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70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92/144379 (79%)
Visitors : 51215232      Online Users : 9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05


    Title: 夏志清與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
    Authors: 蘇益芳
    Su,Yi-fang
    Contributors: 陳芳明
    Chen,Fang-ming
    蘇益芳
    Su,Yi-fang
    Keywords: 夏志清
    現代文學批評
    新批評
    感時憂國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4 11:20:19 (UTC+8)
    Abstract: 夏志清,一九二一年出生於上海浦東,一九四二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英文系,後至美國耶魯大學取得英國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五二年時獲得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補助,轉向研究中國現代文學,一九六一年研究成果《中國現代小說史》由耶魯大學出版,由於是拓荒之作,引起不少好評及注意,夏志清的知名度也大大地提昇。之後的夏志清不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還兼治中國古典小說,一九六八年《中國古典小說》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更奠定了夏志清在美國漢學界的地位。
    夏志清的兄長夏濟安時為台大外文系的教授,在《中國現代小說史》撰寫期間,夏濟安創辦了《文學雜誌》,並向夏志清邀稿。夏志清便把當時已撰寫完成討論「張愛玲」的專章寄給夏濟安,由夏濟安親自翻譯,分成兩篇登在《文學雜誌》上,「夏志清」這個名字是首次出現在台灣的刊物上。雖然這不是第一篇評論張愛玲的文字,但是直言張愛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則是第一回。
    在五○、六○年代,凡是作家作品都必須經過國民黨的嚴格檢查才得以出產。夏志清本人是右派的反共知識份子,而且直率敢言,從不避諱自己的立場與言論,夏志清未必贊同(也非附和)國民黨的高壓統治方式,但是他本身的立場卻與國民黨的路線不謀而合。他的反共立場從他評張愛玲的《秧歌》就可以知道,因此他能夠通過思想的檢驗,在台灣文學批評界跨出穩健的第一步。
    夏濟安於一九六五年過世之後,由於與夏濟安生前台大外文系的學生,如白先勇、劉紹銘等人關係密切,故夏志清亦曾將撰寫中的《中國古典小說》部份篇章授與白先勇等人繼《文學雜誌》創辦的《現代文學》上刊載。此後,夏志清陸續在台灣的報章雜誌上寫單篇的評論文字、散文,對台灣的現代文學發展頗為關注,但影響的層面並不廣。直到一九七六年他與顏元叔的論戰之後,其名氣才大增。這場筆戰不但眾所矚目,亦引起多方討論。其後,一種異於顏氏「新批評」的人生式文學批評成了當時「學院派」的評論主流之一,而夏、顏的這場論戰似乎就是轉向的關鍵。從夏、顏兩人一往一來的論爭文章中,夏志清品評文學的標準與方向其實呼之欲出。夏志清覺得文學批評不可能科學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相信文學的「感性面」,而這一面是與人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關的。
    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年,聯合報、中國時報連續創設小說獎與文學獎,夏志清都有參與評審的工作,甚至交出上萬字的評審報告書。與顏元叔的論戰之後,夏志清更是受到文壇的重視;文學獎的評審工作也讓夏志清有年年參與律定島內新興文學標準的機會;加上一九七九年夏志清的英文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在劉紹銘等人的協助下由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廣為學術界、校園所引用和採用,夏志清儼然就是當時文學批評界的權威。而夏志清的文學信念,也成了七○年代一直延續到八○年代中期,台灣文壇小說界、批評界的思想主流之一。
    一九九九年,聯合報、文建會主辦的「台灣文學經典」評選,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入選為「評論類」的經典之一,「張愛玲」也以《半生緣》入選「小說類」的經典之一。除此之外,他在《中國現代小說史》附錄討論的「姜貴」,亦以《旋風》入選「小說類」經典。從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九九年,四十多年的時間,夏志清從沒有在台灣的大專院校裡授課,憑藉著一枝筆,卻能成為享譽台灣文學批評界的泰斗之一,「夏志清現象」的成形,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

    本論文擬以「夏志清現象」為出發點,除了對夏志清本身的文學批評精神與信念作深入的探究外,對於他是如何與台灣文學批評的傳統交會、進而參與其中,甚至主導台灣文學批評界十多年,也會加以討論。夏志清的經典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從事現代文學批評之始,他對張愛玲、姜貴的評介,尤其是張愛玲,更對台灣文壇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他的如白先勇、陳若曦、於梨華等出身《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家亦譽滿台灣文壇。除了討論「夏志清現象」形成的場域及他對現代文學評介的貢獻外,夏志清對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的影響亦是本文所關注的焦點之一。由他所評論的現代文學作品及影響力著手分析,可以發現夏志清眼光獨到,這也是他能在批評界獨樹一幟的原因;更進一步考察,可以知道:他對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影響絕不僅於發掘優秀的作家,如他肯定張愛玲小說對人性的挖掘,可以說是六○年代強調人性、人心黑暗面的現代主義小說的先聲。今日已被視為經典的現代主義作家,如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及王禎和,在當年卻總在官方控制的文藝獎中缺席;七○年代中在鄉土文學運動中亦受到很大的誤解,但是夏志清始終給予他們支持與鼓勵。白先勇等四人均入選「台灣文學經典」,書單中的現代主義作品也佔了「小說類」的三分之一,證明了現代主義的成已獲得高度的肯定。
    一九九一年已退休的夏志清,雖然評論的文字已不多,但亦有重要學者在其確立的「文學批評典範」下繼續研究,甚或在他的基礎上開發,其中最優秀的當推現在名重文學批評界的王德威教授,他們雖然沒有直接的師徒關係,但王德威在夏志清的脈絡之下另闢新徑,可謂一次「典範的轉移」。本論文不僅將對夏志清本人的文學批評與信念作深入的分析,亦將夏志清置於整個台灣文學批評的歷史脈絡中,交叉考察其文學批評的成就及影響,希冀作出更公允的評價。
    Reference: 一、夏志清著作
    (一) 英文已結集出版著作
    China: An Area Manual. Vols. 1-2. Edited by David N. Rowe and Willmoore Kendall.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Operations Research Office,1954.(Coauther with Lucian W. Pye and others.)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Second Edi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Der-wei Wang.Third Edi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
    *Chinese translation:《中國現代小說史》(劉紹銘等譯),台北:傳記文學,1979;香港:中文大學,2001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8;Bloomington: Indiania University Press,1980.;Ithaca:Cornall University,( East Asia Program, Cornall East Asia Series, No.84),1996.
    * Chinese translations:《中國古典小說導論》(胡益民等譯),安徽:安徽文藝,1988;《中國古典小說史論》(胡益民等譯),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 German translation: Der Klassische Roman.Tr. Eike Schonfeld. Afterword by Helmut Martin. Frankfurt: Insel Verlag,1989.
