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42413      Online Users : 42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4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49


    Title: 佛教修行「方便」之義理解析--從漢譯字詞到佛經經典的理解
    A Doctrinal Analysis of “Fang-pien ”in Buddhist Practice-The Understanding based o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Term and Canon Context
    Authors: 楊璟惠
    Yang, Ching hui
    Contributors: 劉國威
    Liu, Kuo-Wei
    楊璟惠
    Yang, Ching hui
    Keywords: 方便
    方便善巧
    方便法門
    方便經典
    東漢譯經
    經權思想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7 17:01:32 (UTC+8)
    Abstract: 本文所要反思的是漢譯佛教文獻中「方便」一詞的字義,並詮解佛教經典中論述的「修行方便」之理路。第二章:首先考證漢譯「方便」一詞的成詞年代,確定在安世高譯出的佛典就已出現。其次,澄清漢譯佛典的upāya、upāya- kauśalya的意譯和音譯詞。第三、澄清漢譯「方便」一詞之核心語義改變問題:分析後漢譯經家的主要用法是「方法」,非後期的善巧、靈活運用各種方法的方便法門概念。第四、對於東漢譯經的考證,本文認為五本仍有疑議:安世高的《人本欲生經》、《大安般守意經》,支婁迦讖的《般舟三昧經》,竺大力共康孟詳《修行本起經》,安玄和嚴佛調的《法鏡經》。第五:支讖譯出的「漚和倶舍羅」,非只是喜好音譯譯法,而是佛教術語的翻譯思想的考量。第六:整理支謙、羅什、玄奘譯出的《維摩詰經》之upāya、upāya-kauśalya的意譯字詞和分析其語義概念。

    第三章主題為漢譯《阿含經》的「方便善巧」修行義理,仍以語言文字為基礎,澄清《雜阿含經》「方便」、「修方便」、「善巧方便」相關字詞不具佛教專業修行法門的特性。並說明漢譯《阿含經》的「方便」常和「精進」連用,語境上有時等於「精進」之意。再者,義理上:漢譯《阿含經》的「方便善巧」之說法可從「筏喻說」和「世間世間法經」得之,前者總攝修行「方便善巧」的基本義理,從捨筏之善巧與無所得的「空性」義理一脈相通。後者,則為「方便善巧」的表現:一種多元的、應變的權宜之計,是處理「世間法」的「善巧」精神,而由此善巧的態度可同時實證「無諍」、「無所執」與度眾的修行。《阿含經》主要呈現的是佛陀展演的「方便善巧」教化的能力。並澄清《阿含經》的修行「方便」不是印順認為的「方便之道」,也非「易行道」之說。

    第四章:主要在分析大乘經典「方便善巧」的義理:首先整理出「方便」為經名的大乘佛典,爬疏八部以「方便」為經名的經典主題:《大方便報佛恩經》、《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順權方便經》、《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其次,解析《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的「方便」修行概念;陳述大乘「方便善巧」的具體實踐方式與操作方法,解析「方便」行不是單一的行動,「方便行」含括了三個環節:行善、發願共享與迴向一切智智。再者整理出菩薩「方便行」的兩種型態:一般性的宗教行儀和爭議性的善巧方便,並且詮釋實踐「方便」的思想基礎是實證大乘的緣起性空、緣起如幻的義理。最後回應學界對大乘「方便善巧」的不同見解。
    Reference: 一、佛教經典
    【大正新脩大藏經】
    安世高譯,《長阿含十報法經》T.1, no.13
    安世高譯,《人本欲生經》T.1, no. 14
    安世高譯,《一切流攝經》T.1, no. 31
    安世高譯,《四諦經》T.1, no. 32
    安世高譯,《本相猗致經》T.1, no. 36
    安世高譯,《是法非法經》T.1, no. 48
    安世高譯,《漏分布經》T.1, no. 57
    安世高譯,《普法義經》T.1, no. 98
    安世高譯,《八正道經》T.2, no.112
    安世高譯,《七處三觀經》T.2, no. 150A
    安世高譯,《大安般守意經》T.15, no.602
    安世高譯,《陰持入經》T.15, no.603
    安世高譯,《禪行法想經》T.15, no.605
    安世高譯,《道地經》T.15, no.607
    安世高譯,《佛說法受塵經》T.17, no.792
    安世高譯,《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T.25, no.1508
    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T.1, no.1
    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T.1, no.26
    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T.2 ,no.125
    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T.2, no.99
    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T.3, no.156
    康孟詳譯,《中本起經》T.4, no.196
    竺法護譯,《正法華經》T.9, no.263
    求那跋陀羅譯,《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T.9, no.271
    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T.9, no. 278
    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T.12, no.353
    竺難提譯,《大寶積經‧大乘方便會》T.12, no.310
    安玄、嚴佛調譯,《法鏡經》T.12, no.322
    竺法護譯,《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T.12, no.345
    施護譯,《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T.12, no.346
    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T. 13, no.417
    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T. 13, no.418
    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T.14, no.474
    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T.14, no.475
    玄奘譯,《說無垢稱經》T.14, no.476
