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365
|
Title: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定位變遷之探討 |
Authors: | 李孔智 |
Contributors: | 邵宗海 李孔智 |
Keywords: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定位變遷 參政議政 對台統戰 上議院 三個代表 |
Date: | 2002 |
Issue Date: | 2009-09-14 13:45:43 (UTC+8)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一九四九年成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下簡稱「政協」),除了成為中共政權合法化的工具外,也提供了諸如參政議政、議事諮詢、統戰聯誼、政治宣傳等多種功能。綜觀五十餘年來政協的發展,研究其角色與功能之間的關係,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階段係指在改革開放政策提出之前的政協,當時的政協是扮演在中共授意下所定位的統戰角色,角色確定之後,其所能發揮的功能自然有限。至於改革開放政策提出之後的現階段政協,則是在原有的角色上賦予統戰功能外的其他多種不同功能,換言之,前階段的政協是先有定位,再根據定位發揮有限的功能,但現階段政協已不斷擴充其功能,我們必須從政協所發揮的功能來探求政協的定位變遷。
政協最明顯的改變首先在於不斷擴大其參與的範圍,增加不同階級的成員,其次則是試圖藉由提案、專題調研及考察等多種方式,提升政協在中共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力。有了政協這樣的組織,可以減緩中國大陸非共黨人士對參政的要求,可以滿足日漸多元的社會主張,也提供了各階層、階級(或稱界別)對利益的要求,更重要的,這些要求都在政協掌控的範圍,它阻絕了界別、社團、人民再向上層突破的機會,政協就像是一塊防火牆或防護墊,做為民主黨派、社團與中共、政府之間的緩衝,維護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共已提出「三個代表」來爭取更長久的政治領導地位,而政協勢必也將配合扮演鞏固領導、團結群眾的重要角色。
政協的未來發展可能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維持原來聯誼性質的統戰組織;二是走向類似西方「上議院」的權力機關;三是有可能在兩岸中發揮對話功能,扮演溝通的「窗口」角色;最後則是成為中共的政治宣傳組織。以作者的觀察,比較有創造性且令人期盼的,可能是政協在兩岸交流中能否加速催化的效果,增進兩岸的接觸與瞭解,特別是新任政協主席確定擔任中共對台工作小組中的重要職務,以政協特殊的發展歷程及與台灣的長期淵源,相信政協會比其他中共涉台事務機構更容易接觸台灣民眾,聽到台灣社會多元的聲音,可以扮演一個較為暢達的溝通管道。 Abstract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was founded in 1949.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urned Chinese Communists into a legitimate power and served a number of political functions, such a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affairs,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ited front, and political propaganda. Reviewing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s development with empha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le and functions in the last 50 years, the history of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s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In the first phase, no reform policy had been launched in Mainland China. At that time,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undertook the tasks related to the united front as required by the PRC. With its designated role,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was unable to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PRC had launched its reform policy. As a result,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ad been delegated with several functions other than the united front. In the first phase,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was assigned a certain mission and brought its capability to achieve its goal.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ad been delegated with more and more func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s changes of position based upon its functions.
Obviously,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ad participated in more and more areas and had accepted membe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econdly,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ad successfully promoted its position in the PRC’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rough motions, special topic researchstudies, and investigation tours.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had successfully satisfied the political ambitions of the non-Communists and the plural Communists; and provided a channel for all walks of life to demand for interests. Most importantly, these demands ar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s a result, the PRC’s governing body did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e demands from all over Mainland China. In this connection,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erves as a firewall or cushion between the democratic parties and PRC government; and had thus successfully safeguarded the PRC’s leadership. In an effort to maintain its leadership, the PRC has brought up the concept of “3 Representatives”. In this regard,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s likely to play an active role so as to fortify the PRC’s leadership and unite the crowds together.
