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07570      Online Users : 8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24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48


    Title: 我國法庭開放電視轉播之研究
    Authors: 韓義興
    Contributors: 蘇永欽
    韓義興
    Keywords: 資訊公開
    法庭電視轉播
    法律論述
    法庭言說活動
    媒介效果
    影像模態
    審判公開
    正當程序
    Televising court
    Media effect
    image modality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7 15:53:12 (UTC+8)
    Abstract: 法庭應否開放電視轉播此一問題,早在1964年,美國因錢德勒案(Chandler v. Florida)沸沸揚揚,當時國內即有倡議開放者。但直到2000年蘇建和等三人刑事再審案開庭時,法院因旁聽席不足,將審理實況錄影轉接至法庭外同步播放,電視媒體則自行拍攝轉播予公眾,變通出「間接轉播」的形式,法庭究竟能否經由電視轉播給公眾觀看,才引起廣泛討論。

    本研究之目的有二,其一在於檢視我國既存的間接轉播模式,並藉由四個面向探討我國法庭開放電視轉播的可行性,包括:(一)法庭開放電視轉播所涉的爭議及國內外之現況;(二)司法資訊公開作為法庭開放電視轉播的憲法上理論基礎;(三)從傳播效果研究觀察法庭開放電視轉播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四)我國法庭開放電視轉播的建議方案;其二則就國內較少進行研究的法庭活動進行初探研究。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掌握美國、日本、德國與中國大陸的相關論爭,歸納轉播可能面臨的難題為何。其次,就資訊公開及大眾傳播理論中的效果研究進行分析,探討司法資訊公開的理論基礎,並釐清轉播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果。同時,藉由敘事結構分析我國司法制度下的審判敘事為何,然後建議透過電視轉播法庭,改善過濃的法制移植色彩,強化人民對司法的認同,及透過分析影像的真實模態提出適合我國法庭開放轉播的建議方案。

    本研究認為,為促進資訊公開及審判公開,增進司法教育,強化司法認同,充實法庭言說活動,並參考國會公開的先例,再加上轉播的負面影響尚乏實證支持,以及因技術及噪音干擾法庭的情形已改善,故支持我國法庭開放電視轉播。

    本研究礙於時間及資源之限制,無法進行精確而有效的電視轉播實驗及評估可行方案、影像資訊公開的風險管控、敘事結構對閱聽人的實證影響及法庭上權力與語言關係等等詳加探討。惟法庭開放電視轉播,因傳播技術的革新,遲早會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重要政策問題,本研究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研究投入。
    Reference: 一、中文資料
    書籍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三人合著,《民事訴訟法新論》(台北:作者自版,2000年7月增訂版)。
    王德威譯,傅科(Michel Foucault)著,《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1993年7月初版)。
    尤英夫,《報紙審判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獎助委員會,1970年4月初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日據初期司法制度檔案》(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自行印行,1982年6月初版)。
    法治斌,《人權保障與釋憲法制》(台北:月旦,1993年9月再版)。

    法治斌,《資訊公開與司法審查-- 行政法專論》(台北:正典,2003年6月初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作者自版,2003年10月增訂八版)。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1999年9月)。
    林子儀,《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台北:月旦,1993年10月一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台北:作者自版,2005年9月四版)。
