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403829      Online Users : 35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470


    Title: 當代中國大陸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以文本觀照流行文化的變遷
    Authors: 胡淑棻
    Hu,Shu-Fen
    Contributors: 李英明
    Li ,Ying-Ming
    胡淑棻
    Hu,Shu-Fen
    Keywords: 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文化
    文本
    文化全球化
    文化研究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4 10:37:10 (UTC+8)
    Abstract: 中國大陸由於政治及歷史的因素,從建政以來有關思想部份一直都被嚴格控管。直到1978年中國共產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解放思想」的方針,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的接受資本主義的商業運作邏輯。改革開放政策,帶來計劃經濟控制的鬆綁,對外交流的開放,加上傳播科技的日新月異,中國大陸的大眾文化逐漸被納入全球化的脈絡之中,並且產生了重大的轉變。流行音樂以其傳播迅速和內容淺顯容易被大眾接受,是流行文化在音樂層次的直接展現。除了抒發個人情感之外,作為社會上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它不僅體現了流行文化的崛起,同時進而也表現出其具有的一種深刻的政治反思意識和積極的社會參與意識。觀察流行音樂也可側面的了解當時社會上的關心話題,流行音樂表現了當時的流行文化,而流行文化豐富了流行音樂的體裁。因此本文以流行音樂文本做為切入點觀察,中國大陸的流行音樂全球本土化歷程-特別是合乎中國大陸人民生活體驗的本土社會情境與歐美、港臺流行音樂所帶來的價值、現象與操作模式互相激盪所產生出的火花。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一)中文著作
    于艾香,邊走邊唱-中國流行音樂(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王一,音樂在世紀末的中國-後現代主義與當代音樂(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4),頁75~77、126。
    王炬,「中國音像業競爭力分析」,祁述裕編,中國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頁217~218。
    王超,左耳進右耳出-20年華語歌壇一人一首私房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王寧,全球化與文化研究(臺北:揚智文化,2003),頁196~197、207。王黎,「流行音樂與文化消費」,西安音樂學報,第3期(2002),頁85。
    王思琦,「流行音樂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徵」,音樂藝術,第3期(2002),頁82。
    王家慶,「從符號學詮釋批判臺灣的流行音樂文化」(臺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王逢振,文化研究(臺北:揚智文化,2000),頁154~155。
    王曙光,中國熱潮(臺北:尖端出版,1997),頁156~160、232~236。
    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http://www.wayabroad.com/pack/09/24662.htm.
    緬懷屬於我的年代,
    http://www.anewfocus.com/wwwdigest/society/20040427s-1.htm.
    讓世界充滿愛,http://www.jstzedu.net/txzzxcz_wy/yy/yyja/001.htm.
    華語百佳專輯第八位:一無所有,
    http://www.jhnews.com.cn/gb/content/2004-11/04/content_341677.htm.
    那些花兒:費翔、齊秦和張楚,
    http://campus.cer.net/20040621/3108476.shtml.
    20年中國備忘,深入人心的十個口號,
    王曉寒,大陸順口溜(台北:正中書局,2004),頁56。
    http://www.mlcool.com/html/ns000378.htm.
    毛阿敏倍受爭議這些年,
    http://www.booksir.com/books2003/cnread1/sjwz/netnew/new2/009.htm.
    解讀劉歡,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U-c/513969.htm.
    毛澤東頌歌,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31229/163/2003C29A0022B004.htm.
    永遠的紅太陽,http://www.cnave.com/topic/catalog.php?typeid=1326.
    中國流行歌曲排行榜十年回放流行金曲篇,
    http://past.people.com.cn/GB/wenyu/65/132/20030114/907509.html.
    人間佳句奏清音,
    方無行,搖滾黨記(臺北:萬象圖書,1994)。
    http://gb.chinabroadcast.cn/3601/2004/12/06/882@382588.htm.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http://www.csnn.com.cn/csnn0409/ca296939.htm.
    中國校園歌謠回顧,http://cul.beelink.com.cn/20041109/1720386.shtml.
    話竇唯-豔陽天下、山河水中,
    http://212.diy.myrice.com/art/music/dw020704.html.
    竇唯繼續做夢,
    http://zzx.shangdu.com/artchina_movie/rock_diantang/china/douwei001.htm.
    臧天朔-尋找朋友,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13252/1188497.html.
    誰的“心太軟”,
    方可行,泥石流本紀-北京搖滾見聞錄(臺北:萬象圖書,1996)。
    http://www.gmw.cn/01gmrb/1998-01/14/GB/17573%5EGM6-1405.htm.
