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7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590877      在线人数 : 74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178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81


    题名: 內生抑外塑:河北地區的共產革命,1921-1949
    作者: 陳耀煌
    贡献者: 陳永發
    陳耀煌
    关键词: 中國共產黨
    河北
    冀東
    硝鹽
    土地革命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09-09-14 12:04:43 (UTC+8)
    摘要: 中國共產黨並不是從中國社會中自己發生出來的政治團體,它是在共產國際的推動下所建立者。其中,以河北為中心的北方地區,由於接近蘇聯,並且是令蘇聯不安之親日派張作霖與日本帝國主義所虎視眈眈的地區,故共產國際在早期河北與北方地區共產革命運動中的介入更為明顯。當然,這並不是說北方地區的共產革命運動完全是由外力所推動者。眾所週知,中共是由一群熱衷下層群眾運動,並希圖藉由下層的群眾力量來改造中國社會的熱血青年所組成。尤有甚者,在早期共黨的組織中,同儕、同鄉與師生等傳統的「特殊聯繫」往往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但是,僅僅依賴群眾的力量來改造中國,未免不切實際;而特殊聯繫固然相當重要,但也有其侷限。因此,中共如欲有所作為並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他們就不得不依賴上層的政治、軍事力量的援助。事實也是如此,透過老一輩革命者李大釗等私人關係的聯繫,加上共產國際的推波助瀾,中共得以在吳佩孚、國民黨與馮玉祥的國民軍等政治招牌的掩護下,推動北方地區的群眾運動,並擴展自身的力量。然而,寄人籬下終究不能不看人臉色搞革命,而且,由於過份強調上層政治、軍事力量的作用,早期中共河北黨也因此忽略了下層基礎的建設,以致在國共分裂以後,河北乃至於整個北方地區的革命運動幾近於崩潰瓦解。這是本文第一章所欲探討的主題。
    在國共分裂以後,中共中央鑒於過去革命運動缺乏群眾基礎而致慘敗的經驗,命令黨員到下層群眾中去發動由下而上的革命(平民式革命路線),並號召黨內進行民主改革,鼓動下層黨員批判上層領導,提拔工農群眾起來擔任黨的領導,以打破過去陳獨秀時期家長獨裁式的領導。但是,許多黨員已經習慣於職業革命家的生活,即使下層群眾出身者,也因為脫離社會已久,難以重回社會從事工作。再者,大多數的共產黨員,儘管在口頭上不斷強調群眾運動,但他們本身卻往往更依賴上層的政治、軍事力量去搞革命。因此,中共中央所提出的民主改革與平民式革命路線,不僅未能達到其原定目標,反而在河北黨中引起了一連串的黨內衝突,此即1927-1928年間順直省委事件所以爆發的主要原因。
    再者,即使中共黨員真的深入下層運動群眾,但他們也終將發現,群眾本身再窮困,也不相信能夠單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生活環境,而更希望藉由政府當局的力量去解決自身的問題。因此,在北伐軍來到以後,在河北省與整個北方地區中,不少的群眾團體便在國民黨左翼派系的領導下發動運動,其中國民黨左翼派系或許是為了擴展自身勢力才與群眾結合,但群眾本身也希望藉由該派系之助來爭取自身的利益,而中共地方黨員本身既不反對這些和平與合法的群眾運動,甚至還親自參與之。當時中共上層對於這種合法、和平傾向固然不贊同,但也無可奈何,蓋沒有上層政治、軍事力量之助,共產黨幾乎無能為力。甚至在1928年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後,我們發現,中共中央本身儘管在口頭上仍相當強調群眾路線,但他們卻在暗地裡由不屬地方黨部系統的軍委特務系統推動上層統戰。不過,在1929年下半年後,由於「左」的立三路線之推動,上層統戰路線再度被宣告為非法,許多黨員也被迫離開國民黨機關到下層社會中發動暴動。可是,這些地方黨員在發動暴動時,同樣也是依賴上層政治、軍事力量而不是群眾的力量去推動,這就使得此一時期的農村暴動大多成了「單純的軍事行動」。在第二章順直省委領導時期的河北革命中,我們將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當代大陸官方學者也承認,由上而下的政治、軍事力量與黨的領導,以及由下而上的群眾力量,對於共產革命的推動來說,兩者缺一不可,尤其在河北省般的「白區」中,上層統戰的工作尤其重要。因此,他們批判抗戰前由瞿秋白、李立三與一九三○年代以後的王明等人所推動的「左」傾路線完全否認上層統戰的必要性,而一味的要求下層群眾暴動,以致河北等白區黨遭到嚴重的破壞。然而,事實上,這些左的中央領導即使強調群眾路線,下層黨員並沒有按照上層的指示去從事活動,蓋他們皆相當依賴上層政治、軍事力量去搞革命,如1932年的高蠡暴動便是個例子。再者,中共中央儘管在「表面上」高唱群眾路線,但他們卻也從未放棄上層統戰路線。在一九三○年代中共於北方地區所從事的軍事運動中,即存在著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一個是由地方黨部系統代表的下層士兵路線(當時稱紅蘿蔔主義),另一個便是由隸屬中央特務系統的中共華北特委所代表的上層軍官統戰路線(當時稱西瓜政策),而1933年察哈爾事件的爆發,本身便是西瓜政策的產物,這就證明了抗戰前中共中央無論再如何「左」,也從未放棄上層統戰。而且,如河北黨般白區黨的失敗,與其歸咎於中共中央過份重視下層群眾路線,毋寧說是由於中共北方黨根本就不重視群眾運動並缺乏廣泛群眾基礎的緣故。以上命題將在第三章中進行論述。
    但是,要如何才能獲得群眾的支持呢?我們都知道,在民國的華北農村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如紅槍會般「自發性」的群眾自衛武裝團體;學者們也都承認,「現代」的共產革命與這些「傳統」的自發性群眾運動本質上並不相同, 因為共產革命是長期的、廣泛的及進攻性的運動,自發性群眾運動則是短暫的地方性自衛運動。 可是,前面談到的Ralph Thaxton卻說,在當時冀魯豫三省的農村社會中存在著另一種不同的自發性群眾運動,那就是鹽民抗爭。他認為以製販硝鹽為生的農民,由於其所面對的是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和現代化的國民黨國家機械,故其鬥爭是長期性的,並不像僅以地方軍閥和土匪為抗爭對象的紅槍會般短暫。而且,Thaxton還說,儘管由於抗戰前中共中央「左」傾路線的緣故,中共並未能廣泛的與此一運動結合,但幸虧某些務實的下層黨員不顧上層左傾路線而積極在鹽民中從事活動,故共黨還是能在該地鹽民間獲得信仰,並為日後冀南抗日根據地打下基礎。可是,在本文第四章中將證明,這些鹽民的苦難並非來自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也不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政府,而是地方軍閥政權,所以鹽民抗爭根本就是與紅槍會一樣,是短暫的地方性自衛運動。再者,共黨上層固然瞧不起這些鹽民抗爭,下層黨員也同樣較依賴上層軍事力量而不是地方鹽民的力量去搞革命。況且,國民黨也不總是和鹽民對立的,在抗戰時期,國民黨地方政權由於長蘆官鹽鹽場被日本所奪佔,他們也同樣鼓勵硝鹽的產銷,並予合法化。而來自外地的八路軍在初來乍到時,不僅不相信當地自發性的群眾抗日團體,甚至予以殲滅、合併,這就不能說中共冀南抗日根據地是建立在地方鹽民抗爭基礎之上的。
