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4/145136 (79%)
Visitors : 52225710      Online Users : 5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5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56


    Title: 廟宇空間及其使用之研究-以大龍峒保安宮為例
    The Spatial usage of the Taiwanese traditional temple
    Authors: 陳雅惠
    Chen, Ya Hui
    Contributors: 林美容
    Lin, Mei Rong
    陳雅惠
    Chen, Ya Hui
    Keywords: 保安宮
    空間使用
    廟宇的社會功能
    Pao-an temple
    Temple space
    temple function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7 17:02:35 (UTC+8)
    Abstract: 摘 要
    臺灣的宗教信仰,以臺灣民間信仰最為蓬勃發展,臺灣的廟宇數量也與信徒人數成正比,臺灣素有「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之稱。許多人的成長經驗中,對於廟宇空間並不陌生,但我們所經驗的廟宇空間,畢竟只是廟宇空間活動中冰山的一角,並不能呈現真實社會中廟宇空間的全貌。因此,若要探討廟宇空間使用的全貌,就必須從空間使用與人群行為等,才能真實呈現出廟宇信仰的各個面貌。本文選擇大龍峒保安宮作為田野觀察的對象,透過實際觀察人們在大龍峒保安宮的空間使用,初步有四點研究發現。
    廟宇具有四種重要功能:文化教育、經濟、社會與宗教的功能。一是宗教功能,保安宮透過這些誦經的法會,主要可以提供信眾解罪、祈福的功能。另外,保安宮駐廟道士李繼昌道長,一年到頭提供解祭、收驚、補運、求光明等各項法事,提供信眾在運途低落、身體不適的心靈寄託。此外,神明也提供宗教上的依靠,廟裡的效勞生認為透過身體勞力的付出,換取神明對於一家大小的保佑;二是經濟功能,保安宮自創建時期,便與四十四坎形成廟街聚落,其週邊的經濟效力不容小覷。除了地方宮廟週邊的廟街、攤販、廟宇相關產業的經濟效益外,其實宮廟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三是社會功能,保安宮在社會與公益活動方面,可分為常態性與特殊狀況(機動性)的救濟活動。另外,筆者發現保安宮的義工制度,提供另一種的社會福利。保安宮就像最具人性尊嚴的養老院,它提供老人家排遣寂寞的空間,讓老人家在做義工的過程中,如簡單的打掃、顧金紙攤、折金紙、清理燭臺等,感受到他們被社會需要。另外,廟裡很多人可以聊天互動,也提供他們社會人際關係上的需求;四是文化、教育功能,以保安宮為例,它用極致的古蹟建築,輔以藝文班、學術講座、道教學院等方式,傳遞一個地方廟宇的風華。
    保安宮的規劃與實際空間使用行為存在落差,其落差來自人對於文化的認同與了解程度的不同。此外,在空間使用上,內部人員與外部人員存在使用空間的不同;即使是內部人員也會因為職位、貢獻程度與可替換性的高低不同,造成空間分配與使用上的不一樣。


    關鍵字:保安宮、空間使用、廟宇的社會功能
    Abstract
    Taiwan folk belief is the most vigorous development in Taiwan`s religious belief. Taiwan`s temple quantity also has the direct ratio with the follower population. In many people`s experiences, they do`nt feels strange to the temple space, but the temple space experienced is limited, it certainly cannot present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temple space in the real society the. Therefore, if we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temple space used, i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from the spatial usage and the people`s behavior and. Then, we can really present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Taiwan`s temple space.
    This article chooses a case study of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to take the field observation . First, with actually observing the people`s spatial usage in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discovered the temple has four important functions. These four functions are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the economical, social and the religious function. Speaking of the cultural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with its historical site construction, takes the assistance with literary arts class, academic course, Taoism institute to transmits a locality temple`s culture ; In the economical function aspect,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since it was founded, then forms 44 merchant settlements, and its peripheral economical potency does not allow to belittle, moreover,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itself is a huge economical body, its related economic activity also has the moving force ; The third one is the social func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he Taiwan temple had the massive social resources, it had been engaged in the social public welfare activity and the philanthropy. In social and the public welfare activity aspect,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may divide into the habit and the mobile relief activity. Moreover, the author discovered the volunteer system of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provides the old person to dispel boredom lonely and social activity ; The Fourth one is the religious function,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s taoist priest provides each taoism ritual procedures all year long, enables the unlucky
    follower to have the dependence. In addition, the gods also provide religious dependence, the volunteers in the temple exchange family members` safety with their labors.
