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001
|
Title: | 國民小學校長反思與校長專業能力發展之研究 |
Authors: | 吳佩陵 |
Contributors: | 陳木金 吳佩陵 |
Keywords: | 校長反思 校長專業能力發展 |
Date: | 2007 |
Issue Date: | 2009-09-17 15:03:44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民小學校長反思與校長專業能力發展之關係。本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問卷調查樣本以臺灣地區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等八個縣市之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為研究對象,共抽樣444人,樣本回收329份,回收率達74.01%;樣本可用329份,可用率達74.01%。研究工具包含自編之「國民小學校長反思調查問卷」與採用之「國民小學校長專業能力發展調查問卷」;本研究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SEM)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討論。根據研究結果與分析後歸納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民小學校長反思之內涵包括反思的態度、反思的內容、反思的策略、反思的支持與反思的行動。 二、國民小學校長專業能力發展之內涵包括校務發展、行政管理、教學領導、公共關係、專業責任。 三、校長反思的得分程度佳,並以「反思的內容」得分最高,而「反思的策略」得分最低。 四、校長專業能力發展的現況得分程度佳,並以「行政管理」能力表現最佳,以「教學領導」能力得分最低。 五、背景變項中,校長性別和校長年齡在校長反思的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但在最高學歷、校長年資、學校規模、和學校區域未達顯著差異。 六、背景變項中,校長年齡和學校規模對校長專業能力發展的得分差異達顯著水準,但在校長性別、校長年資、最高學歷和學校區域未達顯著差異。 七、校長反思與校長專業能力發展間呈顯著正相關。 八、校長反思對校長專業能力發展具有高度預測力,且以反思的行動最具有預測力。 九、校長反思對校長專業能力發展的模式經驗證後適配度佳,具有顯著影響力。 最後,本研究依研究結果分別提出以下建議: 壹、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校長培訓課程宜應嵌入有關校長反思的學習,藉由反思提昇校長專業能力並增進學校經營績效。 二、辦理有關校長反思之研習課程或其他校長在職進修課程,以持續發展校長專業能力。 三、統合相關資源成立校長社群網絡,以建置校長資料庫與分享資源的平台。 貳、對國民小學校長的建議 一、建置校長網絡分享空間,以幫助校長成長與發展 二、組成校長專業社群以增進交流、激盪與對話 三、注重校長反思與實踐能力,以提升校長專業能力。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principal’s reflection and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s. Questionnaires Investigation as the research method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was distributed to 444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inclusive of Taipei City, Taipei County, Keelung City, I-Lan County, Taoyuan County, Hsin Chu County, and Miaoli County. There are totally 329 valid sample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data obtained is interpret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é posteriori comparison,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SEM through the use of LISREL 8.71.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principal’s reflection includes: the attitude of reflection, the content of reflection, the strategy of reflection, the advantage of reflection, and the action of reflection. 2.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cludes: schoo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ve government,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public relation, and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3.All elements of the elementary principals’ reflection get positive outcomes, and among them, the dimension of “the content of reflection” ranks the highest, “the strategy of reflection” ranks last. 4.All elements of the elementary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receive positive outcomes. Among them, the dimension of “administrative government” ranks the highest,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dimension ranks last. 5.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background demography including gender and age reac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all the principals’ reflection. 6.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background demography age and school size incur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all 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7.The principals’ reflec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8.The principal’s reflec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action of reflection” dimension. 9.The model of the principal’s reflection to the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for a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is proved pro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nd “the principals of elementary schools”, hoping to benefit the pre-training classes of principals and in-service education of school principals in the future. |
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2002)。開啟學校行政專業之窗--中小學校長專業檔案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載於國立嘉義大學(主編),九十一學年度師範院校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45-63)。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 王如哲(1998)。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王多智(1993)。國小美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1)。八十九學年度市立國民小學候用校長儲訓班會前資料,未出版。 江文雄(1999)。技職校院學生能力標準建構與能力分析式之規劃。技術職業教育雙月刊,54,2-8。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吳和堂(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硏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延齡(2004)。台南縣國民中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吳清山(1999)。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方案探討。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李珀(1996)。教師專業與教學視導。載於八十五學年度國高中校長會議手冊(頁90-103),台北市。 李健浩(1995)。我國啟智教育高職階段職業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汪芸(譯)(2006)。Peter Senge、C. Otto Scharmer、Joseph Jaworski、Betty Sue Flowers(合著)。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Presence)。台北市:天下文化。 林文律(1999)。從校長必備能力看校長培育。教育資料與研究,28,6-19。 林天祐、吳清山(1998):學校行政領導人才的培育。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2007年12月19日取自http://www.epa.ncnu.edu.tw/y/wu.html 林安男(2004)。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職訓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志成(2001)。行動知識對校長專業發展課程設計與教學方式之啟示。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頁349-367)。高雄市:復文。 林志成(2002)。協同行動研究在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上的應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0-2413-H-134-010),未出版。 林佩瑩(1996)。