    竺法護譯,《順權方便經》T.14, no.565
    支曜譯,《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T.15, no.630
    施護譯,《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T.17, .no.844
    鳩摩羅什,《文殊師利問菩提經》T,14 ,no.464
    曇摩耶舍譯,《樂瓔珞莊嚴方便品經》T.14, no.566
    龍樹造,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論》,T.26, no.1521
    道安著,《人本欲生經註》T.33, no.1693
    智者大師著,《妙法蓮華經文句》T.34, no.1718
    釋智昇著,《開元釋教錄》T.55, no.2154
    竺大力、康孟詳譯,《修行本起經》T.3, no.184
    失佚,《翻梵語》T.54, no. 2130
    【其他藏經】
    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8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1994。
    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漢譯《南傳大藏經》第9冊,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1995。
    二、學術專書
    【中文、日文專書】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
    王力,《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7。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1993。
    李維琦,《佛經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93。
    李維琦,《佛經續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99。
    周一良,錢文忠譯,《唐代密宗》,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林崇安,《印度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出版社,1995。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0。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出版,1999。
    武金正,《宗教交談: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竺家寧,《佛經語言初探》,台北:橡樹林出版,2005。
    張志剛,《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梁曉虹,《佛教與漢語詞彙》,台北:佛光事業,2001。
    莊嘉慶,《宗教交談的基礎》,台北:雅歌出版社,1997。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
    曾仰如,《宗教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黃家樹,《雜阿含經導讀》,台北:全佛出版,2006。
    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出版,2005。
    楊惠南,《佛教思想史論》,台北:東大書局,1993。
    楊寶忠,《古代漢語詞語考證》,河北:河北大學出版,1997。
    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南投:正觀出版社,2005。
    萬金川,《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研究思想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1998。
    董志趬,《中古文獻語言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0。
    輔大宗教學系主編,《輔大宗教系2000年宗教交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大,2002。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文化,2001。
    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例釋》,中國語文出版,1988。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2006。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2006。
    蔡耀明,《般若波羅密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賴品超編,《近代中國佛教與基督宗教的相遇》,香港:道風書社,2003。
    藍吉富編,《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2000。
    顏洽茂,《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彙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鄺芷人,《邏輯基礎》,台北:文津出版,2001。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台北:唐山出版,2006。
    釋印順,《人間佛教論集》,台北:正聞出版社,2001。
    釋印順,《方便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1985。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
    釋印順,《妙雲集(14),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8(7版)。
    釋印順,《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78。
    釋印順,《華雨集》第五冊,台北:正聞出版社,1998。
    釋果樸,《敦煌寫本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解考》,台北:法鼓文化,1998。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梵語佛典協會,《梵藏漢對照《維摩經》》(Vimalakīrtinirdeśa:Transliterated
    Sanskrit Text Collated with Tibetan and Chinese Translations),東京:大正大學出版,2004。
    川崎信定,〈善巧方便と智慧〉,《アビダルマ佛教とインド思想: 加藤純章博士還曆記念論集》,東京:春秋社,2000。
