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52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03/144284 (79%)
造访人次 : 50806506      在线人数 : 7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27


    题名: 國際反恐政策與作為之研究
    作者: 許榮泰
    贡献者: 郭武平
    許榮泰
    关键词: 恐怖主義
    反恐政策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9-14 10:43:48 (UTC+8)
    摘要: 恐怖主義是國際公害,其不僅威脅國際社會大多數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造成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更使一些國家引發嚴重外交糾紛,造成區域長期動盪不安,直接威脅各國、各個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安全與穩定。「911事件」促使全球體認恐怖主義已成為人類和平與安全重大威脅。國際社會對國家安全威脅的防範日益迫切,而加強建立國際合作以防制恐怖主義。

    國際恐怖主義活動近來顯現:恐怖活動呈現全球化;恐怖組織呈現跨地區、組織間連結與合作;組織活動更為隱蔽及更難追踪;恐怖份子的經濟實力更強,活動目的更明確;活動手段日趨多樣化;攻擊目標以「軟性對象」為主;攻擊方式以自殺炸彈及汽車炸彈較常見;電腦網路成為恐怖活動的新領域等現象之趨勢。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威脅整體表現在,恐怖活動國際化、多樣化、廣泛化、隱形化、殘酷化、網絡化等態勢。

    美國反恐怖主義政策,「911事件」後係以「全球為中心」。反恐政策思維三階段為,先確立「反恐畫線」的外交政策、 再以「邪惡軸心」論為標誌;後提出「先發制人戰略理論。反恐現為美國維護國家安全之最高戰略目標,指導反恐戰略的四項長期政策原則係:不對恐怖主義份子作任何妥協,交換任何條件;恐怖主義份子將為犯下的罪行被繩之以法;孤立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並對其施加壓力,迫使其改弦易轍;幫助同美國合作的國家,提高其反恐怖主義的能力。

    國際上目前進行國際合作反恐,雖多數國家的反恐作為有所不同,但原則已漸趨一致。反恐行動之目標,概歸為四個重點,即第一、終結國家對恐怖主義之支持;第二、建立與維持一種打擊恐怖主義之負責任的國際標準,以確認地方性之努力、提供行為之評估基礎、擴大資訊交流及持續追尋互惠政策;第三、強化與維持打擊恐怖主義之國際努力,第四、制止與破壞對恐怖主義之物質的支援等,特別是關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飛彈擴散等方面。

