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16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92/144379 (79%)
造訪人次 : 51192637      線上人數 : 8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167


    題名: 記憶、想像與歷史的疊印:電影《好男好女》的真實與虛構
    作者: 林慧婷
    貢獻者: 盧非易
    林慧婷
    關鍵詞: 好男好女
    互文
    後設
    眾聲喧嘩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2009-09-17 15:40:24 (UTC+8)
    摘要: 本研究擬對侯孝賢的電影《好男好女》做電影風格與電影語言的進行分析,針對的主題為在於影片真實與虛構的畫分界線、身份認同的困惑、多義與多義,研究中主要利用的理論有三,分別是後設理論、眾聲喧嘩與互文性、敘事理論中的觀點與認同。透過電影內逐場逐鏡分析,本研究發現侯孝賢以其豐富的電影語彙,模糊了真實與虛構,並且也利用影片中角色的角色扮演,讓劇中主角—梁靜的身份認同變得不固定而流動,而劇中主角身份認同的變動,也帶著觀眾穿越古今,穿越虛實;同時帶給觀眾出戲疏離與入戲認同的可能。另外,影片中的影像、音樂與語言,相互配合,發散著種種不可化約於一的訊息,帶給電影更多層的意義。
    This thesis analized the style and cinematic language of Hou Hsiao-hsien’s film Good men, Good Women. Three issues are discussed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confusion of identifications and heteroglossia. The main theories being adapted in the thesis are meta-theory, heteroglossia, intertextuality and narration in the film . With a close analysis of scenes in the film, the author shows how Hou manipulates the cinematic lexicon to blur the line of reality and fiction. Liang Jing, the leading actress in the film , is performing Jiang Biyu and she feels that hereself is becoming the woman she interprets. Self-identity of Liang Jing is changeable in the film .Viewers experience engagement and detachment through watching performance which lies between reality and fantasy. In addition, contesting ideological languages, songs and images express multi-vocalization and polysemy in the film.
    參考文獻: 一 中文
    于治中(1991)。〈正文、性別、意識型態—克麗絲特娃的解析符號學〉,呂政惠(編) 。《文學的後設思考 : 當代文學理論家》,頁206-223,台北:正中。
    向陽(1991)。〈青春與憂愁的筆記﹣﹣從臺語歌謠的「悲情城市」中走出〉,《聯合文學》,7(10) :90-94。
    朱天文(1995)。〈這次他開始動了—談論〈好男好女〉,《好男好女:侯孝賢拍片筆記、分場、分鏡劇本》,頁7-20。台北:麥田。
    朱天文(1995)。《好男好女:侯孝賢拍片筆記、分場、分鏡劇本》。台北:麥田。
    朱天文(1998)。《極上之夢 : 《海上花》電影全紀錄》。台北:遠流。
    朱光潛(2001)。《詩學》。台北 : 國際少年村。
    吳佳琪(2000)。〈剝離的影子──談《好男好女》中的歷史與記憶〉,林文淇等(編) 。《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303-320,台北:城邦文化。
    吳其諺(1993)。〈有關《戲夢人生》的四個聯想〉,《影響》,39:90-92。
    吳念真、朱天文(1998) 。《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台北:遠流。
    吳珮慈(1999)。〈凝視時間,在動與不動之間--長鏡頭的一種美學反思〉,《中外文學》,27(8):8-15。
    吳珮慈(2003)。「電影理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上課筆記。
    吳珮慈譯(1989)。A. Gardies著,〈說謊的男人:一個呼喚觀眾的陳述〉,《電影欣賞》,37:33-36。
    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 : 遠流。(原書:Aumont Jacque& Marie, Michel.著. [1988]. L`Analyse des Films.)
    吳新發譯(1993)。《文學理論導讀》,台北 : 書林。(原書Terry Eagleton.(1983).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 by Terry Eagleton.)
