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引用書目 (一) 史料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元筆記小說大觀》,共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不著撰人(元),《宋史全文》,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3. 不著撰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宋遼金元史研究所點校,《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4. 方勺撰,許沛藻,楊立揚點校,《泊宅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5. 方大琮,《宋忠惠鐵庵方公文集》,收入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9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7。 6. 王洋,《東牟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7. 王梓材(清),《宋元學案補遺》,共8冊,台北:世界,1962。 8.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共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9.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10. 司馬光,《傳家集》,收入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375冊,台北:世界書局,1986。 11. 史浩,《鄮峰真隱漫錄》,收入於《欽定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 12. 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共10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3. 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共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 何喬遠(明)編撰,廈門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歷史系古籍整理研究室《閩書》校點組校點,《閩書》,共5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15. 呂祖謙,《歷代制度詳說》,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16. 宋敏求,誠剛點校,《春明退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17. 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1972。 18.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19. 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共27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20. 李清馥(清),《閩中理學淵源考》,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0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1. 李葆貞(明)修,梅彥騊(明)等纂,《浦城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22. 李燾(清)著,黃以周(清)等輯補,《續資治通鑑長編》,共10冊,台北:世界書局,1974。 23. 杜範,《清獻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4. 周密撰,朱菊如等校注,《齊東野語校注》,北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25. 周密撰,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1988。 26. 周煇撰,劉永翔點校,《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27. 林駉,《古今源流至論》,共4冊,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 28. 姚廣孝(明)等編,《永樂大典》,共10冊,台北:大化書局,1985。 29. 范仲淹,《范文正公政府奏議》,收入於《叢書集成續編》,第4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30. 范鎮,《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1980。 31. 夏玉麟(明)、汪佃(明)等修纂,《建寧府志》,共2冊,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7-28冊,上海市:上海古籍書店,1964(1982重印)。 32.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共8冊,台北:世界書局,1964。 33.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收入於《四部叢刊初編》,第208-210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34. 翁昭泰(清)等纂,《浦城縣志》,收入於《中國方志叢書》,第96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35. 高斯得,《恥堂存稿》,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2040-2041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36. 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37.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收入於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六集》,第108-11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38. 脫脫(元)等撰,《宋史》,共40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 39. 莊綽,《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 40.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入於《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237冊,台北:世界書局,1986。 41. 陳壽祺(清)等撰,《福建通志》,共10冊,收入於《中國省志彙編》,第9號,台北市:華文書局,1968。 42. 陳夢雷(清)編,《古今圖書集成》,共79冊,台北:鼎文書局,1985。 43. 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菴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44. 曾丰,《緣督集》,共2冊,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5。 45. 曾敏行,《獨醒雜志》,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46. 游九言,《默齋遺稿》,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8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47. 游酢,《游薦山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5。 48. 程頤、程顥著,《二程集》,共2冊,台北:里仁書局,1982。 49. 馮繼科(明),《建陽縣志》,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31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2 (1982重印)。 50. 黃仲昭(明)修纂;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舊志整理組,福建省圖書館特藏部整理,《八閩通志》,共2冊,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90。 51. 黃宗羲(明),《宋元學案》,共3冊,台北:世界書局,1961。 