    C. T. 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二) 英文其他已結集出版作品
    Editor,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 Assist Editor, Joseph S. M. Lau.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陶唐編著的《宋詞評註》〉,《中央日報》,1968年6月13-14日
    〈《宋詞評註》校續記〉,《大眾日報》,1969年5月29日到6月4日
    〈我要為真理而奮鬥〉,《大眾日報》,1969年8月1-12日
    〈白先勇論〉,《現代文學》第39期,1969年
    〈A.赫胥黎(Aldous Huxley)〉,《中國時報》,1970年8月28-29日;收
    入《愛情•社會•小說》
    〈《夏濟安選集》跋〉,《聯合報》,1971年3月8-10日;收入《夏濟安
    選集》
    〈《大亨小傳》--一則不朽的「愛的故事」〉,《中國時報》,1971年8月
    15日;收入《愛情•社會•小說》
    Coeditor with Joseph S. M. Lau and Leo Ou-fen Lee., Modern Chinese Stories and
    〈悼念陳世驤--並試論其治學之成就〉,《傳記文學》第114期,1971
    年;收入《文學的前途》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序〉,《中國時報》,1972年8月8-9日
    〈文學雜談〉,《中外文學》第二卷第一期,1973年6月;收入《文學的
    前途》
    〈姜貴的《重陽》-兼論中國近代小說之傳統〉,《中國時報》,1973年7
    月1-3日;收入《中國現代小說史》附錄一
    〈文學的前途〉,《幼獅文藝》第243期,1974年3月;收入《文學的前
    途》
    〈寫在《濟安日記》前面〉,《中國時報》,1974年10月27-28日,收入
    Novellas, 1919-194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文學的前途》
    〈夏志清書簡〉,《書評書目》第14期(1974年);第18期(1974年);
    第21期(1975年)
    〈教育小說家金溟若〉,《中國時報》,1974年11月28-29日;收入《人
    的文學》
    〈《隋史遺文》重刊序〉,《中央日報》,1975年5月11-16日;收入《人
    的文學》
    〈渦堤孩,徐志摩,奧黛麗赫本(Undine, Hsu Chih-mo, and Audrey
    Hepburn)〉,《中華日報》,1975年6月28日;收入《雞窗集》
    〈端木蕻良作品補遺〉,《明報月刊》第117期,1975年9月;收入《夏
    (三) 中文已結集出版著作
    志清文學評論集》
    〈《師友•文章》序〉,《傳記文學》,1975年11月;收入《人的文學》
    〈追念錢鍾書先生-兼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新趨向〉,《中國時報》,1976
    年2月9-10日;收入《人的文學》
    〈勸學篇--專覆顏元叔教授〉,《中國時報》,1976年4月16-17日;收入
    《人的文學》
    〈陳若曦的小說〉,《聯合報》,1976年4月14-16日;收入《人的文學》
    〈看秀莉麥克琳演唱〉,《中華日報》,1976年5月22日;收入《雞窗集》
    〈《林以亮詩話》序〉,收入《人的文學》
    〈克萊娥蒙難--巴順新著介紹(Clio in Distress, Introducing Jacques
    《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1970
    Barzun’s New Book)〉,《中國時報》,1976年11月20-21日;收入
    《新文學的傳統》
    〈好萊塢早期的華僑片和軍閥片〉,《中華日報》,1977年3月8-9日;收
    入《雞窗集》
    〈人的文學〉,《聯合報》,1977年3月23-25日;亦收入《人的文學》
    〈現代中國文學史四種合評〉,《現代文學》復刊第一期,1977年7月;收
    入《新文學的傳統》
    〈文藝與人間世-何懷碩《域外郵稿》〉,《聯合報》,1977年9月22日;
    名〈何懷碩的襟懷-《域外郵稿》序〉,收入《新文學的傳統》
    〈黃維樑的第一本書〉,《中國時報》,1977年11月2日;亦收入《新文學
    《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1974
    的傳統》
    〈正襟危坐讀小說〉,《聯合報》,1977年10月11-13日;收入《新文學的
    傳統》
    〈《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序〉,《中國時報》,1978年1月15日;收入
    《新文學的傳統》
    〈歲除的哀傷-紀念亡友哈利〉,《中華日報》,1978年1月27日;收入《雞
    窗集》
    〈霍華•霍克斯的幾部名片〉,《中國時報》,1978年1月27日;收入《雞
    窗集》
    〈在上海那段少年歲月〉,《聯合報》,1978年5月10日;收入《雞窗集》
    《人的文學》,台北:純文學,1977
    〈讀、寫、研究三部曲〉,《中國時報》,1978年6月29日;收入《雞窗集》
    〈在北大教書的那一年〉,《聯合報》,1978年8月8日:亦名〈紅樓生活誌〉,
    收入《雞窗集》
    〈陳若曦的第一篇小說〉,《中國時報》,1978年8月20日;收入《新文學
    的傳統》
    〈胡適博士學位考證〉,《傳記文學》第198期,1978年11月;收入《新
    文學的傳統》
    〈《胡適雜憶》序〉,《聯合報》,1978年10月1-3日;收入《新文學的傳
    統》
    〈二報小說獎選評〉,《中國時報》,1978年10月1-4日;收入《新文學的
    《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1979
    傳統》
    〈新文學初期作家陳衡哲及其作品選錄〉,《現代文學》復刊第六期,1979
    年1月;亦名〈小論陳衡哲〉,收入《新文學的傳統》
    〈《中國現代小說史》作者中譯本序〉,《傳記文學》第201期,1979年2月;
    收入《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版、香港中文大學版)及《新
    文學的傳統》
    〈五四雜感〉,《中國時報》,1979年5月12-13日;收入《新文學的傳統》
    〈會見錢鍾書〉,《聯合報》,1979年6月15日;名〈重會錢鍾書紀實〉,《中
    國時報》,1979年6月16-17日,收入《新文學的傳統》
    〈我要寫一部「抗戰小說史」〉,《聯合報》,1979年7月6日
    《印象的組合》,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1982
    〈五四時代的親情與愛情--漫談許地山、顧一樵的作品〉,《聯合報》,1979
    年7月16-18日;收入《新文學的傳統》
    〈關於夏濟安譯《莫斯科的寒夜》〉,《聯合報》,1979年11月29-30日;收
    入《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不幸事件令人憂心〉,《聯合報》,1980年3月3日
    〈曹禺訪哥大紀實--兼評北京人〉,《聯合報》,1980年5月12-15日;收
    入《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蔣曉雲小說裡的真情與假緣〉,《聯合報》,1980年7月13-15日:收入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外行談平劇--兼談寒山樓主及其新著〉,《聯合報》,1980年11月29-30
    《雞窗集》,台北:九歌,1984
    日;收入《雞窗集》
    〈向姜貴致敬〉,《聯合報》,1980年12月20日
    〈文學不能為政治服務〉,《聯合報》,1981年2月15日
    〈雜七搭八的聯想--《英美十六家》代序〉,《中國時報》,1981年9月1-3
    日;收入《雞窗集》
    〈一無虛假的真實回憶錄-談梁恆的《革命之子》〉,《中國時報》,1983年4
    月27-28日,亦名〈評《革命之子》〉,《明報月刊》,1983年5月,收
    入《雞窗集》
    〈重讀《一九八四》〉,《明報月刊》,1984年1-2月,亦名〈從小說觀點討論
    《一九八四》〉,《中華日報》,1984年1月26-29日;收入《夏志清文學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台北:聯合文學,1987
    評論集》
    〈最後一聚--追念吳魯芹雜記〉,《明報月刊》,1984年7月;收入《雞
    窗集》
    〈大思想家羅素的風流情帳〉,《聯合文學》,1984年11月,亦名〈羅素與
    艾略特夫婦〉,《明報月刊》,1984年11月;收入《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真正的豪傑們〉,《聯合報》,1984年11月19日;收入《夏志清文學評論
    集》
    〈藝術家何懷碩〉,《書畫家》,1985年2月
    〈中國古典文學之命運〉(上),《知識份子》(紐約)第一卷第3期,1985
    年4月
    《人的文學》,瀋陽:遼寧教育,1998
    〈當代才子梁錫華:《獨立蒼茫》序〉,《中國時報》,1985年4月19-21日;
    收入《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夏濟安並無「志仁」之名〉,《傳記文學》,1985年5月
    〈春光、夏照、冬雪--淺談卓以玉的畫〉,《中國時報》,1985年8月13

    〈志士孤兒多苦心--彭歌的小說〉,《聯合報》,1985年8月13-15日;收
    入《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愛香港、憂香港、要自由〉,《百姓半月刊》(香港),1985年12月1日
    〈中國古典文學之命運〉(中),《知識份子》(紐約)第二卷第1期,1986
    年1月
    《雞窗集》,上海:上海三聯,2000
    〈從荷馬到喬伊斯〉,《明報月刊》,1986年4月;《中國時報》,1986年3月
    27-29日
    〈批評唐德剛〈海外讀紅樓〉〉,《聯合報》,1986年8月9-12日;亦名〈諫
