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27
|
Title: | 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敘事策略研究:一個集體行動框架的觀點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ies: A Perspective of Collective Action Frame |
Authors: | 王玉燕 Wang, Yu Yan |
Contributors: | 陳儒修 王玉燕 Wang, Yu Yan |
Keywords: | 紀錄片 環境議題 集體行動框架 敘事策略 documentary environmental issue collective action frame narrative strategy |
Date: | 2007 |
Issue Date: | 2009-09-17 15:50:11 (UTC+8) |
Abstract: | 「藝術不是一面鏡子,而是一把槌子。」引領英國紀錄片運動發展的John Grierson曾作出如此嘹亮的宣稱。足見紀錄片作為一種藝術傳達的形式,得以建構社會議題,敲擊現實,撼動主流意識,揭發社會問題的根源。因此本研究將強調紀錄片作為政治行動的可能性。
紀錄片是紀錄片工作者用自己的觀點和詮釋基模所組織起來的真實世界,因此紀錄片工作者乃是紀錄片文本框架的主控者。而環境議題紀錄片則強調藉由影像語言的中介,再現具有爭議性或討論價值的環境議題,且能在主流媒體所塑造的優勢框架之外,產製新的媒體框架以提供觀者新的觀點與另類的視野。
環境議題紀錄片究竟引用了哪些證據?如何凸顯其論證的可信度?能否引發共鳴?為進一步檢視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敘事策略,本研究將援引「集體行動框架」作為分析架構,由問題建構、歸因、處理方針、共鳴程度與動員潛力等面向剖析紀錄片如何再現環境議題,評估紀錄片是否具有觀念倡導、說服觀者採取社會行動的能量。除此,本研究亦將耙梳相關文獻資料,建構台灣環境議題紀錄片類型發展的歷史梗概,期能有助於釐清此類型紀錄片產出的社會脈絡。
本研究由以環境議題三大主要子議題 ── 環境公害、生態保育、反核運動 ──為主題的紀錄片中,各篩選出一部近年來具代表性的環境議題紀錄片作為分析文本,包括《奇蹟背後》、《獼猴列傳》、《貢寮,你好嗎?》。研究發現,上述紀錄片除了提出處理方針之方式有別之外,皆以「環境正義框架」作為主導框架、並深入探究環境議題的結構性因素,以召喚觀者共鳴與動員的可能。 “Art is not a mirror, but a hammer,” claimed John Grierson, who exerted pivotal influence on British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documentary as one of the art forms is able to construct social issues, and explore further the causes of those problems. This study is going to focus on the possibility of documentary as political action.
This study will adopt “collective action frame” as analyzing structure, to analyze how documentaries repres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 in related ideas, and mobilize the viewer to take up social actions.
Behind the Miracle (2002), Biographies of the Macaques (2004), and How Are You, GongLiao? (2004) are the three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ies that the author chooses to examine. There are fou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1.Environmental justice frames are adopted as master frames 2.Structural element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ome the major investigating points 3.Proposals of management policy vary 4.The directors endeavor to call for the resonance and mobilization of the audience |
Reference: | 中文部分 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原書Richard M. Barsam. [1992].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王亞維譯(1998)。《製作紀錄片》,台北:遠流。(原書Michael Rabiger. [1992]. 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USA: Butterworth—Heinemann.) 王詩婷(1990)。〈紀錄台灣—尋找影像的生命力—為生態見證:從《台灣獼猴》看生態紀錄片的製作及其他〉,《影響電影雜誌》,第9期。 王慰慈(2003a)。〈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20: 1-33。 王慰慈(2003b)。〈女人拍女人的故事:以「春天—許金玉的故事」和「飄浪之女」為例〉,《婦研縱橫》。 王慰慈(2006)。〈台灣紀錄片再現模式分析—以921地震紀錄片《生命》〉,《藝術學報》。 井迎瑞、蔡慶同(2006年11月9日)。〈台灣紀錄片:歷史與美學〉,《蘋果日報》。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 吳孟芳(2001)。〈有鳥最美 相機相隨〉,《新台灣新聞週刊》,第263期。 李泳泉(1992)。〈以影像與土地訂約〉,敦誠(編)。《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頁91-101。台北:唐山。 李泳泉(2002)。〈全景學派的誕生—台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1990-2000)〉,《電影欣賞》,111: 18-27。 李海燕、劉宇曉(2007)。〈法國生態紀錄片的特質與審美〉。上網日期:2007年4月13日,取自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11145 李道明(1990)。〈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44: 80-93。 李道明(1991)。《人民的聲音—環保篇》。 李道明(1992)。〈在陽台上演講的電影工作者—兼談我拍攝社會運動紀錄片的經驗〉,敦誠(編)。《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頁73-90。