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65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97150      Online Users : 9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657


    Title: 理解魔咒與恐懼下的自我:一位幼師探尋「愛」的行動研究
    Authors: 蘇淑婷
    Contributors: 倪鳴香
    蘇淑婷
    Keywords: 幼兒教師
    行動科學
    權威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4 11:14:41 (UTC+8)
    Abstract: 對幼兒教師而言,「愛」是什麼?是一種讚美?還是一種框限?只能有一種樣態?還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是自然生成的能力?還是需要辯證與學習的?
    本研究採用行動科學的觀點,藉由在書寫中對話提問與反映回觀的過程,檢視研究者在身為一位幼兒教師的角色上對於「愛」的使用理論,釐清其中隱含的認知,爾後透過「權威」概念的釐清來解構與轉移既有視框,進而建立新的行動使用理論,統整原本具衝突性的幼兒教師角色知覺,並獲得自我在幼師角色上的專業認同。
    Reference: 呂寶靜(1999)。性別與家庭照顧:一個女性主義的觀點。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57-92)。台北:女書文化。
    李昭慧(2002)。生命之河--一個中年女性安全感與母職的破解。私立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五南。
    沈清松(2005)。大腦、情感與情意發展。哲學與文化,Vol.32,no. 10,119-134。台北:五南。
    周明泉(2005)。大腦、自我與自由意志。哲學與文化,Vol.32,no. 10,97-116。台北:五南。
    林玉体(1990)。一方活水—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台北:信誼。
    林良(1995)。使年輕父母愧悔交集的一本童話。載於Aline D. Wolf (1982/1995)。The world of the child. 韓文瑞(譯)、管家琪(改寫)。再做一次小小孩。台北:及佑文化。
    邱育芳(1996)。婦女社區參與和現代母職的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洪秀珍(2002)。媽媽來讀書--母職實踐與讀書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胡紹嘉(2002)。書寫、行動、與自我:以九O年代後期,女性私我敘事作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倪美貞(2002)。移民:一個國小女教師主體探索的故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徐宗國(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國內大學女教師之工作素質研究。台北:稻香。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Vol.16,23-69。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 Pierre Bourdieu。台北:生智。
    高敬文(1976)。開放教育:中國化之展望。屏東:東益。
    張晉芬、黃玟娟(1997)。兩性分工觀念下婚育對女性就業的影響。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227-251)。台北:女書文化。
    張靜文(1999)。參與讀書會之成年女性其母職角色認同與轉換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永佳(1999)。台灣女性之母職實踐。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文美(2001)。認同與疏離之間--少年小說中的母女關係。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欣白(2003)。對話與溝通。台北:揚智。
    陳奎熹(主編)(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教育與性別。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麗文文化。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施大書苑。
    曾淑敏(2002)。女性參與教育事務歷程之研究—以舊社國小社區造校運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 Jürgen Habermas。台北:生智。
    黃意舒(1994)。幼稚園教師教學角色認同之踐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深坑(199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台北:師大書苑。
    鄒金鳳(2001)。《親密戰爭?》由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討出發。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185-226)。台北:女書文化。
    劉惠琴(2002)。性別與心理學的相遇。應用心理研究,16,83-108。
    盧美貴(1988)。幼兒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賴友梅(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平等教育平等意識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女性學會。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
    鍾任琴(2000)。教師專業權能之研究: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台北:五南。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Alice Miller (1976,1986/2000)。Das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 袁海嬰(譯)。幸福童年的秘密。台北:天下文化。
    Chris Argyris. Robert Putnam & Diana McLian Smith (1985/2000)。Action science. 夏林清(譯)。行動科學。台北:遠流。
    Danald A. Schön etc. (1983,1985/1989)。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Action science. 夏林清、鄭村棋(譯)。行動科學—實踐中的探究。台北:張老師。
    Danald A. Schön主編 (1991/2003)。The reflective turn: case studies in and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夏林清、洪雲柔、謝斐敦(譯)。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台北:遠流。