    高仁川,《資訊公開制度之理論與實際》,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翁岳生主持,《資訊立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85年初版)。
    翁岳生主持,《行政程序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鍵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執行,1990年12月)。
    翁岳生主編,《行政訴訟法逐條釋義》(台北:五南,2003年5月初版二刷)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1996年2月修訂再版)。
    唐維敏譯,雅米斯(Roy Armes)著,《錄影學》(台北:遠流,1996年3月初版一刷)。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家行政》(台北:元照,1999年3月初版)。
    許俊雄,《從表現自由之精神淺論間接藐視法庭罪之建立》(台北:司法院,1998年6月司法研究年報第18輯第21篇)。
    陳東輝,《論政府資訊公開與個人資訊自決之衡平》,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2002年)
    陳淞山,《國會制度解讀》(台北:月旦,1995年1月一版二刷)。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下)》(台北:元照,2002年7月五版)。
    陳愛娥譯,Karl Larenz著,《法學方法論》(台北:五南,2004年5月初版五刷)。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台北:作者自版,1997年9月重訂12版)。
    曾文亮、高忠義譯,瑪裘莉•科恩(Marjorie Cohn) 與大衛•道(David Dow) 著,《法庭上的攝影機》(台北:商周,2002年11月初版)。
    曾偉明,《美國國會開放電視轉播之研究》,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80年)。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台北:元照,2003年10月二版)。
    湯德宗,〈第十六章 行政程序〉,輯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二○○○(下冊)》(台北:翰盧,2000年3月二版)。
    葉俊榮,《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96年8月)。
    黃新生,《電視新聞》(台北:遠流,1994年3月初版)。
    黃書敬譯,卡夫卡(Franz Kafka)著,《審判》(台北:志文,2004年4月修訂版)。
    楊美德,《英國國會電視轉播制度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97)。
    楊雪峰,《明代的審判制度》(台北:黎明,1978年4月初版)。
    楊逸宏譯,娜塔莉.澤蒙.戴維斯著,《檔案中的虛構》(台北:麥田,2001年11月初版)。
    鄭玉波,《法諺(一)》(台北:作者自版,1984年8月初版)。
    鄭玉波,《法諺(二)》(台北:作者自版,1988年12月初版)。
    蔡茂寅等著,《現代憲法論》(台北:元照,2000年3月二版)。
    劉北成譯,傅科(Michel Foucault)著,《瘋顛與文明》(台北:桂冠,1992年11月初版一刷)。
    劉宗德,《行政法基本原理》(台北:學林,2000年12月一版)。
    蕭旭岑,《司法判決書之「法律論述」考察—以白曉燕案張志輝部分判決書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1999年)。
    蕭淑芬譯,松井茂記著,《媒體法》(台北:元照,2004年11月初版)。
    黎煒譯,弗雷德里克.C.巴特萊特(Frederic C. Bartlett)著,《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昭明,2003年3月一版一刷)。
    鍾蔚文,《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看新聞,怎麼看?看到什麼?》(台北:正中,1992年11月初版)。
    羅傳賢,《行政程序法基礎理論》(台北:五南,1997年6月初版二刷)。
    蘇永欽,《司法改革的再改革》(台北:月旦,1998年10月一版)。
    蘇永欽,《違憲審查》(台北:學林,1999年1月一版)。
    蘇永欽主編,《國會改革:台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台北:翰蘆,2001年)。
    蘇永欽,《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台北:元照,2002年10月初版)。
