第3期。
    52. 朱炳元(200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愛國主義」。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2年,第4期。
    53. 米勒等編(1987)。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4.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5.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6. 江澤民(1990)。「愛國主義和我國知識分子的使命」。人民日報(北京),1990年5月4日,第1、3版。
    57. 江澤民(1991)。「江澤民總書記致信國教委領導同志──強調對學生進行中國近現代史及國情教育」。人民教育(北京),1991年7、8月(總326期)。
    58. 江澤民(1992)。「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引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59. 江澤民(1995)。「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係」。人民日報(北京),1995年10月9日,第1版。
    60. 江澤民(1996)。「關於講政治」。人民日報(北京),1996年7月1日,第1版。
    61. 江澤民(1997)。「關於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求是(北京),1997年,第10期。
    62. 江澤民(1999)。「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光明日報,1999年10月13日,第1版。
    63. 李英明(民75)。「發揚以『民族文化』為本位的民族主義:兼評中共所標榜的『愛國主義』」。共黨問題研究,第12卷,第5期。
    64. 李英明(民83)。現階段大陸政經社會發展與兩岸關係。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65. 李英明(1999)。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6. 李英明(2000)。「中國大陸教育」。張亞中、李英明著(2000)。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7.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8. 李英明(民90)。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台灣書店。
    69. 李英明(民91)。「民族主義與主權」。茶壺裡的文明衝突研討會。救國團社會研究院主辦,民國91年4月。
    70. 李英明(2002)。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1.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2. 李琪明(民90)。兩岸德育與意識型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73. 李維漢(1980)。關於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若干問題。北京:民族出版社。
    74. 李一氓(1990)。「李一氓同志給蔡尚思教授的一封信」。文匯報,1990年12月26日。
    75. 李佩然(1995)。「後殖民地主體意識的泯滅與重視──《魔鬼詩篇》的啟示」。引自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76. 李興(1995)。「論國家民族主義概念」。北京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77. 李鵬(1996)。「中國的發展和亞洲的崛起對世界未來的影響」。大公報(香港),1996年9月5日, 第6版。
    78. 李嵐清(1998)。「認真學習鄧小平教育理論牢固樹立科教興國戰略思想」。人民日報(北京),1998年11月4日,第5版。
    79. 李果編(2000)。20世紀的中國:教育事業卷。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
    80. 李康平、張吉雄(2001)。鄧小平德育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1. 李瑜青(2002)。「市民社會理念與社會自主性發展」。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82. 李萍、鍾明華撰(2002)。「公民教育──傳統德育的歷史性轉型」。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總第273期)。
    83. 李苹綺譯(1998)。多元文化教育概述。台北:心理出版社。
    84. 余國良譯(1993)。「論文明的衝突」。二十一世紀(香港),1993年10月號(總第13期)。
    85. 余英時(2002)。「文化多元化與普遍價值的尋求」。引自黃俊傑、何寄澎主編(2002)。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86. 余英時(民91)。「略說現代中國民族主義與民主的關係──一個歷史的體察」。引自洪泉湖、謝政諭主編(民91)。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87. 余英時(2004)。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三民書局。
    88. 余碧平(2000)。現代性的意義與局限。上海:三聯書店。
    89. 何增科(2003)。「全球公民社會引論」。引自李惠斌主編(2003)。全球化與公民社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0. 宋國誠(民89)。「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化」。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10期。
    91. 宋國誠(民91)。「後殖民主義、文化差異與衝突」。茶壺裡的文明衝突研討會。救國團社會研究院主辦,民國91年4月。
    92.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出版。
    93. 沈六(民82)。「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82)。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94. 沈清松(1993)。「創造性的對比與中國文化的前景」。哲學雜誌(季刊),1993年,第5期。
    95. 沈清松(民84)。「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論亞太地區與東西文明融合」。引自葉國興主編(民84)。文化融合與區域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96. 沈松橋(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台北),2002年,第3期。
    97. 汪永成(1998)。「試論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行政管理的影響」。引自俞可平、黃衛平編「1998」。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98. 呂忠堂(1996)。「鄧小平論愛國主義教育」。教育研究,1996年,第9期(總第200號)。
    99. 阮煒(2000)。「政治民族主義與文化民族主義」。引自李世濤主編(2000)。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100. 杜蒲譯(2005)。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01. 吳鋒(1992)。思想政治教育學。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
    102. 吳家麟主編(1992)。憲法學。北京:群眾出版社。
