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書籍 文 光,「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遠流出版,1995.04。 王順民、郭登聰、蔡宏昭等合著,「超越福利國家:社會福利的另類選擇」,亞太出版,1999.09。 朱 諶,「中華民國憲法與孫中山思想」,五南出版,1995.01。 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七版,自版,2001。 吳 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自版,2003。 李明政,「意識型態與社會政策」,洪葉出版,1998。 李建良,「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學林出版,2000。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出版,2001.08。 李欽湧,「社會政策分析」,巨流出版,1994.08。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2001.11。 林子儀,「權力分立與憲政發展」,月旦出版,1993.04。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三民出版,1998.09。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四)」,三民出版,1993.09。 林國明、蕭新煌主編,「臺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巨流出版,2000.09。 林萬億,「福利國家」,前衛出版,1995。 林萬億,「福利國家-歷史比較分析」,巨流出版,1994.10。 林萬億主編,「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五南出版,2001.05。 林萬億等著,「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五南出版,1995.05。 法治斌、董保城合著,「中華民國憲法」,修訂三版,國立空中大學出版,2001。 柯木興,「社會保險」,三民出版,2000.02。 翁岳生,「行政法(上)」,修訂二版,翰蘆出版,2000。 翁岳生,「當代公法新論(下)」,元照出版,2002.07。 涂懷瑩,「中華民國憲法與福利國策(上)」,國立編譯館出版,1998。 涂懷瑩,「中華民國憲法與福利國策(下)」,國立編譯館出版,1998。 國民大會實錄,國民大會出版品。 國立編譯館,「三民主義原典選讀」,國立編譯館出版,1995。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理論與實用(上)」,四版,翰蘆出版,2000。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理論與實用(下)」,四版,翰蘆出版,2000。 許志雄,「憲法秩序之變動」,元照出版,2001.03。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現代憲法論」,初版2刷,元照出版,2000.03。 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元照出版,1999.03。 許慶雄,「社會權論」,眾文出版,1991.06。 許慶雄,「憲法入門Ⅰ,人權保障篇」,元照出版,1999.11。 郭明政,「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翰蘆出版,1997.11。 郭明政,「年金制度及其法律規範」,自版,1999。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自版,2001.01。 陳新民,「公法學劄記」,三民出版,1993.10。 陳新民,「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三民出版,1997.07。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冊)」,元照出版,2002.07。 黃宗樂,「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2000.03。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作者自版,2002.09。 楊國樞、葉啟政編,「台灣的社會問題」,一版6刷,巨流出版,2002。 董翔飛,「中國憲法與政府」,自版,2000.03。 詹火生,「社會福利理論研究」,巨流出版,1988。 詹火生主編,「社會福利發展:經驗與理論」,桂冠出版,1988 劉脩如,「中外社會政策比較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1982。 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八十三年修憲後修訂版,自版,1994。 蔡宏昭,「社會福利政策—福利與經濟的整合」,桂冠出版,1990.07。 蔡漢賢、林萬億著,「中外社會福利行政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出版,1984。 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出版,2000.08。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出版,2001.10。 龍冠海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商務出版,1986。 繆全吉編著,「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憲法篇」,再版,國史館印行,1991.02。 蘇永欽,「走入新世紀的私法自治」,元照出版,2002.05。 蘇永欽,「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元照出版,2002.10。 Anthony Giddens著,鄭武國譯,「第三條路-社會民主更新」,聯經出版,1999.04。 Arthur Gould著,吳明儒、賴兩陽合譯,「資本主義福利體系:日本、英國與瑞典之比較」,巨流出版,1999.11。 Franz-Xaver Kaufmann著,施世駿譯,「德國福利國家的挑戰」,五南出版,2002.05。 Gosta Esping-Anderson著,古允文譯,「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巨流出版,2001.09。 H.J.Thieme著,吳妙善譯,「社會福利市場經濟解讀」,月旦出版,1992.12。 J.Gray著,陳碧芬譯,「虛幻曙光:資本主義全球化危機」,時報出版,1999.05。 M. Albert著,莊武英譯,「兩種資本主義之戰」,聯經出版,1995.06 O’connell,Peter J著,朱岑樓編,彭懷珍譯,「社會學辭典」,五南出版,1991。 Richard A. Posner著,朱蘇力譯,「正義/司法的經濟學」,元照出版,2002.11。 二、單篇論文 內政部,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議題一「社會福利政策之回顧與展望」分組報告,內政部編印,2002.04。 