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171
|
Title: | 從國泰到和平:上海都會影院的空間歷史與殖民性 |
Authors: | 許景泰 Hsu, Ching-Tai |
Contributors: | 盧非易 許景泰 Hsu, Ching-Tai |
Keywords: | 上海 電影院 後殖民主義 東方主義 戲擬 混雜性 全球化 懷舊 Shanghai cinema post-colonialism orientalism mimicry mestizo globalization nostalgia |
Date: | 2004 |
Issue Date: | 2009-09-17 15:40:58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利用電影院的殖民建築、設計以及週遭的城市歷史變遷過程,探討「上海電影院」的空間歷史與殖民性。
進入本文分析之前,先從文獻中了解「後殖民」意義與源起。建立基本認知後,一併對後殖民理論重要概念,「東方主義」、「戲擬」與「混雜性」加以耙疏,歸納整理出後殖民主義的批評觀點,以作為本文在探討上海殖民及後殖民現象在問題上提供反思與運用。緊接著透過對「全球化」理論的認知,勾勒出上海作為後殖民城市的全球及在地思考。同時,為了讓思考更為緊密,分別就「後殖民主義與全球化」、「後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後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作一整組概念的理解,以作為本研究的理論與概念架構。
本文分析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上海電影院與城市之歷史系譜,檢視上海殖民租界時期的影院建築與城市。其次,在殖民之後,對中國社會主義主政下的上海影院與城市做一發展脈絡的理解。最後,基於對上海影院與城市歷史的認知,進一步探求當前全球化架構下,「西方」與「中國」對上海城市及影院所採取的觀看方式與干預形式,是否存在著(後)殖民文化意義的肇因轉變。
研究結果發現,進入九○年代後,上海存在著「向前看」與「向後看」的兩股想像力量,同時影響上海城市與影院發展:一股「向前看」的想像力量,是在全球化架構下,國家與跨國資本合力打造了一座座新式電影城的崛起,淘汰了老舊電影院的動力來源。同時,在上海城市空間的劇烈變動過程中,中國有意引渡香港作為「第三勢力」,以便在上海城市影城發展上與西方跨國資本勢力抗衡。另一股「向後看」的想像力量則存在於後殖民語境裡。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影院改建工程,大面積的修改、摹仿了原初殖民影院建築,以展露出一個全新的歷史空間。在這種狀況下,當前標誌著殖民霸權的上海影院跟過去有了分別:現在的上海殖民影院是中國政府通過與資本共謀,戲擬式的營造出三○年代老上海電影宮的摩登形象,以投射出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下新的混雜產物。這一切的改變,使得原初上海影院空間所夾雜的殖民符號在意義的閱讀與指涉上有了不同。新創建的殖民影院不僅成了上海城市產業上文化空間及休閒娛樂的消費賣點。同時在九○年代上海懷舊熱潮席捲影響下,也開啟了殖民影院被重新閱讀及詮釋的可能。本文以為,當西方帝國以戀物凝視姿態持續對上海殖民影院刻版印象作確認,以維持“殖民凝視(殖民規訓)”穩定的同時,也一併在國家意志與懷舊氣氛當中,經由各種懷舊媒材創作、重寫,賦予了過去特性新的內涵,虛構了新的歷史深度。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spatial history and colonialism of cinema, process as cinema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urban evolvement in colonial Shanghai.
Prior to embarking on the textual analysis, a concise literature review has been made to instill a rudimentary conception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origin of post-colonialism, which is then used to discern some of the crucial concepts of post-colonial theories: Orientals, mimicy, mestizo. Drawing from post-colonialism, these critical viewpoints are adopted to facilitate the attempt of this study and to examine the issues of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phenomena in Shanghai. What follows is, through globalization theories, to map out a global and local thinking on Shanghai as a post-colonial city. In order to conclude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conceptual ascertaining, this study sorts out the serial subjects of “Colonialism vs. globalization”, “Post-colonialism vs. nationalism”, and “Post-colonialism vs. imperialism” a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aradigma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lonial cinema of Shanghai from late 19th to 20th century. Then, after the colonization, a comprehensive discerning of Shanghai cinemas and the city as a whole under the control of Chinese socialism is examined. Lastly,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hanghai cinema and the city history, a further attempt is to figure out if there’s catalytic change of significance of the Shanghai City and its cinemas on (post) colonial culture from the West’ and China’s viewpoint and intervention.
