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75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1073789      在线人数 : 92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59


    题名: 數位學習者之資訊尋求行為研究-以政大遠距教學網為例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E-learners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作者: 徐嘉琳
    Hsu,Chia-lin
    贡献者: 楊美華
    Yang,Mei-hwa
    徐嘉琳
    Hsu,Chia-lin
    关键词: 數位學習
    資訊需求
    資訊尋求行為
    網路資訊尋求行為
    e-learning
    information need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web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9-14 12:01:26 (UTC+8)
    摘要: 網路盛行與科技創新帶動一條嶄新的教育改革管道,提供多感官、多面向的學習情境,運用網路作為媒介、擷取學習資訊的數位學習模式應運而生。數位學習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打造全新溝通機制與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不僅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功用和師生間關係,也帶來資訊尋求行為的變遷。而圖書館充分瞭解使用者的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將有助於建置更完善的服務體系,落實以使用者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而成功的數位學習需要學習環境與資訊資源相結合,圖書館作為學習支援的重要環節,必須重新檢視其角色扮演與定位。

    本研究旨在辨識分析數位學習者的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探討其對於圖書館的認知與需求;進一步分析數位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與特質,作為數位學習資源整合與圖書館規劃資訊服務之參考依據,進一步擘化校方、老師與圖書館之合作途徑。在研究方法上首先採「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主題相關國內外文獻之蒐集與分析,而後運用質化的「深度訪談法」與量化之「問卷調查法」,以參與政治大學遠距學習課程之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瞭解其資訊尋求行為並針對圖書館對於數位學習所能提供的資訊服務進行深入探討與分析。

    □ 研究結果發現數位學習者對數位學習模式持正面態度,但面對龐雜之數位資源而擔憂個人資訊素養能力之不足,總結學習者展現下述特質:(1)為高度網路使用族群,資訊科技接受度高,並對電腦與網路能力具備高度信心;(2)善於分配時間,建構自我導向的學習歷程; (3) 樂於分享學習成果、主動參與學習社群;(4)具高度學習理解力、批判性思維能力;(5)善用各式資源。

    數位學習帶來資訊尋求行為的變遷,學習者高度仰賴數位化資源,並習慣從網路出發,查找資訊;線上使用圖書館網站的頻率顯著增加,並遠高於實際到館的頻率。在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管道上:(1) 數位學習者產生資訊需求之主因是課業活動、互動討論;(2)數位學習者仰賴的學習資源依序為搜尋引擎與網路資源、課程網頁、學習社群資源分享、圖書館;(3)搜尋引擎與分類目錄是數位學習者為建立對一主題背景資料時優先選擇的管道;(4)面對學術上的問題,學習者最常使用與信任的管道為圖書館;(5)課程網頁彙整豐沛的學習資源,是學生尋求資訊的起點;(6)透過互動討論與議題探討,暢通資訊尋求與知識分享的管道。

    大學圖書館資源的豐富性、權威性與精確性對於學習者仍至為重要,學習者期望圖書館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支援:(1)整合數位學習資源,包括數位教材、數位教師指定參考書與網路課程作連結;(2)提供全文資料庫與電子書、數位化多媒體視聽資料;(3)與老師合作發展數位學習課程或製作與課程主題資源導引;(4)提供數位參考服務;(5)協助數位學習者管理個人相關的資訊,存取個人學習歷程以及學習資源;(6)設計不同層次資訊素養教育課程;(7)建置校園學術資源典藏庫與數位圖書館;(8)參與互動討論以協助學習社群的建立與經營。

