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79717      Online Users : 10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085


    Title: 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研究
    Authors: 周正山
    Contributors: 施能傑
    周正山
    Keywords: 公務人員退休
    公教人員保險
    退休金
    公保養老給付
    年金制度
    確定給付制
    確定提撥制
    隨收隨付制
    完全提存準備制
    部分提存準備制
    所得替代率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4 13:05:05 (UTC+8)
    Abstract: 本文乃企圖建立一種具有層次性的觀察方法,來瞭解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的歷史源由與價值。先由宏觀面著手,對西方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的之歷史源流及其基本理念解釋理論進行文獻探討;再將討論範圍限縮於世界銀行對於當今世界各國年金制度所提出問題與建議的理想模型;最後再將研究聚焦於我國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的歷史沿革、制度內涵、遭遇困境與改革策略的價值取捨,並經由對制度情境的模擬,將現制的問題與對備選方案的疑慮具體呈現出來。
    在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財務制度分類當中,最為關鍵者即為給付類型之分類。在確定給付制下,公務人員與政府共同負擔財源責任,但財務風險全由政府承擔,其基本價值為對公務人員的承諾,其施行原則乃建立在政府之公共政策目的(包括人事與社會);至於在確定提撥制下,提撥財源之責任可能由公務人員個人或可與政府共同負擔,但財務風險則全由公務人員個人承擔,是以,其基本價值在於財務資源的運作效率,其運作原則即建立在市場經濟原則上。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及公保制度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在給付確定的情形下,現行公務人員退撫基金與公保提撥費率的精算假設獲利率分別為10%及6%,就目前之經濟情勢而言,應為高估,相對地,現行費率則為低估。為探求現行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對於公務人員之權利義務關係與保障程度之實況,爰採用情境模擬法,模擬其退休經濟保障及提撥累計之間的關係,及其制度安排之特點與正負功能。
    由本文之研究結論分析,並參照世界銀行之年金三柱模式,在我國國民年金制度尚未實施之前,公保養老給付則負有給與退休公務人員最基本經濟所需之責任,應定位為第一柱基礎年金,其給付應維持確定給付制,以社會保險方式辦理尚屬適當。至於公務人員退休制度部分,則屬於第二柱職業年金,而應採確定提撥制。
    就制度之改革方式,則建議下列兩種不同之改革途徑
    一、修正途徑。在維持確定給付制之前題下,採取開源及結流兩方面之手段:
    (一)在開源方面,應提高基金或準備金投資效率外,並對現行法定提撥費率上限應予修正提高。
    (二)在節流方面,則應配合檢討現行退休金給付之適當性,修正退休要件與給與方式,即從其月退休金給付額度標準及其年齡條件兩方面著手。
    (三)一次退休金之所得替代率偏低,宜將之適用對象予以限縮,作為針對彈性提前退休人員之退休金給付方式。
    (四)至於公保養老給付,則應予年金化,並至少應提供所得替代率10%之養老給付。
    二、改制途徑。若將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必須改採行確定提撥制,本文仍建議不宜將投資風險全部轉移給公務人員個人承擔,而仍應搭配確定給付制以保障基本之退休生活水準。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與問題 …………………………… 1
    第二節 研究假定與範圍 ……………………………………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 8
    第二章 退休年金制度之歷史、理論與內涵 …………… 12
    第一節 年金制度之歷史演進與理論基礎 ………………… 12
    第二節 年金制度之類型 …………………………………… 21
    第三節 世界銀行年金模式及英美兩國退休年金之介紹 … 33
    第四節 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定位 ………… 46
    第三章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及公保制度內涵與改革爭議之探討 ………………………………………………… 49
    第一節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及公保制度之沿革 …………… 49
    第二節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及公保制度內涵 ……………… 56
    第三節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及保險制度之綜合比較 ……… 64
    第四節 體制改革爭議 ……………………………………… 70
    第四章 公務人員退休及公保養老給付制度現況(確定給付制)之模擬分析 …………………………………… 79
    第一節 公務人員退休及公保制度之模擬假設與模型 …… 79
    第二節 現行公務人員退休金給與之模擬 ………………… 82
    第三節 現行公保養老給付之模擬 ………………………… 92
    第四節 模擬結論 …………………………………………… 98
    第五章 公務人員退休及公保制度改採確定提撥制之模擬分析 ……………………………………………… 101
    第一節 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制之模擬 ………………… 101
    第二節 公保養老給付改制之模擬 ……………………… 105
    第三節 模擬結論 ………………………………………… 108
    第六章 結論 …………………………………………… 11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1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18
    參考書目 ………………………………………………… 122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 正(民國88年),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改採確定提撥制可行性之研究,銓敘部委託專題研究計畫。
    王正新(民國67年),企業退休年金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玉種(民國81年),「英國公務人員退撫及年金制度」,人事行政,102期,頁15-19。
    王儷玲(民國91年),「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兼採節約儲蓄制之可行性」期末報告(初稿),考試院委託研究計畫。
    呂淑芳(民國90年),「現行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改採確定提撥制可行性之研究(上)」,公務人員月刊,第58期,頁31-40。
    「現行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改採確定提撥制可行性之研究(下)」,公務人員月刊,第59期,頁29-38。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徐有守、李震洲等編著)(民國八十年),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台北:正中書局印行。
    吳明儒(民國87年),公私年金政策與制度發展之互動因素分析---臺灣與英國之比較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博士論文。
    林明鏘(民國77年),「論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中、德公務人員退休法制之比較研究」,法學叢刊,132期,頁122-145。
    邱進益(民國88年),「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運用報告」,八十八年度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專題研討會會議實錄。
    周正山(民國90年),「解析修正公教人員保險法之制度面意義」,公務人員月刊,第五十七期,頁23-30。
    周國瑞(民國59年),中國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璠玲(民國63年),如何改進我國現行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木興(民國84年),社會保險,台北:中國社會保險學會。
    施能傑(民國85年),「退休制度定位問題的分析」,公務人員月刊,第6期,頁28-32。
    紀佳伶(民國89年),「資訊隱私權之探討─以國民卡所引發的爭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四期,頁289-321。