國小資優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明地(1998)。從自我更新取向的專業成長與發展看學校領導者的培育。輯於林明地(主編),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頁25-40)。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明地(2002)。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細貞(2003)。國中女性校長專業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勝結(2004)。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棟樑(2004)。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需求之調查研究--以台北縣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邱皓政(2004)。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市:雙葉。 邱馨儀(2006)。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教學檔案管理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姜文閩(譯)(1992)。John Dewey(著)。我們如何思維(How we think)。台北市:五南。 洪志成、王麗雲(1999)。個案教學與師資培育。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頁111-136)。台北市:台灣書店。 洪福財(2000)。幼教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反省策略及其應用。台北市:五南。 秦夢群(1999)。校長職前教育之分析與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29,11-16。 秦夢群(2003)。國民中小學校長評鑑指標之建構:以階層分析法為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004-002-)。 秦慧嫻(2001)。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需求及其因應策略--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民杰(2000)。案例教學法之研究及其試用--以教育行政課程試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峰榮(2002)。從國小校長觀點看國小校長專業能力及培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涵洋(2002)。社區大學方案規劃人員專業能力重要性及實際應用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德銳(2003)。校長專業能力發展標準與其資源檔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15,109-136。 張衛族(2002)。幼稚園園長專業角色與任用制度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幼教教學碩士學分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逸柔(2005)。幼稚園園長專業能力及其培育制度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陽明(2002)。技職教育(科技大學)之精密沖壓模具設計分析人才培育課程與專業能力鑑定標準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文宗(2004)。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調查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木金(2000,11月)。從英國國立學校領導學院之功能看校長專業能力的訓練。載於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主編),學校行政論壇第六次研討會─英國教育改革經驗論文集(頁1-10)。台北市:中華民國學校行政研究學會。 陳木金(2002)。學校領導研究─從混沌理論研究彩繪學校經營的天空。台北:高等教育研究。 陳木金(2003)。校長專業套裝知識的解構與校長現場經驗知識的復活。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編),中等學校行政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3-81)。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陳木金(2007,五月)。問題導向學習法與反思學習法在校長學習之應用。刊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主編),校長的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37- 252)。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陳依萍(2001)。校長反省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金生、林明地(2001)。我國校長職前儲訓方案之現況與成效意見反應之研究。輯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中小學校長培育、證照、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3-86)。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萍(2000)。檔案在教育實習課程之運用。載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主編),「2000行動研究--展望本土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49-691)。台東縣: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郭進隆(譯)(1994)。Peter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Fifth Discipline)。台北:天下文化。 陳聖謨(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聖謨(2000)。現在校長角色與職責評析。教育研究,8,29-40。 陳翠娟(2002)。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發展實施模式規劃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靜文(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教學省思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新維(民90)。國民小學教學省思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學校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維玲(1996)。反省取向的師資培育學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明勇(2003)。一位國民小學候用校長專業發展之自我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昱瑄(2006)。國民中小學校長螺旋式領導對其專業能力發展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春櫻(2001)。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葉春櫻(2005)。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8(2),101-130。 劉淑媛(2002)。國小女性校長專業發展現況、困境與需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淑雯(2003)。私立課後托育教師專業能力、工作滿意與教師效能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蔡秀媛(2000)。初任校長導入輔導制度設計理念。發表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現代教育論壇:校長證照制度與校長專業發展論文集(頁78-94)。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蔡易芷(2005)。國民中小學師傅校長教導課程對校長專業能力之影響研究--以認知學徒制理論為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金田(2003)。英、美兩國校長基本能力之訂定對我國國民中小學校長儲訓課程之啟示--以彰化縣國民中小學校長儲訓課程為例。教育政策論壇,6(2),頁85-106。 蔡英姝(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蔡書憲 (2001)。從校長評鑑談校長的專業成長:一位基層教師的看法。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主編),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頁32-49)。高雄市:復文。 蔡培村(1997)。中小學校長生涯專業進修之規劃與發展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學專業與師資培育(頁289-322)。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成長與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志宏(1995)。企業界教育訓練人員基本專業能力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鄭美女(2003)。公立博物館解說人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慧玲(2002)。英國初任校長領導與管理專業進修方案(HEADLAMP)應用於我國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1999)。中學校長培育任用評鑑制度。教育資料與研究,28,1-5。 顏素霞(2002)。批判教育學應用及挑戰-以職前教師反省思考歸因分析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6,1-28。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二、英文部分 Ashbaugh, C. R., & Kasten, K. (1993).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school leader.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3 (2), 152-164. Barnett, B. G. (1990). Peer-Assisted leadership: Expanding principals’ knowledge through reflective practi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8(3), 67-76. Bredeson, P. (2001). Paradox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Implications for principal learning, work, and licensing. 