    蘇希亞譯,路易斯 (Anthony Lewis)著 ,《不得立法侵犯 蘇利文案與言論自由》(台北:商周,2002年2月初版五刷)。

    期刊論文
    石世豪,〈新聞自由及其界線—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台上字第八五一號判決與新聞報導應有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112期,頁187-196(2004年9月)。
    石世豪,〈我國國家機密法制之發展〉,《軍法專刊》,第49卷第9期,頁1-16(2003年9月)。
    石世豪,〈偷怕性愛光碟案有如雪球愈滾愈大—媒體競爭下的隱私權保障〉,《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頁167-177(2002年2月)。
    石世豪(2002),〈國家機密保護的立法政策考量-兼論媒體資訊獲取權應有的配套機制〉,《立法院院聞》第30卷第5期,頁25-35。(2002年6月)
    吳志光,〈行政資訊公開與行政爭訟途徑〉,《律師雜誌》,第303期,頁43-59(2004年12月)。
    吳綺雲譯,〈「法庭開庭電視錄影案」判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十一)》,頁119-143(2004年10月)。
    李建良,〈德國環境行政法上的資訊公開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87期,頁36-52(2002年8月)。
    李震山,〈論人民要求政府公開資訊之權利與落實〉,《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頁35-46(2000年7月)。
    林子儀(1994),〈新聞自由與誹謗—一個嚴肅的憲法課題〉,《全國律師》,第1卷第5期,頁35-46(1997年5月)。
    林承宇,〈新聞自由與公平審判關連性之實證研究〉,《民意研究季刊》,第214期,頁129-156(2000年10月)。
    林明昕,〈資訊公開vs.秘密保護—論「政府資訊公開法制」之建立〉,《法政學報》,第16期,頁27-46(2003年3月)。
    林明鏘,〈公務機密與行政資訊公開〉,《台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1期,頁55-58(1993年)。
    林明鏘,〈資訊公開與行政程序—評政府資訊公開法與國家機密保護法草案〉,《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頁46-57(2000年7月)。
    林素鳳,〈我國政府資訊公開法制之現況〉,《警學叢刊》,第151期,頁77-86(2003年11月)。
    林素鳳譯,鹽野宏著,〈日本的資訊公開--制度與展開〉,《月旦法學雜誌》第98期,頁187-192。(2003年7月)
    林素鳳,〈日本政府資訊公開法制及其施行成效〉,《月旦法學雜誌》,第87期,頁58-64(2002年8月)。
    林振煌,〈改革司法程序之科技尊重人性〉,《司法改革雜誌》,第8期,頁14(1997年4月)。
    范姜真媺,〈監視攝影系統設置、使用之法律問題〉,《律師雜誌》,第307期,頁26-41。(2005年4月)
    范姜真媺,〈大眾傳播媒體之報導自由與妨害名譽〉,《法學叢刊》,第49卷第1 期,頁73-87(2004年1月)。
    范姜真媺,〈政府資訊公開與個人隱私之保護〉,《法令月刊》,第52卷第5期,頁357-370(2001年5月)。
    范姜真媺,〈政府機關意思決定作成前之資訊公開〉,《法學叢刊》,第47卷第3期,頁91-100(2002年7月)。
    范姜真媺,〈政府資訊公開與營業秘密〉,《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2期,頁1-27(2004年6月)。
    陳愛娥,〈政府資訊公開法制的憲法基礎〉,《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頁24-35(2000年7月)。
    焦興鎧(1984),〈行政機構資訊之公開及限制─美國現行資訊自由法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二十九期,頁97-133(1984年6月)。
    張澤濤,〈庭審應該允許有選擇性地直播─與賀禦方先生商榷〉,《法學》第4期,頁13 (2000年) 。
    葉俊榮,〈行政程序法的資訊公開〉,《行政程序法之研究》,頁253-266(台北:經建會版行政程序法草案,1990年12月)。
    湯德宗,〈第十六章 行政程序〉,輯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二000(下冊)》,頁787-958(台北:翰盧,2000年3月二版)。
    湯德宗,〈「政府資訊公開請求權」入憲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憲改論壇—法政對話之二「憲法實踐與憲改議題」圓桌討論會》會議論文(南港: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2005年6月25日)。