    郭文正(民國89年),由生存權保障論我國年金保障制度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郭明政(民國86年),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台北:自行出版。
    郭昭男(民國90年),世界銀行年金改革模式及其批判,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符寶玲(民國88年),退休基金制度與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陳欣泰(民國62年),日本國家公務員年金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登源(民國89年),「退休基金制度設計與委託經營及共同基金市場關係之探討」,退休基金季刊,創刊號,頁29-41。
    陳慧美(民國87年),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
    陳聽安、吳英同(民國89年),「台灣年金制度規劃之評析」,財稅研究,第32卷第2期。
    陳聽安(民國89年),「由前蘇聯國家年金制度改革論年金制度發展之新趨向」,退休基金季刊,創刊號,頁3-28。
    (民國91年),「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改採確定提撥制可行性之探討」,退休基金季刊,第三卷第一期。
    曾明發(民國80年),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德宜(民國85年),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中原等(民國88年),新公共管理,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葉長明、曹晉芳、蕭水林、吳三靈、陳清添(民國84年),中華民國公務人員保險制度,台北:考試院編纂室編印。
    葉長明(民國85年),「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檢討改進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第六期,頁3-21。
    (民國九十一年),「析論確定提撥計畫的特徵與配套措施」,公務人員月刊,第七十八期,頁2-3。
    鄭文輝、吳明儒等人(民國87年),「台灣年金體系之解析—公、私部門之整合」,台大社會學系主辦之「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
    鄭清霞(民國88年),我國國民年金與職業年金之老年給付水準與費率規劃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惠玲(民國86年),年金保險民營化---智利模式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Anthony Giddens原著,鄭武國譯(民國88年),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The Third Way: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台北:聯經出版社。
    監察院(民國九十年十月八日),社會福利制度總體檢調查報告,,監察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cy.gov.tw/)。
    銓敘部退撫司(民國90年12月14日),關於監察院「社會福利制度總體檢調查報告」中對於軍公教退撫制度所提意見之澄清說明,銓敘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cs.gov.tw)。
    二、英文部分
    Aaron, Henry J. and Shoven, John B.
    1999. 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Private Social Security?.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Barr, Nicholas.
    2001. “The truth about pension reform”, Finance & Development, 38, Sep:6-9.
    Barry, Brian
    1992. “Equality Yes, Basic Income No” in Parijs, Philippe, Van Arguing for Income, Ethical Foundations for a Radical Reform, London:Verso.
    Brano Marta de Castello
    1998. Pension reform in the Baltic’s,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BRO). IMF Working Pap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Burtless, G..
    2000. “Social secuurity Privaitization and Financial Market Risk”, Center on Social and Economic DynamicsWorking Paper. The Bookidge Institution.
    Clark, Robert L. and Pitts, Melinda.
    1999. “Faculty choice of a pension plan:Defined benefit versus defined contribution”, Industrial Relations,38, Jan:18-45.
    Dunn, William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sping-Andersen, Gosta
    1985. Politics against Markets.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6. 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 London:Sage.
    Gunderson, Morley and Luchak, Andrew A.
    2001. “Employee preference for pension plan features”.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Fall 22:795-808
    Luchak, Andrew A and Gellatly, Ian R.
    2002. “How pension accrual affects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23:145-162
    Mackenzie, Philip and Cuevas, Gerson Alfredo
    1997. “Can public pension reform increase saving?”, Finance & Development, 34: 46-50.
    Myles, J.
    1984. Old Age in the Welfare State. Boston: Little, Brown.
    O’Conner, J.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Pampel, Fred C. and John B. Williamson
    1989. Age, Class, Politics, and the Welfare Stat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hillipson, C. and Walker, A.
    1986. Aging and Social Policy: A Critical Assessment, England:Gower.
    Stahl, O. Gleen,
    1983. Public Person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Harper and Row.
    Thompson, Lawrence H.
    1998. Old and Wiser:The Economics of Public Pension. Washington, DC: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Townsend, P.
    1986. “Ageism and social policy.” in Phillipson, C. and A. Walker(eds), Ageing and Social Policy:A Critical Assessment, England:Gower: 15-44.
    Wilensky, H.
    1975. The Welfare State and Equal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illiamson, J. B. and Pampel, F. C.
    1993. Old-Age Secur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World Bank
    1994. 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87256032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725603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