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資料 【專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 案學(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民82年)。 中國檔案學會對外聯絡部編。外國檔案法規選編 (北京市:檔案出版 社,民75年)。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民87年)。 吳鳳祥、何坦野主編。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90年)。 宋建成。「著作權法與圖書館的關係」,他山之石—公共圖書館知識管 理:國際經驗研討會研習手冊(民91年5月),頁21-22。 http://www.lib.ntu.edu.tw/manuscript/wang/home.html 李國鼎先生多媒體資料庫網站, http://ktli.sinica.edu.tw/ 國史館網站 http://www.drnh.gov.tw/ 國家台灣文學館網站, http://nmtl.ncrpcp.gov.tw/ 國家圖書館網站, http://www.ncl.edu.tw/ 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網站, 周文欽、高熏芳、王俊明編著。研究方法概論(臺北縣蘆洲市:空大,民 http://lit.ncl.edu.tw/ncl2/1.htm 數位典藏國家型計劃後設資料工作組網站, http://www.sinica.edu.tw/%7Emetadata/share/share-frame.html 【其他】 檔案法,民國88年12月15日制訂。 著作權法,民國92年7月9日修正。 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民國93年1月20日制訂。 林英喆,「文學首創先聲 台灣文學館17日成立」,民生報,民國92年10 月9日,第13版。 林淑玲,「索獄中信件遭拒 施明德聲請國賠 」,中國時報,民國92年12 85年)。 月24日,第3版。 朱淑娟,「劉俠故居開放 手稿捐贈國史館」,聯合報,民國93年05月01 日,第B5版。 二、西文資料 【專書】 Abukhanfusa, K. & Sydbeck, J. eds. The principle of provenance: Report from the First Stockhoml Conference on Archival Theory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venance (Stockhoml:Swedish National Archives, 1994). Brasher, J. G.., ed. Managing archives and archival instit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周文駿。圖書情報學辭典(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民80年)。 Charman Derk. Records Surveys And Schedules: a RAMP Study With Guidelines (Paris: UNESCO, 1984). Cook, Michael, ed.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from archives 2nd. ed. (Brookfield, Vt.: Gower, 1999). Daniels, M. F. & Walch, T., eds. A modern archives reader: basic readings on archival theory and practice.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Service, 1984). Eills, J., ed. Keeping archives (Victoria.: Thorp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ustralian Society of Archivists, 國史館審編處。國史館現藏史料概述(台北縣:國史館,民92年9月)。 1993). Gardner, Richard K. Library Collections:Their Origin,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New York:McGraw-Hill, 1981) Ham, F. G. Selecting and appraising archives and manuscript (Chicago:SAA, 1993). Hunter, G. S.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practical archives: a how–to–do–it manual. (New York: Neal-Schuman Publishers, Inc, 1997).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ISAD (G): general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rchival description. 2nd ed. 國家檔案局(大陸)教育處編。檔案保護技術學概要(北京市:檔案出版 (Ottawa: ICA, 2000). Kent, A., ed.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v.1(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 Miller, Fredric. Arrangement and Describing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 (Chicago:SAA., 1990). Penn, I. A., Pennix, G. B., & Coulson, J., eds. Records management handbook.2nd ed. (Hamshire: Gower, 1994). Prytherch, R., ed. Harrod`s librarians` glossary 9000 terms used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l ibrary science, publishing, the book trades and archive management. 8th ed. 社,民76年)。 (Hants:Gower, 1995). Pugh, M. J., Providing reference services for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 (Chicago:SAA, 1992), p.12-13. Ritzenthaler, M. L.. Preserving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 (Chicago:SAA, 1993).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A glossary for archivists, manuscript curators, and records managers. (Chicago: SAA, 1992). T. R. Schellenberg.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Washington, D. C: NARA, 1988). 張書才等編。檔案工作實用手冊(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民80年)。 【期刊、單篇論文】 “British Library saves composers` archive.” American Libraries34(1)(January, 2003):34. Berner-Richard-C. “Manuscript collections,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their relationships.” Library-and- Archival-Security. 