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5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25/144300 (79%)
造訪人次 : 51190360      線上人數 : 8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53


    題名: 生物戰對我國國家安全威脅之研究
    作者: 潘建華
    貢獻者: 朱新民
    潘建華
    關鍵詞: 生物戰劑
    應變機制
    國家安全生物防護網
    全民國防
    biological warfare
    insurgence mechanism
    national bio-shied framework
    all-out defense system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4 10:46:13 (UTC+8)
    摘要: 在後911時代,世界各國體認到國家安全的領域已從過去單純國防方面轉移到全方位的整體安全。單純的軍事力量已不足已維護國家安全,在面對各式挑戰和衝突時,必須以更全面的思考來應對。生物戰劑,在過去大多是在教科書和軍事準則上提到的可能威脅之一,但真正威脅到國家安全則是在911之後的炭疽信件。世人瞭解到我們是處於多麼真實且危險的世界。生物科技的進步一方面提昇人類的生活品質和生命長度,另一方面則是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生物戰劑的運用方式可以相當多樣且多變,正是製造恐怖的最佳武器。
    生物戰劑的目標可以從個人的暗殺、殺傷大量人員、影響農牧業及糧食供應、破壞經濟和社會秩序、影響政治選擇到製造動亂。而各種疾病和生物戰劑的散佈很難區分,更是增加防疫和應變上的困難。
    我國在防疫措施上雖然在SARS之後已經有應變機制,但面對多樣的生物戰劑攻擊,仍然顯得捉襟見肘。吾人應分析可能的生物戰劑威脅並擬定相關應變措施,建立有關國家安全生物防護網,發揮全民國防之功能,維護整體國家安全。
    關鍵詞:生物戰劑、應變機制、國家安全生物防護網、全民國防
    After 911-terrorism attack, n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finally realized th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field have transformed from national defense to full-spectrum national security. Military force cannot defense national security alone. When face kinds of challenges and threatens, we should think and concern more complete. Biological warfare threat, in past, just only text on textbook and field manual. But after 911 anthrax envelope events, people realized that the biological warfare threat have come to the real world and what dangerous world we live with.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improve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ed our length of life, i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threaten human being`s survival. Biological warfare can be use in many different ways and can be the best weapon to make terror.
    The target or strategic goal can be used to assassin, cause mass casualty, bloke or disturb food supply, destroy economics and social order, influence political choose and make chaos. It is not easy to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and biological warfare. Moreover, that made counter insurgence more difficult.
    We have counter insurgence mechanism to deal with biological warfare attack and disease distribution, when face kinds of biological threat, it shows insufficient. We need to improve our anti-bioterrorism capability continuously. Analysis possible threat and get counter insurgence plan, build national bio-shied framework and all-out defense system to protect national security.
    Keyword: biological warfare, insurgence mechanism, national bio-shied framework, all-out defense system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Ashton B. Carter(艾許頓‧卡特)、William J. Perry(威廉‧裴利),許綬南譯,《預防性防禦─後冷戰時代美國的新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Charles Majar,《Peace and security for 1990s》,(unpublished paper,1990),轉引至鈕先鍾,《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1999年。
    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册(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台北:時英 1998年2月)。
    Ian O. Lesser(伊恩‧萊塞)等著,程克雄譯,《反新恐怖主義》(The New Terroris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