52. 黃淮(明)、楊士奇(明)編,《歷代名臣奏議》,共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3. 黃榦,《黃勉齋先生文集》,台北:青山書屋,1957。 54. 黃震,《黃氏日抄》,台北:大化書局,1984。 55.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共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 56. 楊億,《武夷新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7. 楊應詔(明),《閩南道學源流》,收入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92冊,臺南縣:莊嚴出版社,1996。 58. 葉適,《水心先生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第261-26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59. 董煟,《救荒活民書》,收入於《叢書集成新編》,第3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60. 廖剛,《高峰文集》,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61. 熊禾,《熊勿軒先生文集》,收入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407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62. 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47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63. 管聲駿(清)纂修,《崇安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2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64. 趙汝适,《諸蕃志》,北京:文殿閣書莊,1935。 65. 趙汝愚撰,葉德輝輯,《宋趙忠定公奏議》,收入於《叢書集成續編》,第4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66. 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 67. 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共2冊,收入於《四部叢刊》,第62-6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68. 劉爚,《劉文簡公雲莊文集》,12卷本(明弘治間劉煓刊嘉靖間增補本)。 69. 樓鑰,《攻媿集》,共20冊,收入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003-202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70. 蔡絛撰,馮惠民,沈錫麟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 71. 錢穀(明)編,《吳都文粹續集》,共2冊,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85-1386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72. 韓元吉,《南澗甲乙稿附拾遺》,共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73. 魏了翁,《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共4冊,收入於《四部叢刊初編》,第204-207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74. 魏時應(明)修,張榜(明)等纂,《建陽縣志》,收入於《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31冊,北京:中國書店,1992。 75. 蘇軾,《蘇東坡全集》,上下2冊,北京:中國書局出版,新華書店經銷,1994。 (二) 專書 1. 王善軍,《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 王德毅,《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3. 朱維幹,《福建史稿》,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福建省新華出版社發行,1985。 4. 江宜華,《唐、五代時期福建地區與中央之互動關係》,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5.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6. 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7. 李文治、江太新,《中國宗法宗族制和族田義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8.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與征榷》,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5。 9. 李錫全,《南宋福建路的經濟活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10. 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11. 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2.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編,《武夷勝境理學遺跡考》,上海:三聯書局,1990。 13. 唐文基主編,《福建古代經濟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4. 孫洪升,《唐宋茶葉經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15. 徐揚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5。 16. 高建國,《中國減災史話》,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17. 張文,《宋朝社會救濟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18. 梁其姿,《中國近世醫療與社會》,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社資中心,1996。 19.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20. 梁庚堯師,《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下2冊,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 21. 梁庚堯師,《南宋的農村經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22. 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上海市:三聯書局,1991。 23. 陳家秀,《區域經濟與社會經濟史之關連——探討宋代成都府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24. 斯波義信著,方鍵、何中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局經銷,2001。 25.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26. 劉樹勛,《閩學源流》,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福建省新華書局經銷,1993。 27.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28.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9.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1版,1998年影印第1版第2次印刷。 30. Billy K.L So, Prosperity, Region, and Institutions in Maritime China: the South Fukien Pattern, 946-1368,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1. Hugh R.Clark, Community, Trade, and Networks: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Third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2.