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63
|
Title: | 中共「新安全觀」下之中美關係:2001-2008 |
Authors: | 黃嘉永 |
Contributors: | 李明 黃嘉永 |
Keywords: | 新安全觀 中國崛起 911事件 中美關係 反恐合作 朝核問題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
Date: | 2008 |
Issue Date: | 2009-09-14 10:47:15 (UTC+8) |
Abstract: | 冷戰結束後,超級大國的對抗不復存在,而呈現「一超多強」的情勢,加上「中國威脅論」的興起,綜合國力日漸提升的中共認知到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大有圍堵「中國崛起」之意。為維護周邊環境的穩定,中共提出「新安全觀」作為因應,宣揚有別於冷戰安全觀的思維,並以雙邊、多邊外交政策進行實踐,強調以「和平共處五原則」與各國共處,經由協商解決衝突。
筆者擬藉由本論文之研究,檢視中共提出「新安全觀」之目的性及策略性,從中瞭解中共「新安全觀」指導下之大國外交,與美國的亞太戰略的相互影響關係,並且從911事件後,分析中共「新安全觀」指導下的對美關係的發展變化,以瞭解中共「新安全觀」下之對美關係模式。
本論文已完成幾項基礎工作:(一)詮釋中共「新安全觀」的背景、意涵及在外交上的實踐;(二)探討中共「新安全觀」視角下的美國角色,中共「新安全觀」及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立場與其相應之亞太安全戰略;(三)分析911事件發生後,國際格局的轉變與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及其對中關係的調整;(四)分別就反恐議題、朝核問題、飛彈防禦系統問題、台灣議題及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等安全議題中,分析中共在「新安全觀」思維下與美國之互動關係。
筆者認為,就上揭各層面等議題而言,中共基於「新安全觀」拓展與美國合作的雙邊關係,並藉此滿足國家利益。雖然中美兩國在大國關係、區域安全問題等方面有共識及分歧,但總的來說,是積極爭取良性互動和防止正面衝突。中美兩國抓住改善關係的歷史性機遇,強調外交合作,關注雙方的核心議題與重大利益。筆者認為,中共「新安全觀」在中美關係上已得到初步體現,但仍有許多挑戰等待克服,未來仍須以「新安全觀」理念為基礎與美國及他國促進關係發展,以維護其國家利益。
關鍵詞:新安全觀、中國崛起、911事件、中美關係、反恐合作、朝核問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There exists no further superpower confrontation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Nonetheless the global situation has turned out to be a realm of “one superpower and many other powers.” As the plausible China’s threat emerges, China with its rising synthesizing strength recogniz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is forging a strategy of “containing China.” To stabilize its adjacent environment, the PRC initiates a “New Security Concept,” proclaiming a unique security concept, to implement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diplomatic ties with other nations. China emphasizes its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solving disputes with others by way of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reviews the purpose and strategy based on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explore “Big Power” diplomacy and the consequent effect of U.S.’s Asia-Pacific strategy.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volving changes of Sino-U.S. relationship under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so as to realize China’s very motive in manipulating foreign policy.
This thesis does the following fundamental research: 1. Illustrate the background, means, and diplomatic practice based on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2. Confer the U.S.’s role in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policy, the U.S. reaction to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U.S.’s viewpoint to the “China Rise.” 3. Analyze the shift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y, the adjustment of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and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after the 911 Incident. 4. On the issues like antiterrorism, North Korea’s nuclear program, missile defense system, Taiwan issue, Sino-U.S. economic talks, 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analyze the Sino-U.S. interaction within China’s mentality of “New Security Concept.”
After studying the above issues, the author contends that China assures her national interest by means of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the U.S. cooperation. Though there still are concurrences and opposite opinions on issues of “Big Power” relationship and regional security between U.S. and China, China’s comprehensive policy is striving for proactive interaction and preventing it from having direct conflict with the U.S. China and U.S. take this historic chance of improving relationship, stress their diplomatic cooperation, and mind the core issues and critical benefits. The author believes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has initially reached the objective on Sino-U.S. relationship. Nevertheless there are challenges to be overcome. China will exp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U.S. and other states with “New Security Concept” so as to promote its national interest.
