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15366      Online Users : 7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3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35


    Title: 死亡與宗教生活:以佛教臨終助念為例
    Authors: 王千蕙
    Wang,Chienhui
    Contributors: 林端
    Linduan
    王千蕙
    Wang,Chienhui
    Keywords: 臨終助念
    淨土
    死亡
    宗教學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7 16:59:30 (UTC+8)
    Abstract: 臨終助念是佛教淨土信仰者所實行的一種臨終處理方式,希望藉由對臨終者說明淨土的可欲、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提起臨終者發願往生淨土的信心;並陪伴臨終者唸誦佛號,以免臨終者因死亡的痛苦而失去信仰;佛教徒相信人的身體死亡後,尚有神識存在,因此在臨終者斷氣後,助念應至少實行八小時。
    從宗教史的角度來看,在佛教淨土信仰的脈絡下,信仰者透過對經典的理解與實踐,在以念佛為修行方法、追求解脫生死、投生極樂的修行中,發展出為人助聲念佛的具體行動,這個行動進一步地與「善知識」的觀念產生積極性的轉化與結合,理性地落實到臨終時刻,促成了「臨終助念」的產生。民國初年印光確認了助念的理論與實施方法,並大加推廣,而後隨著大陸佛教人士來台,助念亦進入台灣佛教徒的生活當中。
    由於早期信仰氛圍較為傳統,助念實在違背民間的死亡禁忌,因此僅僅實行於少數的佛教徒間。而助念活動在八0年代的興起背景,可歸納為三個因素:一是新興佛教團體對於理念相當強調,並積極投入社會參與,較諸傳統的佛教寺院,其經營策略有明顯的改變,因此在提倡與推動助念活動上,有相當的進展;二是臨終與死亡處理的問題逐漸成形,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以起於醫療系統中的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為最明顯的例子;三是傳統喪葬儀式逐漸喪失其實施的背景與基礎,除了意義的失落外,其制式化與非透明化亦為社會所質疑,人們開始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
    而助念活動造成了三個影響:一、對於佛教團體,助念不僅是對於淨土理念的宣示,也因為其義務性與靈驗性而達到有效的宗教傳播,而助念則成為佛教團體相當重要的服務項目。二、助念與臨終關懷相互結合,佛教團體開始積極推動佛教的臨終關懷,除了吸取臨終關懷的概念外,亦進一步與醫療系統中輔導、心理的相關機制相互結合。三、助念結合了佛化喪葬儀式出現,成為替代傳統喪葬儀式的另一選擇。目前已有許多禮儀社將佛化喪儀納入服務項目之一,而完全採行佛化喪儀的禮儀社,也在佛教徒的促成下出現。
    從宗教內涵來說,透過給予生者與死者連結的時間與機會,並提供人們超越此世的意義,臨終助念幫助人們面對死亡、接受死亡,並建立對於死亡的積極態度。實踐方式則是淨土信仰者宗教生活的延續,是一種貫徹始終的修行。而助念所描繪的臨終場景,毋寧是一場臨終喜劇,將死亡由悲劇轉化為生命所必經的歷程,而將悲與喜的決定交在人們的手上,這不僅是人們內心深處所渴望的,卻也是人們所恐懼的,在此宗教欲引導人們理解的便是一種如實的與積極的面對。
    Reference: 中文書目
    一、 專書
    《大正新脩大藏經》
    《大般涅槃經》,T.7,vol.1.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2》T.363,vol.12.
    《佛說無量壽經.卷1》,T.360,vol 12.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1》,T.365, vol.12.
    《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卷1.曇鸞禪師第二》,T2070,vol.51.
    《往生集.卷2.惡人往生類》,T.2072, vol.51.
    《阿彌陀經》,T.366,vol.12.
    《淨土往生傳.卷2》,T2071,vol.51.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T.1959,vol 47.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T 1753,vol 37.