5: 4(Winter 1983): 9-17. Cox-R-J. "The records in the manuscript collection.” Archives- and-Manuscripts24: 1(May 1996): 46-61. Evans-F-B; Lytle-R-H. “Management of archives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 for librarians.” Drexel-Library-Quarterly11 梁毓階。文書學(北京市:檔案出版社,民74年)。 (1) (January, 1975): 1-123. Fox, Michael J.” Descriptive Cataloging for Archival Materials.” Cataloging & Classification Quarterly11 (3/4) (1990): 20. Gertz, J. & Stout, L. J. “The MARC Archival and Manuscripts Control (AMC) format:a new direction in cataloging.” Cataloging & Classification Quarterly, 9(4) (1989):5-25. Phillips-Faye.” Developing collecting policies for manuscript collections.” American-Archivist 47(1)(Winter, 1984): 30- 42. 郭莉珠。檔案保護技術(北京市:檔案出版社,民82年)。 Sauer-C-K. “Doing the best we can? The use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cooperative collection activities at manuscript repositories.” American-Archivist. 64: 2 (Fall /Winter 2001): 308-349. Zawiyah Yusof and Robert Cheli. “ The Records Life Cycle:an Inadequate Concept for Technology-generated Records, “Information Development16(3)(2000):138. 【網路資源】 Public Record Office:The National Archives, http://www.pro.gov.uk/ 馮惠玲、張輯哲主編。檔案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國90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ICA), http://www.ica.org/ National Register of Archives, http://www.hmc.gov.uk/nra/nra2.htm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SAA), http://www.archivists.org/ The British Library:Manuscript Collections, http://www.bl.uk/collections/manuscripts.html 年)。 馮樂耘編。檔案保管技術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69年)。 黃坤坊。文件保護原理(北京市:檔案出版社,民85年)。 葉至誠、葉立誠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民88 年)。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民92年)。 鄧紹興、和寶榮主編。檔案管理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78 年)。 鄧紹興、陳智為主編。檔案管理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85 年)。 檔案管理局。紙質類檔案破損修護(台北:檔案管理局,民92年12月)。 檔案管理局。檔案庫房建置(台北:檔案管理局,民92年),頁36。 薛理桂。檔案學理論(台北市:文華,民91年)。 薛理桂。檔案學導論(台北市:漢美,民87年)。 韓玉梅。外國現代檔案管理教程(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民85 年)。 【論文、研究報告】 張淑惠,「我國歷史檔案館藏檢索系統在Web環境中建置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6月)。 許美雲。「名人紀念館營運管理之研究─以『林語堂先生紀念館』為 例」。(國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年)。 陳碧珠。「檔案館使用者之資訊行為研究:以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6 月)。 黃國斌。「我國政府機關電子文件鑑定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 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8月)。 劉佳琳。「我國歷史檔案館館藏發展政策制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6月)。 薛理桂。「我國檔案管理體制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91-2413 H-004 -018),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 研究所,民92年。 薛理桂。「我國檔案編目現況與中文檔案編目規則擬定之研究(I)」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004-013)。台北 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民88年。 謝英彥。「中美圖書館數位典藏管理與著作權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6月)。 竇薇薇。「行憲以來我國歷任總統文物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 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年6月)。 【期刊、單篇論文】 李郁芬。「著作權法與生活」。社教資料雜誌234(民87年1月):9-11。 李海英。「私人檔案與私人檔案管理」。檔案學通訊2(民83年2月): 11-14。 李國慶。「法國私人檔案征集中的政府行為」。中國檔案7(民88年7 月)。 李鳳勇。「全宗與機關檔案全宗辨析」。檔案學研究1(民86年):15 - 17。 林素甘。「文件策略的檔案鑑定意涵」。檔案季刊2(3)(民92年9 月):59-68。 洪一梅。「檔案編排與描述概要(一)」。檔案與微縮67(民91,冬): 22-29。 洪一梅。「檔案編排與描述概要(二)」。檔案與微縮68(民92年, 春):9-17。 孫愛萍。「國外私人檔案的管理」。中國檔案5(民92年5月):40-42。 陳士伯。「各國檔案應用服務組織之比較研究」。檔案季刊1(3)(民91 年9月):61-76。 陳家詡。「國立台文館 台灣文學新殿堂」。書香遠傳創刊號(民92年6 月):13 - 16。 陳碧珠。「檔案館使用者之資訊行為分析:文獻探討」。檔案季刊1(3) (民91年9月):1-18。 馮震宇。「從著作權法論檔案開放應用的法律問題」。檔案季刊3(1) (民93年3月):1-18。 劉佳琳。「由鑑定觀點探討檔案銷毀工作之擬定」。檔案季刊2(3)(民 92年9月):78-87。 劉佳琳。「從館藏發展政策探討檔案鑑定工作之擬定」。圖書與資訊學刊 40:(民91年2月):93-100。 鄭又嘉。「國家圖書館手稿收藏正起步」。典藏 古美術100(民90年1 月):40 - 41。 盧秀菊,「檔案使用者服務之績效評估初探」,檔案季刊1(3)(民91年 9月):77-86。 賴文智。「新修正著作權法對遠距文獻傳遞服務之影響」。國家圖書館館 訊97(民92年8月):16-19。 薛理桂。「推廣檔案應用服務的途徑」,檔案季刊創刊號(民90年12 月):15-22。 謝英彥。「圖書館針對著作權保護所應扮演的角色及定位」。圖書與資訊 學刊46(民92年8月):101-108。 【網路資源】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網站, http://archives.sinica.edu.tw/main/collections.html 台大近代名家手稿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