    呂亭潁(1999)。《侯孝賢電影風格研究》。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熾(2003年5月24日)。〈真善美化身原節子〉,中國時報,頁E7。
    李金徽(1998)。《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男性形象:1919∼1961》。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振亞(2001)。〈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意象的失落〉,劉紀蕙(編) 。《他者之域 : 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 頁259-274。台北 : 麥田。
    李達義(1991)。<侯孝賢的電影人生>,《電影欣賞》,17(3):76-83。
    沈曉茵(2000)。〈本來就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林文淇等(編) 。《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61-92,台北:城邦。
    孟洪峰(2000)。〈侯孝賢風格論〉,林文淇等(編) 。《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29-59,台北:城邦文化。
    林文淇(2000)。 <「回歸」、「祖國」與「二二八」:《悲情城市》中的台灣歷史與國家屬性>,林文淇等(編) 。《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157-179,台北:城邦文化。
    林文淇(2000)。<戲、歷史、人生:《霸王別姬》與《戲夢人生》中的國族認同>,林文淇等(編) 。《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231-260,台北:城邦文化。
    林文淇(2001)。〈九0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劉紀蕙(編) 。《他者之域 : 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頁275-296,台北 : 麥田。
    林玫君譯(1989)。W.Kayser著,〈誰在講小說〉,《電影欣賞》,37:16-17。
    林彥甫(1996)。《觀看恐怖電影的心理機制—以『認同』分析”半夜鬼上床”》 。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盈志(1999)。〈《楚門的世界》:影像媒體的神話及後設〉,《藝術論衡》,5:119-130。
    林盈志(2002)。《當代台灣後設劇場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晏夙譯(2001)。Emmanuel Burdeau,<侯孝賢訪談>,Cahiers du Cinema(電影筆記)(編)。《侯孝賢電影 Hou Hsiao-hsien》,頁79-132,台北 : 國家電影資料館。
    林泰鵬整理(1995)。〈不斷顯影的歷史與記憶 在虛構中透視歷史:《好男好女》座談會〉,《電影欣賞》,77:64-72。
    侯孝賢(1998)。《極上之夢 : 海上花電影全紀錄》,台北 : 遠流
    俞虹譯(1987)。Gabriel von Eisenstei等著,〈有聲電影的未來〉,《北京電影學院學報》,7:4-7。
    唐維敏譯(2000)。Nick Brown著, <《戲夢人生》:侯孝賢的景色詩學>,林文淇等(編) 。《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215-229,台北 : 城邦文化。
    孫小玉(1991)。〈繫鈴?解鈴?—羅藍巴特〉,呂政惠(編) 。《文學的後設思考 : 當代文學理論家》,頁78-103,台北:正中。。
    迷走、梁新華編(1991)。《新電影之死 : 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台北 :唐山。
    迷走、梁新華編(1994)。《新電影之外/後》,台北 : 唐山。
    馬慧南譯(1989)。μ集團著,〈觀點修辭學〉,《電影欣賞》,37:18-20。
    崔君衍譯(1995)。Andre Bazin著,〈攝影影像的本體論〉,《電影是什麼》,頁13-22,台北:遠流。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狼》,台北:聯合文學。
    張正譯(1989)。M.Duffrenne著,〈影片的觀演者〉,《電影欣賞》,37:45-47。
    張昌彥譯(1995)。蓮實重彥著,〈考古學的恍惚: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電影欣賞》,13(1):80-87。
    張杰(1998) 。《巴赫金集》,上海:遠東。
    張祖建譯(1986) 。Warnar. C. Butz著,〈距離與視角—類別研究〉,王泰來(編) 。《敘事美學》,頁124-147,重慶:重慶出版。
    張梨美譯(1997) 。Stam Robert著,《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 : 遠流。
    張寧(1995) 。 〈「悲情城市」--以瓦解達成的 述述〉,《當代》,84:84-87。
    張瓊云(1999) 。 《電影音樂的符號性─以侯孝賢的電影為例》。私立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永明(1993年9月8日) 。〈臺灣歌謠記事:「望春風」〉,中國時報,寶島版。
    許綺玲譯(1995) 。Roland Barthes著,《明室 / 攝影札記》,台北 : 台灣攝影季刊。
    陳中梅譯(2001) 。Aristoteles著,《詩學》,台北:臺灣商務。
    陳怡樺(2002) 。《「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國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健宏譯(1989) ,W.Iser著,〈遊動觀點〉,《電影欣賞》,37:37-39。
    陳儒修(1996) 。〈歷史與記憶:《好男好女》到《超級大國民》〉,《中外文學》,293:47-59。
    陳儒修(2003) 。 「電影理論」,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上課講義。