    Bauman, Zygmunt(齊格蒙•包曼)(1997)陳正國譯 生與死的雙重變奏。台北:東大出版。
    Berger, Peter(1991) 神聖的帷幕。上海:人民。
    Callahan, Daniel(丹尼爾.卡拉漢)(1999)張至璋譯 生命中的懸夢─尋求平和死亡。台北:正中書局。
    Geertz, Clifford (2002) 楊德睿譯 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文集。台北:麥田。
    Weber, Max(韋伯)(1992)宗教與世界。台北:遠流。
    Welch, Holmes(包可華)(1988)阿含譯 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台北縣:華宇出版社。
    平川彰(2002)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
    世了(2000) 飭終須知。見世了等著,飭終須知、人生最大的一件事、為甚麼要做佛事合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台中蓮社助念團團則(1989)。未公開發行。
    弘一(2003) 人生之最後。見弘一等著,臨終三大要、人生之最後合刊。台中:青蓮出版社。
    印光(1999) 臨終三大要。見印光等著,臨終三大要、念佛論、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合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印順(1985) 遊心法海六十年。台北:正聞出版社,二版。
    佛化奠祭手冊(1994) 台北: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佛光大辭典(光碟)(2000) 佛光山宗物委員會監制。台北:佛光。
    佛教助念喪儀手冊(1999) 西蓮淨苑弘法組編著。台北縣三峽:西蓮淨苑。
    余定熙(1999)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見印光等著,臨終三大要、念佛論、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合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徐福全(1994) 宗教與喪禮、喪禮與喪服之基本意義、喪禮儀節。見徐福全等編,禮儀民俗論述專輯4,頁35-159。台北市:內政部發行,。
    張捷夫(1995) 中國喪葬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揚炯(2001) 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陳榮基(2002) 學醫與學佛―人性化的醫療。台北市:慧炬。
    陳榮捷(1987)廖世德譯 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文殊出版社。
    楊惠南(1986) 當代學人談佛教。台北:東大圖書。
    (1990) 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圖書。
    聖嚴(2000〔1967〕) 為甚麼要做佛事。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慧律(1999) 臨終備覽。高雄市:高雄文殊講堂。
    蓮花往生淨土手冊 http://www.lotushcf.org.tw/item_5.htm/
    鄭志明(2003) 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台北縣:韋伯文化。
    蘇絢慧(2001) 死亡如此靠近:一位社工師的安寧病房日記。台北:大塊文化。
    二、 專書中的論文
    東初(1978) 瞭解台灣佛教的線索。中國佛教史論集8台灣佛教篇,頁106-109。台北:大乘出版社,。
    炊萸主人(1931) 念佛飭終津梁。海潮音文庫第二編,佛學本論四,淨土宗:326-340。上海:佛學書局。
    耿君鑣(1931) 飭終須知。海潮音文庫第二編,佛學本論四,淨土宗:340-349。上海:佛學書局。
    釋道安(1978) 一九五0年代的臺灣佛教-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六年。中國佛教史論集8臺灣佛教篇。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三、 期刊論文
    王順民(1995) 當代台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8:315-342。
    江燦騰(1988) 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新動向-思想史的探討。東方宗教研究2:163-184。
    林鎮國(1996) 中國大陸四十年來佛學研究與詮釋評析。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175-197。
    姚麗香(1988) 台灣地區光復後佛教變遷初探。輔仁學院-法管理學院之部20:229-249。
    陳敏齡(2000) 西方淨土的宗教學詮釋。中華佛學學報13:83-103。
    游淙祺(1998) 宗教現象學:其緣起、發展與困境。哲學雜誌26:24-43。
    黃啟江(1998) 彌陀淨土的追尋--北宋「往生西方」著作的探討。故宮學術季刊16(1):59-86。
    楊惠南(1990) 當代台灣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東方宗教研究1:317-343。
    藍吉富(1999) 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237-248。
    釋果定(2002) 臨終助念之形成。法光154。
    釋惠敏(1999) 安寧療護的佛教用語與模式。中華佛學學報第12:425-442。
    釋聖嚴(1983) 淨土思想之考察。華岡佛學學報6:5-48。
    (1992) 現代台灣佛教的學術研究。中華佛學學報5:1-18。
    四、 會議論文
    楊惠南(2002) 解嚴後台灣新興佛教現象及其特質―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一個考察。中研院社會所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郭文般(2001) 新的或舊的宗教性?中研院社會所宗教與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研究分析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五、 博、碩士論文
    王鳳珠(1993) 印光法師念佛法門研究。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娜(1997) 李雪廬炳南先生研究。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林本炫(1998) 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大社會所博士論文。
    林美滿(2002) 台灣淨土教法的發展。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駿華(1993) 馬祖喪葬禮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所碩士論文。
    陳妤嘉(2002) 現代醫療對臨終關懷的衝擊與省思。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所碩士論文。
    陳繼成(1993) 台灣現代殯葬禮儀師角色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見正(1988) 印光大師的生平與思想。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英文書目
    專書
    Berger, Peter(1991)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N.Y.:Anchor Books.
    Bowker, John (1996〔1991〕) The Meaning of D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ide, Mircea (1974)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N.Y.: New American Library.
    Elias, Nobert(1985)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 Oxford: Basil Blackwell.
    Smith, W. C. (1978) 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89156002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156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600201.pdf912KbAdobe PDF23801View/Open
    15600202.pdf1663KbAdobe PDF25332View/Open
    15600203.pdf976KbAdobe PDF27388View/Open
    15600204.pdf922KbAdobe PDF22988View/Open
    15600205.pdf901KbAdobe PDF2194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