    James M. Smith, and William C. Thomas著,謝豐安、吳福生譯,《恐怖主義威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John M. Collins,鈕先鍾譯,《大戰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6月)。
    Joshuas Goldstein原著,歐信宏、胡祖慶合譯,《國際關係》,(台北:雙葉書廊2003年)。
    Ken Alibek & Stephen Handeman合著,鍾清瑜譯,《戰慄計畫-一位蘇聯科學家參與生物戰的良心告白》,(台北:先覺出版2000年10月)。
    Leonard A. Cole (李奧納德‧寇爾)著,真如譯,《第十一次大瘟疫即將爆發的全球生化大戰》,(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
    馬振宇,〈新戰爭形式下的新困局─論美國反恐怖主義戰爭〉,《海軍學術月刊》,36卷11期,2002年11月。
    莫大海,〈基因武器:未來生物戰的恐怖殺手上〉,《現代軍事》,2002年9月。
    莫大華,〈安全研究之趨勢〉,《問題與研究》,35卷9期,2006年9月。
    莊孝感,〈核生化防護發展之現況與未來〉,《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八十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5年9月。
    陳宏毅,〈第二次波灣戰爭核生化作戰之啟示〉,《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六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3年8月。
    陳建仁、簡吟曲、陳毓璟,〈從SARS疫災評估我國公位醫療體系的危機處理能力:回顧與前瞻〉,《社區發展季刊104期》,(台北:社區發展協會2003年12月)。
    陶向陽、金濤,〈回眸,2002年全球反恐〉,《世界軍事》,2003年1月。
    黃文鍵,〈生物防護科技在軍事上的發展與應用〉,《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八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4年9月)。
    黃坤保,〈防衛作戰核生化戰傷醫療整合之研究〉,《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九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5年3月)。
    葉福輝,《共軍對核生化戰場之經營》,(八德:核生化防護季刊62期1998年11月)。
    Peter Williams(彼得‧威廉斯)、David Wallace(大衛‧瓦雷斯),吳天威譯,《七三一部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細菌戰》,(台北:國史館編印1992年5月)。
    詹仕帆,〈核生化作戰狀況下之預警裝備發展與運用之研究〉,《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八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4年9月)。
    蔡明彥,〈後911時期台灣之安全環境與因應策略〉,《全球政治評論》,第2期,2003年4月。
    蔡裕明,《威脅與預防》,《核生化防護季刊第68期》,(桃園:化學兵學校1998年5月)。
    鄭欽明、孫百慶,《國軍核生化裝備未來發展趨勢》,(桃園:後勤季刊十三期1997年5月16日)。
    鄭端耀,〈國際建制與國際不擴散的關係—理論分析架構的探討〉,《美歐月刊》,第13卷第2期,1999年。
    賴正國,《恐怖份子運用生化戰劑之分析》,(八德:核生化防護季刊64期1999年5月)。
    顏怡文、胡國智,〈第二次波灣戰爭核生化作戰之研析〉,《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六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3年8月)。
    龐廣江,〈美軍未來生化消除作為〉,《核生化防護半年刊第八十二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6年10月)。
    羅福貞,《憲兵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應有的認知與作為》,(台北:憲兵學術半年刊61期2005年9月)。
    蘇進強,《全球化下的台海安全》,(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9月)。
    丁渝洲主編,《臺灣安全20005-2006戰略評估》,(台北:遠景基金會2006年4月)。
    三、碩博士論文:
    丘臺峰,《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何雍堅,《非傳統安全威脅之台北衛戍區反恐作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汪傳華,《國軍衛勤部隊組織在造隊官兵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彰化: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2007年6月。
    林政榮,《二十一世紀反恐新思維:生化戰之預警情報與防護機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2003年。
    許經澤,《從九一一事件論美國國土安全部及我國反恐組織建構》,(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雙環,《當前中華民國反恐政策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2月。
    蔡政文,《美國布希政府外交政策中單邊主義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92年碩士論文)。
    繆柏齡,《台灣防疫組織結構之研究》,(台北: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謝智龍,《國家面對生化武器威脅之嚇阻戰略》,(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于新華、楊清鎮,《生物武器與戰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8月)。
    四、研討會論文:
    化學兵學校,〈生物災害之預警、通報與應變系統-疾病監測〉,《民國九十一年「生化災害防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化學兵學校),2002年。
    林吉郎等,〈我國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整合性緊急管理政策與機制〉,《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台灣國家和平安全研究協會),2001年。