    詹文凱,〈人民知的權利與政府資訊公開制度〉,《檔案季刊》,第1卷第3期,頁19-25(2002年9月)。
    臧國仁、鍾蔚文,〈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新聞文本使用時間性語彙之探析〉,《新聞學研究》第61期,頁137-178(1999年10月)。
    劉靜怡,〈美國一九九六年電子資訊自由法之分析與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87期,頁65-75(2002年8月)。
    劉靜怡,〈新聞採訪與新聞自由:發現真實抑或侵犯權利?〉,《國家發展研究》,第3卷2期,頁117-162(2004年6月)。
    鍾蔚文,〈從Saussure語言想像到台灣經驗〉,收錄在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199-264(台北:巨流,2005年8月初版)。
    羅文輝,〈性策略理論、性別、第三人效果與支持限制色情媒介〉,《新聞學研究》,第63期,頁202-222。(2000年4月)
    羅文輝,〈自尊、第三人效果與對限制媒介支持度的關聯性研究〉,《新聞學研究》,第75期,頁141-167(2003年4月)。
    蘇永欽,〈飄移在兩種司法理念間的司法改革—台灣司法改革的社經背景與法制基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8期,頁1-14(2002年2月)。
    蘇永欽,〈何不開放電視進入法庭〉,聯合報,1999年7月6日,15版。
    蘇永欽,〈歐規的車子 美規的軌道〉,聯合晚報,1999年7月9日,2版。

    公報、評論及報導
    立法院公報,〈政府資訊公開法立法說明〉,第94卷第17期(2005年4月15日)。
    司法通訊,〈裁判主文本月起 立即送達當事人〉,第68期1版(1963年1月5日)。
    司法通訊,〈台中高分院 送達裁判主文 訂定送達辦法〉,第70期1版(1963年2月9日)。
    司法通訊,〈台中高分院主文送達辦法 各法院有無仿行必要 部令酌宜抉擇辦理 宣示當日仍應揭示裁判主文〉,第77期1版(1963年3月30日)。
    司法通訊,〈宜蘭地院本月起 送達裁判主文〉,第96期1版(1963年8月9日)。
    司法通訊,〈第三人查詢刑事裁判 如有利害關係 法院可予答覆〉,第674期1版(1964年10月25日)。
    司法通訊,〈台中分院便民措施 當日裁判主文 次日可以見報〉,第162期1版(1964年11月20日)。
    司法通訊,〈每日裁判主文 北院開始登報〉,第169期1版(1965年1月8日)。
    司法通訊,〈台北地院便民措施 民刑事裁判結果 電台播報效果好〉,第190期1版(1965年5月28日)。
    司法通訊,〈民刑裁判主文 電台當日播報 花蓮地院便民措施 本年七月一日開始〉,第196期2版(1965年7月9日)。
    司法通訊,〈基隆地院革新業務 民刑裁判主文 民眾日報 益世電台 每天刊登播報〉,第198期4版(1965年7月23日)。
    司法通訊,〈從「逐日播報主文」說起〉,第198期4版。(1965年7月23日)
    司法通訊,〈提高訴訟筆錄之正確性〉,第362期1版(1968年9月20日)。
    孫嘉祿,〈對『裁判送達主文辦法』之商榷—兼述裁判宣示之重要性〉,司法通訊,第74期2版(1963年3月9日)。
    陳豪,〈專設司法電台議〉,司法通訊,第31期2版(1962年5月5日)。
    黃奠華譯,〈美國電視廣播開庭實況的爭論〉,司法通訊,第122期2版 (1964年2月7日) 。
    聯合報,〈蕭登標案 十五日再開庭〉2000年3月8日,南部地方版。
    聯合報,〈蘇建和案16日開庭 電視可直播〉,2000年11月11日,8版。
    聯合報,〈電子媒體 只准間接播放〉,2000年11月16日,9版。
    聯合報,〈電視聲音有時無 看不到法官〉2000年11月17日,8版。
    聯合報,〈正港法庭 司院擬開放錄影〉,2003年7月15日,A11版。
    聯合報,〈孤傲的司法 自外於社會〉2003年11月12日,A7版。
    聯合報,〈總統選舉訴訟 高院今首度開庭〉,2004年4月2日,A2版。
    聯合晚報,〈重審蘇案 法庭擁擠遠甚陳進興案〉,2000年11月16日,4版。
    聯合晚報,〈審前會議:開庭電視不轉播〉2001年1月9日,4版。
    聯合晚報,〈作秀,沒有秘密可言〉2001年6月4日,2版。
    聯合晚報,〈辯論終結當選無效之訴 下月4日宣判〉,2004年10月1日,A4版。

    二、英文資料
    書籍
    ALFRED C. AMAN, ADMINSTRATIVE LAW IN A GLOBAL ER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ALFRED C. AMAN ET AL., ADMINSTRATIVE LAW (West. 1993).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Verso.13th prtg. 2003).