    Secondly, this article that the actual spatial of Taipei Dalongdong Pan-an temple doesn`t match for its original plan because the differences in people`s considerations. In addition, in the spatial usage, internal personnel is different from exterior personnel; Even if the internal personnel can also because of the position,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create difference.

    Key words: Temple space, security palace, spatial use, temple function, user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原始史料
    [清]丁邵儀,《東瀛識略》,台北:台灣銀行,1957。
    [清]江日昇,《台灣外記》,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清]李元春,《臺灣志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清]范咸等,《重修臺灣府志》,台北:台銀,1961年11月。
    [清]林豪,《東瀛記事卷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清]吳贊誠,《漳州府志選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清]吳錫璜,《同安縣志》,台北市:福建省同安縣同鄉會,1986。
    [清]陳培桂等,《淡水廳志》,台北:台銀,1963年8月。
    [清]陳文達等,《臺灣縣志》,台北:台銀,1961年6月。
    台灣總督府,《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捷幼出版社,1993。
    方豪等纂修,《台北市志稿・社會志》,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編印,1965。
    琪樹,《保安宮雜記》,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53。
    溫國良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台北:臺灣省文獻會,1999。
    二、專書
    王貴祥,《文化、空間圖式與東西方建築空間》,臺北:田園城市出版,1998。
    王武烈,《寺廟文化的迷失與覺醒》,臺北市:商鼎,2003。
    台北保安宮,《保生大帝吳真人傳》,台北:台北保安宮,1961。
    台北保安宮,《保生大帝靈籤語譯本》,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7。
    台北保安宮,《2004大龍峒保安宮醮典之美》,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4。
    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等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2003。
    伊利亞徳(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
    李乾朗;康諾錫;俞怡萍等著,《大龍峒保安宮建築與裝飾藝術》,台北:台北保安宮,1997。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1987。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7。
    江燦騰主編;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中譯, 《臺灣的藝陣》,台北:東大,2005。
    何寧,《淮南子•修務訓》,北京市 : 中華書局。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1995。
    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林美容,《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增訂本》,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
    林勝俊,《台灣寺廟的職權與功能之研究》,台北:文史哲,1988。
    林以夫,《民俗台灣》第四輯,台北:武陵,1999。
    林以夫,《民俗台灣》第六輯,台北:武陵,1999。
    吳永猛;謝聰輝合著,《台灣民間信仰儀式》,臺北縣蘆洲市:空中大學,2005。
    吳梓明編,《宗教社會角色重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2002。
    姜義鎮,《臺灣的鄉土神明》,台北:臺原,1995。
    高承,《事物紀原》,臺北市 : 臺灣商務,1971。
    夏鑄九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88。
    徐明福,《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圖書,1993。
    張介人編,《台北保安宮專誌》,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監事會,1981。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2001。
    阮昌銳,《台灣民間宗教之研究》,台北:省立博物館出版部,1990。
    黃慶生,《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2000。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5。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出版社,1989。
    漢學研究中心主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文建會,1995。
    漢寶德,《建築、社會與文化》,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2002。
    廖武治主編,《大龍峒保安宮》,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8。
    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宗教建築藝術導覽》,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1998。
    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古蹟保存經驗》,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2。
    廖武治,《大龍峒保安宮民俗藝術節專輯》,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2004。
    陳彥仲、黃麗如等著,《臺灣的藝陣》,台北:遠足文化,2003。
