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71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08645      線上人數 : 9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14


    題名: 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他的「它者」台灣
    作者: 許光武
    Hsu, Kuang-Wu
    貢獻者: 李英明
    Lee, Ying-Ming
    許光武
    Hsu, Kuang-Wu
    關鍵詞: 日本
    殖民主義
    他者
    JAPAN
    COLONISM
    OTHER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9-17 17:57:22 (UTC+8)
    摘要: 2004年2月9日,一則來自北鄰日本的新聞吸引了筆者的目光,報導中指出,日本東京高等法院針對台灣慰安婦要求日本政府國家賠償的訴訟案進行判決,短短數秒鐘,承審法官只留下「本案全部駁回,有關判決理由和事實會在判決書面說明,一切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等短短數語即退庭離去,連讓口譯員翻譯給原告瞭解判決內容的時間都沒有,留下了一臉愕然的台灣阿嬤和在場旁聽的支援者,台灣阿嬤飽經殖民者與歲月摧殘的表情,透過越洋傳送的電視畫面令人不忍卒睹……。 判決書中但見日本法院對台灣原告過去被害的歷史與事實完全不願承認,而留下了一團疑惑。
    猶記得同樣是慰安婦事件風波,5年多前,2001年2月,當日本右翼作家小林善紀的一部《台灣論》漫畫,因引用蔡焜燦、許文龍先生那些關於慰安婦的談話, 一時之間,挑動了統、獨雙方人士不同史觀「民族認同」的敏感神經,激烈的言詞交鋒、論戰持續在台灣政壇及社會上掀起不少漣漪。
    統、獨雙方的敏感神經,同時也是過去執政者所列為談論禁忌的根源,這就是台灣曾經遭受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事實。日本帝國及其諸多的亞洲殖民地,隨著帝國在二次大戰的無條件投降,早已灰飛湮滅,但其殖民文化遺產──在被殖民者心理、精神深層之間,所遺留下的「痛苦傷痕」或「美好記憶」,直至60餘年後的今日,依然鮮明對立,相關的論者在論及「日本殖民統治的正當性」、「殖民者的歷史功過與真相」、「發動殖民戰爭的目的與責任」、「殖民受害者的賠償」、「殖民地內部民族情感的融合或撕裂」等諸問題時,常出現「咬牙切齒」或「拍案叫好」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儼然形成「一個日本殖民帝國,兩種評價」的分歧性詮釋,放眼曾遭日本帝國主義鐵蹄蹂躪或殖民的國家或地區,此種分歧性詮釋在台灣似乎表現的格外明顯。
    而殖民地出現這種「兩種評價」的分歧詮釋原因,似乎在於殖民情境中被殖民者特有「創造性矛盾」(creative ambivalence)的複雜情感,意即它同時體現了「本土化的顛覆、抵抗策略」,以及「與統治者同化相當的模仿」的兩種過程。 對此,法國的殖民心理學家梅米(Albert Memmi)亦曾作出類似分析,他認為被殖民者可能會陷入一種兩難困境,亦即不是試圖重建殖民化所奪走的一切,就是試圖把自己變成另一種人, 但這樣的解釋與分析是否充分呢?前蘇聯馬克思主義者普列漢諾夫(Georgy Valentinovieh Plekhanov, 1857-1918)曾說過:「在歷史與現實的一團疑惑面前,不哭,也不笑,而是去理解」,在此,本文也將本著去「理解」的精神,試圖在「真假難辨」與「百家爭鳴」之間,為解開這團疑惑做些個人的嘗試與努力。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 書籍
    三腳仔-「台灣論」與皇民化批判(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小林善紀,蕭志強等譯,台灣論(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小林善紀著,蕭志強譯,第二波台灣論(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下村作次郎著,邱振瑞譯,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王向遠,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王岳川,後現代後殖民主義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台北:生智文化公司,1999年)。
    王德威選編,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5年)。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中日學者的共同探討(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中島利郎、周振英編,周金波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井上清著,宿久高等譯,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台北:華世出版社,1986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台政(全3卷)(原名:台灣治績志)卷1(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
    方漢文,後現代主義文化心理:拉岡研究(上海:三聯書局,2000年)。
    生安鋒,霍米巴巴(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5年)。
    司馬嘯青,台灣日本總督(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5年)。
    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台北:商務印書館,2005
      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台灣論風暴(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洛林總監譯,台灣抗日運動史(全4冊)(原名: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2篇領台以後之治安狀況(上卷))(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
    吉爾伯特(Bart Moore-Gilbert)等編撰,楊乃喬等譯,後殖民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民族意識的起源」,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庄司總一著,黃玉燕譯,嫁台灣郎的日本女子(原名:陳夫人)(台北:九歌出 
      版社,2002年)。
    西川滿著,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西川滿著,黃玉燕譯,台灣縱貫鐵道(台北:柏室科技藝術公司,2005年)。
    西原大輔著,趙怡譯,谷崎潤一郎與東方主義:大正日本的中國幻想(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呂理州,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福澤諭吉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達(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年)。
