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3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92/144379 (79%)
造訪人次 : 51230801      線上人數 : 9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359


    題名: 金融商品課稅方式之探討
    作者: 鄭育玲
    貢獻者: 沈中華
    鄭育玲
    關鍵詞: 衍生性金融商品
    債券
    認購售權證
    期貨
    選擇權
    混合商品
    短期票券
    所得稅
    交易稅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14 13:44:11 (UTC+8)
    摘要: 我國衍生性金融商品,由於政府對於金融業者承作業務的逐步開放,使得此類商品種類漸趨多樣化,發展也愈來愈成熟。但現行稅務法令對於衍生性商品的課稅方式,由於其契約內容多變,使得稅法無從對此類商品制定出一致性的架構,進而使業者及投資人無法預期可能的課稅方式,以為我國相關稅制似乎毫無章法,全憑財政部認定。藉由本文,希望能整理出我國稅法對於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課稅規定。因我國停徵證券交易所得稅,使得部分標準化之新金融商品幾乎不課徵所得稅,而以交易稅代替,故本文主要以所得稅及交易稅的討論為主。
    首先,在研究衍生性金融商品課稅方式的過程當中,發現期貨的課稅方式,與其現貨息息相關,現貨即股票和債券等等金融商品。其次,發現有許多人,誤解證券交易所得稅的停徵範圍,以為短期票券有其適用。第三,因為債券利息所得稅之稽徵方式出現問題,使得投資人可藉由債券附條件交易而避稅,進一步引起利息所得和證券交易所得混淆之爭議,因此本文的討論擴及金融商品,而非侷限於衍生性金融商品。
    本篇文章首先將對我國關於金融商品的稅法架構做一整理,包括所得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等等,主要以所得稅及交易稅為主。其次介紹幾個重要的金融商品的課稅方式,特別是有爭議的部分,並希望藉此將金融商品在稅務法令上的架構浮現出來。第三介紹美國對於金融商品的課稅方式,金融交易日新月異,許多交易無法被規範於原本的稅法架構之下,故有關當局必須有所因應。我們在此將發現,由於美國對於金融商品課徵所得稅,因此稅額的計算及課稅時點的考量遠比台灣細緻而複雜。
    以全文的討論看來,有下列幾點結論:一、我國債券利息所得課稅方式,將影響債券類金融商品的發展。二、證券交易所得免稅的影響深遠,如今在免稅的架構下所延伸的金融商品課稅方式,將使未來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的困難度提高,我國所得稅制可能將永遠存在此一缺口。三、所得稅之稽徵方式,遠比交易稅複雜。四、我國目前不需採市價結算法,對未實現損益課稅。五、金融商品課稅方式無法統一規範,只能零碎因應,不同金融商品之問題各異,故一商品、一稅制的問題恐怕無法避免。
    參考文獻: 邱文昌(2004),國內外選擇權市場發展概述,《證券暨期貨月刊》, 22:10,4-10。
    林裕盛(2001),論可轉換公司債之租稅效果,《稅務旬刊》,1792,7- 12。
    洪幸元(2003),分割債券(Strips) 制度架構介紹,《證券暨期貨管理》,21:8,1-12。
    施恬(1993),期貨交易課稅問題之分析(下),《稅務旬刊》,1494,15-19。
    馬嘉應與林燕瑜(2003),我國股票選擇權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處理之探討,《財稅研究》,35:5,47-70。
    陳威光(2001),衍生性金融商品:選擇權、期貨與交換,台北市,智勝文化。
    許祺昌與張靖怡(2003),淺談結構型商品稅賦課徵問題,《稅務旬刊》,1879,34-38。陳德鄉與呂君毅(2004),櫃檯市場債券選擇權商品與制度介紹,《證券櫃檯》,98,1-28。
    黃金澤(1998a),談認購(售)權證發行人之課稅問題,《稅務旬刊》,1670,7-12。
    黃金澤(1998b),期貨交易稅課徵問題之平議,《稅務旬刊》,1683,7-12。
    黃瑞松與葉榮造(1996),無息票債券以直線法認定利息所得並據以課稅之缺失及其對債券市場之影響,《中央銀行季刊》,18:2,23-44。
    程國榮(2005),證券商經營結構型商品交易現行會計處理與34號公報之比較(上),《實用稅務》,363,62-68。
    黃繼宏(1999),衍生性金融商品—選擇權課稅之研究,《財稅研究》,31:2,65-88。
    楊添水、李存修、蘇勇志(1999),臺股期貨課稅制度與國際競爭力,《證券市場發展》,11:3=43,1-19。
    楊朝舜(2000),本國期貨市場未能活絡原因之探討暨調降期貨交易稅之必要性,《臺研金融與投資》,24,2-9。
    劉坤堂(1992),期貨交易之租稅處理—美國篇(中),《實用稅務》,88-94。
    劉其昌(1998),期貨交易稅條例再剖析,《稅務旬刊》,1686,18-22。
    劉其昌(2002),債券前手息扣繳稅款扣抵應納稅額之剖析,《稅務旬刊》,1836,14-20。
    鄭丁旺(2004),中級會計學上冊。
    鄭旭峰(2004),論信賴保護原則於債券前手息案件之適用—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一年度判字第一四八二號判決,《稅務旬刊》,1884,41-46。
    謝劍平(2003),現代投資學:分析與管理,台北市,智勝文化。
    簡錦紅、李怡慧、施恬、李瓊琳、謝幼娟(1999),我國債券課稅問題之研究,《財稅研究》,31:3,30-83。
    顏榮邦(2004),臺灣期貨交易所選擇權商品介紹,《證券暨期貨月刊》,22:10,11-19。
    Warren, A.C. (1993), Financial contracts innovation and income tax policy, Harvard Law Review, 107 (2), 460-492.
    Warren, A.C. (2004), US income taxation of new financial product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 (5), 899-92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研究所
    92255019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5019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財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74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