    友篇:兼評批唐德剛〈海外讀紅樓〉〉,《傳記文學》,1986年8月
    〈東夏悼西劉--兼懷許芥昱〉,《中國時報》,1987年5月25-26日;《香港
    文學》第30期,1987年6月
    〈談談卡萊葛倫--名片、名導演、名女星〉,《聯合報》,1987年6月15-17

    〈我保存的兩件胡適手蹟〉,《傳記文學》第303期,1987年8月
    〈四十年前的兩封信〉,《聯合報》,1988年2月7-8日
    《文學的前途》,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文人書簡:端木蕻良致夏志清〉,《聯合報》,1988年2月25日
    〈關於賽金花瓦德西公案〉,《傳記文學》第310期,1988年3月
    〈我的書房生活〉,《聯合報》,1988年5月1日
    〈五四三巨人〉,《聯合文學》,1988年5月
    〈文學雜誌與我〉,《聯合報》,1988年12月7-11日
    〈頌夏賞秋,嘆春惜冬--評析《靜靜的紅河》〉,《中央日報》,1988年12
    月29-31日
    〈齊淑芳京劇團又將在紐約演出〉,《世界日報》(紐約),1989年1月19-20

    〈我看《清秋瑣記》〉,《聯合報》,1989年8月9-11日;亦名〈梁實秋的暮年
    (四) 中文其他已結集出版作品
    小品〉,《香港文學》第58期,1989年10月
    〈方仁念的第一部小說--《大洋彼岸的情種》序〉,《聯合報》,1990年4
    月28-30日
    〈我正在讀的書:我們只配有的文化〉,《聯合報》,1990年6月30日
    〈訪問二校,講學三題〉,《中華日報》,1991年2月23-24日
    〈桃李親友聚一堂--退休前夕的慶祝和聯想〉,《聯合報》,1991年5月4-6

    〈〈魔鬼詩篇〉後遺症〉,《中國時報》,1991年9月14日,亦名〈魯許棣案
    的新波折〉,《明報月刊》,1991年10月
    〈母女連心忍痛楚--琦君回憶錄評賞〉,《中央日報》,1991年11月8-10
    《中國古典小說論集》(林以亮、夏志清等著),台北:幼獅,1975

    〈劉廷芳--一個有功國家的全福老人,兼憶朱文長、李善德二友〉,《中央
    日報》,1991年11月19日
    〈濟安師祝勉《現文》主編--名作家書信選錄〉,《聯合文學》,1992年5

    〈我的三S晚餐〉,《聯合報》,1992年5月25日
    〈哥倫布與美國的種族問題〉,《明報月刊》,1992年7月;亦見《中華日報》,
    1992年7月15日
    〈婦女圖片傳記文學--賀《傳記文學》創刊三十週年紀念〉,《傳記文學》,
    1992年8月
    《文人小說與中國文化》(夏志清等著),台北:勁草,1975
    〈雛鳳清音〉,《世界日報》,1992年10月5-6日;亦名〈散文新秀裴在美〉,
    收入裴在美著《異鄉女子》(台北:健行,1992)
    〈師友,花木,故鄉月--《馬建華散文集》序〉,《聯合報》,1992年12月
    29-31日
    〈妓女、士兵、窮小孩--布雷刻名詩賞析〉,《中華日報》,1993年2月15-16

    〈殷志鵬其人其文--《紐約文展》序〉,《探索》(紐約),1993年4月
    〈愛的教育,母女的光輝〉,《聯合報》,1993年12月29-30日
    〈瓊瑤,平鑫濤與《皇冠》〉,《皇冠》,1994年3月
    〈索忍尼辛與無名氏〉,《聯合報》,1994年5月13-15日
    《夏濟安日記》(夏志清校註),台北:言心,1975;台北:時報,1978
    〈文法路,修辭街〉,《聯合報》,1994年12月20-22日
    〈《現代英文選評註》校訂版序〉,夏濟安評註、夏志清校訂《現代英文選評
    註》,(台北:商務,1995年校訂版)
    〈王方宇藏《野叟曝言》和《品花寶鑑》〉,《明報月刊》,1995年3月
    〈超人才華,絕世淒涼--悼張愛玲〉,《中國時報》,1995年9月13-14日
    〈高克毅其人其書〉、〈題內題外:電影、藝文、雜學〉,收入高克毅著《一言
    難盡:我的雙語生涯》,(台北:聯合文學,2000)
    〈一段苦多樂少的中美姻緣〉,《明報月刊》,1996年4月
    〈端木,海立與我--《大時代:端木蕻良四○年代作品選》〉,《聯合報》,
    1996年10月13-16日
    《夏濟安日記》(夏志清校註),香港:文藝書屋,1976
    〈胡金銓與鍾玲--兩個宴會及其他〉,《明報》(紐約),1997年8月23日
    〈錢氏未完稿《百合心》遺落何方?錢鍾書先生的著作及遺稿〉,《明報月刊》,
    1999年2月
    〈初見張愛玲,喜逢劉金川--兼憶我的滬江歲月〉,《聯合報》,1999年3
    月21-22日
    〈中文小說與華人英文小說〉,《明報月刊》,2000年1月
    〈章緣小說四篇略評〉,《世界日報》,2000年6月21日
    〈學一輩子英文的最大報酬〉,《明報月刊》,2000年7月
    〈我與張愛玲〉,《明報月刊》,2000年12月
    〈在美國教中國文學〉,《明報月刊》,2001年1月
    《夏濟安日記》(夏志清校註),瀋陽:遼寧教育,1998
    〈現代文學考掘專家陳子善--《說不盡的張愛玲》序〉,《信報》(香港),
    2001年5月26日;亦名〈關於《說不盡的張愛玲》〉,《自由時報》,2001
    年5月29日
    〈耶魯三年半〉,《聯合文學》,2002年6月
    〈《中國古典小說》中譯本序〉,《聯合文學》,2002年7月
    〈二○○二年:王海龍豐收的一年--《哥大與現代中國》〉,收入王海龍著
    《哥大與現代中國》,(台北:立緒,2002年12月)
    〈阿圓回去了:《我們仨》〉,《中國時報》,2003年9月21日
    (七)中文作品英譯
    〈四聖試禪心〉,《西遊記》第23回。Co-translator Cyril Birch. “The Temptation of
    《夏濟安先生紀念集》(夏志清等著),香港:現代出版社,1978
    Saint Pigsy” (from Journey to the west), in Cyril Birch, ed.,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2. New York, Grove Press, 1972.
    〈況太守路斷死孩兒〉,《警世通言》Co-translator with Susan Arnold Zonana. “The Case of the Dead Infant”(from Feng Meng-lung, ed., Ching-shih Tung-yen), Renditions, No. 2(Spring 1974). 亦見於 Y. W. Ma and S. M. Lau, ed., Traditional Chinese Stories: Themes and Variation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於梨華,〈柳家莊上〉Co-translator with Yu Li-hua of her story “In Liu Village.” In
    Joseph S. M. Lau, ed., 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 1960-197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古今小說》Co-translator with John Page, “Wang Xinzhi’s Death, and How It Saved His Whole Family” (from Feng Meng-lung’s Ku-chin Hsiao-shuo) . Renditions, No.23 (Spring 1985)
    〈方苞與王崑繩書〉Fang Bao, “Letter to Wang Kunsheng.”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Renditions, Nos. 41-42(1994)
    二、文學理論
    (一)英文
    《四海集》(夏志清、余光中等著),台北:皇冠,1986
    Arnold, Matthew. Essay in Criticism , Chicago:Univ. of Chicago Press,1968
    Arnold, Matthew. Essays in Criticism:second series, London:Macmillan , 1956
    Arnold, Matthew. Culture and Anarchy and Other writing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Babbit, Irving.&Eilot, T. S.. Criticism in America: its function and status; essays, New York:Gordon Press, 1973.
    Barzun, Jacques. A Jacques Barzun Reader , New York: Perennial classics ,2002.
    Brooks, Cleanth. The Well Wrough Urn: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Poetry, New York: Harcourt,1956.
    Brooks, Cleanth.&Warren, Robert Penn.&Purser, John Thibaut.ed.. An Approach to Literature, New York :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4.
    Brown, E. K.. Matthew Arnold: A Study In Conflict, Chicago: Univ. of Chicago.1948.
    Chang, Sung-sheng Yvonne.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
    《大時代:端木蕻良四○年代作品選》(夏志清、孔海立主編),新店: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Durham&London :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Eliot, T. S.. To Criticize the Critic, and Other Writings, London : Faber and Faber, c1965.