台北:唐山。 李道明(1999)。〈紀錄片的回顧與前瞻〉,《電影欣賞》,100: 55-57。 李道明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台北:文建會。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下)》。台北:文建會。 李道明(2002)。〈台灣紀錄片的美學問題—寫在「紀錄片美學國際研討會」之前〉,《電影欣賞》,113: 8-10。 李道明(2005)。〈關於劉必稼、石頭夢與胡台麗的敘事策略〉,《電影欣賞》,123: 60-75。 李顯立譯(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台北:遠流。(原書Tim Bywater & Thomas Sobchack. [1989]. Introduction to Film Criticism: Major Critical Approaches to Narrative Film.) 周幸叡(2002年8月27日)。〈梁皆得 與專家合作成果更豐碩〉,《自由時報》。 林文彬(2003)。《從溝通理性看台灣影視媒體的理想性—以綠色小組與第三映象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仁(2005)。〈認識貢寮,也照見自己:觀看「貢寮,你好嗎?」有感〉。上網日期:2005年4月17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Gongliao&article_id=1720357 林琮昱(2006)。《台灣紀錄片的發展與變貌(1990~2005年)》。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貴芬(2004)。〈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32(11): 123-140。 柯金源(2004)。《獼猴列傳》。未出版。 柯金源(2006)。〈環境紀錄工作隨筆〉。上網日期:2006年6月16日,取自 http://blog.yam.com/keyuan/article/6146479 胡台麗(2006)。〈台灣原住民民族誌影片的新貌〉,《博物館學季刊》。 夏瑞紅(2006年5月30日)。〈一群人的希望工程:一場尋找生命出口的逐鹿之旅〉,《中國時報》。 崔愫欣(2004)。《貢寮,你好嗎?》。台北:全景傳播基金會。 崔愫欣(2005)。〈貢寮的反核運動紀錄—紀錄片「貢寮,你好嗎?」拍攝手記〉。上網日期:2005年5月9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Gongliao&article_id=1744149 郭力昕(1992)。〈跳出小眾媒介的困局〉,敦誠(編)。《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頁127-131。台北:唐山。 郭力昕(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文化的一些問題〉,《電影欣賞》,125: 51-55。 陳建志(2006)。《政治轉型中的社會運動策略與自主性:以貢寮反核四運動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淑卿(2002)。〈移/安置在地—論《流離島影》四部紀錄片的地方影像美學〉,《中外文學》。 陳儒修(2002)。〈紀錄片:「記」什麼?「錄」什麼?又是什麼「片」?〉,《電影欣賞》,111: 13-17。 張世倫(2005)。〈台灣農民的美麗與哀愁—看紀錄片《無米樂》〉,《文訊》。 張釗維(2005年6月24日)。〈紀實熱潮背後〉,《中國時報》,第A15版。 張釗維(2005)。〈紀錄片的社會觀〉。取自 http://www.xiachao.org.tw/?act=page&repno=756 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遠流。(原書Robert Stam, Robert Burgoyne, & Sandy Flitterman-Lewis. [1992]. New Vocabularies in Film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and Beyond. London: Routledge.) 張瑋容(2006)。《從Michael Moore的敘事策略看紀錄片的語藝內涵》。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碧華(1992)。〈知識分子與媒體反叛—李道明談國外反主流媒體之發展〉,敦誠(編)。《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頁21-27。台北:唐山。 張碧華(1992)。〈他們曾經寫歷史—沈富祥談「第三映象工作室」〉,敦誠(編)。《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頁163-172。台北:唐山。 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黃建宏、李亞梅譯(2005)。〈邁向紀錄片的詩學〉,《電影欣賞》,122:12-27。(原書Michael Renov. [1993]. Toward a Poetics of Documentary. In Michael Renov (Eds.), Theorizing Documentary (pp.12-36).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黃建業等(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游惠貞譯(2000)。《誰在詮釋誰—紀錄片的政治學》,台北:遠流。(原書Paula Rabinowitz. [1994]. They Must be Represented: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 USA: Verso.) 游惠貞(2002)。〈紀錄片美學的多重面向〉,《電影欣賞》,110: 57-61。 賀照緹(1993)。《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素霞(1994)。《台灣社會運動與另類影帶之研究 1986-1992》。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崇隆(2003)。〈掌聲,不是「奇蹟背後」所要的全部……媒體工作者的幕後省思〉,《公視之友》,55: 50-51。 蔡崇隆(2006)。《奇蹟背後》。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劉吶鷗、王慰慈等(2006)。《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台北:同喜文化。 劉現成(2005)。〈電影政策與電檢〉,黃建業等(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劉燕明(1990)。《台灣獼猴—毛毛臉和她的朋友》。取自 放眼看台灣:行政院新聞局影音資料庫 http://taiwanimage.gio.gov.tw/film/record_video_list.jsp?subject_id=18 鄭貴今(2004)。《木枝‧籠爻的平埔族群紀錄片之詮釋風格與再現政治》。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盧非易(1998)。