The study findings reveal that in the 90’s, there are two imagined forces: “looking forward” and “looking backward” that exist in Shanghai and the two forces have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cinemas and the city. The “looking forward” imagined force had spurred the mushrooming of cinemas, which are advocated by cross-nationally joint ventur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lobalization, and that became the dynamic for eliminating the old cinemas. Meanwhile, with dramatic changes in Shanghai, the Chinese regime intends to bring in Hong Kong industry as a third counterforce to withstand the dynamic of Western multinational capital in Shanghai city’s cinema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looking backward” imagined force can be seen in the post-colonial context of China.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a new historical space,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invested quite a lot to reconstruct cinemas via simulating but refining the original colonial architecture style. Thus,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form the present Shanghai cinemas to the past: the present colonial cinemas in Shanghai are the new mestizo by the efforts of China government, and they have built a modern mimicry of old Shanghai cinemas in the 1930s.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has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textual meaning from old Shanghai cinemas to the new ones. As the cultural and entertaining space in Shanghai, the newly constructed cinemas has not only become the popular area for consumption, but also turn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re-read and re-interpretation under the trend of nostalgia. As a result, when the Western imperialism continues to acknowledge its stereotype and takes a materialistic stance toward Shanghai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a colonial doctrine, those old features are new-minted different meanings by various kinds of nostalgic creature, so that a new historical depth is fabricated at the same time. |
Reference: | 中文資料: 書籍: 丁日初編(1994)。《上海近代經濟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頁214。 上海研究中心編(1991)。《上海700年》。上海:上海人民。 上海通社編(1998)。《舊上海史料匯編 上冊》。北京:北京圖書館。 上海通社編(1998)。《舊上海史料匯編 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 上海商業編(1992)。《上海商業(1949-1989)》。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 中國電影年鑑編(1996)。《中國電影年鑑》(1996年)。北京:中國電影。 中國電影家協會編(1995)。《歷史與現狀-第三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學術研討會文 集》。北京:中國電影 王文英、葉中強編(2004)。《城市語境與大眾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間分析》。上海:上海人民。 王安憶 (2004)。《王安憶的上海》。香港:三聯。 王岳川 (1999)。《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頁10。 王曉玉編(2003)。《中國電影史綱》。上海:上海古籍。 王 寧 (2003)。《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王 寧編(2002)。《全球化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 王 寧 (2002)。《超越後現代主義》。北京:人民文學。頁36。 王 寧 (2002)。《全球化語境下的後現代與後殖民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王 寧 (2002)。《全球化與文化:西方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 王寧、薛曉源編(1998)。《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 生安鋒 (2005)。《霍米巴巴》。台北:生智。 包亞明編(2001)。《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 包亞明編(2002)。