    103. 吳榮鎮(民89)。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價值取向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04. 吳國光(2001)。「中國民族主義的歷史變遷:五四時代與九○年代的對比」。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105. 金一鳴主編(2000)。中國社會主義教育的軌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06. 金耀基(民82)。「對民族主義的一些考察與省思」。引自楊逢泰等編(民82)。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07. 金觀濤(1994)。「創造與破壞的動力:中國民族主義的結構及演變」。引自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08. 周立平、鍾灝主編(1992)。鄧小平教育思想概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9. 周淑卿(1997)。「多樣化的課程與教學」。引自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7)。邁向未來的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110. 林毓生(1996)。「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歷史月刊,1996年4月號。
    111. 林春(1998)。「不朽的宣言:紀念『共產黨宣言』一百五十周年」。讀書,1998年,第10期。
    112. 林琳文(民91)。「評中共十六大的思想理論準備」。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0期(民國91年10月)。
    113. 林文斌、劉兆隆譯(1998)。政治學,上冊。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114. 周琪、張立平等譯(1998)。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社。
    115. 周濟(2006)。「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 總結『十五』教育工作 推進『十一五』教育發展」,人民教育(半月刊),2006年,第2期(總第520期)。
    116. 孟德聲(2002)。中國民族主義之理論與實際(下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117. 侯軍(1998)。「世紀展望:多元文化中的中華文化(金耀基教授訪談錄)」,明報月刊(香港),1998年1月號(總385期)。
    118. 姜義華(2000)。「論近代以來中國的國家意識與中外關係意識」。引自李世濤主編(2000)。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119. 姜新立(民91)。「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引自洪泉湖、謝政諭主編(民91)。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20. 洪泉湖(民88)。「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第八輯(民國88年6月)。
    121. 洪泉湖、謝政諭主編(民91)。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22. 洪鎌德(2003)。民族主義。台北:一橋出版社。
    123. 范利民(民89)。「中國大陸教育五十年:一九四九至一九九九」。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10期(民國89年10月)。
    124. 段忠橋主編(2001)。當代國外社會思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25. 香港教育署編(1996)。學校公民教育指引。香港: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
    126. 俞可平(1999)。「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9年秋季號(總第27期)。
    127. 俞可平主編(2003)。全球化: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28. 俞可平(2005)。全球化與政治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29. 姚若冰(1984)。中國教育(1949-1982)。香港:華風書局。
    130. 胡鞍鋼等人(1996)。中國地區差距擴大。台北:致良出版社。
    131. 柯洛漪譯(2000)。蛻變中的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
    132. 胡宗澤、趙力濤譯(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店。
    133. 胡元梓、薛曉源主編(1998)。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134. 浦衛忠等人(2000)。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35. 徐賁(1996)。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36. 徐賁(2001)。「90年代中國學術爭論和國族認同」。世紀中國,2001年,第5期。
    137. 徐迅(1998)。民族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38. 徐迅(2000)。「民族、民族國家和民族主義」。引自李世濤主編(2000)。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139. 凌林煌(民80)。「中國大陸教育變革、問題及其癥結初探(1949-1989)」。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6卷,第4期。
    140. 高奇(1999)。新中國教育歷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41. 高清海(1997)。高清海哲學文存(第二卷)。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42. 袁振國(1993)。「1958:毛澤東的教育模式雛形」。二十一世紀,1993年12月號(總第20期)。
    143. 馬克思、恩格斯(1972)。「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44. 翁家慧譯(民90)。「中國」現代史:中共建國五十年的驗證與展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奛
    145. 梁啟超(1974)。「新民說」。飲冰室文集。香港:天行出版社。
    146. 梁漱溟(1975)。中國文化要義。台北:正中書局。
    147. 梁光嚴譯(2000)。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48. 孫中山(1986a)。孫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
    149. 孫中山(1986b)。孫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華書局。
    150. 孫中山(1986c)。孫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華書局。
    151. 孫中山(1986d)。孫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華書局。
    152. 孫治本(民88)。「世紀末解構的歐洲:後民族國家思維、文化界線與民族國家間的交互激盪」。當代,第139期(民國88年3月)。
    153. 孫治本(2000)。「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第38卷,第1期(2000年3月)。
    154.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55. 孫喜亭(1998)。「中國教育學近50年來的發展概述」。教育學,第7期。