Keywords: New Security Concept, China Rise, 911 Incident, Sino-U.S. relationship, North Korea nuclear program, Sino-U.S. strategic & Economic talks |
Reference: | 一、中文文獻 (一)官方文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____________________,《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____________________,《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外交─2004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2004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九一一事件後美國與兩岸安全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3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911事件後的中共外交>,2001年10月5日。http://www.mac.gov.tw/big5/cnews/ref901005.htm (二)中文專著 子杉,《國家的選擇與安全-全球化進程中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重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1月第1版。 大衛‧伊斯頓(David Easton)著,王浦劬等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台北市:桂冠,民國81年。 王存剛,〈江澤民的新安全觀及其成功的實踐〉。《理論與現代化》,第1期,2004年,頁20。 王高成,<從小布希東亞之行看美國亞太戰略>,《遠景基金會季刊》,第3卷第3 期,2002年7月,頁75-101。 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台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2001年第3卷第2期,頁137-184。 王逸舟,<論綜合安全>。《世界經濟政治》,第4期,1998年,頁 23-26。 王雲飛,<新干涉主義理論研究綜述>。《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20卷第02期,2002年,頁1-8。 王義桅,<和平崛起的三重內涵>。《中國外交》,2004年5月,頁39-40。 王緝思,<遏制還是交往-評冷戰後美國對華政策>,《國際問題研究》,1996年第1期,頁1-6。 以理,<中共對美發展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反應之研析>。《中共研究》,第34卷第7期,2002年7月,頁70-78。 石源華,<六方會談面臨的新挑戰與東北亞安全合作>。《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8期,頁8-13。 仲一平,<中國「和平崛起」論出於新戰爭理念>。《鏡報月刊》,2004年7月,頁50-55。 中共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編,《世紀回眸與前瞻-2002版戰略評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 朱松柏,<朝鮮半島的核武危機>。《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7期,民國83年,頁1-10。 朱奕冰,〈試論「和平發展」外交戰略提出的背景〉。《求索》,2004年10月,頁75-77。 朱峰,〈第四輪六方會談後的朝核問題:新前景、老問題〉。《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5,頁30-32。 成寧,〈論江澤民新安全觀與「上海五國」機制的發展〉。《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6期,2002年,頁59-61。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新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 卷,第 6 期,2003年,頁75-108。 江凌飛,<911事件對世界戰略形勢和中國安全環境影響>。《和平與發展季刊》,2002年第1期,頁12-16。 何建東,<試論中國政府的新安全觀>。《前沿理論》。第2期,2008年2月,頁1。 何英,<論美國戰略思想的轉變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國際觀察》,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頁62-64。 吳兆雪、馬延琛,<中國新安全觀與構建和諧世界>。《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6年第6期,頁84-89。 吳獻斌,<TMD與台灣問題>。《當代亞太》,2002年第4期,頁41-50。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2-2003)》。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宋以敏,〈關於冷戰後世界力量劃分及組合問題探討〉。《國際問題研究》,第8期,1996年,頁13-18。 李大中,<後冷戰時期美國飛彈防禦政策—爭辯與邏輯>。《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2000年,頁17-45。 李孟勤,<九一一後中共反恐作為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9期,民國92年9月,頁58-67。 李忠誠,<年中世界形勢交流紀要>。《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1995年8月,頁2-11。 李明,<歐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台灣的機會與挑戰>,收錄於《第5屆戰略學術研討會-新形勢下的國家安全戰略論文集》,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主辦,2009年5月1日。 ____,<朝核問題之發展與前瞻>,《和平論壇》。http://w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30;&webitem_no=805 李銘義,<兩岸政治對話之美國因素>。《中國事務季刊》,第6期,2001年10月,頁101。 李曉敏,〈上海五國機制與中國新安全觀〉。《和平與發展》,第4期,2000年,頁12-15。 ______,〈中國的新安全觀〉。《和平與發展》,第2期,2002年,頁44-47。 汪毓瑋,〈中國反恐作為及對國際之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第7期,2005年11月,頁46-50。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編,《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沈驥如,〈多邊外交與多極世界〉。《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1年,頁21。 周茂林,<大象東進-冷戰後時期印度的戰略思維研究>,《國防雜誌》,第19卷第4期,2004年4月1日,頁17-28。 林文程,〈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目的與立場〉。《中國事務》,2000年10月,頁89-90。 林正義,<九一一事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國際事務季刊》,第2期,2002年,頁2-26。 ______,<布希政府台海兩岸政策初探>。《中國事務季刊》,第7期,2002年1月,頁70。 ______,<美中台新形勢下的台海安全戰略>。《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學術研討會》,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2002 年10 月20 日,頁3-1至3-25。 林宏宇,<「2006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解析>。《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頁23-26。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2004年,頁24-36。 ______,<布溫高峰會後的中美台三角關係>。《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1期,2004年,頁1-4。 