《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 包亞明 (2001)。《上海酒吧:空間、消費與想像》。南京:江蘇人民。 伍 江 (1997)。《上海百年建築史》。上海:同濟大學。 列 寧 (1955)。《列寧全集.第三冊》。北京:人民。 任海著、陳清橋編(1997)。〈香港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跨國資本主義〉《文化想像 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頁127-150。 李道新 (2005)。《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學。 李歐梵 (2001)。〈上海的狐步舞-一個斷片〉,《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臺 北:允晨文化。頁184。 宋國誠 (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伊德》。台北:擎松。 汪暉、余國良編(1998)。《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杜雲之 (1975)。《中國電影七十年》。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 杜雲之 (1978)。《中國電影》。臺北:皇冠。 林 震 (1930)。《增訂上海指南》。商務印書館。 胡大平 (2002)。《後革命氣氛與全球資本主義-德里克“彈性生產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研究》。南京:南京大學。 吳圳義 (1970)。《上海租界問題》。台北:中正書局。頁308-315。 吳圳義 (1978)。《清末上海租界社會》。台北:文史哲。頁132-134。 吳貽弓等編(1996)。《上海電影誌》。上海:上海地方誌辦公室。 黃文忠編(2003)。《上海衛星城與中國城市化道路》。上海:上海人民。 黃式權 (1989)。《淞江夢影錄.卷一》。上海:上海古籍。 唐振常 (1993)。《近代上海繁華錄》。台北:商務。頁30。 郭洪紀 (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 高福進 (2003)。《洋娛樂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娛樂業》。上海:上海人民。 陳 昕 (2003)。《救贖與消費-當代中國日常生活中的消費主義》。南京:江蘇。 陶東風 (2000)。《破鏡與碎影》。昆明:雲南人民。頁67-68。 陶東風 (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鄒依仁 (1980)。《舊上海人口變遷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頁90。 張京媛編(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張偉 (2002)。《滬影舊影》,上海:上海辭書。 焦雄屏編(1998)。《中西電影論述》。臺北:遠流。 焦雄屏 (1998)。《風雲際會》。臺北:遠流。 焦雄屏編(1995)。〈儒將謝飛〉,《香魂女》。臺北:萬象。頁4-5。 鄧小平 (1987)。《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第2版)。香港:三聯。 詹宏志 (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 楊雪冬 (2003)。《全球化》。台北:揚智文化。 廖炳惠 (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 廖炳惠 (2003)。《關鍵辭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台北:時報。 劉惠吾 (1985)。《上海近代史(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劉現成 (2004)。《跨越經界:華與媒體的區域競爭》。台北:亞太。 熊月之編(1999)。《上海通史.第十卷》。上海:上海人民。 熊月之編(2003)。《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 熊月之、周武編(2004)。《海外上海學》。上海:上海古籍。 羅小未編(1996)。《上海建築指南》,上海:上海人民美術。 羅永生 (1998)。《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 羅永生著,陳清僑編(1997)。〈後殖民評論與文化政治〉《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當代 香港文化政治評論》。香港:牛津大學。 羅鋼、劉象愚編(1999)。《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樊衛國(2002)。《啟動與生長:上海現代經濟興起之若干分析 1870-1941》。上海:上海人民。 簡瑛瑛編(1997)。《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縣︰ 立緒文化。 戴云云 (1999)。《上海小姐》。上海:上海畫報。 戴錦華 (1999)。《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 戴錦華 (1999)。《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台北:遠流。 酈蘇元、胡菊彬(1996)。《中國無聲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 論文╱研究計畫: 王佳煌 (2001)。〈從全球城市概念論上海的再起與轉型〉,《中山人文社會科期刊》,第9卷,第2期。 王振寰 (1999)。《消失的國界?全球化,民族國家與文化形式-全球化、資本流動與 東亞都市重組:台北、上海、漢城》,國科會88-89年度計畫。 王振寰 (2001)。〈東亞「世界城市」的不同路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7期。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王振寰、黃書緯(2001)。〈從社會主義城市到世界城市:上海城市調節模式的轉型〉,《台 灣社會研究學刊》,第26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王鴻楷(1996)。《都市空間發展與國家體制-台北與上海之比較》,國科會85-86年度 計畫。 李政亮(2005)。〈台北、上海與中國小資〉,「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 究會」論文。台灣,新竹。 宋國誠(2000)。〈後殖民理論在中國-理論旅行及其中國化〉《中國大陸研究.第10期》 (卷43)。