    J. M. ATKINSON ET AL., ORDER IN COURT: THE ORGANIZATION OF VERBAL INTERACTION IN JUDICIAL SETTINGS (Macmillan. 1979).
    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J. O. Urmson et al.,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M. M. BAKHTIN, THE BAKHTIN READER: SELECTED WRITINGS OF BAKHTIN, MEDVEDEV, VOLOSINOV (P. Morris ed. Arnold. 1994).
    PETER L. BERGER ET AL.,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chor. 1967).
    PATRICK BIRKINSHAW, GOVERNMENT AND INFORMATION: THE LAW RELATING TO ACCESS, DISCOURSE AND THEIR REGULATION (Butterworths. 2001).
    L. BENETT ET AL., RECONSTRUCTING REALITY IN THE COURTROOM (Tavistock. 1981).
    J. M. CONLEY ET AL., JUST WORDS: LAW, LANGUAGE AND POWER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8).
    JANET COTTERILL, LANGUAGE AND POWER IN COURT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NORMAN FAIRCLOUG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gman. 1995).
    JOHN FISKE,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Methuen. 1982).
    HERBERT N. FOERSTEL,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THE RIGHT TO KNOW: THE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Greenwood. 1999).
    RONALD L. GOLDFARB, TV OR NOT TV: TELEVISION, JUSTICE, AND THE COUR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JÜ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Christian Lenhardt and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trans., MIT Press. 6th prtg. 1999)
    R. HASTIE ET AL., INSIDE THE J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M. A. K. HALLIDAY, ON GRAMMAR (Jonathan Webster Ed. Continum. 2002).
    GUNTHER R. KRESS ET AL.,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Routledge. 1996).
    GUNTHER R. KRESS ET AL.,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Routledge. 2001).
    JOHN H. LANGBEIN, THE ORIGINS OF ADVERSARY CRIMINAL TRI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WILLIAM LABOV,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STUDIES IN THE 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Penn Press. 1972).
    WILLIAM LABOV,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Penn Press. 1973).
    THEO VAN LEEUWEN ET AL., THE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 (Sage. 2001).
    STEPHEN W. LITTLEJOHN ET AL.,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adsworth. 8th ed. 2005).
    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Routledge. 2001).
    DENIS MCQUAIL,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4th ed.2000).
    HEDIEH NASHERI, CRIME AND JUSTICE IN THE AGE OF THE COURT TV (LFB Scholarly Pub. 2002).
    RICHARD J. PIERCE, ADMINSTRATIVE LAW TREATISE, Volume Ⅰ (Aspen Law & Business. 4th ed. 2002).
    NEIL POSTMAN, 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Vintage. 1993).
    NEIL POSTMAN,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Vintage. 1994).
    F. SCHMALLEGER, TRIAL OF THE CENTURY: PEOPLE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VS. ORENTHAL JAMES SIMPONS (London: Prentice-Hall.1996).
    PAUL THALER, THE WATCHFUL EYE: AMERICAN JUSTICE IN THE TELEVISION TRIAL (Greenwood. 1994).
    NICHOLAS WADE, VISUAL PERCEPTION: AN INTRODUCTION (Routage. 1991).

    期刊論文
    John Brigham, Representing lawyers: from courtrooms to boardrooms and TV studios, symposium, 53 Syracuse L. Rev. 1165 (2003).
    P. Brooks, The law as narrative and rhetoric, in P. Brooks and P. Gewirtz (eds), Law’s Stories: Narrative and Rhetoric in the Law.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4, 22(1996).
    Kelly L. Cripe, Empowering the Audience: Television`s Role in the Diminishing Respect for the American Judicial System, 6 UCLA Ent. L. Rev. 235(1999).