俞邃,〈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若干問題探討〉。《現代國際關係》。第2期,1998年,頁41-44。 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95年6月。 姜長斌,〈論中國和平崛起與美國國際戰略〉。《國際經濟評論》,第1-2期,2005年,頁1-16。 施子中,<911事件後情勢發展對中共新安全觀之衝擊>。《戰略與國際研究》,2002年,頁1-41。 胡聲平,<國際政治情勢與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期,2006年,頁69-76。 倪峰,〈對多邊主義理論構成的一些探索〉。《國際論壇》,第6卷第6期,2004年,頁11-16。 孫承,<第二次朝鮮危機>。《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第3期,頁15-19。 孫晉忠,<反恐合作與中美關係>。《國際問題研究》,2005年第2期,頁15-18。 孫茹,<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合作與分歧>。《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10期,頁12-21。 徐堅,〈和平崛起是中國的戰略抉擇〉。《國際問題研究》,2004年,第2期,頁24-30。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1999年,頁85-86。 班寧‧加勒特,《中美夥伴關係的戰略機遇?》。《美國研究》,2006年第1期,頁109。 方柏華著,《國際關係格局-理論與現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6月。 祝政宏〈試論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中貫徹的「新安全觀」理論〉。《新疆社科論壇》,第2期,2005年,頁7-9。 袁潤,〈布希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國際政治》,2001年第4期,頁80-82。 馬仲可,<北韓退出防止核武器擴散條約和朝鮮半島的核問題>。《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6期,民國82年,頁40-50。 馬宏、孫竹,<對中國建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問題的政治思考>。《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1期。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810 張中勇,<美國「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作為對台灣安全的啟示>。《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1期,2003年3月30日,頁59-82。 張文木,<中國國家安全哲學>。《戰略與管理》,北京,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24-31。 張幼文,<共同利益是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基礎>。《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11-12月,頁48-51。 張宏偉,〈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的典範〉。《學術論壇》,第2期,2002年,頁21-24。 張金翠,<美國2006年「中國軍力報告」與對華新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6年第5期,頁84-90。 張雅君,〈上海五國安全合作與中共的角色〉。《問題與研究》,民國90年4月,頁34-40。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台北市:五南出版社,2005年3月。 ______,<中共反恐外交的實踐與成效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2005年,頁53-79。 ______,<中共對美國戰略思維與行動:圍堵與反圍堵>。《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1997年5月,頁19-35。 張廖年仲,<中共與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3期,2004年,頁36-50。 張瀾濤,<關於「和平崛起」與新安全觀的理論思考>。《國際關係學院學報》,5期,2004年,頁6-9。 張繼業、郭曉兵,<2006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評析>。《現代國際關係》,2006年第4期,頁55-59。 崔立如,<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中國的作用>。《現代國際關係》,2006年第9期,頁29-45。 曹雲華,〈遠親不如近鄰: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意義〉。《世界知識》,第1期,2003年,頁28-29。 曹筱陽,<中美安全合作淺析>。《亞太當代》,2007年第7期,頁51-58。 畢英賢,<「上海合作組織」評議>。《共黨問題研究》,第7卷第27期,2001年7月,頁1-3。 許志嘉,<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民國92年5-6月),頁79-102。 王逸舟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一新,<911事件與美中臺三邊關係的展望>。《中華戰略學刊》,91年春季號,2002年4月,頁219-226。 ______,<布希政府的亞太政策與美中台三邊關係>。《第三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防大學主辦,2002年11月。 陳子平,〈美國2006年「中國軍力報告」研析-中國軍力擴張與威脅〉。《戰略安全研析》,第14期,民國95年6月,頁17-19。 陳伯賢,<「反對霸權主義」神話破產—評中共對美伊戰爭的立場>。《中共研究》,第37卷第4期,2003年4月,頁18-19。 陸忠偉,<把握世界局勢的脈搏>。《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1期,頁1-5 ______,<國際形勢『穩而不定』>。《瞭望新聞週刊》,2002年第1期,頁9-16。 陳恩,<美伊戰爭對中美台三角關係影響透視>。《東南亞研究》,2003年第3期,頁38-43。 陳然然,<處在“戰略十字路口”的美國如何面對中國—對美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熱評論的冷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6年第2期,頁48-52。 郭實綱,<美國反恐新階段評析>。《國際問題研究》,2002年第4期,頁32-36。 郭震遠,<矛盾充分展現 轉機正在形成—2002年國際政治、安全形勢回顧與展望>。《和平與發展》,2003年第1期,頁15-19。 王義桅、唐小松譯,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原著,《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傅勇,<中美反恐合作的前景和問題>。《世界經濟研究》,2003年第4期,頁10-14。 曾煜、劉志飛,〈「和合」文化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哲學詮釋〉,《江西社會科學》,第3期,2006年,頁53。 黃虹堯,<中共亞太多邊外交的探討-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2期,2002年12月,頁34-36。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民國88年10月,頁41-45。 楊運忠,<九一一事件對國際戰略態勢的深刻影響>。《當代亞太》,2002年第3期,頁3-14。 楊潔勉,<布什第二任期的全球戰略和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美國研究》,2005年第1期,頁7-19。 ______,<超越地緣政治學說:對國際反恐的再認識>。《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6期,頁22-28。 楚樹龍,〈多邊主義:範疇、背景及中國的應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1年,頁42-44。 ______,〈冷戰後中國安全戰略思想的發展〉。《世紀經濟與政治》,第9期,1999年,頁11-15。 趙崇明,<中共國際戰略指導原則--「新安全觀」的環境因素>。《共黨問題研究》,第 5 卷第 9 期,民國88年9月,頁4-17。 王緝思等著,《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臺北市:生智出版:揚智文化總經銷,2001年8月。 