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468
|
Title: | 中共對網際網路規範及其言論自由管制之研究 |
Authors: | 吳儀君 Wu, Yi Jiun |
Contributors: | 趙建民 吳儀君 Wu, Yi Jiun |
Keywords: | 網際網路 言論自由 資訊社會 |
Date: | 2004 |
Issue Date: | 2009-09-14 10:36:59 (UTC+8) |
Abstract: | 面對全球網網相連的大趨勢中,中共在歷經了十年文革的極「左」混亂時期,為了國家的生存開放商業門戶,主動與世界經濟接軌,並且為了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共也開始了網際網路的基礎建設,一九八七年錢天白教授發出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正式的揭開了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的序幕。一九九四年,中國大陸正式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隨著政府對網路基礎建設的投資,再加上改革開放後外資不斷的湧入,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與知識都大幅的提升,網際網路用戶人數也是逐年的激增。中國大陸網路的逐漸興起,帶動了中國社會中一新言論場域的出現,中國網民在網路上接收訊息的同時,也在其中參與討論互動而將自身的意見表達出來,尤其以對國家事務的政治性討論與批評為重,這對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權威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便在探討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之時,國家對於網路規範及其言論的管制;這將分別從法制面來看中共對於網際網路規範及其言論的管制,以及國家和社會關係層面來探討,由於網際網路在中國的蓬勃發展,為中國人民帶來了一新的言論空間,這不但是解放了中國長期以來被箝制的言論自由,也為中國的市民社會形成提供了一大推動力。在網路空間與國家管制間互動造成了一方面國家對於網路空間的干涉,另一方面也引起了網路空間對國家機器間的反彈,二者間形成了一種相互拉鋸的關係。並且,藉由國家與網路空間二者間的關係來看國家在面對網際網路發展這無法避免的大浪潮下,其角色、能力應有何轉變並且在發展與管制之間的平衡點該如何拿捏。 |
Reference: | 王小東(1997),《信息時代的世界地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占璽(2000),《九O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孟平(1998),《通訊革命》,台北:中華徵信所出版社。 王佳煌(1998),《國家發展》,台北:台灣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1992),「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民主國家」,《中國大陸社會、政治、經濟》,台北:桂冠出版社。 王雅慧(2002),《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研究---以政治向度探討》,台北: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之瑜(1990),「公民的基本權利與人身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石元康(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出版社。 朱 鋒(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釋義》,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 忠(2003),《因特網與言論自由的保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所。 http://www.iolaw.org.cn/ http://www.asiademo.org 張郁蔚(2002),「美國公共圖書館與網路資訊過濾技術使用之初探」,《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八卷第二期,頁36-50。 張惠玲(2002),「中國發展市民社會的條件與限制」,《中國事務》,第九期,頁106-122。 寇健文(2001),「中共對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第四十卷第二期,頁33-54。 陳銘祥,「綜論網際網路的法律規範」,《月旦法學雜誌》,第七十二期。 http://www.angle.com.tw/find01_auth.asp?author_code=A00197 趙曉力譯(2004),「網路空間獨立宣言」,《互聯網法律通訊》,第二期。 楊 平(2002),「論言論自由的保護及其限制」,《蘭州鐵道學院學報》,第二十一卷第二期,頁72-76。 楊忠川(1997),「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高速公路對電訊傳播管制政策的衝擊」,《新聞學研究》,第五十五期。 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55/02.asp 李英明(1997),《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廖緯民(1998),「網際網路的言論封鎖」,《通訊雜誌》,第二十六期,頁82-87。 蔡 潔(2003),「互聯網上的言論自由與隱私權保護」,《中國憲政網》,北京:憲法理論與問題研究。 http://www.calaw.cn/include/shownews.asp?newsid=548 劉 水(2004),「爭取100%的言論自由 (上、下)」,《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4/2/4/n460575.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4/2/6/n461342.htm 劉 青(2000),「言論自由是首要人權」,《民主論壇》。 http://www.asiademo.org 劉 青(2001),「言論自由的緊縮與擴爭」,《民主論壇》。 http://www.asiademo.org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劉 綱、劉宏煊(2002),「論網上『言論自由』」,《湖北社會科學》,二OO二年一月號,頁55-56。 劉燕青(2003),「網路的去中心性」,《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二OO三年第三十期。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0/30-13.htm 劉曉波(2004),「網路民意與制度進步」,《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china_news/newsid_3485000/34856041.stm 歐陽新宜(1998),「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的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一卷第八期,頁41-57。 