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施長安(2004)。《全球化與上海-浦東的後殖民發展》,台大城鄉所博士論文。 夏鑄九(1998)。《上海區域經濟及都市空間結構之轉化-一個歷史的展望》,國科會87-88 年度計畫。 夏鑄九、劉昭吟(2003)。「全球網絡中的都會區域與城市:北台都會區域與台北市的個 案」,「全球化與中國內陸區域發展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 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 灣社會研究》(40)。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47-82 。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3)。台 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61-84。 黃宗儀(2003)。《全球城市的自我形象塑造:談老上海的懷舊論述》,「靠文化.By Culture-2003年文化研究會」論文。台灣,外雙溪。 黃宗儀(2004)。《全球化情境下的跨國空間與城市連結》(初稿),「建構批判性的 跨(國)文化流動研究學術研究會」論文。台灣,新竹。 黃宗儀 (2005)。《全球都會區域連結的跨國身份想像:以上海與台北為例》,「去國、 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論文。台灣,新竹。 華昌宜(1997)。《經濟改革開放後上海區域的空間發展與相關體制變遷之研究》,國科 會86-87年度計畫。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第58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68。 簡博秀、周志龍(2002)。〈全球化、全球城市和中國都市發展策略〉《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47)。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141-194。 期刊╱雜誌: 尹 鴻 (2004)。〈2002~2003 中國電影產業備忘錄〉,《電影藝術》,第2期。頁4-8。 毛 峰 (2004)。〈上海是日本移民的寵兒〉,《亞洲週刊》,2004年5月30日。頁40-41。 王海洲 (2004)。〈以合拍創制華語新電影 〉,《電影藝術》,第6期。頁5。 李亦中 (2004)。〈中美電影跨世紀交往錄〉,《電影藝術》,第6期。 李歐梵 (2004)。〈張藝謀十面埋伏的危機〉,《亞洲週刊》,8月8日。頁10。 吳思遠 (2004)。〈合拍是雙贏 〉,《電影藝術》,第6期。頁11。 格魯夫 (2004)。〈美商看中國數字影院商機 〉,《綜藝》,第1期,9月11日。 陳丹燕 (2004)。〈三不管地帶〉,《時代雜誌》(中文解讀版),11月號。頁71頁。 夏鑄九 (2001)。〈上海摩登〉,《中國時報》,5月2日。 黃式憲 (1995)。〈中國銀幕:與時代變個共脈搏的新篇章〉,《電影資料館》,第76期。 頁16-31。 許 敏 (1994)。〈士.娼.優-晚清上海社會生活一瞥〉,《二十一世紀》。香港:香港 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頁34-41。 張英進 (2005)。〈閱讀早期電影理論:集體感官機制與白化現代主義〉《當代電影》, 第1期。北京市:當代電影雜誌社。頁33。 張 晨 (1998)。〈上海傳真〉,《中國時報》(開卷版),8月20日。 張墨、徐敏(2005)。〈中國電影復興 〉,《綜藝》,第2期,2月17日。 張頤武 (1995)。〈尋覓舊上海:後殖民時代的神話〉,《電影新作》,第5期。 張懿輯錄(2001)。〈上海專號〉,《聯合文學》,10月號。 登琨艷 (2005)。〈上海時尚都市進行式〉,《新觀念》,3月號。頁18。 雷 璇 (2004)。〈電影院VS.男女關係〉,《上海漫步》,8月號。頁68-頁75。 廖炳惠 (2003)。〈世界文化的良心-《東方主義》二十五週年慶研討會紀要〉,《當 代》,第190期,頁4-13。 廖炳惠 (2003) 。〈追思從《文化與帝國主義》到《鄉關何處》的薩伊德〉,《當代》, 第194期。頁9-19。 紀碩鳴 (2005)。〈香港電影浴火重生競逐國際〉,《亞洲週刊》,3月13日。頁25。 歐小可 (2005)。〈華納進一步拓展試點城市外影院市場〉,《綜藝》,第7期,5月5日。 劉世鼎 (1998)。〈全球化理論批判-許勒與佛格森的理論〉,《當代》,第153期。 頁30-31。 魏可風(2001)。〈租界上海、電影與張愛玲〉,《聯合文學》,第204期。 中譯資料: 李歐梵著,毛尖譯(2000)。《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香港:牛津大學。 Adams, Sandra M .(1998)。〈西方人對上海的觀感(1842-1917)〉,《上海的發展及其對 中國現代化的影響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澳門大學。頁155-163。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台北:時報文化。 Agacinki, Sylviane著、吳雲風譯(2003)。《時間的擺渡者-現代與懷舊》。北京:中信。 Arendt Hannah著、蔡英文譯(1982)。《帝國主義》。台北:聯經。 Castells Manual著,夏鑄九、王志弘等譯(2000)。《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Colin 著,魏玓譯(1998)。〈全球傳播.全球的權力-國際傳播理論再思考與再建 構〉,《當代》,第136期。頁104-119。 Crang, Mile 、王志弘等譯(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頁162-163。 Dear, Michael J. 等合著、李小科等譯(2004)。《後現代都市狀況》。上海:上海教育。 Dirlik, Arif著,王寧譯 (1999)。《後革命氛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頁4。 Dirlik, Arif著、王寧等譯 (2004)。《跨國資本時代的後殖民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Dirlik, Arif著、張歷君譯 (2005)。〈建築與全球現代性、殖民主義以及地方〉《中外文 學》(34卷),第1期。頁23-43。 Groves, Don(2005)。〈更多美國電影將在中國同步上映〉,《綜藝》,第1期。 Jameson, F.著、張旭東編 (1996)。《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香港:牛津大學。 Levinson, Paul著,宋偉航譯(1999)。《數位麥克魯漢》。台北:貓頭鷹。頁127。 Miller.G.E,包玉珂編譯 (1982) 。《上海--冒險家的樂園》。上海:上海文化 。 