劉建飛,<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新發展>。《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第5期,頁1-6。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2期,民國88年,頁21-38。 潘光,〈新安全觀與中國的反恐戰略〉。《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第4期,2004年,頁3-8。 潘銳,<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與中美關係>。《國際觀察》,2007年第5期,頁1-7。 潘錫堂,<胡錦濤訪美的意涵、目的與影響>,《國政分析》,2002年6月7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1/NS-B-091-018.htm ______,<從中共高層出訪看其外交戰略>。《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4月24日。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NS/091/NS-C-091-189.htm 蔡政修,〈從台灣的公投、新憲議題看美國小布希政府的兩岸政策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1期,2006年,頁107-136。 蔡裕明,<北韓核武變局東北亞安全>。《展望與探索》,2003年第1卷第3期,頁89-92。 ______,<後九一一時期中共外交政策的持續與遞嬗>。《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10期,民國91年10月,頁52-58。 鄭保國,<911事件後中美關係五年評估>。《武漢大學學報》,第60卷第2期,2007年3月,頁183-188。 田志立,《21世紀中華經濟區》。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鄭端耀,<布希政府安全戰略發展評析>。《遠景季刊》,第4卷第2期,2003年4月,頁1-37。 ______,<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民國86年,頁20-22。 錢文榮,〈關於多邊主義、多邊外交的幾點理論和政策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2003年,頁14-19。 ______,<美國新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評析>。《和平與發展季刊》,2006年第2期,頁1-10。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現代國際關係》,第11期,1997年,頁28-32。 ______,<和平崛起與保障和平—簡論中國崛起的戰略與策略>。《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2004年,頁12-13。 顏劍英,<從2006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解讀美國霸權主義發展趨勢>。《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頁31-35。 蘇格,<評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調整>。《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第2期,頁6-7。 <胡錦濤談中美關係和台灣問題>。《兩岸關係》,2007年10月,頁4-5。 (四)研討會論文 朱松柏編,《新世紀的中國大陸情勢與東亞》。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年。 王高成,〈九一一事件後的美中台三角關係〉。《亞太情勢發展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主辦,2002年11月23日。 ______,〈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的外交政策與亞太安全〉。《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防大學主辦,91年11月,頁3-4。 王崑義,<中共反恐作為及對區域情勢之影響>。《中共反恐作為及對區域情勢之影響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2005年9月,頁6-7。 林正義,〈美中台新形勢下的台海安全戰略〉。《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研討會》,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2002年10月20日,頁3-1~3-2。 ______,<布胡會與美中關係發展>。《和平論壇座談會論文集》,頁2。http://www.peaceforum.org.tw/%2Ffilectrl%2F20060421doc_02.pdf 邱坤玄,〈多邊主義與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戰略〉。《全球化與中國大陸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2005年12月25日,頁3。 ______,<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中共十六大之後內部暨環境評估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主辦,2002年12月18日,頁4-2-1至4-2-13。 陳一新,〈布希政府的亞太政策與美中台三邊關係〉。《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防大學主辦,91年11月,頁23。 董立文,<美國的對華戰略調整與兩岸關係>。《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防大學主辦,2002年11月,頁6-7。 潘光,〈全球反恐形勢與中國的國際反恐合作〉。《全球化趨勢下的反恐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遠景基金會主辦,2003年11月4日。 朱強國,《美國戰略導彈防禦計畫的動因》。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賴洪毅,<中共十六大之後美國對華政策之探討>。《中共十六大之後內部暨國際環境評估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山所主辦,2002年12月18日,頁3-2-1。 (五)碩士論文 王裕宏,《九○年代美「中」關係中的「中國威脅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8年),頁6。 張明倫,〈冷戰後中共與東協國家多邊外交安全關係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張登及,《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之研究─理論與實踐的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1年7月。 二、英文文獻 (一)官方文獻 Bush, George W. A Distinctly American Internationalism, A speech at Simi Valley, California, November 19, 1999. http://www.apcss.org/College/SEC20012/Bushspeech-A Distinctly American Internationalism. ______________.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2002 Graduation, Exerci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 June 1, 2002). http://www.mtholyoke.edu/acad/intrel/bush/westpoint.htm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Global Trends 2015: A Dialogue About the Future With Nongovernment Experts. http://www.cia.gov/cia/reports/globaltrends2015/index.html 朱陽明、陳舟等編,《亞太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8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lobal Trends 2025:A Transformed World. http://www.dni.gov/nic/PDF_2025/2025_Global_Trends_Final_Report.