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80
|
Title: | 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之角色分析(1893-1911) |
Authors: | 張曉威 Chong, Siou Wei |
Contributors: | 陳鴻瑜 Chen ,Hurng Yu 張曉威 Chong, Siou Wei |
Keywords: | 檳榔嶼 副領事 張弼士 幫權政治 辛亥革命 Penang Vice Consul Chang Pi Shih Pang Politics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
Date: | 2004 |
Issue Date: | 2009-09-14 12:04:34 (UTC+8) |
Abstract: | 十九世紀末的檳榔嶼華人社會,其人口總數約為八萬餘人,其中屬客家方言群者,只有七千餘人,尚不及該地華人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儘管如此,客家籍富商卻能不間斷的出任清朝政府派駐該地的副領事,無疑顯示出其有獨特之處。其中,張弼士出任首任副領事,更是其關鍵的肇始。因為透過張氏的精心安排和計畫,遂逐步奠定該職繼續由客家富商擔任的基礎。至於客家籍富商出任該職,不僅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祖國事務,亦進一步將他們引入檳榔嶼華人社會的領導階層,成為名符其實的華人社會領袖,同時亦造就了客家籍「埔梅集團」的興起。副領事一職,是清朝政府對外設立使領館中,層級最低的一個小機構。就機構本身而言,它的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無足輕重。是故,長期以來,亦不會特別引人注意到檳榔嶼副領事,到底會對近代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和改變。不過,就因為擔任副領事者當中,有了張弼士、張煜南、謝榮光、梁碧如和戴春榮等人物的出現,以致改變了和凸顯出檳榔嶼副領事的重要性。尤其是張弼士更透過他商業網絡的優勢,而躋入清朝的商業官僚體系內,甚至更成為主管晚清商務的商務大臣,進而推動和影響了晚清商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此外,當革命派在檳榔嶼展開活動至中華民國建立為止,該批亦官亦商的檳榔嶼副領事,不僅沒有對革命派加以打壓,甚至還默許他們的親族參與革命活動。因此,同盟會南洋支部自新加坡遷往檳榔嶼之後,革命派在南洋的活動和發展,得以繼續藉由在當地的重整機會,而取得喘息和重新出發的新契機。由此觀之,檳榔嶼副領事對於近代中國政治的發展,無疑亦扮演著一個極特殊又關鍵的角色,對近代中國實產生了一個極大的衝擊和影響。 |
Reference: | 徵引書目 甲、中文部分 (一)檔案、史料彙編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9-(1),「出使設領檔:光緒二十七羅豐祿使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9-(2),「出使設領檔:光緒二十八年羅豐祿使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0-(1),「出使設領檔:光緒二十八年張德彝使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0-(2),「出使設領檔:光緒二十九年張德彝使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7-(2),「出使設領檔:光緒二十九年廕昌使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0-(3),「出使設領檔:光緒卅年張德彝使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1-(1),「出使設領檔:光緒卅一年張德彝使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2-(1),「出使設領檔:光緒卅一年唐紹儀使英」。 檳州華人大會堂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華人大會堂慶祝成立一百週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檳城:檳州華人大會堂,1983年。 檳城嘉應會館編,《檳城嘉應會館一百八十六週年紀念特刊》,檳城:檳城嘉應會館,1987年。 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周年紀念刊編輯委員會編,《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周年紀念刊》,檳城:檳榔嶼客屬公會,1979年。 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編,《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貳百週年紀念特刊》,檳榔嶼:檳榔嶼廣東暨汀州會館,1998年2月15日。 (四)專著 今堀誠二著,劉果因譯,《馬來亞華人社會》,檳城:檳城嘉應會館,1974年。 巴素(Purcell)著,劉前度譯,《馬來亞華僑史》,檳城:光華日報,1950年。 巴素(Purcell)著,郭湘章譯,《東南亞之華僑》,台北:國立編譯館,1966年。 戈爾布思主編,楊立義等譯,《薩道義外交實踐指南(第五版)》,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 王立誠,《中國近代外交制度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3-(1),「出使設領檔:光緒卅二年汪大燮使英」。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與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王曾才,《中國外交史要義》,台北:經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王琛發編著,《檳城客家兩百年》,檳城:檳城客屬公會,1998年。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賡武,姚楠譯,《南海貿易與南洋華人》,香港:中華書局,1988年4月初版。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5年。 古鴻廷,《東南亞華僑的認同問題:馬來亞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古鴻廷,《教育與認同:馬來西亞華文中學教育之研究(1945-2000)》,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白化文,《漢化佛教與寺院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英,《近代中國商人與社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4-(1),「出使設領檔:光緒卅四年李經方使英」。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冷東,《東南亞海外潮人研究》,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 別必亮,《承傳與創新:近代華僑教育研究》,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吳孟雪,《美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百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 吳相湘,《孫逸仙先生傳》,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84年。 吳華,《馬來西亞華族會館史略》,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1980年11月。 吳鳳斌主編,《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 呂實強,《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12月再版。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 宋旺相著,葉書德譯,《新加坡華人百年史》,新加坡:新加坡中華總商會,1993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4-(2),「出使設領檔:宣統元年李經方使英」。 宋哲美,《馬來西亞華人史》,香港:中華文化事業公司,1963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李占才主編,《中國鐵路史》,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4年。 李永球,《移國:太平華裔歷史人物集》,檳城:南洋民間文化,2003年。 李盈慧,《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一九一二~一九四九)》,新店:國史館,1997年。 李恩涵,《晚清的收回礦權運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3年。 李恩涵,《曾紀澤的外交》,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李國祁,《中國早期的鐵路經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1年。 杜元載主編,《革命人物誌(第八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經銷,1971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4-(3),「出使設領檔:宣統二年李經方使英」。 