    Dennis H. Wrong (1988/1994)。Power:Its Forms, Bases, and Uses. 高湘澤(譯)。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
    Erich Fromm (1947/2002)。Man for Himself. 孫石(譯)。自我的追尋。台北:志文。
    Erich Fromm (1955/2002)。The Sane Society. 鄭谷苑(譯)。健全的社會。台北:志文。
    Erich Fromm (1956/2003)。The Art of Loving. 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
    Georg A. Fr. Ast etc. (1808-/2005)。洪漢鼎等(譯)。詮釋學經典文選。台北:桂冠。
    Gregory Bateson (1979/2003)。Mind and Nature: a necessary unity. 章明儀(譯)。心智與自然:統合生命與非生命世界的心智生態學。台北:商周。
    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kh (1993/1997)。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action research.夏林清(譯)。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Ian Stewart (1995/1996)。Nature’s Numbers. 葉李華(譯)。大自然的數學遊戲:科學大師系列(6)。台北:天下文化。
    Irvin D. Yalon (1980/2003)。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易之新(譯)。存在心裡治療(下)。台北:張老師。
    Jean Baker Miller (1976/1997)。Toward a new psychology of women. 鄭至慧、劉毓秀、葉安安(譯)。女性新心理學。台北:女書文化。
    Jiddu Krishnamurti (1995/1996)。On Fear.羅若蘋(譯)。論恐懼。台北:方智。
    Lawrence J. Friedman (1999/2001)。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廣梅芳(譯)。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
    Lilian G. Katz (1994/2002)。Talks with teachers of young children: a collection. 廖鳳瑞(譯)。與幼教大師對談:邁向專業成長之路。台北:信誼。
    Loris Malaguzzi (1993/2000)。權利宣言。載於Reggio Children (1995/2000)。The unheard voice of children, 3, A journey into the rights of children, 61-62. 詹佳蕙(譯)。駛入兒童權力的旅程:孩子眼中所見的世界。台北:光佑文化。
    Margaret Donaldson (1978/1996)。Children’s Minds. 漢菊德,陳正乾(譯)。兒童心智:從認知發展看教與學的困境。台北:遠流。
    Martin Buber (1923/1991)。I and Thou. 陳維剛(譯)。我與你。台北:桂冠。
    Max Van Manen (1990,1997/2004)。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 for an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嘉義:濤石文化。
    Paul Watzlawick, John H. Weakland & Richard Fisch (1974/2005)。Change: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鄭村祺,陳文聰,夏林清(譯)。Change:與改變共舞:問題如何形成?如何突破和有效解決?台北:遠流。
    Paulo Freire (1970,1993/2003)。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方永泉(譯)。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Peter M. Senge (1990,1995/1994)。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遠見。
    Robert Sokolowski (2000/2004)。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
    Rollo May (1969/2001)。The Courage to Create. 傅佩榮(譯)。創造的勇氣。台北:立緒。
    Rollo May (1981/2001)。Freedom and Destiny. 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台北:立緒。
    Roy Wilkinson (1996/1997)。Commomsense schooling:base on the indications of Rudolf Steiner. 余振民(譯)。教育的藝術:世界性的華德福教育。台北:光佑。
    Sarah Blaffer Hrdy (1999/2004)。Mother nature: a history of mother, infants, and natural selection. 薛絢(譯)。母性。台北:新手父母。
    Shirley F. Heck & C. Ray Williams (1984/1999)。The complex roles of the teacher: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教師角色。台北:桂冠。
    Vivian G. Paley (2001/2002)。In Mrs. Tully’s Room:A Childcare portrait. 楊茂秀(譯)。陶靈老師的教室:一所幼兒園的故事。台北:毛毛蟲基金會。
    William Ayers (1989/1999)。The Good Preschool Teacher:Six Teacher Reflect on Their lives. 江麗美(譯)。幼教典範: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台北:桂冠。
    Hannah Arendt (1961)。Between Past and Future. New York:The Viking.
    Jean-Paul Sartre (1995)。Why write? In David Loge (Ed.), 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371-385. London:Longman.
    Urie Bronfenbrenner (1979,1996)。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U. S. A. :Harvard Colleg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0157002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15700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