Miller,Toby 等合著、馮建三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 Rhoads, Murphey 著、章克生等譯(1986)。《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上海:上海人 民。頁61。 Moore-Gilbert, Bart著,彭淮棟譯(2004)。《後殖民理論》。台北:聯經。 Said, Edward W. 著,王淑燕等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 Said, Edward W. 著,蔡源林譯 (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 Scholie, Jan Aart 著,王艷莉譯 (2003)。《解析全球化》。吉林:吉林人民。 Sparks, Throsby, David著、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頁92-93。 外文資料: Amin ,S.(1996):“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vol.3, no.2(Summer),pp.59-216. Amin ,S.(1996):“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erson, Benedict (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Ania Loomba(1998):Colonialism/Postcolonialism, London: Routledge, pp.1-7. Appadurai, A.(1990):“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e Economy”, Public Culture , vol.2, no.3(Spring) ,pp.49-70. Ashcroft, Bill ,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 eds(2000): Post-Colonial Studies: The Key Concep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habha, Homi (1983):“Differenc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Discourse of Colonialism,” in Francis Barker, et al. eds., The Politics of Theory(Colchester: University of Essex), pp.200. Bhabha, Homi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reckridge, Carol, and Van der Veer, Peter eds.(1993):Orientalism and the Post-colonialism Predicament: Perspectives on South Asia. Philadelphia:U. of Pennsylvania. Cable, V.(1995):“The Diminished Nation-State: A Study in the Loss of Economic power”, Daedalus, vol.124, no.2 (Spring), pp.23-54. Chen, Yao-sheng(1940):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 Dirlik.Arif(1997):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Dunning, John (1997): Alliance Capitalism and Global Business, Routledge, pp.7. Featherson, Mike (1996):“The Location, Globalism and culture Identity”. In Wilson, R & Dissanayake, W eds. Global/ Local: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Hall P.(1966):The World Cities . London: Heinemann. Hannerz, U.(1987):“The World in Creolisation”, Africa , vol.57, pp.59-546. Harvey, D.(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Cambride: Blackwell. Hobson, John A.(1998):Imperialism: A Study. Ann Arbor: Michigan UP ,p.13. Jameson, F.(1986):“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17(1): Jameson, F.(1991):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 Verso.J.W.(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pp.285-295. New York: Irvington Kapstein, E.B.(1994):Governing the Glob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ng, A.D.(1990):Global Cities: Post-Imperialism and the Internation of London, London: Routledge, pp26. Kozul-Wright, Richard and Rowthorn, R.(eds.)(1998):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MacMillan Press Ltd , pp.12. Lant, A.(1995):“Haptical cinema” , October 74, pp.45-73. Lefebvre, Henry.(1974):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efebvre, Henry.(1979):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Freiberg. Lefebvre, 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p.190. Loomba, Ania (1998):Colonialism / Postcolonialism, London: Routledge, pp.1-7. Malcom, W.