    Teum A. van Dijk, Structures of news in the press,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Berlin: De Gruyter, at 69, 93(1985).
    David A. Harris, The appearance of justice: court TV, conventional television,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71 Tex. L. Rev. 1053 (1993).
    R. Hastie & N. Pennington, Perceptions and decision making: the jury’s view: the O.J. Simpson stories: behavioral scientists’ reflections on The People of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vs. Orenthal James Simpson’, 67Colorado Law Review957, 74(1996).
    Elizabeth M. Hodgkins, Throwing open a window on the nation’s courts by lifting the ban on federal courtroom television, 4 Kan. J.L. & Pub. Pol`y 89 (1995).
    Christo Lassiter, The appearance of justice: TV or not TV- that is the question, 86 J. Crim. L. & Criminology 928(1996).
    Todd Piccus, Demystifying the Least Understood Branch: Opening the Supreme Court to Broadcase Media, 71 Tex. L. Rev. 1053(1993).
    Kimberlianne Podlas, Please adjust your signal: how television’s syndicated courtrooms bias our juror citizenry, 39 Am. Bus. L.J. 1(2001).
    Laralyn M. Sasaki, Electronic media access to federal courtrooms: a judicial response, 23 U. Mich. J.L. Ref. 769 (1990).
    K. L. Scheppele, Telling stories. 87(88) U. Mich. J.L. Ref. 2073 (1989).
    Richard K. Sherwin, Legal meaning in the age of images: the jurisprudence of appearances, symposium law/media/culture, 43 N.Y.L. Sch. L. Rev. 821(2000).
    J. Schuetz, Telelitigation and its challenges to trial discourse, in J. Schuetz and L. S. Lilley (eds), The O.J. Simpson Trials: Rhetoric, Media and the Law.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 18(1999).
    Bernard Schwartz, Death TV? Is there a press right of access to news that allows television executions? 30 Tulsa L.J. 305(1994).
    Alison Lynn Tuley, Outtakes, hidden cameras,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a reporter’s privilege, 38 Wm and Mary L. Rev. 1817(1997).
    Audrey Winograde, Cameras in the courtroom: whose right is anyway ? 4 Sw. J. of L. & Trade Am. 23 (1997).
    R. Wodak,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judge and defendant, in T. A. van Dijk (ed.),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 4: Discourse Analysis in society. London: Academic Press181, 91 (1985).

    三、日文期刊論文
    右崎正博,〈法廷におけるカメラ取材の意義と限界〉,《法律時報》,第74卷第1號,頁23-29(日本評論社發行,2002年1月)。
    山本秀彥,〈国会情報の公開〉,《法律時報》,第70卷第6號,頁56-60(日本評論社發行,1998年5月)。
    松井茂記,〈裁判員制度と取材.報道の自由〉,《法律時報》,第77卷第4號,頁45-51(日本評論社發行,2005年4月)。
    飯室勝彥,〈司法の情報公開〉,《法律時報》,第70卷第6號,頁61-64(日本評論社發行,1998年5月)。
    四宮啟,〈裁判のテレビ中継—シンフォルニアの動向〉,《法律時報》,第70卷第6號,頁65至67(日本評論社發行,1998年5月)。
    四、判決
    台灣高等法院89年度再字第4號刑事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3205號刑事判決。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0451021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45102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1021101.pdf45KbAdobe PDF2849View/Open
    51021102.pdf108KbAdobe PDF21435View/Open
    51021103.pdf137KbAdobe PDF2844View/Open
    51021104.pdf104KbAdobe PDF2869View/Open
    51021105.pdf468KbAdobe PDF21478View/Open
    51021106.pdf651KbAdobe PDF21731View/Open
    51021107.pdf429KbAdobe PDF21587View/Open
    51021108.pdf430KbAdobe PDF21868View/Open
    51021109.pdf418KbAdobe PDF21188View/Open
    51021110.pdf294KbAdobe PDF21031View/Open
    51021111.pdf238KbAdobe PDF2132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