    塚本啟祥、松長有慶、磯田熙文,《梵語佛典的研究IV-密教經典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89。
    【中文譯著】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出版,1983。
    中村元,沈觀鼎譯,《佛教古語今解》,台北:長春樹書坊,1980。
    中村元,香光書香編譯,《從比較觀點看佛教》,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2003。
    水野弘元,香光書鄉編譯組,《佛教的真髓》,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2002。
    水野弘元,釋達和譯,《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三)》,台北:法鼓文化,2000。
    史托爾茲(Fritz Stolz),根瑟.馬庫斯譯,《宗教學概論》,(Grundzüge der Religionwissenschaft),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平川彰,莊昆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 商周出版,2002。
    瓦鄧布葛(Jacques Waardenburg),《根瑟.馬庫斯譯,《宗教學入門》(Religionswissenschaft),台北:東大圖書,2003。
    多羅那他(達喇那他),王沂暖譯,《印度佛教史》,台北:佛教出版社,1987。
    多羅那他,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希克(John Hick),王志成、朱彩虹譯,《上帝與信仰的世界:宗教哲學論哲文集》(God and the Universe of Faiths: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希克(John Hick),王志成譯,《多名的上帝》(God Has Many Names),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希克(John Hick),王志成譯,《宗教之解釋:人類對超越者的回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杜普瑞(Louis K. Dupré)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The Other Dimension: A Search for the Meaning of Religious Attitudes), 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6。
    赤沼智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之23,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
    阿部正雄(Masao Abe),張志強譯,《佛教》,台北:麥田出版,2002。
    保羅‧尼特(Paul Knitter),王志成譯,《宗教對話模式》(Introducing Theologies of Religions),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
    查爾斯.埃利奧特,李榮熙譯,《印度教與佛教史綱》,高雄:佛光出版,1990。
    崔默(William C. Tremmel),賴妙淨譯,《宗教學導論》(Religion: What is it?),台北:桂冠圖書,2000。
    麥克.彼得森(Michael Peterson)、威廉.哈斯克(Willaim Hasker)、布魯斯.萊欣巴赫(Bruce Reichenbach)、大衛.巴辛格(David Basinger),孫毅、游斌譯,《理性與宗教信念:宗教哲學導論-附錄•哲學與神學教義:哲學能闡明宗教信念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奧特(Heinrich Ott)、奧托(Klaus Otted),李秋零譯,《信仰的回答-系統神學五十題》,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2006。
    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王志成、思竹譯,《宗教內對話》(The Intrareligipous Dialogue)北京:宗教文化,2001。
    雷蒙‧潘尼卡,思竹譯,《宇宙—神—人共融的經驗:正在湧現的宗教意識》(The Cosmotheandric Experience: Emerging Religious Consciousness),北京:宗教文化,2005。
    圖敦梭巴(Thubten Zopa Rinpoche)、Nicholas Ribush,魏馥馨譯,《佛法中的方便與智慧》(Method and wisdom in the practice of dharma),台北:菩提心文化,2004。
    劉小楓主編,楊德友、董友等譯,《二十世紀西方宗教文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1996。
    關大眠(Damien Keown),鄭柏銘譯,《佛學》(Buddhism: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英文專書】
    Donald S. Lopez, Jr.(ed.),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8.
    John Hick (ed.),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1990.
    John W. Schroeder, Skillful Means:The Heart of Buddhist Compassion ,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2001.
    Mark Tatz(tr.), The Skill In Means Sūtra(Upāyakauśaly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1994.
    Michael Peterson and et al, Reason and Religious Belief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Michael Pye, Skilful Means: a Concept in Mahayana Buddhism, London: Dallas:Duckworth; distributed by Southwest Book Services, 1978.
    Paul Tillich, Dynamics of Faith, New York : Harper, 1958.
    William J. Wainwright, Religion and Morality, Aldershot: Ashgate, 2005.