    張中勇,〈從當前恐怖主義發展看現階段生化災害潛在威脅及因應對策〉,《民國91年「生化災害防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化學兵學校),2002年。
    趙永椿,《可能被運用於植物生物武器之病原其風險、具備條件及種類》,(屏東:國防安全相關動植物有害生物診斷鑑定資訊建立研討會2003年)。
    薛博仁,〈現階段生物災害潛在威脅〉,《生化災害防救學術研討會》,(桃園:化學兵學校),2002年10月30日。
    鍾堅,〈公元2010年中共核生化戰力及對我危害評估〉,(桃園:核生化軍事學術研討會),2000年4月12日。
    韓毓傑,〈從法的觀點論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之關係-兼評全民防衛動員法草案〉,《全民防衛動員與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台北:後備動員管理學校),2001年5月23日。
    五、中文報紙:
    《新華日報》
    中國軍控與裁軍報告,《2007國際軍備控制與裁軍報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5月)。
    《科技日報》
    《人民日報》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中國青年報》
    《文匯報(香港) 》
    《自由時報》
    《青年日報》
    《解放軍報》
    《聯合報》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編著,《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9月)。
    《蘋果日報》
    六、網際網路文獻:
    (一)官方網站
    《內政部消防署》http://www.nfa.gov.tw/
    《內政部警政署》http://www.npa.gov.tw/
    《立法院》http://www.ly.gov.tw/
    《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
    《行政院》http://www.ey.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海巡署》http://www.cga.gov.tw/
    中華民國災難醫學會,《93年度災難醫療教育訓練課程》,(台北:中華民國災難醫學會2004年5月)。
    《行政院研考會》http://www.rdec.gov.tw/home/
    《行政院衛生署》http://www.doh.gov.tw/newverprog/proclaim/sars_list.asp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http://www.cdc.gov.tw/ch/
    《行政院環保署》http://www.epa.gov.tw/
    《法務部》http://www.moj.gov.tw/chinese/c_index.aspx
    《國防部》http://www.mnd.gov.tw/
    《國家安全局》http://www.nsb.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www.coa.gov.tw/
    (二)一般網站
    《人民網》http://www.peopledaily.com.cn/
    王鳴鳴,〈當代恐怖主義的類型〉,收錄《恐怖主義朔源》,(北京:社會文獻出版社2002年9月)。
    《大紀元》http://www.epochtaiwan.com/
    《APEC 官方網站》http://www.apecsec.org.sg/
    《大洋網》http://www.dayoo.com/
    《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華網》http://www.china.com/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台灣智庫》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全球反恐行動》http://hk.news.yahoo.com/fc/news_fc_in1bomb.html
    王緝思,《中國學者看世界.非傳統安全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
    《自由電子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多維新聞網》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
    《東方網》http://www.eastday.com/
    《東森新聞報》http://www.ettoday.com/
    《中廣新聞網》http://news.yam.com/bcc/life/
    《美國參考:美國國務院》
    http://usinfo.org/mgck/usinfo.state.gov/regional/ea/mgck/homepage.htm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research-3-3.htm
    《新浪新聞網》http://news.sina.com.tw/
    《新華網》http://www.xinhua.org/
    司馬光,《資治通鑑》。
    《遠景基金會》http://www.future-china.org/index_o.html
    《蕃薯藤新聞網》http://news.yam.com/
    《聯合國》http://www.un.org/chinese/
    《美國白宮網站》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恐怖主義研究網站》http://www.yale.edu/lawweb/avalon/terrorism/terror.htm
    《美國國土安全防衛部》http://www.whitehouse.gov/deptofhomeland/
    《美國國務院》http://www.state.gov/
    《美國聯邦緊急管理局》http://www.fema.gov/library/terror.htm
    《美國蘭德公司》http://www.rand.org/
    《恐怖主義研究中心》http://www.terrorism.com/index.shtml
    台北市衛生局,《93年度災難醫療救援隊基礎課程講義》,(台北:台北市衛生局2004年3月)。
    《國際反恐怖主義政策協會》http://www.ict.org.il/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http://www.csis.org/
    《聯合國網站》http://www.un.org/english/
    《世界衛生組織辦公室》//www.who.int
    《美國疾病管制局》http//ww.cdc.gov/od/ohs/biosafty/bmbl/bmb14toc.