〈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傳播研究簡訊》,14: 14-16。 盧非易(2001)。〈台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構與片目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16: 1-25。 戴伯芬、魏吟冰(1992)。〈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的社會觀察—從拍攝內容分析談起〉,敦誠(編)。《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頁43-52。台北:唐山。 韓旭爾(2001)。《台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菊貞(2000年8月22日)。〈記錄國內生態 愛鳥、拍鳥 梁皆得〉,《馬祖日報》。 英文部分 Aitken, Ian. (Eds.). (1998). Th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An Antholog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Benford, Robert D. (1993). Frame disputes within the nuclear disarmament movement. Social Forces, 71, 677-701. Benford, Robert D. (1997). An insider’s critique of the social movement framing perspective. Sociological Inquiry, 67, 409-430. Benford, Robert D., & Snow, David A. (2000).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611-639. Carragee, Kevin M., & Roefs, Wim. (2004). The neglect of power in recent framing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4(2), 214-233. Gamson, W.,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s a symbolic contest: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 1-37.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Hertog, James K., & McLeod Douglas M. (2001). A multiperspectival approach to framing analysis: A field guide. In S. Reese, O. Gandy, & A. Grant(Ed.), Framing public life: Perspective on Media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pp. 139-161). Mahwah, NJ: Erlbaum. Luis A. Vivanco(2002). Seeing green: Knowing and saving the environment on film.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4 (4), 1195-1204. Michael Renov (Eds.). (1993). Theorizing Documentar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Nichols, Bill. (1981). Ideology and the Image: Soci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Cinema and Other Media .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ichols, Bill. (2001).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lantinga, Carl R. (1997). Rhetoric and Representation in Nonfiction Fil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ese, S. (2001). Framing public life: A bridging model for media research. In S. Reese, O. Gandy, & A. Grant(Ed.), Framing public life: Perspective on Media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pp. 7-31). Mahwah, NJ: Erlbaum. Ryan, Charlotte, Carragee, Kevin M., & Meinhofer, William. (2001). Theory into practice: Framing, the news media, and collective ac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5(1), 175-182. Snow, David A., & Benford, Robert D. (1992). Master frames and cycles of protest. In Aldon D. Morris & Carol MaClurg Mueller (Ed.), Frontiers of Social Movement Theory (pp.133-155).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Tankard, James W. Jr. (2001). The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edia framing. In S. Reese, O. Gandy, & A. Grant(Ed.), Framing public life: Perspective on Media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pp. 95-106). Mahwah, NJ: Erlbaum. Taylor, Dorceta E. (2000). The Ris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Paradigm.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3: 4 508-580.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4451008 9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1008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