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James L. Watson, eds.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33. Richard L.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Bureaucratic Success and Kinship Foryunes for the Shih of Ming-chou,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4. Robert P.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三) 期刊論文 1. 于志嘉,〈日本明清史學界對「士大夫與民眾」問題之研究〉,《新史學》 4.4(1993.12): 141-175。 2. 尹建東,〈豪族共同體論辨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2002.02): 90-93。 3. 王衛平,〈唐宋時期慈善事業概說〉,《史學月刊》 3(2000.05): 95-102。 4. 加藤繁著、于景讓譯注,〈中國栽培占城稻的沿革〉,收入于景讓譯注,《栽培植物考》,第一輯(台北:台大農學院,1958),頁70-80。 5. 伊藤宏明撰,秦欣譯,〈六朝隋唐時期地域社會研究動向〉,《中國史研究動態》 7(1996.07): 23-31。 6. 朱瑞熙,〈大陸「宋代家族與社會」研究的回顧〉,《大陸雜誌》 90.2(1995.02): 36-48。 7. 朱睿根,〈隋唐時期的義倉及其演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2(1984.06): 52-59。 8. 何晉勳,〈宋代鄱陽湖週邊士族的居、葬地與婚姻網絡〉,《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288-289。 9. 佐竹靖彥,〈唐宋期福建の家族與社會—閩王朝の形成から科舉體制的展開まべ—〉,收入於《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371-473。 10.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頁167-258。 11. 李向軍,〈宋代荒政與救荒活民書〉,《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 4(1993.12): 40-45。 12. 李伯重,〈 “選精”、 “集粹”與 “宋代江南農業革命”—對傳統經濟史研究方法的再檢討〉,《中國社會科學》 1(2001.01): 177-192。 13. 杜榮桂,〈新書評介: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13(1992.03): 197-203。 14. 周藤吉之,〈南宋に於稻ける種類と品種の地域性〉,收入周藤吉之,《宋代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2),頁141-205。 15. 明郁,〈慈悲喜捨:中古時期佛教徒的社會福利事業〉,《北縣文化》 40(1994.04): 18–20。 16. 林拓,〈兩宋時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發展態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6.3(2001.09): 87-96。 17. 林拓,〈從化外之地到兩個文化帶的相繼發育——宋代以前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6.1(2001.03): 35-45、86。 18. 金中樞,〈宋代幾種社會福利制度: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新亞書院學術年刊》 10(1968.09): 127-169。 19. 柳立言,〈書評:Beverly J. Bossler,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433-443。 20. 徐益棠,〈宋代平時的社會救濟行政〉,《中國文化研究彙刊》 5(1945.09): 33–43。 21. 徐揚杰,〈中國家族史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史研究動態》 6(1994.06): 2-7。 22. 梁庚堯師,〈宋代太湖平原農業生產問題的再檢討〉,《台大文史哲學報》 54期(2001.05): 261-304。 23. 梁庚堯師,〈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177-224。 24. 梁庚堯師,〈南宋的社倉〉,《史學評論》 4(1982.07): 1-33。 25. 梁庚堯師,〈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源變〉,收入於《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213-237。 26. 陳衍德,〈元代農村基礎組織與賦役制度〉,《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4(1995.09): 10-15。 27. 華山,〈南宋初的范汝為起義〉,收入氏著,《宋史論集》 (山東:齊魯書社,1982),頁171-184。 28. 黃云,〈淺論宋代福建佛教的鼎盛〉,《福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1.1(2001.02): 79-81,85。 29. 黃寬重,〈人際網絡、社會文化活動與領袖地位的建立——以宋代四明汪氏家族為中心的觀察〉,《臺大歷史學報》 24(1999.12): 225-256。 30. 黃寬重,〈宋代四明士族人際網絡與社會文化活動:以樓氏家族為中心的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70.3(1999.09): 627-677。 31. 黃寬重,〈宋代四明樓氏家族的興盛衰程〉,收入於《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歷史系主編,1998),頁237-161。 32. 劉子健,〈劉宰與賑饑——申論南宋儒家的階級性限制社團發展〉,收入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頁307-360。 33. 潘孝偉,〈唐代義倉制度補議〉,《中國農史》 17.3(1998.08): 32-38。 34. Edward A. Kracke “Family Vs. 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Under the Empi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HJAS) 10.2(1947): 103-123. 35.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The Dynamics of Elite Domination in Sung China,” HJAS 48.2(1988): 493-519. 36. Ping-ti Ho, Early-Ripening Rice in Chinese History, 收入于宗先,《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共上下2冊,冊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頁843-891。 37. Richard Von Glahn, “Community and Welfare: Chu Hsi’s Community Granar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Robert Hymes, Schirokauer and Conrad, eds.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221-254. 38. Robert M. Hartwell,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750-1550,” HJAS 42.2(1982): 365-442. 39. Robert P. Hymes,“Moral Duty and Self–Regulating Process in Southern Sung Views of Famine Relief,”in Hymes and Schirokauer, eds.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in Sung Dynasty China, pp. 281–309. 40. Thomas H. C. Lee, “Neo-Confucian Education in Chien yang, Fu-chien, 1000-1400: Academie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收入於《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頁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