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6年9月。 周偉民、唐玲玲,《中國和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房學嘉、李大超編著,《謝逸橋、謝良牧與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 易惠莉,《鄭觀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出版,1984年。 林水檺、何啟良、何國忠、賴觀福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三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出版,1998年。 林金枝、莊為璣合編,《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史資料選輯(福建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林金枝,《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概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年。 林金枝、莊為璣合編,《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史資料選輯(廣東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林金枝編著,《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史資料選輯(上海卷)》,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12-15-(1),「出使設領檔:宣統三年劉玉麟使英」。 林遠輝、張應龍,《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的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 邱格屏,《世外無桃源:東南亞華人秘密會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邱新民,《東南亞文化交通史》,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84年。 姚楠、張禮千合著,《檳榔嶼志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2月再版。 星洲日報社主編,《星洲十年》,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四十五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影印本。 柯木林主編,《新華歷史人物列傳》,新加坡:教育出版私營有限公司,1995年。 夏誠華,《近代廣東省僑匯研究(1862-1949)──以廣、潮、梅、瓊地區為例》,新加坡:南洋學會,1992年。 徐中約著,朱慶葆與計秋楓譯,《中國近代史(上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書蠹(Bookworm)編,顧因明、王旦華合譯,《檳榔嶼開闢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外交檔案》,宗號:02-23-4-(11),「駐美使館保存檔案:開導華僑勿資助孫康案」。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年。 袁丁,《晚清僑務與中外交涉》,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 馬敏,《商人精神的嬗變──近代中國商人觀念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高延(J.J. M. De Groot)著,袁冰凌譯,《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委會編,《國音學》,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5版。 培恩(B.R. Pearn)著,張奕善譯,《東南亞史導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10月再版2刷。 崔貴強,《新加坡華人:從開埠到建國》,新加坡:新加坡宗鄉會館聯合總會,1994年。 康沛竹,《災荒與晚清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少寬,《檳榔嶼華人史話》,吉隆坡:燧人氏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張少寬,《檳榔嶼華人史話續編》,檳榔嶼:南洋田野研究室,2003年7月。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宮中檔及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132388,具奏人:李鴻章,事由:「奏報恩賜御書匾額與南洋檳榔嶼等處報捐華商鄭嗣文等員事」。 張少寬,《孫中山與庇能會議:策動廣州三、二九之役》,檳榔嶼:南洋田野研究室,2004年5月。 張玉法,《近代中國工業發展史(1860-1916)》,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 張正男,《國音及說話》,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張奕善,《明代中國與馬來亞的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64年。 張奕善,《東南亞史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第二刷。 張道行,《國際公法》,台北:國立編譯館,1967年臺修訂一版。 張禮千編,《英屬馬來亞地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梅井編著,《馬華名人傳》,新加坡:上海書局有限公司,1961年11月初版。 梅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梅州市志》,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宮中檔及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133849,具奏人:奕劻等,事由:「奏為新設南洋領事隨員保獎章程由」。 莊國土,《中國封建政府的華僑政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年。 莊國土,《華僑華人與中國的關係》,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許雲樵,《馬來亞史》,新加坡:青年書局,1961年。 許雲樵,《馬來亞近代史》,新加坡:世界書局,1963年。 郭仁德,《揭開私會黨的真面目》,吉隆坡:馬來西亞華人文化協會,1992年。 陳志奇,《中國近代外交史》,台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昌豪主編,《馬來亞歷史名人傳》,吉隆坡:吉隆坡文化供應社,1958年。 陳烈甫,《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台北:正中書局,1983年。 陳烈甫,《華僑與華人學總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陳錦江著,王笛、張箭譯,《清末現代企業與官商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6月。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宮中檔及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143393,具奏人:張之洞,事由:「奏為南洋鉅商邱煒萲悔悟捐賑請優予褒獎」。 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各國外交關係史(1912-2000)》,台北:鼎文書局,2004年10月。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早期星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5年。 麥留芳著,張清江譯,《星馬華人私會黨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 傅啟學,《中國外交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彭澤益,《十九世紀後半期中國財政與經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華僑革命史編纂委員會編,《華僑革命史(下)》,台北:正中書局,1981年12月。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黃存燊著,張清江譯,《華人甲必丹》,新加坡:國家語文局,1965年。 黃建淳,《砂拉越華人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對國家認同之研究──以賑捐、投資、封爵為例》,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1993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宮中檔及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146014,具奏人:升允,事由:「奏報代理新加坡總領事官劉玉麟等募集洋銀救濟陜省災民並請獎敘(摺片)」。 黃建淳,《新加坡華僑會黨對辛亥革命影響之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南洋學會,1988年。 黃堯編著,《馬星華人志》,吉隆坡:元生基金會、馬來西亞黃氏總會江夏資訊活動基金會,2003年再版。 