「APEC記者大嘗網路管制苦頭 章啟月解釋引來嘲笑」,《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604000/16040721.stm 「中國百余學者呼籲當局解釋『煽動顛覆罪』」(2004),《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4/2/1/n458119.htm 李英明(2001),《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台灣書店出版社。 「中國網路異議人士被捕及判刑急增60%」(2004),《中國人權》。 http://big5.hrichina.org/subsite/big5/article.adp?article_id=5733&subcategory_id=152 「世紀大冤案,關注、救援獄中四青年」,《中國人權論壇》。 http://peacehall.com/forum/renquan/messages/20111.shtml。 「網路色情議題」,《網上法》。 http://www.ipeclaw.com.tw/issue_member/net/porn_main.php Sunstein, Cass R. “The First Amendment in Cyberspace,” Free Markets and Social Justic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Bell, Danie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 .New York:Basic,1973. Clark, Don. “27th Amendment Proposed for High-Tech”.San Francisco Chronicle , 1991. Barlow, John Perry. A 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perspace .Switzerland , 1996. 李鴻禧(1986),「言論出版自由之民主憲政意義」,《中美言論自由法制之比較研討會專刊》,台北:中國比較法學會。 http://www.eff.org/~barlow/ Mathews, Jessica. “Power Shift,” Foreign Affairs .(1997),pp.50-66. Karlekar, Karin Duetsch . “Freedom of the Press: A Global Survey of Media Independence,”Freedom of Press 2003 . http://www.freedomhouse.org/pfs2003/pfs2003.pdf Robins, Kevin.,Webster, Frank. Times of the Technoculture:From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o the Virtual Life . New York:Routledge ,1999. Li, Hsing Wei. “A Review of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Supporting Internet Censorship and Advocating Online Freedom of Speech,” Journal of Cyber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2002),pp.165-184. Porat, Mac.“Communication Policy in Information Society,” Communication for Tommorrow:Policy Perspectives for the 1980’s. New York:Praeger,1978. 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Confucianism and Taoism . New York : Free Press ,1968. Barrett, Neil. The State of the Cybernation . London:Kogan Page ,1996. Emerson, Thomas Irwin. The System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 New York:Random House ,1970. 吳齊殷(1997),「電腦架構的社會網路」,《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Skocpol, Theda.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二OO五年中國電子商務前景看好」,《東方財經》。 http://finance.eastday.com/eastday/finance/qyjy/scdt/userobject1ai668914.html 「三金工程」,《中國網》。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83721.htm 「『六四』十五週年專題」,《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3720000/newsid_3721000/3721095.stm 「六.四紀實稿件」,《中國新聞電腦網路》。 http://ww1.cnd.org/GB/HXWZ/CM94/cm9405b.gb.html#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汪向東(1998),《信息化:中國21世紀的選擇》,北京:社會科技文獻出版社。 http://www.imprensa.macau.gov.mo/bo/i/1999/constituicao/index_cn.asp#c2a33 「中國上網用戶人數」,《TOM.COM》。 http://tech.tom.com/1126/1898/2004115-77264.html 「中國大陸人口時鐘」,《中國人口信息網》。 http://www.cpirc.org.cn/index.asp 「中國信息化大盤點」,《中國信息化測評網》。 http://www.ciq.com.cn/xxhlt_qy_059.htm 「中國互聯網法規政策」,《中國互聯網訊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 「中國互聯網發展大事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林子儀(1993),《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月旦出版社。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3/09/22/0358.htm 「中國計算機信息網絡政策法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index/0F/index.htm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中國政府監控聊天室遭曝光》(2003)。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3040000/newsid_3040000/3 《中國對互聯網應用軟硬兼施》(2000)。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890000/newsid_890400/890406.s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廣東省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 林民程(1998),《網路犯罪之問題建構研究》,台中: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http://court.shantou.gov.cn/laws/xingfa-1.