    貳、英文資料:
    Abbott A, Pearson H., “Fear of human pandemic grows as bird flu sweeps through Asia”, Nature, 427(6974),2004。
    Alva Myradal, “The Game of Disarmament”,(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6。
    Association of Public Health Laboratories, “State 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Bioterrorism Capacity,” 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Issues in Brief:Bioterrorism Capacity, (Washington, D.C.), October 2002。
    Bruce Hoffman, “Intelligence and Terrorism:Emerging Threats and New Security Challeng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Intelligence and National Security, Vol.11, No.2,April 1996。
    左祿,《侵華日軍大屠殺實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ritical biological agents for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Summary of selection process and recommendations”,(Atlanta: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1999。
    Coit D. Blacker and Gloria Duffy, “International Arms Control:Issue Agreement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Countering the Changing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rrorism, 105th Congress,1999。
    Erguson NM, Cummings DA, Cauchemez S, Fraser C, Riley S, and Meeyai A, et al. “Strategies for containing an emerging influenza pandemic in Southeast Asia”, Nature, 437(7056),2005。
    Eric Lipton, “Bid to Stockpile Bioterror Drugs Stymied by Setbacks,” New York Times,September 18 2006。
    Falkenrath, Newman, and Thayer, “America’s Achilles’ Heel: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Terrorism and Covert Attack.”
    Francis H. Marlo, “WMD Terrorism and US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 11, No.3,Autumn 1999。
    Frederick Sidell et al., “Jane’s Chem-Bio Handbook,” (Alexandria, Va.: Jane’s Information Group),1998。
    GAO Report No. GAO/NSIAD-98-39, “Combating Terrorism:Spending on Governmentwide Programs Requires Better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Washington, D.C.:GAO),1997。
    Geissler and Van Courtland Moon, ”Biological and Toxin Weapons,”(New York:Atlantic Monthly Press),2001。
    安豐雄、邱伯浩、張彥之、羅慶生,《軍事學導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Gregory D. Kutz, “DoD Excess Property:Risk Assessment Needed on Public Sales of Equipment that Could be Used to Make Biological Agents”, Testimony by U.S. General Accountability Office to th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 Reform,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GAO-04-817NI,October 7 2003。
    HHS, “Office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Preparedness:Statement of Organization, Functions, and Delegations of Authority,” 71 Fed. Reg. 38404,July 6 2006。
    HHS, “Project Bio-Shield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July 2004 – July 2006,”,January 26 2007。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Strategic Survey 1996/97”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Jeanne McDermott, “The Killing Winds, the menace of Biological Warfare”(NEW York:Aberhous),1987。
    John Hemsley, “The Soviet Biological Threat to NATO”.
    Joseph S. Nye, Jr. and R. James Woolsey, “Defend Against the Stealth Enemy” The Los Angles Times,1 June 1997。
    Juliette N. Kayyem, “U.S. Preparations for Biological Terrorism:Legal Limitations and the Need for Planning”, RAND,March 2001。
    Kirsten M. Krawczyk, “The National Guard’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Civil Support Teams:A Quick Push for a New Program,” 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 13, No.3,Autumn 2001。
    Max Taylor and John Horgan, “The Future of Terrorism” (London:Frank Cass),2000。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1月)。
    President Richard Nixo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efense Policies and Program”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Vol. LXI, No.1590,1969。
    Richard A. Falkenrath, Robert D. Newman, and Bradley A. Thayer,”America’s Achilles’ Heel: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Terrorism and Covert Attack” (Cambridge, MASS:The MIT Press),1998。
    Ron Purver,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rrorism:The Threat According to the Open Literature,” CSIS Commentary,June 1995。
    Sharon Begley, “Preventing the Next Hit” Newsweek,5 November 2001。
    The Anthrax Vaccine:Is It Safe? Does It Work?(Washington, D.C.,:Institute of Medicine,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2。
    The protocol for the Prohibition of the Use in War of Asphyxiating, Poisonous or Other Gases, and of Bacteriological Methods of Warfare
    U.S. Arm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dical Management of Biological Casualties” (Frederick, Md.:Fort Detrick),1996。
    U.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Bioterrorism: Federal Research and Preparedness Activities”, GAO-01-915 (Washington, D.C.),Sept. 28, 2001。
    U.S. Marine Corps, “Multi-service Tactic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NBC Decontamination, FM3-5, FM 3-14.