The following are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s for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1, to remain a united front organization; 2, to become a power institution similar to the Western nations’ “Upper House”; 3, to serve as a “liaison” so as to enhance the dialogue betwee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and finally, to act as a political propaganda organization for the PRC.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observation,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s most likely to accelerate the contacts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in the future. The new Chairperson of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will assume the key position regarding the PRC’s Taiwan policy.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s unique development and its existing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s closer to the Taiwanese and is willing to hear the opinion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aiwan; and thus serves as a effective channel for communication. |
Reference: |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份 (一) 專書 人民出版社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學習綱要》,北京:華文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學習問答》,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 中共中央組織部黨建研究所,《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共產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中共黨政研究論文集》,上下冊,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介:1998年》,北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1998。 張鐵男、宋春、朱建華編,《中國統一戰線大事紀本末》,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曹廷清、楊成竹著,《蘇聯簡史》,台北:五南,1993。 許世楷編,《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許崇德,《中國憲法學》,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郭定平,《政黨與政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郭瑞華,《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調查局,1999。 郭瑞華,《現階段中共對台統戰策略與實務》,台此:調查局共黨研究中心,2000。 陳水逢,《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 陳永生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8。 陳東明、陳明明,《當代中國政治參與》,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文件》,北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辦公廳,1993。 陳恆鈞、王學斌、李珊瑩譯,Charles E. Lindblom & Edward J. Woodhouse,《最新政策制定的過程》(The Policy-Making Process),台北:韋伯文化,2001。 陳春山,《兩岸經貿政策解讀》,台北:月旦出版公司,1994。 陳浩譯,J.-A. Basso,《壓力團體》(Les Groupes de Pression),台北:遠流,1990。 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 彭友今編,《當代中國人民政協》,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彭堅汶,《憲法之理論與實踐》,台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1998。 彭錦鵬編,《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台北:中研院歐美所,1994。 彭懷恩,《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9。 彭懷恩,《政治學概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1。 黃天健譯,Gerhart、Niemeyer著,《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台北:巨流公司,1979。 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編,《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黃瑞祺編譯,T. Parsons, R.Merton等著,《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台北:巨流公司,1984。 奧斯汀.倫尼(Austin Ranny),倪達仁譯,《政治學》,台北:雙葉,1995。 新華出版社編寫組,《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導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楊宏山,《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 楊泰順,《利益團體政治》,台北:民主基金會,1994。 楊逢春編,《人大代表基本知識》,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1。 楊勝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會之變遷:從毛澤東到鄧小平》,高雄:復文出版社,1997。 楊開煌,《縱論兩岸尋雙贏》,台北:歷史智群公司,1996。 當代中國出版社,《當代中國的人民政協》,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 葉青,《馬克思主義批判》,台北:帕米爾書店,1976。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大陸政策參考資料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2001。 董崇山,《政體論》,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 廖立文譯,克萊博著,《當代社會理論》,台北:桂冠公司,1988。 廖光生編,《兩岸經貿互動的隱憂與生機》,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1995。 甄小英編,《黨群關係新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趙全勝,《分裂與統一─中國、韓國、德國、越南經驗之比較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社,1994。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1997。 趙建民、張淳翔,《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與選舉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趙渭榮,《轉型期的中國政治社會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齊彪,《當代世界政黨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公司,1984。 