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3/12/12/1999.htm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226.htm 《台灣網際網路協會》 http://www.twia.org.tw/p02-1.htm 「北京市人民檢查院第一分院 起訴書」,《京檢一分刑訴字(2001) 第222號》。 http://www.asiademo.org/2001/09/20010925c.htm 「刑法、猥褻物出版法、公共秩序法」(2003),《千龍網》,。 林琳文(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出版社。 http://www.ipeclaw.com.tw/issue_member/net/porn_main.php 《杜導斌案》。 http://www.boxun.com/hero/yangyb/60_1.shtml 「杜導斌等被補」,《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nf2923.htm 「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基本法23》。 http://www.article23.org.hk/chinese/main.htm 「約翰尼斯堡原則」,《基本法23》。 http://www.article23.org.hk/chinese/main.htm 《美國最高法院對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of 1996, Sections 223(a) and 223(d)的違憲判決》 房俊宜、周玲玲(1990),「公民的基本權利與人身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http://www2.epic.org/cda/cda_decision.html 《新青年學會案起訴書》。 http://www.asiademo.org/gb/2001/09/20010925c.htm 《新加坡資訊通訊發展局(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http://www.ida.gov.sg/idaweb/marketing/index.jsp 「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236.htm Community action plan on promoting safer use of the Internet , Activit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Summaries of Legislation. http://europa.eu.int/scadplus/leg/en/lvb/l24190.htm#AMENDINGACT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of 1996, Sections 223(a) and 223(d). 周桂田(1997),「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在當代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http://www.law.gwu.edu/facweb/dnunziato/1cda223.htm Digital Tornado: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 Policy. http://www.fcc.gov/Bureaus/OPP/working_papers/oppwp29.pdf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 http://www.fcc.gov/telecom.html 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5.htm 胡 泳、范海燕(1997),《網路為王》,台北:捷幼出版社。 胡康生、李福成主編(199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釋義》,北京:法律出版社。 胡鴻高、趙麗梅編(2003),《網路典型案例與法律法規匯編》,北京:法律出版社。 高西江主編、韓玉勝著(199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修訂與適用》,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夏先良,《電子商務全球化發展:現狀、理論與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 http://www.cass.net.cn/chinese/s03_cms/gb/chengguo/zuixin14.htm 郭良文(1998),「台灣網際網路興起之政治經濟學分析---一個全球化發展的觀點」,《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8.htm 張振興(2001),《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星(1997),《Internet法律問題上線》,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 張靜苓(2004),《中共國家能力與網際網路關係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豐偉(2000),《網路不斷革命論》,台北:商周出版社。 黃宗智(1999),「中國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間的第三領域」,《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出版社。 黃厚銘(1997),「資訊社會的community問題」,《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鄒 讜(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蔡慶元(1997),「網路色情之管制:從傳統之管制模式出發」,《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http://140.109.196.10/pages/seminar/infotec2/info2-16.htm 鄧小平(193),「關於教育和科學工作的幾點意見」,《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出版社。 鄭貞銘(1980),《言論自由的潮流》,台北:遠景出版社。 劉江彬,《電子商務之政策及法律》。 http://tim.nccu.edu.tw/user_teacher/paulliu/book/BOOK3.HTM 劉彥廷(2003),《由網際網路論對中國大陸市民社會的再認識》,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靜怡(1999),「從CANN的成形與發展看網際網路公共資源分配機制的政策與法律問題: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九的國際趨勢觀察與省思」,《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http://www.donews.net/internetlaw/archive/2004/06/14/28523.aspx Heywood, Anderw.