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部份 中華玻璃娃娃社會關懷協會(2004)。玻璃娃娃介紹。臺北市。 中華玻璃娃娃社會關懷協會(2004)。玻璃娃娃簡介 / 何謂玻璃娃娃。2004 年 3 月 2 日,取自 http://www.tsc.idv.tw/oif/about_oif.asp?kind_id=4 中華玻璃娃娃社會關懷協會(2005)。心中的問號。2005 年 3 月 7 日,取自 http://www.give.org.tw/ClickDonation/LoveZone_Show.asp?LoveZone_ID=102。 王天苗 (主編)(2003)。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作業手冊。臺北市:教育部特教司’。 王文科(1990)。緒論:特殊教育的定義、發展與趨勢’。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市:五南。 王作仁(1999)。罕見疾病。臺北市:聯合文學。 王浩威(1996)。薩克斯的魅力。載於火星上的人類學家。臺北市:天下文化。 何華國(199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南。 吳武典(1991)。肢體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與安置措施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教研會。 李茂興(譯)(1998)。R. S. Sharf 著。生涯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智。 李康、李猛(譯)(1998)。A. Giddens 著。社會的構成。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翠玲(1990)。傑出肢體障礙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海娟(2003)紐西蘭®心障礙者福利政策。載於中華民國內政部社會司(主編),先進國家®心障礙者福利政策簡介。臺北市:中華民國內政部。 林如立(2004)。成骨不全症之成因與治療。適用「罕見疾病防制及藥物法」之藥物年報,3,28-30。 林宜樺(2004)。台灣垂袢躟掩棆牧怳坏芠P發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實力舉隅:Æ’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質的研究方法(カ51-91)。高雄市:麗文文化。 J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カ 141-158)。臺北市:巨流。 棡麰說]譯)(2000)H. Hermanns 著。Narratives interview。鼽�� U. M. A. Flick (Ed.), Handbuch qualitativer sozialforschung, (pp. 182-185)。未出版。 �梅(2002)。從家庭資源經營看家有罕見病患。載於曾±”傑、陳莉茵 (主編),罕見疾病社會立法紀念專輯(カ 172-180)。臺北市:罕見疾病基金會。 張彥婷(1999)。女性家長參與學Æ’事物經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秀雅(1992)。成年後失明者的適應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柏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主編),質的研究方法(カ 25-49)。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莉茵(2002)。抉擇。載於曾±”傑、陳莉茵(主編),罕見疾病社會立法紀念專輯(カ 151-165)。臺北市:罕見疾病基金會。 張家銘等(譯)(1997)。A. Giddens 著。社會學。臺北市:薴s。 程鈺雄(譯)(2004)。T. E. C. Smith 著。特殊教育導論 — 應用在融合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南。 黃光雄等(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 — 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嘉雄(1998)。Ω“程。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b。 黃譯瑩(2003)。統整Ω“程系統。臺北市:巨流。 萬明美(1996)。視覺障礙教育。臺北市:§南。 萬育維、王文娟(譯)(2002)。A. P. Turnbull & H. R.Ⅲ Turnbull 著。®心障礙家庭 — 建構專業與家庭的信賴聯盟。臺北市:洪∏文化。 ∏秀珍(2002)。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的未®”發展。載於曾±”傑、陳莉茵(主編),罕見疾病社會立法紀念專輯(カ 73-81)。臺北市:罕見疾病基金會。 ∏秀珍、曾±”傑、林ß”鴻(2002)。各國罕見疾病相關法案之比較研究。臺北市:罕見疾病基金會。 ∏瓊華(1990)。學前特殊兒童之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市:§南。 鄒±“蓉(2004)。你我有情,人間無礙 — 淺談融合式體育的理念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33(1)。 翟宗Æ(1998)。職業傷害P殘≥“工的心理Ω’適歷程及心理輔導人�漱隊J策略、角色與功能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趙永芬(譯)(1996)。O. Sacks 著。火星上的人類學家。臺北市:天下遠見。 賴文福(譯)(2000)。M. D. Fetterman 著。民族誌學。臺北市:弘智文化。 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南。 顏上玲(2000)。浴火鳳凰 — 口足畫家的自我超越及其生涯發展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西文部份 Anastasiow, N. J., Grimmett, S., & Hanes, M. L. (1981). Etho- and socail-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In N. J. Anastasiow (Ed.), New directions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Inc. Apple, M.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urk & London: Routledge. Biklen, D. P. (1989). Redefining schools. In D. Biklen, D. Ferguson & A. Ford (Eds. ), Schooling and disability .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lgin, M. J., Phipps, J., & Harow, E. (1990). Parental management of fear in chronically ill and healthy children.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15, 733-744. Evans, I. M., & Weld, E. M. (1989). Evaluating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 Process and outcome. In D. Biklen, D. Ferguson & A. Ford (Eds.), Schooling and disability.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erguson, D. L. (1989). Severity of need and educational excellence: Public school reform an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In D. Biklen, D. Ferguson & A. Ford (Eds.), Schooling and disability.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erguson, P. M., & Asch, A. (1989). Lessons form life: Personal and parental perspectives on schools, childhood, and disability. In D. Biklen, D. Ferguson & A. Ford (Eds.), Schooling and disability.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l, K. M., Williams, D. A., & Thompson, R. J. (1991). Sickle cell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reltion if child and parent pain coping strategies to adjustment. Women & Health, 24, 59-75. Jones, C. J. (1992).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exceptional students: Handicapped and gifted.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Kemp, L. (2002). Why are some people’s needs unmet? Disability & Society, 17(2), 205. Lowenfeld, B. (1975). The changing status of the blind: From separation to intergration.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McCarthy, E. A. (1984). Is handicap external to the person and therefore man made? British Journal of Mental Subcdrmality, 30, 3-7. McCutcheon, G. (1982). What in the word is curriculum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21, 18-22. McCutcheon, G. (1995). Developing curriculum: Solo and group deliberation.New York: NY: Longman. Shea, T. M., & Bauer, A. M. (1994). Learners with disabilities: A social systems perspective of special education. Madison, Wis.: Brown & Benchmark Publishers. Tomlinson, S. (1982). A sociology of special education. Zepf, C. (1990). Overqualified and underutilized: A career disruption. Hearsay (Spring- Summer),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