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壹、俄文部份 Бархударов Л. С. 《Язык и перевод》. 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1975. Белошапкова В. 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77. Белошапкова В. 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77. Валгина Н. С. 《Синтаксис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2000. Виноградов В. В.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том 1》.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1953. Виноградов В. В.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том 2 часть вторая》.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1954. Виноградов В. В.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том 2 часть первая》.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1954. Виноградов В. В. 《Из истории изучения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1958. Виноградов В. В.《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Грамматическое учение о слове)》.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86. Виноградов В. В.《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морфология》.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1952. Виноградова В. В. 《Вопросы синтаксис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Учпедгиз, 1950. Голуб И. Б. 《Грамматиче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898. Горелов В. И.《Грамматика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Просвещения, 1974. Камынина А. 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морфология》.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1999. Комиссаров В. Н.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перевода》. 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1980. Комиссаров В. Н. 《Практикум по переводу》. М.: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90. Комиссаров В. Н. 《Современное переведение》.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ЭТС”, 2001. Комиссаров В. Н.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основы методики обучения переводу》. М.: Рема, 1997. Комиссаров В. Н.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 1990. Лекант П. А.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язык》.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 1988. Матезиус В. 《Пражский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кружок: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М.: Прогресс, 1967. Миньяр-Белоручев Р. К. 《Общая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и устный перевод》. М.: Воениздат, 1980. Новикова Л. Л.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ань”, 2001. Прокопович Н. Н., Поспелов Н. С. 《Изучение морфологии в средней школе: Пособие для учителей》. М.: Учпедгиз, 1956. Рецкер Я. И.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и переводческая практика》. 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1974. Розенталь Д. Э.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синтаксис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68. Семенас А. Л. 《Лексика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Муравей”, 2000. Ушинский К. Д. 《Избранные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 том 3》. М., 1979. Фёдоров А. В. 《Введение в теорию перевод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ы на иностранных языках, 1958. Фёдоров А. В. 《Основы общей теории перевод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83. Черных П. Я.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чебно-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Просвещения РСФСР, 1954. Шведова Н. Ю. 《Грамматика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язык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70. Шведова Н. Ю.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том 2 синтаксис》.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80. Швейцер А. Д. 《Перевод и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М.: Воениздат, 1973. Швейцер А. Д. 《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статус, проблемы, аспекты》.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88. Шуба П. П. 《Стилистика и культура речи》. Мн.: НТООО “ТетраСистемс”, 1999. Шутова Е. И. 《Вопросы теории синтаксис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91. Щерба Л. В. 《Избранные работы по русскому языку》.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СССР, 1957. 貳、中文部份 一、書籍 《現代漢語大詞典》編委會編,《現代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 丁聲樹,《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教研室,《語法初階》。台北:書林出版社,1997。 方夢之編著,《英語漢譯實踐與技巧》。三河市: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4。 王立剛、彭甄編著,《俄漢-漢俄高級口譯教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王利衆、童丹主編,《新編大學俄語翻譯技巧與訓練》。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王育倫,《俄漢翻譯理論與技巧》。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85。 王武興主編,《英漢語言對比與翻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王秉欽、李霞編著,《簡明俄漢翻譯教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 王超塵等著,《現代俄語通論》(上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王超塵等編,《現代俄語理論教程》(上下冊)。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8。 王福祥,《俄語話語結構分析》。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1。 王福祥,《俄語實際切分句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4。 王福祥,《現代俄語口語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王福祥,《話語語言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王福祥、吳漢櫻,《文化與語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王福祥編,《對比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2。 