    Eliot, T. S.. After Strange Gods: A Primer of Modern Heresy, New York: Harcourt,1934.
    Edited by Ellmann, Richard. Oscar Wilde :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New Delhi, [India] : Prentice-Hall of India, 1980.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Wimsatt, William K., English Institute, Literary Criticism—Idea and Act: the English Institute, 1939-1972: selected essays,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Foster, Richard, The New Romantics: A Reappraisal of the New Criticis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 Press,1962.
    Leavis, F. R.. The Great Tradition: George Eliot, Henry James, Joseph Conra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1960.
    Leavis, F. R., Mass Civilisation and Minority Culture, [Folcroft. Pa.]: Folcroft Library Editions.1974.
    立緒,1996
    Leavis, F. R.. For Continuity, .Cambridge: The Minority Press,1933.
    Newton, K. M..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Theory : A Reader ,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7.
    Richards, I. A.. Science and Poetry, New York: W.W. Norton&Co.,1926
    Ransom, J. C., The New Criticism, Norfolk,Conn. New Direction,1941.
    Selden, Raman、Widdowson, Peter、Brooker, Peter ed.,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Prentice Hall: Harvester Wheatsheaf,1997(4th edition)
    Trilling, Lionel. Literary Criticism, New York: Rinehant, 1950.
    Trilling, Lionel. Matthew Arnol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9.
    Wimsatt, William K.&Brooks, Cleanth, 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Knopf,1959.
    Young, Thomas Daniel, The New Criticism and After, Charlottesville :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c1976.
    (二)譯文
    (五) 英文其他著作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台北:中華,1993
    Brooks, Cleanth.&Warren, Robert Penn.著,主萬等譯,《小說鑒賞》,北京:中國
    青年,1987
    韋勒克(Rene, Wellek)著,王夢鷗、許國衡等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
    台北:志文,1976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華康德(L.D.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譯,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
    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卡勒(Culler, Jonathan)著,李平譯,《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香港:牛津大學,1998
    1、論文
    布斯,W.C.(Booth, Wayne C.)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The Rhetoric of Fiction),北京:北京大學,1987
    佛克馬(Fokkema, Douwe)、蟻布思(Ibsch, Elrud)著,俞國強譯,《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Participation),北京:北京大學,1996
    沃林,理查德(Wolin, Richard)著,張國清譯,《文化批評的觀念》(The trems of Cultural Criticis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三)中文
    史亮,《新批評》,成都:四川文藝,1989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揚智,2002
    張旭東,《幻想的秩序--批評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學話語》,香港:牛津大
    學,1997
    三、關於夏志清的評論、報導及相關課題討論
    (一) 夏志清
    “To What Fyn Lyve I Thus?—Society and Self in the Chinese Short Story,” The Kenyon Review,ⅩⅩⅣ(Summer 1962).(即〈論中國短篇小說裡社會與自我〉,為《中國古典小說導論》附錄)
    1. 評論夏志清已結集出版之著作:
    殷志鵬,《夏志清的人文世界》,台北:三民,2000
    黃維樑,《文化英雄拜會記--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的作品與生活》,台北:九歌,2004
    2. 其他:
    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的缺失與增訂-兼答夏志清、司馬長風、姜穆諸先生〉,《中國時報》,1977年11月18日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研究在西方〉,《小說中國》,台北:麥田,1993
    王德威,〈現代中國文學批評的典範--重讀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
    史》〉,《聯合文學》,2002年7月;亦見於《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
    文大學版本,2001)
    王海龍,〈老頑童夏志清〉,《哥大與現代中國》,台北:立緒,2002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Water Margin,”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 (No.11 ,1962)(即何欣譯〈水滸傳的再評價〉,《現代文學》第26期,1965年11月 )
    王海龍,〈夏志清與錢鍾書〉,《哥大與現代中國》,台北:立緒,2002
    王海龍,〈西方漢學與中國批評方式--夏志清現象啟示〉,《揚州大學學報》,1998年5月
    王敬義,〈「老頑童」夏志清〉,《純文學》,1970
    王璞,〈爽快乾脆•平易近人:我為夏志清拍攝「作家錄影傳記」〉,《聯合文學》,2002年7月
    方美芬,〈西方漢學重鎮的掌舵人:夏志清〉,《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96年5月
    白先勇,〈推介夏志清教授的《中國古典小說》〉,《聯合報》,2001年8月5-13日
    丘彥明,〈夏志清先生回來了〉,《聯合報》,1979年10月21日
    民生報訊,〈為中國古典文學算命批流年:夏志清對寫作態度痛下真砭〉,《民生報》,1989年8月14日
    古遠清,〈夏志清的小說評論及其地位〉,《台灣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4年
    古遠清,〈夏志清和他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台灣當代理論批評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4年
    “Residual Femininity: Women in Chinese Communist Fic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1963). Reprinted in Cyril Birch,ed., Chinese Communist Literature ,New York:Praeger, 1963.
    司馬長風,〈答覆夏志清的批評〉,《現代文學》復刊第二期,1977年
    汪世芳,〈《夏志清的人文世界》三民新書〉,《中國時報》,2001年12月30日
    朱介凡,〈評《中國現代小說史》--並提證文壇傳薪錄兼文化戰問題〉,《文壇》,1981年4月
    朱蘇權,〈文化•人情•歷史感--評《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廣東民族
    學院學報》,1998年3月
    宋雅姿,〈夏志清:享受藝術,享受生活〉,《文訊》,2004年2月
    余光夏,〈夏志清論台灣小說〉,《聯合報》,1976年6月12日
    李昂,〈夏志清訪問記〉,《現代文學》復刊第4期,1978年6月
    李師鄭,〈向一羣身不由己的藝術工作者致哀--讀〈一九五八年來中國
    大陸的文學〉後感〉,《中央日報》,1974年11月5日
    “Love and Compassion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Criticism,Ⅴ, (No.3,1963).Reprinted in Dennis Poupard & Mark W. Scott, eds., Literature Criticism from 1400 to 1800. Detroit,Mich. : Gale Research Co., 1984.(即何欣譯,〈紅樓夢中的愛與憐憫〉,《現代文學》第27期,1966年2月)
    李子俊,〈先生,您正踩在我腳上:談《文學的前途》〉,《書評書目》,1975
    年6月
    李翠瑩採訪,〈夏志清:退而不休,著手整理十九世紀中國小說史〉,《中
    國時報》,1990年11月15日
    李勇,〈夏志清與金介甫談沈從文〉,《聯合文學》,1988年7月
    沈謙,〈錢鍾書「復活」〉,收入氏著《林語堂與蕭伯納--看文人的妙語
    生花》,北京:中國語文出版社,1999
    金溟若,〈從陶唐的剽竊看一切〉,《徵信新聞報》,1968年7月19日
    金溟若,〈關於《宋詞評註》之訟〉,《作品》,1969年1月號(第一期)
    房向東,〈《狂人日記》的「缺點」、地位及其他--夏志清對魯迅的偏見〉,《魯迅研究月刊》,1977年12月
    “On the ‘Scientific’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 Reply to Professor Prusek.”Toung Pao, L, (nos.4-5,1963). Reprinted as Appendix I in Jaroslav Prusek, Th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literature. Edited by Leo Ou-fan Le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房向東,〈空而未了--讀《近代中國小說史》獻疑〉,《中國圖書評論》,1998年8月
    房向東,〈偉大的又是左派的魯迅讓夏志清痛苦--夏志清的偏見與矛盾〉,收於氏著《魯迅:最受誣蔑的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林柏燕,〈也談《文學的前途》〉,《幼獅文藝》,1975年4月
    林清玄,〈電影和文學的關係--讀夏志清《文學的前途》〉,《中華日報》,1975年1月24日
    於梨華,〈C.T二三事〉,《中央日報》,1998年6月6日
    周錦,〈難得的聚會--與夏志清先生訪孫陵〉,《聯合報》,1979年10月28日
    思兼,〈文學批評的層次--從夏志清顏元叔的論戰談起〉,《幼獅文藝》,1977年4月
    思兼、徐信義記錄,〈以風流為道學,寓教化於詼諧:夏志清與國內學者談中國文學研究〉,《聯合報》,1980年8月17日
    亮軒,〈我手寫我口,我口連我心--讀《夏志清文學評論集》〉,《文訊》,1987年8月
    夏祖麗記錄,〈台北一夕談〉,《純文學》,1970年4月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Modern Chinese Temper,”Literature East&West, (Ⅷ,Nos.2-3,1964). Reprinted in Chi-pao Cheng,ed., A Symposium on Chinese Culture (New York:Paragon,1964 ).