    三、博碩士論文
    金希庭,《中國早期《法華經》之「方便」思想的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9。
    侯文地,《《長阿含經》中佛陀教育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0。
    南後男,《佛陀眾生教化理念在現代教育上的意義》,台北: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3。
    陳秀真(釋常真),《《大般若經.第二會.修治地品》的菩薩十地呈現的修道歷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4。
    陳靑雯,《《十住毗婆沙論》易行道之硏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硏究所碩士論文,1993。
    楊素英,《《阿含經》中有關佛陀教學之研究》,華梵: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謝美華,《《大般若經.第十一會》布施波羅蜜多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6。
    釋見達,《如來藏學的中道思想與宗教對話》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5。
    釋性懷,《菩薩的「智慧」與「方便」之研究-以《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第三會》和《維摩詰所說經》為主》,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2006。
    釋諦玄(陳渝菁),《文殊類經典所蘊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以文殊法門就生命境界之提升與轉化為關切核心》,台北:政治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6。
    四、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單篇文章
    【中文】
    孔慧怡,<從安世高的背景看早期佛經漢譯>,《中國翻譯》第22卷第3期,(2001年3期),頁52-58。
    古正美,〈從佛教思想史上轉身論的發展看觀世音菩薩-中國造像史上轉男成女像的由來〉,《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第 15 期(1987年2月),頁157-219。
    李玉珍,〈佛學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簡介〉,《新史學》,第7卷第4期(1996年12月),頁199-222。
    屈大成,〈佛教戒律的方便精神〉,《正觀雜誌》第40期(2007年3月),頁189-208。
    竺家寧,〈「佛經語言學」的研究現況:有關佛經語言學的研究專書與論文〉,《香光莊嚴》第55期(1998年9月),頁14-29。
    竺家寧,〈西晉佛經中之並列結構研究〉,第五屆中國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清華大學,1997年6月,頁19-21。
    竺家寧,〈西晉佛經詞彙之並列結構〉,《中正中文學術年刊》第2期(1998年3月),頁87-114。
    竺家寧,《早期佛經詞彙研究:西晉佛經詞彙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報告NSC84-2411-H194-018,1995年。
    侯坤宏,〈印順法師對「真實」與「方便」的抉擇與詮釋〉,第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台北: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2006年5月。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012134005.pdf
    洪漢鼎,〈當代詮釋學與實踐智慧概念〉,《社會理論學報》,第1卷第2期(1998年),頁229-251。
    胡敕瑞,〈中古漢語語料鑑別述要〉,《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簡報》總17期(2005年第1期),頁6-7。
    胡湘榮,〈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古漢語研究》第23期(1994年6月),頁75-79。
    孫振青,〈從語言分析看宗教問題(上)〉,《現代學苑》第9卷第8期,頁11-12。
    徐真友(Richard Spahr),〈關於佛典語言的一些研究〉,《正觀雜誌》第 1 期,1997年 6 月,頁68-83。
    徐夢葵,〈釋“方便”〉,《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1995年1月),頁87-99。
    梅迺文,〈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頁49~64。
    許理和(Erik Zürcher),〈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收錄於《漢語史研究集刊》第4輯,四川:巴蜀書社,2001,頁286~312。
    許理和(Erik Zürcher),蔣紹愚譯,〈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語言學論叢》,第1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陳明,<新出安世高譯《七處三觀經》平行梵本殘卷跋>,《西域研究》第4期(2003年),頁59-64。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13卷第4期(2002年12月)。
    黃柏棋,〈Abstract of Early Buddhist Understanding of Brahmacariya〉,台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中心,2007年3月23日所發表之專題演講一文。
    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ā)〉,《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頁3-5。
    楊琇惠,<論自由意志在《阿含經》業論中之展現>,《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華梵大學哲學系,1990,頁301-316。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2000年5月27日。
    楊惠南,〈「實相」與「方便」---佛教的神通觀〉,《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月),頁127-145。
    楊惠南,〈智顗對秦譯《法華經》的判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7月),頁1-24。
    毓之,<安世高所譯經的研究>,《現代佛學》(1959年2月)。
    萬金川,〈從「佛教混合漢語」的名目談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圓光佛學學報》第7期(2002年12月),頁153-170。