王 正,「保險、救助及津貼:老年經濟安全制度財務體系配合之探討」,經社法制論叢,第二十六期,2000。 王 正,「建構完善之社會經濟安全體系」,全國社會福利會議分區座談會引言報告,內政部編印,2002.09。 王惠玲,「社會基本權與憲法上工作權之保障」,律師通訊,第153期,1992.06。 王順民,「福利國家理論導讀:新興社會運動與福利國家」,社區發展季刊,第七十五期,1996.09。 王順民,「福利國家類型學試析」,社區發展季刊,第七十七期,1997.03。 王塗發、林向愷、林萬億,「台灣經濟-社會-環境規劃模式之建立」,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1999。 王篤強,「美國九0年代『福利改革』對台灣的啟示」,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古允文,「巨靈或螳螂?全球化下的國家角色與社會福利」,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第1期,2002.01。 吳 庚,「論憲法之基本原則」,收錄於「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司法週刊雜誌社出版,1988.09。 呂建德,「從福利國家到競爭國家?全球化與福利國家危機」,台灣社會學,第二期,2001.12。 李玉君,「社會福利民營化法律觀點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一0二期,2003.11。 李宗派,「探討美國之社會福利發展與體制改革」,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李易駿,「全球化對社會政策的挑戰---兼論台灣個案初探」,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二期,2002.09。 李易駿,「我國社會安全體制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六十四期,1993.12。 李惠宗,「論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多重不平等」,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期,1999.10。 李惠宗,「體系正義作為違憲審查基準之探討—以釋字228號解釋為素材」,憲政時代,第十六卷第二期,1990.10。 李震山,「人性尊嚴之憲法意義」,收錄於氏著「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2001.11 周海娟,「紐西蘭社會福利體系再造」,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林向愷,「社會福利政策與國家經濟發展之關係」,論文發表於第二次全國社會福利會議,台北,1998。 林忠正,「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收錄於林萬億等著「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五南出版,1995.05。 林明鏘,「論基本國策-以環境基本國策為中心」,收錄於「現代國家與憲法」,元照出版,2000.03。 林盈君、古允文著,「英國社會福利體制的再造:對台灣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林萬億,「九十一年全國社會福利會議分區座談會引言報告」,內政部編印,2002.09。 林萬億,「社會抗爭、政治權力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一九八0年代以來的臺灣經驗」,收錄於林國明、蕭新煌主編,「臺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巨流出版,2000.09。 林萬億,「歐洲聯盟與歐洲福利國家發展-邁向一個超國家的歐洲福利國嗎?」,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六期,1998。 林萬億,「論中國國民黨的社會福利觀」,編入林萬億等著「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五南出版,1995.05。 林萬億,「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後工業福利國家」,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八期1999.12。 林萬億、林向愷與王塗發,「台灣永續發展規劃模式之建構」,自由中國之工業,第九十一卷第一期,2001。 孫治本,「全球化與社會政策的未來:德國新中間路線的爭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八期,2000.06。 徐振雄,「從典範轉移觀點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法律價值」,月旦法學雜誌,第五十三期,1999.09。 翁毓秀,「臺灣地區兒童與家庭救助政策-從美國社會福利改革談起」,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郝鳳鳴,「社會法學門研究之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一百期,2003.09。 涂懷瑩,「憲法增修條文所增列的福利國策的研討-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向」,憲政時代,第二十一卷第一期,1995。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主辦,「勞動法與社會法學術研討會:社會法之概念、範疇與體系會議記錄」中吳秀明、蔡茂寅、張志銘等人之發言,政大法學評論,第58期, 1997.12。 張世雄,「『需要』的概念與社會福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與英國式的福利國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八卷第二期,1996.09。 張世雄,「公民權利的演進與困境:自由主義與社會福利的歷史關聯」,台大社會學刊,第二十八期,1998。 張志全整理,「劇變時代的社會福利政策研討會實錄」,社區發展季刊,第五十九期,1992.09。 盛子龍,「西德基本法上平等原則之研究」,憲政時代第十三卷,第三期,1988。 莊秀美,「日本社會福利體系再造」,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許志雄,「憲法變遷」,收錄於氏著「憲法秩序之變動」,元照出版,2001.03。 許宗力,「基本權利之功能與司法審查」,收錄於氏著「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元照出版,1999.03。 郭明政,「犯罪被害人保護法---後民法與社會法法律時期的成熟標竿」,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期,1998.12。 郭明政,「法律在社會福利制度中之角色與與任務」,社區發展季刊,第六十七期,1994.09。 陳小紅,「福利國家改革模式之意涵」,理論與政策,1997,夏季號。 