    事實上,中共在如河北省般的敵後地區所建立的抗日根據地,大多也都是依賴外來八路軍為主力建立的。如本文第五章所探討的冀東抗日根據地就是一個例子。在冀東地區,中共原本便無甚群眾基礎,甚至地方群眾對日本人的信仰還超過對中共的認識。1938年,乘地方上層份子 發動冀東抗日大暴動之際,中共始派遣八路軍進入冀東地區建立根據地。但此一暴動原本便是為響應八路軍之到來才發起的,地方黨員與非黨的上層份子皆是依賴八路軍去搞抗日活動,因此,在八路軍退走後,冀東抗日勢力便立即瓦解。1939年後,中共上層才指示冀東殘存的地方黨員與八路軍「獨立自主」建立根據地,加上日軍的注意力已轉移至南方,中共扶植下的冀東抗日勢力亦逐漸恢復並擴展。可是,當時冀東抗日根據地仍舊缺乏廣泛的下層基礎,他們頂多只能依賴某些有力的地方上層份子去控制地方並籌得糧餉,而這些上層份子固然也有信仰共產黨者,但也有人是以地方和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轉變其政治立場,故相當不穩固。有鑒於此,中共在1940年以後乃逐漸推動帶有階級鬥爭意味的合理負擔等社會改革政策,擬圖搞垮這些上層份子。可是,由於中共主要依賴共黨政權力量去推動這些社會改革運動,加上其手段之殘酷,故不僅引起上層份子的不滿,還造成社會恐慌,加上日軍在1941年後再度掉過頭來對付共產黨的敵後根據地,共產黨與八路軍就在外來的日軍壓迫和內部的眾叛親離下,於1942年被迫逃離至長城外(口外)的熱南地區。
    隨後,中共便隨著軍事力量的移轉而遊蕩於口內外地區,他們既不願深入地方下層,也只能把其下層基礎建立在某些上層份子上,此一情形一直持續到抗戰結束為止。但是,這種主要依賴上層政治、軍事力量而缺乏下層群眾基礎的情形,實在很不穩固,在隨後國共內戰時期更是危險。因為,共軍的力量原本便不如國軍,而那些與共黨合作的地方上層份子也相當動搖,難保國軍到來後他們不會再豎起青天白日旗歡迎之。有鑒於此,中共早在抗戰後期以來便持續推動清算復仇、減租減息及土改運動,一方面既為搞垮這些不穩的地方上層份子,同時也欲藉由鬥爭來教育、團結下層群眾,使其圍繞在共黨周圍。這些社會改革運動,全是帶有濃厚階級鬥爭性質的運動,不是群眾根據其自身的邏輯由下而上所發動者,而是在共黨由上而下的煽動乃至於強迫下所爆發的。可以說,共產黨並不是藉由推動什麼符合北方地區實際情形之緩和的社會改革政策而獲得群眾的支持,毋寧是藉由不斷的階級鬥爭來改造、教育,並組織群眾,使他們有意無意、自願或被迫的參加了革命,並站在共產黨的一方。這一點我們將在最後一章中進行論述。
    參考文獻: 檔案
    (一)河北省檔案館典藏資料
    (二)臺灣法務部調查局典藏資料
    (三)中國國民黨黨史館典藏資料
    (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蒐藏之全國經濟委員會檔
    (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蒐藏之鹽務檔
    (六)Archives in the Japa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報紙、期刊
    《大公報》,天津。
    《民國日報》,上海。
    趙世炎主編,《政治生活 20》。北京,1924年11月7日。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焦實齋,〈新中學會與新中革命青年社〉,《文史資料選輯 119》。北京,1989。
    項瑞芝,〈記一九二五年砸裕大事件的前前後後〉,《天津文史資料 10》。天津,1980。
    馮玉祥,《我的生活》。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楊獻珍,〈入草嵐子監獄前後〉,《革命史資料 1》。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
    劉清揚,〈回憶建黨初期黨領導北方人民進行的英勇鬥爭〉,《河北文史資料 2》。石家莊,1981。
    劉清揚,〈辛亥革命時期的天津共和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六)》。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
    樂天宇,〈大革命時期張家口地區革命活動的回憶〉,《河北文史資料 8》。石家莊,1981。
    鄭超麟,《懷舊集》。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鄧哲熙,〈韓、石叛馮和閻、馮聯合反蔣的經過〉,《文史資料選輯 1》。北京,1960。
    史料彙編
    諶小岑,〈五四運動中產生的天津覺悟社〉,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薄一波,《七十年奮鬥與思考》。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
    〈羅章龍教授談唐山、開灤五礦罷工〉,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黨史研究資料 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羅章龍,〈緬懷早期北方工人運動的幾位戰友〉,《天津文史資料 29》。天津,1984。
    羅章龍,〈憶太雷同志〉,人民出版社編輯部,《回憶張太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羅章龍,《椿園載記》。北京:東方出版社,1989。
    蘇旭、黃占江、沙友林,〈張兆豐烈士生平〉,《河北文史資料 8》。石家莊,1981。
    中文著作
    丁龍嘉、張業賞,《王盡美》。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山東省檔案館、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 1-2》。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1。文中引用之《山東革命歷史檔案資料選編》簡稱為《山東檔案》。
    丁龍嘉、張業賞,《鄧恩銘》。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上海史(1920-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抗戰期間中共平、津、唐點線工作委員會組織發展概況〉,《中共黨史資料 18》。北京,1986。