黃福鑾編著,《華僑與中國革命》,香港: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4年8月初版。 黃綺文,《華僑名人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黃賢強,《海外華人的抗爭:對美貨抵制運動史實與史料》,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2001年。 黃鑒暉,《中國銀行業史》,太原市:山西經濟出版社,1994年。 楊進發,《戰前星華社會結構與領導層初探》,新加坡:南洋學會,1977年。 溫廣益主編,《廣東籍華僑名人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溫廣益等編著,《印度尼西亞華僑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 葉榮燊編,《嘉應:故鄉談叢(第二集)》,霹靂:編者,1965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藏,《宮中檔及軍機處檔摺件》,文獻編號:163847,具奏人:張德彝,事由:「奏請以梁廷芳為駐檳榔嶼副領事官」。 虞和平,《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隗瀛濤,《四川保路運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廖建裕,《印尼華人文化與社會》,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3年。 劉克智、劉翠溶,《中國人口問題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 劉彥,《中國外交史》,台北:三民書局,1962年。 劉淼,《明清沿海蕩地開發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年。 潘醒農編著,《馬來亞潮僑通鑑》,新加坡:南島出版社,1950年。 蔣英豪編著,《黃遵憲師友記》,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 蔡佩蓉,《清季駐新加坡領事之探討(1877-1911)》,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2年。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第一分冊)》,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1998年。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1年。 鄭良樹,《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文化史論叢(卷二)》,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年。 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 鄭官應,《張弼士君生平事略》,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五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賴紹祥、房學嘉編著,《客籍志士與辛亥革命》,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閻廣芬,《經商與辦學:近代商人教育研究》,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聶德寧,《近現代中國與東南亞經貿關係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 顏清湟著,李恩涵譯,《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顏清湟著,粟明鮮等譯,《出國華工與清朝官員:晚清時期中國對海外華人的保護(1851-1911年)》,北京:中國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0年。 顏清湟著,粟明鮮等譯,《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1年。 [元]汪大淵著,蘇繼廎校釋,《島夷志略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鄺國祥,《檳城散記》,新加坡:世界書局,1958年。 羅香林,《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香港:中國學社,1961年。 嚴和平,《清季駐外使館的建立》,台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75年。 (五)期刊論文 比野丈夫著,潘明智譯,〈馬六甲華人甲必丹──關於近年新發現的資料〉,《亞洲文化》,15(1991/6),頁116-120。 王曾才,〈中國駐英使館的建立〉,《文史哲學報》,17(1978),頁381-439。 王曾才,〈自強運動時期中國外交制度的發展〉,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頁131-156。 王琛發,〈檳榔嶼客屬的大伯公信仰〉,收錄於王琛發編著,《檳城客家兩百年》,檳城:檳城客屬公會,1998年,頁3-40。 王琛發,〈二百年來的檳榔嶼客屬組織〉,收錄於王琛發編著,《檳城客家兩百年》,檳城:檳城客屬公會,1998年,頁41-80。 王琛發,〈檳城華人社會的客家人領事〉,收錄於王琛發編著,《檳城客家兩百年》,檳城:檳城客屬公會,1998年,頁110-121。 [明]茅元儀輯,《武備志》,台北:華世出版社,1984年重印版。 王琛發,〈極樂寺《龍藏經》:反映晚清華僑政策的一瞥〉,《無盡燈》,18(1999/4),頁27-31。 王琛發,〈從全球化與區域性的視野重構檳城歷史〉,《人文雜誌》,18(2003/3),頁5-18。 王慷鼎,〈康有為南游詩中「丹將敦島」考〉,《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1(1997/8),頁33-45。 王慷鼎,〈獨立前華文報刊〉,收錄於林水檺等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1998年,頁87-129。 王爾敏,〈商戰觀念與重商思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1976/6),頁1-91。 王爾敏,〈十九世紀中國國際觀念之演變〉,《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七編:自強運動(二)外交,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頁25-88。 邢義田,〈天下一家:中國人的天下觀〉,《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永恆的巨流)》,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頁425-478。 朱敬勤,〈檳城的發展與人口的成長史〉,收錄於檳州華人大會堂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華人大會堂慶祝成立一百週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檳城:檳州華人大會堂,1983年,頁355-366。 吳劍雄,〈從海禁到護僑:清代對出國移民政策的演變〉,收錄於氏著,《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頁1-47。 李本京,〈孫中山先生海外經費之籌集〉,《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2冊)》,台北: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5年,頁238-249。 [明]張燮,《東西洋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李松庵,〈張弼士與煙台張裕釀酒公司〉,《廣州文史資料》,8(1963/10),頁105-113。 李松庵,〈潮汕鐵路創辦人華僑張榕軒兄弟〉,收錄於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東文史資料(第28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頁61-80。 李勵圖,〈海峽政府對孫中山之態度(1900-1911)〉,收錄於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6年,頁164-177。 林水檺,〈獨立前華文教育〉,收錄於林水檺等編,《馬來西亞華人史新編(第二冊)》,吉隆坡: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出版,1998年,頁215-254。 林孝勝,〈清朝駐星領事與海峽殖民地政府間的糾紛(1877-1894)〉,收錄於柯木林、吳振強編,《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1972年,頁11-29。 林孝勝,〈十九世紀新華社會的幫權政治〉,收錄於氏著,《新加坡華社與華商》,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5年,頁28-62。 林金枝,〈近代華僑投資國內企業的歷史及其作用〉,收錄於鄭民、梁初鳴編,《華僑華人史研究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頁286-304。 林遠輝,〈清代在世界各地設置領事問題初探〉,《華僑史論文集(第三集)》,廣州:暨南大學華僑研究所,1983年,頁60-79。 林遠輝,〈19世紀的海峽僑生〉,《資料與研究》,32(1998/3),頁7-11。 姚楠,〈記晚清駐檳榔嶼的客屬兩領事:張弼士與張煜南〉,收錄於氏著,《南天餘墨》,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161-168。 [明]費信著,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校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柯木林,〈左秉隆領事與新華社會〉,收錄於柯木林、林孝勝,《新華歷史與人物研究》,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年,頁113-121。 唐啟華,〈第三篇外交行政機構的演變,第一章北京政府時期,第一節北京政府〉,《中華民國史外交志(初稿)》,新店:國史館,2002年12月,頁225-248。 崔貴強,〈晚清官吏訪問新加坡〉,《南洋學報》, 29:1&2(1974),頁15-29。 張希哲,〈關於「廣州三二九起義」及「黃花崗烈士」的幾點考訂〉,收錄於張希哲、陳三井主編,《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頁203-208。 張奕善,〈東南亞華人移民之研究〉,《東南亞史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頁231-296。 張彬村,〈16-18世紀中國海貿思想的演進〉,《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2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6年,頁39-57。 張彬村,〈明清兩朝的海外貿易政策:閉關自守?〉,《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4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年,頁45-59。 張曉威,〈中國近代領事制度的建立:以清末在新嘉坡設置領事為探討中心(1877-1891)〉,收錄於胡春惠、周惠民主編,《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香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珠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1年12月,頁317-337。 張曉威,〈商而優則仕:南洋富商張弼士出任檳榔嶼首任副領事之探討〉,《海華與東南亞研究》,2:3(2002/7),頁93-112。 張曉威,〈明太祖華夷觀念初探:以洪武年間的對外政策為探討中心〉,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主編,《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論文集(第四期)》,台北:陳百年先生學術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2003年10月,頁125-154。 [明]夏原吉、胡廣等,《明太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8年6月2版。 張曉威,〈晚清駐檳榔嶼副領事的創設與首任副領事的派任〉,《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6(2004/7),頁243-284。 張曉威,〈近代中國駐外領事與海外華人社會領袖角色的遞換:以駐檳榔嶼副領事謝榮光(1895-1907)為例〉,《政大歷史學報》,22(2004/11),頁167-221。 張曉威,〈「聲教南暨」:晚清檳榔嶼中華學校的創辦及其影響〉,宣讀於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海外華人與僑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04年12月3-4日),頁1-13。 張應龍,〈客家華僑對東南亞採礦業的貢獻〉,收錄於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1月,頁250-262。 梅井,〈檳城開埠以來華人社會的變遷〉,《願景季刊》,創刊號(1999/7),頁36-49。 莫順宗,〈跨語系與超省籍:晚清駐檳城領事的國族意識及其融合檳城華僑的貢獻〉,《人文雜誌》, 18(2003/3),頁19-26。 莊欽永,〈馬六甲華人甲必丹補遺〉,《亞洲文化》,7(1986/4),頁100-101。 莊欽永,〈新加坡華人甲必丹〉,《亞洲文化》,9(1987/4),頁21-25。 許雲樵,〈星馬設領始末考〉,《南洋文摘》,5(1960),頁15-18。 許雲樵,〈張弼士傳〉,收錄於星洲日報社主編,《星洲十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影印本,頁1032-1034。 [清]文慶、賈楨等撰,《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十六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 許雲樵,〈中華民族拓殖馬來半島考〉,收錄於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慶祝五十四週年紀念特刊》,吉隆坡:雪蘭莪中華大會堂,1977年,頁507-549。 郭雙林,〈晚清香港設領問題初探〉,《近代史研究》,6(1998),頁176-195。 陳民,〈論張弼士在晚清發展民用工業中的歷史作用〉,《華僑華人歷史研究》,3(1992),頁46-52。 陳育崧,〈馬華教育近百年史緒論〉,收錄於氏著,《椰陰館文存(第二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年,頁221-236。 陳育崧,〈馬來亞華文教育發軔史〉,收錄於氏著,《椰陰館文存(第二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年,頁237-251。 陳育崧,〈馬來亞華僑新教育的發軔:檳榔嶼中華學校創立經過〉,收錄於氏著,《椰陰館文存(第二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年,頁260-270。 陳育崧,〈新加坡中國領事設置史〉,收錄於氏著,《椰陰館文存(第一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年,頁113-120。 陳育崧,〈陳怡老案與清代遷民政策之改變〉,收錄於氏著,《椰陰館文存(第一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年,頁137-141。 陳育崧,〈緒言〉,收錄於陳荊和與陳育崧編著,《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2年,頁1-29。 陳綠漪,〈大馬半島華文教育的發展〉,收錄於林水檺、駱靜山合編,《馬來西亞華人史》,吉隆坡: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出版,1984年,頁283-325。 [清]商務官報局編,《商務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重印本。 陳劍虹,〈平章公館的歷史發展輪廓(1881-1974)〉,收錄於檳州華人大會堂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華人大會堂慶祝成立一百週年/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檳城:檳州華人大會堂,1983年,頁135-162。 陳劍虹,〈十九世紀威省華僑蔗糖業與社會流動〉,《南洋學報》, 41:1&2(1986),頁47-61。 陳劍虹,〈檳城華人社會組織的歷史演變〉,《資料與研究》,32(1998/3/31),頁23-27。 陳樹強,〈辛亥革命時期南洋華人支援起義經費之研究〉,收錄於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6年,頁238-266。 陳翼經,〈檳州百年來的教育〉,收錄於檳州華人大會堂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華人大會堂慶祝成立一百週年暨新廈落成開幕紀念特刊》,檳城:檳州華人大會堂,1983年,頁398-405。 陳鴻瑜,〈中華民國與東南亞國家建立使領館關係之比較〉,《海華與東南亞研究》,2:4(2002/10),頁13-61。 陳鴻瑜,〈漢朝使節到過南印度嗎?〉,《歷史月刊》,204(2005/1),頁140-143。 麥留芳,〈早期華人社會組織與星馬城鎮發展的模式〉,《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1輯)》,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年,頁367-404。 曾松華,〈七十五年來的檳城社會〉,收錄於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檳城:檳州中華總商會,1978年,頁349-363。 程光裕,〈檳榔嶼僑賢陳新政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收錄於張希哲、陳三井主編,《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頁433-449。 [清]賈楨等撰,《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五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領袖進階模式的探討(一)〉,《國史館館刊》復刊14(1992/12),頁53-74。 黃建淳,〈晚清新馬華僑領袖進階模式的探討(二)〉,《國史館館刊》復刊15期(1993/12),頁77-99。 黃建淳,〈檳榔嶼中華學校(1904-1911)──兼述與清末政局的關係〉,《東南亞華人教育論文集》,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1995年,頁453-475。 黃建淳,〈清末民初南洋富商張振勳對族國認同的態度與影響〉,宣讀於「『時代變局與海外華人的族國認同』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國立國父紀念館等,2003年12月5-6日,頁(8-1)1-12。 黃賢強,〈客籍領事與檳城華人社會〉,《亞洲文化》,21(1997/6),頁181-191。 