劉善璧編,《政協提案的理論與實踐》,武漢:武漢人民出版社,2001。 蔣碧昆編,《憲法學》,北京: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蔡百鈴譯,Robert Cribb、Colin Brow,《印尼當代史》(Modern Indonesia: a history since 1945),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蔡定劍,《中國人大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蔡定劍,《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鄭萬通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年鑑2000》,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鄭萬通編,《政協全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鄭憲、王桂玲、孫瑞華,《中國參政黨運行機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鄧偉志編,〈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穩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蕭超然、曉韋編,《當代中國政黨制度論綱》,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尹慶耀,《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實踐經驗》,台北:幼獅公司,1998。 謝政道,《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1。 謝慶奎、燕繼榮、趙成根,《中國政府體制分析》,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聶運麟,《政治現代化與政治穩定》,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顏國秉,《中共憲法發展與演變》,台北:博知文化公司,2001。 羅志淵,《中國憲法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頁19。 羅志潤,《中國憲法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1995。 (二) 期刊論文 〈參加新政協會議〉,《前進論壇》,第6期,2000。 〈跨世紀前夕的換屆大會─中共召開九屆「人大」、「政協」一次會議初析〉,《中共研究》,第32卷第3期,1998。 尹慶耀,《共產理論批判》,台北:正中書局,1982。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李瑞環訪問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烏克蘭、英國〉,《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389期,2002。 天冉,〈民主、求實、團結、鼓勁─全國政協九屆三次會議台灣省籍委員風采錄〉,《台聲雜誌》,2000年4月號。 方國平,〈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二次會議評述〉,《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4期,1994。 木然,〈人大政協應設廉政機構〉,《鏡報》,第11期,1994。 王仄,〈點綴「民主」的兩朵紙花─評中共召開「政協」、「人代會」〉,《中國論壇》,第5卷第11期,1978。 王長江,〈把全民社會的優秀份子吸收到共產黨內〉,《瞭望新聞月刊》,第33期,2001。 王信賢,〈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 王俊權,〈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王順合,〈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之研究〉,《海軍軍官學術學報》第6期,1996。 王肇隆、郭瑞華,〈中共政治菁英結構研究─對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探討〉,《國立屏東商專學報》,1995,期3。 尹慶耀,《東歐集團研究》,台北:幼獅公司,1994。 王遠啟,〈淺議加強人民政協的自身建設〉,《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2年1期,2002。 王曉堂,〈偽政協組織演變與五屆政協的改組〉,《中共研究》,1978,第12卷第5期。 古仁,〈從「政協」全會看中共內外統戰工作〉,《中共研究》,1994,第28卷第4期。 玄默,〈中共「人大」、「政協」所反映的民意和官意:所謂「永恆問題」:黨風、教育、物價、民主、農民和知識份子〉,《中共研究》,第22卷第5期,1988。 田麗虹,〈中共「三個代表」理論的提出背景與其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2期,2002。 石仲泉,〈三個代表思想:對黨的歷史經驗的新總結〉,《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列寧,〈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刑國華,〈我國人民政協是怎樣的組織及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區別〉,《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1期,2000。 江振昌,〈統戰作用大一切的「政協」〉,《聯合月刊》,第24期,1983。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中共「十五大」評析專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 卞晉平、鄔夢兆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何映森、唐文超、張斌,〈運用「三個代表」思想搞的政協參政議政工作初探〉,《四川統一戰線》,2000年第10期,2000。 何啟林,〈「三個代表」與黨的統一戰線〉,《攀登》,2001年第1期,2001。 余可,〈香港人大、政協代表在特區政府的角色〉,《信報》,1989年3月24日。 余立功,〈關於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的幾個問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3期,2001年3月。 吳仁傑,〈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意涵和未來發展〉,《中共研究》,第35卷11期,2001。 吳安家,〈中共統治五十年的理論與實際─黨的領導〉,《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9期,1999。 吳安家,〈重慶會談與政協會議之研究〉,《東亞季刊》,第14卷第3期,1983。 吳紹中,〈進一步發揮政協的民主監督〉,《黨政論壇》,2001年3月號,2001。 呂穎悟,〈中共現階段對我統戰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宋光清,〈淺談人民政協工作中的幾個關係〉,《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3期,200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宋光景,〈中共國務院組織與職能之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李久義,〈中共八屆人大及政協組織人事綜研〉,《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5期,1983。 李孔智,〈民進黨黨務改造與兩岸關係〉,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第十一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青島,2002年7月9日。 李光,〈中共中央政協、政權機構改組後之人事簡析〉,《共黨問題研究》,第9卷第7期,1983。 李亞娜,〈新世紀的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工作〉,《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2001。 李瑞環,〈全社會都要關心和支持基礎教育─在政協第八屆全國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人民教育》,第2期,1995。 李瑞環,〈把人民政協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求是》,第2期,1998。 