王銘玉、宋堯編,《語言符號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王德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王還主編,《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大綱》。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王恩冕編著,《大學英漢翻譯教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史鐵強、安利編著,《俄語口語形態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刑福義,《漢語語法三百問》。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安汝磐、趙玉玲編著,《新編漢語形容詞詞典》。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朱慶民編著,《現代漢語實用語法分析(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池昌海編著,《現代漢語語法修辭教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何嶸,《科技俄語翻譯技巧與方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8。 吳克禮主編,《俄蘇翻譯理論流派述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吳貽翼,《現代俄語功能語法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吳貽翼,《現代俄語句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吳貽翼,《現代俄語句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吳競存、侯學超,《現代漢語句法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呂凡等編,《俄語修辭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3。 呂叔湘主編,《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呂煦,《實用英語修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呂叔湘,《呂叔湘全集:v.1 中國文法要略》。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呂叔湘,《呂叔湘全集:v.4 語法修辭講話》。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呂叔湘,《呂叔湘全集:v.5 現代漢語八百詞》。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李志喬、倪家泰編著,《俄漢科技翻譯教程》。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 李志喬主編,《科技俄語翻譯概要》。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8。 李家樹、謝耀基,《漢語的特性與運用》。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4。 李家樹等著,《漢語綜述》。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9。 李勤、孟廣和編著,《俄語語法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李慶榮編著,《現代漢語實用修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李曉琪主編,《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汪成慧著,《俄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汪濤,《實用英漢互譯技巧》。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周允、王承時編,《漢譯俄教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1。 周志培,《漢英對比與翻譯中的轉換》。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周建設主編,《現代漢語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房玉清,《實用漢語語法》(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於根元等編著,《實用語法修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林玉山,《現代語言學的歷史與現狀》。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林田、梁晶編,《俄語外貿應用文》。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林煌天主編,《中國翻譯詞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邵志洪編著,《翻譯理論、實踐與評析》。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邵敬敏,《漢語語法淺說》。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邵敬敏,《漢語語法學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邱榆若,《俄漢漢俄翻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金隄,《等效翻譯探索》。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金鐘主編,《現代漢語基礎知識疑難辨析》。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 胡功澤,《翻譯理論之演變與發展-建立溝通的翻譯觀》。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胡明揚主編,《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胡裕樹,《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胡裕樹,《現代漢語使用說明》(重訂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胡裕樹主編,《現代漢語》(增訂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 范文美編,《翻譯再思:可譯與不可譯之間》。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范曉,《漢語的句子類型》。太原:書海出版社,1998。 孫致祥主編,《俄漢搭配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徐長瑞編著,《科技俄語翻譯技巧與練習》。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徐振新編,《漢譯俄技巧漫談》。北京:時代出版社,1956。 高更生,《漢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高更生等編,《現代漢語知識大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張斌等編,《語法修辭小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張永全主編,《實用俄漢漢俄翻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張志公,《修辭概要》。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 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 張斌,《漢語語法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張斌主編,《現代漢語語法分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張斌主編、方旭軍著,《現代漢語實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張斌主編、張誼生著,《現代漢語虛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張斌主編、陳昌來著,《現代漢語句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張斌主編、齊滬揚著,《現代漢語短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張會森,《修辭學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張會森,《現代俄語功能語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張會森,《最新俄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張會森主編,《俄漢語對比研究》(上下卷)。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張靜,《漢語語法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張靜,《漢語語法疑難探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張靜主編,《新編現代漢語》(上下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許高渝,《俄漢語詞匯對比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 許嘉璐、陳章太主編,《法律語言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許餘龍編著,《對比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郭銳,《現代漢語詞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陳定安,《翻譯精要》。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陳定安編著,《英漢比較與翻譯》。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 陳潔主編,《俄漢語言對比與翻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陸永昌,《俄漢文學翻譯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陶然等主編,《現代漢語形容詞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5。 勞允棟編,《英漢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程芝婉、董政民編,《俄語句子類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程祥徽、田小琳,《現代漢語》。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 程榮輅編著,《俄漢漢俄翻譯理論與技巧〉。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3。