陳君山,「德國社會福利行政體系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陳志全,「平等原則之合理差別基準—兼論釋字211、224號解釋」,法律評論,第六十一卷9.10合刊,1995。 陳宜中,「國家應維護社會權嗎?評當代反社會權論者的幾項看法」,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十五卷第二期,2003.06。 陳英鈐,「『自由法治國』與『社會法治國』的制度選擇---評釋字四七二與四七三號大法官會議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四期,1999.10 陳清秀,「憲法上人性尊嚴」,收錄於「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祝賀論文集」,元照出版,2000.03。 陳愛娥,「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台大法學論叢,第二十六卷第二期,1997.01。 陳愛娥,「立法政策的形成自由與平等原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十四期,2000.09。 陳新民,「論社會基本權力」,收錄於「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元照出版,2002.07 章煜輝,「社會政策的形成過程」,社區發展季刊,第五十一期,1990.09。 黃昭元,「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合憲性」,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六期,2000.01。 葉肅科,「澳洲社會福利體系再造」,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八期,2002.07。 詹火生、李安妮著,「五十年後貝佛里奇報告書的實踐與困境」,社區發展季刊,第六十二期,1993.06。 雷文玟,「全民健保合憲性之探討-從美國社會安全法制之合憲性基礎看我國大法官釋字第四七二號解釋」,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三期,2000.11。 雷文玫,「再訪社會權---一九九0年代中東歐國家憲法變遷社會權入憲之研究」,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下)」,元照出版,2002.07。 監察院(薛琦),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總體檢調報告,2002。 蔡吉源,「社會福利支出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台北: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 蔡宏昭,「福利國家經濟本質探索」,收錄於王順明、郭登聰、蔡宏昭合著,「超越福利國家?!社會福利的另類選擇」,亞太出版,1999.09。 蔡宗珍,「現代憲法第三單元:人性尊嚴之保障做為憲法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四十五期,1999.01 蔡茂寅,「平等權」,月旦法學雜誌,第四十六期,1999.03。 蔡茂寅,「社會法之概念、體系與範疇---以日本法為例之比較觀察」,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八期,1997.12。 蔡維音,「德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規定之探討」,憲政時代,第十八卷第一期,1992.07。 鄭月遂,「高失業時代應完備社會安全體系」,中國勞工,第一0二五期,2002.04。 盧政春,「利益團體與社會福利資源分配-透視我國軍公教福利」,收錄於林萬億等著,「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五南出版,1995.05。 蕭文生,「論全民健康保險法之強制納保制度及保險費之訂定」,法學叢刊,第一六八期,1997.10。 蕭維文,「循環性失業碰上結構性失業、苦日子要過去了嗎?」,遠見雜誌,第一八八期,2002.02。 謝秀芬,「日本社會救助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五期,2001.09。 蘇永欽,「行憲前法律的司法審查」,收錄於氏著「走入新世紀的憲政主義」,元照出版,2002.10。 Ossenbuehl著,董保城譯,「德國統一後憲政改革之難題」,憲政時代,第十八卷第一期,1992.07。 Peter Badura著,陳新民譯,「自由主義的法治國家與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中的行政法」,收錄於陳新民「公法學劄記」,三民出版,1993.10。 三、學位論文 王信仁,「再訪社會權」,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09。 李惠宗,「從平等權拘束立法之原理論合理差別待遇之基準」,國立台灣大學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06。 李鏶澂,「我國憲法上民生福利國家原則之研究-以德國基本法第二十條社會國原則為借鏡」,私立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林俊廷,「社會福利行政之裁量統制-以受給權保護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珍珍,「福利國家的道德基礎:社會權與社會平等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1992。 孫迺翊,「我國國民年金制度合憲性基礎之研究---以德國基本法及年金保險法為借鏡」,國立臺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1995。 徐秀蘭,「平等權審查標準之解析與建構─以社會立法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1999.06。 張良蕙,「社區公共生活之形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梁世武,「社會福利政策─原因及結果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10.。 許文傑,「公共政策與社會正義─以勞斯正議論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06。 許瑞麟,「我國社會救助法制之研究:以德國聯邦救助法為借鏡」,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楊政憲,「社會基本權之研究---以德國法為借鏡」,國立臺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1995。 蘇彥圖,「立法者的形成餘地與違憲審查」---審查密度理論的解析與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1998。 四、外國文獻 Alesina, Alberto & Dani Rodrik,Distribution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465-490,1994。 