    尾崎秀樹著,陸平舟、間ふさ子譯,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
      2004年)。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3年)。
    李英明,中國研究:實踐與反思(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6年)。
    李喬,寒夜三部曲(全3冊)(台北:遠景出版社,1991年)。
    李登輝著,蕭志強譯,「武士道」題解(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
    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台北:草根出版公司,2002年)。
    垂水千惠著,涂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3年)。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
      科技圖書公司,2004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殖民統治政策之演變」,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編,講義彙編(
      南投:台灣史蹟源流研究會,1997年)。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台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香出版社,1992年)。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草根出版公司,2001年)。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草根出版公司,2005年)。
    周英雄,廖炳惠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2000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2003年)。
    林正珍,近代日本的國族敘事:福澤諭吉的文明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
    年)。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6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2003年)。
    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編,日本研究論集(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公
      司,2005年)。
    信夫清三郎著,呂萬和等譯,日本近代政治史:第3卷-天皇制的建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著,曹衛東等譯,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
    馬克思,黑格爾辯證法和哲學一般的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許世楷著,李明峻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6年)。
    許俊雅編,日據時期台灣小說選讀(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
    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1月)。
    陳柔森主編,陳若雲等譯,走過土地認識人民:「台灣慣習記事」資料彙編(台北:原民文化,1999年)。
    陳映真,「精神的荒廢:張良澤皇民文學論的批判」,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出
      版社,1998年)。
    陳昭瑛,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
    陳芳明,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台北:敦理出版社,1988年)。
    陳芳明,探索台灣史觀(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2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黃枝連,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黃枝連,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中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黃枝連,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下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黃昭堂著,廖為智譯,台灣民主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台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
      麥田出版社,2004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
      館,2002年)。
    博埃默(Elleke Boehmer)著,盛寧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
      版社,1998年)。
    曹莉,史碧娃克(台北:生智文化公司,1999年)。
    孫歌,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年)。
    國父全集第2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9年)。
    彭瑞金編,吳濁流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
    黑格爾,小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振逢等譯,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福澤諭吉著,北京編譯社譯,文明論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福澤諭吉著,楊永良譯,福澤諭吉自傳:一個影響日本近代化至鉅的頑童(台北:
      商周出版公司,2005年)。
    新渡戶稻造著,吳容宸譯,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台北:先覺出版公司,
      2004年)。
    張恆豪主編,張文環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張恆豪編,翁鬧、巫永福、王昶雄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年)。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第3冊(台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2000年)。
    葛蘭西(Antonio Gramsci)著,曹雷雨等譯,獄中札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00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4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2003年)。
