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06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328512      線上人數 : 86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060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060


    題名: 高等技職校院與企業參與產學合作因素之研究
    Th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作者: 洪偉盛
    Hung,wei-sheng
    貢獻者: 秦夢群
    Joseph,Chin
    洪偉盛
    Hung,wei-sheng
    關鍵詞: 產學合作
    高等技職校院
    企業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s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17 15:12:20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等技職校院與企業參與產學合作的因素,除了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高等技職校院學生與企業界主管對於參與產學合作因素重要性的認知和雙方看法的差異之外,並利用集群分析方法,將高等技職校院學生與企業界主管各分為三大集群,最後並試圖提出具體的合作途徑。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發展出「高等技職校院與企業參與產學合作因素之調查問卷」,並採用因素分析之主成份分析法,萃取出九個因素,分別為:(1)設備獎勵因素;(2)人力交流因素;(3)合作互動因素;(4)人才網羅因素;(5)溝通聯盟因素;(6)人才培育因素;(7)回饋企業因素;(8)社會公益因素;(9)就業進修因素。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經過預試修正之後,正式問卷調查的對象分別是高等技職校院的學生以及企業界的主管人員。學生方面有效樣本為754位,企業界主管方面有效樣本為134位。

    綜合本研究的研究發現、結果分析與討論,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高等技職校院學生與企業界主管對於參與產學合作因素重要程度認知之評定得分最高為「就業進修因素」。
    二、高等技職校院學生與企業界主管對於參與產學合作因素重要程度認知有部分顯著差異存在。
    三、依據高等技職校院學生與企業界主管對於參與產學合作因素重要程度認知之差異情形分別可歸納出三個集群。

    再者,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提出一些有關產學合作方面的建議供高等技職校院學生、企業界、教育主管行政機關以及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字:產學合作、高等技職校院、企業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viewpoints of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iefs in enterprises in Taiwan. Besides using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analyze the viewpoints of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between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hiefs in enterprises, cluster analysis was also used to classify the students and chiefs into three groups individually. Finally, concrete cooperative ways between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hiefs in enterprises we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in the topic of“The questionnaire for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was formed. The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adopted and 9 factors were extracted: (1) the factor of equipment and reward; (2) the factor of human resource interchange; (3) the factor of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4) the factor of human resource hunting; (5) the factor of communication and alliance; (6) the factor of human resource breeding; (7) the factor of feedback of enterprises; (8) the factor of public welfare; (9) the factor of employment and further education.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iefs in enterprises in Taiwan after being revised. 754 surveys returned from the student samples and 134 surveys returned from the chief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to be valid.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factor of employment and further education”is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iefs in enterprises in Taiwan.
    2. The viewpoints of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iefs in enterprises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some backgrounds.
    3.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viewpoints of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iefs in enterprises, 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individu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guidance and implications to the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proposed.
    Keywords: Industry-academy cooper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s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壹、中文部分
    王信智、陳淑菁(1997)。建教教育合作方案的沿革。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1,37-39。
    王保進(2004)。多變量分析。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愉淵(1998)。產學合作資源更豐沛―理論實務聯手打天下。卓越雜誌,1998年3月號,78-82。