    156. 唐勃(民78)。中共與知識分子。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57. 柴方國譯(2000)。現代社會衝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58. 陳伯達(1958)。「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紅旗,第4期。
    159. 陳朝慶(民75)。中共現階段推行愛國主義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60. 陳伯賢(民80)。「對中共『雙反鬥爭』之研析」。中共研究(台北),第25卷,第1期。
    161. 陳其南(民81)。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62. 陳光輝(民81)。「中國大陸地區德育的演變及其問題」。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台北),第3卷,第2期。
    163. 陳光輝、詹棟樑著(民87)。各國公民教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64. 陳欣之(民85)。「東協諸國對『中國威脅論』的看法與回應」。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5卷,第11期(民85年11月)。
    165. 陳子明、王軍濤主編(1996)。解除中國危機。香港:明鏡出版社。
    166. 陳曉明(1997)。「『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二十一世紀,1997年2月號(總第39期)。
    167.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68. 陳至立(1999)。「關於1999年教育工作之指導原則和思路」。教育學,第3期。
    169. 陳文賢(民88)。「後冷戰時代國家主權概念的發展」。美歐季刊,第13卷,第2期,民國88年夏季號。
    170. 陳泓達(民89)。中共意識型態的後殖民意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批判性詮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1. 陳其(2001)。「中國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際主義教育:1949-1999」。引自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172. 陳鴻瑜譯(民73)。政治文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73. 章太炎(1977)。章太炎政論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
    174. 章玉琴(民87)。多元文化論公民觀及其公民教育觀之探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75. 崔惟林(1992)。「關於高校抵禦和平演變的幾點思考」。中國高等教育,1992年,第1期。
    176. 陶東風(1998)。「全球化、後殖民批評與文化認同」。王寧、薛曉源主編(1998)。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177.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8. 曹莉(1999)。史碧娃克。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9. 曹衛東譯(2002a)。後民族格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80. 曹衛東譯(2002b)。包容他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81. 郭少棠(1994)。「民族主義理論與發展的再反省」。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82. 郭福昌(1996)。教育改革發展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83. 商戈令(2000)。「讀維羅里《關於愛國:論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哈佛燕京學社、三聯書店主編(2000)。公共理性與現代學術。北京:三聯書店。
    184. 許寶強等編譯(1998)。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85. 許啟賢(1999)。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86. 許紀霖(2000)。「反西方主義與民族主義」。引自李世濤主編(2000)。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187. 康健(2001)。「全球化背景下社會意義的放大」。理論與改革。2001年,第1期。
    188. 康樂編譯(1989),韋伯著。支配的類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89. 黃季寬(民76)。「中共反『自由化』鬥爭對教育政策的影響」。中國大陸(台北),第20卷,第6期。
    190. 黃政傑(民82)。「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82)。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191. 黃俊傑(1999)。「論通識教育與公民養成之關係」。一九九九海峽兩岸通識教育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民國88年11月。
    192. 黃瑞祺(民85)。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193. 黃瑞祺編(2005)。全球化與第三條路:紀登斯在台灣。台北:松慧有限公司。
    194. 黃寬裕(民82)。「六四」以後中共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5. 黃寬裕(民89)。「全球化與民族主義:對中共傳統國家主權概念的檢視」。東亞季刊,第31卷,第4期。
    196. 華國鋒(1978)。「在全國貿易學大慶學大寨會議上的講話」。紅旗,1978年8月號。
    197. 景杉主編(1991)。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 程曉農(1997)。「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制度轉型道路的選擇:二十一世紀中國面臨的挑戰」。當代中國研究,1997年,第4期(總第59期)。
    199. 程凱主編(1999)。當代中國教育思想史。鄭洲: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 程笑(2000)。「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及現代化──維羅里教授訪談錄」。哈佛燕京學社、三聯書店主編(2000)。公共理性與現代學術。北京:三聯書店。
    201. 溫洽溢(民86)。「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東亞季刊,第28卷,第2期(民國86年4月)。
    202. 童世駿(1999)。「政治文化和現代社會的集體認同」。二十一世紀,第52期,1999年4月。
    203. 童之偉(1994)。「用社會權利分析方法重構憲法學體系」。法學研究,1994年,第5期。
    204. 項賢明(2000)。比較教育學的文化邏輯。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205. 傅小隨(1998)。「從歐盟看全球化過程中國家主權和職能的轉移現象」。收錄於俞可平、黃衛平主編(1998)。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6. 張雅君(民79)。「鄧小平路線下中共的意識型態與社會控制」。中國大陸研究,第32卷,第11期(民國79年5月)。