    本研究建議:(1)大學圖書館應重視支援教學服務之必要性,參與數位學習策略之規劃,與相關教學單位建立合作關係;(2) 大學圖書館員需主動出擊,提升對數位學習的認知,培養學科館員,打造專業團隊,與教師合作教學,協助整合教學資源並參與學習社群之推動,設計資訊素養融入專業學科之課程;(3)大學圖書館應持續研究數位學習者資訊尋求行為模式與資訊素養能力,以提升資訊服務品質,暢通行銷管道,;(4)大學校院應積極發展數位學習強化學習品質,提供學習者及教學者數位學習服務,並實施教學與服務評鑑,作為改進數位學習系統之參考,並協助教師建設數位教材資源庫;(5) 大學校院應整合校園資訊服務入口與課程管理系統,進一步提供個人化的服務機制;(6)數位學習教學者應提升資訊素養能力,擬定完善的學習活動設計與教學運用策略,強化課程網頁學習資源的建置與維護,落實學習社群的互動與經營。
    The interne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rought a brand-new educational reform, resulting a multi-dimensional learning atmosphere. E-learning appl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ilds a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abundant internet resources. Not only did e-learning chang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but also brought changes to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e-learners. Only when libraries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users’ information needs and behavior, can they provide a better information services, therefore fulfilling the ideal of user-oriented services. Successful e-learning requires the synergy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Being the vital link to learning support, library must reexamine its position and role play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e-learners’ 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and further analyzing the e-learner’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providing guidelines for the integrated resources and the library’s information service planning, further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the library.Using the in-depth interview and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fo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s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he study found e-learners had demonstrat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e-learners are frequent internet user community, with high level of acceptance ov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ossess great self-confidence concerning their computer and internet skills; (2) apt in time management and build their own self-oriented learning progress; (3) tend to gladly share with others and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e learning community; (4) possess high level of learning comprehensiveness and abilities for critical thought; (5) make good use of all kinds of resources.

    E-learning has brought changes to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in which learners rely greatly on digitalized resources, and depend on the internet to start off for information search. The frequency of online usage of library websites has increased remarkably, and it has surpassed the frequency of physical library visits. In regard to the channel of 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1) the main reason why e-learners come up with information needs is due to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course discussions; (2) the learning resources which e-learners most rely on are search engines and internet resources, course website, learning community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library; (3) search engines and subject directory are the first channels e-learners use to establis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a given topic; (4) when encountering academic problems, the library becomes e-learners’ most often used and trusted channel; (5) the course website is organized with abundant learning resources, becoming the starting point for students’ information seeking; (6) course interaction and topic discussion facilitate the information retrieving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e abundance of resources, authoritativeness and precision in academic libraries are still very important to the e-learners, who expects the library to provide the following learning supports: (1) Integrating e-learning resources, including digital course materials, instructors’ reserves and links to online courses; (2) providing with the full text of database and e-books, and digitalized multimedia audio information; (3) working with teachers to develop an e-learning course or produce informational guidance to the courses; (4) providing 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s; (5) assisting e-learners in managing related information of their own, saving their portfolio and learning resources into the system; (6) desig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for different levels; (7) establishing a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and digital library; (8) participating in interactive discussions to assist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a learning community.

