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8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83034      Online Users : 9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888


    Title: 「一個中國」與兩岸僵局:台灣民意與政黨政策分析
    Authors: 黃錫璋
    Contributors: 陳義彥
    耿曙



    黃錫璋
    Keywords: 一個中國
    一國兩制
    民意調查
    統獨態度
    族群認同
    邦聯制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4 12:28:31 (UTC+8)
    Abstract: 兩岸關係無法有效的開展與台灣各主要政黨的大陸政策的停滯,可以說是與大陸堅持「一個中國」、「一國兩制」有關。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從民意的角度就台灣民眾希望的政治關係如何定位加以解析,而有別於其他研究是從兩岸政治精英的角度去探討兩岸問題;換言之,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研究,而非傳統的由上而下的探討。
    本研究從民意長期資料中擷取「統獨態度」、「族群認同」、「一國兩制支持度」等三項資料,分析台灣民眾究竟希望兩岸關係如何定位,是「邦聯制」、「聯邦制」、「中程協議」或「歐盟模式」。從民意分析的結果,本研究認為民眾最希望的是先採行「邦聯制」,而在兩岸差距拉近以後,再思考如何進行整合工作,惟必須在不影響台灣2300萬民眾利益下才能接受,否則寧可「維持現狀」達到實質獨立或宣布台灣獨立。
    另外,本研究利用系統論來解析民進黨政府在陳水扁總統第一任期及第二任期大陸政策的修正原因,並預測在第二任期中,大陸政策將逐漸往中間移動,亦即最多只維持實質獨立,而不再堅持「一邊一國」的論述,同樣的,泛藍陣營將會因為民意趨勢而與泛綠陣營的大陸政策趨同。