    207. 張鴻愛(民80)。「中共在國際上反『和平演變』策略之評析」。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488期(民80年10月7日)。
    208. 張光(1992)。「八○年代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調整」。外交學院學報,1992年1月。轉引自北京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外交,1992年4月。
    209. 張玉法(1994)。「帝國主義、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的角色(1900-1949)」。載於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10.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11. 張亞中(民90)。「全球治理:主體與權力的解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4期(民國90年7、8月)。
    212. 張亞中(2003)。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13. 張承先主編(1990)。教育大辭典(I)。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14. 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215. 張維平(1996)。教育法學基礎。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216. 張德勝(1997)。思入風雲:現代中國的思想發展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17. 張曉剛(2000)。「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第三世界民族主義」。收錄於李世濤主編(2000)。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18. 張孝宜主編(2000)。新世紀高校政治理論教育途徑與方法探索。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19. 張萍(2001)。「中國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與青年社會意識的形成」。載於吳魯平等主編(2001)。東亞社會價值的趨同與衝突:中日韓青年的社會意識比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20. 張灝(民91)。「關於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的幾點省思」。收錄於洪泉湖、謝政諭主編(民91)。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21. 張平(2002)。「愛國主義教育的思想創新: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論述」。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總第275期)。
    222. 張秋實(2002)。「江澤民關於愛國主義思想述論」。黨政幹部論壇,2002年,第4期。
    223. 張人傑等譯(民82)。現代教育史(1945年至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24. 張博樹譯(1989)。交往與社會進化。重慶:重慶出版社。
    225. 張曉輝等譯(2001)。萬民法。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26. 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227. 楊國賜(民74)。「邁向新世紀的教育」。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74)。迎接廿一世紀的教育改革。台北:台灣書店。
    228. 楊君實(1987)。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29. 楊深坑(民77)。「意識型態的批判與教育學研究」。引自陳伯璋編著(民77)。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230. 楊深坑(民84)。「哈伯馬斯的認同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引自郭實渝主編(民84)。「當代教育哲學」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231. 楊深坑(民86)。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馬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232. 楊開煌等著(民87)。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33. 楊逢泰等編(民82)。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234. 楊永明(民85)。「民主主權:政治理論中主權概念之演變與主權理論新取向」。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民國85年5月)。
    235. 楊奎松(199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36. 楊東平(1995)。「改革以來的教育」。閔琦等著,李英明主編(1995)。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237. 楊東平(2001)。中國:21世紀生存空間。北京:西苑出版社
    238. 楊清海(1991)。中共統一戰線剖析:組織、演變、論證。台北:龍文出版社。
    239. 楊德廣編(1995)。鄧小平教育思想與中國當代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40. 楊雪冬(2002)。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41. 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民82)。教育學方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42. 董樂山譯(1979)。西行漫記。北京:三聯書店。
    243. 董立文(民86)。論九十年代中共的民族主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244. 董孟懷等著(2000)。百年教育回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45. 董俊蓉(2002)。「『三個代表』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最高層次」。理論前沿,2002年,第18期。
    246. 萬俊人(2001)。尋求普世倫理。北京:三聯書店。
    247. 萬明鋼、王文嵐(2003)。「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與公民教育」。教育學(北京),2003年,第5期。
    248. 萬明鋼(2004)。「論公民教育」。教育學(北京),2004年,第2期。
    249. 費孝通主編(1991)。中華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50. 費孝通(1997)。「我對自己學術的反思」。讀書,1997年,第9期。
    251. 鄒文海(民85)。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252. 虞實業、李學昌主編(1990)。當代中國四十年紀事(1949~198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3. 裴堅章主編(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6)。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54. 廖光生(1987)。「黨章、憲法及黨政關係」。收錄於翁松燃主編(1987)。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續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55. 廖光生(民77)。排外與中國政治。台北:三民書局。