    孫楠不見不散,http://www.00-852.com/exec1/news%5C20055%5CNews90%5C12162749.shtml.
    最美,
    http://www.wanwa.com/news/subject_content.asp?id=342&idtype=10302.
    從最美變成“冷酷到底”,
    http://www.wanwa.com/news/subject_content.asp?id=343&idtype=10302.
    王力宏官方網站,http://www.sonymusic.com.tw/pop/leehom/index2.php.
    陶喆官方網站,http://www.davidtao.com/.
    周杰倫官方網站,http://www.alfamusic.com.tw/artists/ArtistsDetail.aspx?id=1.
    刀郎為什麼這樣紅,http://music.qq.com/a/20041109/000032.htm.
    朱曉倩,「文化全球化語境中的中國文學現代化」,廣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3),頁125~126。
    刀郎現象,04年的第一場人工降雪,http://news.xinhuanet.com/audio/2005-01/11/content_2444725.htm.
    樸樹獲第十一屆中國歌曲排行榜六項提名,http://www.epochtimes.com/gb/4/3/6/n479824.htm.
    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專題,http://computer.online.sh.cn/computer/zhuanti/dongbeiren/.
    王啟文老鼠愛大米,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02408.
    唐磊丁香花,http://www.netandtv.com/newspage2/htm2004-12/20041231154817353300.shtml.
    期待中國唱片業的高峰, http://av.ccnt.com.cn/avmkt/show.htm?lm=10&id=2106.
    2003年中國唱片市場回眸, http://av.ccnt.com.cn/avmkt/show.htm?lm=10&id=2162.
    朱耀偉,音樂敢言-香港「中文歌運動」研究(香港:匯智出版社,2001),頁291。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頁145、157。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臺北:生智文化,2003),頁28~30。
    宋國誠,「中共『八屆人大二次會議』後的發展情勢與對策」,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5期(1994),頁18。
    吳興南、林善煒,全球化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頁221。
    含方,「全國通俗音樂研討會摘要」,黃燎原等編著,十年-中國流行音樂記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頁31。
    金兆鈞,「來去匆匆 風雨兼程-通俗音樂十年觀」,人民音樂,第1期(1990)。
    金兆鈞,「中國流行音樂概況」,陶辛編,流行音樂手冊(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頁188、190、194~196。
    金兆鈞,光天化日下的流行-親歷中國流行音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序言~頁1、38、49~50、208、217。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2002),頁161~162、170~171。
    居其宏,新中國音樂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頁98、141~156、190。
    林賢治,「葛蘭西政治思想之研究-革命、政黨與主導權理論」(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頁1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頁201、209~217。
    洪素梅,「消費社會的壟斷機制」(臺北: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25、26~33。
    施依秀,「現代城市與流行音樂文化」,音樂藝術,第3期(2003),頁92~96。
    高宣揚,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2002),頁200、233。
    孫愛軍,「世俗化與大眾文化的流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6期(2002),頁138~141。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臺北:天下文化,1998),頁1、148、157、206。
    馬立誠、凌志軍,呼喊-當今中國的五種聲音(台北:天下文化,1999),頁157、252。
    馬鑫明、劉寧妹,「流行音樂中的審美問題」,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1期(2002),頁143~144。
    張己任,音樂之美(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頁123。
    張紹勳,研究方法(臺北:滄海書局,2001),頁509。
    陸凌濤、李洋編著,吶喊-為了中國曾經的搖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頁926~928、936。
    陳坤宏,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臺北:詹氏書局,1995),頁82。
    陳曉文,「2000萬蒼涼青春的悲歌-知青歌曲重新蕩起在都市夜空」,黃燎原等編著,十年-中國流行音樂記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頁95。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文化,2000),頁102。
    陶辛,流行音樂手冊(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黃雅芸,「逆流的『好』商品:以王菲的流行音樂為例」(臺北:臺北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頁18、21。
    黃燎原等編著,十年:1986-1996 中國流行音樂記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頁3、7、107、148。
    項筱剛,「流行音樂-20世紀中國音樂史建設亟須完善的課題」,音樂藝術,第3期(2003),頁84~91。
    曾遂今,音樂社會學概論-當代社會音樂社會生產體系運行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頁230、287。
    曾遂今,中國大眾音樂(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頁30、242~243、339。
    傅林,中國流行音樂20年(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頁11~12、27~29、55~56、85~86。
    楊渡,大逆轉-世紀末透視中國(臺北:天下雜誌,1995),頁88~89、104、222、239。
    鄭育,「音樂流行探微」,黔南民族師範學院,第4期(2003),頁81~83、87。
    鄭君仲,「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頁13~19。
    劉忠,「國家話語.現代化話語.後現代話語-對當代流行音樂的一種文化解讀」,瀋陽音樂學報,第4期(2001),頁27。
    劉士林,「對當代歌曲中審美趣味變遷的一種描述」,音樂藝術,第4期(2001),頁73~75。
    錢彤,「80年代中國內地流行歌曲崛起的社會動因」,瀋陽音樂學報,第4期(2002),頁46~47。