    江義平(2000)。以產學合作模式發展技術人力資源之研究---臺灣省職業學校產學合作實施現況分析。技術學刊,15(1),139-148。
    行政院主計處(編)(200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一○四)。臺北:編者。
    行政院青輔會(2004)。取自http://www.nyc.gov.tw/intro_5.htm網頁。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科學技術統計要覽。臺北:國科會。
    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2001)。求才求職現況。取自http://www.tsvtc.gov.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1)。新世紀人力發展方案。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技職教育定位新聞稿。取自http://www.cepd.gov.tw/indexset/indexcontent.jsp?task=search&h=0&l=0&o=4&a=&f=0&t=0&s=&q=&e=&n=&v=root&fileaut=&filename=&filetype=&rel_start=1&rel_num=10&sim_start=1&sim_num=10&property=&property=&sendQuery=&p=%A7%DE%C2%BE%B1%D0%A8%7C&send232.x=9&send232.y=5。
    何容(主編)(1996)。國語日報字典(第1版)。臺北:國語日報。
    余政光(1995)。專科學校與企業界合作的途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9,22-24。
    吳亞君(2001)。航太科技教育產學聯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3版)。臺北:臉譜出版,229-250。
    吳清基(1998)。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 臺北:師大書苑。
    李仁芳(1998)。產學研合作創新與國家競爭力。臺北:國科會。
    李明義(2001)。製造科技產學合作教育執行工作報告。第一屆全國大專校院研發主管會議,屏東科技大學。
    杜正勝(2004)。為技專校院跨新步,教育部將成為技專校院產學合作平台。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81,2-4。
    杜瑞澤(1996)。產學合作於設計教育之重要性研究。工業設計,25(2),2-5。
    谷家恆、張一蕃、楊啟航、彭游、孫思源(1998)。由全面品質管理理念探討技職教育與產業界配合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2),1-15。
    周志榮(2003)。「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及職業訓練合作體系之建構」論壇之引言資料。發表於2003年7月9日導航e世紀-全國教育發展會議。高雄:和春技術學院。
    周春美,沈健華(2004)。商業技職人力僱用條件需求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0(2),147-177。
    周燦德(2004)。推動技職教育的基本思考與建立產學合作的新機制。教育研究月刊,122,14-18。
    孟繼洛(1990)。工專產學合作的探討。工職雙月刊,12(3),17-19。
    孟繼洛(2003)。產學合作教育的新思維。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6,17-20。
    林炎旦(1995)。產官學合作培育科技人才之策略。載於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主辦:1995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集,193-200。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炎旦(1998)。產學合作增進技職校院教師實務教學經驗。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4,13-16。
    林清和(1994)。產學合作之特色。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23,32-35。
    林榮泰(1995)。設計服務中心之規劃。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五年規劃1995-2000,25-30。
    林榮泰(2000)。設計科系七年一貫「師徒制教育」之相關研究。2000教育夥伴關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8。
    林聰明(1993)。工程教育與技職教育如何配合產業技術發展需要。載於行政院第十四次科技顧問會議:議題壹、加強科學與技術教育、落實研發成效。臺北:教育部。
    林麗淑(2003)。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及職業訓練合作體系之建構。文教新潮,8(4),22-24。
    徐作聖(1999)。全球化科技政策與企業經營。臺北:華泰書局。
    徐明珠(2002)。提綱挈領,整併技職院校(2002年06月21日)中央日報教育天地。
    徐明珠(2004)。經建引擎不停息,工業技職教育要從知識的創新再出發。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81,10-16。
    秦夢群(2003)。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出版社。
    高玉芬、何志峰(1996)。由策略聯盟剖析建教合作。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5,51-55。
    高科大採雙講師進補,學生能力提升四成(2004年01月29日)聯合報。
    張添洲(2004)。技職教育精緻化。師友月刊,2004年5月號,14-18。
    教育部(2000)。追求卓越的技職教育。技職教育白皮書。取自http://www.tve.edu.tw/data/技職教育白皮書0718/3白皮書-前言.htm。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354001/2003/discuss/207.htm。
    教育部技職司(2000)。大專校院與校外學習組織建立教育夥伴關係試辦要點。取自http://www.tve.edu.tw/data/00118.htm。
    教育部技職司(2001)。技職校院產學合作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記錄。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技職司(2004)。九十三學年度公私立技專校院一覽表。臺北:教育部。
    陳木金(2001)。從發展型管理談優質校長如何營造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研習資訊18(6),1-14。
    陳木金(2004)。趨勢領導理論對學校行政經營的啟示。2004.12.25學校行政論壇第13次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107-120。
    陳卓君(2000)。2000最新大學調查。遠見《YOUNG雜誌》。臺北:遠見雜誌出版社。
    陳南鳴(2003)。產學合作、技術移轉與創新育成。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78,8-12。
    陳甦彰(2003)。離島地區技專校院推動產學合作的成效與發展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53,74-79。
    陳鴻慶(2001)。產學合作的具體作法。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1,57-61。