    256. 廖咸浩(民77)。「解構『中國文化』」。中國論壇,第25卷,第9期(總第297期)。
    257. 廖炳惠(民90)。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58. 趙靜桂(1992)。「樹立反和平演變政治觀念,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中國高等教育,1992年,第3期。
    259. 趙中建編(1996)。教育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60. 趙中建選編(1999)。全球教育發展的研究熱點。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61. 趙汀陽(2000)。現代性與中國。廣洲:廣東教育出版社。
    262. 趙素娟(2000)。「公民概念的澄清與公民教育的探討」。廿一世紀價值教育與公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主辦,2000年6月。
    263. 趙旭東(1998)。「新技術革命對國家主權的影響」。引自資中筠主編(1998)。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64. 趙紫陽(1987)。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中共十三次黨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香港:三聯書店。
    265. 趙凌雲(200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入憲的過程及其意義」。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26卷,第10期。
    266.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教廳編(1951)。愛國主義教育參考資料。廣州:南華人民出版社。
    267. 歐用生(1999)。新世紀的學校。台北:台灣書店。
    268. 鄭永年(1998)。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香港:三聯書店。
    269. 鄭永年(民89)。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中華歐亞教育基金會出版。
    270. 鄭永年(2001)。「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民主政治」。引自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271. 鄭永年(2002)。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和改革之間。台北: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272. 鄭師渠(2000)。「近代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引自李世濤主編(2000)。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273. 劉平鄰(1994)。「從『民族』、『政府』、『國家』來分析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收錄於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74. 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75. 劉禾(1995)。「黑色的雅典:最近關於西方文明起源的論爭」。引自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276. 劉國強、李瑞全編(1996)。道德與公民教育:東亞經驗與前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
    277. 劉建明(1999)。「鄧小平的國家主權論」。國際關係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278. 劉小楓(2001)。拯救與消遙。上海:三聯書店。
    279. 劉勝驥(民91)。「中共教育路線變遷與教育政策發展」。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3期(民國91年5、6月)。
    280. 劉北成譯(民83)。合法性危機。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281. 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
    282. 鄧小平(1987)。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
    283.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84. 鄧曉芒(1995)。靈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北京:東方出版社。
    285. 鄧正來(1997)。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86. 鄧正來、J.C.亞歷山大編(1999)。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87. 魯潔(2001)。「道德危機:一個現代化的悖論」。中國教育學刊,2001年第4期。
    288. 樊浩(2001)。倫理精神的價值生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89. 樊浩(2002)。「應對『全球化』的價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難題」。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總第268期)。
    290. 謝均才(1999)。「四個華人地區的公民教育: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教育學報(香港中文大學),第27卷,第1期。
    291. 蔡英文(民86)。「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民國86年6月。
    292. 蔡瑋(民94)。「中共和平發展對兩岸關係的戰略意涵」。蔡瑋主編(民94)。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93. 賴皆興(民91)。中共意識型態發展中的後殖民意涵: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94. 錢永祥(2001)。縱欲與虛無之上:現代情境裡的政治倫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95. 戴茂堂等(2001)。傳統價值觀念與當代中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96. 應奇(2003)。從自由主義到後自由主義。北京:三聯書店。
    297. 蕭新煌編(民74)。低度發展與發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98. 蕭高彥(民84)。「愛國心與共同體政治認同之構成」。引自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民84)。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299. 蕭高彥(1996)。「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
    300. 蕭高彥(1997)。「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6期。
    301. 蕭功秦(1996)。「凝聚向心力的新民族主義」。明報月刊,1996年3月號。