    褚孝泉編譯,拉岡選集(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盧建榮,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劉天純等,日本對華政策與中日關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實藤秀惠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鍾肇政,濁流三部曲(全3部)(台北:遠景出版公司,2005年)。
    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全3部)(台北:遠景出版公司,2005年)。
    戴季陶,日本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濱田隼雄著,黃玉燕譯,南方移民村(台北:柏室科技藝術公司,2004年)。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公司,2004年)。
    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  
      教基金會,1999年)。
    羅鋼、劉象愚主編,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年)。
     (二) 期刊論文
    王學玲,「日據時期『皇民論述』的身份認同策略:以陳火泉『道』為主的討論」,
      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ssue1/3-c-2.htm#sec3。
    文藝台灣,第3卷第1號(1941年10月),序言。
    「台灣決戰文學會議」,文藝台灣,第7卷第2號(1944年1月),頁35。
    何義麟,「民報:台灣戰後初期最珍貴的史料」,
      http://paper.ntl.gov.tw/page/p-00002a.htm。
    李英明,「方法論-文化研究途徑」,工作坊寫真(2005年11月),頁28-29。
    李筱峰,「從回憶錄見證台灣人的戰時經驗(1937-1945)」,http://www.jimlee.idv.tw/
      。
    周金波,「談我的文學」,文學台灣,第23期(1997年7月5日),頁233。
    林思雲,「『支那』問題縱橫談」,載於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0/20/n695630.htm。
    胡靜雯,「榮格之『個體化進程』研究」,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許光武,「中共建構兩岸關係之思考模式:由傳統中國『封貢制度』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11期(1996年11月),頁62-74。
    許秀雲,「政府是一時的,城市是永久的」,
      http://mail.apol.com.tw/~humeco/1today/special.htm。
    陳火泉,「我能做些什麼?」,自立晚報,1984年5月24日。
    陳建忠,「陳映真與陳芳明的台灣文學史論爭」,
    http://www4.cca.gov.tw/2001/discuss/DiscussShow.asp?Bno=2。
    黃昭堂,「殖民地與文化摩擦」,台灣風物,第41卷第3號(1991年),頁17-44。
    彭瑞金,「地方主義文學」,http://www.esouth.org/?q=tags/78。
    彭瑞金,「歷史文學的掙扎與蛻變-拒絕在虛構、真實間擺盪的『埋冤1947埋冤』」,http://www.tyhs.edu.tw/campus/tyhsj0101.htm。
    莊永明,「『台灣決戰文學會議』舉行討論」,
      http://www.rti.com.tw/Taiwan/TaiwanHistory.aspx?id=119&Month=11。
    張倩雯,「『皇民化』是將台灣人改造為『真正的日本人』嗎?」,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akeo-28.asp。
    葉石濤,「從送報伕,牛車到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大學雜誌,第90號(1966年),
      頁260-262。
    詹哲裕,「孫中山『民族同化』理論的意涵及其時代性」,發表於第3屆海峽兩岸  
      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北:2001年5月),
      http://www.fhk.edu.tw/%B8%E2%AD%F5%B8%CE/%B4%C1%A5Z%BD%D
      7%A4%E5/%AE]%A4%A4%A4s%A5% C1%B1%DA%A6P%A4%C6.htm#_f
      ftnref9。
    「『榮譽之門』勇往直前前奏曲:嘉義市徵兵制」,台灣新報,昭和20年1月7日,http://big5.huaxia.com/la/jwgc/2005/00371117.html。
    實藤秀惠,「對中國的稱謂」,社會科學的論戰,第1期(1979年)。
    「劍道的歷史」,http://www.dyu.edu.tw/~clubg4/paper/kendo/what/star.htm。
    龍瑛宗,「日人文學在台灣」,
      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author/long_ying_zong/long_composition/long
    _onlin/com/com_a10.htm。
    龍瑛宗,「文藝台灣與台灣文藝」,
      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author/long_ying_zong/long_ composition/
      long_onlin/essay/essay_a06.htm
    龍瑛宗,「文藝台灣作家論」,文藝台灣,第6號(1940年10月1日)。
    鍾肇政,「台灣鄉土史的開拓者──序黃榮洛著渡台悲歌:台灣的開拓與抗爭史
      話」,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4/6.htm。
    戴國煇,「隱痛的傷痕」,http://www.xiachao.org.tw/i_f_page.asp?repno=235。
    顔元叔,「臺灣小說裏的日本經驗」,http://www.taconet.com.tw/Lukacs/TWJP.htm。
    二、日文部分(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 書籍
    川村湊,アジアという鏡:極東の近代(東京:新潮社,1989年)。
    小林善紀,戦爭論(東京:幻冬社,1998年)。
    小熊英二,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東京:新曜社,1995年)。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東京:新曜社,1998年)。
    大江志乃夫、三谷太一郎等編,近代日本と植民地(共8卷)(東京:岩波書店,
      1992、1993年)。
    田中隆吉,日本軍閥暗鬪史(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5年)。
    加藤邦彥,一視同仁の果て(東京:勁草書房,1979年)。
    矢內原忠雄,植民及植民政策(東京:有斐閣,1935年)。
    矢內原忠雄,矢內原忠雄全集第1卷(東京:岩波書店,1963年)。
    矢內原忠雄,矢內原忠雄全集第4卷(東京:岩波書店,1963年)。