Alesina, Alberto & Dani Rodrik,Distribution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pp.465-490,1994 Barker, R. L.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4th ed. NASW,1999。 Becker, Gary ,Why Europe is Drowning in Joblessness, Business Weekly, April 8,1999。 Benabou, Roland ,Inequality and Growth.〞, NYU, NEBR, Working Paper,1996。 Benabou, Roland,Inequality and Growth, NYU, NEBR, Working Paper,1996。 DiNitto, Diana , Social Welfare: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2000。 Flora, Peter ,Growth to Limits- The West European Welfare State Since World War II, NY: Aldine de Gruyter,1986。 Fraser, Derek , 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 London: Macmillan,1984。 George, Vic & Paul Wild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Policy, RKP,1984。 Gilder, George , Wealth and Poverty, Basic Books,1982。 Glennerster, Howard ,British Social Policy Since 1945, Oxford: Blackwell,1995。 Goodin, Robert ,Reasons For Welfare: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the welfare state,,NJ: Princeton Univeersity Press,1988。 Gough, Ian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elfare State, Macmillan Press,1979。 H.Girvetz, Welfare State. I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16,P512,1968。 Hill, Michael , Social Policy: comparative analysis, NY: Prentice Hall,1996。 Marshall, T. H. , Social Policy, London: Huthinson,1965。 Marshall, T. H.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0。 O’Connor, James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Y: St. Martin’s Press,1973。 Offe, Claus , 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85。 Olsson, Social Security in Sweden and social policy: the role of pensioner organizations, Stockholm: ESO, 1993。 Parrott, Olec ,Social Security: close the wartime dream have to become a peacetime nightmare?,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31:3, 367-385,1992。 Persson, Torsten & Guido Tabellini ,Is Inequality Harmful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600-621,1996。 Persson, Torsten & Guido Tabellini,Is Inequality Harmful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600-621,1996。 Pinker Robert,Making sence of the mixed Economy of welfare,Social Policy Administration,26:4,1992。 Piven, France and Richard Cloward , Poor People Movement: why they succeed, how they fail,,NY: Pantheon,1977。 Piven, France and Richard Cloward ,Regulating The Poor: functions of public welfare, NY: Pantheon,1971。 Ralf Dahrendorf,Whatever Happened to Liberty?,New Statesman, 6 Sep。 Sachs, D. Jeffrey & Andrew Warner ,The Social Welfare State and Competitiveness,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WEF) 20-26,1996。 Titmuss, Richard , Commitment to Welfare, NY: Pantheon,1968。 Titmuss, Richard , Essays on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Allen and Unwin.,1958。 Titmuss, Richard , Social Policy, London: Allen and Unwin,1974。 Titmuss, Richard, The Social Division of Welfare, in Essays on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Unwin, 1958。 Wilensky, Harold and Charles Leabuex ,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Y: The Free Press,1958。 Zacher,Social Market Economy, Social Policy, and the Law,,in: Zeitschrift fr diegesamte Staatswissenschaft(Zgs) Band, 138, Heft 3。 五、報章雜誌 中國時報第1、2版之報導,2002.5.19。 商業週刊,第825期,2003。 商業週刊,第826期,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