    US Senate, ”Global Proliferation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Part I” Hearings before the Permanent Subcommittee on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Governmental Affairs, US, Senate, 104th Cong., 1st Sess. (Washington, D.C.:GPO),1996。
    朱蓓蕾,《兩岸交流的非傳統性安全》,(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10月)。
    W. Seth Carus, “Bioterrorism and Biocrimes:The Illicit Use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the 20th Century”, (Washington, DC: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August 1998,updated to February 2001。
    William Cohen, ”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 (Washington, D.C.:Department of Defense),April 1997。
    Zhu P. G., Cai H., and Wang J. H., “Study on Security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 making to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 Nuclear Biological or Chemical Terror”,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2005。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安全衛生研究所,〈微生物產業生物危害預防及管理規範研究-生物安全操作櫃及空調排氣安全管制標準模式〉,《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勞委會2007年)。
    行政院衛生署,《生物病原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2005年4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94年度建構生物防護及 SARS等新興傳染病防治網計畫自評報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5年)。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炭疽病衛生防疫人員作業手冊》,(台北:疾管局2005年)。
    何新,《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吳東野、鄭瑞耀,《九一一與國際反恐》,(台北:遠景基金會2003年12月)。
    吳慶顯,《漢武帝時代中國對匈奴的戰爭》,(高雄:黃埔出版社1979年7月)。
    杜祥琬、沈倍奮,《公眾應對恐怖事件常識》,(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
    汪毓瑋,《二十一世紀國家安全議題之探討-國際恐怖主義網路與安全及情報與民主等》,(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
    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委員會(瑞典),中國軍控委員會譯,《恐怖武器—讓世界擺脫大規模殺傷性武器》,(Kongbu Wuqi—Rang Shijie Baituo Daguimo Shashangxing Wuqi),(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4月)。
    邱宏達,《國際法與國家安全》,(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邱強口述,張慧英採訪,《危機處理聖經》,(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1年11月10日)。
    俞大維口述,魏汝霖筆錄,《國防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年1月)。
    南京大屠殺史料編輯委員會編,《細菌戰與毒氣戰》,(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施澤淵,《對恐怖份子生、化攻擊防治作為之研究》,(台北:國防部2001年11月)。
    胡聯合,《當代世界恐怖主義與對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10月)。
    英吉伯格,布洛德,齊思賢譯,《細菌戰:美國生化武器之秘》,(臺北:時報文化),2002年。
    徐偉新,《國家和政府的危機管理》,(南昌:江西人民2003年)。
    國防大學,《國軍軍語辭典》,(龍潭:國防大學2000年11月22日)。
    國防部,《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4年)。
    國防部,《日軍在中國方面之作戰記錄》,(台北:國防部第一卷上冊1956年)。
    國防部,《對恐怖份子生、化攻擊防制作為之研究》,(臺北:國防部2002年11月)。
    國防部史編局譯印,《核生化武器擴散—威脅與因應》,2002年8月。
    國防部軍醫局,《96年「生物防護」示範手冊》,(臺北:國防部2007年12月)。
    國家安全局,《國家安全法規彙編》,(台北:國家安全局2008年1月)。
    常石敬一,《消えだ細菌部隊》,(東京:海鳴社1989年)。
    梁月槐,《外國國家安全戰略與軍事戰略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6月)。
    莫大華,《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11月)。
    陳勇,莊和著,《後漢書》,(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陳福成,《國家安全論壇》,(台北:時英出版社2007年2月)。
    陸軍總司令部,《孫子兵法注釋》,(桃園:陸軍總司令部印1989年3月)。
    陸軍總司令部,《精實案後續兵力規畫化學兵部隊編制裝備規劃研究報告》,(桃園:陸軍總司令部印2000年)。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2月)。