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中小學校長培育、證號、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9-334)。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Brockbank, A., & McGill, I. (1998). Facilitating refle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UK: SRHE &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own, G. & Irby, B. J. (1995). Administrative portfolios: A contemporary construct for evalu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0247) Brubacher, J. W., Case, C. W., & Reagan, T. G. (1994). Becoming a reflective educator: How to building a culture of inquiry in the school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Costa, A., & Carmston, R. (1994). Cognitive coaching: A foundation for the renaissance school. Norwood, MA: Christopher Gordon. Costa, A., & Kallick, B. (2000). Getting into the habit of reflection. Education Leadership, 57 (7), 60-62. Daresh, J. C. (2001). US school administrator development: Issues and a plan for improvement. 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中小學校長培育、證號、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9-202)。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Dezutti, S. K. (1996) . Reflective practice: A staff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principal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published Ed.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dwards, W. L. (2001). The crucial factor for successful schools. 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第七次教育行政論壇「中小學校長培育、證號、甄選、評鑑與專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22)。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Fullan, M. (2002). Leadership and sustainability.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07, from http://home.oise.utoronto.ca/~changeforces/Articles_02/12_02.htm Geering, A. D. (199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school principal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9370) Ghaye, A., & Ghaye, K.(1998).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critical reflective practice.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Hanny, L. M. (1994). Strategies for facilitating reflective practice: The role of staff developer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5(3), 22-26. Hart, A. W. (1990).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through reflective practice.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 (2), 153-169. Hatton, N., & Smith, D. (1995). 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Towards defi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1(1), 33-49. Ho-Ming, N. G. (2001). A model on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leaders.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9, 73-87. Hult, C. A. T. (1992). The reflective practices of school principa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regon, OR. Imel, S. (1992). Reflective practice in adult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46319) Jay, J. K. (1999). Untying the knots: Examining the complexitie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1732) Juniewicz, T. (1996). Principals’ use of reflective practi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ine, ME. Kompf, M. & Bond, W. R. (1995).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Some Criticisms of Refle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3661) Kottkamp, R. B. (1990). Means for facilitating reflec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2), 182-203. Montie, J., York-Barr, J., Kronberg, R., Stevenson, J., Vallejo, B., & Lunders, C. (1998). Reflective practice: Creating capacities for school improvement.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sterman, K. F. & Kottkamp, R. B. (1993). Reflective practice for educators: Improving throug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Osterman, K. F. (1990). Reflective practice: A new agenda for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2), 133-152. Reed, J., & Koliba, C. (2001). Facilitating reflection: A manual for leaders and educators.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07, from http://www.uvm.edu/~dewey/reflection_manual/ Schmuck, R. A. (1997). 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 for change. Arlington Heights, SkyLigh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ön, D. A.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Schuttloffel, M. J. (1999). Character and the contemplative principa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8599) Sergiovanni, T. J. (1992). Moral leadership: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school improve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Sergiovanni, T. J. (1995). The principal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 (3n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ergiovanni, T. J. (2001). The principal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 (4n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pencer, L. M. & Spencer, S. M. (1993). Competency at work. New York: John Wisely & Sons. Tomlinson, H.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preparation, licensure / 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ol Leader Sreparation, Licensure / Certification,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ipei City, Taiwan: National Taipei Teachers College.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5152001 9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200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