    關華山,《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1989。
    魏淑貞,《臺灣廟與文化大系(五)保生大帝卷》,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
    鄭志明,《臺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縣中和市:大道文化,1996。
    Feuchtwang,Stephan,“Domestic and Communal Worship in Taiwan”,pp.123-7 in A. P. Wolf , ed. ,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Hall ,Edward T.,The Hidden Dimension. N.Y.: Doubleday&Co.(1966)
    Wolf , Arthur p.,“Gods,Ghosta&Ancertors”,pp.176-182 in A. P. Wolf , ed. ,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三、一般論文
    大龍峒保安宮,〈感受民俗新魅力-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傳統藝術》7:46-48,2001。
    王見川;李世偉,〈日據以來大龍峒保安宮的概況〉,《台北文獻》直字135期:62-64,2001.3。
    林美容,〈臺灣保生大帝信仰及其廟宇相關書目〉,《臺灣文獻》56(2):153-178,2005.06。
    林瑋嬪,〈臺灣廟宇的發展:從一個地方庄廟的神明信仰、企業化經營以及國家文化政策的影響談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2:56-92 ,2004.06。
    吳培暉,〈臺灣現代廟宇的營建體系與其社會文化之分析-以臺南市關帝廳為例〉,《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9:1-25 ,2003.06。
    陳梅卿 ,〈臺灣廟宇角色的現代轉變:以廣澤尊王廟宇為例〉,《臺灣文獻》56(2):47-82,2005.06。
    謝宗榮,〈臺灣傳統民間信仰廟宇建築的空間藝術-以鹿港古蹟級寺廟為例,《臺灣文獻》,48(2):73-98,1997.06。
    張崑振 ; 徐明福 ; 林美容,〈清代臺灣的齋堂建築〉,《臺灣史料研究》13:87-118, 1999.05。
    張珣,〈大甲媽祖進香儀式空間的階層化〉收入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5,第351-390頁
    張珣,〈保安宮的醫療文化與服務〉,《大道》42,2006年1月,第12-15頁。
    張珣,〈保安宮的醫療文化與服務〉收入「第九屆宗教與行政學術研討會:宗教資源運用與管理」,台北縣淡水:真理大學與台灣宗教學會主辦,2006年4月28~29日,第101-117頁。
    關華山,〈談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1989,第27-61頁。
    廖武治,〈神氣重現,老廟再創新生機-大龍峒保安宮的修復保存〉,《傳統藝術》17:48-51,2002。
    賴子清,〈大龍峒孔廟與保安宮脞談〉,《臺北文獻》直字74:189-218,1985。
    簡惠貞,〈觀光型廟宇公關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保安宮節慶活動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4(下):537-561,屏東:屏東師範學院,2001。
    Charette, Rick,〈Baoan Temple--Onward Daoist Soldiers〉,《Discover Taipei》33:11-15,2003。
    Hwang, Jim,〈Restoration, Not Rejuvenation〉,《Free China Review》48(2):24-31,1998。
    Logan, Christopher,〈Birthday Party For A Thousand-Year-Old Doctor〉,《Discover Taipei》16:50-52,2000。
    四、博、碩士論文
    尤文良,「鹿港街、庄廟宇的神聖空間及其內涵」,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王鏡玲,「台灣廟宇建構儀式初探─以Mircea Eliade神聖空間建構的觀點」,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文毓義,「台灣傳統式廟宇的空間系統及其轉變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林政逸,「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的個案研究」,台北:國立中興大學都見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侯錦雄,「台北市鄰里公園空間使用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張崑振,「台灣傳統齋堂神聖空間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建築學所博士論文,1998。
    藍志玟,「台北大龍峒聚落之研究(1802-1945)」,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1。
    高麗珍,「台灣民間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台北: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
    周雪惠,「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行為之探討」,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林淑鈴,「寺廟政策與寺廟活動之研究-以兩座媽祖廟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黃郁文,「鹿港寺廟空間研究-俗民文化與空間形式探微」,台中: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2156007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6007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6007101.pdf179KbAdobe PDF23159View/Open
    56007102.pdf370KbAdobe PDF211382View/Open
    56007103.pdf635KbAdobe PDF29859View/Open
    56007104.pdf1032KbAdobe PDF26661View/Open
    56007105.pdf448KbAdobe PDF22132View/Open
    56007106.pdf162KbAdobe PDF21570View/Open
    56007107.pdf199KbAdobe PDF22186View/Open
    56007108.pdf1851KbAdobe PDF2539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