李瑞環,〈政協要重視立論〉,《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調研報告精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李遠程、武士俊,〈建國初期毛澤東人民政協思想的偉大意義〉,《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3卷第4期,2001。 沈中元,〈立法機關組織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4期,199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肖莉,〈李維漢對人民政協的建立和發展的貢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 邢國華,〈我國人民民主政協是怎樣的組織及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區別〉,《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1期,2000。 佟利,〈深刻領會「三個代表」精神實質,做好新世紀統一戰線工作〉,《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2001年第1期,2001。 周向軍,〈「七一」講話:「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統論述〉,《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第3卷第4期,2001。 承候,〈中共對台工作〉,《中共研究》,第33卷1期,1999。 承嬰,〈中共對台工作決策架構與運作〉,《九十年代》,1996年2月。 明華,〈中共對台工作的最新部署〉,《九十年代》,1996年2月。 林松樂,〈政協形式─統一戰線中特定的民主形式〉,《浙江大學學報》,第32卷第2期,2002。 林鴻池,〈印尼政黨體系演進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83。 武士俊,〈人民政協要重視和加強知識份子工作〉,《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金呈祉,〈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新時期政協工作〉,《學術交流》,2001年第2期,2001。 金呈祉,〈關於人民政協建言立論的思考〉,《理論觀察》,2000。 南坊,〈偽政協章程第三次修改之論析〉,《共黨問題研究》,第9卷第1期,1983。 哈爾濱政協提案委員會,〈淺談對人民政協提案性質與作用的認識〉,劉善壁編,《政協提案的理論與實踐》,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 姜新立,〈中共意識型態之演變與發展(下)〉,《中共研究》,第34卷第5期,2000。 姜新立,〈中共意識型態之演變與發展(上)〉,《中共研究》,第34卷第4期,2000。 姜新立,〈後社會主義中國發展轉型論〉,《東亞季刊》,第30卷第2期,1999。 姜新立,〈評中共十六大〉,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中共十六大之後內部暨國際環境評估」國際研討會,台北,2002年12月18日。 姜新立,〈轉變中的中共發展道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3期,1992。 姚中國,〈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新余商業學報》,第6卷,2001。 王干國,《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姚光祖,〈清末資政院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姚振寰、黃海,〈政協:積極穩妥加大民主監督力度〉,《瞭望新聞周刊》,第28期,1996。 柳金財,〈中共對台政策:和戰兩手策略之分析〉,《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洪學智,〈政協各項工作必須服從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中國政治》,第3卷,1992。 范忠信、王立白,〈論人民政協的民意機關化與法制化〉,《法商研究》,2001,第6期。 唐師慎,〈李登輝「逼」中共首度跟民進黨打交道〉,《商業周刊》,1998年6月1日。 夏根,〈鄧小平對人民政協理論的卓越貢獻〉,《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1期,2000。 孫瑞華,〈人民政協理論在實踐中的創新和發展〉,《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12月第13期,2001。 孫德明,〈必須加強政協機關黨建工作〉,《大慶社會科學》,2000。 容叢,〈中共『四頭馬車』有分工,政治局擴大政協職能〉,《廣角鏡月刊》,1995年2月號。 王正強編,《人民政協基礎知識教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4。 拳鼓,〈中共著手整頓「政協」組織的初步分析─從「政協」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說起〉,《中共研究》,第16卷第9期,1982。 拳鼓,〈對中共「政協」五屆五次全會之分析〉,《中共研究》,1982,第16卷第12期。 浦興祖,〈關於準確把握政協功能的思考〉,《探索與爭鳴》,2000。 翁祖焯,〈政協簡介〉,《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2期,1997。 袁小倫,〈香港新政協運動與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中共黨史研究》,第4期,2001。 寇健文,〈現階段中共對台工作的重點:台灣民意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4卷3期,2000。 康超光、劉益飛、文愛民,〈論人民政協對國家權力的民主監督〉,《四川統一戰線》,2000年第4期,2000。 張五岳,〈從中共人大與政協會議看兩岸關係〉,《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第160期,1997。 張五岳、蔡慧美,〈兩岸經貿文教交流之探討〉,《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張沐,〈江澤民關注點轉向中西部 李瑞環察民情搞活了政協〉,《鏡報》,第4期,1995。 王伊景,《人大代表論》,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 張朋園,〈預備立憲的重要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研討會,1981。 張淳翔,〈中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改革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張淳翔,〈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權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張瑞琨,〈三代領導人與人民政協〉,《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2000。。 張聖岱,〈從鄧小平亡故評中共「八屆五次人大、政協會議」〉,《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4期,1997。 張榮恭,〈偽「政協」的過去與現在〉,《中央月刊》,第15卷第9期,1983。 曹伯一,〈中共統戰與中國統一問題〉,《問題與研究》,第22卷第1期,1982。 曹伯一,〈中共對東歐劇變的反應〉,《理論與政策》,第4卷第2期,1990。 曹伯一,〈要統一不要統戰〉,《幼獅月刊》,第359期,1982。 許博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國共產黨互動關係之研究(1982-1998)〉,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王思誠,《中共和戰兩手策略─國共和談的歷史經驗》,台北:正中書局,1982。 郭瑞華,〈從中共「人大」、「政協」會議看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 郭瑞華,〈港澳主權移轉後中共對台工作〉,《共黨問題研究》,26卷2期,2000。 郭錫嘏,〈中共八屆人大、政協會議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5期,1996。 野潭,〈人大政協突顯三大特點 重症猛藥衝決蘇式機構〉,《鏡報》,第4期,1998。 陳仲文,〈中共人大制度中人事任免權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研究,碩士論文,1998。 陳自現,〈中共「政協」制度研究〉,《復興崗學報》,1988,第40期。 