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pping the Global Future 2020. http://www.dni.gov/nic/NIC_globaltrend2020.html Office of Homeland Security, “National Strategy for Homeland Security,” July 2002. Available from: http://www.whitehouse.gov/homeland/book/nat_strat_hls.pdf Secretary of State-Designate Madeleine K. Albright, Prepared Statement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Washington D.C., January 8, 1997. The White House,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February 1996. _______________,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_______________,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rch 2006.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policy/national/nss-060316-09.htm _______________, “U.S., China Stand Against Terrorism.” Shangha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tober 19, 2001.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1/10/20011019-4.html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September 2001. http://www.defenselink.mil/qd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06.” February 2006.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policy/dod/qdr-2006-report.htm 朱聽昌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2.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Jul2002/d20020712china.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6,”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pdfs/China%20Report%202006.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pdfs/China_Military_Report_08.pdf (二)英文專著 Brown, Lester. Who Will Feed China?—Wake 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1995. Glaser, Bonnie S. Sino-U.S. Relations: Drawing Lessons from 2005, CSIS , February 2, 2006.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pac0604.pdf Kennedy, Paul 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Lampton, David M. and Richard Daniel Ewing. U.S.-China Relationship Fa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ris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4. ________________.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________________. U.S.-China Relations in a Post-September 11th World.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2.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Mearsheimer, John.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2001. Mohan, Malik. Dragon on Terrorism: 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 Losses Post-September 11. U.S. Army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2.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Sixth edition, 1985. Myers, Richard B. 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www.defenselink.mil/news/Mar2005/d20050318nms.pdf Nathan, Andrew J. and Robert S.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Norton paperback, 1998. Nye, Joseph S.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ollpeter, Kevin. U.S.-China Security Management: Assessing the Military-to-Military Relationship.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04. http://www.rand.org/pubs/monographs/2004/RAND_MG143.pdf Robert, Kerrey J. & Robert A. Mann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east Asia: A Policy Agenda for the New Administration, http://www.ciaonet.org/conf/cfr25/. Rumsfeld Donald H.,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policy/dod/nds-usa_mar2005.htm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 A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0. 何大明譯,Andrew J. Nathan及Robert S. Ross原著,《長城與空城記-中共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Wortzel, Larry M.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The Role of U.S. Forces in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Washington D.C.: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July 26, 2000. Available from: http://www.heritage.org/Research/AsiaandthePacific/BG1388.cfm (三)英文期刊 Bernstein, Richard. and Ross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n.”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 2 ,1997, pp. 18-32. Cohen, Eliot A. ‘’Defend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Foreign Affairs, vol.79, no. 6, November/ December, 2000, pp. 40-56. Cronin, Richard P.