    台灣雖未受國際恐怖主義及其活動之荼毒,但不能忽視當前國際恐怖主義所可能產生之「暗示性」、「示範性」、「傳染性」作用。證諸台灣社會陸續發生仿效性之恐怖主義暴力行為事件,雖不能歸屬於恐怖份子,但其類似引起恐慌之手法,殊值國人關切重視。審視後911事件時期台灣的國家安全處境,政府針對國際合作反恐最新情勢發展,應在參與國際關係、及國土安全反恐作為方面,採取必要應對之政策措施,以確保國家利益與安全。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著作
    丁渝洲主編。《台灣安全戰略評估2003-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丁渝洲主編。《台灣安全戰略評估2004-2005》。台北:遠景基金會,2005年。
    王逸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湘穗、喬良。《超限戰:兩個空軍大校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
    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
    古是三春著。〈自殺式恐怖活動分析報告〉,《對美國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研
    究論文專輯》,宋一之譯。台北:史政編譯室,2002 年。
    李子琦譯。《亞洲的安全保障1996-1997》。台北:國防部史編局譯印,1997年。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憬藝,民國1997年。
    《中央社》
    《中央日報》
    《中時晚報》
    《自由時報》
    《新華社》
    《聯合報》
    (六)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tw
    台灣安全研究http://www.taiwansecurity.org
    李正中。《論兩岸關係與中國之未來》。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
    台綜院http://www.dsis.org.tw
    布魯金斯中心http://www.brookings.edu
    美國國防大學http://www.ndu.edu
    美國國防部http://www.defenselink.mil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http://www.csis.org
    詹氏情報評論http://www.defense.janes.com
    遠景文教基金會http:www.future-china.org.tw
    蘭德公司http://www.rand.org
    二、英文部份
    (一)Books
    李登科等。《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大,1996年。
    Arrquilla,John, and David Ronfeldt. In Athena’s Camp: Preparing for Confli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anta Monica, CA: RAND Press, 1998.
    Bitzinger,Richard A., and Bates Gill. Gearing Up For High-Tech Warfare? Chinese and Taiwan Defense Moderniz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Military Confron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1995-2005. Washington,DC: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 February 1996.
    Charles W., Jr. Kegley, “The New Global Terrorism: Characteristics, Causes, Controls”, Amazon, 2002.
    Clive Jones, Kenndy-Pip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 a Global Age: Secur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mazon, 2000.
    David J. Whittaker, "Terrorism: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Thread", Amazon, 2000.
    James F. Dunnigan, “The Next War Zone: Confronting the Global Thread of Cyberterrorism”, Amazon, 2002.
    John D. Steinbruner, "Principles of Global Security", Amazon, 2002.
    Kenneth J. Dudonis, David P. Schulz, Frank. Jr. Bolz, "The Counterrorism Handbook: Tactics,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Amazon, 2002.
    Richard L. Kugler, “The Global Century: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Securty”, Amazon, 2001.
    Robert David Steele, “The New Craft of Intelligence: Personal, Public, and Political – Citizen’s Action Handbook for Fighting Terrorism, Genocide, Disease, Toxic Bombs, and Corruption”, 2002.
    李偉、楊明傑。《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斗爭》。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William A. Hachten, James Francis, “The World News Prism: Global Media in an Era of Terrorism”, Amazon, 2002.
    William E. Odom, “Fixing Intelligence: For a More Secure America”, 2003.
    (二)Articles
    Bowdish, Randall.“Information Age 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Military Review (December 1998): 23.
    Christensen, Thomas.“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China’s Rise an the Challenge for American Securit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 (Spring 2001): 5-40.
    Nye, Joseph S., and William A. Owen.“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2 (March/April 1996): 31-39.
    Amos A. Jordan and William J. Taylor, Jr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and Process, revised editio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4, p.3.
    Morton Berkowitz and P. G. Bock (eds.)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65, p.X.
    Brecher(ed.) Studies in Crisis Behavior (New Jersey: Transaction Books 1978), p.6.
    (三)Internet
    李潔明(Jame‘s R.Lilley)、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共軍的未來》。台北:史編局,2000年。
    “APEC Leaders Statement on Counter-terrorism, Shanghai, ” October 21, 2001,
    http://www.apecsec.org.sg.
    “Mubarak Says Arabs Oppose Iraq Attack,” BBC News,
    http://news.bbc.co.uk/2/hi/middile_east/2219775.stm.
    “National Strategy for Combating Terrorism”,
    http://www.whitehouse/news/releases/2003/02/20030214-7.htm, February 2003.
    “Nuclear Posture Review (Express),” January 8, 2002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wmd/library/policy/dod.npr.htm
    “President Discusses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Homeland from Bioterrorism”,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on the bioshield Initiative Natcher Build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ealth Bethesda, Maryland.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2003/02/20030203-13.html, February 2003.
    汪毓瑋。《21世紀國家安全議題之探討》。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www.whitehouse.gov/nss.html, February 2003.