黃賢強,〈梁碧如:二十世紀初期檳城華人社會的領袖〉,《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2(1998/12),頁1-15。 黃賢強,〈十九世紀檳城華人社會領導階層的第三股勢力〉,《亞洲文化》,23(1999/6),頁95-102。 黃賢強,〈客籍領事梁碧如與檳城華人社會的幫權政治〉,收錄於徐正光主編,《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頁401-426。 黃賢強,〈客家領袖戴欣然與檳榔嶼華人的方言群社會〉,收錄於《全球客家地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馨築文化基金會,2003年10月25-27日,頁288-299。 黃賢強,〈清末檳城副領事戴欣然與南洋華人方言群社會〉,《華僑華人歷史研究》,3(2004/9),頁51-58。 [清]蔡乃煌等撰,《約章分類輯要(一)》,台北:華文書局,1968年,據清光緒26年刊本影印。 楊進發,〈十九世紀新加坡華族領導層〉,收錄於柯木林、吳振強編,《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1972年,頁31-47。 楊慶南,〈新馬華僑對中國革命之貢獻〉,收錄於張希哲、陳三井主編,《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頁397-408。 溫梓川,〈客人在檳城〉,收錄於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周年紀念刊編輯委員會編,《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周年紀念刊》,檳城:檳榔嶼客屬公會,1979年,頁717-725。 溫廣益,〈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與印尼華僑〉,收錄於張希哲、陳三井主編,《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頁451-464。 葉鐘鈴,〈中國駐叻總領事黃遵憲辦理洋藥憑單事件始末〉,《亞洲文化》,25(2001/6),頁168-176。 葉鐘鈴,〈雷鐵崖與檳城《光華日報》〉,《亞洲文化》,26(2002/6),頁122-135。 鄒榮川,〈嘉應州人與檳城關係源遠流長〉,收錄於檳城嘉應會館編,《檳城嘉應會館一百八十六週年紀念特刊》,檳城:檳城嘉應會館,1987年,頁238-242。 廖建裕,〈印尼華裔富豪初探〉,收錄於氏著,《印尼華人文化與社會》,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3年,頁17-51。 管林,〈黃遵憲與南洋華僑〉,收錄於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1月,頁35-46。 劉世昌,〈中山先生與南洋〉,收錄於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辛亥革命與南洋華人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6年,頁47-64。 [清]學部官報局編,《學部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年重印本。 劉玉遵、成露西、鄭德華,〈華僑、新寧鐵路與台山〉,收錄於鄭民、梁初鳴編,《華僑華人史研究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頁254-285。 劉崇漢,〈西馬客家人〉,收錄於賴觀福主編,《客家淵遠流長──第5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1999年10月5日,頁130-178。 劉蘭昌,〈論晚清政府引入僑資政策的首期嘗試及其失敗的決策因素〉,《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2000),頁34-42。 歐陽昌大,〈新嘉坡華人對辛亥革命的反應〉,收錄於柯木林、吳振強編,《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1972年,頁91-118。 鄭永美,〈檳州中華總商會戰前史料〉,收錄於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檳城:檳州中華總商會,1978年,頁75-93。 鄭永美,〈檳城行幫史略〉,宣讀於「檳榔嶼華人事蹟學術研討會」,檳城:檳城古蹟信託會主辦,各姓氏青年委協辦,2002年1月5-6日,頁1-34。 鄭志明,〈客家社會大伯公信仰在東南亞的發展〉,《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004),頁64-73。 鄭良樹,〈馬六甲華人甲必丹補義〉,《亞洲文化》,3(1984/4),頁2-7。 鄭良樹,〈亭主時代的青雲亭及華族社會〉,收錄於氏著,《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文化史論叢(卷二)》,新加坡:南洋學會,1986年,頁29-69。 鄭良樹,〈客家人與新馬早期華文教育〉,收錄於鄭赤琰編,《客家與東南亞》,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1月,頁330-340。 [清]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六十二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謝詩堅,〈檳州華人主導政權的形成:從萊特到許子根(1786-2000)〉,收錄於謝詩堅主編,《檳州中華總商會100周年紀念特刊》,檳城:檳州中華總商會,2003年,頁210-280。 顏清湟,〈海外華人與中國的經濟現代化(1875-1912)〉,收錄於氏著,《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頁44-59。 顏清湟,〈張煜南與潮汕鐵路(1904-1908年):華僑從事中國現代企業的一個實例研究〉,收錄於氏著,《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頁60-78。 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的階級結構與社會地位流動(1800-1911)〉,收錄於氏著,《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頁149-178。 顏清湟,〈十九世紀新馬華人社會中的秘密會社與社會結構〉,收錄於氏著,《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頁179-210。 顏清湟,〈1899-1911年新加坡和馬來亞的孔教復興運動〉,收錄於氏著,《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年,頁245-282。 顏清湟著,張清江譯,〈清朝鬻官制度與星馬華族領導層(1877-1912)〉,收錄於柯木林、吳振強編,《新加坡華族史論集》,新加坡:南洋大學畢業生協會,1972年,頁49-87。 鄺國祥,〈檳城客屬人士概況〉,收錄於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周年紀念刊編輯委員會編,《檳榔嶼客屬公會四十周年紀念刊》,檳城:檳榔嶼客屬公會,1979年,頁726-730。 (六)學位論文 安煥然,〈琉球、滿剌加與明朝貢體制的關係:明代前半期(1368-1505)兩個朝貢藩屬國的崛起〉,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清]覺羅勒德洪,《大清宣統政紀實錄》,台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影印本。 李達嘉,〈商人與政治:以上海為中心的探討(1895-191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李慶平,〈清末保僑政策與駐外領事之設置〉,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年。 林玉如,〈清季總理衙門設置及其政治地位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克宏,〈康有為在新馬〉,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8年。 郭人豪,〈晚清商務改革與海外華商關係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偉玉,〈同盟會南洋支部領袖與辛亥革命〉,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 黃于玲,〈晚清中國與新馬華僑關係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七)報刊(微捲) 《中興日報》(1907-1910) [清]覺羅勒德洪,《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台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影印本。 《叻報》(1887-1912) 《南洋總匯(新)報》(1908-1912) 《檳城新報》(1895-1912) 《天南新報》(1898-1905) 《星報》(1890-1898) 《南僑日報》(1911-1914) 《振南報》(1913-1920) (八)工具書 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印度尼西亞語言文學教研室《新印度尼西亞語漢語詞典》編寫組編,《新印度尼西亞語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周南京主編,《世界華僑華人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清]覺羅勒德洪,《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台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影印本。 