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in 1994.” Asian Survey, vol. 35, no. 1, January, 1995, pp. 111-125. Crowe, Jr. William J. and Alan D. Romberg. “Rethinking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Foreign Affairs, vol. 70, no. 2, Spring 1991, pp. 123-141. Daalde, Ivo H. and James M. Goldgeier and James M. Lindsay, ‘’Deploying NMD: Not Whether, But How.’’ Survival, vol. 42. no. 1, 2000, pp. 6-28. Doyle, Michael W. “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0, no.4 December 1986, pp. 1151-1169. Economy, Elizabeth. “Changing Course on China.” Current History, vol. 102, no. 665, September 2003, pp. 243-249. Foot, Rosemary. “Chinese Power and the Idea of a Responsible State.” The China Journal, no. 45, 200l, pp. l-l9. 何作,《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中國面臨的亞太安全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 Friedberg, Aaron. “11 September and the Future of Sino-America n Relations. ” Survival, vol. 44 , no. 1, 2002, pp.33-35. Fukuyama, Francis.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s, no. 16, l989, pp.3-18. Glaser, Bonnie S. ‘’ The Best since 1972 or the Best Ever?’’ Pacific Forum, CSIS. http://www.csis.org/pacfor/cc/0303Qus_china.html _____________. ‘’Face to Face in Shanghai: New Amity amid Perennial Differences.’’ CSIS, January 1, 2002. http://www.csis.org/media/csis/pubs/0104qus_china.pdf _____________. “China`s Security Perceptions: Interests and Ambitions.” Asian Survey, vol. 33, no. 3, March 1993, pp. 252-271 _____________. “U.S.-China Relations Face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Nautilus Institute. http://www.nautilus.org/archives/nukepolicy/workshops/shanghai-01/glaserpaper.html _____________. Two Steps Forward, One Step Back, Pacific Forum, CSIS. http://www.csis.org/pacfor/cc/0201Qus_china.html Goldstein, Avery.“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 ’s Emerging Choice.”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7, 2001, pp. 846-847. Hirsb, Michael. “Bush and the World.”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 5 September/ October 2002, pp. 18-73.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78, no. 2, 1999, pp. 35-50. 何新,《全球戰略問題新觀察》。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Jia, Qingguo. “Impact of 911 on Sino-U.S. Relations: A Preliminary A assessment,”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s, 2002. http://www.brookings.edu/dybdocroot/fp/cnaps/papers/2002_qingguo.pdf Johnston, Iain Alistair.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2003, pp. 5-55. Keohane, Robert O. “The Public Delegitimizing of Terrorism and Coalitional Politics,” Booth Ken and Dunne ed. Worlds in Collision: Terror and the Future of Global Ord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pp.143-166. Khalilzad, Zalmay M. “Sweet and Sour Recipe for a New China Policy.” RAND Review, vol. 23, no. 3 ,2000, pp.6-11. Kissinger, Henry. “Reflection on Containment.” Foreign Affairs, vol. 73, no. 3, l994, pp. 86-94. Kristof, Nicholas D.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6, 1993, pp. 59-74. Kurlantzick, Joshua. “China’s Dubious Role in the War on Terror.” Current History, vol. 102, no. 668, December 2003, pp. 432-438. Layne, Christopher. “From Preponderance to Offshore Balancing: America’s Future G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1 (Summer 1997), p. 86-124. Lieberthal, Kenne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in 2001.” Asian Survey, vol. 42 no. 1 (January/February 2002), pp. 1-13. Mathews, Jessica T. “September 11, One Year Later: A World of Change.” Policy Brief, August 18, 2002, p. 1.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files/PB18-mathews-final.pdf 吳東野、鄭端耀,《九一一與國際反恐》。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 Mearsheimer, John J.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5, 2001, p. 46-48. Medeiros, Evan S. and M. Taylor Fravel.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 82,no. 6, 2003, pp. 22-35. Meldrum, Bill. and James Cotton. “The U.S.-DPRK Agreed Framework, KEDO, and Four-Party Talks: The Vicissitudes of Engagement.” Issues and Studies, vol. 34, no. 11/12 (November/December1998), pp. 125-143.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 62, 1992, pp. 10-16. Nye, Joseph S. “U.S. Power and Strategy after Iraq.”