    中共聊城地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魯西北革命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1。
    中國鹽業總公司編,《中國鹽業史 近代當代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丘政權,〈察哈爾抗日前三年間馮玉祥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民國檔案》1990年第1期。南京,1990。
    安作璋主編,《山東通史 現代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
    朱文通、王小梅,《河北通史 民國上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 1-18》。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1992。文中引用之《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簡稱為《中央文件》。
    朱志敏,《李大釗傳》。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朱德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河南冀東保甲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西村成雄著,曾淑卿譯,《張學良「滿洲」與日中之霸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何智霖,〈閻錫山策調客軍出山西省境史料選錄〉,《國史館館刊》復刊第33期。臺北,民國91年12月。
    吳林泉、彭飛,《草嵐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吳蕤,〈民初鹽政之產銷與徵榷〉,《鹽務月刊》。臺北,民國62年9月。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宋柏主編,《北京現代革命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李君山,〈論一九三三年之「察馮事件」──以「軍閥政治」觀點之考察〉,《臺大文史哲學報》期60。臺北,2004年5月。
    李景漢,《定縣社會概況調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中央檔案館、河北省檔案館編,《河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 1-23》。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1-1999。文中引用之《河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簡稱為《河北文件》。
    李新、陳鐵健主編,《偉大的開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李德明,〈余澤鴻〉,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 17》。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李騰俊等著,〈江浩〉,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 20》。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味根,〈取締硝土鹽與改良鹼地〉,《鹽業與鹽工》期8。臺北,民國64年8月。
    河北大學地方史研究室、政協高陽縣委員會,《河北文史資料 19:高陽織布業簡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胡華,〈蕭鳴〉,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 20》。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唐寶林,《中國托派史》。臺北:東大出版社,1994。
    耿傳明,〈植根鄉土的「革命敘事」──紅旗譜與二十世紀鄉土中國的革命〉,《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3(2004年2月)。
    郝維民主編,《內蒙古革命史》。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
    馬先陣等編,《西北軍將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中央檔案館、河南省檔案館編,《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 2、3》。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4。文中引用的《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簡稱《河南文件》。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梁斌,《紅旗譜》。北京:中國青年,1957。
    第四野戰軍戰史編寫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戰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
    郭華倫,《中共史論》第2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第4版。
    陳永發,〈從Ralph Thaxton的研究論抗日時期中共在太行山區及其附近的活動〉,《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13。臺北,1984。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陳玉梅、林宜昭,〈你每天吃多少硝酸鹽?〉,《康健雜誌》期17。臺北,2000年2月1日。
    陳森甫,《西北軍建軍史》。臺北:春秋雜誌社,1975。
    陳華魯,〈趙鎛〉,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 15》。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臺北:國史館,2002。
    中央檔案館、湖北省檔案館編,《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 3、9》。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文中引用的《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簡稱《湖北文件》。