    戴錦華,「救贖與消費-從毛澤東熱到九十年代文化描述」,陳清橋編,身份認同與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出版,1997),頁249、251。
    譚軍波,「尋找自己的歌」,黃燎原等編著,十年-中國流行音樂記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頁66。
    (二)中文譯作
    Berger, Arthur,黃新生譯,媒介分析方法(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頁32~33、35。
    Bocock, Robert,田心喻譯,文化霸權(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頁38。
    Christiansen, Flenning, Shirin Rai,黃烈修、潘兆民譯,中國政治與社會(臺北:韋伯文化,1999),頁319~320。
    Cohen, Robin, Paul Kennedy,文軍譯,全球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頁35~44。
    Fiske, John,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頁45~46、68、89、231~232。
    Gramsci, Antonio,葆煦譯,獄中札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Held, David ,McGrew, Anthony, Goldblatt ,David and Jonathan Perraton,沈宗瑞等譯,全球化大轉變 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臺北:韋伯文化,2000),頁14~19。
    Hutcheon, Linda.,「後現代主義詩學理論」,王岳川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頁263~264。 
    Nachmias, Chava ,David Nachmias,陳怡珍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臺灣西書出版社,2001),頁275、281。
    Spence, Jonathan,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從共產主義到市場經濟(臺北:時報出版,2001),頁949、966、1038~1039。
    Strauss, Anselm ,Juliet Corbin,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1998),頁53~55、61~62。
    Tofflor, Alvin ,Heidi Tofflor,白裕承譯,再造新文明(臺北:時報文化,1997),頁37、39。
    二、英文文獻
    Adorno, Theodor, Max Horkheimer.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Fragments(New York:Continuum, 1972),p120~167.
    Adorno, Theodor.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Music(New York: Seabury Press,1976), p25~27.
    Attli, Jacques. Nois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apolis Press,1985), p4~5.
    Barker, Chris.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Sage, 2003),p9~10.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101.
    Burnett, Robert. The Global Jukebox-The International Music Industry(London: Routledge,1996).
    Castells, Manuel.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Cambridge: Blackwell, 1996).
    Firth, Simon. The Sociology of Rock(London: Constable,1978),p176.
    Geertz,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 Basic Books,1973).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64.
    Harvey, David. The Condition of Post 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Oxford: Blackwell,1989), p295~307.
    Jones, Andrew F. Like a Knife: Ideology and Gen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Music(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1992), p7~9.
    Longhurst, Brain.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5).
    Lull, James.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Newbury Park: Sage, 1992),p21.
    Manuel, Peter. Popular Musics of the Non-Western World: An Introductory Surve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3.
    Middleton, Richard. Studying Popular Music(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8),p4.
    Negus, Keith. Music Genres and Corporate Cultures(London: Routledge,1999), p155~156.
    Ricoeur, Paul. The Conflit of interpretations(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Taylor, Timothy. Global Pop—World Music, World Markets(London: Routledge, 1997).
    Tomlinson, John.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p2.
    三、網路資料
    IFPI官方網站,http://www.ifpi.org/site-content/about/board_main.html.
    深描說:構建法律多元之基,http://dzl.legaltheory.com.cn/info.asp?id=4309.
    北京音樂臺官方網站,http://fm974.tom.com/1026/1027/200483-38180.html.
    楊瀾訪談谷建芬,http://ent.sina.com.cn/v/2001-11-27/65117.html.
    金曲傳唱背後的谷建芬,http://ent.sina.com.cn/v/2001-11-27/65117.html.
    鄧麗君紀念官方網站,http://www.teresa-teng.org.tw/first.htm.
    張明敏永遠跳動中國心,http://www.hkline.net/hkjs/hkjs01.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260018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60018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8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