    30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a)。學會生存。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30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b)。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304. 薩公強(民80)。中共十年經改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305. 顏慶祥(民86)。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分析: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比較。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06. 顏國秉(2001)。中共憲法發展與演變。台北:博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07. 關向光(民85)。論中共大躍進時期的「毛澤東路線」。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308. 蘇紹智等(1992)。「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趨勢」。周雪光主編(1992)。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09. 羅曉南(1997)。當代中國文化轉型與認同。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10. 顧明遠主編(1999)。教育大辭典(簡編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貳 英文部份
    1. Anderson, Benedict(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New Left Books.
    2. Anderson, L.F.(1979). Schooling and citizenship in global ag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 Social Studies Development Center.
    3. Ashcroft, B., Griffiths, G.,& Tiffin ,H. (1998).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4. Barnard,F.M. (1988). Self-Direction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Rousseau and Herd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Barnett , M.(1995). “The New United Nations Politics of Peace : From Juridical Sovereignty to Empirical Sovereignty ,” Global Governance 1.
    6. Beck, Ulrich(1994). “The Reinvention of Politics.”in Ulrich Beck, Anthony Giddens and L. Lash,eds.,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Cambridge: Polity.
    7. Belle, T . J. & Ward ,C. R. (1994). 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Schools and Society. N. Y.: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ess.
    8. Boulding , Elise(1988). Build a Global Civic Culture: Education for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9. Canovan, Margaret(1996). Nationhood and Political Theory. Cheitenham: Edward Elgar.
    10. Cerutti, Furio.(1995). “ Can there be a Supranational Identity,”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ticism, Vol. 21, No.4 .
    11. Chen His-en(1981).Chinese Education Since 1949:Academic and Revolutionary Models.New York:Pergamon Press.
    12. Cohen, Ronald & Arato, Andrew.(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
    13. Dietz, Mary(1989). “Patriotism,” in Terence Ball et al.(eds.), Political Innovation and Conceptual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Dirlik, Arif(1997).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Westview Press.
    15. Dittmer, Lowell & Kim, Samuel S.(1993).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Dittmer,Lowell & Kim, Samuel S.(eds.),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6. Dittmer, Lowell(1994). China under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7. Drucker,Peter F.(1997).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Nation-State,”Fpreogm Affaors,Wol.76,No.5。
    18. Duara P.(1996). “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in Jonathan Unger,(ed.),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NY:M. E. Sharpe.
    19. During,Simon(1985). “Postmodernism or Postcolonialism?” Landfall(Sept.)
    20. Falk, Richard.(1992). Explorations at the Edge of Time: The Prospects for World Order.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1. Fanon, Frantz(1967).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Constance Farrington trans. Harmondsworth: Penguin.
    22. Finkelstein , L. S. (1995). “What Is Global Governance” , Global Governance 1.
    23. Friedman,Edward(1995).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c Prospects in Socialist China. N. Y.:M. E. Sharpe Press.
    24. Gandhi, L. (1998). Postcolonial Theory. Allen & Uniwin.
    25. Geertz,Clifford(1973). “The Integrative Resdution: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V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Basic Books.