    唐德剛,〈海外讀紅樓〉,《傳記文學》,1986年5月
    唐德剛,〈對夏志清「大字報」的答覆〉,《傳記文學》,1986年10月
    唐翼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聯合報》,1991年5月4日
    唐翼明,〈智者的寂寞:記我的老師夏志清先生〉,《聯合文學》,2002年6月
    郝譽翔,〈在秋日紐約見到夏志清先生〉,《聯合文學》,2002年6月
    殷允芃,〈文學批評家:夏志清教授〉,《皇冠》,1968年9月
    殷志鵬,〈三訪夏志清教授談文學的前途〉,《明報月刊》,1998年月
    殷志鵬,〈記夏志清教授七十壽慶〉,《華人月刊》,1991年5月
    亞菁,〈讀《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幼獅文藝》,1981年1月
    桂文亞,〈言盡意未盡-夏志清印象記〉,《聯合報》,1976年7月14日
    “The Novels of Tuan-mu Hung-liang ”, 麻州Dedham「中國現代文學研討會」宣讀論文,1974
    陶唐,〈駁夏志清的《宋詞評註校續記》〉,《大眾日報》,1969年6月23-28日
    陶唐,〈陶唐啟事〉,《中央日報》,1968年6月22日
    孫紹振,〈夏志清的《中國古典小說導論》〉,收入氏著《孫紹振如是說》,香港:三聯書店,1994
    孫紹振,〈關於魯迅和張愛玲的評價〉,收入氏著《孫紹振如是說》
    張欣伯,〈與夏志清教授談秦可卿〉,《書評書目》,第九期
    張欣伯,〈為秦可卿問題覆夏志清教授〉,《藝文誌》,1974年8月
    張佛千,〈為夏志清先生製聯〉,《聯合報》,1979年10月28日
    張鳳,〈現代文學的悲憫情結--夏志清教授〉,收於氏著《哈佛心影錄》(台北:麥田,1995)
    陳若曦,〈初見夏公〉,《中央日報》,1998年6月5日
    陳長華,〈與夏志清談天說地〉,《聯合報》,1976年6月7日
    “Obsession with China:The Moral Burde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in Alona E. Evans, et al, eds., China in Perspective(Wellesley College,1967).(即丁福祥、潘銘燊譯〈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版本附錄二))
    郭強生,〈夏志清先生印象記〉,《中央日報》,1998年6月7日
    彭歌,〈三三草:《中國現代小說史》〉,《聯合報》,1979年10月5日
    彭歌,〈三三草:夏志清的忠告〉,《聯合報》,1979年11月23日
    彭碧玉記錄,〈夏志清與青年寫作者--記他們一個下午的談話〉,《聯合報》,1979年10月23日
    黃維樑,〈心胸廣闊的批評家--讀夏志清《雞窗集》抒感〉,《中華日報》,1990年3月1日
    黃維樑,〈文學博士:夏志清〉,《書評書目》,1980年3月
    黃美惠採訪,〈西方文人圈裡的中國情:夏志清風光退休,王德威溫馨接班〉,《民生報》,1992年9月28日
    黃天豪,〈訪夏志清談陳若曦〉,《古今談》,1976年7月
    湯晏,〈右手與左手猜拳--記巨匠唐德剛訪名家夏志清〉,《傳記文學》,1986年8月
    曾清嫣,〈全世界的文學都在退步〉,《聯合報》,1991年11月2日
    With T.A. Hsia,”New Perspectives on Two Ming Novels: His-yu chi and His-yupu,”in Chow Tse-tsung, ed., Wen-lin:Studies in Chinese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8.(夏濟安所寫的〈西遊補〉專論,已由郭繼生譯出,譯文為〈《西遊補》:一本探討夢境的小說〉,收入林以亮等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二輯,台北:幼獅文化,1977)
    楊柳青青,〈文學的前途〉,《純文學》,1985年1月
    楊錦郁,〈夏志清 / 在紐約安居寫文章〉,《聯合報》,1999年2月23日
    楊照,〈巨大而艱難的拓荒工程: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時報》,1999年11月12日
    義芝,〈夏志清懷念兒玉町〉,《聯合報》,1989年5月9日
    董保中,〈我看《人的文學》〉,《書評書目》,1978年2月
    楚山,〈〈一九五八年來中國大陸的文學〉讀後〉,《幼獅文藝》,1973年4月
    廖玉蕙,〈在砧板上寫評論:到紐約,訪問夏志清教授〉,《中央日報》,2000年11月21-22日
    廖玉蕙,〈美麗的邂逅〉,《自由時報》,2001年2月2日
    劉紹銘,〈可憐讀書人〉,收於新聞局編,《智慧的薪傳•大師系列》第三卷,新聞局出版,1997年
    劉紹銘,〈經典之作--寫在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出版之前〉,《傳記文學》,1979年2月1日;亦收入《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香港友聯版、香港中文大學版)
    “Chinese Novels,”Columbia University Forum(Spring 1968).(即陳次雲譯〈中國古
    劉紹銘,〈夏志清傳奇〉,收於殷志鵬著,《夏志清的人文世界》,台北:三民,2000年
    劉紹銘,〈夏志清素描:假面ソ對白〉,《聯合文學》,2002年6月
    劉登翰等著,〈夏志清、余光中等的主體派文學批評〉,《台灣文學史》(下),福州:海峽文藝,1993年
    瘂弦記錄,〈夏志清談散文〉,《幼獅文藝》,1970年4月
    鄭樹森,〈夏公與「張學」〉,《聯合文學》,2002年7月
    鄧伯宸,〈文學已死?夏志清您多慮了!〉,《幼獅文藝》,2001年4月
    盧世祥,〈關於被「批鬥」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聯合報》,1983年8月21日
    聯合報訊,〈夏志清演講為正統憂心〉,《聯合報》,1985年8月14日
    韓秀,〈驚奇於世界的美與醜〉,《中央日報》,1997年6月7日
    戴成義(戴天),〈五四文學與台灣當代文學--夏志清先生訪問記〉,《中國時報》,1972年5月4-6日
    典小說〉,《現代文學》第37期,1969年3月(《中國古典小說導論》(安徽
    顏元叔,〈印象主義的復辟〉,《中國時報》,1976年3月10-11日
    顏元叔,〈為什麼去看夏志清?顏元叔教授給編者的信〉,《聯合報》,1976年6月19日
    顏元叔,〈親愛的夏教授〉,《中國時報》,1976年5月7-8日
    魏子雲,〈讀夏志清著〈論金瓶梅〉〉,《台灣日報》,1987年5月13日
    羅茵芬,〈文學•思想•智慧--西方漢學重鎮的掌舵人夏志清〉,《中央日報》,1998年6月5日
    龔鵬程,〈小説的道路--論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年
    (二) 相關課題討論
    1. 作家作品
    (1)白先勇
    白先勇,《謫仙記》,台北:文星,1967
    文藝版)緒言、《中國古典小說史論》第一章))
    白先勇,《遊園驚夢》,台北:風雲時代,1989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台北:遠景,1976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2002
    (2)余光中
    余光中,《五陵少年》,台北:文星,1967
    余光中,《左手的繆思》,台北:文星,1963
    余光中,《余光中散文選》,台北:文化生活,1975
    (3)於梨華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台北:皇冠,1967
    於梨華,《柳家莊上》,台北:皇冠,1988
    “A Critical Introduction,”in S. I. Hsiung, tr.,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4)姜貴
    姜貴,《重陽》,台北:皇冠,1973
    姜貴,《旋風》,台北:九歌,1999
    (5)夏濟安
    夏濟安,《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1971
    夏濟安,《夏濟安日記》,台北:言心,1975
    高夫力 白倫敦 (Goodfrey Blunden) 著,夏濟安譯,《莫斯科的寒夜》,台北:大地,1985
    T.A. Hsia, The Gate of Darkness :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 ,1968.