    陳耀煌,《共產黨•地方菁英•農民:鄂豫皖蘇區的共產革命(1922-1932)》。臺北:政大歷史系,2002。
    陳耀煌,〈政治、史學與史家——從〈漢學的陰影〉一文來看1950-1980年間美國中國共產革命史研究的轉變〉,《政大史粹》期4。臺北,2002。
    陳耀煌,〈路線之爭?──中共湖北省委事件(1927-1928)〉,胡春惠、吳景平主編,《現代化與國際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變遷》。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香港:珠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3。
    陳耀煌,〈中共閩西蘇區的發展及其內部整肅(1927-1931)〉,《國史館學術集刊》第4期。臺北,2004年9月。
    陳豔紅,〈對路友于的評價之辨正〉,《北京黨史》1996年期3。
    馮文綱等著,《一代名將──彭雪楓傳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出版社,1994。
    鄒讜,《中國革命再闡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廖永武,《天津現代革命運動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 1》。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文中引用之《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彙集》簡稱《廣東文件》。
    趙潤生、馬亮寬,《辛亥灤州兵諫與灤州起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劉道華、黃小同編,《中共北方區黨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冀南革命鬥爭史編審委員會編,《冀南革命鬥爭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
    穆欣,《陳賡大將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穆欣,《續範亭傳》。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靜德,〈彭真的追求與奮鬥〉(二),《黨史文匯》2002年期4。
    薛鳳旋,《北京:由傳統國都到社會主義首都》。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6。
    謝曉雲,〈亞硝酸鹽、防腐劑、色素:熱狗裡藏著致病危機?〉,《康健雜誌》期60。臺北:2003年11月。
    魏宏運主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冀東農村社會調查與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羅健,〈西安事變前後的黎天才〉,《抗日戰爭研究》2000:3。
    中央檔案館等編,《華北大掃蕩》。北京:中華書局,1998。
    龔子同等著,《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地方志
    玉田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玉田縣志》。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赤峰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赤峰市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河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河北省志:鹽業志》。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
    洪家祿編,《大名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依據民國22年版影印。
    唐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唐山市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喀喇沁旗志編纂委員會編,《喀喇沁旗志》。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遷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遷西縣志》。北京:中國科學科技出版社,1991。
    薊縣志編修委員會編,《薊縣志》。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政治報告選輯(1927-1933)》。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
    日文著作
    〈京奉沿線に於ける勞働運動の趨勢〉,《滿鐵調查時報》卷9期6(1929/06/25)。
    支那問題辭典編輯部,《支那問題辭典》。東京:中央公論社,1942。
    長野朗,《土匪、軍隊、紅槍會》。東京:支那問題研究所,1931。
    天津地域史研究會,《天津史─再生する都市のトポロジ─》。東京:東方書店,1999。
    田中恭子,《土地と権力:中國の農村革命》。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6。
    東亞同文會,《中國省別全誌 第十八卷 直隸省》。東京:東亞同文會,1920。
    馬場毅,《近代中國華北民眾と紅槍會》。東京:汲古書院,2001。
    片岡一忠,《天津五四運動小史》。京都:同朋舍,1982。
    冀東地區農村實態調查班,《第一回冀東地區內選擇農村實態調查概要報告書》。天津:冀東地區農村實態調查班,1936。
    中央檔案館編,《共和國雛型──華北人民政府》。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英文資料
    Atwood, Christopher P., Young Mongols and Vigilantes in Inner Mongolia`s Interregnum Decades, 1911-1931.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oston: Brill, 2002.