姚楠主編,《東南亞歷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 故宮博物館明清檔案部、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合編,《清季中外使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管林主編,《廣東歷史人物辭典》,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黎敏斐編繪,《馬來亞地圖集》,香港:海光出版社,1959年6月再版。 謝佐芝主編,《世界客屬人物大全(上冊)》,新加坡:崇文出版社,1990年。 乙、英文部分 (A)Government Sources (a)Colonial Office [microform]: CO273, Straits Settlements, Original Correspondence, 1892-1911. CO274, Straits Settlement Acts, 1867-1912. [清]梁碧如,《清朝檳榔嶼副領事館檔案》,「抄發文稿」。 CO275, Proceeding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1892-1911. CO276, Straits Settlements Government Gazettes, 1877-1894. (b)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Annual reports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1892-1911. Proceedings Of The Federal Council Of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For The Year 1909-1911. Report on the Census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for1881, 1891,1901. Straits Settlements Annual Departmental Reports, 1889-1898. Straits Settlements Government Gazettes, 1877-1911. The Perak Government Gazette For The Year 1891-1894. (B)Books [清]戴春榮,《清朝檳榔嶼副領事館檔案》,「發文稿底」。 Barbara Watson Andaya and Leonard Y. Andaya, History of Malaysia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2). Brook, Timothy,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1993).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Godley, Michael R., The Mandarin-capitalists from Nanyang: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1893-191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Hou, Chi-m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Hsu, Immanuel,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the diplomatic phase, 1858-188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James C. Jackson, Planters and speculators: Chinese and European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in Malaya, 1786-1921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8). Kernial Singh Sandhu, Indians in Malaya: Some Aspects of their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1786-1967)(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Lee Kam Hing & Chow Mun Seong,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in Malaysia (Petaling Jaya: Pelanduk Publications, 1997). Lee, Luke T., Consular law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nd ed.). 不著撰者,《檳城鶴山極樂寺志》,檳城:1923年。 Leon Comber,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a survey of the Triad Society from 1800 to 1900 (New York: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y J.J. Augustin, 1959). Loh-Lim Lin Lee, The Blue Mansion: The Story of Mandarin Splendour Reborn (Penang: L`Plan Sdn Bhd, 2002). Low, James, The British Settlement of Penang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Wynne, M.L., Triad and Tabut : a survey of the origin and diffusion of Chinese and Mohamedan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Malay peninsula 1800-1935 (Singapor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1). Mak, Lau Fong, The sociology of secret societies: a study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Singapore and peninsular Malaysia(Kuala Lumpur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Chang, Queeny, Memories of a Nonya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1981). Song, Ong Siang,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Malaya Press, reprint, 1967). Syed Hussein Alatas, 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s (London: Frank Case, 1977). Tregonning, K. G., A History of Modern Malaya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Inc., 1964). Tregonning, K. G., The British in Malaya: the first forty years, 1786-1826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6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中國與東南亞各國關係檔案史料匯編(第一冊)》,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Vaughan, J.D.,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of the Chinese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Wan Hashim, Race relations in Malaysia (Kuala Lumpur: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83). Wilfred Blythe, The impact of 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 a historical stud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Wong, C.S., A gallery of Chinese Kapitans (Singapore: Ministry of Culture, 1963). Wong, Lin Ken, The Malayan tin industry to 1914,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tates of Perak, Selangor, Negri, Sembilan, and Pahang (Tucson: Published for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y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65). Wright, Arnold, ed.,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British Malaya (London: 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 1908). Wu, Xiao An, Chinese business in the making of a Malay state, 1882-1941:Kedah and Penang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Yen, Ching Hwang,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ingapore and Malaya (Kuala Lumpu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Yen, Ching Hwang,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0-1911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Yen, Ching Hwang, Coolies and mandarins: China`s protec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during the late Ch`ing period (1851-1911)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85).