著,楊日青等譯(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Froomkin, Michael.著,巫宗融譯(1999),「以網際網路為規範選擇的依據」,《數位法律:網際網路的管轄與立法、規範與保護》,台北:遠流出版社。 Sunstein, Cass R.著,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社。 Bell, Daniel.著,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1989),《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台北:桂冠出版社。 Babbie, Earl.著,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Cavazos, Edward.、Morin, Gavino.著,王月瑞譯(1999),《賽博空間和法律:網上生活的權利和義務》,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Webster, Frank.著,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Dordick, Herbert S.著,汪琪譯(1995),《尋找資訊社會》,台北:三民出版社。 Habermas, Jurgen.著,童世駿譯(1999),「公域的結構性變化」,《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Lessig, Lawrence.著,劉靜怡譯(2002),《網路自由與法律》,台北:周商出版社。 Castells, Manuel. 著,夏鑄九等譯(2003),《網路社會的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Dertouzos, Michael L.著,羅耀宗譯(1997),《資訊新未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Wertheim, Margaret.著,薛絢譯(1999),《空間地圖:從旦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台北:商務出版社。 Negroponte, Nicholas.著,齊若蘭譯(1996),《數位革命》,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Jordon, Tim.著,江靜之譯(2001),《網際權力》,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 Mitchell, William J.著,陳瑞清譯(1998),《位元城市》,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Masuda, Yone Ji.著,洪榮昭譯(1987),《21世紀的資訊社會---電腦理想國的省思》,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 Masuda, Yone Ji.著,游琬娟譯(1994),《資訊地球村》,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王 丹(2004),「中國年網路自由運動」,《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china_news/newsid_3458000/34580711.stm 王四新(2003),「美國『通訊嚴肅法』的短暫使命:兼論網路、言論自由和猥褻表達」,《公法論評》。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9191.html 王信賢(2000),「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新制度主義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三卷第八期,頁23-46。 甘超英,「中國官方人權發展二十年—中國人權觀研究」,《中國憲政網》。 http://www.calaw.cn/default.asp 伊 銘(1999),「信息革命與專制政體的戰爭」,《民主論壇》。 http://www.asiademo.org/ 伊 銘(1999),「網路正悄悄改變大陸社會面貌」,《中央日報》。 任不寐(2004),「六四專題:『六四』十五週年祭」,《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4/3/4/n478760.htm 江振昌(2003),「大陸網際網路發展現況之研究」,《展望與探索》,第一卷第十二期,頁71-85。 江澤民(1991),「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經濟日報》,版一。 吳美娟,「網路知識管理及教育之因應」,《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 http://tns.ndhu.edu.tw/~chihming/data/km/essay/meiguan.doc 吳學安(2001),「網路言論需要法律規範」,《法制日報網路版》。 http://www.legaldaily.com.cn/gb/content/2001-04/25/content_16857.htm 施心如(2003),「網路世界的秩序與規範」,《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二OO三年第三十二期。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2/32-14.htm 洪秀柱、陳嘉彰(2004),「政府傳播政策開放與成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歷程研析」,《國政研究報告》。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3/EC-R-093-007.htm 范傑臣(2002),「從多國網路內容管制政策談台灣網路規範努力方向」,《資訊社會研究》,頁205-223。 凌 鋒(2004),「六四十五週年中國態度有所鬆動」,《台灣日報網路版》。 http://taiwandaily.com.tw/news.php?news_id=21859 高少凡、倪炎元(2000),「國家主權在網路時代所面臨的處境與衝突」,《美歐季刊》,第十四卷第四期,頁471-501。 孫衛南,「網費下調,等你等的我心痛」,《深圳商報》。 http://www.yesky.com/20000413/48282.shtml 唐潤華(1999),「因特網對新聞傳播的影響」,《新聞與傳播研究》,第六卷第三期,頁3-9。 崔小茹(2000),「展望二十一世紀全球發展趨勢---從全球權力轉移和亞太格局變化」,《未來中國研究》。 http://www.future-china.org.tw/csipf/press/paper/pp_20000120.htm 梁正清(2003),「中國大陸網路傳播的發展與政治控制」,《資訊社會研究》,二頁211-260。 梁正清(2003),「中國大陸國際宣傳策略研究:網際網路之發展與運用」,《東亞季刊》,第三十四卷第三期,頁31-50。 張先樑(2001),「網路科技對中國人權狀況的影響」,《民主論壇》。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260005 9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60005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495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