    關鍵詞:一個中國、一國兩制、民意調查、統獨態度、族群認同、邦聯制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大衛.伊士頓(1992)。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王浦劬譯)。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丘宏達(2002)。中國統一問題:“一國兩制”與“中華邦聯”。當代中國研究,79,3-8。
    王家英、孫同文(主編)(1996)。兩岸關係的矛盾與出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王智盛(2000)。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綽中(2004年3月31日)。一國兩制過時,傾聽台灣民意。聯合報,第7版。
    王騰駿(2001)。民進黨中國政策的轉變:從「台灣共和國式台獨」到「中華民國台獨」。私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石之瑜(2001)。正面辯論邦聯制。共黨問題研究,(27)9,11-21。
    布里新斯基(1993)。大棋盤。(朱文貴譯)。台北市:立緒出版社。
    江宜樺(2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arr,E.H.(1946).The Twenty Years’ Crisis,1919-1939. London:Macmillan.
    Cyrus, Vance.(1983).Hard Choice:Critical Years in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New York:Simon&Schuster.
    Deutsch,K.W.&Edinger,S.A.(1957).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Elazar,Daniel J.(1987).Explorung Federalism.Tuscaloosa:The of Alabama Press.
    Ernst,B.Hass.(1964).Beyond the Nation-state:Func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rnst,B.Hass.(1966).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ies:An Anthology. New York:
    Doubleday&Company.
    江炳倫(2000)。自治邦聯一國兩制-論解決族群與國家之間衝突及分裂問題的方案。華岡社科,14,5。
    Hans, J.M.(1966).Politics Among Nations.New York:Knopf.
    Herbert, Butterfield.,&Martin,Wight.(1966)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Essay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London:George Allen&Unwin.
    Hoffmann,S.(1966).Obtinate or Obsolete?The Fate of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Case of Western Europe.Daedalus,95(2),826-915.
    Kahneman., Daniel., &Amos Tversky.(1979). Prospect Theory:An Ana-
    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47,91-263.
    Kenneth ,N.W.(1979).Theory of Internaional Politics.MA:Addison-Wesley.
    Lingberg,L.N.(1970).Political Instition as a Multidimentional Phenomenon
    Requiring Multivariate Measuremen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24(3),
    朱浤源、林嘉誠(1994)。政治學辭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652.
    Lingberg,L.N.&Scheingold,S.A.(1970).Alternative Model of System Change
    in Europe Would Polity: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N.J.:Englewood Cliffs.
    Martin,Wight.(1978).Power Politics.New York:Holmes &Mrier,Inc.
    Mitrany,D.(1966).A Working Peace System.Chicago:Quad-rangle Books.
    Quattrone., George A.., &Amos Tversky.(1988).Contrasting R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es of Political Choi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2(3),719-36.
    Smith. ,Anthony D.(1991). Nation Identity. London: Penguin Books.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市:作者。
    Terry Nartin ,&David Mapel.(1997).Tradition of International Ethics.London:
    Cambridge.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7)。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答客問。台北市:作者。
    呂亞力(1987)。政治學方法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呂亞力(1994)。政治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吳玉山(2004年4月21日)。兩韓與兩岸-民主化後的兩樣心情。中國時報,4版。
    吳玉山(2000)。台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1(3),1-33。
    吳玉山(2001)。兩岸關係中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中國事務,4,71-89。
    吳玉山、包宗和(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家安(2002)。論小布希對華政策。遠景季刊,3(3),137-159。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吳偉強(1996)。試論『一國兩制』的和平共處。中國政治,8,34-37。
    李 春(2004年4月15日)。北京收權,香港走不出鳥籠政治。中國時報,第7版。
    李文朗(2004年4月22日)。以「獨立台灣」反對「台灣獨立」。聯合報,第6版。
    李永熾(1992年8月3日)。「一個中國」的幻惑。自立早報,第5版。
    李英明(1999)。中國:像鄧後時代轉折。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英明、張亞中(2000)。中國大陸與兩岸概論。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宋國誠(2003)。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
    巫啟臣(2004年3月28日)。WTO能化解兩岸政治對峙嗎。聯合報,第3版。
    政治學新論(楊日青等譯)(2002)。台北市:韋伯文化出版社。
    林正義(1998)。台灣安全三角習題-中共與美國的影響。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林嘉誠(1991年3月8日)。由權益與意願的差異性談起。自由時報,第6版。
    季辛吉(1998)。大外交。台北市:智康文化出版社。
    周育仁(2004年4月21日)。放棄不符現實的一中,承認維持現狀的兩中。聯合報,第8版。
    卓慧菀(2005年3月12日)。創意處理反分裂法。中國時報,第15版。
    邵宗海(1998)。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歧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邵宗海(2000)。準國際關係也可包括邦聯。聯合報,第15版。
    邵宗海(2001)。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邵宗海(2003)。兩岸政治談判的可能性與美國角色之研判之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邵宗海(2003)。當代大陸政策。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邵宗海(2003)。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上)。遠景季刊,4(4),1-35。
    邵宗海(2004)。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下)。遠景季刊,5(1),95-123。
    邵宗海(2004)。兩岸協商與談判。台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胡為真(2001)。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紀 欣(2003)。「一國兩制」在台灣。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高 朗(1993)。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夏 珍(2000)。陳總統:台灣人民堅決表明維護中華民國主權。中國時報,第2 版。
    翁松燃(1994)。「一國兩制」與香港問題之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馬麗卿(2002)。我國大陸政策變遷對兩岸互動之影響-從「兩國論」至「縣市長、立委選舉」。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文賓(2002)。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以2001年台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決定因素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許世銓(2000)。1992年共識海協海基兩會協商之回顧與評析。問文叢刊,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國史館(2001)。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下》(編號:1009005769)。台北縣:作者。
    張五岳(1992)。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市:業強出版社。
    張五岳(2005年3月9日)。政治問題法律化的困境。中國時報,第3版。
    張亞中(1999)。德國問題:國際法與憲法的爭議。台北市: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台北市: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亞中(2001)。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亞中(2003)。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瑞昌(2000)。陳總統首度表明接受一中各自表述。中國時報,第1版。
    黃昭元(主編)(2001)。兩國論與台灣定位。台北市: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一新(2004年4月18日)。錢尼訪中牽引三邊關係。聯合報,7版。
    陳明通(2002)。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中國事務,1,6-28。
    陳義彥(1999)。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第四次面訪調查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陳義彥(2000)。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1-19。
    陳鵬光(2002)。李登輝時期大陸政策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毓鈞(2005年3月9日)。北京踏出務實的第一步。中國時報,第7版。
    郭立民(主編)(1992)。中國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冊。台北市:永業出版社。
    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鈕先鍾譯)(1987)。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葉陽明(2003)。歐洲統合過程中統合理論的發展。師大政治論叢,創刊號,01-33。
    葉銘元(1994)。我國獨立選民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程家瑞(2003)。海峽兩岸如何在世貿組織架構下建立諮商與爭端解決之機制之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游盈隆(1996)。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台北市:月旦出版社。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童振源(2003)。「一個中國」原則的戰略性思考。遠景季刊,2(1),127-140。
    楊永明(2004年4月29日)。兩岸關係現狀界定的拉鋸戰。聯合報,3版。
    楊開煌(1993)。兩岸未來統一之各種模式可行性評估之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趙建民(1994)。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市:永業出版社。
    新潮流辦公室(2004)。兩岸政經論壇全紀錄。台北市:作者。
    公民投票與民主政府(廖揆祥等譯)(2003)。台北市:韋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 瑋(2004年4月26日)。改良式兩岸中程協議。中國時報,4版。
    蔡政修(2004)。五二○後的兩岸關係結構與兩岸政治談判前景。問題與研究,42(1),75-99。
    蔡孟熹(1995)。台灣民眾族群認同、統獨立場與政黨偏好變遷之研究:
    1991-1996年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潘錫堂(2000)。兩岸關係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潘錫堂(2000)。從邦聯制意涵論「一個中國架構下邦聯制」的可行性。政策月刊,60,14-15。
    劉勝驥(1998)。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之變化。中國大陸研究,41(3),7-30。
    劉義周、何思因(1997年5月)。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及其變動。兩岸關係問題民意調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國立政治大學。
    藍普頓(2003)。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計秋楓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蘇 起(2003)。危險邊緣 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蘇義雄(1979)。平時國際法。台北市:三民書局。
    促統反獨維持現狀-從「反分裂國家法」看中共對台政策的三個台階【社論】(2005年3月9日)。聯合報,第2版。
    美國要掌握兩岸現狀的「定義」權【社論】(2004年3月29日)。中國時報,第2版。
    英文部分
    Anderson., Benedict.(1986).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Verso.
    Anthony,D.Smith.(1991).National Identity. London:Penguin Books.
    Description: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2921015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2921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for Eminent Public Administrator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97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