陳春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其法律問題研究〉,卞晉平、鄔夢兆主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陳國華,〈中共政協主席─李瑞環擁抱主流核心〉,《中國通商業雜誌》,第83期,1997。 陳廣文,〈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努力提高政協工作水平〉,《前線》,2001年12月。 陳營官,〈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開創統一工作新局面〉,《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2001。 王雲五名譽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冊3,台北:商務,1984。 陸將姬,〈人大政協換屆,澳門一片混亂〉,《九十年代》,第338期,1998。 陶嵐,〈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記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張克輝〉,《鏡報》,第5期,1995。 傅金鐸、傅國鈞,〈鄧小平對新時期人民政協理論的創新與發展〉,《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8期,2000。 湯景德,〈中共重建偽政協及其動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4卷第4期,1978。 無住,〈對「政協」換屆有關問題之評析〉,《中共研究》,第27卷4期,1993。 筆鋒,〈中共「三個代表」呼喚制度創新〉,《亞洲週刊》,2001年9月10日─9月16日。 舒思,〈全國政協「界別」混亂〉,《爭鳴》,1998,3月號。 賀艷青,〈三個代表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前進》,2002年第5期。 黃東益,〈多元政治與少數人的民主─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之研究〉,師大三研所,碩士論文,1980。 黃芝溪,〈現階段中共對我統戰作法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樹棣、柏褚臨、楊淑娟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史》,哈爾濱:黑龍江出版社,1991。 黃春生,〈試論人民政協同西方國家上議院的根本區別〉,卞晉平、鄔夢兆主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黃桂榮,〈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在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中的作用〉,《岭南學刊》,2000年2期,2000。 黃海霞,〈圍繞國情國策強化調查研究─政協工作呈現新特點〉,《了望》,2000年9期,2000。 黃瀚鋒,〈利益團體在立法院遊說活動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94。 楊仁生,〈中共政協之研究(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1980。 楊仁生,〈中共第一屆政協的組織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7卷第8期,1981年。 楊仁生,〈中共與偽「政協」組成單位在統戰上的動態關係〉,《共黨問題研究》,1980,第6卷第5期。 楊仁生,〈偽政權組織系統及其黨政關係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980,六卷4期。 楊仁生,〈第二屆偽政協的組織功能及其演變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1979,第5卷第10期。 楊啟蓮,〈「三個代表」: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到江澤民〉,《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1卷4期,2001。 王耀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1987。 楊勝春,〈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功能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楊開雲,〈中共十五大之後的制度改革與社會變遷─一個「新制度論」的觀察分析〉,《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國關中心,1998。 楊開煌,〈中共民意機關之功能─中共「八屆人大」、「政協」兩會的觀察〉,《亞洲與世界月刊》,第18卷2期,1993。 董助才,〈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滯后原因初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2000年。 解永強、張紅,〈團結與民主:人民政協永恆的主題〉,《陝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1年3期,2001。 賈平安、張樹桐,〈新時期人民政協工作的八個特點〉,《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2000。 蒙承垠、鐘義元,〈試論政協委員的委員意識〉,《黨政幹部論壇》,2000年11期,2000。 趙先運,〈中共「對台政策」與「對台工作」的評析〉,《東亞季刊》,第23卷第1期,1991。 趙建民,〈中共九屆三次全國人大暨政協會議評述〉,《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4期,2000。 趙建民,〈中共研究中的「利益團體研究法」〉,《國立政治大學中山社會科學期刊》,第1期,1990。 王鐵生譯,《利益團體》,台北:五南圖書,1993。 趙建民,〈兩岸事務性談判經驗評析─兼論中共對台決策體系〉,《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1期,1995。 趙建民,〈社會主義民主觀淺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5卷第1期,1997。 趙建民,〈社會主義憲法淺論〉,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編,《中共建政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2001。 趙建民,〈塊塊壓條條: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第38卷第6期,1995。 趙建民,〈論中共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6期,1993。 趙建民,〈黨國體制下黨與立法機構關係的若干思考─中國大陸個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9期,1999。 趙建民、張淳翔,〈中共「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之探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2期,1998。 趙建民、張淳翔,〈中共全國人大黨政關係與中國大陸民主化的前景〉,《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2期,2000。 趙建民、湯斌,〈大陸基層「人大」代表選區劃分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1997。 趙建民、賴榮偉,〈中共「黨的領導」原則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運作〉,《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2000。 田弘茂、朱雲漢編,張鐵志、林葦芸譯,《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廿一世紀》,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2000。 趙相明,〈中共人民政協之興廢與重建(下)〉,《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6期,1994。 趙相明,〈中共人民政協之興廢與重建(上)〉,《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5期,1994。 趙相明,〈當前中共「人民政協」之政治角色研究〉,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1993。 鄢烈洲,〈人民政協與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理論月刊》,2000。 