    台灣史料保存會,日本統治下の民族運動(東京:風林書房,1969年)。
    竹內清,事変と台湾人(台北:台灣新聞報社,1939年)。
    竹越與三郎,台灣統治志(東京:博文館,1905年)。
    伊健次,日本國民論:近代日本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東京:筑摩書房,1997
      年)。
    尾崎秀樹,近代文学の傷痕(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
    林えいだい編,写真記錄:台湾植民地統治史、山地原住民と霧社事件、高砂義 
      勇隊(東京:梓書院,1996年)。
    林景明,日本統治下台湾の皇民化教育(東京:高文研,1997年)。
    持地六三郎,台湾殖民政策(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泉風浪,台湾の民族運動(台中:台湾図書印刷合資会社,1928年)。
    泉哲,植民地統治論(東京:有斐閣,1924年)。
    宮田節子,朝鮮民眾と「皇民化」政策(東京:未來社,1985年)。
    柳沢遊、岡部牧夫編,帝國主義と植民地(東京:東京堂,2001年)。
    後藤新平,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植新報社,1921年)。
    淺田喬二,日本知識人的植民地認識(東京:校倉書房,1985年)。
    淺田喬二,日本植民地研究史論(東京:未來社,1990年)。
    黑川創選編,「外地」的日本語文學選(全3卷)(新宿:新宿書房,1996年)。
    楊威理,或台湾知識人の悲劇(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
    福澤諭吉全集第10卷(東京:岩波書店,1961年)。
    細川嘉六,植民史(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41年)。
    新渡戶稲造,新渡戶稲造全集第4卷(東京:岩波書店,1985年)。
    新渡戶稲造,新渡戶稲造全集第17卷(東京:岩波書店,1985年)。
    新渡戶稲造,新渡戶稲造全集第21卷(東京:岩波書店,1986年)。
    鷲巣敦哉,台灣保甲皇民化讀本(台北:台灣警察協會,1941年)。
    關儀一郎編,日本儒林叢書第8卷(東京:鳳出版,1971年)。
     (二) 期刊論文
    小倉虫太郎,「台湾の脫植民地化と日本」,現代思想,第27卷第3號(1999
      年),頁278。
    白川豐,「殖民地時期朝鮮與台灣的日本語文學論:以1930-1945年的小說為主」, 
      日本九州大學朝鮮學研究會編,朝鮮學(九州),第2號(1992年)。
    李妍淑,「同化とは何か」,現代思想,第24卷第7號(1996年),頁148-157。
    金澤吉次郎,「台湾に於ける移植民事業の展望」,台湾時報,1937年3月至5
      月。
    林呈祿,「近代植民地統治に関すゐ政策」,台湾青年(東京),第2卷第1號(1921
      年1月),頁19-27。
    泉哲,「台湾統治策変更の必要」,東洋協會編,東洋時報(東京),第247號(1919
      年4月)。
    泉哲,「台湾統治策の根本的変革を促す」,太陽(東京),第26卷第8號(1920
      年7月),頁109。
    泉哲,「台湾島民に告ぐ」,台湾青年(東京),第1卷第1號(1920年7月),
      頁7。
    泉哲,「台湾自治制を評す」,台湾青年(東京),第1卷第3號(1920年9月),
      頁16。
    泉哲,「台湾の將來」,台湾(東京),第5年第1號(1924年4月),頁3。
    蔡培火,「吾人の同化観」,台湾青年(東京),第1卷第2號(1920年8月),
      頁67-82。
    三、英文部分(依字母順序排列)
     (一) 書籍
    Ahmad, Aijaz, In Theory: Classes, Nations, Literatures (London, New York: Verso,
      2000).
    Ansprenger, Frantz, The Dissolution of the Colonial Empires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Arima, Tatsuo, The Failure of Freedom: A Portrait of Modern Japanese
      Intellectual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Ashroft, Bill et al.,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Ashroft, Bill et al.,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Ashroft, Bill et al.,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Ashroft, Bill, Post-colonial Transforma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Beasley, W. G., Japanese Imperialism, 1895-194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Brewer, Anthony, Marxist Theories of Imperialis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Castle, Gregory ed., Postcolonial Discourse: An Anthology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Césaire, Aimé, Discourse on Colonialism, trans. by Joan Pinkha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2).
    Chatterjee, Partha,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6).
    Ching, Leo T. S., Becoming “ Japanese ”: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1).
    Cumings, Bruce, Parallax Visions: Making Sense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9).
    Duus, Peter, The Abacus and The Sword: The Japanese Penetration of Korea, 1895-
      1910 (Berkel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Fanon, Frantz, A Dying Colonialism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5).
    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7).
    Fanon, Frantz,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New York: Grove Press, 1963).
    Foght, Harold, and Alice Foght, Unfathomed Japan: A Travel Tale in the Highways and Byways of Japan and Formosa (New York: Macmillan, 1928).