    The suggestions include: (1) academic libraries should stress on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service, participate in the planning of e-learning strategies, establish team work with related education units; (2) academic librarians need to reach ahead and increase e-learning knowledge, train department members, forge a professional team, work with teachers on teaching, help integrat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facilitation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design cours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fit into professional subjects; (3) academic libraries should constantly research on the e-learner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model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to elevat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effectuate the marketing channel; (4) University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e-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quality, provide learners and educators with e-learning services, and implement teaching and service evaluation as to improve references for the e-learning system, and help teachers set up a learning objects database; (5) University should combine campus information service access and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further provide personalized service mechanisms; (6) e-learning educators ought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formulate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course websites’ learning resources, facilit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參考文獻: 1. Michael G. Moore、Greg Kearsley著;趙美聲、陳姚真編譯。遠距教育-系統觀(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s View)。高雄市:麗文,2002年。
    2. 于第。圖書館利用教育與資訊素養教育:技專校院相關課程設計之研究。臺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民92年。
    3. 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編。遠距教學在圖書館服務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編者,2000年。
    4. 王子懿。「應用庫爾梭的研究方法探索讀者在資訊搜尋過程中認知、感覺與行動的演變」。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4年。
    5. 王坤德。「數位學習教材機制的設計與管理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
    6. 王等元。「網路輔助成人遠距學習者互動性距離動態模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7.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資訊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編者,民91。
    8.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圖資系。行動化數位圖書館與網路學習趨勢研討會。新竹市:編者, 2003年。
    9. 交通大學圖書館。新世紀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博物館趨勢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編者,2001年11月1日。
    10. 交通大學網路教育與應用研究中心。2000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編者,2000年10月31日。
    11.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 。臺北市:正中,民88年。
    12. 李欣穎。「線上學習、知識管理與學習型組織間關係之探討」。私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13. 李盈蓁。「教師教學專業發展之資訊尋求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
    14. 李惠萍。「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學生之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民91年。
    15. 李逸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以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學生為例」。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民90年。
    16. 周欣鶯。「農學院師生使用實體圖書館與圖書館網站服務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17. 林幸華、連麗真。導入線上學習的第e步。臺北市:漢智電子商務出版:紅螞蟻圖書總經銷,2002年。
    18. 林美娟。「遠距教學之教學策略與學習環境之探討」(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511-S003-050)。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系,1998年。
    19. 林翊亨。「線上教學下的知識管理」。南華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20. 林愉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校區研究生資訊取得之研究 」。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21. 林煜程。「數位內容著作權管理之研究 以線上學習(e-learning)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22. 林聰儒。「e-learning輔助知識管理之初探」。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
    23. 洪明洲。Elearning的創新模式。臺中市:逢甲大學出版社,2003年。
    24. 洪明洲。網路教學。臺北市:華彩軟體,1999年。
    25. 洪雪芬。「e-Learning融入數學領域教師進修之研究-以K12數位學校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26. 計惠卿。高等教育的數位學習教學策略。臺中市:逢甲大學出版社,2003年。
    27. 孫明照。「符合SCORM標準之元件化網路教學平台之設計」。私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民91年。
    28. 徐代昕。「數位典藏互通性架構之建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9. 翁婉真。「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30. 翁慧娟。「我國大學圖書館網站品質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民88年。
    31. 馬克•羅森柏格(Marc J. Rosenberg)著;樂為良譯。E-Learning:提升個人競爭力、強化企業優勢的終身學習策略(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台北市:麥格羅希爾,2002年。
    3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數位學習與教材自編研習會。台北市:編者,2003年9月15-16日。
    33. 國立空中大學。遠距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2003。
    3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市:師大圖資所,2003年。
    35. 國家圖書館。網路教學與圖書資訊學應用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市:編者,2002年11月14-15日。
    36. 國家圖書館附設資訊圖書館。遠距教學與圖書館服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家圖書館,2001年。
    37. 國家圖書館編印。全國大專院校圖書館自動化第十八次研討會論文集 e時代 e資源 e學習。臺北市:編者,民91。
    38. 張明敏。網路教學網站之營運策略與關鍵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2001年。
    39. 張長川。「支援建構式合作學習之資訊搜尋與分享系統 -個人數位圖書館與資訊交流仲介者系統之設計與實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40.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TANET2003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一)。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2003年10月29-30日。
    41. 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TANET2003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2003年10月29-30日。
    42. 梁峻晢。「網路學習支援系統之建構及其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43. 陳幸如。「數位學習在大學圖書館應用之研究-以「易經之知識價值鏈(KVC)」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44. 陳姚真。「由科際整合之觀點建構遠距教育的概念架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194-019)。嘉義市: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1999年。
    45. 陳美吟。「電子學習網站的經營類型與演進」。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46. 陳德懷、黃亮華編。邁向數位學習社會。台北市:遠流,2003年。
    47. 曾威霖。「數位學習產業新創事業資源演變歷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8. 曾聖峰。「藝術數位圖書館推廣利用之研究-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書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49. 黃婉淇。「設計知識管理型線上學習網站」。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2002年。
    50. 楊錦潭。ICALT2005:數位學習與知識管理分享實務。台北:維科,2005。
    51. 廖偉堯。「整合知識管理系統及線上學習機制」。私立逢甲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52. 熊文江。「文獻數位圖書館推薦技術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53. 趙文玉。「學習活動的型態對e-Learning之學習滿意度的影響 兩所大學網路社群之比較研究」。私立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
    54. 劉曙銘。「支援E-learning的學習歷程分析與實作」。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5. 劉禮斌。「虛擬博物館教育系統」(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213-E214-019)。高雄縣: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系,2000年。
    56. 劉謦儀。「國內企業e-Learning實施現況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57.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台北市:心理,民92年。
    58. 謝文才。「e-Learning相關技術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電腦與通訊工程所,碩士論文,2002年。
    59. 魏汝余。「大學圖書館數位學習物件交換網路服務整合服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60. 羅美英。「技專校院學生資訊尋求行為及圖書館利用之研究-以德霖技術學院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
    61. 蘇雅屏。「非同步教學課程學生之資訊尋求行為研究」。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民91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92155006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5006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55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