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革命之倡導與發展——中國同盟會》第1編,第11冊,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1963年,第一版。 (C)Articles and Theses Bonney, R., “Francis Light and Penang,”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38, part 1(1965) , pp.135-157. Freedman, Maurice, “Immigrants And Associations: Chinese in Nineteenth Century Singapor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 No.1(Oct.1960), pp.25-48. Godley, Michael R., “Chang Pi-shih and Nanyang Chinese Involvement in South China`s Railroads, 1896-1911,”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Ⅳ, (1973), pp.16-30. Godley, Michael R., “The Late Ch`ing Courtship of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ⅩⅩⅩⅣ, (1975), pp.361-385. Godley, Michael R., “The Nanyang Connection: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uth China, 1900-1915” in Leo Douw and Peter Post edited , South China: state,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Amsterdam ; New York : North-Holland, 1996),pp.113-118. John Chan Cheu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Consulates in Singapore and Penang, 1877-1911,” Jernal Sejarah, 9(1970-71), pp.29-41. Leong, Kok Kek, “The Chia-ying Hakka in Penang 1786-1941,” Malaysia in History, 24(1981), pp.39-48. Milne, W., “The Triad (Secret) Society in China”, Royal Asiatic Society Transaction, 2, pt.1(1827),pp.240-250. Saw Swee Hock and Pearl Chu, “Population Trends in Nineteenth Century Penang,”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25:2 (1970), pp.128-132.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革命之倡導與發展——中國同盟會》第1編,第14冊,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1964年,第二版。 Suyama Taku, “ Pang Societies and the Economy of Chinese Immigrants in Southeast Asia,” in Tregonning, K.G. ed. , Papers on Malayan History, Singapor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1962),pp.193-213. Thio, Eunice, “The Singapore Chinese Protectorate: Events and Conditions Leading to Its Establishment, 1823-1877,”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ⅩⅥ, (1970), pp.40-80. Vaughan, J.D., “Notes on the Chinese of Penang,” Journal of Indian Archipelago and Eastern Asia, Vol.8(1854), pp.1-27. Wang, Gungwu, “Chinese Reformist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Unpublished B.A.Hons. Academic Exercise, University of Malaya (Singapore), 1953. Wang, Gungwu, “Sun Yat-sen and Singapore,”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15, Pt.2, (1959), pp.55-68. Wang, Gungwu, “Traditional Leadership in a New Nation: The Chinese in Malaya and Singapore,” in Wijeyewardene, G. edited, Leadership and authority: a symposium (Singapore: Published for the Centre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by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8), pp.208-222. Wen, Chung-chi,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mperial Chinese Consulates in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Unpublished M.A.thesis,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64. Wong, Lin Ken , “The revenue farms of Prince of Wales Island, 1805-1830,”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ⅩⅨ, partⅠ, (1964), pp.56-127. Wong, Lin Ken, “The trade of Singapore: 1819-1869,” Journal of the Malay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33, part 4(1960),pp.5-315. Yen, Ching Hwang, “Penang Chinese and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41, Pt.1&2, (1986), pp.63-78. 文海出版社編,《中外條約彙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Yen, Ching Hwang, “Early Hakka Dialect Organizations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1801-1900,” Asian Culture, 17(1993/6), pp.106-126. Yong, C.F., “Pang, Pang Organizations and Leadership 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Singapore during the 1930s,” Journal of South Sea Society, Vol.32, No.1&2(1977),pp.31-52. (D)Newspaper[microform] Singapore Free Press (1893-1911) Straits Budget (1894-1911) Straits Times (1893-1911) Straits Echo(1903-1911) Pinang Gazette & Straits Chronicle(1893-1911) 丙、馬來文部分 Jomo K.S., Masyarakat Malaysia Cabaran Sosio-Ekonomi (Kuala Lumpur:INSAN, 1991).