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6, July/August 2003, pp. 63-67. Posen, Barry R. “The Struggle against Terrorism: Grand Strategy, Strategy, and Tac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6, no. 3, Winter 2001/02, p. 39-55. Posen, Barry R. and Andrew L. Ross, “Competing Visions for U.S. G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1, no. 3, Winter1996/97, pp. 44-48. Rice, Condoleezza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 79, no. 1, January/February 2000, pp. 45-62.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1999, pp. 81-118. Roy, Denny. “China’s Reaction to American Predominance.” Survival, vol. 45, no. 3, 2003, pp. 57-78. 吳建德,《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5年4月。 Roy, Denny. “Hegemon on the Horiz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3, 1994, pp. 149-168. Shambaugh, David. ‘’Sino-American Relations since September 11:Can the New Stability Last?’’ Current History, vol. 101, no. 656, September 2002, pp. 243-249. ________________. “China Engages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2004/05, pp. 64-99. ________________. “China’s Military Views the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4, no. 3, 1999, pp. 52-79. Stephen, M. Walt. “Beyond bin Laden: Reshaping U.S.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6, no. 3, Winter 2001/02, pp. 56-78. Tompkins, Joanne. ‘’How U.S. Strategic Policy Is Changing China’s Nuclear Plans.’’ Arms Control Today, January/February 2003. http://www.armscontrol.org/act/2003_01-02/tompkins_janfeb03.asp Utgoff, Victor A. “Proliferation, Missile Defense and American Ambitions.” Survival, vol. 44, no. 2, Summer 2002, pp. 85-102. Walt, Stephen M. “Beyond bin Laden: Reshaping U.S.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6, no. 3, Winter 2001, pp. 64-90. Wang, Jiannwei.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 Security Cooperation.” Asian Perspective, vol. 22, no. 3, 1998, pp. 102-120. Wu, Anne. “What China Whispers to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2, spring 2005, pp. 35-48.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三、報章及網路資料 《人民日報》(北京) 《大公報》(香港) 《中央日報》(台北) 《中央社》(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BBC News(http://news.bbc.co.uk)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http://www.csis.org) Foreign Affairs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呂秋文,《如何撰寫學術論文-以「政治學方法論」為考察中心》。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月。 Foreign Policy (http://www.foreignpolicy.org) New York Times(http://www.nytimes.com) 人民網(http://past.people.com.cn) 大紀元(http://tw.epochtimes.com)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tw) 中國江蘇新聞網(http://jschina.com.cn) 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宋新凝、陳岳著,《國際政治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門戶網站(http://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http://french.2007afdb.org) 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 中新網(http://www.chinanews.com) 中經網(http://www.ce.cn)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 東方新聞網(http://news.eastday.com) 宋燕輝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1-2003》。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民國95年。 東方網(http://big5.eastday.com:82) 星島環球網(http://www.stnn.cc:82) 洛杉磯時報(http://www.latimes.com) 美國尼克森中心 (http://www.nixoncenter.org)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 (http://www.brookings.org) 美國白宮(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國國防部 (http://www.defenselink.mil) 軍事文摘(http://web.foshan.gd.cn) 國政評論(http://old.npf.org.tw)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http://www.gwytb.gov.cn:82)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憬藝出版社,1997年2月。 國際在線(http://big5.cri.cn) 新浪財經網(http://finance.sina.com.cn) 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 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 聯合電子報(http://www.udn.com.tw) 藍德公司(RAND)〈http://www.rand.org) 李而炳,《21世紀前期中共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李英明主編,《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李景治、羅天虹等著,《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1版。 李登科、林文程等著,《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8月。 沈偉烈、陸俊元著,《中國國家安全地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8月。 周建明,〈亞太格局與中國的東亞戰略〉,胡鞍鋼主編,《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臺北市:生智出版:揚智文化總經銷 嘉義市:昱泓總經銷,1998[民87]。 周榮耀主編,《九一一後的大國戰略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2月。 奈伊(Joseph S.Nye),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臺北:左岸出版社,2002年。 