劉先磊,〈我參加了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北京黨史》,2000。 劉洪仁,〈努力促進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發展論壇》,2000年第2期,2000。 劉善璧,〈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推進人民政協工作〉,《武漢文史資料》,2000年9期,2000。 劉敬懷,〈全國政協副主席陳俊生談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的新進展〉,《瞭望新聞周刊》,第9期,1999。 劉輝、金澤,〈論建國初期人民政協的作用〉,《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2期,2000。 歐陽新宜,〈中共與「非共黨派」的關係〉,吳安家編,《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4。 石光樹編,《迎來曙光的盛會─新政治協商會議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蔡真益,〈從中國大陸分權改革論國家機關自主性:新制度主義觀點〉,《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3期,2002。 蔡得勝,〈中共的「政黨理念」與大陸「民主黨派」政治屬性定位之研究〉,《復興崗學報》,第39期。 鄭武吉,〈英國兩院制議會研究〉,《華夏學報》,第33卷,1998。 鄭煥清,〈廿一世紀政協工作的展望與思考〉,《武漢文史資料》,2000年10期,2000。 鄭德林,〈中共擬加強政協參政權力〉,《勁報月刊》,1993年11月號,1993。 鄭憲,〈人民政協同西方國家上議院的根本區別〉,卞晉平、鄔夢兆主編,《人民政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鄧澤宏、丁宇,〈從舊政協向新政協轉變的歷史條件─試論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形成〉,《武漢交通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2卷1期,2000。 盧新貴,〈貫徹落實「三個代表」搞好人民政協工作〉,《理論前沿》,2001年第21期,2001。 龍飛,〈中共「政協」職能將如何定位?〉,《中共研究》,第28卷第5期,1994。 龍飛,〈中共「新時期」對台工作策略與運用─兼評「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之成立〉,《中共研究》,第26卷2期,1992。 仲崇親,《中國憲法的變遷與成長》,台北:幼獅公司,1995。 龍飛,〈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的意涵〉,《中共研究》,第34卷第7期,2000。 龍飛,〈政治豈可協商?「合作」就得聽話─從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談起〉《中共研究》,1996,第30卷第12期。 濟南市政協提案委員會,〈民主監督要與輿論監督相結合〉,劉善壁編,《政協提案的理論與實踐》,武漢:武漢出版社,2001。 薛村溪、林福根,〈進一步完善人民政協的運行機制切實有效地履行人民政協的職能〉,《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3期,2000。 謝志巋,〈人民政協的民主政治意義〉,《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2000。 聶榮貴,〈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創造性地開展政協工作〉,《四川統一戰線》,2000。 嚴紅軍,〈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職能作用〉,《成都大學學報》,2000。 蘇起,〈兩岸關係的三個特殊性〉,《國家政策論壇》,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第1卷第10期,2001。 蘇紹智,〈評「三個代表」論〉,《爭鳴》,2000年。 (三) 報刊 任文姍譯,Jarol B. Manheim、Richard C. Rich著,冷則剛著,《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五南書局,1998。 《人民日報》,北京。 《人民政協報》,北京。 《中國時報》,台北。 《聯合報》,台北。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台北。 (四) 網址 http://www.udngroup.com.tw/ 聯合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理論組編,《論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中時 http://www.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 http://www.cppcc.gov.cn/trs4/zxb/20030217/jdxw/default.htm 人民政協報 http://www.gov.cninfo.net/index.htm 大陸政府上網工程 http://law.pku.edu.cn/gazette/cwh/ 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 http://info.xinhua.org/trip_vistor/chn_zgrdzx.html 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調研報告精選編輯組編,《國是建言》共七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新華社,人大政協資料庫 http://www.cppcc.gov.cn 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 二、英文部份 (一)專書 David Reeve, Golkar of Indonesia: An Alternative to the Party System,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1985 Julian M. Boilean, Golkar: Functional Group Politics in Indoesia, Jakarta. Peters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Printer, 1999. Suryadinata Leo, Military Ascendancy and Political Culture: A Study of Indonesia’s Golkar Athens, Ohio: Ohio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89. (二)期刊論文 全國政協幹部培訓中心編,《政協委員手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 “This Year’s NPC & CPPCC” , Inside China Mainland, Vol. 16, No.5, 1994. “What is the Future for the CPPCC?”, Inside China Mainland, Vol.16, No.5, 1994. Jiang Wandi, “Amendment Gives CPPCC Creater Say” , Beijing Review, Vol.37, No.16, 1994. Jiang Wandi, “CPPCC Pushing China to Step Forward Faster” , Beijing Review, Vol.41, No.19, 1998. H.W.Wilson,“The Farmers’ daily interviews deputies to the NPC and members of the CPPCC”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Vol.29, No.24-31, 1996. Carlos Wing-Hung Lo,“Politaical liberal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ts linkage to the Mainland-Taiwan reunification”,East Asia: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17, No.4, 1999. 全國政協辦公廳編,《光輝的歷程:紀念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五十周年》,北京:全國政協辦公廳,1999。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共偽「政協」之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80。 朱令名編,《中國政協簡史》,烏魯木齊:新彊大學出版社,1989。 