    陸國強譯(1994)。朗文英漢雙解精選辭典。香港:朗文出版。
    曾美君、許文秀(2000)。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之經濟誘因分析。科技管理月刊,5(3),155-163。
    曾銘深(1999)。OECD國家推動產業合作之做法。經濟情勢暨評論,5(3),80-98。
    曾韻澄(2003)。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運作機制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馮丹白(1996)。產學合作培育工業技術人力策略之研究(計劃編號:NSC85-2413-H003-012)。臺北:國科會。
    黃政傑(1999)。序。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臺北:教育部。
    黃政傑(2000)。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師大書苑。
    黃英忠(2002)。高等管理教育產學合作模式探討:資源依賴觀點。長榮學報,6(2),15-31。
    黃廣志、黃俊欽(2000)。建教合作與夥伴關係的建立。2000海峽兩岸技職(高等職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0-57。
    楊朝祥(2002)。建置產學合作新關係。國家政策論壇季刊,91年春季號。
    溫世仁。最後一哩學程。取自http://www.lastmile.ws/about.htm。
    葉怡君(2001)。影響我國商業技職院校與企業合作夥伴關係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廖盈琪(2003)。產學合作之創新分析。科技發展標竿,3(4),1-10。
    劉貴賢(1996)。加強技術學院與企業界合作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1,51-53。
    劉錦龍(1983)。企業如何與學術研究機構結合從事研究發展。臺北:崇德工業發展基金會。
    蕭錫錡(1994)。我國工業教育建教合作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19,161-177。
    蕭錫錡(1997)。專科學校產學合作實施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計畫編號:NSC86-2516-S018-009-TG)。臺北:國科會。
    戴曉霞(2000)。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教育研究集刊,44,35-59。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士傑(1999)。知識產業推手,捨我其誰。就業情報,頁54。
    羅吉榜、楊蓉昌(1994)。企業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羅達賢、洪國琮、何錦堂(1999)。如何善用高等教育機構研發能量之研究。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論文。
    貳、英文部分
    Bloedon, R.V. & Stokes, D. R. (1994). Making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ucceed.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37(2), 44-49.
    Calvert, J., & Patel, P (2002).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in the UK, SPRU.2004/11/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sussex.au.uk/spru/publications/reports/patel.pdf.
    Crew, C. (1995).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resource for counseling.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Evans, R.V., & Herr, E.L. (1978). Founda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umbus, OI: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Franzis, H. J., Hers, D. E., & Harrigan, M.W. (1995). Employer-provided training: Results of a new survey. Monthly Labor Review.
    Hans, C. (1987).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university to SMS enterprises. Technovation , June,72-85.
    Joan, L.W. (1996). Business teacher’s role i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The Methodology of Business Education, 34, 30-39.
    Peters,L., & Fusfeld,H.(1982).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US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Ruth, S. K. (1996). Successful business alliance. The Methodology of Business Education, 34, 10-23.
    Tzeng,S.C.,Yeh,J.P., & Ma,W.P. (2005). Industrial-academic cooperation of technical university and automobile industry in Taiwan. 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 2(1), 367-371.
    Timpaue, M. (1983). Private sector. Initiatives in Education, Nassp, 29-32.
    Valentin, E.M.M. (2000),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A framework of benefits and obstacles. Industry & Higher Education, 14(3), 165-17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2152024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2024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2024101.pdf91KbAdobe PDF21171檢視/開啟
    52024102.pdf222KbAdobe PDF21066檢視/開啟
    52024103.pdf135KbAdobe PDF21098檢視/開啟
    52024104.pdf260KbAdobe PDF21252檢視/開啟
    52024105.pdf455KbAdobe PDF21214檢視/開啟
    52024106.pdf693KbAdobe PDF21929檢視/開啟
    52024107.pdf728KbAdobe PDF21007檢視/開啟
    52024108.pdf955KbAdobe PDF21064檢視/開啟
    52024109.pdf266KbAdobe PDF21110檢視/開啟
    52024110.pdf270KbAdobe PDF21678檢視/開啟
    52024111.pdf377KbAdobe PDF2201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