    森正孝,〈南京榮字第1644部隊の戰爭犯罪〉,《時效なき戰爭責任》,(東京:綠風出版社1990年)。
    森村成一,《日本軍閥的召供-「惡魔的飽食」》,(台北:遠澄出版社1982年9月)。
    程洪海,《生物戰的秘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1月)。
    鈕先鍾,《二十一世紀的戰略前瞻》,(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9年)。
    楊家駱,《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葉延燊譯,《日本皇軍興亡記》,(台北:金禾出版社1997年11月)。
    詹中原,《危機管理:理論架構》,(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監察院,《糾正行政院衛生署不重視醫院院內感染控制之業務》,(台北:監察院91年糾正案2002年)。
    趙子聿、賢峰禮,《國家安全危機決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12月。),頁11,
    潘忠岐,〈非傳統安全問題的理論衝擊與困惑〉,《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
    潘振強,《國際裁軍與軍備控制》(北京:國防大學1996年12月)。
    潘鋒、趙彥,《病毒的故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國防部軍醫局,《96年生物防護應變人員分區複訓手冊》,(台北:國防醫學院2007年8月)。
    鄭益謙,《我國撲滅豬瘟及口蹄疫的重要性》,(台北: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1998年3月)。
    鄭端耀,〈從九一一事件看NMD 戰略思維〉,《兩岸雙贏》, 2001年10月。
    戰俊紅、張曉輝,《中國公共安全管理概論》,(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1月)。
    盧輝,《核生化武器的歷史與未來》,(北京:軍事科學院,1991年8月。
    藤井志津枝,《七三一部隊》,(台北:文英堂1997年)。
    蘇進強,〈國家安全與危機管理機制〉,《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下)》,(台北:新世紀智庫論壇2003年3月31日)。
    二、期刊:
    《天下雜誌》,230期,頁56,2000年7月。
    Audrey Kurth Cronin著,劉廣華譯,〈國家主權的省思:恐怖主義時代的美國戰略〉,《國防譯粹》,2003年3月。
    尤進洲,〈化學戰劑預警技術之研究〉,《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七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4年8月)。
    尤進洲,〈化學戰劑遠距遙測技術之發展與運用研析〉,《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八十一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6年4月)。
    文上賢,〈反制核生化恐怖攻擊之研究〉,《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八十二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6年10月)。
    瓦傑恩、布萊恩,宋家駒譯,《細菌戰》,《美國國防月刊》2007年6月,(台北:國防譯粹2007年11月)。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2003年1月。
    吳弦,〈強化軍民共同防衛生化恐怖活動之道〉,《國防譯粹,第26卷第7期》,1998年10月。
    吳弦譯,〈強化軍民共同防衛生化恐怖活動之道〉,《國防譯粹》第二十六卷第七期,1999年7月。
    李英明,〈國際關係本體論:對國家本體化的省思〉(台北:國際關係學報,2006年1月)。
    沈明室,〈國軍在反恐怖主義攻擊的角色〉,《國防雜誌》,17卷12期,2007年6月。
    車潤豐,〈日軍侵華之生化戰〉,《桃園:核生化防季刊》,第51期,1997年。
    辛毓民,〈譯介美軍化學兵銳變及我應有之省思〉,《核生化防護半年刊第八十二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6年10月)。
    林文斌,〈第三代生物戰劑-基因武器(gene weapon)〉,《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八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4年9月)。
    林青青,〈新型流感列為我國國家安全之「非傳統安全」威脅—談各國防治計劃〉《ITIS產業觀察》,(新竹:工研院IEK –ITIS計畫2006年5月)。
    林裕翔,〈野戰核生化防護裝備之研究〉,《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八十二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6年10月)。
    林維安,《下一代生物武器發展的方向及防制方法》,(平鎮:聯合後勤季刊第10期2007年7月)。
    林正義,〈九一一事件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國際事務季刊》,2002年2月。
    林永貴,〈國際恐怖主義─未經宣戰的戰爭〉,《國防譯粹》,13卷7期,1986年7月。
    邱仁皓,〈微生物檢測技術在生物戰劑應用之探討〉,(桃園:核生化防護季刊1998年11月)。
    徐雙富,〈遭敵核生化攻擊之防護整備作為研析〉,《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八十二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6年10月)。
    殷天爵,〈美化學兵部隊如何界定危害性化學物質〉,《核生化防護學術半年刊第七十五期》,(桃園,化學兵學校2003年2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5981009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81009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5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