    陳儒修, 郭幼龍譯(2002) 。Robert Stam著,《電影理論解讀》,台北 : 遠流。
    焦雄屏(1991) 。〈悲情城市:試賦台灣史詩〉,焦雄屏(編) 。《台灣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頁48-59,台北:遠流。
    焦雄屏(2002) 。〈好男好女〉,焦雄屏(編) 。《台灣電影90新浪潮》,頁95-106,台北:麥田。
    黃美鳳(1998) 。《侯孝賢電影暨其美學涵意初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傳法(1998) 。〈在思想、心靈的深處——談侯孝賢及其影片〉,《當代電影》,2:82-85。
    葉月瑜(1999) 。〈臺灣新電影:本土主義的「他者」〉,《中外文學》,27(8):43-67。
    葉月瑜(2000) 。〈女人真的無法進入歷史嗎:再讀《悲情城巿》〉,林文淇等(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181-213,台北 : 城邦文化。
    葉月瑜(2000) 。《歌聲魅影 : 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台北 : 遠流。
    路況(1992) 。〈鏡中之鏡:《阮玲玉》的「戲外戲」與「戲中戲」〉,《電影欣賞》,55:38-40。
    廖咸浩(1994) 。〈南方異類--以後殖民視角看「悲情城市」與「牛棚」中的語言、沈默與歷史〉,《中外文學》,22(8):59-73。
    聞天祥(1996) 。〈好男好女:侯孝賢的多重世界〉,《攝影機與絞肉機》,頁9-15,台北:知書房。
    聞天祥(1996) 。〈戲夢人生二則:人生無常,天地無盡〉,《攝影機與絞肉機》,頁3-7,台北:知書房。
    齊隆壬(1992) 。《電影符號學》。台北 : 書林。
    劉北成、李曉光譯(1998) 。《言語與現象》,台北 : 桂冠。(原書: Derrida Jacques著.La Voix et le Phenomene.)
    劉紀蕙(1994) 。〈高達「芳名卡門」中音樂與敘述的辨證〉,《文學與藝術八論 : 互文•對位•文化詮釋》,頁33-50,台北 : 三民。
    劉紀蕙(1997) 。〈跨藝術互文與女性空間:從後設電影談蘿茲瑪的藝術相對論〉,《中外文學》,25(12):52-81。
    劉康(1995) 。《對話的喧聲 : 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 : 麥田。
    劉森堯譯(1996) 。Christian Metz著,《電影語言 : 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 : 遠流。
    蔡源煌(1992) 。《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 : 雅典。
    鄭樹森(2003) 。《小說地圖》。台北 : 一方。
    盧非易(2003) 。「視覺傳播」,國立政治大學,上課筆記。
    盧非易(2003年11月) 。〈另一種電影 : 黑暗之光〉,「2003 聚焦台灣 台灣電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蕭瑞甫(1999) 。〈從『中界軀體』看後設電影之文化論述策略 以德瑞克˙賈曼之《浮世繪》及彼德˙格林那威之《建築師之腹》為例〉,《中外文學》27(8):68-96。
    閻嘯平(1989) 。〈影片內╱外的觀點導言:影片裡的觀點,電影裡的觀點〉,《電影欣賞》,37:10-15。
    閻嘯平譯(1989) 。 C. Metz著,〈沒有人稱的表述過程:影片的定位〉,《電影欣賞》,37:25-28。
    謝忠道譯(2001) 。Erwan Higuinen著,〈好男好女〉,等Cahiers du Cinema(電影筆記)編 ,《侯孝賢電影 Hou Hsiao-hsien》,頁191-195,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鍾明德(2001) 。《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 : 書林。
    簡妙如(2003) 。《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 : 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藍博洲(1991) 。《幌馬車之歌》。台北 : 時報。
    藍博洲(20001) 。〈蔣姑娘〉,《台灣好女人》,頁143-199,台北 : 聯合文學。
    顏忠賢(1996) 。〈地點感與感覺結構:以九份的《戀戀風塵》與《無言的山丘》為例〉,《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頁58-65,台北:萬象。
    顏忠賢(1998) 。〈不在場□台北—八0年代以後台灣都市小說的書寫空間策略〉,陳羲芝(編) 。《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詳析台灣小說發展風格˙建構台灣小說史觀》,頁418- 439,台北:聯經。
    羅瑞芝(1992) 。〈「悲情城市」的聲音美學〉,《中外文學》,20(10):130-144。
    羅頗誠(1995) 。 〈迷失在歷史、現實、與幻象之間的《好男好女》〉,《影響》,63:78-80。
    蘇培凱等譯(2000) 。 June Yip 著,〈一個國家的建構:台灣電影與侯孝賢的『台灣三部曲』〉,林文淇等(編)《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頁261-302,台北:城邦文化。
    二 外文
    Bakhtin, M. M.(1984).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Minneapolis ( C. Emerson Tran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khtin, M. M.(1996).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 four essays( C. Emerson & M. Holoquist, Trans.). Austin, Tex. :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rthes ,Roland. (1977). From Work to Text .Image, music, text (pp155-164).New York : Hill and Wang.