林芳燕譯,Wayne Bert原著,《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South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2005年4月。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1997年4月。 邱丹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和平崛起的地緣經濟學思考〉。《當代亞太》,第1期,2005年,頁8-13。 金鑫、徐曉萍著,《中國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6月2版。 俞正梁等著,《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美、俄、日、歐(盟)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1998年。 __________,《全球時代的國際關係》。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Asian Perspectives on the Challenges of china)。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11月。 孫津著,《新中國外交啟示錄》。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郝雨凡、張燕冬主編,《限制性接觸:布希對華政策的走向》。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 國防大學編輯,《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究論文專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民國91年10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Mohan Malik原著,《龍困險灘:九一一之後中共的戰術收穫與戰略損失》(Dragon on terrorism assessing Chin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 losses post-September 11)。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防部編,《中共軍事論》。台北:國防部,民國84年。 張文木,《中國新世紀安全戰略》。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亞中,《歐盟全球戰略與對外關係》。臺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6年10月。 張亞中、孫國祥編,《亞太安全綜合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6月。 康紹邦著,《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1月。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市:生智出版:揚智文化總經銷,2004年6月。 許綬南譯,Richard Bernstein 及Ross H. Munro原著,《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陳文賢,《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台政策》。台北:一橋出版社,2002年9月。 陳佩堯、夏立平主編,《新世紀機遇期與中國國際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陸忠偉主編,《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01~2002》。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發行,時事出版社出版,2002年。 陳明,《布希新政府之兩岸政策走向》。臺北:遠景基金會,2001年。 郭隆隆、趙念渝編著,《世紀之交的大國關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傅耀祖,周啓朋著,《聚焦中國外交》。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 傅耀祖、顧關福主編,《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程超澤,《世紀之爭-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 黃仁偉,《中國崛起的時間和空間》。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楊國樞等著,《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民國79年。 資中筠編,《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熊光楷,《國際戰略與新軍事變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永濤、倪世雄主編,《美國問題研究第二輯》。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蔡東杰譯,Joseph S. Nye原著,《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台北:左岸文化,2002。 蔡緯、柯玉枝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7月初版。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______,《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______,《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年。 ______,《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王在邦、李忠誠、侯若石,《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叢鵬編,《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藍普頓(Lampton, David M.)著,計秋楓譯,錢乘旦校,《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蘇進強主編,《911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臺灣英文新聞出版,2002年9月。 蘭曼(Todd Lanman),周志傑譯,《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臺北:韋伯,2003年。 (三)中文期刊 丁一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回顧與展望>。《國際經濟評論》,2007年11-12月,頁51-52。 丁樹範,<九一一事件後美台軍事關係的發展>。《國際事務季刊》,2002年第2期,頁43-56。 ______,<美國導彈防衛與核武態勢評估對中國核武政策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2005年,頁93-123。 于有慧,<中國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2卷3期,民國88年3月,頁45-62。 ______,<冷戰後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民國90年2月,頁57-75。 ______,<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44卷2期,民國90年2月,頁1。 ______,<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民國90年2月,頁57-76。 ______,<國際因素對當前中共外交政策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6期,1998年6月,頁7-18。 水野聖紹,<美伊戰爭後之北韓核武問題:外交斡旋抑或武力解決>。《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9期,2003年,頁86-105。 王中人,<細勘「中國威脅論」>。《世界知識》,1997年第12期,頁6-7。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6981013 9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81013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555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