    (6)陳若曦
    陳若曦,《尹縣長》,台北:遠景,1976
    “Introduction,” in Tsi-an Hsia, The Gate of Darkness: 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8.
    陳若曦,《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1976
    (7)張愛玲
    張愛玲,《秧歌》,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赤地之戀》,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流言》,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怨女》,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半生緣》,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張看》,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The Travels of Lao Ts’an: An Exploration of its Art and Meaning,”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 S.,Ⅶ, No. 2(1969)(即黃維樑譯〈《老殘遊記》新論〉,收入《文學的前途》)
    張愛玲,《紅樓夢魘》,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海上花開--國語海上花列傳一》,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海上花落--國語海上花列傳二》,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惘然記》,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續集》,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餘韻》,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小團圓》,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張愛玲,《愛默森選集》(譯作),台北:皇冠,1993(典藏版三刷)
    (8)錢鍾書
    錢鍾書,《談藝錄》,台北:書林,1988
    “Time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in the Plays of T’ang Hsin-tsu,” in Wm. Theodore de Bary & the Conference on Ming Thought,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即〈湯顯祖筆下的時間與人生〉,收入《愛情•社會•小說》)
    錢鍾書,《圍城》,台北:書林,1989
    錢鍾書,《圍城、人•獸•鬼》,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9)魯迅
    魯迅,《吶喊》,台北:風雲時代,1989
    魯迅,《徬徨》,台北:風雲時代,1989
    魯迅,《狂人日記》,台北:駱駝,1998
    魯迅,《阿Q正傳》,台北:金楓,1991
    魯迅,《祝福及其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10)張天翼
    張天翼,《在城市裡》,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出版時間不詳
    “Crabbe’s Poetry: Its Limitations.” Tamkang Review, I, No. 1(Taipei, 1970).
    張天翼,《張天翼選集》,上海:綠楊書屋,1964
    (11)沈從文
    沈從文,《邊城》,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3》,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 2002
    沈從文著、彭小妍編,《沈從文小說選》,台北:洪範,1985
    (12)琦君
    琦君,《煙愁》,台北:光啟社,1963
    琦君,《紅紗燈》,台北:三民,1969
    琦君,《留予他年說夢痕》,台北:洪範,1980
    琦君,《燈景舊情懷》,台北:洪範,1983
    “Literature and Art under Mao Tse-tung.” in Frank Trager & William Henderson, eds.,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 A Twenty-year Appraisal.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70.
    琦君,《水是故鄉甜》,台北:九歌,1984
    琦君,《淚珠與珍珠》,台北:九歌,1989
    (13)彭歌
    彭歌,《落月》,台北:遠景,1977
    彭歌,《流星》,台北:遠景,1977
    (14)蔣曉雲
    蔣曉雲,《姻緣路》,台北:聯合報,1980
    2. 相關議題
    (1)專著
    Anderson, Marston(安敏成)著,姜濤譯,《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Pope, Crabble and the Tradition,” Tamkang Review, (Ⅱ, No. 1,Taipei, 1971).
    Prusek, Jaroslav(普實克)著,李喬燕等譯,《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王夢鷗,《文藝技巧論》,台北:重光文藝,1959
    王夢鷗,《文學概論》,台北:帕米爾,1964
    王夢鷗,《文藝美學》,台北:遠行,1976
    王海龍,《紐約意識流》,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
    王海龍,《哥大與現代中國》,台北:立緒,2002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2000
    水晶,《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1996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78
    白先勇等著,《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
    “Foreword” to Wu Ching-tzu, The Scholars. Trans, by Yang Hsien-yi & Gladys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大學,2002
    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1996
    李牧,《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明,1973
    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79
    余光中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北:九歌,1989
    余光中編,《秋之頌》,台北:九歌,1987
    沈謙,《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時報,1979
    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台北:大安,1992
    林以亮,《詩與情感》,台北:大林,1982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台北:麥田,2000
    Yang.New York, Grosset & Dunlap, 1972.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1980
    周芬伶,《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1999
    姚一葦,《藝術的奧秘》,台北:開明,1971
    姚一葦,《文學論集》,台北:書評書目,1974
    姚一葦,《姚一葦文錄》,台北:洪範,1977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台北:遠景,1982
    胡適編,《五四新文學論戰彙編》,台北:長歌,1976
    胡適編,《五四新文學論戰續編》,台北:長歌,1976
    侯健,《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台北:中外文學月刊,1974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2003
    “Eleven biographies of Chinese writers, ancient and modern,” in McGraw-Hill’s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New York: McGraw-Hill’s,1973).
    夏濟安主編,《文學雜誌》1956-1960年,台北聯經合訂本。
    陶唐,《宋詞評註》,台北:商務,1967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馬各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二屆小說獎作品集》,台北:聯經,1989
    瘂弦主編,《小說潮--聯合報第三屆小說獎作品集》,台北:聯經,1989
    高上秦主編,《時報文學獎》(第一屆),台北:時報,1982
    梁實秋,《梁實秋論文學》,台北:時報,1978
    梁實秋,《浪漫的與古典的》,台北:時報,1986
    許志英,《五•四:人的文學》,南京:南京大學,1992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文天地,1989
    “The Military Romance: A Genre of Chinese Fiction,” in Cyril Birch, ed., 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tury Genr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張鳳,《哈佛心影錄》,台北:麥田,1995
    陳子善,《說不盡的張愛玲》,台北:遠景,2001
    葉維廉,《秩序的生長》,台北:時報,1986
    葉維廉,《飲之太和》,台北:時報,1980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四季,1977
    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台北:東大,1988
    葉維廉,《從現象到表現》,台北:東大,1994
    葉維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台北:聯經,1976
    鄔昆如等著,《五四運動與自由主義》,台北:先知,1974
    趙知悌,《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1976
    “The Countinuing Obsession with China: Three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of National Literatures, Ⅵ, No. 1 (Spring 1975).(即周兆祥譯,〈懷國與鄉愁的延續-論三位現代中國作家〉,《明報月刊》,1976年1月)
    趙滋蕃,《文學與美學》,台北:道聲,1978
    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共十冊,台北:業強,1990(「建設理論集」、「文學論爭集」、「小說一集」、「小說二集」、「小說三集」、「散文一集」、「散文二集」、「詩集」、「戲劇集」、「史料索引」)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
    廖玉蕙,《走訪補蝶人:赴美與文學耕耘者對話》,台北:九歌,2002
    劉紹銘,《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1977
    劉再復,《生命精神與文學道路》,台北:風雲時代,1989
    顏元叔,《文學的玄思》,台北:驚聲文物,1969
    顏元叔,《文學批評散論》,台北:驚聲文物,1970
    顏元叔,《文學經驗》,台北:志文,1972
    顏元叔,《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1972
    “Foreword” to Joseph S. M. Lau, ed., Chinese Stories from Taiwan:1960-197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即周兆祥譯,〈台灣小說□的兩個世界〉,收入《新文學的傳統》)
    顏元叔,《何謂文學》,台北:學生,1976
    顏元叔,《文學的史與評》,台北:四季,1976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1978
    羅宗濤、張雙英著,《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1999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台北:三民,2002
    龔鵬程,《知識分子》,台北:聯合文學,2000
    (2)其他
    Barzun, Jacques著,張平男譯,〈傳記與批評之關係〉,《書評書目》,1978