(社會經濟挑戰下的馬來西亞社會) 王克敏、楊毓輝編,《光緒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覽(中上篇)》,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三十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影印本。 Khoo Kay Kim , Negeri-negeri Melayu pantai barat, 1850-1873: kesan perkembangan dagang terhadap politik Melayu (Petaling Jaya: Penerbit Fajar Bakti , 1984).(馬來半島西海岸的馬來國家1850-1873) Liang Liji, Hubungan Empayar Melaka-Dinasti Ming Abad ke-15 (Bangi: Penerbit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Cetakan Pertama 1996).(15世紀時期馬六甲王朝與中國明朝的關係) Mahani Musa, Kongsi Gelap Melayu: Di Negeri-Negeri Utara Pantai Barat Semenanjung Tanah Melayu 1821-1940-an (Selangor: The Malaysian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003).(1821至1940年代馬來半島西海岸北部各邦的馬來人秘密會社) 王彥威、王亮編,《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王彥威編,《清宣統朝外交史料(又名:清季外交史料第二集)》,北京:編者自印,1934年。 丘秀強、邱尚堯主編,《梅州文獻彙編第一集》,台北:梅州文獻社,1975年。 田濤主編,《清朝條約全集(第壹卷)》,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朱壽朋纂修,《十二朝東華錄》(光緒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 余定邦、黄重言等編,《中國古籍中有關新加坡馬來西亞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吳倫霓霞、王爾敏合編,《清季外交因應函電資料》,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汪毅編,《清初及中期對外交涉條約輯(康雍乾道咸五朝條約)》,台北:國風出版社,1964年。 宓汝成編,《近代中國鐵路史資料(下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 夏東元編,《鄭觀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張少寬,《檳榔嶼福建公冢暨家冢碑銘集》,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7年。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1989年。 陳旭麓等主編,《中國通商銀行: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之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荊和、陳育崧編著,《新加坡華文碑銘集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2年。 陳翰笙主編,盧文迪、陳澤憲、彭家禮編著,《華工出國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章開沅、劉望齡和葉萬忠主編,《蘇州商會檔案叢編(第1輯)》,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傅吾康主編,《印度尼西亞華文銘刻彙編(第一卷)》,新加坡:南洋學會,1988年。 傅吾康和陳鐵凡合編,《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第一卷)》,吉隆坡:馬來亞大學出版社,1982年。 傅吾康和陳鐵凡合編,《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第二卷)》,吉隆坡:馬來亞大學出版社,1985年。 傅吾康和陳鐵凡合編,《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第三卷)》,吉隆坡:馬來亞大學出版社,1987年。 楊家駱主編,《洋務運動文獻彙編(第7冊)》,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7月初版。 溫廷敬等編纂,《大埔縣志》,台北:台北市大埔同鄉會,1971年重印版。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出版社,1963年。 蔣廷黻,《近代中國史料輯要(上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嚴中平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 黨史委員會編訂,《革命文獻(第65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委會,1973年。 (二)年譜、日記、私家筆記、文集 [清]王韜,《弢園尺牘》,收錄於李毓澍主編,《近代史料叢書彙編(第一輯)》,台北:大通書局,1969年影印本。 [清]李鍾珏,《新嘉坡風土記》,收錄於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第79輯)》,《靈鶼閣叢書(第二函)》(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66年影印本),頁1-18。 [清]李鴻章,《李文忠公(鴻章)全集》,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清]張之洞,《張文襄公(之洞)全集奏議》,收錄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四十六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 [清]張煜南輯,《海國公餘輯錄》,光緒24年刻本。 [清]張煜南輯,《梅水詩傳》,台北:張直端自行出版,1973年影印本。 [清]郭嵩燾,《郭嵩燾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郭嵩燾,《養知書屋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清]曾紀澤,《曾紀澤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 [清]曾紀澤,《曾惠敏公(紀澤)詩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清]黃遵憲,《人境廬詩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台一版。 [清]戴振,《英軺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清]戴鴻慈,《出使九國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 [清]薛福成,《出使公牘》,收錄於王有立主編,《中華文史叢書第四輯》,台北:華文書局,1969年影印本。 [清]薛福成,《出使日記續刻》,收錄於王有立主編,《中華文史叢書之卅六》,台北:華文書局,1969年,據光緒廿四年刊本影印。 [清]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清]薛福成,《薛福成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63年影印本。 [清]謝清高口述,[清]楊炳南筆錄,安京校釋,《海錄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羅家倫主編,《國父年譜增訂本(上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94年第四次增訂。 (三)特刊 南洋客屬總會編輯委員會編,《南洋客屬總會卅五、六週年紀念刊》,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1967年8月23日。 馬來西亞雪蘭莪嘉應會館七十七周年紀念刊編委會編,《馬來西亞雪蘭莪嘉應會館七十七週年紀念刊》,雪蘭莪:馬來西亞雪蘭莪嘉應會館七十七周年紀念刊編委會,1980年。 雪蘭莪茶陽兩館百年大慶編輯委員會編,《雪蘭莪茶陽會館茶陽回春館百年大慶特刊》,雪蘭莪:雪蘭莪茶陽兩館百年大慶編輯委員會,1978年。 廣福宮紀念特刊編委會編,《檳榔嶼廣福宮慶祝建廟188周年暨觀音菩薩出游紀念特刊》,檳城:檳城廣福宮信理部,1989年。 謝詩堅主編,《檳州中華總商會100周年紀念特刊》,檳城:檳州中華總商會,2003年。 謝詩堅主編,《檳榔嶼潮州會館慶祝成立134週年紀念特刊(1864-1998)》,檳榔嶼:檳榔嶼潮州會館,1998年。 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中華總商會鑽禧紀念特刊》,檳城:檳州中華總商會,1978年。 檳州客屬公會金禧紀念暨時中學校八十校慶特刊編輯委員會編,《檳州客屬公會金禧紀念暨時中學校八十校慶特刊》,檳城:檳州客屬公會,1990年10月。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9153504 9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3504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62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