    26. Gellner, Ernest(1964). Thought and Change. London:Weidenfeld & Nicolson.
    27. Gellner, Ernest(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lackwell.
    28. Gould,J.& Kolb,W.L.,eds.(1974).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9. Greenfeld, Liah(1992).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0. Greenfeld, Liah(1996). “Is Nationalism Legitimate?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a Philosophical Ques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ary volume.
    31. Guibernau, Montserrat(1996). Nationalisms: The Nation-State and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32. Gyorgy, A. and Blackwood, G. O. (1967). Ideologies in World Affairs, London:Blaisdell.
    33. Haas, Ernst(1986). “What Is Nationalism and why Should We Study I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No.40.
    34. Habermas, Ju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rans: by Thomas Burger with the assistance of Frederick Lawerenc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35. Habermas, Jurgen .(1992).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Praxis International.
    36. Habermas,Jurgen(1994a). “Human Rights and Popular Sovereignty : The Liberal and Republican Versions,” Ratio Juris, 7:1.
    37. Habermas Jurgen(1994b).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in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in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8. Habermas, Jurgen(1996a).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 Cambridge , Mass. : MIT Press.
    39. Habermas, Jurgen .(1996b). “ The European Nation St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Limitations. 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 Ratio Juris 9.
    40. Hall, S.(1989). “New Ethnicitise,” Black Film, British Cinema, ICA Documents 7. London: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41. Hall, S.& Gieben , B., eds.(1992). “Formation of Modernity,”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42. Hegel,G.(1975).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World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3. Hegel,G.(1991).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Ed. Allen Wood.Trans.H.B.Nisb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4. Held, D.& McGrew A., eds.(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London: Polity Press.
    45. Hoffman, D. M. (1999). “Culture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ward decentering and recentering the discourse,”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 Vol43, No.4.
    46. Hoston, Germaine A. (1994). The State,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7. Hutchinson, John(1987).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London: Allen & Unwin Press .
    48. Kelias, James G.(1991).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oity. Hong kong: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49. Kohn, H.(1945).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 Macmillan.
    50. Kohn, H.(1968). “Nationalism” in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ll. New York:Macmillan.
    51. Kolakowski, Leszek(1978).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III.
    52. Krasner, Stephen D .(1999). Sovereignty: Organized Hypocris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3. Kwong , Julia(1979). Chines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Prelud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cGill-Oueen’s University Press.
    54.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r Minority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55. Laroui, Abdullah(1976).The Crisis of the Arab Intellectual.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6. Levenson,Joseph R.(1970). Liang Ch’i 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7. MacIntyre, Alasdair(1984). “Is Patriotism a Virtue?” The Lindley Lecture, University of Kansas.
    58. Madsen, Richard (1993). “The Republic sphere, Civil Society & Moral Community: A Research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in Modern China, Vol.19 , NO.2.
    59. Makinda , S. M.(1996). “Sovereignt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hallenges for the United Nations” , Global Governance 2.
    60. Meisner, Maurice(1967).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1. Morgenthau, H. J.(1957). “The Paradoxes of Nationalism,” Yale Review , Vol. xlvi, No.4.
    62. Moty1 , A. (1992). “The Modernity of Nationalis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
    63. Nairn, Tom(1977). The Break-up of Britain:Crisis and Neo-Nationalism. London:New Left Books.
    64. Nairn, Tom(1994). “The Maladies of Development”, in Hutchinson, John. ed., Nationalism. 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5. Nandy , Ashis(1983). The Intimate Enemy: 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6. Nandy, Ashis(1986). “Oppression and Human Liberation: Toward a Post-Gandhian Utopia,” in Thomas Pantham & Kenneth Deutsch eds., Political Thought in Modern India. New Delhi: Sage.
    67. Norbu, Dawa(1992).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Third World 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68. Nussbaum, Martha C., et al. (1996). For Love of Country: Debating the Limits of Patriotism . Edited by Joshua Cohen. Boston: Beacon .
    69. O’Hanlon,Rosalind & Washbrook, David(1990).”After Orientalism:Culture, Criticism, and Politics in the Third World”,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 Vo132,No.2.