    蔡耀明,〈《阿含經》和《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7月),頁1-26。
    謝美霜,<巴利《分別論.諦分別.經分別》譯注>,《中華佛學研究》,第5期(2001年3月),頁27-56。
    聶鴻音,〈番漢對音與上古漢語〉,《民族語文》,第2期(2003年第2期),頁14-21。
    釋永本〈《法華經》注釋書文獻概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9期(2004年9月),頁35-43。
    釋印定,〈試論《大智度論》中菩薩般若與聲聞般若〉,《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1999,頁317-342。http://www.fuyan.org.tw/8h/12.htm
    釋印順,〈「大乘佛法」的方便道(下)〉,《諦觀》第71期(1992年10月),頁1-128。
    釋印順,〈「大乘佛法」的方便道(上)〉,《諦觀》第70期(1992年7月),頁1-51。
    釋厚觀,〈「《大智度論》之般若波羅蜜與方便」〉,《法光雜誌》,第36期,(1992年9月)。
    釋悟性,〈《法華經》的方便--兼論其涉及的佛法教學的倫理課題〉,《第十二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2001年9月),嘉義: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釋常真,〈「菩薩十地」的文獻回顧與學術成果評介─以《般若經》為主〉,《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14期(2003年7月)。
    釋繼坤,〈支讖譯經「法師」考〉,《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1999年3月),頁43-68。
    龔雋,〈中國禪宗歷史上的“方便通經”:從六世紀到九世紀〉,《中國學術》總第十輯(2002年2月),頁45-105。
    龔雋,〈近代中國佛學研究方法及其批判〉,《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43期(1997年10月),頁118-127。
    【日文】
    森山清徹,〈般若經における「方便」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 卷第1號(1974年12月),頁156-157。

    【英文、德文】
    Arvind Sharma,“Skill in means in Early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Buddhist Christian Studies, vol. 10, 1990, pp.23-33.
    Alan L. Miller, Spiritual Accomplishment by Misdirection: Some "Upāya" Folktales from East Asia, History of Religions, v. 40 no.1 (Aug., 2000), pp. 82-108.
    Alex Wayman, "The gait (gati) and the path (marga)--reflections on the horizontal", JAOS 105, 1985, 579-588.
    Daigan and Alicia Matsunaga, The Concept of Upāya(方便) in Mahāyāna Buddhist Philosophy,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1 n.1, 1974, pp.51-72.
    David C. Yu,“Skill-in-means and the Buddhism of Tao-sheng: A study of a Chinese reaction to Mahāyāna of the fifth centur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24.n.4, 1974, pp. 413-427.
    David Scott, “Buddhist functionalism – instrumentality reaffirmed ”, Asia Philosophy,
    Edward Hamlin, “Magical Upāya in the Vimalakīrtinirdeśa-sūtra”,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1/1(1988):89-121。
    Frederick Frank, “Upāya-Stratagems of the Great Compassion”, The Eastern Buddhist ,v.30 n.2(Jan.1997), pp.287-293.
    Gene Reeves, “Kuan-yin’s Skill in means as an Embodiment of Process philosophy”(觀音的善巧方便對歷程哲學的體現), 2007「創化與歷程:中西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舉辦,2007年3月28日。
    James McDermott, “The Skill in Means (Upāyakausalya)Sutra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New Haven, Jan-Mar 1998,vol.118, p. 148-149.
    J. H. Kamstra , “Review: Skilful Means as a "Germinative Principle"”: Some Remarks on a Concept in Mahayana Buddhism, Numen, v. 27 no. 2 (Dec. 1980), pp. 270-277.
    Jan A. de Breet, “The Concept Upāyakauśalya in the Aṣṭ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Wiener Zeitschrift Für die Kunde Süd- ( und Ost-) Asiens 36 (1992), pp.203-216.
    Jeff Behren, “The generous doctrine of Skillful Means(Spirituality),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v.29 n.21(1993.03.26), pp.19-20.
    John Hick,“Rigion as `skilful means`: A Hint from Buddh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v.30, no.3, (Dec. 1991), pp. 141-158.
    John Schroeder, Nāgārjuna and the Doctrine of "Skillful Mean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 50 n. 4 (Oct. 2000), pp. 559-583.
    Marjorie Hewitt Suchocki, Skillful in Means: The Buddha and the Whiteheadian God,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v.28 n.4 (Dec. 2001), p.415-428.