朱浤源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 朱堅章主譯,黃紀、陳忠慶譯,Alan C. Isaak著,《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幼獅公司,1978。 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1983。 江炳倫,《政治文化導論:理論與個案研究》,台北:韋伯文化公司,2002。 江炳倫、黎劍瑩譯,《比較國會委員會制度》,台北:國大憲政研討?會,1983。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合編,《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0。 行政院研考會編,《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1989。 吳安家,《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 吳彩光,《中共統戰及對策研究》,台北:黎明公司。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此:三民書局,1994。 李炳南,《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台北:五南,1993。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公司,2000。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94。 李道生,《統戰與反統戰》,台北:長風出版社,1981。 李學明,《統戰工作實用手冊》,成都:四川社科院,1988。 李學明,《鄧小平多黨合作理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杜魯門(David B. Truman),張炳九譯,《政治過程─政治利益與輿論(上)、(下)》(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台北:桂冠,1998。 沈建中,《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之研究(一九九一年〜一九九八年)》,台北:商鼎文化公司,1999。 周文青,《共產理論批判簡明講稿》,台北:正中書局,1979。 周淑真,《政黨和政黨制度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周溪舞、卞晉平編,《學習與探索─新時期人民政協理論研討會論文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 周溪舞、卞晉平編,《學習與探索─新時期人民政協理論研討會論文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5。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1993。 林尚立,《當代中國政治形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林嘉誠、朱浤源編,《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 法務部調查局,《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96。 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1994。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 邵宗海,《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1。 邵宗海,《兩岸關係與兩岸對策─1996年總統大選後的解析》,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6。 俞克禮,《海峽兩岸關係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8。 政協全委會研究室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大事記》,北京:政協全委會研究室,1988。 政協第一屆全體祕書處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紀念刊》,北京:政協第一屆全體祕書處編,1999。 柳金財,《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 孫曉華編,《中國民主黨派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9。 浦興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浦興祖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馬康莊譯,Johnson H. Turner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公司,1987。 馬康莊譯,唐納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公司,1987。 高孔廉,《兩岸大陸經貿現況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 涂懷瑩,《現代憲法原理》,台北:正中書局,1993。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一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8。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二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9。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三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0。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五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2。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九屆「人大」、「政協」四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1。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一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3。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二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4。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三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5。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五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7。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八屆「人大」、「政協」四次會議評析專輯》,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6。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張炳九譯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公司,2000。 張承宇,《中共〈統一戰線工作應用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9。 張根大、方德明、祁九如,《立法學總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張煒,《人民代表大會監督職能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 張蔡舜,《捷克斯洛伐克》,台北:遠流,1991。 張錫鎮,《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1999。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5261501 9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526150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52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