    年2月
    Daichen, David著,葉新雲譯,〈新批評〉,《大學雜誌》,1971年2月
    “The Scholar-Novelist and Chinese Culture: A Reappraisal of Ching-hua yuan,” in Andrew H. Plaks, ed., 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即黃維樑譯,〈文人小說家與中國文化:《鏡花緣》新論〉,收入《人的文學》)
    Prusek, Jaroslav. “Basic Problem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 T. 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Toung Pao(Leiden,1963 ). Reprinted as Appendix I in Jaroslav Prusek, Th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literature. Edited by Leo Ou-fan Le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
    王曉明,〈張愛玲文學模式的意義及其影響〉,《明報月刊》,1985年10月
    王鼎鈞,〈如此江山待才人:張愛玲與台灣文壇〉,《聯合報》,1987年2月14日
    王寧,〈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在西方〉,《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1月
    水晶,〈「假洋鬼子」的自白--談談十多年來台灣小說界情形〉,《明報月刊》,1976年1月
    水晶,〈張愛玲現象在大陸〉,《中國時報》,1996年2月26日
    白先勇,〈流浪的中國人--台灣小說的放逐主題〉,《明報月刊》,1976年1月
    白先勇,〈戰後成長的一代〉,《聯合報》,1988年9月5日
    白先勇,〈文學是大寫的(2003年第七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主感言)〉,《聯合報》,2003年10月8日
    白先勇(陳宛茜報導),〈賠掉一棟房子:白先勇不後悔辦雜誌〉,《聯合報》,2003年10月9日
    “Yen Fu and Liang Ch’i-ch’ao as Advocates of New Fiction. ” in Adele Austin Rickett, ed., Chines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from Confucius to Liang Ch’i-ch’ao.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即張漢良譯,〈新小說的提倡者:嚴復與梁啟超〉,收入《人的文學》)
    司馬新,〈張愛玲的今生緣〉,《聯合文學》,1997年5月
    古遠清,〈顏元叔與台灣「新批評」流派〉,《文藝理論與批評》,1994年3月
    古遠清,〈劉心皇、尹雪曼的現代文學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6月
    朱雙一,〈當代台灣文學的人文主義脈流〉,《厦門大學學報》,1995年3月
    朱雙一,〈近年來的台灣小說創作〉,《小說評論》,2000年1月
    朱雙一,〈白先勇與延續台灣的「五四」新文學傳統〉,《華文文學》,2001年1月
    余光中,〈從張愛玲到紅衛兵帶來的噩訊〉,《聯合報》,1980年4月1-2日
    余光中,〈總序〉,余光中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北:九歌,1989
    余光中,〈何曾千里共嬋娟〉,《中央日報》,1995年9月15日
    余光中,〈夏濟安的背影〉,《文訊》,2003年7月
    “The Chinese Sense of Humor,” Renditions, (No.9, Spring,1978)(Hong Kong: Chinese Univ. of Hong Kong.)
    沈謙,〈錢鍾書「復活」〉,收於氏著《林語堂與蕭伯納》,北京:中國友誼,1999
    吳魯芹,〈瑣憶《文學雜誌》的創刊和夭折〉,《傳記文學》,1977年6月
    吳潛誠,〈作者該死:新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的觀點〉,《當代》,
    1988年1月
    吳潛誠,〈八○年代台灣文學批評的衍變趨勢〉,收於氏著《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台北:允晨文化,1994年
    何懷碩,〈夏濟安日記及其他〉,《聯合報》,1976年9月3日
    邱貴芬,〈張愛玲的台灣奇績〉,《自由時報》,1995年9月11日
    李歐梵著,吳新發譯,〈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主義:文學史的研究兼比較〉,《現代文學》復刊第14期,1981年6月
    李昌銀,〈中國當代文學(1949-1976)在國外〉,《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5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小說批評的起點-新批評與文化批評〉,收於《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
    “Closing Remarks,” in Jeannette L. Faurot, ed.,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Critical Perspectives.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本文是夏志清參加由奧斯汀德州大學主辦「台灣小說討論會」的「閉幕詞」,後由歐陽子整理並譯出,題為〈時代與真實:雜談台灣小說〉,收入《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周作人,〈人的文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1990
    周作人,〈思想革命〉,《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1990
    周作人,〈平民文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1990
    周慶華,〈《文學雜誌》的成就〉,《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991年1月
    林耀德,〈《聯副》四十年〉,《聯合文學》,1991年1月
    林慧美,〈論夏濟安五○年代的文學批評與研究〉,《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2月
    林柏燕,〈從張愛玲的小說看作家地位的論定〉,《中華日報》,1973年4月1日
    林閩,〈香火相傳--劉紹銘的台灣小說英譯選〉,《聯合報》,1984年6月6日
    房向東,〈「病態天才」的「毀滅」--夏濟安的魯迅觀〉,《魯迅研究月刊》,2000年11月
    侯健,〈夏濟安先生的志業〉,《文訊》,1985年2月
    “Introduction,” in Joseph S. M. Lau and Leo On-Fen Lee ed., Modern Chinese Stories and Novellas,1919-1949. New York:Columbia Univ. Press,1981.
    侯健,〈作家、批評家與文學的程途〉,《中外文學》第4卷第10期
    胡適,〈易卜生主義〉,收於《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台北:業強,1990年
    高全之,〈顏元叔的文學與文化層面:評《文學的玄思》〉,《書評書目》創刊號,1972年9月
    高天恩,〈現代美國文學批評理論舉隅〉,《文訊》33期,1987年
    高大鵬,〈談中文系研究的一些問題〉,《中國論壇》第4卷第10期
    馬森,〈編寫二十一世紀中國新文學史〉,《聯合報》,1997年8月12日
    夏濟安,〈評《落月》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1956年10月
    夏濟安著,郭繼生譯,〈《西遊補》:一本探討夢境的小說〉,收於林以亮等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二輯,台北:幼獅,1977
    夏濟安,〈致讀者〉,《文學雜誌》,1956年9月
    夏濟安,〈舊文化與新小說〉,收入《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1971年
    “The Korchin Banner Plains: A Biographical and Critical Study,” in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au temps de la guerre de résistance contre le Japon(de 1937 à 1945). Paris, Éditions de la Fondation Singer-Polignac, 1982.(即杜國清譯,〈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收於《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秦賢次,〈一位大器晚成的學人:夏濟安的一生及其對文學的貢獻〉,《國文天地》,1999年10月
    殷志鵬,〈也談「人各有志」--專覆黃維樑先生〉,《聯合報》,2002年6月17日
    陳芳明,〈張愛玲與《對照記》〉,《中國時報》,1994年10月2日
    陳芳明,〈張愛玲與台灣〉,《中國時報》,1995年9月10日
    陳芳明,〈毀滅與永恆:張愛玲的文學精神〉,《中國時報》,1995年10月9日
    陳芳明,〈張愛玲與台灣文學史的撰寫〉,收於陳芳明著《後殖民台灣》,台北:
    麥田,2002
    陳芳明,〈台灣現代文學與五○年代自由主義傳統的關係--以《文學雜誌》為
    中心〉,收於《後殖民台灣》,台北:麥田,2002
    陳長房,〈台灣文學批評的變遷〉,《幼獅文藝》,1995年6月
    “Hsü Chen-ya’s Yü-li Hun: An Essay in Literary History and Criticism,” in Liu Ts’un-yan. Ed., Chinese Middlebrow Fiction from the Ch’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Eras. A Renditions Book. Hong Kong: Chinese Univ. of Hong Kong , 1984.(即歐陽子譯,〈《玉梨魂》新論〉,收入《四海集》)
    陳奕麟,〈論東方人的東方論〉,《當代》,1995年4-5月
    陳思和,〈重寫文學史〉,收於氏著《筆走龍蛇》,台北:業強,1991
    陳思和、王曉明,〈關於「重寫文學史」的對話〉,收於氏著《筆走龍蛇》,台北:業強,1991
    陳穎,〈開放的文學史觀--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評析〉,《徐州師範大學學
    報》,1995年2月
    現代文學編輯,〈夏濟安先生紀念專輯〉,《現代文學》25期,1965年7月
    湯哲聲,〈中國現代小說史格局的思考〉,《江海學刊》,2000年4月
    黃青選,〈披文入情〉,《中央日報》,1976年6月11日
    黃宣範,〈從印象式批評到語意思考〉,《中國時報》,1976年6月24日
    黃維樑,〈詩話詞話和印象式批評〉,收於黃維樑著《中國詩學縱橫談》,台北:洪範,1977年
    “Chinese Novels and American Critics: Reflections on Structure, Traditions, and Satire” in Peter H. Lee,ed, Critical Issue in East Asian Literature: Report on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Literature. Seoul: International Cultural Society of Korea, 1983.(即劉紹銘譯,〈中國小說,美國評論家--有關結構、傳統和諷刺小說的聯想〉,收入《市政局中文文學週十週年誌慶紀念論文集》,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1988)
    黃維樑,〈大批評家必須博學〉,《書評書目》,1980年8月
    黃維樑,〈人各有志:讀《夏志清的人文世界》〉,《聯合報》,2002年4月30日
    黃里仁,〈略評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書評書目》,1978年4月
    彭碧玉,〈護國寺的「度小月」--夜訪姜貴先生〉,《聯合報》,1978年11月6日
    傅靜宜,〈為什麼討論台灣小說〉,《聯合報》,1979年2月23日
    葉嘉瑩,〈漫談中國舊詩傳統〉,《中外文學》,1973年9月(上)、1973年10月(下)
    楊照,〈台灣戰後50年文學批評小史〉,收於氏著《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
    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
    楊照,〈透過張愛玲看人間:七○、八○年代之交台灣小說的浪漫轉向〉,收於氏著《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
    董保中,〈台灣文學與現代中國文學傳統〉,《聯合報》,1976年8月11日
    “Introduction,” in Peng Ko, Black Tears: Stories of War-torn China. Translated by Nancy Ing. [San Franciso, Calif.],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Publications, 1986.