(1995):Globaliz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Magdoff , H.(1992):“Globalization-to What End?”, in Miliband, R. and Panitch, L. (eds), Socialist Register . London: Merlin, pp.44-75. McCheshey , R. W. et al.(eds)(1998):Capitalism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Olds, Kris(1997):Globalizing Shanghai: The Global Intelligence Crops and the Building of Pudong. Cities 14(2):pp.109-123. Santa Cruz.(1986): The Decline of Soochow and Rise of Shanghai: A Study in the Economic Morphologic of Urban Change, 1756-189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ssen S.(1991):The Global City. NJ,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Sassen S.(1994a):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 CA,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Sassen, S.(1997):Losing Control? Sovereignty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assen S.(2002):Global Networks, Linked Cities. New York: : Routledge, pp.9-14. Schiller, H. I.(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 Smith, Anthony D.(1996):“Towards a Global Culture?”, Global Culture. In M. Featherstone (eds). London: Sage, pp.174. Spivak, Gayatri C. (1993):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New York: Routledge. Spivak, Gayatri C. (1984):“Criticism, Feminism and the Institution,” interview with Gross, Elizabeth , Spivak, Gayatri C. , “Criticism, Feminism and the Institution,” interview with Elizabeth Gross, Thesis Eleven, 10/11(Nov./Mar.1984-5),pp.183-184. Stuart, H.(1996):“When Was The Post-colonial?, Thinking at the Limit. ”In Chambers & Curti L. eds. 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 London: Routledge. Tayler, P.J.(2000):“Ization of the World: America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Hay, C. and Marsh, D. (eds), Demystifying Globalization. Basingstoke: Macmillan, pp.49-70. Young, Robert J. C. (1990): White Mythologies: Writing History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網路資料: 丁塵馨(2003)。〈“修舊”上海〉,《中國新聞週刊》(152期),10月20日。(收錄於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2003-10-23/1/2430.html) 丁塵馨(2005)。〈中國電影文化百年新生〉,《新聞週刊》。(收錄於 http://www.xwwb.com/gb/content/2005-03/12/content_413952.htm) 上海市地方市辦公室(主編)(2004)。《上海建築施工志》。(收錄於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69543/index.html) 上海城市規劃,《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單位名單》報告。(收錄於http://www.shghj.gov.cn:8080/gh/zcfgsub.php?nNodeId=26&curNodeId=104&layer=1) 三聯(編輯)(2004)。〈張藝謀的霸權時代〉,《三聯生活周刊》,7月21日。收錄於http://ent.sina.com.cn/r/m/2004-07-21/ba450554.shtml) 三聯(編輯)(2002)。〈上海的女性表達〉,《三聯生活周刊》,11月3日。收錄於http://www.lifeweek.com.cn/2002-11-13/000012985.html) 王欣(2005)。〈回到外婆時代經典今成時尚〉,《新民晚報》,4月26日。(收錄於http://xmwb.news365.com.cn/dh/t20050426_483367.htm) 王家浩(2002)。〈上海享樂主義的“新天地”〉,《明日周刊》。(收錄於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mrzk/mrjj/userobject10ai4568.html) 王曉明、李雪林(2002)。〈懷舊遮蔽了真實的老上海〉,《文匯報》。(收錄於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feature/193536.htm) 王新玲(編輯)(2005)。〈誰主導了上海 誰改變了上海:另一種“上海建設”〉,《人民日報》,2月2日(收錄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3/3163191.html) 尹鴻(2001)。〈全球化、好萊塢與民族電影〉,「銀海網」,7月11日(收錄http://www.filmsea.com.cn/zhuanjia/article/200112072346.htm) 平心(編輯)(2005)。〈外資進軍中國影院業 時代華納購上海永樂49%股權〉,《千龍網》。