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書籍 1. 洪美華(1990),日本文摘編譯中心編譯。《企業買收合併術》。台北:日本文摘雜誌出版社。 2. 伍忠賢(1998)。《企業併購聖經》。台北:遠流出版。 3. 李漢雄(2000)。《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揚智文化出版。 4. 黃英忠(2000)。《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出版。 5. 黃偉峰(2002)。《併購實務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出版。 6. 黃越欽(2000)。《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 7. 衛民(1996)。《工會組織與勞工運動》,台北:空中大學出版。 8. 謝劍平(1997)《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台北:智勝文化出版。 期刊與論文 期刊 1. 王志誠(2001)。<公司分割之立法取向與課題>,《月旦法學》,第76期。。 2. 成之約(2002),<購併對企業勞資關係影響之探討>,《政大勞動學報》,第12期。 3. 成之約、莊美娟合著(2000)。<資訊科技運用對勞資關係影響之初探>,《經社法制論叢》,第一卷,第26期。 4. 沙克強(1998)。<人力規劃與盤點:如何降低人事成本>,瑞霖企管顧問。 5. 周秋滿、王佩文(2000)。<台灣金融機構合併之情勢分新>,《環球商業專科學校學報》,第7期。 6. 林尚平、紀春華(2000)。<企業購併運作與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之關連性研究>,《台大管理論叢》。 7. 張文武、陳淑萍(2003)。<金融整合:金融控股公司,保險實務與制度>,第2卷,第1期。 8. 郭玲惠(2003)。<金融控股公司與企業併購對於勞工勞動條件保障之初探—以調職為例>,《律師雜誌》,第291期。 9. 黃英中、童冠燁、陳淑玲、施智婷(2002)。<購併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交互作用對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信用合作設備購併員工的觀點>,《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2卷,第3期。 10. 黃馨慧(2000)。<企業併購與勞動契約>,《律師雜誌》,第252期。 11. 詹文凱(2001)。<企業併購對於勞動契約之影響>,《月旦法學》,第83期。 12. 聶建中(2000),<國際化產業競爭趨勢-併購行為探討>,《產業金融季刊》,109期。 論文 1. 王正通(2003)。《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發展趨勢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佳蒂(2004)。《企業併購勞資爭議問題之研究-以元大京華證券合併案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吳大中(1997)。《企業購併對勞資關係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4. 許紋瑛(2001)《金融控股公司之法制見購—以美日比較法觀點評析我國相關立法》。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5. 陳協裕(2001年)。《台灣印刷產業轉型策略之研究-以秋雨印刷為例》,大業大學事業經營所碩士論文。 6. 陳怡君(2001)。《銀行業運用資訊科技對勞資關係的影響—個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7. 詹益裕(2001年),《金融機構合併對經營利益及員工權益的影響研究-以台銀、土銀、中信局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8. 蔡艷如(2004)。《台灣金融業合併之人事政策、人際互動行為與員工心態反應關係之研究─被併公司員工認知的觀點》。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賴彥亨(2004)。《事業經營主體變更事件對勞動契約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嚴泰和(2003)。《金控法架構下銀行跨業銷售保險態度與現況之研究》。世新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Afsaneh Nahavandi & Ali R. Malekzadeh(1988), ”Acculturation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3 No.1,p82-84。 2. Astrachan,Joseph H.(1995),”Organizational Departures:The Impact of Separation Anxiety as studied in 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imul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Vol.31, No.1,p31-50。 3. Brigham,E.F. & Gapenski,L.C.(1991)”Financial 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6th ed,p113-123。 4. Broutner,K.D.,P.V.Hastenbury & J.V.D Ven(1998)”IF most mergers fail why are they so popular ?”,Long Range Planning,vol.31 No.3 ,p347-353。 5. Cartwright, S., & Cooper, C.L. (1993)”The Role of Culture Compatibility in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Marri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Vol.7,No.2,p57-76。 6. Hearman E.E,Schwarz J.L.&Alfred Kuhn(1992),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Labor Relations.New Jersey:Prentice Hall,Inc,3rd.ed,p4。 7. John T.Dunlop(1993),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p47-54。 8. Kochan,Katz&Mckersie(1989)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lations. New York:Basic Books,p11。 9. London M.(1990)Chang Agents:New Roles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 for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Jossey-Bass Publishers,p25-26。 10. Robert Charles Clark(1986).Corporate Laws,Little,Brown and Company,p401-402。 11. Roll,R.(1986)”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ournal of Business,vol.59 , No. 2,p212-216。 12. Sauer, Robert & Voelker, Keith.(1993)Labor Relations-Structure and Process.,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p137。 13. Tersa A Daniel.(1999)’’Between Trapezes:The hunan side of marking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ork”, Compensation & Benefit Management ,Vol.10,No.1,p23-24。 14. Thomas Kochan,Robert Mckersie& Peter Cappelli (1984),“Winter Strategic Choice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Vo1.23, No.1,p24。 15. Weinberg M.A.& Black M.V.(1989),Weinberg and Black on Take over and Mergers,5th Ed,p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