    Michael Pye, Skilful Mean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ristianity, 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 v. 10 1990, pp. 17-22.
    Nancy C.Much, The Sword of Manjusri:A Postmodern Morality of Intellect and Skillful Means for Relative Worlds, Social discourse and moral judgment, Daniel N. Robinson ed.,(1992.01.01)pp.133-150.
    Stuart Ray, Skillful Means: What Can Buddhism Teach Us about Teaching Buddhism?, Method & Theory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 v.17 n.3(Jan.2005), pp.264-273.
    Venerable Myokyo-ni, Skilful means [7th Paramita; 2 pts], Middle Way, v.66,(Jan. 1991), p.73-77.
    五、工具書(含網路工具)
    【工具書】
    古代漢語辭典編寫組編,《古代漢語辭典》,南京:商務出版,1998。
    平川彰主編,《佛教漢梵大辭典》,日本:京都,1997。
    朱芾煌編,《法相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林光明、林怡馨著,《梵漢大辭典》,台北:嘉豐出版,2005 年。
    孫怡蓀主編,《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1998。
    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台北:商務出版,1983。
    荻原雲來編纂,《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1979。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出版,2002。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1989。
    劉正琰,《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1984,
    蔡運辰編著,《二十五藏經目錄對照考釋》,台北:新文豐出,1983。
    謝光輝,《漢語字源字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0。
    藍吉富主編,《梵巴藏英文佛學辭典彙編》,現代佛學大系v.19,台北:彌勒出版,1983。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辭典》,台北:東華書局,1997。
    辛嶋靜志,《正法華經詞典》(A Glossary of Dharmaraksa`s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Tokyo:The International Reserch Institute for Adv anced Bl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1998.
    辛嶋靜志,《妙法蓮華經詞典》(A Glossary of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Of The Lotus Sutra),Tokyo:The International Reserch Institute for Adv anced Bl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2001a.
    Fanklin 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Delhi : Motilal Banarsidass, 1998.
    John Powers,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Oxford: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00
    T.W. Rhys Davids & William Stede ed.,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ali Text Society (P.T.S.) , Oxford: Pali Text Society, reprinted 1990.
    Tsepak Rigzin, Tibetan English 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inology , India::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1986。
    【學術網頁、資料庫】
    ※ 古漢語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 〈《大方便佛報恩經翻譯時代考〉(http://www.lingshh.com/dalingshan/fangyixin.htm)
    ※ 中華佛研所:漢文古籍譯註與數位編輯的研究─以巴利語與漢文《別譯雜阿含經》(T.100)的版本比對與英譯為例(http://buddhistinformatics.chibs.edu.tw/BZA/index.html)
    ※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ccbs.ntu.edu.tw/DBLM/cindex.htm)
    ※ 香光尼眾佛學圖書館之「佛經圖書解題」(http://www.gaya.org.tw/library/title/index.asp)
    ※《佛光大辭典》,佛光山電子大藏經製作‧網路第三版:(http://www.hsilai.org/etext/search-1-detail.asp?DINDEX=17582&DTITLE=筏喻。)
    ※ Charles Muller編輯之佛學網路字典,(http://www.buddhism-dict.net/ddb/)
    ※ T.W. Rhys Davids & William Stede ed.,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ali Text Society (P.T.S.) 數位辭典(http://dsal.uchicago.edu/dictionaries/pali/index.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0156011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15601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6011201.pdf64KbAdobe PDF21731View/Open
    56011202.pdf98KbAdobe PDF21908View/Open
    56011203.pdf139KbAdobe PDF22561View/Open
    56011204.pdf118KbAdobe PDF21849View/Open
    56011205.pdf98KbAdobe PDF21916View/Open
    56011206.pdf445KbAdobe PDF23673View/Open
    56011207.pdf829KbAdobe PDF25951View/Open
    56011208.pdf730KbAdobe PDF26477View/Open
    56011209.pdf651KbAdobe PDF26208View/Open
    56011210.pdf185KbAdobe PDF21897View/Open
    56011211.pdf493KbAdobe PDF22592View/Open
    56011212.pdf307KbAdobe PDF2354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