(收錄於 http://finance.qianlong.com/26/2003-6-26/180@918116.htm) 林衫(2005)。〈名牌入灘滿足上海人時尚感〉,「BBC中文網」,3月1日。(收錄於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310000/newsid_4312200/4312291.stm) 李光、洪偉成(2004)。〈“上海題材”走俏國際影視節〉,《解放日報》,6月7日。(收錄於http://www.grassy.org/View/CNContent.asp?CultureNewsID=24237)。 李光一(2004)。〈國泰電影院修繕一年後躋身票房30強〉,《解放日報》,7月1日。(收錄http://www.sh.xinhuanet.com/2004-07/01/content_2414759.htm) 李宏宇(2005)。〈張藝謀張偉平製造國產電影奇跡〉,《南方週報》,4月1日(收錄http://www.jczs.com.cn/go.htm?u=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news/2005/04/270.html) 李歐梵等(2002)。〈港滬“雙城記"的文化意義〉,《人民日報》。(收錄於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feature/193536.htm)。 朱大可(2004)。〈上海:情欲在尖叫〉,(收錄於http://www.anewfocus.com/wwwdigest/society/001028so-1.htm)。 肖冬連(2004)。〈1978—1984年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思路的演進—決策與實施〉,《當代中國研究》。(收錄於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5239)。 肖揚(2005)。〈"2004中國電影排行榜"揭曉 港片佔據半壁江山〉,《北京青年報》,5月25日。。(收錄於 http://www.filmsea.com.cn/news/200505250001.htm)。 任海傑(2004)。〈上海音樂廳的前世今生〉《新民晚報》,9月26日。(收錄於http://www.news365.com.cn/wxzt/wx_wenhua/shyyt/pyxgbd/t20040927_232391.htm) 孟悅(2004)。〈商務印書館創辦人與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社會構成〉,(收錄於 http://www.cul-studies.com/asp/list2.asp?id=545&writer=mengyue )。 洪崇恩(2004)。〈上海音樂廳中看又中用〉《文匯報》,9月10日。(收錄於http://www.news365.com.cn/wxzt/wx_wenhua/shyyt/pyxgbd/t20040910_211298.htm) 孫麗萍(2003)。〈美國華納投鉅資建多廳電影院 撬動中國影院市場〉,《新華網》,10月14日。(收錄於http://61.129.65.8:82/gate/big5/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31014/class014800011/hwz1026472.htm)。 曾義(編輯)(2005)。〈上海:亞洲第一塔如何保安全?〉,《南方網》。(收錄於http://www.southcn.com/travel/lyxw/200403020049.htm) 報社(編輯)(2004)。〈上海:跨國公司重要集聚地〉,《解放日報》,6月18日。(收錄於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7/node167/node35432/node35434/userobject1ai529803.html) 黃庭鈞(2002)。〈上海市民享受“高人類發展水平”生活解讀〉,「上海新華網」,10月31日(收錄http://dangjian.ccnt.com.cn/zt.php?col=61&file=1061) 陳曉黎(2004)。〈滬上電影票價細分等級〉,《文匯報》,10月22日(收錄http://dangjian.ccnt.com.cn/zt.php?col=61&file=1061) 張平(編輯)(2004)。〈香港電影,大陸可以借鑒的模式〉,《外灘畫報》,6月9日(收錄http://www.nb-sc.com.cn/BIG5/channel2/200406/09/3469.html) 趙子忠(2003)。〈探索中國電影產業化之路〉,《中國藝術報》(403期)(收錄http://www.cflac.org.cn/chinaartnews/2004-08/20/content_2718767.htm) 鈕鳴鳴(2003)。〈國泰換行頭 一個座位值兩萬〉,《生活周刊》,6月26日(收錄http://www.why.com.cn/epublish/gb/paper8/962/class000800055/hwz160215.htm) 郝建(2001)。〈海上舊夢歸何處 讀舊上海題材影視作品〉,「銀海網」,5月26日。(收錄於http://www.filmsea.com.cn/zhuanjia/article/200112072271.htm) 熊月之(2005)。〈近代上海形象的歷史變遷〉,「上海歷史研究所」(收錄http://www.historyshanghai.com/index/lunwen/8.htm) 熊月之(2005)。〈上海在中國與世界的地位〉,「上海歷史研究所」(收錄http://www.historyshanghai.com/index/lunwen/12.htm) 嚴昭柱(2005)。〈鄧小平文藝理論的精髓〉,《光明日報》,8月18日(收錄http://dangjian.ccnt.com.cn/zt.php?col=61&file=1061) 參考網站: 上海大光明集團http://www.shdgm.com/jtjj/jtjj.asp 上海永樂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paradise-filmtv.com/ 上海聯和院線加盟影院http://www.52suc.com/guide/index.asp 世紀環球院線http://www.g-film.com/cinema/index.asp 新上海影都http://www.paradise-filmtv.com/paradise/shyd.htm 影院熱線http://www.hotcinema.com/zsi/default.asp WTO網站: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countries_e/china_e.htm CEPA網站:http://cepa.tdctrade.com/ |
Description: |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1453004 9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453004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