    “The President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January 29,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
    “U.S., India Achieve Results in Defense Cooperation,” May 23, 2002, USDepartment of State, http://www.usinfo.State.gov/regional/nea/sasia.
    汪毓瑋。〈國際反制恐怖義作為〉,《非傳統安全威脅硏究》。台北:國家安全叢
    書,2004年。
    汪毓瑋。〈國家安全單位回應全球反恐活動有作為與面臨難題〉,《非傳統安全
    威脅研究報告專輯》。台北:國家安全叢書,2002年。
    吳東野、鄭端耀。《911與國際反恐》。台北:遠景基金會,2003年。
    林正義。《台灣安全的戰略--台海安全情報》。台北:玉山社,1996年。
    彼得裡謝夫著。《恐怖主義札記》,陳傑軍譯。莫斯科:烏爾斯斯出版社,2001
    年。
    胡聯合。《當代世界恐怖主義與對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馬維野等著。《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武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翁明賢。《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夏保成。《國家安全論》。長春:長春出版社,1999年。
    陳一新。《戰略模糊中的美中台新圖像》。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
    陸忠偉。《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張中勇。《中共軍事事務革命與台海安全》。台北:台綜院,1999年。
    張召忠、周碧松。《明天我們安全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張建邦。《201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鈕先鍾。《二十一世紀戰略前瞻》。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葉志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顶文化,2000年。
    普林頓著。《革命的剖析》,張尚德譯。台北:商顶文化,2000年。
    游世龍。《恐怖行動100年》。台北:三誠堂,2001年。
    楊潔勉等著。《國際合作反恐-超越地緣政治的思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
    年。
    劉金財。《俄羅斯反恐機制發展及影響》。台北:遠景,2004年。
    趙秉志等譯。《911委員會報告》。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談 鋒。《安全預警-關注中國面臨的緊要問題》。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
    年。
    謝豐安、吳福生譯。《恐怖主義威脅與美國政府的回應》。台北:史編局,2002
    年。
    戴鳳秀。《防恐怖戰略與對策》。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
    蘇進強。《台灣安全及國防改革》。業強出版社,1998年。
    蘇進強。《911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英出版社,2001年。
    蘇進強。《美國反恐戰爭:臺灣觀點》。台北:台英出版社,2003年。
    韓叢耀、高金虎。《百年恐怖檔案》。台北:世潮出版社,2001年。
    蘭德公司。《反擊新恐部怖主義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
    顧 雨。《世界恐怖組織的行動》。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
    (二)期刊論文
    王世雄。〈冷戰後國際恐怖主義的新特徵及其成因〉。《現代國際關係》,第9期。2000年,頁33。
    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台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3卷2期。2002年,頁137-182。
    王崑義。(想像的危機:「反恐時代」美國的危機建構與臺灣的戰略選擇)。《遠景季刊》,4卷2期。2003年,頁62。
    王漢國。〈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的沿革與評析〉。《美國月刊》,5卷6期。1990年10月,頁5-17。
    何秉松。〈現代恐怖主義之意義與反恐怖主義的國際實踐〉。《國政研究報告》。2002年。
    李華球。〈美國九一一事件恐怖主義的深遠危害〉,《國防雜誌》,第17卷第11期。2002年。
    李潤田。〈現代恐怖活動的形式特點及對策〉。《中國武警學院學報》,19卷3期。2003年6月,頁78-79。
    周世雄。〈歐安會議之預警系統〉。《美歐月刊》,9卷11期。1994年11月。
    林文程。〈恐怖主義的特質與反恐主義的困境〉。《立法院院聞月刊》,29卷10期。2001年1月,頁36。
    林正義。〈911事件對國際關係之影響〉。《國際事務季刊》。2002年春,頁2-25。
    林碧炤。〈臺灣的綜合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1卷1期。1999年1月,頁1-2。
    吳東野。〈全球反恐聯盟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遠景季刊》,4卷1期。2003年1月,頁1-40。
    吳東野。〈歐洲聯盟對臺海兩岸政策走向之研究〉。《遠景季刊》,2卷3期。2001年7月,頁1-50。
    馬振宇。〈新戰爭形勢下的新困局:論美國反恐怖主義戰爭〉。《海軍學術月刊》,36卷11期。2002年,頁6-11。
    翁明賢。〈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行動的發展趨勢〉。《展望與探索》,1卷6期。2003年,頁1-2。
    高哲翰。〈美國反制國際恐怖主義的決策運作〉。《美國月刊》,4卷8期。1989年,頁21-34。
    張中勇。〈國際恐怖主義的演變與發展〉。《戰略與國際研究》,4卷1 期。2002年,頁12-15。
    張中勇。〈論各國反恐怖主義活動之對策與經驗對我國國境安全維護的啟示〉。《警學叢刊》,92期。1993年6月,頁50。
    張保平。〈恐怖主義犯罪心理和行為特點研究〉。《中國武警學院學報》,19卷4期。2003年8月,頁78-79。
    張平吾、丘台峰。〈論恐怖主義及其起源與發展〉。《警政學報》,21期。1992年,頁4-27。
    黃秋龍。〈國際安全戰略與我國因應全球反恐怖主義之思辨〉。《國防雜誌》,18卷11期。2003年,頁91。
    黃祥益。〈從911恐怖攻擊淺談我國安全防護應有之積極作為〉。《警政論壇》,534期。2002年,頁22-24。
    楊永明。〈九一一事件影響下日本之安全政策與亞太安全環境的變化〉。《國際事務季刊》,第2期。2002年,頁58-81。
    楊順利。〈國家安全之預警情報研究:從911恐怖攻擊事件談起〉。《國防雜誌》,17卷12期。2002年,頁5-9。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問題與研究》,38卷2期。1999年2月,頁3。
    鄭端耀。〈布希政府安全戰略發展評析〉。《遠景季刊》,4卷2期。2003年4月,頁1-38。
    謝豐安譯。〈國家安全轉型 (Security Transformation )〉。《國防譯粹》,30卷9期。2003年2月,頁25-26。
    戴振良。〈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對美國防思維之影響〉。《陸軍學術月刊》,38卷439期。2002年,頁45-47。
    (三)研討會論文
    丁樹範。〈中共軍事革命之評析〉,第八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國防管理學院主辦,2000年6 月。
    朱蓓蕾。〈台海互動衍生的非傳統性安全威脅之探討〉,2003年國家安全的新思維-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主辦,2003年5 月。
    李英明。〈全球化趨勢下的反恐兩岸關係論文集〉,兩岸遠景論壇學術研討會。台北:遠景基金會,2003年。
    柯雨瑞。〈「美國2001年航空暨運輸安全法」之研究-兼論『美國9l1恐怖攻擊活動犯罪被害原因之探討』〉,國境安全論文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主辦,2003年。
    張中勇。〈中共軍事事務革命與臺海安全〉,軍事事務與國防研討會。臺綜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主辦,1999年4月12日。
    莊金海。〈從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探討國境安全管理〉,2002年國境警察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主辦,2002年3月28日。
    劉振興。〈恐怖主義對國家安全影響之探討〉,國家安全的新思維-反恐、治安與國土安全學術研討會。中央警察大學主辦,2003年12月5日。
    潘 光。〈全球反恐形勢與中段的反恐國際合作〉,全球化趨勢下的反恐與兩岸關係研討會。遠景基金會主辦,2003年11月。
    (四)官方出版品
    曰本公安調查廳。《國際恐怖主義要覽》。1993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理論探索》。北京:時事出
    版社,2002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重大恐怖案例分析》。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
    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危機管理概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2002年全球恐怖主義形勢報告》。2003年。
    (五)報紙
    《人民日報》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2981007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298100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30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