    董保中,〈文藝批評家與作家〉,《中外文學》第4卷第10期
    董保中,〈再談文藝批評家與作家〉,《中外文學》
    董瑾,〈五○年代初文學經典的顛覆與重構〉,《文藝評論》,1999年3月
    褚昱志,〈五○年代的《文學雜誌》與夏濟安〉,《台灣文學觀察雜誌》,1991年11月
    葛浩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方向:從美國學者的研究情形談起〉,《聯合報》,1979年8月5日
    敬隱銘,〈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五四新文化運動在台灣〉,《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6月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聯合報》,1993年6月26日
    廖咸浩,〈迷蝶:張愛玲傳奇在台灣〉,《當代》,1999年11月
    趙滋蕃,〈平心論印象批評〉,《中央日報》,1976年8月14-16日
    樓亮,〈對批評「新批評」的批評--一個歷史主義的觀點〉,《海峽》,1987年10月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ts Reception Today As a Produ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July 1988).
    劉紹銘,〈十年來台灣小說(1965-1975)--兼論王文興的「家變」〉,《明報月刊》,1976年1月
    劉紹銘,〈整理三十年代文學作品〉,《聯合報》,1976年3月13日
    劉紹銘,〈夏志清傳奇〉,收於殷志鵬著《夏志清的人文世界》,台北:三民,2000
    劉心皇,〈關於《中華民國文藝史》〉,《中國時報》,1978年1月10日
    劉登翰,〈顏元叔、歐陽子等的本體派文學批評〉,收於劉登翰等著《台灣文學史》(下),福州:海峽文藝,1993年
    劉光宇,〈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回眸與前瞻〉,《南京師大學報》,1999年11月
    劉維榮,〈海外張愛玲研究綜述〉,《重慶師院學報》,2000年1月
    鄭樹森,〈五四特載:西方理論與中國文學研究--一個歷史的回顧〉,《聯合報》,1992年5月3日
    鄭振寰,〈從「治學方法」看「文學批評」〉,《書評書目》,1980年7月
    鄭振寰,〈學而不思則罔:再論治學方法與文學批評〉,《書評書目》,1980年11
    “Foreword” to Pu Ning, Red in Tooth and Claw: Twenty-Six Years in Communist Chinese Prisons. New York: Grove Press, 1994.(即夏志清自譯〈索忍尼辛與無名氏〉,《聯合報》,1994年5月13-15日)

    蕭國和,〈評「給中文系的新鮮人」:兼論中文系的偏失與改進方法〉,《大學雜誌》
    113期
    錢理群,〈論五四時期「人的覺醒」〉,《文學評論》,1989年第三期
    謝振禮,〈西洋文學新批評〉,《青溪》,1972年7月
    應鳳凰,〈文學出版與文化生產機制〉,《文訊》,2001年6月
    顏元叔,〈現代主義與歷史主義--兼答葉嘉瑩女士〉,《中外文學》2卷7期,1973年12月
    顏元叔,〈英美文學碩士〉,《皇冠》42卷4期,1974年
    顏元叔,〈文學理論的功用--寫在「文學理論專號」前面〉,《中外文學》,1975年6月
    顏元叔,〈新批評學派的文學理論與手法〉,《幼獅文藝》,1969年1-3月
    2、書評
    四、文學史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上海:新文藝,1954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共三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
    尹雪曼總編纂,《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1975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傳記文學,1991
    古遠清,《台灣大陸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台北:文史哲,1999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2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主編,《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
    1987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台北:文史哲,2000
    “Review of Chao Chung.The Communist Program for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and Albert Borowitz, Fi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Far Eastern Quarterly (August 1956).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長歌,1976
    胡適,《白話文學史》,台北:胡適紀念館,1969
    胡適,《中國新文學小史》,台北:偉文,1978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一至十八章),目前正於《聯合文學》上刊載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上)(中)(下),北京:人民,1998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1998,再版
    黃重添,《台灣長篇小說論》,台北:稻禾,1992
    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合著,《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
    199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9,再版
    “Review of Wu Shih-ch’ang, On the Red Chamber Dream.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JAS)(November 1961).
    劉綬松,《中國新文學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1971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上卷),福州:海峽文
    藝,1991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下卷),福州:海峽文
    藝,1993
    五、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1989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
    “Review of K. C. Wu’s novel ,The Lane of Eternal Stability.” Saturday Review (July 7, 1962).
    李瑞騰等編,《雅舍的春秋華實:梁實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九歌,2002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胡曉真編,《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台北:中研
    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3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2000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時報文化,1994
    “Review of Richard Martin, tr., Jou Pu Tuan (The Prayer Mat of Flesh).” JAS (February 1964).
    楊澤主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學術研討論論文集》,台北:麥田,1999
    劉紹銘、梁秉鈞、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龔鵬程編,《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1995
    六、評論集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86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
    “Review of Bauer & Franke, eds., The Golden Casket,” Saturday Review (December 5, 1964).
    “Review of Lai Ming,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July-September, 1965).
    “Review of D. W. Fokkema, Literary Doctrine in China and Sovuet Influence, 1956-1960.” JAS (August 1966).
    “Review of Liu Ts’un-yan, Chinese Popular Fiction in Two London Libraries.” JAS (Novermber 1968).
    “Review of Merle Goldman, Literary Dissent in Communist China”. Literature East & West, (ⅩⅡ, Nos.2-4 ,1968).
    “Review of Glen Dudbridge,The His-yu chi.” JAS (August 1971).
    “Review of Ernst Wolff, Chou Tso-j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94,Oct.-Dec.1974).
    “Review of H. C. Chang, Chinese Literature: Popular Fiction and Drama.”
    Harvard Journal Asiatic Studies, (ⅩⅩⅩⅣ,1974).
    “Review of Howard Goldblatt, Hsiao Hung.” JAS (May 1977).
    “Review of Anthony C. Yu, tr.,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Vol. 1.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ovember 27, 1977).
    “Review of Andrew H. Plaks, Archetype and Allegory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9, No.1 , June 1979).
    (六)中文其他著作
    〈愛情•社會•小說〉,《文學雜誌》第二卷第5期,1957年;收入《愛
    情•社會•小說》
    〈文學•思想•智慧〉,《文學雜誌》第四卷第一期,1958年;收入《愛
    情•社會•小說》
    〈亡兄濟安雜憶〉,《文星月刊》第十六卷第一期,1965年;收入《愛
    情•社會•小說》
    〈夏濟安對中國俗文學的看法〉,《現代文學》第25期,1965年:收入
    《愛情•社會•小說》
    〈評於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中央日報》,1966年10月18-21
    日;收入《文學的前途》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0151009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15100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74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