    Averill, Stephen C., “Local Elites and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the Jiangxi Hill County,” in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ed.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 Ranki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Benton, Gregor, China`s Urban Revolutionaries: 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otskyism, 1921-1952.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1996.
    Bianco, Lucian, Peasants Without the Party: Grass-roots Movemen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rmonk, N.Y.: M.E. Sharpe, 2001.
    Chan Lau, Kit-ching, From Nothing to Noth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and Hong Kong, 1921-1936.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Chen, Yung-fa, Making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 1937-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Chen, Yung-fa and Benton, Gregor, Moral Economy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 Critique. Amsterdam: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1986.
    Chesneaux, Jean,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1919-1927.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中共中央北方局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中共中央北方局 綜合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Dirlik, Arif,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Dryburgh, Marjorie, North China and Japanese Expansion 1933-1937. Richmond: Curzon, 2000.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Esherick, Joseph W. and Rankin, Mary B.,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Friedman, Edward, Selden, Mark and Pickowicz, Paul, 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Grigoriev, Alexander M, “The Far Eastern Bureau of the ECCI in China,”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1920s, ed. Mechthid Leutner, Roland Felber, M. L. Titarenko and A. M. Grigoriev.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2.
    Hartford, Kathleen and Goldstein, Steven M., “Introduc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Single Sparks, ed. Kathleen Hartford and Steven M. Goldstein. Armonk, N.Y.: M.E. Sharpe, 1989.
    Hartford, Kathleen, “Fits and Starts: The Communist Party in Rural Hobei, 1921-1936,” in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ed. Tony Saich and Hans Van de Ven. Armonk, N. Y.: M. E. Sharpe, 1995.
    Hershatter, Gail, The Works of Tianjin, 1900-1949.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中共中央北方局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戰爭時期卷(上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
    Huang, Philip C.C.,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sacs, Harold R. and Treint, Albert, “Document on the Comintern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45 (Jan.-Mar., 1971).
    Johnson, Chalmers,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 The Emergency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37-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Kataoka, Tetsuya, Resistance and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Communists and the Second United Fro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Kuo, Tai-chün and Myers, Ramon H., Understanding Communist China: Communist China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6.