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定二版)》(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黑龍江省俄語研究所、黑龍江大學外語系編,《現代俄語語法:下冊 句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黑龍江省俄語研究所、黑龍江大學外語系編,《現代俄語語法:上冊 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楊仕章編著,《語言翻譯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楊奎殿、任維清編著,《語法修辭辭典》。濟南:濟南出版社,1992。 楊開三,《現代漢語及漢英俄比較》。鄭州:鄭州大學,1978。 楊開三,《漢英漢俄語法比較》。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楊曉榮,《翻譯批評導論》。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董宗杰,《俄漢科技翻譯教程》。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85。 董金道等編,《現代科技俄語翻譯技巧》。上海: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1989。 雷鴻主編,《精編辭海(上)》。台南市:世一出版社,2002。 趙敏善,《俄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6。 趙敏善,《俄漢語對比研究》。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 趙陵生、王辛夷,《俄漢對比與俄語學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趙雲平,《俄語和漢語比較語法》。莫斯科:進步出版社,2003。 趙愛國、姜雅明,《應用語言文化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 劉月華等著,《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3。 劉宓慶,《文體與翻譯》(增訂版)。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劉宓慶,《當代翻譯理論》。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蔡毅、段京華編,《蘇聯翻譯理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蔡毅等編著,《俄譯漢教程增修本(上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鄭澤生、耿龍明,〈俄漢翻譯教程〉(上下冊)。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錢世民、尚惠春編,《實用科技俄語語法》。北京:新時代出版社,1994。祝自強編,《工業專業俄語閱讀翻譯教程》。北京:俄語雜誌社,1957。 閻德勝,《翻譯的藝術》。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85。 閻德勝,《翻譯的藝術-邏輯理論在俄漢翻譯中的運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3。 駢宇騫、王鐵柱主編,《語言文字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應雲天,《俄漢科技翻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 鍾國華等編,《實用俄語語法:詞法、句法、練習與答案》。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 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蘇新春,《文化語言學教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 蘭賓漢,《漢語語法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顧國雄編著,《俄語詞語辨析》。大連: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1992。 龔千炎,《中國語法學史稿》。北京:語文出版社,1987。 二、期刊 尹蘇,〈關於等值翻譯理論的探討〉。《上海科技翻譯》,1998年,第三期。 王利眾,〈俄漢科學語言被動句研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六期。 王利眾、孫曉薇,〈俄漢科學語言被動句結構研究〉。《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一期。 王利眾、傅玲,〈俄漢科學語言複合句形合和意合對比研究〉。《外語與教學研究》,2006年,第九期。 王秉欽,〈俄語報刊某些語言特點與翻譯〉。《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十二期。 王金安,〈試論對比語言學及其研究方法〉。《社會科學家》,2005年,第二期 田文琪,〈準存在句的俄漢對比〉。《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二期。 皮方於,〈論等值翻譯轉換規則的實質〉。《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五期。 任秀、張治安,〈翻譯等值理論在英漢互譯中的應用〉。《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一期。 何慧剛,〈等值翻譯及其在英漢對譯中的運用〉。《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四期。 吳義誠,〈對翻譯等值問題的思考〉。《中國翻譯》,1994年,第一期。 宋殿矯,〈淺析俄漢語言對比研究〉。《理論界》,2005年,第六期。 李文戈、齊瑞峰,〈蘇、俄等值翻譯思想及其在不同語體的體現〉。《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二期。 沈偉棟,〈話語分析與翻譯〉,《中國翻譯》,2000年,第六期。 汪嘉斐,〈等值理論研究的深化趨勢-俄譯學家施維采爾的等值理論評析〉。《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題:『全球化浪潮中的華宇文翻譯』》。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語翻譯中心,2005年,頁8 周繼麟,〈等值翻譯及其侷限性〉。《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一期。 岳明,〈對俄語長句翻譯的一點認識〉。《丹東紡專學校》,1996年,第一期。 林學誠,〈俄漢翻譯中主動句與被動句的轉換〉。《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4年,第二期。 姜宏,〈俄漢句子分類的對比〉。《外語教學》,2003年,第二期。 唐質敏,〈俄漢翻譯中的語法關係轉移〉。《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4年,第二期。 柴改英,〈對比語言學淺談〉。《太原師範專科學院學報》,2000年,第一期。 袁順芝,〈論俄漢語對比研究的模式和方法〉。《外國語言文學:外語研究》,2005年,第六期。 馬菊紅,〈俄漢科技翻譯的幾個疑難問題〉。《中國科技翻譯》,2006年,第一期。 屠國元、廖晶,〈翻譯等值概述評〉。《中國科技翻譯》,2001年,第二期。 張冬梅、王曉娟,〈談俄語被動結構的翻譯〉。《俄語學習》,1998年,第二期。 張石麟,〈俄漢語被動結構對比〉。《外語學刊》,1997年,第二期。 張忠海,〈科技英語翻譯中句子成分的轉換〉。《孝感學院學報》,1996年,第四期。 張會森,〈俄漢對比中的(複)合句問題〉。《外語學刊》,2000年,第一期。 張會森,〈俄漢語對比研究述要〉。《外語學刊》,1996年,第四期。 張會森,〈從俄漢對比中看漢語有什麼特點〉。《外語學刊》,2001年,第一期。 張會森,〈對比語言學問題〉。《外語學刊》,1991年,第五期。 張楠,〈英漢語序對比研究〉,《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六期。 張寶均,〈重新理解翻譯等值〉。《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一期。 曹玉萍、關慧穎,〈俄語中形容詞與其他詞類的相互轉化〉。《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一期。 許雙枝,〈“等值”理論再闡解與文學翻譯〉。《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一期。 郭亞麗,〈西方翻譯等值研究評述〉。《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三期。 陳道明,〈翻譯中的“部份功能對等”與“功能相似”〉。《外國語》,1999年,第四期。 程秀峰,〈等值翻譯的可能性與侷限性〉。《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一期。 華莉,〈對翻譯等值問題的再思考〉。《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四期。 楊仕章,〈蘇、俄翻譯理論中等值思想的演變〉。《中國俄語教學》,2001年,第一期。 裘姬新,〈論翻譯中的轉換藝術〉。《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一期。 趙敏善,〈俄漢語的本質性差異〉。《中國俄語教學》,1997年,第三期。 趙麗君,〈試論翻譯研究中的等值理論〉。《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三期。 劉永紅,〈對俄漢對比研究的幾點思考〉。《中國俄語教學》,1997年,第四期。 劉松,〈試論俄漢對比研究與翻譯之關係〉。《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二期。 潘文國,〈對比語言學的目標與範圍〉。《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第一期。 潘文國,〈語言對比.語言特點.語言教學〉。《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第四卷第一期。 蔣林,〈西方翻譯等值論評述〉。《中國科技翻譯》,2005年,第三期。 蔡毅,〈關於翻譯理論的三大核心概念-翻譯的實質、可譯性和等值〉。《中國翻譯》,1995年,第六期。 韓子滿,〈翻譯等值理論探幽〉。《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四期。 韓子滿,〈翻譯等值論探幽〉。《解放軍外國語學報》,1999年,第二期。 韓琳,〈淺談等值翻譯〉。《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一期。 羅啟華,〈一門新興的語言學分科-對比語言學〉。《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四期。 參、英文部份 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Nida E. A., Taver C.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Brill, 1982. Newmark P. A.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 Ltd, 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