    Barthes,Roland.(1977).The Death of The Author.Image, music, text (pp142-148).New York : Hill and Wang.
    Caws, Mary Ann.(1989). Perspectives on perception : philosophy, art, and literature . New York : P. Lang.
    Chi, Robert.(紀一新)(1999). Getting It on Film:Representing and Understanding History in A City of Sandess .Tamkang Review.29(4 ).47-84.
    Cowie ,Elizabeth. (1991). Underworld U.S.A.: Psychoanalysis and Film Theory in the 1980s. In J.Donald(Ed.),Psychoanalysis and Cultural Theory: Thresholds (pp.104-138).London: Macmillan.
    Edward,Branigan.(1984). Point of view in the cinema : a theory of narration and subjectivity in classical film . Berlin ; New York : Mouton.
    Fiske, John .(1987).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Flitterman-Lewis ,Sandy. (1992).Psychoanalysis, Film, and Television.In Robert C. Allen . (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 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Kristeva, Julia.(1980).The Bounded Text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pp.36-63).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risteva, Julia.(1986). From Symbol to Sign. The Kristeva reader (pp.62-73).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risteva, Julia.(1986). The System and the Speaking Subject. The Kristeva reader (pp.24-33).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risteva, Julia.(1986). Women’s Time. The Kristeva reader (pp.187-213).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risteva,Julia.(1986). Word,Dialogue and Novel. The Kristeva reader (pp.34-61).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iao, Ping-hui.(廖炳惠)(1999). Passing and Re-articulation of Identity: Memory, Trauma, and Cinema. Tamkang Review.29:4 .85-114。
    Lim,Bliss.(2001) .Spectral Times: The Ghost Film as Historical Allegory. Positions :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Special Issue, Asia/Pacific Cinemas: A SpectralSurface] 9(2). .287-329.
    Lotman, Jurij .(1977) The Structure of the Artistic Text.( R. Vroon. Trans.). Ann Arbor : [Dept. of Slav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tz, Christian .(1982). Psychoanalysis and cinema : the imaginary signifier.( C.Britton, A.Williams, B.Brewster and A.Guzzetti,Trans.)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Nichols, Bill. (1991) .Representing reality :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 .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lato(1974). The Republic(G. M. A. Grube, Trans.).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Stam ,Robert .(1992).Reflexivity in Film and Literature: From Don Quixote to Jean-Luc Godar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ugh, Patricia.(1984). Metafiction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三、網站
    20世紀詩歌精選http://poempoet.nease.net/poem20/total.htm
    《好男好女》音樂製作http://www.hakka.gov.tw/htm/hakka/hakka200210/issue02_c.htm
    《悲情城市》序言http://www.ylib.com/search/pre_show.asp?BookNo=X1004
    中國近代文學史,第十三章:在民族解放旗幟下的文學創作(一) ,第一節:田間等人的詩歌創作 http://www.twbm.org.tw/window/3literw.htm
    伊能靜個人網站,http://www.annieyi.org/lit_book6.htm
    孫秀蕙個人網站,〈好男好女〉影評,http://ad.nccu.edu.tw/wisconsin/index.htm
    喧譁繁衍大哉問 後現代主義簡介http://www.eng.fju.edu.tw/Literary_Criticism/postmodernism/intro_chinese.html
    跨藝術研究網頁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Interart/InterartHomepage.htm
    蔡秀枝《城市文本與空間閱讀》。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22.htm#note1
    藍博洲,〈「四六」證言錄〉流亡的銀鈴——朱實 〉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980426.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0453012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453012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3012101.pdf15KbAdobe PDF2918檢視/開啟
    53012102.pdf22KbAdobe PDF21052檢視/開啟
    53012103.pdf16KbAdobe PDF21014檢視/開啟
    53012104.pdf18KbAdobe PDF2891檢視/開啟
    53012105.pdf36KbAdobe PDF21526檢視/開啟
    53012106.pdf158KbAdobe PDF24502檢視/開啟
    53012107.pdf179KbAdobe PDF21712檢視/開啟
    53012108.pdf387KbAdobe PDF22963檢視/開啟
    53012109.pdf33KbAdobe PDF2996檢視/開啟
    53012110.pdf81KbAdobe PDF2181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