    Little, Daniel, Understanding Peasant China: Case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Meisner, Maurice, Li Ta-chi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Myers, Ramon H., 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opei and Shantung, 1890-1949.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Nathan, Andrew J., 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Pepper, Suzanne, Civil War in China: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 1-12》。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文中引用之《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簡稱為《國際檔案》。
    Perry, Elizabeth,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1845-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omeranz, Kenneth, 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Saich, Tony, “Introduc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Anti-Japanese War Base Area,” in Tha ChinaQuarterly, No. 140 (Dec. 1994).
    Saich, Tony,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United Front in China. Leiden; New York: E.J. Brill, 1991.
    Schoppa, R. Keith, “Contours of Revolutionaey Change in a Chinese County, 1900-1950,”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1, No. 4 (Nov., 1992).
    Schoppa, R. Keith, Revolution and its Past: Identities and Chang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02.
    Schrecker, John E.,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1.
    Schwarcz, Vera,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Scott, James C.,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Selden, Mark, The Yenan Wa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中共井陘礦務局委員會,《石家莊黨史資料 第5輯 井陘煤礦工人鬥爭史》。石家莊:出版者不詳,1987。
    Selden, Mark,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Yenan Way Revisited. New York: M. E. Sharpe, 1995.
    Sheel, Kamal, Peasant Society and Marxist Intellectuals in China: Fang Zhimin and the Origin of a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the Xinjiang Reg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Smith, Stephen A., A Road is Made: Communism in Shanghai, 1920-1927. Richmond, Surrey: Curzon, 2000.
    Stranahan, Patricia, Underground: The Shanghai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Politics of Survival, 1927-1937.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8.
    Strand, Davi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Thaxton, Ralph, China Turned Rightside up: Revolutionary Legitimacy in the Peasant Worl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Thaxton, Ralph A., Salt of the Earth: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Peasant Protest and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Van de Ven, Hans J., From Friend to Comrad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Van de Ven, Hans J., 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Weigelin-Schwiedrzik, Susanne, “What is Wrong with Li Dachao?” in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ed Tony Saich and Hans J. Van de Ven. Armonk, N. Y.: M. E. Sharpe, 1995.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第一次國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Wilbur, C. Martin and How, Julie Lien-ying, Missionaries of Revolution: Soviet Advisers and Nationalist China, 1920-192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Wou, Odoric Y. K., Mobilizing the Masses: Building Revolution in Hena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Zhang, X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Hunan, 1900-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工具書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中共山東黨史大事記》。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
    中共中央組織部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1921-1997)》第1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
    中共天津市委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天津市組織史資料》。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1。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冀東(冀熱遼)革命根據地黨史大事記》。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河北省組織部等編,《中國共產黨河北省組織史資料(1922-1987)》。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中國共產黨河北歷史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共產黨河北歷史大辭典》。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
    中共安徽省黨史工作委員會編,《安徽現代革命史資料長編 2》。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王健英,《中國紅軍人物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
    王鴻賓等主編,《東北人物大辭典》。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2。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長城線上無人區》。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冀東抗日暴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熱河解放區(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冀東土地制度改革》。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冀東武裝鬥爭》。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冀南歷史文獻選編》。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黨史人物(一)》。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