    70. Peter Van Ness(1993). “China as a Third Word State, ” by Lowell Dittmer& Samuel S. Kim,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Comellniversity Press.
    71. Plamenatz J. (1976). “Two Types of Nationalism” , in Kamenka , E. ed., Nationalism.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72. Pye, Lucian W.(1971).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Leonard Binder(eds.),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3. Pye Lucian W .(1988). The Mandarin and the Cadre: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Press.
    74. Pye , Lucian W.(1993). “How China’s Nationalism Was Shanghaied,”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 No. 29.
    75. Rawls, John(1993).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76. Rhodes, R. A.(1996). “The New Governance :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 , Political Studies , Vol. 44, No.4.
    77. Rosenau, R. N.(1995).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8. Rousseau, Jean-Jacques.(1968). The Social Contract, New York:Penguin Books.
    79. Said ,Edward W.(1978). “Orientalism:Western Concept of the Orient,” Harmondsworth, Penguin.
    80. Said,Edward W.(1979). Orientalism, New York:Vintage Books.
    81. Said, Edward W.(1994).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Vintage.
    82. Sarah Harasym ed.(1990).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 Strategies, Dialogues. London: Routledge.
    83. Scholte, A. J.(2000). 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Macmillan .
    84. Seton-Watson H.(1977). Nations and State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85. Slemon, S.(1995). “The Scramble for Post-colonialism,” in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86. Smith, Anthony D.(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vada: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87. Smith, Anthony D.(2000). The Nation in History, Historiographical Debates about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88. Spinner, Jeff(1994). The Boundaries of Citizenship: Race, Ethnicity, and Nationality in Liberal Stat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89. Spivak, Gayatri(1990). “Gayatri Spivak on the Politics of Subaltern,” Socialist Review, Vol. 23, No.3.
    90. Spivak, Gayatri(1993).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91. Sprinker, Michael(ed)(1992). Edward Said: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UK: Blackwell.
    92. Tamir, Yael (1993). Liberal Nationalism. Princeton : 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
    93. Tikly, L.(1999). “Postcolonialism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 Vol.45, No.5/6.
    94. Timm,J . T. (1996). Four Perspectives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York: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95. Townsend ,J.(1996). “Chinese Nationalism,” in Jonathan Unger , (ed.),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NY: M. E . Sharpe.
    96. Verba, Sidney(1971). “Sequences and Development,” in Leonard Binder(eds.),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97. Walzer, Michael(1992). What It Means To Be an American. New York: Marsilio Watkins, Frederick.
    98. Warkentin, Craig and Mingst, Karen(2000).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State, and Global Civil Society in the Age of the World Wide Web”, Global Governance 6.
    99. Wendt, Alexander .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0.Whiting , Allen S.(1995).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China Quarterly , No. 142.
    101.Whitney,J.B.R.(1969). China: Area,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Building .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102.Young, I . M.(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3.Young , I. M.(1995). 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 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 Citizenship.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ship. Albany: 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ess.
    104.Younged , Oran R .(1997). Global Governance:Drawing Insight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Cambridge, MA:MIT Press.
    105.Zhang Shuqiang(1994). “Marxism, Confucianism,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in Zhihing Lin & Thomas W. Robinson eds., The Chinese and Their Future : Beijing,Taipei and Hong Kong. Washing D.C.:The AEI Press.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8260506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2605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6050601.pdf42KbAdobe PDF21002View/Open
    26050602.pdf171KbAdobe PDF21142View/Open
    26050603.pdf223KbAdobe PDF21250View/Open
    26050604.pdf84KbAdobe PDF21108View/Open
    26050605.pdf743KbAdobe PDF23526View/Open
    26050606.pdf1009KbAdobe PDF23380View/Open
    26050607.pdf961KbAdobe PDF23718View/Open
    26050608.pdf1091KbAdobe PDF23200View/Open
    26050609.pdf661KbAdobe PDF21340View/Open
    26050610.pdf537KbAdobe PDF21276View/Open
    26050611.pdf304KbAdobe PDF2133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