    Gandhi, Leela, Postcolonial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ustralia: Allen &
      Unwin, 1998).
    Gibson, Nigel C., Rethinking Fanon: The Continuing Dialogue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9).
    Gibson, Nigel C., Fanon: The Postcolonial Imagination (UK: Polity Press, 2003).
    Gluck, Carol, Japan’s Modern Myths: Ideology in the Late Meiji Perio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Gorden, Lewis R. eds., Fanon: A Critical Reader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9).
    Hard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 eds., Empire (Cambridge,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Holland, R. F., European Decolonization, 1918-1981: An Introductory Survey (
    London: Macmillan, 1985).
    Kang, Hildi, Under the Black Umbrella: Voices From Colonial Korea, 1910-1945 (
      Ithaca,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1).
    Lazarus, Neil, 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Practice in the Postcolonial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Loomba, Ania, Colinialism/ Postcolonialis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Lucan, Jacques, J. A. Miller ed.,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ucan 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Mannoni, Octave, Prospero and Caliban: The Psychology of Coloniza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01).
    Memmi, Albert,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Boston: Beacon Press, 1965).
    Moore-Gilbert, Bart,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Context, Practices, Politics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7).
    Nitobe Inazo (新渡戶稻造), The Japanese Nation: Its Land, Its People, and Its Life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12).
    Nordquist, J., Jacques Lucan: A Bibliography (Santa Cruz: Reference And Research
      Services, 1987) .
    Peattie, Mark R., and Ramon H. Myers eds.,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
      1945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Quayson, Ato, Postcolonialism: Theory, Practice or Process? (UK: Polity Press,
      2003).
    Said, Edward W., Cultural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3).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Said, Edward W.,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6).
    Said, Edward W., Culture and Resistance: Conversations with Edward W. Sai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South End Press, 2003).
    Sakai, Naoki, Translation and Subjectivity: On “Japan” and Cultural Nationalism (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6).
    Smith, Tony, The Pattern of Imperialism: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and the
    Late-Industrializing World Since 181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Spivak, Gayatri, 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1988).
    Spivak, Gayatri,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s, Strategies, Dialogues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Tanaka, Stefan, Japan’s Orient: Rendering past into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Thomas, Nicholas, Colonialism’s Culture: Anthropology, Travel, and Government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Townsend, Susan C., Yanaihara Tadao and Japanese Colonial Policy: Redeeming
      Empire (Curzon Press, 2001).
    Viswanathan, Gauri ed., 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 Interviews with Edward W.
      Sai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1).
    Wallerstein, Immanuel, and Etienne Balibar, Race, Nation, Class: Ambiguous
    Identities (London: Verso, 1991).
    Williams, Patrick, and Laura Chrisman eds.,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New York :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4).
    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Yoneyama, Lisa, Hiroshima Traces: Time, Space, and the Dialectics of memory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Young, Louise, Japan`s Total Empire: Manchuria and the Culture of Wartime
      Imperialis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9).
    Young, Robert, Colonial Desire (London: Routledge, 1995).
    Zizek, Slavoj ed., Mapping Ideology (London: Verso, 1994).
     (二) 期刊論文
    Chang, Sung-sheng Yvonne, “Beyond Cultural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Current Reevalution of the Kominka Literature from Taiwan’s Japanese Period,”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I, no. 1 (1997), pp.75-107.
    Chen Edward I-te, “Formosan Political Movement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914-1937,”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 no.3 (1972), pp.477-98.
    Ching, Leo T. S., “The Disavowal and the Obsessional Colonial Discourse East and West,” Asian/Pacific Studies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Series (1955).
    Dirlik, Arif,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Critical Inquiry 20 (Winner 1994), pp.328-356.
    Sakai, Naoki, “Modernity and Its Critique: The Problem of Universalism and Particularism,”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87 (Summer 1988), pp.475-504.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7260506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26050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6050601.pdf91KbAdobe PDF22115檢視/開啟
    26050602.pdf152KbAdobe PDF21384檢視/開啟
    26050603.pdf702KbAdobe PDF23086檢視/開啟
    26050604.pdf765KbAdobe PDF29067檢視/開啟
    26050605.pdf1028KbAdobe PDF24626檢視/開啟
    26050606.pdf894KbAdobe PDF27772檢視/開啟
    26050607.pdf666KbAdobe PDF23395檢視/開啟
    26050608.pdf438KbAdobe PDF21926檢視/開啟
    26050609.pdf476KbAdobe PDF2280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