    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資料選編 4(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
    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工作辦公室、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資料選編 2(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資料選編編輯組,《中共冀魯豫邊區黨史資料選編 1》。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5。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 第2編 第5冊》。臺北:正中書局,1975,第三版。
    王效挺、黃文一主編,《戰鬥的足跡──北大地下黨有關史料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王效挺、黃文一編,《戰鬥在北大的共產黨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沈雲龍主編,《蘇聯陰謀文證彙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依據1927年京師警察廳編譯會編,《蘇聯陰謀文證彙編》影印出版。
    赤峰市元寶山區政協文史資料,《韓麟符》。北京:華齡出版社,1993。
    河北省稅務局等編,《華北革命根據地工商稅收史料選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河北省檔案館編,《河北土地改革檔案史料選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經濟史研究室編,《中國近代鹽務史資料選輯 1》。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
    晉察冀人民抗日鬥爭史編委會冀熱遼分會編,《冀熱遼報告(一)》。出版地不詳:晉察冀人民抗日鬥爭史編輯部,1982。
    晉察冀人民抗日鬥爭史編委會冀熱遼分會編,《冀熱遼報告(二)》。出版地不詳:晉察冀人民抗日鬥爭史編輯部,1983。
    冀熱遼人民抗日鬥爭史研究編輯室,《冀熱遼人民抗日鬥爭文獻•回憶錄 1-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文集、年譜、日記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年譜》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關山渡若飛:王若飛百年誕辰紀念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
    中共湖北省孝感地委、孝感市委黨史資料徵編委員會辦公室編,《胡錫奎紀念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李大釗文集 1-5》。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周均倫主編,《聶榮臻年譜》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河北省南皮縣檔案館編,〈《張隱韜烈士日記》連載(一)〉,《歷史檔案》編輯部,《歷史檔案》(北京,1988:3)。
    張靜如編,《李大釗生平史料編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陳潭秋文集編輯組,《陳潭秋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蔡和森,《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瞿秋白選集編輯組,《瞿秋白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口述訪問與回憶資料
    于學忠,〈東北軍討伐石友三的戰爭〉,《文史資料選輯 6》。北京,1960。
    中共天津市紅橋區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紅橋黨史資料彙編》。天津:中共天津市委黨史研究室,1997。
    中共南宮市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一九三八年南宮縣六離會事件始末〉,《河北黨史資料 6》。石家莊,198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馮玉祥與抗日同盟軍》。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牛清明,〈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創建始末〉,山西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山西革命回憶錄 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王凡西,《雙山回憶錄》。香港:周記行,1977。
    王夫,〈冀中星火〉,《河北革命回憶錄 6》。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84。
    王志遠,〈博蠡地區的建黨和農民運動〉,《河北文史資料 2》。石家莊,1981。
    王啟明,〈回憶山西軍官教導團地下黨的活動〉,山西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山西革命回憶錄 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王積衡,〈回憶大革命時期我在天津的一段經歷〉,《天津文史資料 23》。天津,1983。
    王積衡,〈江浩先生革命事略〉,《天津文史資料 23》。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包惠僧,《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司呈祥,〈參加天津早期革命活動的回憶〉,《天津文史資料 10》。天津,1980。
    市地名辦公室,〈育德中學的革命活動〉,《保定文史資料 1》。保定,1984。
    吉合口述,徐建源、韓光整理,《我的革命生涯》。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
    安子文,〈我的一段經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革命史資料 1》。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
    佛鼎,〈內蒙古革命的發生、發展簡況〉,人民出版社編輯,《革命回憶錄 8》。北京:人民出版社,。
    呂職人,〈于方舟同志革命的一生〉,《天津文史資料 23》。天津,1983。
    完縣黨史辦公室整理,〈完縣五里崗暴動〉,《河北黨史資料 2》。石家莊,1985。
    阮玄武原作,崔大明提供,〈我所知道的方振武〉,《傳記文學》第27卷第3期。
    孟伯謙,《回向人道》。香港:亞洲出版社,1953。
    〈紅二十四軍的創建和阜平蘇維埃始末〉,《河北黨史資料 5》。石家莊,1986。
    唐永良,〈商震歷史概述〉,《文史資料選輯 8》。北京,1960。
    徐向前,《歷史的回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烏蘭夫革命史料編研室編,《烏蘭夫回憶錄》。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
    馬芳庭,〈蹉跎歲月裡的戰鬥〉,山西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山西革命回憶錄 3》。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馬輝之,〈白區工作局部情況的回憶〉,《河北黨史資料 1》。石家莊,1985。
    馬輝之,〈回憶冀熱察抗日根據地建立的前後〉,《中共黨史資料 4》。北京,1982。
    高文華,〈抗戰前夕的河北省委〉,《河北黨史資料 2》。石家莊,1985。
    張秀岩,〈往事回憶〉,《河北文史資料 8》。石家莊,1981。
    張明遠,〈玉田一帶農民運動的回憶〉,《天津歷史資料 1》。天津,1964。
    張明遠,〈有關玉田農民暴動幾個問題的回憶〉,《天津文史資料 23》。天津,1983。
    張明遠,《我的回憶》。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張述孔,〈流氓軍閥孫殿英〉,《文史資料選輯 7》。北京,1960。
    張國燾,《我的回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1。
    梁金保、景占魁,〈激流勇進──記前中共山西省委書記劉天章〉,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山西革命回憶錄 2》。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梁金保等著,〈賀名播幽燕──記青年革命活動家賀昌同志〉,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山西革命回憶錄 2》。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陳存恭、張力訪問,張力紀錄,《石覺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陳碧蘭,《我的回憶》。香港:十月書屋,1994。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0153501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153501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81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